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發展的三種模式:美國模式、歐盟模式、中國模式
06-04
序 目前世界社會發展存在著三大模式,即美國模式、歐盟模式和中國模式。所謂模式,是指它在經濟、政治的社會發展上,已經形成固定或比較固定,比較成熟的發展形式,而且有一定的代表性。當然它不是一成不變的,也不是社會發展的終點,如同世界上所有事物一樣,也在不斷的發展變化,或不斷的完善中。除了這三大模式之外,在世界的其它地區還有不同的,相似的模式,甚至新的模式的出現。 應當說,這三大模式對世界的影響是巨大的。美國和中國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模式,歐盟則是國與國聯合發展的模式。三大模式各有特點,也有共同點,世界各國都可以借鑒。三大模式的發展,以及世界其它國家模式的發展或者相互的借鑒,都會促進全球化的發展,對實現世界大同有著積極的意義。 世界各國人民都需要一個公正、合理、民主、自由、生活富裕的社會,人類的社會發展理念是共同的。人類的歷史就是人類在生產、生活、思想、文化相互借鑒,相互融合的歷史。人類要求在確保人的尊嚴和人權基礎上,共同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文明,共同享受民主自由,共同享受經濟財富,共同享受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同享受人類一切進步成果。這種共同的要求及其實現,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 三大模式,以及還有可能出現的不同模式,是客觀存在的現實,是人類對實現幸福社會的積極的、不同的探索。人類總是在不斷地總結經驗,開拓前進。已經形成的三大模式會對各國產生有益的參考,當然它不能強加於人。任何有益的東西都要結合自己國家的實際和需要,才能產生積極的成果。正如美國經濟學家拉里?莎莫斯所說:「沒有什麼能取代判斷——你是永遠不能從某種模式中得到答案的」。 美國模式 美國建國歷史在三大模式中是很短的,但它形成模式卻是最長的。美國1776年7月4日建國,人口2.92億,國土面積9,372,614平方公里,地處北溫帶,地大物博、物產豐富。200多年來,初期經歷過南北戰爭,此後一直處於穩定的發展中,成為當代世界最有影響的國家,在經濟上美國的生產總值佔世界生產總值的1/3(全世界生產總值30萬億美元,美國佔10萬億美元);在政治上比較成熟的人民民主制度,對世界許多國家產生著積極的影響;在軍事上是世界各國無以匹比的。美國是當代世界唯一超強的國家。 美國模式,最主要的是: 一、從一建國就建立了,並不斷地完善著人民民主制度。北美大陸的歐洲移民、從歐洲帶來人民民主的思想、建立美利堅合眾共和國,就是為了美國人民的福祉,讓人民享受民主、自由和幸福,離開為了人的民主自由和生活幸福是違背人理性和社會發展的。所以美國在1776年還只有13個州的時候通過的《獨立宣言》,一開始就明確要建立一個民主政治的國家。民主政治表現在:①堅持人人平等,沒有平等就談不上其它權利;②保障人民的人權,即公民依法享有各種民主權利;③政府服務於人民;④依法治國,實行分權,防止權力過分集中和濫用權力;⑤權力和義務相當,等等。這一切都體現在憲法中,而民主政治的實現則有賴於對以上原則的法律保障制度。 (一)美國人民民主制度的第一個特點是:美國有一個1778年制訂的至高無上的人民民主憲法,《美利堅合眾國憲法》不僅是世界上最成文的憲法,而且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二百多年來始終堅持維護的憲法,迄今憲法修正案只有27條,其中11條是補充人民民主權利和保證人民民主的實現。 美國的人民民主制度最為寶貴和突出的就是這個保障人民民主的至高無上的憲法。它從根本上保證了國家如何為人民的利益服務。國家是人民的國家,主體是人民,國家的一切職能都要從屬於這個主體、這是現代化的憲政必須具備的,憲政的目的就是要使人民掌握國家的公共權力。目前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都有憲法,但有憲法不等於是現代化的憲政,不等於就是從屬人民的。一個國家是君主立憲、是階級專政立憲、是人民民主立憲,都體現在憲法的內容上,既或是憲法上倡言人民民主專政,但君主專政、總統或領導人及其政黨專政,都不是現代化的憲政。 美國一建國,制訂的憲法就開了個好頭。歐洲民主主義思想的影響使他們制定一個真正的人民民主憲法。美國憲法最大的長處是一切個人和政黨都必須置於憲法之下,總統也不能超越憲法之上。憲法規定總統及地方最高行政首長都由人民普選,「公民的整合」正是通過普選與民主憲政實現的。憲法的核心就是人民民主,憲法要求制定所有的法律和制度都必須圍繞這個核心。美國憲法認為,民主、自由和法制的觀念不能分割,正是人民民主和服務於人民利益的法制創造了和諧、創新、道德文明,人的素質全面提高和經濟、科技的蓬勃發展。可以說美國是當今世界上人民民主最發達的國家,儘管它還沒有達到完善,美國基本上實現了主權從屬於人民的理念。美國總統的權力很大,但美國總統屈從於人民,而那些也有憲法而實際是階級集團專政的國家,軍閥政客專政的國家,人民民主只是從屬於領導人和政黨、集團的屏幕。 1941年第31任總統小羅斯福(FranKin?Roosevele)在就職演說中說:「國家的壽命並不取決於年代的久遠,而且取決於人們精神的生命力。……只有民主才能謀取到開明意志的全力支持,只有民主才會建立起一種無拘無束的文明,它能夠在改善人類生活中取得無限的進步。……對民主的熱望,並不只是人類歷史上新近出現的階段,它本身就是人類的歷史。」民主就是民為主,主權在民,具體說民主就是一個個的人。美國的民主是國家為每個人而存在,不是個人為國家而存在。總統和各級首長是人民選出來的為人民服務的公僕,而不是人民的父母官和主宰。國家和個人不是沒有矛盾,但不是對峙的力量。憲法充分體現了對人的尊重。有了民主才能保證人民的一切。民主、自由,是人生而俱來的權利,人沒有民主、自由,是社會造成的。盧梭說:「人生而自由」,也應該進一步說:「人應該有自由」。人類社會就是人類,一切都應從人類自身的利益出發。柏拉圖曾說:「那些加到人身上而無關人性的東西,都不稱作人所有的,它們無權要求從屬於人。人性對它們並無保證,它們不是人性的目的」。人生而自由是天賦的,但人的權利受社會歷史的制約,人權在階級社會帶有階級色彩,扭曲了人的自由。人們要求保障人權,正是因為人們許多人權還沒有得到,所以要制訂憲法和法律予以保障。 美國實現了民主普遍性原則,民主已不是代表著某些黨派、某些群體的利益,而是代表著全民的利益。 圍繞人民民主的宗旨,美國憲法規定人民通過普選和代議制實現人民民主的權力,代議制民主將是民主制度的一個長遠形式,當然它不一定是最完美的形式。直接民主和間接民主永遠都會存在,但不能界定代議制就是完全的民主。代議制民主必然以普選的民主為基礎,這才是走向真正民主的途徑。世界上代議制制度的國家很多,但不一定就是真正的民主。民主制的核心是人民有權直接選舉自己的領導人,選舉他們的代表。一人一票是美國民主選舉制度的基石。美國一人一票選舉總統,但選舉人團制度實際是對一人一票的普選制度的損害。在美國歷史上出現過不止一次普選票多於選舉人票而總統候選人落選。2000年總統大選,戈爾比小布希普選票多而選舉人票少而落選。由於憲法的規定,法院的裁決,小布希當選第44任總統。選舉一定局,戈爾即表示要「相忍為國」,「以兄弟之愛榮耀美國的美與善」;小布希則表示要尊重彼此歧見,衷心合作,總統是為全國服務,不為一黨服務。全美人民都在這場大選中經受了考驗和鼓舞。美國人認為這次大選僵局,暴露出的選舉制度、投票程序、計票程序,以及計票設施都需要改進,應當使公民一人一票真正成為公民直接選舉總統的制度。這次僵局並沒有造成對美國民主理論、民主制度的破壞。相信未來美國會有更完善的人民民主選舉形式。 圍繞人民民主的宗旨,美國人都有持不同意見的權利,但不能違背憲法的原則。美國民主對人民的言論、結社、出版、遊行示威等的自由是憲法規定的,它既是人民的權利,是人民對政府的監督,也是政府更好管理國家的重要渠道。羅素在《人類的未來》中說:「我站在美國這一邊的理由是……我放在心上的就是以下這些事情,思想之自由,研究之自由,討論之自由……。」人民不敢說話,反映了人民對政府和領導人的信心不足,這正是國家的真正危機。人民的自由權利,使得一切在公開的、全民的監督之下,以減少政府和官員的失誤,從根本上捍衛國家的利益,保障國家的安全。政府有權對危害國家和人民利益的行為依法處理,但政府無權以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國借口限制人民發表不同的言論。人民進行民主自由和政府約束民主自由的行為不能超越憲法、法律的表達。 (二)美國人民民主制度第二個特點是:有一套制衡權力的機制。人權是美國憲政的精髓,分權是美國憲政的架構。分權的目的是為防止權力的過分集中和濫用權力,侵害人民的權益。民主制度的國家必須將權力分開,互相制衡,才能避免專制的發生,人民民主權利才有保證。美國開國制憲會議就以限制個人或集團成為壟斷權力為目標。 三權分立,主權在民是美國憲政架構的實質內容。立法、司法、行政互不隸屬,相互獨立、相互制約,達到彼此平衡,這樣就可以防止出現獨裁和暴政。這種三權分立的制度也稱牽制和協調制度。美國開國的憲法制訂者,以洛克?孟德斯鳩、盧梭等的分權說為依據,在於絕對尊重人民的主權。 立法部門主要是國會(議會),議員由人民選舉產生,議會包括眾議院和參議院。議會以多數表決制通過的立法即法律,所有部門都要執行。立法權是民主政治的核心,體現立法權在民。盧梭在《民約論》中說:「立法權是國家的心臟,行政權是它的腦,引起各部分之運動者,腦可以麻痹,而人仍然活著。但心臟一停止作用,動物即死。」 行政(政府)根據憲法和法律行使權力。美國總統是政府首腦,也是武裝部隊的總司令,由人民選舉產生不由議會產生,定期由選民和選舉人團選舉產生。美國總統向國會報告工作,但無權解散國會,對國會通過的法案可以行使否決權,並有權召開國會緊急會議。總統的命令與法律同等效力。總統直接任命各部委首長,但要經過國會的認可,部委首長要接受國會的述職聽證。 美國總統選舉,每4年進行一次,凡年滿35歲,生來就是美國公民的人均可競選總統。憲法規定,總統任期可連任兩屆,即8年。二戰時鑒於大局的需要,人民的積極贊同,小羅斯福競選連任到第三屆,但不久就去世,憲法仍規定總統任期只能兩屆。這樣做是為了防止任期過長政績不思進取,也為了防止最高職務的終身制。這也是開國總統華盛頓帶的好頭,華盛頓堅決拒絕連任。人民民主就是要使掌權者的任期有限,並有賴於全體國民的認可。 美國總統的權力很大,但他受到憲法、國會和人民的制約。由於是人民選舉產生的,美國總統最怕的是美國人民,因為他是人民的僱員,而不是人民的主宰。第一任總統華盛頓就職時說,總統的職責是:「將其認為必要而且適應的措施提請你們(指人民——作者注)考慮」,他說:「國家的政策將奠定於個人道德並且始終如一的原則之上……因為真理告訴我們:在經濟與自然發展過程中存在著不朽的結合——美德與幸福不可分;責任與利益不可分;誠實高尚政策的準則與民眾繁榮幸福的真實回報不可分,他宣布「維護自由的聖火與維持共和制政府的命運這兩件事全掌握在美國人民自己手中」。在美國,只要有能力和人民需要,符合憲法規定,不受職業限制,既或年齡大些,只要人民選他,一樣可以被選為總統,如第40任總統里根(Ronald?w?Reagan),1981年就職時已69歲,是美國總統中年齡最大的總統。美國除大法官外,總統和所有官員不存在終身制和變相的終身制(易職為官,易地為官,掛名為官等),所以美國沒有越積越多的權力層和權力諮詢層。權力終生決不是人民需要的人民民主政治。美國總統的競選,實質是自薦或一部分國民的推薦,讓人民自主的選擇,每個競選者總是要提出更優的治國方針和說明他當選後的施政方針比較明顯地與前任不同可以更好的為人民利益服務。這就促進了國家管理的發展。總統上台,執政不佳,人民有權不選他;有嚴重的錯誤,人民和國會有權彈劾他,罷免他。平民也好,總統也好,觸犯法律和道德準則,要受到人民的評判和法律的訴訟,儘管總統可以享受豁免權。如31任總統尼克松(Richard?m?Nixon)的「水門事件」,不得不被迫辭職;42任總統柯林頓(Willam?Clinton)因緋聞案而受到查詢。 美國司法自成體系。美國聯邦法院下設11個上訴法院,州、市、縣各級法院不隸屬聯邦最高法院,只有地區法院是聯邦法院的基礎法院。所有法院不受立法、行政部門的領導和指揮,這就保證了司法的公正和有權威。在美國,只有法官是終身制,經立法部門(國會)認可後,由總統任命。對案件的判決實行多數判決制。 美國的政黨政治,是從屬於憲法原則的、政黨政治是人民還沒有完全成為主人的歷史現象,儘管它是歷史的長期的必然現象。美國的多黨制是憲法規定的,但實際運作是兩黨制。多黨制的好處是政黨彼此競爭,一切競爭為了討好人民,這樣就會在治國上吐故納新,具有生命力。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及其他政黨推選的總統候選人首先是在自己黨內的競選,而能夠參加總統競選的實際只有民主、共和兩黨的得票最多的總統候選人,兩黨的總統候選人通過競選演說和辯論提出與前任總統更好的或不同的施政綱領和政策,讓人民去選擇,當然只是大同小異,不管哪個總統當選,綱領和政策仍然是憲法規範的根本國策和價值觀的延續。但新的綱領和政策總是彌補了前任的不足和弱勢。多黨,實際200多年來一直是兩黨競爭的機制,對人民和國家的發展是有利的,人民接受它,認為它有好處,兩黨政治就會存在下去。一個國家是不是民主,不在於政黨的多少而在於國家的制度和政黨的性質。民主政治的根本內涵就是人民是國家的真正主人。所有政黨都應在人民的監督之下,即在人民制訂的整個國家行為規範總則——憲法的領導下為人民的利益服務。說美國是世界上人民民主比較好的國家,原因就在於政府政黨必須接受人民的監督,在憲法之下行為。所以美國不存在軍事政變、宮廷政變,不存在企圖根本改變國家政治制度的野心家,不存在至高無上權力的獨裁者。美國兩黨政治也常有不按民意行事的情況,腐敗行為仍然存在,但始終沒有超出人民可以控制的範圍。一個總統違反憲法或者道德腐敗,違反民意,就會受到人民公開的反對,人民群眾依憲法賦予的權力,使總統就範,使他下台或在任期內成為「跛腳鴨」總統。 (三)美國人民民主制度的第三個特點是有比較完善的保證憲法實施和保障人民民主的法律和措施。民主是法制的基礎、法制是民主的保障。盧梭在《社會契約論》中說:「唯有服從人們自己為自己所規定的法律才是自由」。人民對人權的訴求與管理者的責任往往是有衝突的,但有個規範的合理的尺度,這就是法律和道德。大家有了共識就會使法律保障人權,人權尊重法律。美國不是沒有人權問題,有些還很嚴重。但它不表現於政府,政黨過多過分地對人們民主自由的干預,而表現於社會群體的認知問題,如種族歧視、槍支管理等。所以美國國內的人權,從法律和道德來說是保證了的。美國的人權狀況是比較好的,這也是美國政府錯誤的以自己的人權狀況去干預別國人權問題的原因之一。 保障憲法的實施和保障人民民主的權利,首先是人民有權選擇領導人的機制,這主要是競選、監督、彈劾與罷免。第二是依法治國。美國的法律是世界上最多的,幾乎一切都靠法制。第三,實行文官制度,對官員有規定的任期,一般官員實行聘任制。美國服務於公務的文職人員也叫「政府僱員」,是法定身分的職業,其職位、地位、待遇用法律來保障,這就是公務職業化,制度法律化,配置專業化,管理科學化,業績考核化,平等競爭,擇優錄取,用人者和被用者以契約形式履行職、責、權,享受應得的報酬,美國的文官制度保證了憲法和法律的實施。第四是法律和道德的結合。一個社會是個綜合的系統工程,要有良好的運轉機制,必須具有經濟、文化、道德、政治法律等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和諧的構成,道德和法律對人們不良行為的制約是最有效的制約。如政府官員的各種腐敗,以權謀私等,要根本解決這樣的問題,既要靠法律,也要靠道德,無論法律和道德都體現人民的監督。美國國家權力掌握在人民手中,管理上實行三權分立,這就防止了權力在某一方面過分集中,加上政府官員不擁有對資源和生產資料的控制權和分配權,官員流動性強,不存在不能勝任或腐敗而易地為官,還有監督、聽證會審查等立法的制約,考核制度的制約,以及新聞媒介無孔不入的監督,防止權力濫用,防止腐敗,在制度上是健全的,監督上是有力的,在成效上也是穩定的。在美國只有財產可以繼承,權力不存在繼承。父親當總統靠競選,兒子當總統也要靠競選。平民、演員、律師、議員,只要符合憲法規定的條件,都可以通過競選當總統。對總統、官員出現不良的道德問題就是卓有業績,也要受到法律制裁。第五是人民的監督機制比較完備有力,監督是制約腐敗的重要手段,它包括新聞媒體的監督,對民意的調查、選舉的監督,聽證會的監督,法律的監督等等,平時大量的是法律的、新聞輿論的監督,這就迫使美國政府要有比較高的透明度,以便使美國人民有更多的條件了解監督政府。第六是工會的作用。美國的工會是獨立的,是企業、政府機構、院校中政治、經濟利益的代言人。工會在憲法和法律的範圍內有權捍衛職工利益,組織談判、罷工,和僱主進行鬥爭。美國工會的作用也是協調勞資關係,協調政府機構。院校等組織與職工關係比較和諧的重要的一環,也是重要的監督機制。所以在美國企業、政府部門和院校的僱主們絕不敢輕視工會忽視職工的利益。 美國建立起的一套以憲法為基礎的法律體系和人民民主的監督機制,可靠的保護了人民的利益,比較和諧的處理了社會不同人群的關係,保障了人民的團結、國家的鞏固。美國200多年來為爭取人民的利益、表達對政府某些政策的不滿示威遊行經常出現,但沒有出現為了推倒政權而舉行的大規模群眾活動,因為人民信賴自己國家的人民民主制度,政府根據人民的意願和法制管理國家。依法治國是人類政治史上的一條基本經驗,而法治的核心是人民民主制度,一切為了人民的利益。 二、從一建國,美國就建立了富有活力的經濟運行制度。 美國建國200多年,有約100年一直保持世界第一經濟大國的地位。十九世紀初,人口7600多萬,經濟增長率保持在7.5%;21世紀初人口增長到2.92億,經濟增長率接近4%,是世界上最強大的經濟體。全世界生產總值30萬億美元,美國佔了10萬億,即佔世界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政治、經濟的本質就是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美國雖然也還有相對貧困的人口,但絕大多數人的生活是富裕的。 18世紀60年代,以英國為發端的產業革命,到19世紀30年代以後,美、法、德、日等國利用產業革命的技術和經驗,也相繼完成了產業革命,先後實現了工業化和機械化。西方先進國家現在不只是已經完成了現代化的過程,而且正在走向現代化的更高階段。美國的現代化使經濟得到更強勁的增長。半個多世紀,美國基本上擺脫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周期率,在此之前經濟周期性的波動非常顯著,雖然以後也有經濟增長的起伏發展,但90年代末創造了近17年的經濟持續增長。美國的經濟已從「舊資本主義經濟」時代走向了「新資本主義經濟」時代。 經濟的發展不可能是直線式的上升發展,有起伏,但始終保持增長,這就是經濟發展的成功經驗。為什麼美國百年來一直保持第一經濟大國的地位?為什麼現在美國經濟一直保持繁榮?這固然與它的地理環境有關:地大物博、資源雄厚,遠離兩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二戰期間,許多國家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唯獨美國經濟保持穩定增長。但最主要的原因是: (一)美國的經濟是以資本主義經濟為基調的博取眾長的混合經濟。 美國實行的是資本主義的自由經濟,以亞當?斯密和凱恩斯的經濟理論為經濟決策的基礎,它遵循著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規律來運行,供求法則一直是美國資本主義經濟遵守的原理。從國民收入的核算到政府財政政策、通貨膨脹、經濟周期、政府干預等,主要是根據凱恩斯主義、新凱恩斯主義等資本主義經濟學派提出的經濟運行機制運行的。根據物資稀缺理論在資源最優配置下,實行節約和效率,從而達到利益的最大化。但他們並不拘泥於某一或某些經濟學派的理論,而是現實主義的博取眾長。北歐的福利社會主義,馬克思的某些經濟理論,都可以從美國經濟中找到對它的應用。美國實行的徵收高額累進所得稅,正是《共產黨宣言》中提出來的。美國人最講現實,從不囿於一個經濟體系之內,只要對美國經濟有利的東西都可以化為已用。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拉里?莎莫斯說:「歸根到底,沒有什麼能取代判斷——你是不能永遠從某種模式中得到答案的」。 美國經濟的主體是私有經濟,它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而社會主義的因素則促進了「人民資本主義」和「國家資本主義」的發展,使得經濟結構和經濟關係發生了越來越有利全體人民利益的變化。 (二)充分的自由競爭和積極的調控。 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與民主政治分不開。民主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保證經濟發展的根本條件。資本主義經濟是自由經濟,它有自己的運行規律,即在市場商品交換中必須自由平等的競爭,以獲得最大的利潤。但是,資本主義經濟是一匹賓士的烈馬,沒有僵繩就會失去控制,這個僵繩就是政府的必要干預。在美國不受任何干預的市場經濟並不存在。 國家實行大社會,小政府,政府不干預企業的經營,政府對企業的職責就是為企業創造有利的條件,促進競爭。美國自由經濟政策和政府干預政策可以說大多比較成功,沒有重大的失誤,既或有失誤的也能較快的靈活的矯正過來保持經濟的增長。