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簡注直解淺釋》下卷:別解文義——第一部分:序分:第一篇:證信序:——第一品:法會因由分:(之二).

「一時」是時成就,時節到了,其理自彰,所以說這個一時即是時成就。「一時」是在一個時候,由於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的時間與地址有所不同,有的時候在人間,有的時候在天上,以及在人間又有國度的差別,也就是所使用的曆法,時間也亦有具有種種的差別,不能夠決對而說,故此這個一時候就是釋迦牟尼佛講說《金剛經》的這個時候。因為印度的曆法和中國的曆法不相同,所以無法肯定佛講經說法的準確時日。故此,不能夠用一個確實的日期,而只能夠用「一時」來作為代表。同時,也是為了避免歷史學家無意的來追根溯底考證。所謂的「一時」,就是說聽具足,機緣相合,說者從心性中流露出來的教導,聽者能夠領悟到教導的含義。也就是教與學相契,又稱為師資道合。所以,這「一時」二個字是標明機感,是眾生與佛感應道交的那個時候。從而得知,這個一時者,亦有悟道之時,也亦有得法之時。

每一部經典之中,悉皆是運用一時來表明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的時期,也亦是運用一時來記載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的時期與年齡。如若是運用我們現在有白話文來解脫這個一時,其意思就是那個時候。那個時候就是那個時候,那個時候也亦是這個時候,以及也就是此時等等的意思。在印度不單單是沒有時間的觀念,以及也沒有歷史觀念並數字觀念也是非常的差。譬如:經典之中常常講說八萬四千,這個八萬四千即是運用算數計算不出來的數目,也亦是表示數目非常的多,多的沒有辦法來計算。雖然運用這個一時來表示時期,但是這個一時也亦是真正的超越過去。現在、未來三際。真正的悟道了,真正的覺悟了,就沒有時間觀念了,也就是所謂的三心不可得,即是「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時間則是屬於相對的,而真正的時間,則是萬年一念,以及也亦是一念萬年。也就是說所謂的「一念三千,三千一念。」即是所謂的一念三際,三際一念。也就是說,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以及還是未來,悉皆是在一念間。這個一念則是沒有古今,沒有來去。而且這個一時,也亦是沒有古今也亦是沒有來去。世間法的時間則是屬於相對的,而佛法上所講說的時間,並不是絕對的,而是唯心所造。這一段古詩說:「風月無古今,情懷自淺深。」山河大地、太陽月亮等等,古人看到的與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悉皆是一樣的,悉皆是一個世界,悉皆是一個天地,悉皆是一個太陽與月亮。以及未來的人所看到的,也亦是如此,也是這個天地,也亦是這個月亮等等。但是情懷就不一樣了,高興的人看到了,就會感到非常的幸福,而悲哀的人看到了,就會感到痛苦。由於這個一時,無有古今,無有來去。所以說,這個一時也就是代表現前當下。現前當下能夠真正的擔當了如來家業,現前當下能夠真正的覺悟,現前當下能夠真正的效法佛菩薩的行誼,現前當下能夠真正的過佛菩薩的生活,現前當下能夠真正的過佛菩薩的日子,即是一時的真實理體,也亦是一時的真諦。也就是說,十世古今不離當下一念,十世古今不離現前當下一時。三際不離現前當下一念,三際不離現前當下一時。這個一時即是真正的超越三際,即是真正的破除掉了時間障礙。所以說,這個一時,即是真正的超越三際,也亦是真正的橫遍十方,以及也確確實實地是無住,也就是三心不可得。

學佛首先要學會如何與人和睦相處,大眾在一起集體生活修行,共同參訪,共同精進修行,共同成就無上菩提果德。修行首先就是改正自己錯誤的見解行為,也就是改正錯誤的身口意三業,從而消除掉自己往劫今世的罪業,從而真正獲得到清凈平等覺悟業果。修行就是改正自己的錯誤,從而才能夠真正的影響別人。能夠真正的改正自己的錯誤,即是所謂的自修。能夠真正的影響別人,即是真正的救度教化別人。所以說,大眾共同在一起生活居住,也亦是佛教之中修行的一個法門。大眾共同在一起生活居住修行,一方面能夠真正的解決群居生活的不方便,擺脫人際關係的煩惱,同時更加方便地來精進修行。而另外一方面,則是能夠真正的彼此參訪,相互探討,彼此鞭策,以及更好地把佛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之中等等。一個自修則是屬於自度自了,也亦是屬於二乘阿羅漢的行為。如若是能夠真正的大眾共同生活居住在一起,一起生活一起修行,彼此精進,這就是所謂的此度與彼度,也就是你來度化我,我來度化你,這就是所謂的大乘菩薩行為。也就是說,大眾共同生起居住在一起,大眾共同在一起修行,大眾的思想一致,共同遵紀守法,享受同樣的生活,沒有特權,沒有爭鬥,長幼有序,互助互諒,彼此相互勉力,彼此相互警策探討,發現自己有錯誤時,能夠真正的及時改正,從而一起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即是大眾共同居住生活修行時,彼此相互遵守六和敬,彼此相互共同增長戒定慧三學,即是「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約。」

