肥胖的中醫辨證治療
關於肥胖,國際通用的指標是體質指數( body mass index,BMI) ,世界衛生組織將 BMI≥25 定為超重,BMI≥30 定為肥胖。1999 年世界衛生組織宣布肥胖是一種疾病,全球大約有 2.5億 BMI 超過 30 的肥胖病患者。
當今社會由於人們生活方式、飲食結構、行為習慣的改變及精神壓力的增加,居民超重肥胖問題日益凸顯。
2014年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球逾19億18歲( 含) 以上成年人超重,其中有6億多人肥胖。此外肥胖易引發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血栓、乳腺癌、卵巢癌、大腸癌等多種疾病,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和生活,對肥胖的研究和治療非常必要。
1
中醫古籍中對肥胖治療的觀點
有關肥胖病的中醫源藪,可上溯至春秋戰國時代。 《靈樞·陰陽二十五人第六十四》雲: 「土形之人……其為人,黃色園面,大頭,美肩背,大腹,美股脛,小手足,多肉,上下相稱。」這種土形之人的體貌特徵酷肖今日之肥胖患者。
中國傳統醫學很早就有對肥胖的認識,《黃帝內經》認為肥胖與體質、飲食、勞逸失度、情志失調有關。
《素問·通評 虛實論》提到;「肥貴人,則膏粱之疾也。」《素問·奇病論》也曾說過: 「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
元·朱震亨《丹溪心法》「肥人多虛,肥人多濕多痰」之論, 治療上提倡「宜燥濕去痰、行氣,二陳湯加木香、二術、香附、芎、歸,或導痰湯。」總之,祖國醫學認為肥胖與飲食不節、勞逸失常、七情失調、體質享賦、年齡、性別及地域等因素有關。
2
肥胖的中醫分型
《靈樞·衛氣失常》根據人之皮肉氣血的多少對肥胖進行分類, 分為「有肥」、「有膏」、「有肉」三種證型,其中「膏人」縱腹垂腴皮緩,「脂人」腘肉堅皮滿,「肉人」皮肉不相離身體容大等 。 後世醫家對肥胖的分型即由此發展而來。
對於肥胖的病因,中醫學認為與飲食不節、脾胃失調、痰濕壅滯、先天稟賦不足等因素相關,人體正氣虧需,不能運化水谷精微,導致濕熱痰瘀壅塞。
中醫理論認為肥胖的病機主要是陽氣虛衰,痰濕偏盛,即「多痰」和「少氣」。脾氣虛弱則運化轉輸無力,水谷精微失於輸布,化為膏脂和水濕,留滯體內而致肥胖;腎陽虛衰,則血液鼓動無力,水液失於蒸騰汽化,致血行遲緩,水濕內停,而成肥胖。
臨床上將肥胖一般分為脾腎陽虛、胃燥熱型、肝鬱氣滯型、脾虛濕阻型、老年肝腎兩虛型等類型。
脾腎陽虛
肥胖特點:症見形體肥胖並見血脂高,面色白,形寒肢冷,少腹、腰骶冷痛,納少腹脹,大便稀溏,疲乏無力,尿少肢腫,女子經亂無期,或由崩而淋,甚或閉經,經色淡紅質稀,帶下量多, 色白,質清。舌質淡胖,苔白滑,脈濡細或沉遲。
祖國醫學認為, 飲食不節, 嗜食肥甘, 可致身體肥胖, 肥胖之人易聚濕生痰,日久必損傷脾胃, 累及腎陽, 而致脾腎功能失常。 脾胃為後天之本, 職司運化水谷, 脾虛則運化失職, 水谷之氣不能化為精微布散全身反致痰濕, 內則阻脾困胃, 外則泛溢肌膚為濕為腫 ; 「腎者水臟,主津液 」 ( 《 素問 · 逆 調 論 》) , 腎氣不足, 其氣化功能失常, 必致濕濁留於體內。
脾腎陽虛型肥胖治擬溫腎健脾, 化氣行濕。針灸體穴取脾俞、腎俞、水分、關元、陰陵泉、三陰交等穴。