美國的宏觀控制主要是保持金融貨幣的穩定,開放市場,以法制保護競爭;實行大社會,小政府的政策不直接干預企業,通過價格、信貸、補貼、稅收、利率等經濟手段間接干預,特殊的情況也有政府的法律強制干預行為。如第26任總統狄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時代,倡導反大企業壟斷以來,政府採取了許多法律及規定分解大石油公司,限制獨佔企業的經營。以後歷屆總統繼續執行反獨佔政策,對電力公司的投資報酬率制訂高限,對航空公司航行路線的限制,對工會壟斷勞動市場的限制,等等,使人民支出的費用下降。柯林頓對銀行法修正,銀行可在他州設立分行,可經營保險、證券、投資等業務,既抵制了壟斷,又放鬆了規管政策有利於市場的自由競爭,市場擴大了,效率增加了,消費者受益促進了經濟的增長。 從美國宏觀調控的手段和要達到的目標來看,它既是凱恩斯主義的,也是馬克思主義的。馬克思認為「壟斷是競爭的必然結局」,但壟斷要窒息自由競爭,為了保護自由競爭,國家要限制壟斷,從而加強了國家干預行為,即控制的行為,不可避免地促進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恰恰是社會主義的入口。儘管美國不承認馬克思主義,但美國許多經濟學家從《資本論》中領悟了許多道理。 所謂美國的「新經濟」,具體表現就是長期的經濟穩定和持續增長,局部失調的經濟危機是經常性的,但通過價值規律可以自發地糾正;宏觀比例失調的危機則由於博取眾長、靈活應變、高新科技的注入,使其大大緩和。現實主義的,人(國家)的積極作用和資本主義經濟規律巧妙結合的「新經濟」政策,成為美國今後經濟政策的主導。 美國「新經濟」,採取了中性的財政金融政策。它不同於舊經濟時代財政政策受凱恩斯理論的影響,用赤字來刺激經濟復甦,財政的某一項支出或增加,很難收縮或停止。為彌補財政赤字,就要多售國債擠去市場可能獲得的信貸資金,從而又使利率上升。國債積累多了,預算中的利息也要增加,財政赤字進一步擴大。90年代柯林頓總統採取了財政平衡政策抑止支出,同時由於冷戰結束,國防支出減少,對貧窮階層救濟的社會政策從生活補助改為輔導就業,規定無工作者的補助,不積極尋找就業者若干年內逐漸減為零。這樣既限制了政府福利支出的增加,又刺激了懶漢不能不勞而食。由於國民收入和財富的增加,美國財政從1997年已開始盈餘,償還了國債,財政已不對信貸市場發生壓力。 90年代美國還採取了新的貨幣政策。在有通貨膨脹或衰退跡象時,採取了事前預防漸進式的小幅的調控利率及貨幣供應量,給經濟的自然進展留有餘地,隨著市場需求和技術進步,使經濟穩步的發展。不像在舊經濟時代,通貨膨脹已發展到相當程度,才提高利率去制止過熱的消費和投資,結果使經濟大滑大跌,失業劇增,經濟蕭條持續很久,才去降低利率刺激消費和投資,經濟急起急落受到損失。 資本主義不可能消除經濟危機,但通過充分的自由競爭和積極的調控,通過博取眾長的創新和對高科技的應用,緩和,甚至是大大地緩和了經濟危機。 (三)佔領科技制高點與靈活應變。 美國經濟沒有特殊的原因,如戰爭,人為的重大失誤,不會再走向大起大落和時間較長的經濟危機。美國能保持經濟持續的增長,最重要的因素是高新技術的應用和靈活、創新的意識。 大量新技術的集中發生提高了生產率,這是美國「新經濟」的重要支柱。科學技術和商品經濟是相依為命的,領先的高科技和強大的商業競爭結合在一起,就會使經濟持續增長。 美國從70年代起就逐步加大對高科技產業的投資,並使信息產業的投資超過了對其它產業的投資。2000年,美國研究與開發投資超過2500億美元,信息產業成為美國經濟的第一推動力。美國高新技術工業,已不僅是矽谷和波士頓,128號公路地區,大多數州已把高新技術作為主要經濟動力來源。1976年美國國會就已制訂了國家科學技術政策組織和優先考慮的規定,1983年公布了《科學技術新領域今後五年展望》的文件,那時就已提出了:多細胞生物的遺傳程序、植物的分子和遺傳工程,激素與神經遞質的細胞受體,精神生物學表面科學及其應用、液體中的湍流、激光、下一代機器人等8大增長點。由於政府和各階層的重視,科技革新的速度大大加快,尤其通信技術的發展,社會各行業採用高新技術的倍增。 以知識為背景的高新技術的發展,是一個資金、智力雙密集的過程。誰掌握高新科技,站在世界最前列的,誰就控制著最大的利益。在美國,電子網路交易已經普及,使傳統商務,包括商業形態、流通系統、行銷戰略、消費者和企業之間的關係,都起到了革命性的變化,方便了消費者,節約了時間和資金,網路工業為美國金融業帶來高額的利潤,美國把迅速普及的網路部門當作最重要的策略。在國內美國銀行競相運用網路,大的銀行著眼於全球性的網路,高科技的新經濟時代意味著更激烈的競爭,也意味著更大的財富。美國的傳統製造業,許多大公司如化學品伊士曼公司(Eastman Chemical)福特、奇異公司等,都不惜巨資投資網路,重新架構商業模式,把國內外的買方和賣方聚集在網路上進行交易。互聯網的真正威力就是能消除巨大的貿易成本,開拓無限的市場空間。 高新技術的革命,有力地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產業結構和生產關係的變化和發展。第一產業(農業)下降,第二產業(工業)上升,第三產業(服務業)迅速增長。美國現在農業人口佔3~5%,服務業人口佔70%,第二產業的相對量下降而絕對量在增長。白領中層階級人數居多,工人階級隊伍縮小,資本國際化日益發展,大公司的兼并使得資本和生產更富於競爭力。跨國公司日益深入世界各個角落,而跨國公司為了獲取更多利潤,顯得更靈活、更富競爭力、使子公司分散、相對小型化和股份制結合,這樣使完全個人或家族的壟斷企業日漸消失。 知識經濟的特徵是知識化,全球化。企業資產的投入,主要靠知識智力,無形資產起著決定的作用。而經濟全球化,則是知識經濟時代不可逆轉的趨勢。它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使世界市場大開放,世界經濟進入大融合、大協調,把各國的命運聯繫在一起,增強各國的經濟活力;另一方面,由於資金市場和科技市場為少數發達國家控制,大多數發展國家處於不利的地位。但它是無法迴避的。全球經濟走向一體化,跨國公司的日益發展,使美國經濟受益極大,美國著名學者吉登斯認為,全球化的意義、生產是由西方跨國資本主義利益集團來主導的。美國政府放鬆投資環境,有利於跨國公司在世界尋找更有利的投資,加上美國高科技產品和農產品的優勢,使美國經濟在世界市場更為得利。美國1999年高科技產品出口為1810億美元,在國外的投資1997年已達1220億美元。美國是最大的貿易國,經濟的增長和強勁,有較高的回報率,對吸引國外投資者把資金注入美國也是卓有成效的。1999年美國在海外的凈資產4302億美元,而外國投資者在美國的凈資產即達7536億美元。當然全球化給富國帶來的利益比窮國更多,如果是平等公正的合作,對大家就更有利。這種全球化的趨勢迫使發展中國家要迎頭趕上,採用新技術提高生產率降低成本,獲得更多的利潤。 美國是最大的進出口國,進出口總值佔世界的1/5。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4是依靠世界經濟。跨國公司的觸角遍及全球各個角落,全球幾乎半數的流動資金以美國為起點和終點。美元是世界貨幣,美國股票市場執世界股票市場的牛耳、世界的經濟利益也就包括了美國的經濟利益。 美國經濟不僅能佔領科技制高點,而且極富彈性。無論經濟政策、經濟結構、勞動力市場都是如此。從美國1946年的就業法規定中就可看出美國經濟政策的靈活性和實用性。就業法指出:「聯邦政府經常實施的政策和責任是使用一切符合它的需要和義務的實際可行的方法」從而達到最大限度的就業、生產和購力。 這種靈活應變、吸取一切可行的方法發展經濟的特點與美國人的憂患意識和緊迫感分不開、美國經濟雖然具有競爭的優勢,但始終抱有憂患意識和緊迫感。1999年美國競爭力委員會於3月11日發表的《美國繁榮面臨的新挑戰》報告指出:「如果美國現行的國家政策和投資選擇依然故我,美國會喪失其作為世界頭號創新強國的地位」。面對新的挑戰,柯林頓離任前召集各界英才,會診美國新經濟中出現的新問題,尋找對策。這種憂患意識和緊迫感正是推動美國不斷創新、重視人才,適應新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美國經濟學家不時警告批評美國經濟的薄弱環節,美國政府和經濟界始終把它當作一種啟示,不管正確與否都是有好處的。金融權威格林斯潘並非每個見解都正確。如1997年10月,格林斯潘警告說,「美國經濟處在不可持續增長的軌道上」,但事實是美國經濟一直持續增長。而他提出要密切注意通貨膨脹壓力的苗頭,引起了政府各界的注意,這對美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卻是很有啟示。在美國有權威,但不存在絕對的全面權威,只有一個全面絕對的權威,那就是上帝。 正是這種憂患意識和緊迫感,使得美國經濟不斷創新,保持競爭力。積極創新,保持競爭力,這是企業乃至國家成敗的關鍵。科學技術的創新作用於經濟,就是強大的生產力。創新集中起來叫智慧,只有創新的智慧才是最有價值的資本。創新是勤奮的代名詞,不是墨守成規,是在前人的基礎上開拓新的境界,甚至有些冒險精神。世界沒有現成的包治百病的藥方,注重創新和保持靈活性是美國經濟成功的經驗。 三、美國充分自由的創新精神和勤奮精神是第一流的 一個社會要用科學去啟示理性,要用民主去啟示感情,人民就會有勤奮創新精神,勤奮創新導致人和社會的進步。勤奮創新的基礎是教育,勤奮創新的碩果是人才、生產力和財富。 (一)和社會發展同步領先的教育。 美國能夠保持經濟和科技領先地位,主要得益於美國一貫重視教育和人力資源的開發。縱觀現今世界國與國之間的差距,最根本的是科學技術和人才素質的差距,而科學技術和人才要靠教育。美國80年代以來,幾任總統都宣稱自己要成為教育總統。美國政府重視教育表現在: 一是不斷增加教育投資。1989年的投資是3530億美元,1999年已達6350億美元,佔全國GDP的7%以上,居世界之冠。 二是全民終生教育的普遍發展。 三是教育和科技緊密結合和社會需求緊密結合。 四是企業越來越重視教育。 五是把人格教育和知識教育擺在同等地位,培養德智體的全面人才。 美國的經濟富裕,民主自由環境好,對教育投資大,因此人才眾多、競爭力強、有能力促進國家的進一步繁榮,也更有能力以更多的投入得到更多的人才。 美國十二年義務教育,沒有給人民增加經濟負擔,普及率近於百分之百,對提升全民的教育水準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生產力提高,競爭力的增強,導致經濟發展的強勁就是在這樣前提下實現的。 美國的大學是自費的,但美國大學生獲得經濟資助的來源卻是寬鬆的:一是獎學金、助學金,這是不要求償還的,來源於政府和社會團體所設的基金。92~93年度在600萬大學生中有48.1%的人得到的平均額是3487美元。另外還有專門為退伍軍人及其子女因公致殘的消防隊員子女、戰俘及失蹤人員子女,成績優秀的高中畢業生,提供減免學費。二是貸款,這是要償還的。三是勤工儉學,受雇於大學的實驗室、行政辦公室、餐廳、圖書館、運動場等,工作有限量,不影響學習,每年約有10%的大學生參加。四是服務獎勵,如有音樂、藝術、體育天賦的學生,為學校服務、爭得榮譽的,約有9.5%的人可以獲得。 美國的社區大學是屬於某一地區或城市的大學,屬專科文憑。有些專業學生達到一定水平可以轉到其它大學。其特點是學費低廉,進門容易(但要獲得文憑必須達到測試的學分),學制靈活,大多專業是兩年制,但可以提前或延後達到標準。這種社區大學遍布全美,為社會培養了大批人才,也為綜合大學提供了大量生源。 為適應知識更新和工作的需要,美國接受遠程教育的日漸增多,不進校園獨立的學習。全國200多萬攻讀碩士學位的研究生中,有10%參加註冊遠程教育課程。 競爭的機制使人們必須具有相應的知識,隨著時代的發展獲得更新的知識,這樣,再教育和終生教育就成了熱門。美國成人教育多種多樣,工作崗位上業餘學習、遠程教育、函授教育、公司大學以及各種培訓等。可貴的是這些教育大都收費低廉,與大專院校合作,保證教育質量,不以贏利為目的。公司大學及各種培訓基本免費,甚至提供補貼。美國企業每年用於職工教育的支出已達600億美元,相當48所大學的教育經費,人數約800萬與高校在校生相等。 美國非傳統教育,家庭教育也在蓬勃發展,這迎合了各階層及不同人群的教育需要。 美國從幼兒園、小學、中學到大學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這包括:知識的更新始終走在前列;教學設施的更新,始終保持和社會發展同步,電腦的普及是世界一流的,就是幼兒園教室都有幾部電腦,並與全國聯網;教學方法的更新,注重啟發式教育,如中小學到大學嘗試的「超級教學法」,讓學生鬆弛悠閑的姿態聽課,從而比傳統的教育方法更易加深記憶;社會競爭力的增強引導學生的好奇心、想像力、挑戰性和冒險性以及生存的能力,如網上競賽、股市模擬遊戲,如何理財、在困難環境中如何生存,等等;為適應環境、工作競爭需要,廣泛開展各種體育活動,以強健體魄,美國就是小學,也普遍有棒球場、足球場、排球場等,以及室內體育館;為適應豐富多彩的多樣化的生活,中、小學普遍設有繪畫室、音樂室、雕塑室、精工室、木工室等等;為了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從幼兒園到中學,德育教育始終擺在重要的地位,學校很注意培養學生的突出才能,也時刻注意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美式教育著重的就是啟發、思考、自主、競爭,在幼兒園到中學期間著重綜合素質的培養,在大學則主要培養專業素質。所以美國學生思想解放、勇於創新、富於冒險、不怕挫折、動手能力強、獨立能力強。許多富家子弟在校時參加打工,肯尼迪總統在大學時為購得一雙喜愛的靴子,給商店老闆打工一個月,而他的家庭是豪富。美國360萬富翁,據統計有60萬的人把大部分財產捐贈給慈善機構,以免財產誤了孩子的終生。現代人才的素質就是要:思想健康、求知慾強、勇於創新和冒險、不怕挫折、行為果斷、快速、重效率、抓機遇,既能造福於自己,又能造福於別人。 (二)多元的與開放創新的思想。 科技創新關鍵是人才,靠人才的新想法和創造力。一個新的產品或項目有可能帶動經濟甚至整個社會的發展。只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創造一流的事業。新經濟需要人才,人才創造新經濟。人才必須具有多元的與開放創新的思想。 美國哈佛大學,是世界著名的大學,許多國家的政要到這裡訪問。哈佛的校訓就是「探索真理」(VERITAS),這所私立的1636年成立的大學,有一整套的科學體制和管理系統,創新求實,有很強的凝聚力和競爭力。它的課程設置、課題研究,既保留優秀的傳統,又時時更新。由於新知識、新科技涉及的領域很多,新概念不斷湧現,綜合、交叉、統一的研究理念和方法日見突顯,實驗室、研究室已不是以前那樣固定不變,而是按照課題任務組成,課題任務完成,實驗室、研究室自行結束,有新的課題,又組成實驗室、研究室。這樣培養新的綜合性人才和專業人才都是很有作用的,而且使要培養的人才始終處在緊張變化的競爭中。由於辦學成績顯著,培養的人才受到社會的歡迎,哈佛、麻省理工學院、耶魯等大學,畢業的學生公司招聘的年薪起點就是5~6萬美元,是美國中層以上的收入。 隨著人才素質不斷提高,美科學家獲諾貝爾獎的人數和所佔比例急劇增加:1901年到1936年,有13人獲獎,佔全球獲諾貝爾獎的10.3%(共126人);1943~1997年,有170人獲獎,佔全球獲獎的53%(共320人);1998~2000年有16人獲獎,佔全球獲獎的64%(共25人);2000年就有8人,佔全球11人的72%。美國人口佔世界總人口不到5,而獲諾貝爾獎的佔世界獲諾貝爾獎的60%。 美國教育和人才的卓越成就與民主政治、多元化的創新思想分不開,政府提供有利條件,行政很少干預,和經濟發展一樣,實事求是,博取眾長,一切服從效率,一切服從真理,沒有固定不變的模式和框框,別人做到的他們也能做到。知識是最具有民主性格的,它不接受權力的操縱,它唯一服從的是真理,所以美國人在民主自由的環境中探索創新和拼搏的精神是很突出的。在矽谷,這塊80公里長,30公里寬的地方,高科技公司雲集,有48所高等院校,著名的斯坦福、伯克利大學也在這裡。矽谷不在乎你的族裔、家世,只要能證明你的智慧,就可大展身手。 美國有大小規模不等的一萬七千個思想庫,上百萬的學者、專家從事經濟、政治、法律、科技、歷史、環保、宗教等許多學科的研究,通過發表論文、演講等展示他們對學科研究的成果,它們代表著不同的思想流派,不同的利益集團,向政府、向社會提出自己的見解,成為政府制訂政策的廣泛的思想源泉,這就避免了政府制訂政策時出自一個人、一個黨、一個集團思維的局限性,避免儘可能的失誤。它同時充當立法者、工商界的諮詢機構。由於研究人員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團,有許多不同的資金來源,所以研究的主張也就多種多樣,可以供政府、企業、社會選擇。美國戰略和國際問題研究中心負責人羅伯特?亨利博士說:思想庫是美國特有的,是美國民主制所不可缺少的。 多元化是大千世界的真實形態,自由思想是人的真實需求,任何強制的劃一的行為都會扼殺創造天賦的發揮。《資本論》中有一句名言: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就是「造就全面發展的人」,對人民有利的、適用的就是正確的。馬克思還說:「財富豈不是人的創造天賦的絕對發揮嗎?」一切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都是人的創造,而最寶貴的財富應當說是能力得到充分發揮的人。一個社會當它產生出最完美的人的時候,才是真正的成功,這個社會才是最了不起的社會。馬克思還指出:人的能力的發展才是目的本身,凡是用其它東西取代了作為「目的本身」的人阻礙了人的發展,壓制了人的多方面才能發揮的制度,就是卑俗的,就應當失去存在的理由。美國民主制度多元的開放創新思想,無疑對人的創造天賦的發揮和人的全面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三)不拘一格地吸納人才,美國真正做到了「天下之才為我用」,造就了強國。 國與國的競爭在於綜合國力,尤其科技的競爭,科技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美國不只是重視教育培養本國的人才,而且抓住一切機會引進人才。由於資金雄厚,待遇好,在它的高薪,提供的科技人文環境和各種有利的條件,先進設施等,延攬世界各地的人才,很有吸引力。美國以各種方式加快與其它國家爭奪人才,已成為一項國家戰略。 美國是個移民國家,多次修改移民法,只要是專業方面的「精英」,不受國籍、資歷和年齡的限制,均可移居美國。1945年,二戰結束,1200名德國火箭專家全部送到了美國;1952年和1960年兩次修訂移民法,優先批准科技人才入境;1949年~1973年,移居美國的科技人員有60萬;在1999年簽證的H—1B簽訂的有11.5萬人,印度人佔46%,中國大陸人佔10%。美國在2000年前將H—1B簽證增加到19.5萬人。「9?11」事件後,小布希政府以本國安全為由,對移居美國的人諸多限制,但對科技人員的引進,並無實質的改變。外裔人才沒有搶走美國人的飯碗,而是填補了空缺,使公司增長,創造出新產品,給美國創造了新的就職機會。美國的原子彈、阿波羅登月計劃等,是靠進入美國的外國科學家和技術人員實現的。而本國的人才只能滿足所需的1/3。在美國的外籍科技人員中,博士學位的佔5.35%,科學家和工程師占科技公司的70%,矽谷佔33%,計算機領域50%以上的博士是外籍人,矽谷的1/4企業是中國(大陸和台灣)及印度人辦的,史丹佛華裔博士楊致遠在數年前25歲時創辦的「雅虎」,成為現今很有生命力、咄咄逼人的網路工業。美國第一位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就是移居美國的科學家。據統計,美國在1949~1969年的20年間,從外國挖走14.3萬高級人才;1970~1979年,接受了37.5萬外國專門人才。1999年共有49.1萬外國留學生在美大專院校深造,比1998年增加2%,有1/3納入了美國的人才庫。但美國仍缺少化學、生物、物理科技人員45萬,每年至少需要9.5萬電腦專家。引進外國人才是最便宜的聚集人才的方法。 (四)勤奮就是富裕 人們說,美國人會享受,豈不知享受的背後是勤奮,美國是一個勤奮的民族,會工作、會休息,但生活節奏很緊張,美國從新教徒飄洋過海,由英國到荷蘭,到波士頓海岸登陸,美國人是在勤奮中開拓了這片美洲大陸,儘管他們對印第安人也採取了殖民主義者的方式。美國人的勤奮表現在他們不畏艱險,善於向別人學習,就是土著印第安人的長處他們也能保留至今。他們的勤奮表現在他們的競爭力,別人做到的他們也要做到,別人沒做到的,他們想到的也要做到,美國200多年發明之多,居世界之冠,人們積極好學,厭惡遊手好閒,許多的企業和政府部門的辦公桌上沒有報紙、茶杯和煙缸,吸煙喝水看報,在專門的地方規定的休息時間裡。美國在假日在國內甚至國外旅遊也是世界最多的。一個勤奮的民族才是有出息的民族,才是最會享受的民族。 四、美國具有良好的道德凝聚力 競爭力加上理想,是一個民族的優秀氣質;信仰加上博愛,是一個民族高尚的文明道德,道德導致團結寬容,文明導致生活的充沛;道德文明導致民族凝聚力,而民族凝聚力是綜合國力的一部分。 (一) 從小培養的道德文明 美國小孩從小就有自己對事物的判斷力,成人社會尊重這種判斷力,父母從不要求子女必須做什麼、吃什麼、穿什麼,對孩子不正確的行為是誘導、說理,而不是縱容、嬌慣和按大人的理念強逼孩子遵守。在美國打孩子是犯法的。認為美國文化是個人主義的,利己主義的,並不是準確的表述。美國主張民主自由,民主自由指的是人是具體的人,它必然有個人主義、利己主義的存在,但個人主義、利己主義有個制約,這就是法律和道德文明,尤其是道德文明。美國尊重個人的民主自由,但從小就培養集體觀念,既培養個人榮譽,也培養集體榮譽。