「佛」是主成就,說法之主,佛是梵語佛陀耶的簡稱,又稱作佈大耶。如果能夠明白佛的道理,便可以成佛。要想作佛,就必須要學習佛的樣子,作佛事,作佛陀的事業。一天到晚沒有憂愁,沒有煩惱,歡歡喜喜地看一切眾生都是佛,自己也就成佛了。如果能夠把一切眾生都看作是佛,那麼你就是佛了。眾生看佛是眾生,佛看一切眾生都是佛。

所謂的「佛」,則是梵語佛陀耶的意譯,就是覺悟的意思,佛有本覺、始覺和究竟覺這三種覺悟。所謂的「本覺」,就是本來就具足的佛性就是覺悟的,不需要經過修行而具足的覺悟。所謂的「始覺」,就是剛剛開始的覺悟,我們發心要學佛,研究經典教理,這就叫做始覺。所謂的「究竟覺」,就是開始覺悟以後,一天比一天精進修行,一天比一天對於佛法的解悟加深,等到完全明白了佛法,成佛了,就叫做究竟覺。而且這個覺悟,也亦是另外兩種意思,即是外覺與內覺這兩種覺悟的意思。所謂的外覺,即是觀諸法皆空,外不見人過,也不被六塵所染污,也亦是所謂的應無所住、無所得、真空等等的意思。所謂的內覺,即是知心空寂,不被邪迷所惑,也亦是而生其心、妙有等等的意思。

佛又有另外三種意思,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這三種意思。自己覺悟之後,稱作為自覺。教令他人覺悟,稱作為覺他。自己通達明了諸法實相,自己通達明了人生宇宙的真實相,以及也能夠真正的教令他人通達明了諸法實相,以及也能夠真正的教令他人通達明了人生宇宙的真實相,即是所謂的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即是真正的究竟圓滿成佛。

所謂的「自覺」,就是自己覺悟真理,只知道自己獨善其身。也就是指聲聞、緣覺、阿羅漢這一類的二乘聖人。只能夠自覺,而不能夠發心覺他。只知道自度自了,而不知道濟度眾生,故此稱為小乘。

所謂的「覺他」,就是自己覺悟了真理之後,也能夠把真理髮揚光大,教化眾生,能夠使一切有緣的人都能夠覺悟。菩薩有慈悲心能夠自動教化眾生,為不請之友。「覺他」就是菩薩的自度度他,自利利他。小乘聖人只知道利己,而不知道利他,只想作個自了漢。所以,佛陀斥責小乘聖人是焦芽敗種,不能夠弘揚光大佛法,永無成佛之日。

所謂的「覺行圓滿」,就是自覺和覺他都達到了圓滿的程度,也就是成佛了,只有成佛了,才能夠作到覺行圓滿。佛是三覺圓滿,萬德周備。圓滿並不是指教化眾生的人數多,而是由心性上修持、凈化程度上來講的,我們凡夫眾生的心性上有三種煩惱,即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這三種煩惱。自覺了的二乘聖人,是已經斷掉了見思煩惱。覺他的菩薩聖人,自行化他,是已經斷掉了塵沙煩惱的聖人。把見思、塵沙和無明這三種煩惱,都完全徹底斷盡了,就是圓滿成佛了。

我們通常所說的佛,就是指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出生在古印度,是凈飯王的太子,俗名叫做悉達多。釋迦牟尼佛是十九歲出家,經過五年的參訪和六年的苦行,於三十歲時才成就道業。一生講經說法四十九年,總共有三百餘會,八十歲涅磐。佛教稱作為「大師」,是對一切眾生一律平等。「大師」的「大」字,有平等性,菩薩無明煩惱還沒有斷盡,所以菩薩不能夠稱作為大師。只能夠稱作為大士,或者稱作為正士。例如:觀世音菩薩,又稱作為觀音大士。由此可知,對於出家人來說,就更不能夠稱作為「大師」了,只能夠稱作為法師。而智者大師是天台宗子孫尊敬他,而用「大師」來作尊稱。