胃燥熱型
肥胖特點:肌肉結實、容易口渴、愛吃冰、食量大、易飢餓、大便燥結,甚至幾日一解,這種類型的肥胖男性居多。
胃燥熱型的人體內如有一把火,越吃冰越渴,其實室溫的開水最適合此類人。膳食應多補充些綠色蔬菜、瓜果等涼性食物。藥物可選用清胃熱的瀉藥,如大黃、番瀉葉等,通過排便使體內火降,並加速代謝。
此外, 也可藉助耳針或針灸神門穴(腕部,腕掌側橫紋的尺側端),以抑制食慾,減少熱量攝取。
肝鬱氣滯型
肥胖特點:常鬱悶嘆氣、失眠多夢、頭痛、容易緊張、煩躁、疲倦,女性常有月經失調。
中醫認為,肝是調節脂肪代謝的重要器官,情緒不穩會導致肝主疏泄的功能失常,引起肝鬱氣滯,脂肪代謝紊亂,形成肥胖。約有18%~20%的人屬於這種類型。
調整情緒、疏肝理氣是這類型人的減肥關鍵。平時可飲用疏肝理氣的玫瑰花茶、桂花茶,以緩和情緒。陳皮、木香也有緩解緊張情緒的功效。
還可用針灸調節情緒,選用肝經的穴位太沖穴(在足背側,第 1 跖骨 間隙的後方凹陷處),調理肝氣。
脾虛濕阻型
肥胖特點:肌肉鬆軟、易疲倦、四肢浮腫、食慾差、食量少,產後婦女居多。
這類人脾功能較差,平時需要多加運動,鍛煉肌肉。可常使用一些具有健脾功效的藥物,如黃芪、茯苓、山藥等。還可多吃些幫助水分排出的食物,如薏仁、紅豆等。
針灸則可選用足三里穴(小腿前外側,髕韌帶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三陰交(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穴,健脾利濕,減少身體水分。
老年肝腎兩虛型
肥胖特點是:年齡通常超過50歲,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雖吃得少,但體重仍上升。50歲以後,人的身體功能衰退,臟腑機能減弱,加上激素分泌減少,新陳代謝趨緩,減肥更加不易。
治療的重點在於補益肝腎。可選用六味地黃丸、黑芝麻、何首烏、女貞子等中藥。此外,肝主筋、腎主骨,肝腎功能衰退會出現骨質疏鬆、關節酸痛,可以在飲食中加以補充,如黑豆、黃豆、龜苓膏或枸杞子泡茶。
針灸以補肝腎的穴位為主,可常灸關元穴(前正中線,臍下3寸)、中極穴(前正中線,臍下4寸)。這類型人減肥速度慢,若能稍微增加運動量, 如每天快步走20分鐘,則可以達到不錯的效果。
3
減肥常用中醫方葯
中醫認為肥胖多痰濕。減肥消臃應健脾化濕、除痰逐水、溫陽化濕、淡滲利濕。多用丸劑、煎劑、散劑內服,或中藥泡水代茶飲服。常用中醫方葯介紹如下:
1.細腰身方
桃花3株,陰乾,研末。每日空腹服用1克。服後大便溏薄,如有瀉下癥狀則暫停。 本方能細身,令面潔色紅。
2.荷葉散
敗荷葉適量,上藥燒存性,研末。每次服6克,米湯送服,每日2次。本方能減肥消腫,令人瘦。
3.減肥輕身丸
黑白牽牛子各20克,炒草決明、澤瀉、白朮各重10克,山楂、首烏各20克。上藥研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早晚各吞服20粒。本方能消食化瘀,減肥去脂。
4.減肥湯
首烏、澤瀉各20克,淫羊藿、黃芪、生山楂、萊菔子、花生殼各30克,白朮、防己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劑,於飯前先喝1碗湯,然後再吃飯,可減少飯量,連用2個 月以上。本方溫陽化脂,健脾益氣,利水減肥,適用於各種肥胖症。
5.健美減肥茶