美國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十分重視孩子的自主和開拓精神,使孩子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的人。美國憲法規定對孩子的撫養權到18歲時為止。父母對孩子從小讓他認識勞動的價值,自己動手修玩具,自行車和摩托車、汽車,特別是在社會上參加勞動。孩子勞動並非生計所逼,即使富家子弟也是如此,在美國常常可以看到學生在超市、在餐館服務。美國中學生有句口號:「要花錢自己掙」,里根總統的兒子失業,不依靠父親的權勢,自己謀生找工作。大學生勤工儉學非常普遍。小學、中學孩子都有校車,家家都有汽車,除特殊情況,如要遲到了或學校通知提前到校,家長很少用自己的汽車接送孩子。所以孩子的動手能力、自理能力和自強精神都比較強,而且思想沒有什麼壓力。他們有創新精神,冒險精神,往往創造出一些驚人的成就。說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核心是利己主義,推而廣之,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因而美國人是利已主義者,是個人主義者,這是多麼荒謬的結論。從資產階級的唯利是圖,推廣到資本主義制度下生活的人,受階級性的影響,人生觀是利己主義的、個人主義的,是十分片面的。美國主張個人自由絕不是利己主義和個人主義。美國在二戰中表現的是集體主義的象徵,美國人在「9?11」事件中,發生的在飛機上和恐怖分子的搏鬥,積極的救災行動是集體主義和英雄主義的卓越表現。 美國人是一個剛強有志氣的民族。1957年原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美國全國上下為提高太空科技競爭能力進行了一連串的教育改革措施,修訂了中學小學的教育課程,突出了大學高科技研究的課程,獎勵自然科學師資的培養,政府撥出大量經費,設置了太空署,數年之間將太空人首先送上月球,航天事業超過了蘇聯。 (二) 基督教文明的巨大作用 馬克思說:「宗教是人類精神的鴉片」,就不及恩格斯講的「宗教是人類精神的需要」來的貼切。任何作品民族的美術、音樂、舞蹈、繪畫、建築以及道德、哲學、習俗、生活方式都受到宗教的重要影響。只要人不能完全掌握自己的命運,宗教就長遠的存在;只要人不能控制宇宙,宗教就永遠的存在。人類很難擺脫宗教的影響。宗教可以起到讓人類安定、團結的目的。不管信仰什麼宗教,只要真、善、美就是好的。宗教也是一種理想,而理想是生命的動力之一。沒有信仰就沒有凝聚力,在美國信仰宗教的人中,以基督教為多,這是美國道德凝聚力的重要源泉。美國無疑是宗教信仰自由的國家,而且相當普遍。美國有1600多種不同的宗教和派別,87%的人說他們是基督徒,16%的電視節目是宗教性的。只要不危及社會,政府並不干預。世界上的主要宗教無論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都有許多共同點,都強調善、愛、公義,而且日益世俗化。世界宗教為了迎合人民的需要,也在相互融合中,儘管它比經濟、文化、政治的融合要緩慢得多。 基督教強調在現實生活中要按基督的精神愛人,不崇拜偶像,沒有繁雜的禮儀,在愛生信中突出愛上帝愛人類愛自己,天長日久、潛移默化,形成一種道德觀,這是任何別的辦法都不能代替的。基督教講愛,講的是博愛,講的是平等。馬丁?路德在文藝復興時期,對基督教的改革最重要的就是強調人與上帝直接的溝通,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這和民主主義思想是一致的。博愛平等是人的天性,但也是要培養的,而非生而俱有,而基督教就起到了積極培養的作用。這樣愛人如愛已,尊重別人幫助別人,就會形成一種群體的美德。愛是一種信念,就是偉大的力量,這種念也就是凝聚力,它可以成為創造美好家園的重要支柱。人民群眾的和諧導致順乎自然,順乎規律。 基督教宣揚的平等博愛實際是民主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主制度下政治、經濟、文化、道德發展的綜合反映。基督教樂於助人的精神,體現在人民群眾中是鮮明的。如美國的非營利體系,包括慈善機構,社會福利機構、基金組織、行業協會等民間自願組織,主要針對本國也包括國外進行人道主義援助,內容涵蓋很廣,援助老弱貧困殘疾等弱勢群體,並為他們提供多方面的服務,以及對本國及他國各種災情、疾病、戰爭創傷等的救援。中國抗日戰爭時,美國組建的「飛虎隊」,就屬於民間組織,儘管它也得到政府的贊助。美國非營利體系的資金來源是自願捐贈的,80%的美國家庭為非營利體系作出過貢獻,幾乎每個公民都為這個系統服過務。正式參加的就有一億多人。從小學、中學到大學,為老人、傷殘者,為醫院、圖書館、博物館、宗教團體義務服務已經成了學生深以為榮的習慣。這種非營利體系大大減輕了政府的負擔,人們良好的助人為樂的行為體現了良好的道德也體現了集體主義精神,對極端個人主義是個良好的制約。 對美國資本主義的道德文明用反動、腐朽、沒落來定論,是多麼不符實際,應當說美國人民的道德文明是高的,也是兼容並蓄的,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綜上所述,美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基礎比較強,政治、經濟自我完善的能力也很強。它曾多次遇到風險或陷於困境,但美國總是能突破難關,不斷進行體制和政策的改革,博取眾長積極創新,所以200多年保持穩定,百多年保持第一經濟大國地位,並成為當今世界唯一超強的國家。美國資本主義仍在不以人的意志在發展著,而且在蛻變,醞釀著更美好社會的到來。恩格斯晚年曾到過美國,他不曾為此寫有專著,但他認為資本主義是有生命力的,這種生命力就在於它能博取眾長,有成為自己形式的能力。 資本主義作為一種經濟、政治制度是馬克思主義者的術語用法而沿用至今。資本主義作為經濟形態在《資本論》中有精確的描述。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提出如何認識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過程,的確是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尤其對現代美國資本主義的認識。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仍代表著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生產力。雖然過了一百多年,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的話還是有啟示的。他說:「我們也同西歐大陸其他國家一樣,不僅苦於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而且苦於資本主義的不發展」。馬克思沒有把資本主義作為一種經濟制度而言,而是作為人類社會必然存在的一種方式,一種經濟形態。為什麼苦於資本主義的發展?因為資產階級所有制資產階級進行資本積累,必然帶來階級的社會的諸多不合理的問題。為什麼苦於資本主義的不發展?因為陳舊的生產方式,以及伴隨它的過時的生產關係、政治制度還在影響著這個歷史新生事物,使人們深受其苦。經濟是一個國家整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用僵化的理論觀點去看待美國的經濟是多麼的不現實。美國的新經濟是幾百年資本主義的新發展,是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體現。美國形成自己的經濟模式,並沒有衰敗的跡象,當然它並不是所有國家都應遵循的模式,不能只看到美國是以股票和金融為主導的經濟模式,還應看到其他因素的積極作用。美國新經濟是以技術創新、公開市場、取消管制、財政和貨幣政策結合的新形式,它為經濟增長制止通貨膨脹,降低失業率起到明顯的作用,美國2002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長5.6%,仍是近兩年最快的速度。美國資本主義並沒有走向衰亡,而是持續發展。 有人認為,從20世紀下半世紀資本主義發展已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但它資本主義本質沒有變,它仍然是垂死的資本主義。列寧早就斷言:資本主義是「走向沒落的資本主義」。這在現代科技日益發展,世界日益融合的條件下,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馬克思主義認為:貧富差距越懸殊,勞資對立越嚴重,無產階級必然起來革命推翻資產階級。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等無產階級革命者所處的時代和條件,提出這些問題是有道理的,在現代仍這樣認識問題則有悖於歷史的發展。 在美國,貧富差距是比較大的,但這種差距是在普遍富裕基礎上的差距,赤貧的無產階級已不存在,工人已知識化,勞資對立的人權因素越來越少,加上股份資本主義的日益發展,民主制的日益發展,以暴力革命的形式去推翻資產階級奪取政權的條件已經消失,資本主義在內容上形式上都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進行著潛移默化。資本主義不可能是永恆的,事物是發展的,在發展中受主客觀的因素在變化著。世界上的事物沒有那麼純粹和絕對。美國200多年的穩定局面,關鍵是人民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得到了比較好的滿足,人民支持這個制度,由於資本主義內部,社會主義因素的成長,人民利益得到的越來越多,人民期待並努力使這個制度更完善的發展,而不是要摒棄它。在發展完善的過程中,資本主義在內容上和形式上都會發生新的變化,這是一個漸變的過程,它會變得和傳統的資本主義概念大相徑庭。當然這也是一個長遠的過程。就現存的社會主義國家來說,社會主義也與過去僵化的社會主義大不相同。 現代科技日益發展,人民民主思想日益進步,世界各方面都在相互融合,無論從經濟上、文化上、政治上、意識形態上都是如此。未來世界不會是某一理論設想的那樣單純,它將是一個綜合體,包括了社會主義、資本主義所有先進的內容。所有這一切都是為著人的幸福、人的發展、人的全面智慧的發揮。 從美國的經濟模式看,新經濟實際上是綜合的(混合的)經濟模式,並非單純的資本主義經濟,只要有利於人民的幸福,有利於社會進步,都可以博取眾長。美國從來沒有發生過為捍衛某一理論而動員全民進行鬥爭的無比革命的言行,因為那是荒謬的,不必要的。二戰前羅斯福總統開始的新政,與其說是消解了美國的社會主義,不如說是吸收了社會主義的先進內容。美國人不喜歡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這個詞,不如說美國人不喜歡被斯大林等扭曲了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馬克思、恩格斯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想和華盛頓、潘恩、傑佛遜的社會理想並不是對立的,它們都源自歐洲民主主義思想。歐洲社會主義正是圍繞公民權發動的。而美國人民開始就有了普選權,就有了憲法規定的許多人權。美國式的民主、經濟發展模式已成了社會主義的替代物。在30年代,L?薩拉松就認為:「美國資本主義是資本主義的社會形式,即它傳播平等主義,否定等級社會的現實,這與英、法等歐洲國家不一樣」。就美國資本主義經濟來說和以前的傳統資本主義大不相同,資本主義市場和價格理論,在亞當?斯密之後有了許多改進,就是凱恩斯的供需平衡模式,也有許多新的演繹。應當看到美國加強平等和社會公正計劃與馬克思主義的主張並無實質的區別。公司股份制一部分平均分配給所有成人,收稅辦法,通過法律使工人控制本公司的利潤等等,以及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在美國重新活躍,這都說明了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思想受到了重視,並得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實踐和運用」(參看:1994年9月6日《華爾街日報》文章:《共產主義雖崩潰,但美國的馬克思主義者卻很活躍》)。 馬克思、恩格斯、考茨基、海德門和潘涅庫克等歐洲各國思想家都曾斷言:社會主義將首先在美國勝利。列寧在1917年以前把「美國式的道路」與「普魯士道路」作為對立的善惡二元論,他要使俄國走上「美國式的道路」。近代一些社會主義者、民粹派志士到美國去實踐「伊加利亞之旅」、「進步公社」「雪松谷公社」等等,絕不是偶然的。號稱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原蘇聯的社會主義在斯大林的領導下,把馬克思、恩格斯富有生命力的理想,在根本目的上、方法原則上引向歧途,發展成封建性很強的社會主義。社會主義不等於沒有競爭,社會主義要求人的民主、自由、平等,而封建性的社會主義卻窘息了競爭,表現出不平等的階級等級制,形成了漠視人權的專制政治制度,這不能不說是共產主義遭受挫折的根本原因,這也是馬克思、恩格斯所不曾料及的。 美國學者傑里米?里夫金就美國在線時代華納之間的超強合併指出:「超資本主義時代」即將來臨。他認為兩強的合併意味著企業的業務已不再涉及到交換財產,而且涉及到以短暫的商業時間段方式購買一個人日常存在的手段。現在的企業不僅僅是生產產品的產業,而且也是傳播文化的產業,網路為這種新的發展提供了決定性的條件。這就表明建立在生產商品提供服務甚至製造信息基礎上的資本主義在一定程度上開始讓位於一種新形式的,建立在讓人的時間商品化基礎上的超資本主義,以產品和財產所有權商品化為起點的資本主義旅程將伴隨著人類文化自身的商品化而終結。傑里夫?里夫金的分析十分有遠見。他把它叫做「超資本主義時代」即將來臨,我認為這是「新社會主義」的前兆。 社會主義的形成是和資本主義的形成伴隨而生的,而社會主義的思想則歷史久遠,從古希臘文明中就已存在。社會主義思想的影響是深遠的,在現代,它並不以原社會主義國家的僵化社會主義為代表。 世界有多種層次,多種結構,它們都在相互聯繫中發展變化著。新事物的出現總是在舊事物的孕育中出現的。諾貝爾經濟獎獲得者,大市場小政府理論的先驅,貨幣經濟學權威弗里德曼,在2000年末曾說:「無論布希還是戈爾入主白宮,美國都會溜向社會主義」,他認為區別不過是布希掌權可能溜得慢點,戈爾掌權可能快一點。「美國溜向社會主義」,這個見解是新鮮的但是實在的。事實上,現今世界上美國存在的社會主義因素比稱為社會主義國家的社會主義因素要多。美國的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是比較健全的,是由政府開支;美國的義務教育和終生教育已經普及,也主要是政府開支;公共服務事業基本實現了對社會對個人的全面服務,這主要也是由政府開支;公共服務事業基本實現了對社會對個人的全面服務,這主要也是由政府開支。這就是說資本家和勞動者創造的財富以貨幣形式,通過稅收進行第二次分配,國民收入的一半甚至一半以上的支出是由政府支配。由於科技的發展和知識的普及,白領階層的增多,資本家與勞動者的階級界限越來越淡化,人與人在政治上的差別越來越小。中國天津師範大學著名歷史學家龐卓恆教授說:社會歷史的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到了某種「火候」,就會出現某種結局。最關鍵的還是勞動者物質生產能量和社會推進能量成長的「火候」,它不僅推動著美國經濟和政治體制發生變化,而且還推動著美國人的價值觀也在發生變化。 認為美國資本主義由於信息技術革命、市場、信息技術全球化,會趨於瓦解,實在是無稽之談。信息技術的全球化無疑會使現有行業的蕃籬變得有名無實,一般的說,政治體制是漸變的過程,不容易發生劇變。美國的民主政治機制是牢固的,也會向更好的方向漸變。舊體制向新體制的轉換是必然的,但它不是資本主義的崩潰,而是高新技術的發展,博取眾長給資本主義注入新的活力。這種新的活力不是使舊的資本主義更加鞏固,而是在全球化過程中,更加融合各方面的長處,不同體制的長處,逐步形成一種新的經濟模式甚至新的政治模式。把它叫新資本主義也好,超資本主義也好,或者叫新社會主義也好,總之,資本主義將融合更多的社會主義成分,可以想像,它既不是典型的資本主義,也不是典型的社會主義。叫什麼主義並不重要,只要人民接受就是好的主義。美國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說:美國的民主政治不是惟一合理的制度,「第三次浪潮」可能會帶來一種新的政治形式。 美國是現今世界資本主義的帶頭人,也是未來新資本主義或新社會主義的帶頭人。因為只有美國才具有較好的經濟的、政治的、文化的綜合因素,才有這樣的帶頭力量,由權力社會向知識社會,由等級社會向網路社會的轉變。以科技為先導,知識經濟、知識管理使社會各部門不斷地優化組合,私有制和公有製得到更合理、更有利於絕大多數人民利益的和諧協調,從而推動社會歷史的發展。所以美國最具有最早進入富裕、民主、平等的社會條件,有可能是最有前途的社會主義發展形式,如果美國始終保持領先的話,如果美國能保持與世界平等合作的話。 歐盟、俄羅斯、中國將在1/3世紀內達到美國所具備的條件。歐盟主要已是發達國家組成的聯合體,歐盟為世界國與國合作、互融樹立了榜樣;俄羅斯是從僵化的社會主義走向資本主義的,它的社會主義的積極因素必然融於新的體制之中;中國已經不是僵化的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結合本國實際兼容並蓄的吸收了資本主義的長處,中國最有可能走出一條不同於美國模式的經濟持續發展、政治民主的新道路;具有廣泛合作內容的亞洲、南美、非洲共同體,正在積極的發展中;伊斯蘭世界的中西亞地區已經開始尋找民主化的道路,按《可蘭經》的公義尋求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和諧。要肯定,人類都是向著幸福、公正、和諧的目標前進的。如果是在世界共同合作,共同發展的環境下,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會具備美國現有的積極條件,當這個地球上主要的大多的國家和地區都達到民主、富裕的時候,這個地球就有了真正的和平和繁榮,人類共同的理想也就容易實現了。這不是空想,而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事實,但它需要排除阻礙這個趁勢順利發展的障礙。 五、美國發展的前景和存在的問題 美國並不是註定的朝著更完美的社會發展,它在21世紀是處在更加繁榮和走向衰落的十字路上。說透了,就是美國是以公正、平等和各國合作,走共同進步,共同繁榮的道路,還是以霸權(極權)主義要統治世界,走孤立的危險重重的道路。問題在於美國本身,也就是在於美國的政府。 這個衰落不是倒退,而是緩慢。美國不可能走向像大英帝國那樣的衰落過程,這個衰落是和它目前的其它國家的發展比較而言。美國是世界唯一的超強國家,可以是世界的好事,也可以是世界的壞事。美國以它的經濟、民主友好平等的幫助世界它就會受到世界的擁載;如果它要主宰世界,它的衰落就是必然的。美國在政治上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美國的超強助長了美國一些人,特別是美國政府一些領導人的自高自大,把自己的觀念強加於人。 美國民主程度比較高,經濟很發達,人民的素質和道德文明也比較高,但也並非完美: 美國實行的民主,人民還缺乏在總統、國會任期中制衡總統、國會的有效機制,民主的社會性和權力在一定時期內被少數人佔有仍然是個矛盾;美國的法律最多,而且錯綜複雜,美國律師是世界最多的,人口只佔世界的5%,而律師佔世界律師總數的一半。法律的繁多是好事,也是壞事,它既可以什麼問題就是很小的事都可依法行事,但它也可以削弱道德律的威力;美國種族歧視和犯罪問題是比較突出的,白人的優越在司法上種族判決的不公屢屢出現。儘管美國3500萬黑人的地位在上升,但許多黑人始終生活在貧困、吸毒和犯罪的惡性循環中。歧視黑人的事件不斷發生,給人留下太深的印象。哈佛大學教授羅伯特?布倫湯說:「白人和黑人之間的裂痕是如此之深,好像我們生活在兩個不同的行星上」美國各地發生的犯罪率在世界上也是位居前列的;美國財富分配不均是長期要面對的問題。在人類社會可能永遠都存在財富分配的不均,但懸殊是違背社會公正的。美國2.92億人口中,3%的家庭擁有的財富相當97%的家庭。1/5的人年收入達到13.75萬美元,而大多數仍在1.7萬至5萬美元之間,還有4300多萬沒有保險,尤其黑人家庭的財產凈值平均只為白人家庭的1/10;美國隨著經濟的增長,對國外貿易、人才和石油資源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也是風險所在。為了確保石油資源,卻又不能正確處理與中近東國家之間的關係,意欲剷除伊拉克、伊朗、利比亞不順服的政權,關鍵是石油,用戰爭去解決石油問題,變化莫測,弊大於利;美國經濟常常物質循環發生的消費過剩,導致借貸膨脹,股票市場的泡沫現象,受石油國家石油供給的影響,貿易順差逆差過大的波動,這些都是美國經濟的隱患。美國政府和美國人民的差距及美國國內特殊集團對政府的幕後操縱,是美國民主政治、政黨政治的嚴重弊端。總統在選舉之後,只要不出大的問題,無須顧及人民的呼聲。總統、國會議員多是背靠各個大的財團,尤其壟斷財團,這些財團在背後左右著總統和某些議員,而總統可以運用自己的權力愚弄人民甚至國會,議員可以運用自己的權力迎合財團的利益需要,總統、議員根據財團的意願甚至發動戰爭。 