「舍衛國」是印度一個國家的名稱,「舍衛」是梵語的音譯,義譯為聞物,也就是說這個國家名人很多,文化水準高,而且物資生產也非常豐富。舍衛國的首都是室羅筏城,又叫做舍衛城,是波斯匿王所居住的地方。「室羅筏」是梵語,翻譯成為漢語為豐德,也就是說這個國家有五欲七寶之豐,五欲財寶都十分豐富。所謂的「五欲」,就是色、聲、香、味、觸這五種物慾,也就是人們所說的財、色、名、食、睡這五種物慾非常豐富。而且這個國家的人,都有多聞解脫之德。所謂的「多聞」,就是博學廣聞,多知識的人士,書讀的多就聰明。所謂的「解脫」,就是不被纏縛著,也就是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執著心很輕。以前有一位比丘,穿袍搭衣,走到一位老法師的面前,誠心地跪在地上求開示,老法師問他來做什麼?這位比丘說:「來求解脫法?」老法師:「是誰縛著你了?」這位比丘認真地一想,實在是沒有人縛著自己,那為什麼還來求解脫呢?因此,這位比丘便豁然開悟了。所以,解脫也是修行容易開悟成道的意思。

「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是處成就。《楞嚴經》上所說的祗桓精舍,以及《金剛經》上所說的祗樹給孤獨園,都是指這個地方。所謂的「精舍」,就是美麗精緻的房子。佛陀在祗樹給孤獨園居住的時間也很長,許多重要的大乘經典,也都是在這裡講說的。

「祗」是祗陀太子,祗陀太子是波斯匿王的兒子,「祗陀」是梵語的音譯,意思就是「戰勝」。因為祗陀太子出生那天,也是他的父王出征作戰,凱旋勝利歸來回國的那一天。所以,波斯匿王賜他的兒子名號為「戰勝」。

「祗樹」是祗陀太子花園裡所種植的樹,「祗樹給孤獨園」是舍衛城裡頭的一個花園。在舍衛國有一個有財、有勢、有學問,而且又有道德的一個大富翁,名字叫做須達多長者。所謂的「長者」,是對年紀大、道德高的尊稱。須達多長者樂善好施,喜救濟貧苦,他是一位慈善家,專門救濟鰥、寡、孤、獨的人。所謂的「鰥」,就是沒有妻子的老年人,又稱為鰥夫。所謂的「寡」,就是沒有丈夫的老年女人,又稱為寡婦。所謂的「孤」,就是沒有父母的未成年幼兒,又稱為孤兒。所謂的「獨」,就是沒有子女的老年人。須達多專門救濟這四種窮苦的人,所以他的名字又叫做給孤獨長者。所謂的「給」,就是周濟、布施的意思。周朝文王時,也是周濟鰥、寡、孤、獨的這四種窮苦的人。

須達多他不但不懂得佛法,而且就連佛的名字他都沒有聽說過。有一天他為兒子娶媳婦,到城裡一位很有錢的朋友珊檀那長者的家裡,見到珊檀那長者,半夜就起來布置房間,把房間莊嚴得非常美麗。須達多便好奇地問:「你把房間收拾得這樣莊嚴好看,是不是辦什麼喜事?」珊檀那說:「不是的,我想請佛來應供。」須達多一聽到「佛」字,頭髮和汗毛孔都豎起來了,便急忙問珊檀那:「什麼叫佛呀?」珊檀那對須達多說:「佛是凈飯王的太子,本來應該做國王,可是他出家修道成了佛,我準備請佛來應供,來供養佛。」須達多聽見佛的名字後,就生起了大歡喜之心,覺也睡不著了,即刻就要前往佛的住處,竹林精捨去見佛。釋迦牟尼佛知道須達多的誠心,便放光來照他,佛一放光照他,須達多認為是天亮了,於是就起身出了城。城門本來是鎖著的,但是釋迦牟尼佛運用神通力量把門打開,須達多出了城以後,就到了佛所居住的地方,竹林精舍。

