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光外感發熱的治療經驗 - 外感辨治 - 華夏中醫論壇 (原岐黃中醫論壇)——傳中醫薪火...
06-04
一、用方心法 發熱病證多是外感引起,其特點是發病急,病程短,傳變速。其治療當以頓挫熱勢(尤其是高熱)為急務,以免亡陰亡陽之虞。除必須明其所因,知其傳變、轉歸以外,更立合病、並病以概括多屬性、多層次的複雜傳變。誠如柯韻伯云:「此仲景立法之盡善也。」不過,仲景當年是在人體疾病過程處於完全自然狀態下的觀察、總結。而今非昔比,與古代相比較至少有三點顯著變化。一是自然環境改變,時下人口密度猛增,大規模開發,生態環境破壞,導致四季氣候寒暑變遷,往往未至而至,應至未至,甚至季節不分明。二是飲食習慣改變,時下人們的飲食是冬食夏菜,夏食冬菜,早已失去季節性。三是醫療環境改變,時下人們初病時(尤其是外感病)首先考慮的是應用家庭備用藥、自購葯,然後是西醫西藥或中成藥雜投。前兩者影響人體長期形成的適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天人相應」規律,導致病因發病的複雜性。據筆者的觀察,這些年來的外感熱病,多是寒溫合邪,表裡同病,很少單純的風寒外感或溫邪上受,而且以三陽合病者居多(只是孰多孰少的問題,有的大陽病多,有的陽明病多,有的少陽病多,如此而已), 很少有按六經次第傳變者。第三者則是對疾病過程的直接干擾,導致疾病表現的多樣性、虛假性和傳變的複雜性。在臨床上經常看到,一見發熱,便服用自備的退燒藥或西藥打針退燒;一見咳嗽,便用止咳藥止咳。前者熱雖退而脈急數,後者咳嗽減輕而胸悶氣促增劇,兩者均是虛假的緩解,接著是表邪內陷或肺氣閉郁引起的種種變證,這種現象屢見不鮮。仲景規定「外證不解,當先解表」,這是定法,外感內傷諸病概莫能外。蜀中業內長期流傳「善於解表,可成名醫」乃經驗之談。金元四大家之首劉完素,根據當時傷寒熱病多表裡同病,傳變最速的特點,創表裡雙解的治法以免治療落後於病勢發展,是定法中的活法。筆者經驗,三陽合病重在少陽陽明,兼顧太陽之表;寒溫合邪當寒溫並重,不可偏廢。據此,以重劑小柴胡湯、白虎湯為主,加羌活、葛根解太陽之表,金銀花、連翹、大力子、板藍根清解表衛之熱,組成基本方,再視兼證靈活加減治療外感熱病初期(多為「病毒性感染」的高熱症)的病證,當以百計,大多1、2劑即可熱退身涼,諸症緩解,歷歷不爽。處方:柴胡20~30g 黃芩20g 法半夏12g 太子參20g 生石膏40~50g 知母15g 羌活15g 防風15g 葛根20g 金銀花20~30g 連翹15g 大力子15g 板藍根20g 甘草5g 谷芽30g水煎2次,首次煎沸10min(淡煎),第二次煎沸20min(濃煎),日3次夜1次,分4次分服。《傷寒論》4條云:「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嘔,若躁煩,脈數急者,為傳也」。服上方後,一般隨著熱勢頓挫,體溫下降,脈靜身涼,諸症隨之緩解,而與注射柴胡注射液等或服其他西藥解熱的情況大不一樣,後者大汗出,體溫降,但脈仍數,大多會再發熱,或雖不再發熱,但癥狀(畏寒、身痛、乏力、飲食不佳等)不緩解。