美國也是一個在許多重大原則問題上十分矛盾的國家:標榜民主、反對獨裁,卻又支持一些國家的封建專制獨裁政權;高唱和平,卻時不時地在世界許多地方發動戰爭;十分珍惜美國人的生命,但對別國平民的生命卻無所珍惜;要求審訊所有美國認為是戰犯卻反對成立國際刑事法庭把美國人也包括在內;幾位總統都宣稱,要使世界變得有多元體制,但美國政府卻把美國的一元置於各國的多元之上,要別人服從美國的標準;它要求別國遵守世貿規則、開放市場,卻對別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而採取制裁;它高舉人權大旗,肆意干涉別國內政,卻在本國人權記錄上,屢屢出現不光彩的問題;它要構築安全體系,卻要把不安全架於別人身上。 一個國家的方方面面,不可能不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有問題就是不完美,就要認真重視,在現代,一個國家的問題不只關係本國的利害,而且關係到世界各國的利害。尤其美國這樣對世界有著重要影響的國家。美國近代史上,對世界的平衡,兩次世界大戰的貢獻,特別二戰後對歐洲,對世界許多國家的經濟援助,是人們永遠不會忘懷的。但美國逐步成為超強國家,尤其在蘇聯解體後美國政府要主宰世界的霸權行為愈演愈烈,已成為這個地球上關係各國命運的頭等大事。 美國霸權主義,有的叫「現代帝國主義」、「後現代帝國主義」和「自由帝國主義」等。說明與過去歐洲、亞洲傳統的帝國主義不同。傳統的帝國主義即霸權主義,以佔有土地、經濟掠奪為目的,殖民主義的特色很明顯,同時出於本民族至上的原則,肆意屠殺他族人民甚至種族滅絕,在本國在他國都是對人民民主的踐踏;美國的霸權主義,即新型的帝國主義不一樣,它不以佔領別國領土進行殖民為目的,而是打著民主的旗號,以戰爭的手段推翻他國的統治者。當然,它們也有共同點:一是本國利益至上,二是軍事力量壓倒一切。日本《東京新聞》2003年5月11日的社論作了很好的描述:美國作為擁有壓倒性軍事力量的唯一超強大國,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力圖改造世界,不允許任何國家向超級大國挑戰,美國希望根據自己的規則來控制國際社會,而又不允許聯合國、國際機構和盟國等干預美國的利益和行動。 美國霸權主義表現是很突出的:由於對自己力量無比強大的自信,認為只有美國的一極世界才能保障世界和平,而這一極是以強權主義和單邊主義出現的忽視別國的利益和傳統,把美國的民主價值觀和對世界的主觀改造結合起來強制的向別國推行美國式的民主,對東方儒教文明、伊斯蘭文明以及對別國的民族主義、共產主義有異乎尋常的固執偏見。在全球處處顯示軍事實力,利用各種借口以戰爭手段達到經濟、政治目的。甚至拋棄聯合國,「天馬行空、獨來獨往」。「9?11」事件,美國政府並未找到一些人仇恨美國的真正原因,而是更加專橫,擴大打擊面,隨意宣布一些國家是「無賴國家」、「邪惡軸心」,把有核國家作為實施打擊的對象,揚言可以同時打兩場戰爭,並實施「先先發制人」的戰略。美國在「9?11」後,把美國本土安全上升為國家戰略的第一位,但沒有以「9?11」為契機,把世界眾多國家團結在一起,建立起全球性的真正反恐聯盟。現在美國對恐怕主義已經處在防不勝防的地步,而美國沒有改變霸權主義的時候,恐怖主義還會有更大的發展,對美國本土,對美國的盟友將會有更多更嚴重的襲擊,它將在生物戰、電腦戰、小型核核戰、謀殺戰等方面展開。 美國應當認識到恐怖主義產生的根源是美國的霸權主義。其表現有:一是,從以色列建國起美國就一直偏袒以色列,對巴勒斯坦和阿拉伯世界進行壓制;二是美國為了石油利益支持阿拉伯的一些封建王朝和專制獨裁政權,這些王公貴族和獨裁者窮奢極侈,而人民從石油財富中得到很少的利益,甚至仍然過著貧困的生活,阿拉伯的財富被美國和王公貴族、獨裁統治者分奪了;三是美國的「文明衝突論」,繼承「十字軍東征」和帝國主義強權的傳統,使伊斯蘭教再次面臨強敵——新的十字軍東征,「文明衝突論」起到了極壞的宣傳作用,激起了穆斯林的團結,使宗教極端主義者得到了最強大的支持,一些上層、富豪資助恐怖主義就不足為奇;四是美國是阿拉伯世界團結的最大挑撥者,它既強力推行自己的民主價值觀,又支持一些封建王朝和專制獨裁政權,它既資助阿拉伯國家抵禦外來的強權,又以強權佔領有的阿拉伯國家,使伊斯蘭教國家認識到美國並不是真正的朋友;美國是唯一能干預阿拉伯,對伊斯蘭世界造成危機的國家。所以阿拉伯人民,對美國已經從失望走向敵視,恐怖主義的矛頭自然主要是美國。 美國的霸權主義是以犧牲美國人民的生命和財富為代價的,也是以犧牲盟國人民的生命和財富為代價的,同時給世界人民也帶來了明顯的損害。它打亂了國際秩序,而一極的秩序又難以建立起來。美國為了打擊恐怖主義,也為了打擊別的國家制定了「先發制人」的戰略。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說:先發制人戰略可能導致全球的混戰。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說:「不管國際恐怖活動和大規模殺傷武器的現狀如何,先發制人戰略與業已確立的國家主權原則是直接衝突的」。先發制人戰略要有先決的條件,有確鑿的證明,敵對方準備或著手對自己的襲擊可以以自衛為目的,否則就是侵略。大國或強國都是可以實施先發制人戰略,這個世界就無正義可言,聯合國憲章、國際法準則就會遭到破壞。國際秩序的失衡和混亂必然給恐怖主義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機會。所以霸權主義是產生恐怖主義的根源。 美國的霸權主義是在蘇聯集團解體以後發展和形成的。從美國內部講這種發展和形成有它的歷史背景。歐洲移民的自由、開放和奮鬥創新使他們在北美大陸生根,在抗擊強大的英國、法國、西班牙殖民主義的戰爭中,在征服印第安人和南北戰爭中統一了國家。一開始就從歐洲帶來了人民民主的思想和強權政治的思維。正是建國就建立了人民民主制度,給人以充分的自由、創新精神和自由經濟結合起來,創造了強大的經濟,強大的經濟又創造了強大的軍事力量。一戰美國從孤立主義走出來,二戰則成為戰勝法西斯的主導力量。二戰後的60年,在兩極(美、蘇)主宰世界的時候,朝鮮半島戰爭打成平局,越南戰爭遭到慘敗。蘇聯集團崩潰後,美國一直處在勝利之中,科索沃戰爭、攻佔阿富汗、兩次伊拉克戰爭均以美國的勝利而告終。國家的強大,強權的勝利是美國發展和形成霸權主義的主要原因。美國霸權主義與美國的民主和基督教的文明沒有內在聯繫,恰恰是美國的人民民主制度使美國的霸權主義(帝國主義)有異於傳統的霸權主義(帝國主義)並可能得到遏制;恰恰是美國人民民主制度並沒有達到完善,美國霸權主義才能逞極一時。一部分美國人民支持新保守派的行為,也同樣是過度的自信和認為美國是救世主的錯誤思維。美國霸權主義在最近十多年的惡性發展與世界沒有對手有關,與一些大國的軟弱有關。一些大國多半是發展中國家,經濟不夠強大,人民民主制度沒有建立起來,對美國的希望較多,與美國有著許多共同的利益,有的大國是美國的盟國,美國霸權主義並不構成對這些大國生存的危害,這些大國彼此猜忌,美國充分利用了這些國家的軟弱和矛盾。所以一些大國的軟弱和矛盾是美國霸權主義發展形成的重要外部原因。人們看著美國對其他國家一個一個地擊破而無可奈何。 美國霸權主義總的來說是美國歷史中的一段歷史現象。美國的霸權主義是可以扼制和克服的。一是美國可以取得局部戰爭的勝利,但不具備對世界左右一切的力量;二是各國要加強經濟和人民民主的發展增強免疫力,小國也可以聯合起來形成巨大力量對美國霸權主義敢於抵制,尤其大國的合作,促進多體合作的體制,促進多元的發展,促進和維護聯合國的作用;三是,也是最重要的要靠美國人民對美國霸權主義對美國根本利益損害的認知,堅持憲法的原則,不允許一個單一的權力中心占支配一切的地位。美國霸權主義對美國民主的損害也是非常嚴重的、人們擔心美國會不會進入第二個麥卡錫時代。 阿富汗、伊拉克戰爭告訴人們兩件事:第一,美國的霸權主義的力量是強大的,但不是無所不能的。阿富汗、伊拉克戰後的反抗美國佔領、恐怖主義對美國的襲擊,美國不得不調整它咄咄逼人的戰略,並要求聯合國的支持和合作,尤其懼怕美國人民的態度。第二,一個不民主的國家儘管可能擁有大量財富和較強的軍事力量,也是不堪一擊的。薩達姆政權的迅速崩潰和薩達姆的被捉不是由於親信的出賣,而是暴政導致眾叛親離的結果。伊拉克有巨大的石油財富,但富了薩達姆的家庭和一部分人,薩達姆父子窮盡奢侈是伊拉克人民的財富,薩達姆政權提高人民生活的水平是有限的。薩達姆有號稱世界第六軍事強國的力量,但主要用於長期戰爭侵略和對人民的鎮壓。阿富汗塔里班政權以政教合一,實施對人民中世紀的反動政策,塔里班和薩達姆政權背離人民利益的統治,不可能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對外一致頑強抗擊的力量。薩達姆在拘留室里仍然口口聲聲說到伊拉克人民如何,而他的暴政正為中國老百姓說腐敗官員那樣「人民嘴上掛,隨意腳下踏」。同情薩達姆政權的幾乎無一例外的是具有專制獨裁傾向的國家。他們的共同點是:把個人家庭和集團的權力和既得利益置於廣大人民利益之上。世界人民陷入了這樣的一種矛盾狀態:一方面覺得美國對阿富汗、伊拉克的攻佔是一種對主權國家的侵略行為,另方面又覺得美國推翻塔里班、薩達姆政權是值得支持的。 美國的霸權主義在21世紀還會存在一段時間,它的發展有兩種可能性。一種可能如日本《世界日報》經濟評論家鳴澤宏英著文所說:「美國過去就一直主張建立以美國為主導的世界新秩序,新保守派可能乘勝採取下一步行為。歸納起來有三點:一、確立以美國為主導的世界秩序,在這個世界秩序中,美國的價值觀可暢通無阻;二、屆時美國將不受聯合國,特別是不受安理會的制約,由美國與志同道合國家組成聯盟,確保美國的主導地位。三、對那些美國認為對世界的安全與和平構成威脅的特定國家,不惜進行先發制人的攻擊。霸權主義的發展三種可能,由於美國人民認知到霸權主義對美國根本利益的危害,利用憲法人民民主的權力,制約新保守派權力集團的違憲行動,以及世界許多國家,尤其大國的抗爭,美國霸權主義會脫離新帝國主義的軌道,重新和世界合作,充分發揮它經濟、政治民主的優勢,影響、帶動全球走共同繁榮的道路。第二種可能即鳴澤宏英所說的。但它會給這個世界帶來危機、動蕩和重新組合,雖然現今世界事實上已承認了美國的霸主地位,一個又一個國家為免受打擊而向美國低頭。可是這兩種可能的最後結果都會導致美國霸權主義的崩潰,這也就會出現第三種可能:當美國霸權主義把一些國家逼得走投無路的時候,引發的核大戰,會把這個地球的發展毀至殆盡。建立美國的一極世界是困難的,因為世界是多元的,世界的融合不會是一個模式。一極、兩極都不好,多極的合作才能產生有力的制約。多元不等於多極,但多元可以產生多極的合作。同時要看到21世紀是世界人民民主日益覺醒和發展的時代,它將洗滌過去的一切不平等、不公正現象,這是人類歷史發展的規律。霸權主義在美國、在世界只能是一段歷史的現象。美國放棄霸權主義,實踐基督對全人類的愛,充分發揚自己民主、自由、奮鬥、創新的光榮傳統,以平等合作代替強權,尊重他國的文明價值觀,反恐問題就會得到解決、美國就會更加繁榮、世界就步入和平與發展的道路。下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健康發展全球化的問題,而這是美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都要共同承擔的責任。 美國的社會發展模式是比較成熟的和積極的。最重要的表現是美國的人民民主制度。美國正是建立了人民民主制度才為經濟、文化、社會的發展提供了前提,才能國力長久不衰,無可否認,美國民主對世界巨大的影響近60年幾乎是美國的民主價值觀在取得節節的勝利。美國的人民民主思想對世界形成兩次巨大的衝擊:一是二戰結束,美國使得歐洲人民民主得以重建,法西斯專政的德國和日本走上了民主的道路,成為強盛發達的國家;擺脫殖民主義統治的獨立國家,大多採取了人民民主制,儘管有些是不協調的甚至為封建專制、軍閥、獨裁者所利用。第二次是美國和西方發達國家一起,影響了蘇聯的解體,一批東歐國家轉向了民主制,現存的一些社會主義國家也不得不重新審視人民民主的真實含意。10年後的阿富汗、伊拉克、南斯拉夫、喬治亞的變化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民主影響的繼續。這種影響中東和中亞還有擴大的趨勢。面對這種影響,一些國家採取的是守勢,為了個人和集團的既得權力和利益,不能適時的面對人民民主大潮流的到來。人民民主畢竟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這是任何力量都阻擋不了的,阻擋只是暫時的。人民民主歸根到底要靠本國人民去實現,只有實現了人民民主制度,國家才有健康的肌體。隨著全球化的互融,各國人民民主意識的提高,各國社會的多元化發展,美國以民主作為霸權主義的手段將日益失去作用,美國的民主、西方發達國家的民主將融於世界人民民主的大潮流之中。 一個國家的發展是一個綜合治理的工程,是結合實際博取眾長的結果,是良好教育和道德培養的結果,只有高素質的人民、開放創新的精神,才能創造出高素質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美國正是這樣的國家。 美國經濟仍然是世界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它的產出佔全世界產出的1/3,雖然進口仍然很高,引起貿易赤字,但居世界首位的外國投資為其增長的預算赤字提供了資金。美國是自由經濟,但它的協調能力很強,多種經濟槓桿的靈活使用,博取眾長,始終保持經濟活力。經濟雖有波動,但始終保持著持續的發展。美國是目前世界上經濟發展最為穩定的地區。 總之,美國的社會發展模式是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模式。美國有著堅實的根基,從準確意義上講,美國鷹派墮地可能的,但美國永遠不會衰落。美國的發展模式已經為世界、並將繼續為世界做出貢獻。 歐盟模式 歐洲土地面積1016萬平方公里,人口有7.2億,歐洲共47個國家,包括橫跨歐亞大陸的俄羅斯、土耳其。參加歐洲聯盟的共25個國家,面積428.043萬平方公里,人口4.07億。在歐洲只有20個國家沒有加入歐盟,其中土耳其正在申請加入。 歐盟是世界上最大的聯盟國家,是一種保持各參加國主權而形成的比較緊密的共同體性質的國家聯盟。而且正朝著政治、經濟、軍事的一體化發展。這是世界上國與國形成的聯盟模式,從目前來看,而且也是成功的首創。國與國的聯盟在20世紀前期有一個蘇維埃社會主義國家聯盟,但在20世紀90年代初崩潰了,世界上只有歐盟成功了。 一、歐盟模式的形成與發展 歐洲是第一、二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和主要戰場,兩次世界大戰使歐洲大陸備受蹂躪,人口死亡約數千萬。特別二戰,幾乎所有歐洲國家被捲入了戰爭,人民深受其苦。二戰,大西洋彼岸的美國幫助歐洲擊敗了希特勒法西斯,解放了西歐,蘇聯在對希特勒法西斯的抗擊轉為進攻中,解放了東歐一些國家。德國法西斯投降:德國被分割為兩大勢力集團美蘇英法四國的佔領,歐洲也被分割為以美、英、法為一方,以蘇聯為一方的兩大勢力範圍。東歐9個國家加入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後阿爾巴尼亞退出),叫東方陣營,西歐,包括南歐國家加入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叫西方陣營。兩大陣營的形成,使世界進入了東西方冷戰的時代。 美國為了幫助西歐的重建,1947年6月5日,美國國務卿馬歇爾在美國波士頓哈佛大學發表演說時,提出了重建歐洲的計劃,即著名的「馬歇爾計劃」。1948年4月美國國會通過了《美國對外援助法》使馬歇爾計划具有法律形式。馬歇爾計劃被正式命名為「歐洲復興計劃」。美國撥款100多億美元援助西歐各國復興戰後經濟,並提供一定的戰略物資,但要接受美國的監督和控制,要保證美國銷售和投資開發的權益。英、法、聯邦德國、意、奧、比等16個國家相繼接受這個計劃提出的條件,同美國簽訂了雙邊協定,並成立了經濟合作委員會。 馬歇爾計劃為期5年(1948年至1952年),到1951年底,美國宣布計劃提前完成使命而結束,代之以「共同安全計劃」。歐洲復興計劃共實施了4年幫助西歐國家渡過了二戰後最困難的時候,西歐各國經濟得到迅速的恢復和發展,工業生產指教大大超過戰前生產水平。 1950年9月,法國外長舒曼,提出了「歐洲軋鋼聯營計劃」得到了德國的贊同和美國的支持。 1951年4月,德國、法國、義大利、比利時、荷蘭、盧森堡6個國簽署了《關於建立歐洲軋鋼聯營的條約》創造了歐洲軋鋼共同市場。1954年8月開放了特殊鋼的共同市場,從而大大增強了西歐的經濟實力。 1957年,以上6國又簽署了《羅馬條約》,把歐洲軋鋼聯營和歐洲原子能聯營統一為「歐洲經濟共同體」,1958年1月1日生效。 1961年7月30日,為保護歐洲農業經營者免受外部競爭的損害,6國制訂的共同農業政策生效。1968年7月1日,6國取消它們之間的一切關稅壁壘,對共同體以外的商品實行統一關稅。1973年,丹麥、愛爾蘭、英國加入了歐洲經濟共同體。1979年歐洲貨幣體系建成生效,同年6月7日至10日,歐洲議會成員國首次進行了直接選舉。1981年希臘加入,1986年,西班牙、葡萄牙宣布加入。至此,歐洲經濟已發展到成熟階段,共同體的經濟,不再對美國經濟的依賴。1979年的歐洲共同體生產總值已大大超過蘇聯,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美國、日本、西歐三大經濟中心。同時積極推動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實現了關稅同盟、貨幣同盟,實施了共同的農業政策。1987年,歐洲經濟共同體通過在1992年年底以前形成一個單一的沒有國家邊界的市場的條約。 1992年在荷蘭的馬斯特里赫特,歐洲共同體成員國簽訂《歐洲聯盟條約》,這是一個在較為一體化的經濟體系中實現單一貨幣,並在包括外交和安全事務及其他的領域進行更多的合作。條約的內容是:①在歐洲共同體(取消了經濟一詞)的基礎上建立歐洲聯盟;②建立貨幣聯盟,分三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為實現資本的自由流通,真正實現統一的市場,第二階段為創立歐洲的貨幣機構,第三階段最遲在1999年建立真正的單一貨幣和獨立的歐洲中央銀行;③ 實現共同體的外交與安全政策,取代政治合作,最終制訂共同防務政策,歐盟的武裝機構——「西歐聯盟」,將執行在防務方面作出的決定;④歐洲成員國的公民具有歐洲公民身分,即具有歐盟所有成員國公民身分,無論定居在那個成員國均有選舉和市政選舉的選舉權,以及在歐洲議會請願的權利;⑤對成員國的分權問題作了補充;⑥設立了協調基金,以在環境和基礎設施方面援助最貧困地區;⑦設立歐洲議會,在部長理事會和議會之間建立一種共同的決策程序,部長理事會根據歐洲理事會(首腦會議)的方針,決定共同行動的範圍;在20世紀末建立起貨幣聯盟,共同安全和外交政策的聯盟。在這份長達6章320頁的條約文件中,還包括了在新領域(教育、公共衛生、職業培訓)、共同利益(避難、移民、簽證、警察)、社會政策等有關問題。 1995年1月,奧地利、芬蘭、瑞典加入歐盟。 1995年3月26日「申根協議」生效,規定各成員國在邊境上取消對成員國人員往來的控制,並加強司法和警務機構之間的合作。 1997年10月2日,成員國簽署了《阿姆斯特丹條約》,取代了《馬斯特里赫特條約》 1999年1月,歐盟各國的貨幣統一成歐元;2002年1月歐盟紙幣,即歐元取代了成員國本國的貨幣。 2000年,歐盟首腦會議簽訂了《尼斯條約》規定了平等的選舉規則。 2002年,歐盟首腦會議邀請在歐的波蘭、捷克、匈牙利、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苑、斯路文尼亞、塞普勒斯、馬爾他在2004年加入歐盟,羅馬尼亞、保加利亞2007年可以獲得成員國資格,土耳其1987年即已申請,但要在2004年以後開始會談。 至此,在歐洲加入歐盟的由原來的15個國家發展到2004年的24個,2007年的26個。 實現歐洲的統一,是歐洲人夢寐以求的,幾十個國家地理連繫的如此緊密,歷史上無數次的戰爭,尤其一、二次世界大戰的痛苦經歷,使人們渴望和平、和睦、共同繁榮,歷史上許多有見識的政治家、思想家以及統治者都呼籲歐洲的統一。歐盟委員會主席普羅迪認為,在國際舞台上,歐洲任何一個國家的分量太輕,都不可能在今後「全球化的世界」里完全代表歐洲的整體利益,而力量聯合起來力量就非同小可。他說:「歐洲只有走聯合的道路才能實現穩定與繁榮」。 歐盟歷經半個世紀,從經濟、軍事聯盟發展到政治聯盟,逐步走向歐洲的統一,是從小到大、從單一到全面形成的一個強大的國家聯盟,它是對全世界走向大同的具有示範意義的模式。 二、歐盟模式的特點 歐盟的道路是符合歐洲實際的,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歐洲國家密集的地區,長期歷史上的經濟、文化、政治交融和軍事征戰,國與國之間的相互關係很深,人民需要和平和共同的繁榮,這就使人們在經濟、文化、政治上形成了許多共同的觀念和行為。歐洲是各種思想最活躍的地區,他們在各種思想的交融中,使人民民主思想得以誕生,歐洲是世界形成有系統的比較完整人民民主思想的發源地。歐洲正是在這種活躍的氛圍中,在人民民主思想的發展中出現了經濟的蓬勃發展,從而使歐洲成為兩次工業革命的發源地使資本主義經濟成為數百多年來至今仍然強大的經濟發展形態,所以也是資本主義經濟的發源地。這種地理環境、人文狀況、經濟的發展,歐盟的誕生就是必然的,順乎自然、順乎人情、順乎天理。 歐盟是國與國聯盟的形式,但這不是單一的政治因素的聯合,而是歐盟內部各國在經濟、文化、政治、軍事因素的自然聯合。歐盟的特點主要是: (一)歐盟的成員國家是主權國家,是歐盟中平等的一員,歐盟是自願平等、互惠互利基礎上的聯合,其基礎是各個成員都是人民民主制的民主國家。這在政治上是顯而易見的。這是歐盟能夠團結,形成富有生命力的聯盟的根本所在。 