須達多沒有見過佛,也沒有聽說過佛法,不懂得禮節。他看見有一位天人,向佛右繞三匝,然後向佛頂禮。須達多就學著天人的樣子,向佛右繞三匝,然後向佛叩頭頂禮,佛就給他說法。須達多非常高興地說:「佛呀!您有這麼多的弟子跟隨,究竟在什麼地方居住呢?」佛說:「居無定所」。也就是說,還沒有適當的地方來居住,須達多聽了之後。發大誓願心對佛說:「佛呀!我預備找一個大的地方,來供養佛,以及佛的弟子居住。」佛說:「好啊!那你就去找吧!」

於是,須達多回到了本國之後,到處去找地方,可是卻沒有一處合意的地方,最後找到了祗陀太子的花園,覺得最適合,最理想,也夠大。於是,就向祗陀太子請求要買他的花園,可是祗陀太子並不想賣,便問須達多:「你買花園做什麼用呢?」須達多說:「我買花園來供養佛,和佛的弟子們來居住。」祗陀太子聽了之後,便和須達多開了一個玩笑說:「聽說你是一個大富翁,又是一個慈善家。如果你能夠用金磚把花園鋪滿,我就把花園奉送給你。」須達多馬上回到家裡,把所有的金磚全部都運到了花園,剛好鋪滿了整個花園。然後對太子說:「現在花園是我的了」。但是,太子卻說:「花園是我自己的,怎麼可能賣給你呢?我是和你開了一個玩笑,不賣,不賣的。」須達多說:「你現在身份是太子,但是將來要做君王的,君無戲言,怎麼可以開玩笑,怎麼能夠說話沒有信用呢?」祗陀太子沒有辦法便說:「好吧!花園的地是你用金磚鋪的,那就奉送給你。但是,樹沒有鋪上金磚,依然是我的。不過我也不要,現在讓我們兩個人一起來供養佛陀來居住。」須達多沒有辦法,只好同意,便接受了祗陀太子所說的條件。因此,這個花園就變成了祗陀太子和須達多長者兩個人,共同供養佛陀居住的地方了。故此,把這座花園便稱作為「祗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僧」,這個「與」就是共,或者同的意思。也就是共同跟隨一位師父修學,大眾共同在一處。大眾共同學習佛法,大眾共同發同樣的菩提心,大眾都開同樣的智慧,大眾都證得到同樣的果位,大眾共同成佛。因為有這麼多的理由,故此用「與」字,而不用「共同」二字。在比丘前加上「大」字,是說明參加法會的比丘,都是屬於大乘比丘,也都是大乘菩薩,此經也是大乘經典。所謂的「大比丘」,就是將來所證得到的果位,也是阿羅漢的比丘。大比丘是屬於聲聞眾,聲聞眾都是佛的小乘弟子,而這些大比丘眾,都是常常跟隨佛來修行的弟子,所以稱作為「常隨眾」。

法賴僧傳,佛法是完全依靠僧團來維繫承傳的。因此,比丘都是出家相。同時,出家眾也特別受到佛教弟子的尊重。故此,在佛教的經典中,都把大比丘眾列為第一位,把菩薩列為第二位,然後再說天龍八部,最後說一切世間相的凡夫眾。菩薩眾通常來代替佛教化一方世界的眾生,所以菩薩的相不定,有時是現出家相,有時是現在家相,有時是參加佛的講經說法大會,有時是離開法會去其它世界濟度眾生。故此,菩薩的相不定。而比丘則是佛的常隨眾,跟隨著佛聽經聞法。因此,在結集經典時,把比丘寫在前邊。出世間相也代表是聖人,而菩薩為了方便度化眾生,所以菩薩所現的相不定。眾生應什麼身得度,菩薩就現什麼身相來度化。在中國供養的四位代表性的大菩薩,有文殊、普賢、觀音、地藏這四位大菩薩。文殊代表智慧,普賢代表大行大舍,觀世代表慈悲,地藏代表大誓願力。在這四位菩薩中,只有地藏菩薩是現出家相,而其餘的三位菩薩都是現的在家相。中國的佛教是屬於北傳佛教,是屬於大乘佛教。所以,出家眾都受菩薩戒,都具有菩薩身份,因此與南傳佛教的比丘有所不同。菩薩是代表中道,故此在結集經典時放在中間。菩薩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而是隨緣普度眾生。六道凡夫眾生住生死,所以沒有辦法脫離輪迴,不能夠隨緣自在,自在隨緣。

