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世人因你醉了千年,你到底能喝多少酒?
一、仗劍把酒走天下,話酒詩篇知多少?
李白是一位高產詩人,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詩歌作品。清康熙年間編纂的《全唐詩》,如果把殘缺篇章也計算在內,一共收錄了1166首李白的詩歌,現在李白全集收錄了1010首,被學者普遍認可併流傳至今的有990多首, 李白堪稱中華詩壇第一人(乾隆皇帝除外,乾隆一生寫了數萬首詩)。而與酒相關的詩文就有200多篇,幾乎佔到其詩的四分之一。《將進酒》、《把酒問月》、《月下獨酌》、《金陵鳳凰台置酒》、《客中作》、《南陵別兒童入京》、《金陵酒肆留別》等都是李白論酒的名篇,琅琅上口,婦孺皆知的詩句比比皆是: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酒壯詩人膽。正是酒的作用催生了李白的靈感,酒後吐詩言,字字狂放,句句汪洋,把一個白衣飄飄,仗劍江湖,瀟洒率性的形象定格在了中國人的心靈故鄉,李白的詩也一路伴著酒香穩坐於浪漫主義詩人無可企及的高峰。
二、醉卧壇邊君莫笑,詩酒之友有哪個?
李白生性豪放,嗜酒愛酒,論酒作詩,以文會友,結交了不少文友和酒友。史書記載,李白有名有姓、很有才學的友人,有杜甫、高適、賀知章、汪倫、孟浩然、王昌齡、孔巢父、韓准、裴政、張叔明、陶西、李留、北海道士高如貴等。
而讓人可圈可點,可贊可嘆的知己和友人當屬杜甫和汪倫。
杜甫比李白小11歲,是李白的鐵杆"粉絲",但兩人的交往並不多,李白詩名在外的時候,杜甫還名不見經傳,正為自己的仕途闖蕩著。在杜甫眼裡,李白就是他心中的"巨人",是他一生的偶像。
據記載,天寶三年(744年),李白與杜甫初次在東都洛陽相逢,李白時年43歲,杜甫32歲(4年後,兩人又見過一次)。洛陽的這次相遇讓後人生髮許多感慨和感嘆,有人甚至把二人的相見與俞伯牙和鍾子期高山流水般的交往相提並論。著名學者聞一多更是用飽含感情的筆墨,描述李杜二人的相逢:"……我們四千年的歷史裡,除了孔子見老子,沒有比這兩人的會面,更重大,更神聖,更可紀念的。"
不難想像,在洛陽的這次相見,讓"追星"的杜甫是多麼興奮和激動,他格外珍惜這一段友情。這一次,二人攜手同游,談詩論文,議論時事,談得非常投機,李杜又都愛酒,應該是醉到不醒。此後多年,一生窮苦又重情重義的杜甫,目光一直追隨著李白,仰慕著李白。既使李白後因裹入永王李璘案孤獨落寞別人唯恐避之不及的時候,杜甫仍力挺李白,奔走呼號,替李白鳴冤。追隨著李白的腳步,杜甫詩名日盛,被譽為"詩聖",二人被世人尊為"李杜",而李白與杜甫的友誼也成為千古佳話。
李白的另一位酒友文友就是汪倫,歙州黟縣(今安徽黃山市黃山區)人,是一位生活富足的官宦子弟,在詩壇也小有名氣。據傳,汪倫還是一位釀酒高手。
汪倫在唐開元間任涇縣令,卸任後,由於留戀桃花潭,便將家由黟縣遷到了涇縣,居住在涇縣桃花潭畔。
唐天寶年間(755年),汪倫仰慕李白的才名,聽說大詩人李白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陽家,便挖空心思寫信邀請李白到家中做客:「先生好游乎?此處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處有萬家酒店。」李白聽說有美景美酒,抵不住誘惑,欣然前往,卻並沒有見到信中所言盛景。汪倫見自己日思夜想的大詩人來了,盛情款待,拿出自己用桃花潭水釀成的美酒與李白暢飲,並笑著告訴李白:「桃花者,十里外潭水名也,並無十里桃花。萬家者,開酒店的主人姓萬,並非有萬家酒店。」李白雖然知道自己被忽悠了,並不以為被愚弄,反而被汪倫的盛情所感動。當時恰逢桃花盛開,山林紅遍,潭水深碧,峰巒疊翠,汪倫留李白連住數日,每日以美酒美食相待。分別時,汪淪贈友不惜金,出手闊綽,送給李白名馬八匹、官錦十捆。留戀多日後,汪倫在古岸閣上設宴為李白餞行,並組織了一大幫朋友和山民,載歌載舞,踏歌相送,臨了也不忘給李白帶上美酒。李白感動不已,作詩一首相贈: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因李白的這首 《贈汪倫》,汪倫也因而名留千古。
三、放言俺乃酒中仙,試問海量有幾多?
有人把酒戲稱為唐朝的第一飲料,可見大唐之人愛酒者甚多。杜甫詩「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更是讓我們為李白那種白衣飄飄豪爽無拘任性不羈的張揚個性所傾倒,驚嘆"酒仙"超凡脫俗的才氣和過人的酒量。
那麼,唐朝都有哪些酒?放言酒中仙的李白到底有多大酒量?
有關專家研究發現,唐朝還真有不少名酒。滎陽有土窟春、富平有石凍春、劍南有燒春、郢州有富水酒、烏程有若下酒、嶺南有靈溪酒、宜城有九醞酒、長安有西市腔酒,還有從波斯進口的三勒漿、從大食進口的馬朗酒等等。其中劍南燒春、富平石凍春在唐朝應該是響噹噹的好酒和名酒。
從唐詩中我們不難發現諸如"百年三萬六千日,日日須傾三百杯","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會須一飲三百杯","莫厭狂歌酒百杯"等詩句,似乎唐人全民都是酒鬼?個個都是海量?李白更是酒量大的驚人?事實果真如此,還是當時的人們跟著李白一塊吹牛?
據考證,由於受釀造工藝所限,唐朝的酒普遍度數不高,蒸餾釀酒法是在宋元之間才成熟的,當時釀酒主要是靠酒麴和穀物自然發酵而成,釀成的酒類似於現代的黃酒。
唐朝的另一種美酒,就是"葡萄酒"。葡萄酒在漢朝的時候傳入中國,稀少而價貴;直到唐太宗時期,大將侯君集破了高昌,把葡萄酒的釀造技術帶回了中原,葡萄酒才推廣開來。
根據宋朝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里記載的幾種唐酒釀造方法,唐朝成品酒的酒精含量大多在3%到15%之間,近似現在的熟啤和干啤,度數都不高。
杜甫稱「「李白斗酒詩百篇」,"一斗酒"是多少酒?李白到底有多大酒量?所謂"斗",是唐代的一種度量衡,有大斗和小斗之分,大斗相當於現在12市斤,小斗大約4市斤,僅以小斗論,其一次飲酒的量可能就達到4斤。
我們姑且認為李白喝的酒都只能算作低度酒,酒精度大約能達到15度,但僅以水量來說也相當可觀。由此看來,在同時代的文人中李白的酒量也是數一數二的了,完全配得上"酒仙"之名。
大唐已遠去,太白有遺風。夢回大唐,每一個中國人都會自然聯想到李白,想到他的酒,他的詩,酒與詩已成為識別李白特有的文化基因……
推薦閱讀:
※李白的一首詩換來了一個老婆
※圖文欣賞:李白詩選
※李白為什麼能夠讓高力士給他脫靴?「力士脫靴」真有其事嗎?
※求解李白《清平調》寫於哪一年?
TAG: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