人民民主思想幾千年前就在歐洲和中國出現,但中國沒有延襲下來形成一種長期存在的思想、思潮,而歐洲從古希臘起這種人民民主思潮始終存在,在古希臘形成過管理國家的民主制。歐洲的「文藝復興」時代,人民民主思想進入了一個高潮,歐洲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經濟形態的誕生和發展是和人民民主思想相依為命的。法國大革命使人民民主思想進入了又一個高潮,從「文藝復興」時代到法國大革命,以及兩次工業革命時期,歐洲湧現了許多卓越的人民民主思想家和革命家。這是歐洲最值得自豪的,是對人類的進步有著巨大影響的寶貴財富。 歐盟各國在相互影響中,無論採取何種立憲形式,人民民主已經成為立國之本,歐盟各國正是具備了這樣的基礎才使歐盟能以建立。 這一問題的重要意義在於它代表了人類社會進步的方向。人類社會,人民是主人,一個國家要發展、要進步,人民民主必須實現,而且必然要實現。歐洲和世界在歷史的長河中,無數的人民和仁人志士為之奮鬥,因為這個問題太重要了。人民民主要體現在他們是國家社會的主人,有人民制訂的代表人民利益的至高無上的憲法,有在憲法保障下的一切自由,人民有權選舉各級領導人,有權決定自己國家的大事。人民公決國家、社會的重要事務,是人民民主制度必不可少的內容。每個國家的人民民主制才能形成國與國的平等和緊密的合作。在歐洲,還有一些國家保留著皇室作為國家首腦,但它是立憲的發達的民主國家。歐盟各國無一例外的實行了普選制度和公決制度,制訂了人民民主制度的憲法。雖然在執行上各成員國還有比較完善和比較不完善的差異,但民主化的水平已逐步趨於一致。這種差異主要表現在東、西歐國家的差異,東歐一些國家擺脫了蘇聯專制社會主義的束縛以後,也步入了歐洲民主國家的行列。這種人民民主的思想和制度沿用在歐盟的組織上,是歐盟能夠強大的根本點。 歐盟在東擴中,提出的條件之一就是擴展對象必須是人民民主國家,這是最為重要的。如果歐盟不堅持這一點,歐盟將是一個政治上的大雜會,將淪落為勢力集團的結盟,不復存在世界社會發展模式的影響。當然擴展經濟自由貿易區、擴大政治、軍事同盟這是另一回事。 歐盟國與國的平等緣於民主制,突出的表現在對各國主權的尊重,並一切為了維護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不存在對任何一個國家主權獨立和利益的損害。長遠的、共同的利益是主要的,暫時的、局部利益是可以妥協的。歐盟無須使成員國放棄主權,實現政治、經濟、外交的全面統一。但歐盟可以在外交、防務等方面用一個聲音講話。各成員都是主權國家,歷史的、現實的和世界其它國家有著不同的利益關係,主權國家必然根據自己的利益進行外交活動。但可以協調國家利益和歐盟整體利益,使其在不損害主權國家利益的基礎上代表歐盟整體利益,用一個聲音說話。歐盟20多個國家,只有聯合起來,才能增強整體競爭力。 這種民主、平等、表現在歐盟的指導思想上和組織上,「歐盟憲法草案」十分鮮明地表述了這個根本思想。序言中說「歐洲文化、宗教和人道主義的遺產」以及共同的價值觀,基本權憲章是歐盟的共同的象徵和價值,歐盟的成立就是要「尊重人的尊嚴,尊重自由、民主、平等和人權」,給每個成員國的公民提供「自由、安全、沒有內部邊界的空間」,一個「自由、不受歪曲的市場」。在組織上最高的歐盟理事會,由各個成員國共同組成,歐盟主席、副主席選舉產生,任期兩年半,可連任一屆,在世界舞台上代表歐洲;歐盟委員會四年換屆一次,並成立立法機構——歐洲議會。各個領導組織採取多數表決制。在歐共體的時候就已明確了,成員有退出的自由。歐盟本身就是一個國與國聯盟的民主體制。序言,無疑是歐盟憲法的精髓。 歐盟內部對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堅持了民主、平等的原則。歐盟委員會是各成員國的代表機構,歐盟主席可以代表歐盟簽署國際條約,專職的外交部長負責歐盟整體外交事務。歐盟議會是歐盟的主要立法機構,它與歐盟理事會一起執行立法和預算職能,在眾多領域有共同決定權,能夠代表歐盟人口的60%,實行多數通過方式。但對少數的不存在強制,而是必須成為一個原則。力求一致通過方式,但對問題不加區別的一致通過方式才能作出決定,則會使歐盟的能力大大削弱。人口多數表決制是發展的方向,但要和國家平等結合起來。 (二)歐盟的經濟發展是蓬勃的。從建立歐共體以來,歐洲幾乎沒有出現過嚴重的經濟蕭條,經濟的持續發展,歐盟的今天,已經佔世界生產總值30萬億美元的22%,即6萬多億僅次於美國(美國佔世界生產總值的1/3,即10.2萬億)。歐盟的經濟發展在於他們的民主思想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和諧發展,在於他們一切著眼於歐洲人民福祉的博採眾長的思維,在於他們對世界各國抱著互利合作的行為方式。 歐盟各成員國政治形態相同,經濟形態也相同都是民主制國家,都是資本主義自由經濟,只不過發展的快慢,還存在著富裕的差距。原歐盟15國在經濟上基本上已融為一體,東歐一些參加歐盟的國家,經過轉型的劇烈陣痛已經邁入正常的發展軌道,應當說這些國家經濟的發展是快的,在原蘇聯社會主義陣營的40多年和脫離蘇聯陣營的十年多形成鮮明的對比。東歐一些國家加入歐盟以後將會和西歐各歐盟國家並駕齊驅。 歐盟的經濟發展雖然並不是始終明朗,但它的發展不會停滯,歐盟各國的優勢互補、互相扶持,使他們具有強大的力量。歐盟各國的教育發達,科技發達,人文狀況良好,這也是他們發展不會停滯的基礎。歐洲民族不僅具有歷史最久的人民民主傳統,而且是非常聰明、堅毅、思想極其豐富、創造力極強的民族,歐盟積極的以民主、平等的姿態發展對外貿易,是歐盟經濟活力日益增長的源泉。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不可能囿於本國本地區的資源始終保持繁榮。而與世界拓展貿易的準則是互惠互利,共同發展。這和20世紀50年代以前的歷史不同,靠強權、優勢,進行不平等的貿易時代已經成為過去。歐盟以民主、平等的態度堅持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可以說樹立了發達國家對其他國家發展貿易,推動其他國家社會發展的一面鮮明的旗幟。就是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經援,也必須堅持人道主義的原則,使受援國達到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從歐盟委員會主席普羅迪在2003年7月11日的《歐洲應對非洲承擔的責任》一文中看出,他表達了一個先進的歐洲對世界發展的正確態度。歐盟認識到,非洲的真正呼籲是:希望富國採取的政策能夠幫助非洲人民掌握自己的命運。非洲很多國家貧窮落後、民不聊生、政局動蕩、連年混戰、饑寒交迫、疾病流行的關鍵,是非洲人民無法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非洲的災難主要不是自然的災害、人口眾多和疾病,而是軍閥、政客的爭權奪利所造成的。過去大國,主要是美國和蘇聯,也包括歐洲一些國家對非洲的援助,出自政治、經濟利益和霸權主義的目的,而進行著對非洲的爭奪。著重在軍事手段,無原則的支持不同的代理人,這就更加重了非洲的動蕩和災難。所以非洲延續到今天的不幸,這些大國和一些國家是有責任的,雖然也在經援上做了不少好事,但被無原則的支持抵消了。歷史的教訓對發達國家以及非洲本身都是值得吸取的。普羅迪主席指出:歐盟現在要在和平、改善醫療、消除飢餓、援助發展方面作出對非洲承擔的責任。這是符合非洲現實的,是真正的人道主義精神。他有說服力的指出2001年已支出大約3.85億美元防止非洲艾滋病、結核病和瘧疾(是美國的2倍);向世界基金組織捐助了25億美元;援助非洲發展的基金已佔歐盟國內生產總值的0.34%,到2006年以前將達到0.39%。歐盟堅持這樣援助非洲的方針,無疑是崇高的人道主義,國際主義的。如果大國,發達的國家首先考慮的不是政治、經濟利益的爭奪就不會無原則的支持反人民民主的軍閥獨裁政權和代理人。非洲的正常發展和繁榮,對發達國家經濟會形成良性的互補。 (三)歐盟本著民主、平等的原則,堅持多邊主義,對外政策空前活躍,所佔的份量日益明顯和重要。歐盟希望自己好,也希望別人好。在現今世界上很少聽到歐盟是某些國家的威脅。歐盟積極發展與世界各國的友好關係。歐盟有自己獨立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理念,但不搞霸權與各國友好,堅持原則性和靈活性,歐盟的外交原則是通過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多邊協商解決世界存在的問題。歐盟不願自己的意見強加於人,也不願別人的意願強加給自己。意識形態的對立隨著兩極世界的消失,以不同的意識形態觀察處理一切已不再是正確的原則。歐盟在對不同意識形態的國家,也是積極的、友好的、向善的。如歐盟雖然對中國民主、人權狀況不夠滿意,但不認為中國是潛在的敵人,不認為中國的發展構成對誰的威脅,認為中國是在認真的發展著經濟、發展著民主。1975年歐盟的前身歐共體與中國建交,1989年期間,中國的「民主運動」遭到失敗,歐盟和中國的關係一度陷於低潮,但很快恢復了發展。1995年以後,歐盟通過了《歐中關係長期政策》,1998年發表了《與中國建立全面夥伴關係》等一系列對華政策文件。從這些文件中可以看出,歐盟和美國對中國的認識上有著根本的不同,美國始終主導於一已的利益,從建立美國一極的角度出發既或與中國關係在時好時壞中不斷改善,但萬變不離其宗:美國的霸權地位不容任何人,既或是潛在可能的挑戰。歐盟則認為與中國可以建立全面的平等的夥伴關係,歐盟和中國都需要互惠互利的共同發展。歐盟希望中國在日益發展中不斷改善人權狀況,向著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民主政治發展在合作中並沒有迴避歐盟認為的原則問題,但不是時不時的發出威脅。歐盟和中國的共同發展才是利益的根本。歐盟對世界各國日益明顯的抱著平等互利的態度。2003年底與地中海沿岸國家的高峰會議證明了歐盟積極的、正確的外交、貿易政策。 歐盟在發達國家中十分鮮明的主張在聯合國的框架內實現各國的友好合作,解決國際分歧,儘管還有成員國並不鮮明,但歐盟的整體聲音是鮮明的,這對未來世界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聯合國的分裂、解體、或作用的削弱,意味著世界會有更多的紛爭。 歐盟支持世界的多極化,多極化是世界發展的必然趨勢,兩極的對抗、一極的迫求,已經證明是世界的災難,多極化只有在聯合國的旗幟下,正如歐盟在歐盟委員會的旗幟下才能團結起來,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歐盟對中東地區的態度總體的說就大多數成員來說是恰當的,對巴以衝突不能偏袒任何一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都需要存在,和平解決衝突是唯一的上策。中東問題很複雜,要有總體的思考和政策。簡單的、生硬的、強制的辦法都會使矛盾越加激化。中東地區的伊斯蘭國家正處在社會轉型的初級階段,從封建轉向現代化的,從教權、世襲王權的專制轉向伊斯蘭的民主,有個艱難的過程。一部分伊斯蘭國家的社會進步要靠伊斯蘭社會內部的力量,即伊斯蘭人民的力量,任何思想、行為的強加都會引起更大的混亂。外部世界的影響是必然存在的,但它是第二位。對恐怖主義的打擊是必要的,截至目前,恐怖主義襲擊的結果絕大多數是無辜的人民群眾。以恐怖主義表達對霸權主義的憤恨,對人民民主思想的憤恨本身就是不正當的,但把反抗和採取不正當的行為都視作恐怖組織也是極其錯誤的。防止恐怖主義最根本的在於克服霸權主義,糾正發達國家對其他國家不公正的經濟、政治、外交政策,以自己的正確形象、正確的東西影響其它國家,而不是主觀判斷、強加於人。同時要聯合世界所有進步的力量,從正確的思想上、行動上組成強大的反恐統一戰線。中東局勢的複雜、紛亂,還要有比較長的時間,這是中東形勢發展的必然,是伊斯蘭世界一些國家正處在轉型時期的必然。面對這種局面,歐盟整體來說不貿然支持外部力量強制的行動是對的。現在看來美國的單邊軍事行動已經陷入比較被動的局面,美國強大的政治經濟影響力不僅被抵消了,而且還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特別是美國士兵生命的代價。只有克服霸權主義,實施公正的政策,促進和平才是解決中東問題的唯一出路。相信依賴自己的人民也要相信依賴別國的人民,對恐怖主義組織要在各方面進行孤立,而不是擴大打擊面,給恐怖主義組織製造更多的空間。美國對阿富汗這個與「基地」組織合為一體的反動的塔里班政權進行打擊,贏得了世人絕大多數的支持,而對伊拉克攻打的借口不實以及單邊快速行動卻引起了紛爭,這不是說薩達姆的殘暴專制政權不應該推翻,在原則上、策略上、時間上美國的行動都包含著嚴重的錯誤。歐盟在總體上沒有支持美國的單邊行動——儘管有英國、西班牙的參與——是明智的。歐盟積极參与中東地區的協調工作很有價值。任何一個強國立足於在中東政治利益,經濟特別是石油利益的爭奪,都會使局勢更加複雜,矛盾更難化解。 (四)歐盟有自己的獨立思維和行動方式,歐盟認為必須有自己獨立的軍事力量,在軍事上強大是必不可少的。 為了冷戰的需要,1949年4月4日在華盛頓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anization),簡稱「北約」(NAto)。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成員國初成立時,加上美國共12國,增至現在是26國。「北約」宣布的宗旨是:奉行「在集體防務和維持和平與安全方面的聯合努力」,「促進北大西洋地區的穩定和福利」,承諾對任何締約國在同他國發生戰爭時給予幫助和武力援助。「北約」還宣稱「北約」的成立是防禦性的,因為有冷戰雙方勢均力敵的對峙「北約」必須有軍事的準備。 1955年,蘇聯和東歐7個社會主義集團國家成立了「華沙條約組織」(1968年阿爾巴尼亞退出),以對抗「北約」。這樣形成了美國控制的「北約」與蘇聯控制的「華約」的兩大軍事集團,不斷在歐洲加強軍事部署,重兵對峙,懸掛起兩大鐵幕,不斷進行著冷戰。 「北約」先於「歐盟」的存在。從二戰後法國提出的「普利文計劃」美英法與聯邦德國簽訂的「波恩專政」和英國提出的「艾登計劃」導致「倫敦——巴黎協定」,建立了「歐洲防務集團條約」,成立了西歐的共同武裝力量——「歐洲軍」,隸屬於北約最高司令統率。這樣「北約」主要有兩支骨幹軍事力量,一是美軍,一是歐洲軍。「北約」的武裝力量大部分是西歐國家提供的,佔地面部隊的90%,海軍的80%,空中力量的75%。從1973年的10~15年的防務計劃,1979年的地區核力量現代化,到1984年部署中程導彈,所有目標都是針對著蘇聯和「華約」組織國家。 1989年蘇聯和「華約」解體,強敵不存在了「北約」防禦性質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適應新的形勢進攻性越來越成為主流。「北約」的繼續存在成為世界唯一的最大的軍事集團組織。 「北約」在冷戰時期起著軍事、政治的雙重作用:一方面保障西歐的安全,一方面使西歐國家通過「北約」團結在一起。冷戰後到今天仍然起著軍事、政治的雙重作用,保障「歐盟」的安全已降為次要的地位,更主要是顯示「歐盟」存在的力量和美國強大的力量。 「北約」成立半個世紀以來,最大的,也是第一次進行的戰爭是南歐的「科索沃戰爭」這是一次典型的為政治服務的進攻型戰爭,是政治爭奪戰的繼續,其功過自會有以後的歷史來評說。但它的確是顯示了現代化的戰爭在對一個主權國家進攻中的運用,它給其它主權國家一個警示,它也標明「歐盟」軍事力量的「外向型」。 1995年「北約」組織通過了東擴的報告,實際「北約」經歷了1952年、1955年、1982年、1999年四次東擴,原蘇聯集團的一些東歐國家已加入了歐盟和「北約」。俄羅斯、烏克蘭等國也要求加入歐盟和「北約」,俄羅斯已經成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俄羅斯理事會」的協商機構成員。既然強敵不存在了,為什麼「北約」還要擴大?這標誌著「北約」性質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它至少在目前沒有了明確的強大的敵人。沒有明確的目標不等於沒有目標,潛在的目標存在的至少浮在水面的目標是清楚的,2002年「北約」首腦布拉格會議標誌著「北約」的轉型:從防禦轉向世界範圍的多邊行動。 「北約」東擴,是好事還是壞事,需要今後歷史證明,但從歐盟成立的宗旨和歐盟建立歐盟的軍隊來看,應當說是好事,一個沒有明確敵人的「北約」,不想完全附屬美國的歐盟軍隊,不大會引發世界大戰,由於俄羅斯與中國和歐盟的友好,也不會引發與遠東的衝突。東擴的壞處是,如果一味的東擴,對歐盟和北約都是一種損害。多元的世界主要統一在一個軍事組織之下,等於沒有這個軍事組織,而且與成立歐盟的宗旨是違背的。歐盟主席普羅迪說得好「我們戰略的全部意圖是防備有人指責我們正在將舊日的鐵幕向東推移」,正確的戰略出自正確的思維。 歐盟成立不隸屬「北約」的歐盟軍隊,符合歐盟的宗旨和利益。歐盟的存在需要自己的軍事力量,軍事力量是歐盟國家組成的一部分,沒有理由它的軍隊要完全隸屬於美國司令指揮的「北約」也沒有理由與美國的力量對峙。歐盟建立獨立的軍事力量對「北約」不是削弱與對立。美國也要求歐盟能建立一支快速反應部隊。按「北約」秘書長羅伯遜的話說:以對付「不知會在何時何地出現何種形態的恐怖活動——21世紀型威脅」。當然美國有美國的算盤,美國支持「北約」的改革,不反對歐盟的獨立軍事力量,但希望它成為對付「全球範圍的恐怖組織」的重要輔助力量,成為美國「先發制人」的手段之一。 歐盟在軍事上的強大是必要的,但一味的東擴不是歐盟發展的方向。建立一支捍衛歐盟利益的獨立的軍事力量,有利於多極化的多極體系。奧地利議員里爾茨很有代表性的說:「很多人已經厭倦了美國的恣意妄為,歐洲不應該依靠北約,而應該建立歐盟主導下的安全體制」。美國對歐盟獨立防備的出現感到不安,是霸權思維的表現,是缺乏遠見的。 三、歐盟模式存在的問題 歐盟強盛是世界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歐盟的發展不能走美國目前的道路,也就是說不能重複帝國主義的老路。歐盟的強盛並不取決于軍事力量的強大,也不應立足於與美國的抗衡。第一位的是內部人民民主的團結,共同發展經濟,使歐盟各國人民生活的更好;外部是堅持對各國人民的友好、合作,在互惠互利的原則下促進各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不去謀求霸權、不去以強凌弱、進行勢力、利益的爭奪。所以要警惕帝國主義的強權思維。這也是世界人民對歐盟的企望和擔心。 歐盟內部存在的不良傾向最有可能的是權力鬥爭和新舊思維的鬥爭。歐盟內部不團結的因素是存在的,歐盟必須團結,共同發展,共同繁榮,歐盟不可能形成一個完全單一化的組織,也不應該形成一個相互競爭的組織,或者一個鬆散的俱樂部。既要有成員國的獨立性,又要有成員國的統一性。正如英國國務大臣麥克沙恩所說:既不能由一個歐盟中央指揮部來強制推行一項共同的外交政策,也不能分裂成相互競爭的外交政策陣營。他說:「這將是一場災難」。 歐盟內部不可能不存在分歧,譬如英國,往往有自己的見解和行為的獨立性,英國和美國有傳統的密切關係,但畢竟由於地緣關係,英國不可能脫離歐洲,損害歐盟的利益。同時英國已不再是幾世紀的超強國家,英國離開了歐洲就會失去對美國的影響力。英國和美國的特殊聯盟是很自然的,並不構成對歐洲的損害,英國也不可能操縱歐洲,英國只會更多的融於歐洲大陸,在歐洲發揮更積極的作用。人們擔心英國和法、德兩國成為歐盟的兩極,但實際上這種可能性很小,因為它對英、法、德並不利,對美國也不利,英、法、德以其強大的實力造福於歐洲,起到凝聚性的帶頭作用,歐盟的強大就是必然的。歐盟的分歧,還來自西、東部成員發展的不平衡。而可能造成歐盟分裂的因素還來自外部,主要是美國霸權主義的影響,美國一些政治家和報刊對歐盟出現不和諧的因素表現出津津樂道、幸災樂禍,是最多的。而歐盟內有的國家需要美援,圖一時的利益就會助長不和諧的存在。美國也好及趨向親美的國家也好,都是眼光短淺的表現。形成一個團結、強有力的聯盟,這是歐盟各國人民的願望,是歐盟各國共同繁榮的必要條件,也是世界進步力量所希望的。 歐盟為保證各成員國的權力,可以考慮理事會的組成實行一國一票成為最高的,只負責關係整個歐盟命運、關係每個成員國根本利益的重大決策機構,如戰爭、接收或開除成員以及必須各國一致的行動,並負責審查歐盟委員會的工作。歐盟委員會是執法機構,負責整個歐盟的運轉和外交事務。平時的事務由歐盟委員會來決定和執行。歐盟議會是立法機構。歐盟理事會一國一票,由各國選任,一年例會1——2次。歐盟委員會委員由各國協商提名,主席、副主席由各國選舉產生,歐盟委員會下屬機構由主席、副主席任命,並經歐盟理事會同意。這樣可以避免權力的重疊和聲音的重疊,也保證了各成員國最高的平等權利。歐洲議會代表實行按人口比例由各國選舉產生。在歐盟內部各國不平等是不公正的,但每個國家人口不一,任何問題一國一票也是不公正的。現在歐盟按《尼斯條約》規定執行,只能是暫時的,長遠的、公正的還應考慮歐盟憲法草案,還應考慮各國民主制的形式。 歐盟應當考慮歐盟內部大國的作用,當然大國的責任在於帶頭,而不在於獲取更多的權力和利益。歐洲一些大國在歐盟內部的作用是重要的,在世界上也是重要的。在歐盟內部應當賦予大國應有的地位和責任。英、法、德不僅是人口因素還有實力的因素、歷史的因素使它們不僅在歐盟內部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響。既或沒有歐盟,它們照樣發揮大國的作用。簡單的國與國一票制和因此產生的多數表決制對歐盟的健康發展並不利。 2003年12月首腦會議歐盟憲法未能獲得通過,這是一次挫折。如果波蘭、西班牙堅持自己的要求「雙速歐洲」的出現不是不可能的,既或出現「雙速歐洲」它們也會在發展中又聯合起來。現在還沒有理由說明波蘭、西班牙心目中第一位的是為了美國的利益而要分裂歐洲。