山楂、麥芽、六神曲、萊菔子、陳皮、茯苓、澤瀉、赤小豆、藿香、草決明、夏枯草各15克,炒黑白丑各6克,茶葉適量。共研粗末,每次用6-12克,泡開水飲,15日為一療程。本方利尿除濕,降脂降壓,減肥。適用於各種高血壓,高血脂起的肥胖症。
6.減肥茶
荷葉1張(切細),生山楂、生苡仁各10克,橘皮5克。早上將葯放入熱水中,沖泡後飲服,當天飲完,可再加開水泡飲。
每日按此法沖泡,連續飲服100日。本方可健脾除濕減肥。
4
肥胖通用艾灸法
自《內經》後,歷代醫家對肥胖的病因病機也做了 一些論述,認為肥胖的病因病機為臟腑功能失調,水濕痰濁膏脂滯留。肥胖與痰濕關係密切,而痰濕的形成又與肝、脾、腎有關。而關元穴可調整肝脾腎三條陰經,有健脾補虛、養肝疏泄、補腎益精固本、調氣回陽的作用。古代醫家認為:「濕為陰邪,非溫不化」,《金匱要略》記載「痰飲者,當以溫葯和之」。艾灸關元穴,具有健脾化濕、溫陽化痰的功效。
故通過艾灸關元穴,可補火生氣,痰濕自消,機體恢復平衡,肥胖亦消。
5
附:肥胖的外治法
要想徹底改善肥胖的問題,就要通過祛除外寒和內火來完成。其實不光是肥胖的問題,如果祛除了外寒和內火,五臟功能得到了調節,整個身體狀況都會得到改善。中醫治病不是治症,而是整個身體的調節。身體調節順暢了,血脈都通暢了,病自然就消除了,肥胖也就自然地消失了。
不同部位的肥胖,推拿相對應的經絡
清除大腿內側肝經上的贅肉,可用手掌根推肝經。每天睡覺的時候,用手掌根從大腿根推到膝蓋附近,把這條肝經的位置推幾百下。
清除大腿外側膽經上的贅肉,可敲膽經。大腿外側膽經有一個天然的標誌,就是人們褲線的循行位置。要想減去這個部位上的贅肉,只需要拿指節去敲打就可以了。
清除腰上的贅肉,可敲帶脈區。如果腰上有贅肉,就敲腰兩邊的帶脈區,這裡是肝膽經的循行位置。敲帶脈很簡單,只要平躺著,手握空拳,每天堅持敲打300次,由輕到重,不久這些贅肉「游泳圈」自然就下去了。
消除臀部上贅肉的方法,推拿膀胱經。用拳頭敲打臀部,可以達到臀部減肥的效果,而且也可以把臀部的寒氣排出。還有,大腿後側、小腿肚子上的贅肉都可以用按揉、點揉的方法來消除。
通治各種肥胖的自療法——推腹法、走路法、早睡早起
推腹法顧名思義就是推肚子。因為人體的12條經絡都在肚子上有循行,所以把肚子推順了,12條經絡就通暢了,等於都得到了鍛煉。推肚子的時候,要用食指肚從心窩開始推。有時候,您可能感到心裡悶得慌,堵了口氣,這時要把這個氣推散。
推的時候要往下推,推過肚臍眼,推到小腹部。先推中間這一條,然後再推兩側。推到肝膽經的時候,要斜著往中間推,因為肝膽經是斜行走向。這麼一推腹,12條經絡都調節和暢通了,身體的垃圾也會很容易被帶走了。
臨睡覺的時候要推一次,第二天起床之前再推一次,各推5分鐘。
走步法就是每天徒步。當您要上班的時候,最好在離單位不遠的地方提前下車,然後走著去上班。老年朋友去公園時要多走路,這樣可以均勻地將身體的贅肉減下去。
文章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非中醫專業人員請勿試藥。
本文來源:由中醫思維+原創,轉載請聯繫授權。
推薦閱讀:
※肥胖、月經紊亂、甚至不孕,可能都是它惹的禍!
※不好好吃晚餐,肥胖易找上門!
※遺傳性肥胖真的比後天肥胖難減肥嗎????
※對於英國人過度肥胖的問題,大家有啥看法?
※你必須做的事,以及只有你能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