小乘聖人雖然證得到了阿羅漢果位,超出了三界六道的輪迴,但是他住於涅磐,因此小乘的聖人很難成佛。天龍八部也是屬於佛的四眾弟子之一,大多數都是佛的在家弟子,品類也很多。在《華嚴經》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中,只有五位是出家眾,其餘的都是在家的菩薩身份。所以學佛不妨礙任何行業,任何身份,各行各業男女老少當中,都有乘願再來的大菩薩。

「大比丘僧」中的「大」字,有三種意思。第一種意思是比丘是大臣國王所崇拜的聖人,第二種意思是比丘能夠斷除一切煩惱,第三種意思是比丘能夠破除諸惡。因此比丘與其它的外道有所不同,故此比丘又稱作「勝」。也就是說,比丘能夠勝過其它的一切外道。

所謂的「比丘」,就是已經受了具足戒的出家人。比丘是梵語,翻譯成中文有三種意思,即乞士、怖魔、破惡這三種意思。所謂的「乞士」,就是托缽乞食,以托缽乞食為生,不立煙釁。每天到吃飯的時候,便托缽到城裡,或者鄉村去乞食化齋,這樣不僅身安道存,而且又能夠福利施主。佛制比丘有的是日中一食,有的是過午不食,乞食也是行頭陀行。乞食的方法是沿門托缽化齋,不越貧而從富,不越賤而從貴,無論是貧富貴賤,都是平等乞食。所謂的「士」,就是有學問,有道德的讀書人。在印度「乞士」是有學問,有道德的讀書人,也非常受人們的尊敬。而在中國以乞討為生的,叫做乞丐,令人看不起,這都是因為文化歷史背景的不同。從而得知,所謂的比丘,即是乞士,也亦是出家的僧人。而乞士則是一個名詞,意思就是討飯的意思。但是這個討飯並不是討一口飯來吃的意思,而是乞討一個永遠不生不滅的精神食糧。也就是說,所謂的比丘,即是乞士的意思,也亦是上乞於佛,下乞於一切眾生。以及所謂的比丘,也亦是含有斷除掉所有一切煩惱,從而真正的超越三界生死苦厄,能夠真正的契證如來的真實果德,也亦是真正的恢復了自己本來具足如來的大智慧德相,即是能夠真正的有所成就,能夠真正的契證真實的果德等等的意思。

佛制出家人的全部財產,即是三衣一缽,印度的天氣熱,處在熱帶地區,三衣一缽就足夠了。而中國處在亞熱帶,所以三衣一缽不能夠禦寒,故此仍然要穿中國的衣服。平時都是穿海青,海青是漢代時讀書人所穿的服裝,遇到法會典禮的時候,外面再加上一件袈裟。中國式的袈裟比印度的袈裟縮小了三分之一,用鉤環搭在身上。而日本的法師都是穿西裝,而日本的袈裟更小,只有一、二寸的大小,平時都是把袈裟裝在西裝的口袋之中,等到有法會典禮的時候,再拿出來帶上,可見佛的適應能力非常圓融,作到了本土化與現代化。

出家以後就是無家,無憂無慮,無牽無掛,心才能夠安定,才能夠達到三昧現前。所以,出家的志趣,就是專求出離三界的最重要修學方法。因此,真正是為了出離三界的修行之人,他對於世間的所有的一切法都不留戀,為了生存不得不積蓄,事上可以看有,但是心中不能夠常存此念。否則,到臨命終阿彌陀佛來接引的時候,你還有房地產、股票、美鈔一大堆,還在貪戀,那就不願意隨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所謂的「怖魔」,就是使魔王恐怖、懼怕,這裡的魔通常是指天魔。波旬自在天的這類魔,他是統制三界六道所有的魔。當有人出家修道的時候,魔所管轄的人民又跑掉了一個,所以魔王就感到恐懼。比丘登壇受戒的時候,有三師七證來給比丘證明受戒,三師就是戒和尚、羯摩和尚、教授和尚,這三師又稱為受戒阿闍梨、羯摩阿闍梨、教授阿闍梨。七證就是七位尊證,保證你不破齋犯戒。羯摩是梵語的音譯,意思是作法,也就是舉行儀式鄭重宣誓接受佛的教誡,依教奉行,可以脫離三界。當有人登壇受戒的時候,就有地行夜叉巡察善惡的神,便高聲讚歎,佛界處又增加了一位僧寶,魔界處反而減少了一位魔眷屬,就這樣由地行羅剎轉報給空行羅剎,又由空行羅剎轉報給天行羅剎,天行羅剎即刻報告給六欲天的波旬自在天王之類的天魔,這些天魔聽了報告之後,心生嫉妒和恐懼地說:「佛又多了一個弟子,而我又少了一個眷屬。」因此,天魔很恐懼,魔王的宮殿都震動。故此,比丘有怖魔的意思。