歐洲議長考克斯說,會談的破裂是一個挫折,但不是災難,大家有積極的意願繼續謀求確定歐盟憲法的最終文本。 歐盟憲法草案以及現在對歐盟憲法草案的討論,除序言外技術性問題較多,而對歐盟發展遠景和道路則缺乏表述。 歐盟和美國的關係是密切的,但確也存在分歧。這種分歧主要表現在對世界存在問題的認知。在民主理念上沒有根本的不同,在價值觀上卻有差異。美國表現民主理念上的頑強自我中心,歐盟則表現出對所有人的尊重。在經濟問題上,美國視自己利益高於一切,歐盟則表現了把平等、互惠作為各國關係的原則。在軍事問題上,美國認為美國強大的軍事力量應居於主宰地位,歐盟軍事力量有必要加強但只能作為美國軍事力量的補充力量,歐盟認為建立一支獨立的軍事力量,才能確保歐盟的利益,美國認為對有的國家可以先發制人,歐盟認為軍事力量是最後的手段。在國際關係上,美國認為自己當之無愧的居於主宰地位,承認美國的一極統治,世界才會有持久的和平,因而也忽視聯合國的作用;歐盟認為加強與俄、中、印和世界其他國家的夥伴關係是必要的,認為世界是多極的,只有共同發展、共同進步才能保證世界的持久和平,加強聯合國的作用才能有效促進國際的合作和和平事業。不同的認知會帶來不同的結果。歐盟追隨美國的霸權主義必然給歐盟帶來損害。以中東為例,恐怖主義不是強權和軍事力量所能征服得了的。中東一些國家正處在轉型的初級階段,本國人民的覺醒是決定性的條件,在醞釀著變革的激烈動蕩中,各種力量表現得都會強烈,甚至失控,唯一正確的政策是公正及和平。歐盟一些成員國支持美國單邊主義的軍事行動,受到恐怖主義 襲擊是必然的,防不勝防的,沒有公正、和平的政策,恐怖主義打擊不絕,保護以色列,保護猶太人就會得到相反的結果:火上加油。歐盟就整體而言採取公正、和平的政策,就會促進中東的和平。在世界其它不穩定的問題中,也是同樣的道理。歐盟只要追隨美國霸權主義,步歷史上帝國主義的後塵,就是歐盟衰落、解體的開始。 歐盟在經濟發展上應當以史為鑒,有戰略遠見,工業革命時的許多技術歐洲早就開發出來,但缺乏足夠的市場潛力。雖然有技術、有資金,但無法發揮作用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在經濟上確實需要東擴和南擴。俄國和中亞地區,中國和東南亞地區、非洲和南美洲未來的中東,市場的潛力太大了。以俄國為例,俄羅斯急需外資,以求加快發展經濟,歐盟對俄投資佔52%,美國只佔14%;俄出口歐洲的產品佔42%,出口美國的佔4.9%;進口歐洲的產品佔52%,進口美國的產品佔10.5%。這說明歐盟對俄的貿易是居第一位的。對俄應當積極發展夥伴關係。中國和中亞都需要大力發展經濟,歐盟的資金和技術大有用武之地,經濟共同發展是第一位的,潛在的對手可以成為友好的戰略夥伴。 總之,經歷已有半個世紀的歐盟走出了的路子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進步,它是未來世界國與國聯合的樣版和雛形,它將為人類社會的繁榮發展作出偉大的貢獻,正像它在近代史上為人民民主的產生、發展和形成作出偉大的貢獻一樣。 歐盟的模式主要是國與國聯合的模式,但其內部在經濟、政治、文化上的成熟是歐盟模式力量的所在。世界未來在聯合國的領導下走向世界大聯合,歐盟的經驗是非常有益的借鑒。 歐盟現在已經顯現出它在平衡世界局勢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世界平衡的重要因素。歐洲是半個世紀以來世界上最平靜的地方,這得益他們自己人民民主的思維和迫求。歐盟委員會普羅迪說:「在踏入新的千年之際,我們有了締造這樣一個歐洲的機會,就是使本大陸的各國人民能夠共同生活在和平、安全、自由、公正和公平的環境之中。要建設一個民主的歐洲,使人權受到尊重,使法治蔚然成風;要建設一個經濟一體化的歐洲,通過統一的市場和貨幣來提供經濟增長和繁榮」。可以斷言,無論外部或內部的分裂力量如何,普羅迪說的歐洲目標都會實現。 歐盟現在處在最好的發展時期:在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擺脫了對美國的依賴;和美國的軍事聯盟是最強大的;蘇聯的解體,無須擔心外部的強大壓力;歐盟內部主要部分成員國人民民主制度和經濟發展是穩固的;對外政策是積極的、活躍的。世界人民樂意看到一個人民民主的,具有新思維、新動力、在世界上發揮著積極穩定作用,甚至是示範作用的歐盟屹立在地球上。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模式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國土面積960萬平方公里,人口13億,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歷史悠久,是世界上經濟、文化發展最早的國家之一,地大物博、物產豐富,創造了燦爛的文化,為世界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二千多年的封建統治,也嚴重束縛了人民的思想,阻礙了經濟的迅速發展,長期的自給自足的以農業為主體的生產非常落後。1840年以後遭受西方列強的入侵,形成了半封建半殖民社會。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建立了中華民國。此後中國人民經歷了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一起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收復了台灣,實現了國家的統一。經歷兩次國民黨與共產黨的戰爭,1949年,共產黨取得了大陸改權,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誌著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結束,標誌著中國人民的崛起。一個歷經波折苦難的逐漸強大國家屹立在東方。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模式的形成與發展 自從中國共產黨取得大陸政權,建設社會主義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共產黨長期奮鬥的理想和實踐。中國共產黨在理想和實踐中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這條道路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形成的: 一是,中國共產黨開始成立就受到蘇聯指揮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影響,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積极參加了與國民黨合作為捍衛中華民國以打倒軍閥為目標的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為爭奪領導權,國共分裂,共產黨學習蘇聯革命的辦法,組織以工人階級為主體的城市武裝革命,在半封建半殖民的中國工業並不發達,和資本主義雖比較落後的俄國相比,中國工人階級沒有形成強大的力量,而代表地主、資本家和軍閥、政客利益的國民黨,背後有著各個帝國主義的支持顯得力量更為強大。這樣的條件中國共產黨沒有可能通過城市武裝革命奪取政權,在接二連三的城市革命失敗後,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國民黨統治薄弱的農村發動廣大的農民進行土地革命,激發農民的革命積極性,從而找到了符合中國國情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正是堅持了這條道路,經歷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和抗日戰爭,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取得了全國政權,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被譽為中國共產黨和進行革命指導思想的毛澤東思想,正是把革命和中國實際相結合而產生了強大的威力。 二是,建國以後從革命轉向建設,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是個全新的問題,中國共產黨在探索社會主義道路問題上出現了兩種傾向:一種是立足本國實際,並吸收學習蘇聯建設社會主義經驗的探索;一種是立足於蘇聯建設社會主義經驗如何在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的探索。由於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影響,蘇聯已宣布1935年建成第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由於要抗拒西方敵對勢力的封鎖和蘇聯結成親密的同盟,後一種傾向居於主導地位,開始照搬蘇聯建設社會主義的經驗,號召「一邊倒」。由於和蘇聯黨、意識形態、國家管理上的共性,向蘇聯學習就是一種必然,在蘇聯的幫助下奠定了初步的工業基礎。農村的土地革命解脫了對農民幾千年的封建枷鎖,農民的積極性空前提高,農業生產大大提高,對城市工商業改造,從制度上、力量上確立了國家公有經濟的主宰地位,計劃經濟體制和政治上的集權體製得到確立。 1953年蘇聯斯大林去世,特別是1956年,赫魯曉夫對斯大林的錯誤進行了揭露和批判,使得中國共產黨人對蘇聯建設社會主義的信心產生了動搖,開始認真探索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包括毛澤東開始嘗試突破蘇聯模式的框框,提出了「社會主義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產力」,要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國家市場是主體,自由市場是補充,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要適應,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等。這種探索突出反映在中共「八大」的文件上。「八大」文件指出:國內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對建立先進生產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後的 農業國在現實之間的矛盾,是人民對經濟、文化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之間的矛盾。但這時的中國已經建立起政治上的高度集權,經濟上的高度計劃,思想上的高度統一的體制。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的崇高威望,與這時的政治、思想狀況相輔相成,對毛澤東神化,表現在中國大陸的一切方面。毛澤東聽不得意見,更容不得半點批評,他這種思想與中國長期的封建社會,人民民主意識不高,與當時全國全黨缺乏民主的歷史的、現實的背景是分不開的。毛澤東凌駕於黨和國家之上,進行著主觀主義的、專斷的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和創新。他對什麼是社會主義,並沒有清楚的認識,他並沒有擺脫蘇聯建設社會主義的經驗。他想在與西方國家的競爭上,與蘇聯爭奪共產主義運動領導權上,成為「世界人民的偉大領袖」,對建設社會主義有所創新的衝破。他受他主觀的、激進的「左」的思想支配著整個中國。提出「十五年超過英國」,七年趕上美國,使「資本主義絕種」,生產組織要「一大二公」,在指導思想上要「以階級鬥爭為綱」。從1957年到1959年強制推行人民公社化、大躍進、大鍊鋼鐵。1957年在全國開展「反右派運動」,1959年在全黨開展「反右傾機會主義運動」,鉗制不同意見,使數百萬的知識分子和共產黨員受到迫害,「三面紅旗」2千多萬人飢餓而死。他的急於建成共產主義嚴重損傷了人民的利益和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嚴重破壞了生態平衡,嚴重造成國民經濟的失調。在正直的共產黨領導人劉少奇、周恩來、陳雲、鄧小平等的努力彌補下,從1961年到1966年上半年經濟得到了很大的恢復。毛澤東從「三面紅旗」的失敗後鑒於蘇共對斯大林的全盤否定,為維護自己的權力威望,在1966年發動了「文化大革命」以剷除異己,繼續左的路線,人為的鼓動大規模的群眾斗群眾,伴隨著一幕幕的權力鬥爭,在「抓革命,促生產」的口號下使國民經濟達到崩潰的邊緣,使中國好的道德傳統也受到破壞。從1956年到1976年,毛澤東建設社會主義問題上的錯誤主要是:①脫離中國生產力還很落後的實際,看不到社會主義建設的長期性、艱巨性,急於向共產主義過渡,提出不切實際的趕美超英。②脫離生產力發展的實際,在所有制關係上推行「一大二公」,實行單一的全民所有制。③脫離中國社會的實際斷言國內矛盾主要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社會主義道路和資本主義道路的矛盾」以階級鬥爭為綱,全面干預政治、經濟、文化和人民的生活。④個人崇拜在林彪、康生、陳伯達、江青等一伙人的鼓噪下達到中國歷史上登峰造極的地步。⑤在國際關係上,以粗暴的態度批判南斯拉夫等國的所謂「修正主義」,對一些國家的極左派進行支持,使中國陷入比較孤立和封閉的狀態。當然毛澤東在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20年並非一無是處,他為了打破在國際上腹背受敵孤立的局面主導了中美的建交,但他領導中國所走的建設道路必須否定,對國家、人民和共產黨本身造成的後果是極其負面的。 正是這種歷史背景使得鄧小平、陳雲、萬里、胡耀邦等領導人從中總結了歷史的正反面教訓,制訂並實施了改革開放的正確方針,開始摸索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標誌中國歷史的一個偉大轉折。以鄧小平為代表的正確思維開始居於主導地位。全會提出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恢復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堅決地把黨和國家工作重點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現代化建設上來。」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第一次提出「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還是處於初級階段」指出這是國家生產力商品經濟不發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要經歷的階段,而且是一個相當長的階段。並提出要認真解決黨企不分、以黨代政、以政代企的現象,要認真按經濟規律辦事,重視價值規律的作用等。 1979年11月,鄧小平在會見美國《不列顛百科全書》副總編吉布尼時說:「說市場經濟只存在於資本主義社會,只有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這肯定是不正確的。社會主義為什麼不可以搞市場經濟,這個不能說是資本主義」。他曾多次論述過,「過去我們搞計劃經濟,這當然是個好辦法。但多年的經驗表明,光用這個辦法束縛了生產力的發展應該把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結合起來,這樣就能進一步解放生產力,加速生產力的發展。」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把建設現代化的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規定為全國人民奮鬥的目標。把建設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從工作重心到生產關係的變革,階級鬥爭已不是社會的主要矛盾,建設精神文明、逐步建設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加強國防、健全全黨的民主集中制,以及對外關係等方面的歸納為10條內容。 1982年,中共十二大鄧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命題,並提出「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 1984年10月,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中說,計劃經濟「是在公有制基礎上的商品經濟」,是社會經濟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 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根據鄧小平的思想明確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和基本路線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鬥。」指出正確認識社會所處的初級階段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首要問題,也是制定路線政策的根本依據。鄧小平說「不要講計劃經濟為主了」,「計劃和市場都是方法,只要對發展生產力有好處都可以利用」。 1990年中共十三屆七中全會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12條原則:從不斷完善政治、經濟制度,對外開放,所有制結構,發展有計劃的商品經濟,鼓勵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繁榮民族關係,實行「一國兩制」和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共產黨的領導的內容,歸納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人中心兩個基本點」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堅持改革開放的總方針。 1990年12月,鄧小平再次強調:「必須從理論上搞懂,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區分不在於是計劃還是市場這樣的問題。社會主義也有市場經濟,資本主義也有計劃控制,不要以為搞點市場經濟就是資本主義了,沒那回事」。 1992年1月至2月,鄧小平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視察,發表了一系列講話,提出了社會主義的本質問題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級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計劃多點,市場少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 1992年中共十四大江澤民總書記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作了全面系統的總結,這標誌著鄧小平關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形成。 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理論命名為鄧小平理論。 鄧小平理論的主題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生產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它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它強調在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上走自己的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並堅持改革開放。規划了社會主義建設三步走的戰略。在經濟制度上實行公有製為主體的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所有制結構和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在政治上實行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制。在國家的統一問題上提出「一國兩制」。提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的兩大主題,反對霸權主義,奉行「五項基本原則」(即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1999年,朱鎔基總理宣布:為實現共同富裕的理想,加大對貧困地區政策的傾斜,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放寬對貧窮農村的政策。 