辨證論治的優點在此得以充分體現。或問曰:該方辛溫辛涼全用,功效抵消否?筆者體會到,所謂辛溫辛涼,其實只是發散力量強弱不同而已,寒邪外束,表氣遏郁重,故宜辛溫強力宣發升散,而熱邪在表,表氣輕微遏郁,只需輕展氣機,略施發散即可,故用辛涼。在臨床上觀察到,當寒溫兩感時,寒邪多侵襲人體肌表,出現惡寒、無汗、身痛等癥狀;而溫邪則上受,多侵襲上呼吸道黏膜,引起咽干痛、咳嗽等癥狀。寒溫合邪,其病因病位不同,故治療上當寒溫並重。或問曰:解太陽之表,何以用羌活、防風,而不用麻黃、桂枝?筆者認為麻黃、桂枝辛溫升散太過,不適合寒溫合邪之感。傷寒大家喻嘉言說「桂枝下咽,陽盛則斃」,患者咽干痛,內熱盛,自屬不宜。其汗出而用麻黃重發汗,必重傷津液,更是不當。尤其素有肝陽上亢的老年患者外感發熱,切勿誤用麻黃,以免引發宿疾而生變端。二、驗案舉例 驗案1黃某,男,52歲,中學教師。1999年8月27日初診。病史:前日午後突然惡寒、發熱,自測體溫39.2℃,立即就近去本市某市級醫院急診,做血常規檢查,結果顯示血象不高,認為系「病毒感染」所致,當即輸注青黴素、柴胡針等,一度汗出熱退;次日午後體溫旋復,全身酸軟乏力。患者略知醫道,聞知是「病毒感染」,認為還是中醫藥較好而來求診。現證:自測體溫39℃(上午11時),惡風寒、發熱汗出,頭疼身痛,口苦欲嘔,咽喉干微痛,口渴喜冷飲,心煩,四肢煩軟,兩小腿疼痛,飲食尚可,小便正常,大便兩日未解。察其體質中等,神清氣和,面色紅光,唇紅而干,咽喉部掀紅,舌質紅苔白乾,脈浮洪滑數。辨治:患者惡寒發熱,頭身疼痛是風寒在太陽之表;其高熱、汗出、脈洪數等症,表明寒邪化熱已入陽明之里,其口苦、心煩、欲嘔諸症,提示病涉少陽之域,其咽干而痛、口渴等表明溫邪上受初感。故本案乃三陽合病,寒溫合邪之患。治當寒溫合法,三陽並治。用小柴胡湯合白虎湯加減。處方:柴胡20g 黃芩20g 法半夏15g 生石膏50g 知母15g 防風15g 羌活15g 葛根20g 金銀花20g 連翹20g 大力子10g 板藍根30g 谷芽30g 甘草10g服2劑,1日1劑,每劑煎兩次,首次淡煎,二次濃煎,兩次藥液混合,分4次(日3次夜1次)服完。服藥期間進清淡飲食。二診(1999年8月29日):上方服完1劑,當天夜半汗出熱退身涼,昨晨解大便;次,量甚多,諸症緩解,已服完2劑,體溫一直正常,一身輕鬆,唯兩小腿仍然疼痛,口乾咽干,口淡乏味。察其神色正常,舌苔白乾少津,捫其小腿觸痛明顯,脈細緩。上諸症,系熱病解後,津液損傷,脾胃未復;而其小腿之觸痛,當是寒溫之毒,留滯筋肉,未能盡解,以及陰液損傷失於濡之故。治以養陰生津,清熱解毒之法,用金銀花、連翹、大力子、板藍根、益胃湯、芍甘湯合方服。處方:金銀花30g 連翹15g 板藍根30g 大力子15g 麥冬30g 玄參15g 生地黃15g 沙參15g 白芍30g 炙甘草10g 谷芽30g每日1劑,服4劑,每劑煎兩次,兩次藥液混合,分3次服。三診(1999年9月8日):服完4劑方葯後,諸症皆消,胃口恢復。今索方善後調理,防止感冒。乃用玉屏風散加板藍根、谷芽,固表實衛與服。按:患者初診時兩日不解大便,提示陽明氣分之熱有入腑成實之兆,服藥1劑即解大便,量甚多,是上焦得清,津液得下,胃氣因和之故,不通腑而腑自通也。