所謂的「破惡」,就是破煩惱的惡,破無明的惡,破貪嗔痴三毒的惡。比丘初發心時,就能夠破除八萬四千煩惱。故此,比丘有破惡的意思。比丘戒、比丘尼戒至少要五位比丘來傳授才算是得戒,而菩薩戒和其它的戒,都可以自己在佛前發誓願,就可以得到戒體。藕益大師受戒之後,明白了這種事實。所以,自己就把戒退掉了,不敢自稱作是比丘,而只是稱作為自己是菩薩戒沙彌。

從而得知,所謂的大比丘,即是已經證得了阿羅漢聖位的出家眾,梵語叫作比丘,而中文漢譯為乞士,也稱作為出家僧人。但是比丘含有三種意思,即是乞士、破惡、怖魔這三種意思。所謂的乞士,即是上乞法以養法身慧命,下乞食以養色身。以及乞令也亦有舍離自己的驕慢,而且也能夠真正的體悟苦諦等等。所謂的破惡,即是破除掉身口意三業的種種罪惡,也亦是破除掉身口意三惡。身業亦有殺生、偷盜、邪淫這三種罪惡。口業亦有妄語、惡口、兩舌、綺語這四種罪惡。而意業亦有慳貪、瞋恚、愚痴這三種罪惡。大比丘能夠真正的徹底破除掉身口三種惡業,也就是能夠真正的破除掉身口七支,超越三界火宅,契證六神通,從而真正的契證阿羅漢聖位,所以稱作為大比丘。所謂的怖魔,即是受過具足大戒的出家眾,能夠真正的嚴持種種戒律修行戒定慧三學,也就是能夠真正的因戒生定,因定生慧,以真實的大般若智慧來徹底的除掉是煩惱惑業,從而超越三界生死苦厄,也亦是主再作魔王的子孫,故此在比丘登壇授戒時,魔宮震動,天魔怖畏。

「僧」是梵語僧伽的簡稱,翻譯成漢語為和合眾的意思。也就是大眾共同居住在一處修行,沒有是是非非,沒有相互的鬥爭,共同成就佛道。所謂的「和合」,又有事和合與理和合的區分。所謂的「理和合」,就是大眾共同證得到無為的解脫,大眾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了生死,出三界,得大自在,這是屬於理和合。所謂的「事和合」,就是大眾在事相上共同遵守的六條戒律,即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見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這六條戒律,又稱作六和敬,加上理和合總共是七條戒律。

所謂的「身和同住」,就是大眾共同居住在一起,不能夠互相爭鬥,要時時刻刻管住自己,不要犯過非,不要妨害別人的修行。例如大眾都不飲酒,你卻要飲酒。大眾都不抽煙,你卻要抽煙。大眾不和,就不能夠在一起同住。故此,一定要守規矩,不要犯過非。

所謂的「口和無諍」,就是在言語之間沒有爭執。大眾在一起共同居住,不要相互辯論是非,不要張家長,李家短,三隻蛤蟆六支眼等等的是非。不能夠說你的道理不對,我的道理對,從而發生爭論起來。要口和不爭,大眾才能夠共同居住在一處修行。

所謂的「意和同悅」,就是大眾和顏悅色,彼此之間相處的融洽。大眾在一起,共同修學佛法,你修持的精進,我比你還要更精進,不要懈怠,不要一天比一天差,要一天比一天精進,要少說話,多修道,大眾的意念就能夠和合。

所謂的「見和同解」,就是在共同的修行過程中,大眾有相同的見解,看法一致,大眾對於修學的原則方法境界,都能夠建立一個共識。

所謂的「戒和同修」,就是大眾一同守持戒律,共同修道。戒就是規約,也就是生活中的各方面的規範。

所謂的「利和同均」,就是大眾都互相為共同的利益而去努力。也就是說,在大眾的教團中,物質生活都是平等分配,沒有特權和階級的分別,全部都是平均分配。

以上的六種和合僧,稱為事和合。有四位出家眾在一起共同修行,就稱作為僧團。如果在家居士有四位在一起共同修行,也稱作為僧團。居士是在家的修道之人,僧人是出家的修道之人,而「僧」是指團體的意思。所以,「僧」的本義並不是專指出家人。真正修行之人,是有大福德的人。《易經》上說:「三人同心,其利斷金。」因為,僧團出現於世間,稀有難得,一定得到諸佛的護持,龍天的守護。不但僧團有福,而且僧團所在的地區,也都會增添福報。故此說,學佛修道的人,都是大福德之人。