2001年7月1日,江澤民總書記說:「總結八十年的奮鬥歷程和基本經驗,展望新世紀的艱巨和光明前途,歸結起來就是(中國共產黨)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三個代表」思想被稱為是對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重大發展,這也是江澤民提出的「以人為本」觀念的繼續。 2003年的中共十六大,以胡錦濤為首的新的領導班子,繼續堅持鄧小平的理論和路線,提出了在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時,還要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把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同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統一起來,提出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把農業推向商品化、專業化、現代化,並制訂了全國經濟協調發展的方針,加快中西部的開發和重振東北工業基地。建議對憲法有些條文的修改,把「三個代表」思想和保護合法私有財產寫入憲法。 二、中國模式的特點 中國模式的特點主要是在政治上和意識形態上,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以共產黨為領導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實現共產主義;二是從第一點出發和資本主義世界所有的社會主義有著區別,它是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1990年中共十三屆七中全會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十二條原則,1992年中共十四大進一步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理論概括為9條: 1、在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上,強調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實踐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走自己的路,不照搬外國的模式。 2、在社會主義發展階段上,認為現在正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這個階段至少會有上百年的歷史,一切方針政策的制訂都必須以基本國情為依據,不能超越。 3、在社會主義根本任務上,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級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4、在社會主義發展動力上,改革也是革命,也是解放生產力,是中國現代化必由之路,僵化停滯沒有出路。 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在堅持公有制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其它經濟成分和分配方式為補充的基礎上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為主要內容、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同經濟、政治的改革和發展相適應,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為目標,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5、在社會主義建設外部條件上,認為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兩大主題。必須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爭取有利的國際環境。應當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所創造的一切先進文明成果來發展社會主義,封閉只能導致落後。 6、在社會主義的重要保證上,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黨的領導,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四項原則是立國之本。 7、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戰略步驟上,基本實現現代化分三步走。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同步富裕又是不可能的,必須允許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以帶動越來越多的地區和人們逐步達到共同富裕。 8、在社會主義的領導力量和依靠力量上,作為工人階級先鋒隊的共產黨是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是社會主義祖國的保衛者和建設社會主義的重要力量。 9、在祖國的統一上,實行「一國兩制」,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 從中共十四大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歸納的9條可以作這樣的概括:馬克思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法制國家。目標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其特點具體表現在: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政治上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思想為理論指導,共產黨是絕對的領導。堅持無產階級專政或叫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最終的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理想。這些內容高度概括為「四項基本原則」。 中共十六大明確建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標誌著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提上了日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有三部分內容組成,一是人民當家作主,二是依法治國,三是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要靠執政黨中國共產黨來領導和推動。中國共產黨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在政治制度上實行黨領導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多黨合作及政治協商制度。 中國共產黨認為政治體制的改革是個漸進的、長期的過程,並認為現階段不可能在高層開展直接選舉。在全國已有68萬個村一級政權實行了村民自治和直接選舉。溫家寶總理2003年11月說:「中國很大,人口很多,經濟不發達,發展又不平衡,在現階段不可能在高層開展直接選舉,條件還不成熟,首先文化素質就不夠」。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對人民民主的認知已與過去不同,「以人為本」已成為中國領導人治國的根本思想,中共十六大之際,服務於民、還政於民,官員開始改變「為民作主」是人民的「父母官」的理念,對人權的概念的認知已趨全面,20世紀末簽署了聯合國國際人權公約。中共十六大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的政治文明,民主政治的發展又進一步。 (二)在經濟上,已不是傳統的社會主義經濟,總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堅持以社會主義公有製為主體的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所有制結構,以保證社會主義的根本方向,對公有經濟的主體,也要成為商品的生產者、經營者,接受市場調節,以提高效率和效益,具有競爭力。同時充分發展私營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在整個發展過程中最明顯的特點是: 1、結合國情走自己的路。根據建國後50年的經驗教訓,以及蘇聯東歐解體的教訓,面對世界的複雜現實,制定路線、方針、政策必須從中國現實的國情出發。建國後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總體上還是人口多、底子薄、地區發展不平衡、生產力欠發達、社會主義還處在初級階段,要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還要經歷一個很長的歷史階段。所以要集中精力發展生產力,要從低起點一步一步的向前發展,不能採取超越階段的跳躍,中國是一個農民多數的國家,不可能採取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發展工業化的道路。中國教育比較落後,勞動力素質不高,就多數農村來說人民生活首先要解決的是溫飽問題,然後才是小康,分步走就是必要的。中國是一個大國,不能主要依賴外援改變面貌,而只能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鄧小平正是根據歷史的經驗教訓和中國的實際得出了建設社會主義必須支持發展生產力的最重要最正確的結論。中國政府制訂的經濟發展戰略目標不是過急的、冒進的,而是紮實的,可以預測、可以控制、可以兌現的。21世紀中國發展的戰略仍然是首先發展經濟,對外不結盟,堅持社會主義的道路。 2、突破封閉,博取眾長,學習先進,融於世界。這是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特點。鄧小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精髓就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他說:「切不可把中國搞成一個關閉性的國家,實行關閉政策的做法對我們極為不利」,他認為外國的東西不能照搬照用,外國好的東西要學習、吸收。他提出「三個有利於,即: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為判斷各方面是非得失的標準。中國領導人認為,應當承認自己的差距,外國的先進科學、技術、管理以及在治國上的經驗都應當學習。江澤民、胡錦濤多次率領最高層聽專家講各方面內容的講座,胡錦濤2003年最後的(上台以來的第九次)講座是學習外國史。中國把改革開放作為強國之路,設置經濟特區,作為對外開放的窗口,由經濟特區發展到全國。引進資金、先進技術,興辦中外合資、完全外資企業。發展了貿易,擴大了出口,由主要農業、原材料出口到輕工業、機械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高新技術產品1991年出口不到30億美元,到2001年已達465億美元,占出口額的17%左右。中國積極開拓與世界的貿易,對周邊國家採取務實的睦鄰政策,與東盟、歐盟建立了日益密切的關係,與世界的貿易堅持了平等、互惠互利的原則,幾乎很少看到有附加的條件和意識形態的痕迹。中國貿易額由20年前的32位躍居到第6位,2003年對外貿易額超過6000億美元,外匯儲備2003年11月已達3800億美元,居世界第二位。2002年12月加入世貿組織,使中國經濟進入了世界經濟的行列,中國政府政策透明度提高,加快國有企業的改革和民營企業的發展,全面和世界經濟接軌。中國現在已有3萬多家企業開展了跨國經營。北京50個城市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建設項目面向全球招商,中國龐大的市場也為國外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商機。中國吸引外資據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的數字顯示,2002年佔有外國直接投資(FDI)存量達4480億美元,居全球第4位。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中國的投資環境對外商將更加有利,2003年中國得了570億美元外國直接投資。中國現在已經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第三大進口國,說明中國經濟發展具有強勁的拉動力。保持了國內經濟可持續發展,也為世界經濟的繁榮作出了貢獻。 3、在穩定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求創新。沒有政治上和經濟上的穩定政策,不會有正常的發展;沒有發展,政治、經濟上穩定也不可能存在。中國把穩定和發展很好的結合起來,這就是「抓住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發,促進發展,保持穩定」。中國「以開放改革促發展」,「抓住戰略機遇」,作為創新的策動力,而創新又「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江澤民語)。要發展就要創新。中國認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個嶄新的事業,在經濟上、政治上都要不斷走出新路,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確立,是從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到以計劃經濟為主,市場經濟為輔;從計劃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的本質,到計劃經濟、市場經濟都是經濟手段,最後形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在實踐中一步一步的創新走出來的。對實現中國現代工業化,從迫求主要經濟指標到GDP的全面發展,迫求經濟、政治、文化、生態環境,與自然的和諧。迫求實現現代化的目標,不再是口號式的理想,而是腳踏實地的分三步走,一年上一個台階,到21世紀中葉達到工業化和全面小康的水平。所以穩定、發展、創新是相輔相成的,這樣才能與時俱進。 4、中國經濟的協調發展是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在90年代後期,當經濟發展具有一定規模時提出加大對中西部的開發,現在又提出加快對東北地區的開發,重振東北工業基地,這有利於地區發展的平衡,提升全國的生產發展水平。2003年把私營經濟、非公有制經濟明確為基本經濟制度的一部分,這就使私營經濟、非公有制經濟有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更有利壯大公有經濟,提升全國經濟的全面發展。中共十六大,再次強調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這確是整個國民經濟協調發展的當務之急。為了保證經濟的持續發展,中國80年代就提出了科教興國的戰略,不斷加大對教育的投入,擴大招生規模,以提高國民的文化素質,同時把控制人口的增長,一直作為長期性的戰略性的國策。所以中國經濟走向了全面的協調,為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正是中國經濟上的這些特點使得中國經濟蓬勃發展並獲得成功。改革開放以來的前20年基本保持了7~8%的年增長勢頭,今後的20年也規划了7~8%的增長勢頭。中國現在國民生產總值1.1萬億美元,人民的收入水平由現在的938美元達到3000美元相當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三)在路線上,繼承延續,目標不變,內容不斷充實。政治、經濟路線一經人民認可,不因領導人的更迭而大起大落或改弦易轍,就能保證國家、社會的正常發展。 從鄧小平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來,已經有20多年,中國國家和中國共產黨領導人,自……江澤民、胡錦濤一直堅持了鄧小平制訂的建設社會主義的基本路線。 1983年和1989年的波折,不能說明當時的領導人……要改變這條路線,而要改變這條路線的是一部分「民運」人士和共產黨內的「左」派人士以及國外的反共勢力。……在「撥亂反正」中,忠實的執行了鄧小平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原則和方針;……在政治上的問題並沒有違背鄧小平制訂的基本路線。江澤民正是在鄧小平奠定的前人積極實踐的基礎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行了穩步的發展和創新。胡錦濤表示新的領導班子要進一步展現出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所以20多年這條路線一直在延續發展,每一屆領導人都保持了目標不變、原則不變,而在內容上不斷創新。鄧小平說:這個路線一百年也不能動搖,一切要圍繞這件事,不受任何干擾,就是爆發大規模戰爭打仗之後也要繼續或者重新干。正是這種堅定的延續使得中國成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 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勾畫的中國從1997年到21世紀中葉的社會發展道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一直在發展的道路上前進著,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斷的提高,1978年人均總收入為340美元,相當世界平均水平的13.6%,1980年達到460美元,1999年達到938美元。2003年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中國的「先富」戰略到「共富」戰略正在實施,中國正向著「增長、強國富民、提高國際競爭力」的目標前進。 三、中國模式存在的問題 中國在經濟上宏偉的藍圖比較清楚。新一屆政府強調實現平衡和可持續發展,但經濟發展中防止過熱仍然是一個經常要注意的問題。80年代對彩電生產線的引進,90年代對汽車生產線的引進,以及房地產的發展都有過熱的情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一直保持著世界最快的發展速度,但不能以速度的比例和發達國家論長短。中國經歷了20多年的改革,進入了空前繁榮的時代,但達到全面小康,還有一段崎嶇漫長的過程,貧困人口仍有約總人口的接近十分之一,中國還有缺乏競爭力的企業急需調整和改造,金融機構的貸款和回收率仍然比較低,壞賬數額警人,國有資產流失,環境惡化的高峰期已過,但仍很嚴重,固定資產投資各個地方上項目的積極性仍然比較高,2003年上半年中央政府的投資項目總金額為1848億元而地方政府的投資項目達13224億元,原材料的消耗仍居世界前列,大量生產能力閑置。聯合國《世界投資報告》指出:中國吸收外資,在發展中國家居首位,在世界居第6位,2001年為470億美元,2002年持續不減,但中國吸引外資只有量的優勢,而缺乏質的優勢。中國解決眾多的失業和未充分就業的問題仍然面臨十分嚴峻的局面。社會保障體系還正在建立,除富人、高工資者、離休人員外,大多都面臨治病負擔重的問題,城市和多數農村貧富的差距已經影響到內需的普遍增長。對公務員工資的調整和有的地方準備實施「陽光工程」,本是好事,但人為的擴大了國家機關公務員與國有企、國家事業單位的國家職工,以及退休職工工資、生活待遇的差距,人為的擴大差距是社會的不公正,不是反對平均主義。調整工資要考慮國情、考慮普遍利益,特別是還有眾多的貧困人口,解決「三農問題」(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的任務還很重,否則就會影響社會的穩定。在20年的改革開放中,全民經商、一些地方辦教育產業化、以及高薪養廉的提法和做法是欠妥的,並沒有收到好的效果。