其小腿疼痛、觸痛,當時西醫認為是「病毒性肌炎」所致,此常式度較輕,重者可延續10數日始愈,治療上總以清熱解毒、養肝柔筋,有的則當清熱除濕為主。驗案2 雷某,男,59歲,成都市人。2005年2月1日上午初診。病史:患者素有「慢性支氣管炎」。此次於1周前受涼突然發熱、惡寒、咳嗽、氣喘,就近到某醫院急診,查體溫38℃,血象不高,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其他檢查內容,患者陳述不清),現已注射青黴素5天未退熱,昨天上午體溫39℃,服解熱藥片(藥物不明),暫時退熱,下午又高燒,且喘咳不能平卧,感到西藥效果不佳,今由其妻攙扶前來就診。現症:日前發熱,惡風寒,身酸軟乏力,汗出,口渴,口苦,心煩,咳嗽,痰白黏稠,氣喘不能平卧,小便短黃,大便正常。察其體質壯實,神倦氣促,痛苦病容,面唇紅干,舌質紅,苔邊白中黃厚少津,脈浮滑數。查體溫38.6℃。辨治:患者發熱、惡風寒、身酸軟為太陽表證未解;汗出、口渴、面唇紅干、苔黃厚少津為陽明熱盛傷津;口苦、心煩提示少陽見症。胸中為太陽之里,陽明之表,而心肺居胸中,故太陽、陽明病最多心肺病,且溫邪上受首先犯肺。故本案咳、痰、喘諸症,是太陽表邪化熱入里,與溫邪相合,郁於胸中所致。其脈主表,數則為熱,滑則為痰。乃三陽合病,寒溫合邪,痰熱壅滯之證,用小柴胡湯、白虎湯為主合小陷胸湯、葦莖湯化裁與服。處方:柴胡20g 黃芩20g 法半夏15g 防風15g 生石膏40g 知母15g 瓜蔞殼15g 金銀花30g 葦莖30g 桃仁15g 魚腥草30g 白花蛇舌草30g 甘草5g每日1劑,服2劑,每劑煎兩次,首次淡煎,二次濃煎,兩次藥液混合,分4次(日3次夜1次)與服。(2005年2月3日)二診:上方2劑服畢,熱退身涼,喘咳緩解能平卧,痰易咳出,口仍渴,二便調。察其精神好轉,呼吸平勻,苔薄黃少津,脈轉沉細。提示寒溫邪去,痰熱未盡,氣陰虧損。用小陷胸湯、《千金》葦莖湯加減,清熱肅肺,益氣生津治之。處方:黃芩20g 瓜蔞殼20g 法半夏15g 葦莖30g 薏苡仁30g 桃仁15g 沙參30g 麥冬20g 魚腥草30g 白花蛇舌草30g 浙貝母15g 甘草5g每日1劑,服4劑,每劑濃煎兩次,3次分服。附記:1周後,患者妻子來告,上方服畢4劑後痊癒上班,為穩妥又自配二診方3劑完畢。按:驗案2與驗案1雖然皆為寒溫合邪、三陽合病,但前者是寒溫之毒留滯筋肉引起小腿疼痛,後者是寒溫之邪首先犯肺引起痰熱壅滯,故在小柴胡湯、白虎湯的基礎上加減略有不同,這就是中醫治療的個體化特點。筆者臨床觀察體會,上呼吸道感染多是細菌、病毒、支原體等混合感染,有時用抗生素療效不滿意,而用中醫確可取得較好療效。 本文來自: 華夏中醫論壇(http://bbs.hx317.com/) 詳細文章參考:http://bbs.hx317.com/thread-9883-1-1.html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王培生三田歸一法及練者經驗談兩篇(轉載)
※男士正裝皮鞋的選購經驗 補充篇 『什麼值得買』
※中國面相實戰經驗一百招
※對貝爾不等式的通俗闡述
※八字如何看傷殘【四柱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