「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是眾成就。「千二百五十人」就是一千二百五十位出家的佛陀弟子,而這些弟子都是佛陀的常隨眾。這些常隨眾,總共有一千二百五十個人,而且是把另外的五個人的零數給免去了。這些常隨眾,是常常跟隨佛陀,盡佛陀的一生追隨佛陀的左右,無論佛陀到任何地方去說法,他們都是一定跟著去,不管佛陀說的經法是否已經聽過,都是一定要跟著去聽佛陀講經說法,基本上是應該一直到佛陀入涅磐以後,這一千二百五十個人才離開。

佛成道之後,是最先度憍陳如五位比丘,次度迦葉三兄弟,他們帶領徒眾一千人都皈依了佛陀,再次度舍利弗和目犍蓮師徒二百人,再度耶舍長者子等五十人,總共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去掉了零數五人,故成為一千二百五十人。這些人以前都是修外道的,由於勤苦修行,而沒有得到益處。後來遇到佛陀教化,而都成就了道業。因此,感謝佛陀的恩德,所以常常跟隨著佛陀在一起。故此,叫做「常隨眾」。三人以上,才能夠稱作為眾。現在一千多人,所以叫做「眾」。

《金剛經》上的忍辱仙人,為歌利王割截身體。在那個時候,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做忍辱仙人,在山上修道,修忍辱行。適遇歌利王帶領文武百官、宮娥妃嬪,在山上各處遊玩,看見一位老修行坐在樹下不動,都覺得非常奇怪。便問老修行:「你在這裡做什麼?」忍辱仙人問答說:「我在這裡用功修行,修持佛法。」宮娥們根本沒有聽說過什麼是佛法,更不知道什麼是佛,因為好奇心,便都走到忍辱仙人的身邊,圍著老修行問法。這時歌利王打獵回來,見到宮娥們都不在,便四處地尋找,看見宮娥們原來都在那裡圍著一個老修行,很親昵地在談話。歌利王更生起了嫉妒之心,以為老修行在引誘他的妃嬪,一怒之下,便責罵老修行:「你為什麼引誘我的妃嬪?」老修行說:「我沒有,我只是在這裡修行,和他們說點佛法而已。」歌利王問:「你修什麼行?」老修行說:「我修忍辱行。」歌利王又問:「什麼叫做忍辱行?」老修行回答說:「所謂的『忍辱行』,就是別人無論怎麼樣對我不好,我都能夠忍受,而且不生起嗔恨之心。」歌利王不相信便說:「你能夠忍受不生起嗔恨之心,那我現在就先來試一試。」遂既就將老修行的耳朵割了下來,又問:「你是否生嗔恨心。」老修行問答說:「我不生嗔恨心」。歌利王又將老修行的鼻子割了下來,老修行也問答說:「我不生嗔恨心」。歌利王又割下來老修行的四肢,老修行依然問答說:「我不生嗔恨心」。這時歌利王大怒地說:「你根本就是在打妄語,我不相信你一點嗔恨之心都沒有。」於是,老修行便發大誓願說:「如果我真正的不生起嗔恨之心,而被割下來的耳、鼻,以及四肢,都會即刻恢復生長。如果我有絲毫的嗔恨之心,被割下來的耳、鼻,以及四肢,就都不會再生長。」發大誓願之後,果然耳、鼻,以及四肢,都完全恢復如舊。歌利王見到了這種情況,驚恐萬分,以為是妖怪。正在這個時候,護法天神大怒,便降狂風雨冰雹,來打歌利王。老修行又發大誓願說:「願護法善神不要發怒,不要責罰他,將來我修成佛道,一定要先度歌利王。」所以,佛成道之後,便最先到鹿野苑,先度憍陳如五位比丘,憍陳如就是往昔的歌利王。

我們修道要發大誓願,一定要發對人好和度人的大誓願,切切不可以發害人的誓願,以及更不可以發殺人的誓願。否則,便結冤結仇,生生循環不息。如果我們發大誓願度他成佛,將來大家都成佛,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常寂光土,那多麼好呀!所以,即使是人們對我們不好,我們也要對他們好,你看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做忍辱仙人時,被歌利王割截身體,仍然要發大誓願,先度歌利王,絲毫不生起嗔恨之心,我們學佛就是要學習釋迦牟尼佛的那種大喜大舍的偉大精神,修行就是要修釋迦牟尼佛的那種忍辱舍割的大誓願。