中國計劃生育是一項成功的政策,但農村人口仍然偏高的增長,小康的標準不是人人有飯吃,是綜合水平的提高,所以計劃生育不能懈怠。人口素質的提高涉及教育的巨大投入,而讀書的費用,尤其大學的費用過高,使貧困子女主要是農村大量子女入學非常困難。地區的平衡發展也需要大量的人財物。中國這樣一個原來比較貧困、落後、人口有13億多的大國,提升到今天很不容易,面臨的問題很多,但中國政府不斷採取措施,重視問題的存在,事情是向好的方面發展。中國不會發生周期性的過熱現象,也不會問題積壓成堆,局面走向惡化,因為中國需要發展和可以發展的空間很大,政府和人民的心愿是一致的。 中國在政治上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民主政治的發展已經滯後於經濟的發展。中共十六大提出建設政治文明的問題,說明建設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已作為重要議提擺上了日程,政治改革比經濟改革更難,因為它涉及到愈來愈複雜和多樣的利益和價值,但不改革就會阻礙經濟的發展,正如鄧小平一再指出的:「政治體制不改革經濟體制改革深化不下去,甚至經濟體制改革取得的成果還可能喪失。」政治體制改革的核心是要建立起社會主義的人民民主制度。現在中國民主政治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 (1)人治仍然起著重要的作用。由於人民還沒有完全的可以直接選舉罷免領導人的權力,所以人們說:「美國總統怕人民(選民),中國官員怕上級」。人民無法用人民的權力進行監督,腐敗也就無法從根本上扼制。買官賄官、貪贓枉法、權錢交易既或在嚴厲的打擊下仍然「春風吹又生」。領導官員是上級任免的,不在乎人民的意見如何,人治使腐敗難以克服就是必然的。 (2)設置的禁區仍然比較多。現在中國人民不能說沒有言論自由,在群眾中幾乎什麼都說,但對新聞媒體卻很難見到獨立的評論和對政府各級領導人的批評,除非領導人出了問題。全國報紙、政治新聞千篇一律,不同的只是不同的地區新聞以及花邊新聞。對新聞媒體控制不能過於嚴格,一切都不能超出中央的口徑。各國都有新聞控制,要以憲法和新聞法規辦事。給新聞媒體發展創造寬鬆的空間,人民民主也體現在新聞自由中,新聞媒體可以幫助政府做很多政府做不到的事,對官員的腐敗現象可以起到防微杜漸的作用,監督,包括人民通過新聞監督,這是新聞媒體的重要責任。 只要對人民、對國家有利的,合乎憲法的都可以報導和宣傳,都可以批評和監督,都可以言論自由。一個政黨、執政集團,對人民的信任程度標誌著它執政能力的自信程度。對人民不但要「使由已」,更要「使知己」。小道消息多是大道消息少的緣故,信息網路時代對新聞信息的傳播幾乎是沒有國界的。中國絕大多數人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和共產黨的領導,這是事實,要求實行民主政治也是社會各階層的普遍願望。80年代,從中央領導層到人民群眾都在談論對共產黨的「信任危機」,這是毛澤東的錯誤造成的,為什麼現在沒有了呢?因為鄧小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路線和江澤民的「三個代表」思想,得到了廣大人民的擁護和支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國家社會發展了,綜合國力增強了,歷史的恥辱成了過去,值得自豪的中國強健的屹立在東方。人民要求更多的更全面的民主,是人民覺悟提高的表現。 (3)建設高度的政治文明,目標有了,但不像經濟那樣有清晰的藍圖、方法、步驟都使人民群眾感到踏實。中共十六大把建設民主政治的內容具體的四個方面,即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但採取什麼方法、步驟達到比資本主義更優越的民主,是不清晰的。尤其對人民民主意識的培養、宣傳,沒有明確的措施和規劃。提高人民的民主意識,已經是政治改革的當務之急。最主要的是各級領導民主意識的提高,即充分認識到人民是主人,要服務於民。對人民群眾來說是如何當家作主人的問題。這方面的教育和宣傳非常薄弱。 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採取穩步發展的方針是正確的。當然中國大陸人民民主的發展滯後於經濟的發展,這也是不爭的事實。從中美關係可以看出美國對中國打的主要是政治牌,即民主牌,主要不是經濟牌、軍事牌,它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希望中國共產黨的政權的更迭,迫使中國接受它的民主價值觀。對台灣美國事實上是以民主牌支持「台獨」勢力,又以國際法,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對台關係法對兩岸進行制約。陳水扁搞「台獨」,打的也是民主牌。台灣原來的三張牌,一是經濟牌,台灣經濟發展得好,人均收入比大陸高,現在大陸經濟發展了,台灣經濟已不再是「亞洲四小龍」的時代,對大陸經濟越來越具有依賴性,人均收入的差距也日益縮小,經濟牌已失去了作用。二是美國牌,這是台灣不能自主掌握的牌。這張牌呈「+、—、×、÷」的數學公式,中美關係好了呈「—」,中美關係不好呈「+」,有突發事件可能是「×」,也有可能是「÷」。這張牌也是有限量的,但對「台獨」來說仍是極為重要的。2003年12月,中國總理溫家寶訪美,布希總統重申了執政幾年來的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維持「中共不武,台灣不獨」的多年形成的架構。美國的平衡政策繼續漁利,並對兩岸進行制約。在關鍵時刻美國不會為了「台獨」而犧牲本國的重大利益,也不會像「台獨」幻想的那樣,為了台灣而丟掉大陸,甚至引發世界大戰,既或中美戰爭「台獨」也無利可圖。美國和台獨勢力用民主牌對付大陸卻是現實的。「台獨」勢力認準了第三張牌——民主牌,可以誘使民眾支持「台獨」影響美國暗助台獨。香港有的媒體就這次「台獨」搞的「公投立法」引起的兩岸的鬥爭認為中國大陸是該重視民主的發展問題了。中國大陸在求穩的基礎上加大推進人民民主的步伐,對調動人民的積極性,對國家統一,對經濟、外交都百利而無一害。 胡錦濤、溫家寶說:支持台灣人民的民主祈求,這是十分重要的。我在美國對局部的台灣人了解,他們之所以支持台獨主要是在政治民主上,他們認為大陸建國後相當長一段時期實施的是專制獨裁,漠視人權的統治,他們絕不願生活在這樣的國家裡,擔心鄧小平說的「一國兩制」,50年不變,50年後變不變?這中間中共說話算不算數等,他們多數認為大陸如果是民主的,統一對台灣並無壞處。所以中國政府要重視民主發展的問題,這是關係國家命運的根本大事。縱觀中國和世界近代史,人民爭取人民民主始終是一個主題。法國大革命、美國南北戰爭、中國的「辛亥革命」「五四運動」,無一不是民主的主題。20世紀後半葉原蘇聯社會主義集團的「波匈事件」和蘇聯的崩潰,要求人民民主是人民群眾的主要訴求,中國80年代的「自由化運動」,89年的「……」動亂是打著爭取民主的旗號出現的,西方國家也打著民主大旗對中國人權問題連年施壓。民主不能長足發展,始終會造成一個國家內外被動的局面。中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20年已經走上了發展民主政治的道路,現在又提出建設高度的政治文明,實現民主政治步伐應當加快。如果步履維艱,未來要出的問題絕不是經濟問題,仍然會是政治的民主問題,國家發生動蕩重要的原因就是在這個問題上。推進政治改革、提升政治文明、發展民主政治、建設法制社會,借用經濟學家吳敬璉的話說:「重要的不在於宣言,而在於建設對基本人權和對政府權力約束都有明確設定的憲政秩序」。馬克思主義要實現人的全面解放,創造高度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這才是共產主義的根本標誌。實現人民民主是理直氣壯的事業,社會主義也好,資本主義也好,都要走向人類共同幸福的大同世界。湖南省委副書記孫載夫說:共產黨必須過市場關和民主關,應該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那樣的勇氣、膽略和力度來發展社會主義民主。中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首先要從黨內開始,2003年中共十六大,代表中有許多豐富多採的發言,涉及到憲政,黨的領導作用如何發揮等不同於過去的發言,這說明黨的民主正在發展,市場關要過,民主關也要過才行。新加坡《聯合早報》刊載克平的文章說:中國的政治改革不採取西方的「民主化」,並不意味著中國就不發生重大的民主政治變化。為適應經濟發展與社會的變化,中國政治改革無論如何要跟上。中共十六大建議在憲法中增加「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這是以前所沒有的,這表明中國民主政治建設已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在中國共產黨和憲法的關係上,從鄧小平開始,歷屆的領導人都說過中國共產黨要在憲法的範圍內活動。從理論上講,憲法是人民制訂的,代表全體人民的意志,政黨是政黨政治中的領導體制。中國法學家江平說:「憲法是法律制度的基礎」,「憲法和憲政是密切聯繫在 一起的。」任何政黨都直接受人民的監督和制約,黨必須在憲法之下發揮領導作用。曾任毛澤東的秘書,原水利部副部長李銳說:「黨章已規定黨必須在憲法許可範圍內活動,憲法也已有相應的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超越於憲法之上,司法獨立是憲法的原則,而政法委是黨內機關,現在由黨的政法委書記統管的公、檢、法執法機關,同依法治國的方針相抵觸。現在還是黨大於法治,人治大於法治。擺正憲法和黨的領導的關係,是現在人民民主的首要一環,一切政黨和個人都必須在憲法之下活動,絲毫不損傷共產黨的領導作用。 中國實現政治文明,也不能把政治文明成果拒之門外,有益於中國人民的,也要像經濟發展那樣博取眾長,原深圳工業區創始人袁庚說:「建設中國特色的政治文明,要有世界眼光,民主、法治、自由,人權等都是人類文明,值得我們根據國情借鑒,」他認為西方「三權分立」,是人類創造的政治文明不是資本主義的專利,「學習『三權分立』的科學成分創造性地建立社會主義的權力制衡政治體制」,這符合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建立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制約有效的權力動作機制。」 制度改革的根本是建立人民民主制度。中國大陸許多人奢談從制度上源頭上解決問題,可是制度上源頭上的問題到底是什麼?誰也不去說清楚,只有人民民主制度真正建立起來了,人民主人翁地位真正確立了,人民有權直選領導幹部,有權監督,改善、加強黨的領導問題,社會健康發展的問題等等才能得到徹底的解決。有的人認為沒有法治,民主是脆弱的,並說近20年民主化並沒有給發展中國家帶來繁榮和進步,這是一種偏見,本末倒置。沒有人民民主,法治何以建立?就是建立了很多法又起到了多大的作用?人民無權監督,有法也可以不依。發展中國家存在的問題恰恰是人民民主沒有能夠建立起來,人民並沒有成為國家的真正主人,一個社會要協調地發展,許多事物相輔相成,但根本的主軸是什麼,一定要搞清楚,人民民主需要法制來保證,憲政主要就是法治,但立足點必須是從人民民主出發,通過法治又落實到人民民主上去。 中國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為人民利益服務的政黨來領導。像中國這樣一個13多億人口的大國,地區發展不平衡,人民受中等教育的尚未普及,人民民主意識比較薄弱,國家尚未完全統一,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堅持正確路線的政黨領導集團,中國將成為災難的樂園。當然這個政黨領導集團要忠實的為人民服務,把政黨和集團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下,建立真正的人民民主制度,實現社會公正,堅持本國人民認可的富民強國之路。政黨總是要隨著歷史的前進而逐漸消亡,但在有政黨政治的今天,政黨的作用是必要的。中國共產黨成立時的宗旨就是為中國人民的利益服務。80年來,有過勝利和挫折,有過成功和錯誤,有經驗也有教訓,由革命黨向執政黨的轉變應當是50年代的口號,今天提到重要位置仍可說明中國共產黨已步入了「執政為民」,實現人民民主的時代。中國共產黨久經考驗,人才濟濟,近20多年的事實證明它可以帶領中國人民走向富強、民主的社會。當一個政黨為人民利益奮鬥著,人民為什麼要推翻它?外國有什麼理由要反對它?中國歷史有著深刻的教訓,從孫中山領導的革命到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和建設,全盤學習西方、全盤學習東方(蘇聯)已給中國帶來極大的痛苦。中國用不著走別人的老路,但學習西方的、東方的先進經驗,包括經濟的、政治的、文化的,以博取眾長則是必要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已經證明了這一點。中國共產黨應當充分表現自己能夠領導一個健康的、嶄新的社會向前發展。 總之,中國現今的社會發展是正常的,合乎邏輯的,中國的崛起是和平的崛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走了20多年,美國走了200多年,歐盟走了半個世紀,中國這20多年快速的發展、綜合國力的增強,對一個貧窮落後的大國在世界上是僅有的。儘管發展中還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但它已經證明是有生命力的,中國實現現代化是經濟、政治、文化等的全面現代化,它是一個綜合的和諧的系統工程,是要建立一個人民民主的公正的社會,使每個公民享受到社會主義的成果。中國只要堅持鄧小平的理論,與時俱進,就會走出一條光輝燦爛的大道,就會為世界,尤其發展中國家提供一個積極的榜樣。 四、三個模式的共同點 三個模式,兩個是一個國家社會發展的模式,一個是國與國聯合發展的模式,各有千秋,互有長短,但都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寶貴經驗,都具有世界意義。儘管美國、歐盟與中國在政治制度上、意識形態上的不同。 三個模式在發展經濟上突出的特點是結合本國實際博採眾長,不管意識形態如何,政體如何,在經濟發展上彼此都有可以吸取的長處。歷史已經證明,強調意識形態的作用必然導致偏見和封閉,「取人之長,補已之短」,對任何國家都是適用的。美國和中國在政治上、意識形態的作用很強,但在經濟上卻比較淡薄,而歐盟意識形態上的分歧已經在融合發展中漸漸消失,很難說社會民主黨和基督教民主黨、自由黨、工黨等政黨在政策上有多麼的不同。從三個模式看,找不出他們在經濟思想上的純粹性,說他們都是混合經濟是比較恰當的。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過程和重要經驗。 在建立人民民主制度上模式不同,但人的價值觀、民主的理念是相同的,方法也不相同,但目標一致。三個模式都已行走在人民民主的道路上,美國、歐盟,還需要不斷完善,中國則需要不斷的發展。人民民主是人類的共識,是人類社會要達到的根本目標。實現人民民主的方法、形式不同,但絕不意味著民主的含義不同,建立人民民主制度,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所在,只有人民民主制度建立了,經濟、文化、科學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提高才有根本的保證。一個為人民服務的國家,必須走實現民主的道路。民主既是方法,也是目的。人民民主制度對現今人類社會的發展,其決定性作用越來越明顯,封建專制、軍閥專制、政教合一專制,以及政黨專制,與人民民主制度是對立的。歷史的經驗教訓值得人們深思:奴隸起義、農民起義、工人起義要的是民主、自由、平等和和平幸福的生活。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實質上是民主與反民主的較量。前蘇聯社會主義集團的崩潰,關鍵在於他們沒有建立起真正的人民民主制度。美國及西方發達國家在經濟、政治上的強大正是他們已經建立起了人民民主制度。一些發展中國家之所以感到西方民主的壓力正是因為他們還沒有建立起人民民主制度。前蘇聯一直把反對西方的「和平演變」作為戰略和策略的手段,花費大量人力、物力,結果是脆弱的。因為它自己身上缺乏人民民主的免疫力,現在世界上有些國家對美國及西方民主影響感到壓力,採取軍事對抗,甚至求救於宗教的極端,支持恐怖主義,已經證明「藥方」是開錯了。只有自己建立起人民民主制度才能強大無比,這與宗教信仰並無關係,信仰基督教的可以實行人民民主制度,信仰伊斯蘭教、佛教的同樣可以實行人民民主制,實現人民民主是人類的共同要求,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它表現在世界人民對人民民主的日益覺醒,這是任何力量阻止不了的。21世紀是人民日益覺醒的世紀,是人民民主在世界社會更廣泛、更深入發展的時代,誰建立了人民民主制度,誰就掌握了人民幸福、社會發展的致勝法寶。 在思想傾向上,美國、歐盟、中國都有保守思想和改革思想的存在和鬥爭,這主要反映在領導層。在美國主張霸權主義、單邊主義的叫「新保守主義」意思是在新形勢下的保守思想,他們的思想主要是美國的利益高於一切、美國的強大應當主宰世界,只有美國的一極才能保障世界的持久和平。這種思想導致他們四面出擊,八方樹敵「不惜把美國孤立起來,損害美國人民的利益,美國的新保守主義不僅表現在民主價值觀的唯我獨尊和軍事霸權上,也表現在經濟、本土安全上的自我封閉傾向。美國的改革派是那些具有開放的、有遠見的政治家,他們把美國利益放在世界人民利益之中,運用強大的經濟、政治對世界的影響力,而不是強制力,他們繼承美國建國以來愛好和平、助人為樂的一面,「廣交朋友,喜結善緣」,使美國更加繁榮強大。 在歐盟,保守思想與改革思想主要反映在是建立依靠美國的強大歐洲,還是獨立自主的強大歐洲,歐盟的強大走帝國主義的老路,還是與世界各國共同繁榮;是歐盟各國利益的鬆散結合,還是各國利益形成堅強的合力。從目前看來,歐盟人民和歐盟各國領導層對建立獨立自主的強大歐洲,與世界各國人民友好、共同繁榮,形成歐盟堅強的合力,佔據著主導的地位,這對歐盟更好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中國,保守派,也叫「左」派,他們對改革的每一個重大舉措首先考慮的是權力和既得利益,這是中國政治改革、建立人民民主機制步履艱難而緩慢的主要原因,而改革派考慮的是鄧小平的「三個有利於」。 保守思想和改革思想叫它「派」是習慣的叫法,不一定組織上就形成派別,美國政府有個例外,美國的新保守主義已經形成一個派別。在歐盟,中國很難說明哪些人已經形成了一個派別,他們對社會的改革未必是一概抵制、反抗,但在主要的傾向上、路線上,他們是反對進步的。 解決保守思想和改革思想的矛盾也要有一個統一的思想標準,這個標準是:凡是有利於造福人民的,凡是有利於社會進步的,凡是有利於人類團結、和平的都是正確的、進步的,要積極發展的;反之則是落後的要摒棄的。 在一個國家,領導人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領導人人民民主意識強對社會發展就很有利;人民民主意識差,往往造成社會的災難。這就要求人民要重視,選擇人民民主意識強的領導人,要發揮人民民主對領導人的制約作用。 三個社會發展模式,是客觀的存在,都有很好的生命力。世界是多元的,全球化的發展是多元社會發展的共同繁榮,多元世界不可能存在單一的模式。共同的價值觀、幸福觀的追求,不存在對單一模式的追求。三個模式和更多的模式的成功,都只能是人民民主的,經濟繁榮的,生活幸福的。模式的不同,在於各國的實際不 同,文化傳統的不同,這也是客觀的存在,只要人民認可的,就是合理的。不合理的人民也會去修正。人民總是在社會實踐中,追求更加美好的東西,對任何模式的選擇,都要以人民的認知為準。不好的東西會受更好東西的影響,不好的東西,人民知道了就會改變,強力的改變,會導致事物的變形和失敗。任何國家都可以採取不同的形式,達到人民民主和幸福的社會,都可以達到人類的大同世界。 三個模式,有的基本成熟,有的正在發展,它們都可以為其它國家參考,為世界人類社會的發展作出更積極的貢獻。今後世界還會出現新的模式,如俄羅斯、印度、巴西、南非等,都 會在不久的將來,呈現出自己的模式,大國小國都可以形成自己的模式,各種模式的存在,拼成這個世界的豐富多彩。 三個模式的存在。甚至更多的模式的出現,有 利於世界多級的格局,有利於在聯合國的領導下,形成國際新秩序。這個新秩序就是:所有國家一律平等;遵守聯合國憲章;履行人權公約,實現人民民主;利益共存,互惠互利;反對戰爭,和平共榮。只有在這種國際新秩序中,世界社會發展才會更具創新和活力。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說,本世紀的最偉大的使命,就是創造一個 真正是全球化大家庭,從單純的相互依賴轉化到一體化,轉化為一個能夠分擔責任,分擔好處和擁有共同價值觀的大家庭。 要堅信,人類社會的發展,始終是從低級到高級,從不美好向比較美好和更美好發展,人類共同的民主自由、幸福、繁榮的新的社會形態必將到來。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關於加快發展我市現代服務業的建議
※胃炎到胃癌到底要多久?
※當代微生物學的發展趨勢
※郭廣昌的發展階段如何?
※現代物流發展已經誤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