所謂的「三迦葉」,就是三兄弟,都是當時的宗教領袖,都有自己的信徒。迦葉是梵語,翻譯成漢語是大龜氏的意思。長兄叫做優樓頻螺迦葉,他的兩個弟弟叫做伽耶迦葉和那提迦葉。優樓頻螺迦葉,也稱作大迦葉,或者稱作迦葉。優樓頻螺是梵語,翻譯漢語為木瓜林。有人說他是在木瓜林中修道而得名,也有人說是因為他前胸長有一個大瘤凸出來的像木瓜,或者凹進去的成為木瓜形狀,可能是大迦葉最歡喜吃木瓜,所以在修道時,身上才會長出一個像木瓜一樣的東西。木瓜潤肺,如果有肺病的人,可以多吃木瓜。大迦葉的兩個弟弟一個叫做伽耶,一個叫做那提。伽耶是梵語,譯為象頭山,是山的名稱。那提也是梵語,譯為河,或者譯為城。大迦葉有五百名弟子,伽耶和那提兩個兄弟也各有二百五十個弟子,所以迦葉兄弟共有一千位弟子。

佛陀度化眾生,首先是到鹿野苑先度五比丘,然後佛觀察迦葉三兄弟的機緣已經成熟了,應該去度化他們,於是佛陀來到大迦葉的處所。但是,佛陀不能夠直接說,我是來度化你們兄弟三人來了,佛陀便使用權巧的方便法門。當來到大迦葉的家時,天也快黑了,佛陀便對大迦葉說:「此時天色以晚,我可否在此處借宿一晚呢?」大迦葉修火道很久了,也很有神通,他當時已經是一百六十歲了,見佛與眾不同,但是他又看不出佛的來歷和因緣,在平時任何人的背景,只有大迦葉一望便知,雖然他知道佛絕對不是普通的人,但是他卻無法了解佛陀究竟是一個什麼樣背景的人。於是,大迦葉將佛陀安置在一個火龍洞之中,那火龍是他的護法,任何人去到火龍洞里,都會被燒死。到了晚上,火龍想把佛陀燒死,但是佛陀用火光三昧來對付火龍,使火龍無法可施。於是,佛陀將火龍放入缽中,對它說法,就象六祖大師把毒龍收入缽中一樣,但是佛陀沒有象六祖大師那樣說:「你只會變大,不會變小,跳入我的缽中。」佛陀是很自然地把火龍收入缽中,給它說法,火龍即刻便皈依了佛陀,成了佛陀的護法。然後佛陀又用種種的神通變化,大迦葉一看自己不如佛陀,並且帶領他的五百弟子也都出了家。大迦葉皈依了佛陀以後,不久就證得到了聖果。大迦葉的兩個弟弟看到哥哥已經證得到了聖果,於是他們二人也帶著五百名弟子,一起跟隨佛陀出家修道,沒有多久大迦葉的兩個弟弟也都證得到了聖果,他們因為感謝佛陀的慈悲深恩的教化,他們都一定要常隨著佛陀,在法會中聽法,作佛陀的常隨眾。

「俱」字是大眾共同集聚在一處修道的意思,這些大比丘僧是同佛陀在一處的,總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五個人。佛陀修成道果之後,最先度脫的就是這一千二百五十五個人。而「僧」字,是從菩薩開始,直到初出家受過具足戒的,都可以稱作為「僧」。「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是說同佛陀在一處的人數目。

如來之不動性體,現前當下即是。如若是能夠真正的徹底降伏妄想執著,也亦是能夠真正的返聞自性,現前當下即是自性佛。能夠真正的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心,即是真正的遠離塵垢,也亦是真正的消除掉惑業,從而理事和合,究竟圓滿諸菩薩六度萬行之修德,也亦是真正的與諸佛如來心心相印。


推薦閱讀:

第一篇風水常識 第八章曆法上
家中風水禁忌,禁忌破解大法,想發財的別錯過!(增運第一篇)
從風水的精髓--形派(巒體)真訣談起【19】--第一篇陰宅【第二節 砂訣】第二部分:朝山
從風水的精髓--形派(巒體)真訣談起【14】--第一篇陰宅【第一節 龍法】第十二部分:龍山五體辨

TAG:金剛經 | 金剛 | 第一篇 | 第一部分 | 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