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沈紀根太極拳論選要

沈紀根太極拳論選要一、 練拳要訣:1、「三個三」三線齊:百會穴與會陰穴一線對齊;左肩與左胯一線對齊;右肩與右胯一線對齊。無論進退轉換,都要保持三線對齊,這樣才能保證虛領頂勁、立身中正、手腳相連、上下一體、上虛下實、八面支撐。三尖對:走拳架時許多動作要求前手尖端(中指或拇指、鼻尖和後腳下跟相對,這樣才能形成最合理的發勁結構,勁起於腳跟;透過中線,直達指梢;推手時才能力由背發,以中打中,發勁才能迅若雷霆,一往無敵。三心涵:打拳時要求手心、胸心、腳心常涵,三心常涵,才能使內勁含蓄,外柔內剛,推手中不丟不頂,妙用無窮。2、內外相合。即外腰、腿、胯相合,內意、氣、神相合。周身一家,互相順隨,牽一髮而動全身,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這是外在之合。全神貫注,心意領氣,布遍全身,滲透內外,上意手指,下意腳跟,互為依存,相互為用,這是內在之合。內外相合,可得太極內勁。3、虛實剛柔。太極拳有虛有實,有柔有剛,此為貫穿體用之綱領。上為虛,下為實;胸腹及內曲者為虛,後背及外凸者為實;兩腿中承受全身重量者為實,另一腿為虛,這是全部虛實變化的根本,虛實分明,則剛柔立判,兩臂如藤條,前胸似棉花,後背如鋼板,則可達到剛柔並濟。4、氣貼背。氣貼背是「涵胸拔背」的加深。涵胸拔背,沉肩墜肘之後,將內勁沿脊背下沉到腰胯,直至腳跟。腰胯為全身之樞紐,肩胛骨是兩臂內勁收放之關鍵。氣貼背,則能使內勁收放自如,即力由脊發,同時可形成前虛後實,胸腹氣流通暢下行,鬆柔而化解來力,後背圓滿剛健,可御背後之敵。5、神意足。太極拳用意不用力,神滿則氣足,意到氣到,氣到力到。其運作之際,全身松靜,無絲毫拙力,虛領頂勁,將精神領起,意氣率先而行,動作徐徐隨後,以意氣帶動全身,以輕靈運轉沉著。同時需注意意大千斤,手輕四兩。身體虛無透空,絲毫之力不受;神意飽滿圓融,千斤之力可破,功成之後,推手時可以四兩撥千斤。神意自足的妙用還在於太極拳的慢練快用。天下至快者莫過於意、形未動,意先行。意之所至,我動一寸,彼動一尺。故太極拳雖慢猶快,慢即是快。6、具發勁。太極拳架要求每一個動作都蓄勢勢待發,蘊含著暗中準備的內勁,要練到處處都能發勁(即寸勁),推手時方能使對方騰空跌出,才能做到挨到何處就何處出擊。二、 太極推手之五勁。五勁即「接」、「聽」、「引」、「化」、「發」。接勁:用腰胯接勁,不可用手接勁。松腰胯,將彼勁接到自己腳跟。對方來意,我用意接;對方對力,我先發制人,但不丟不頂。聽勁:以接觸點聽勁,通過皮膚感知對方來力之大小、方向、速度、隨曲就伸,將其引化。引勁:沉肩墜肘,腳分虛實,腰肘向後,左右移動,使對方雙腳離,如臨深淵。化勁:手輕放意,涵胸,上身松靜,以腰胯帶動一切,使對方來力如捕風捉影,無處施力,無可進攻。發勁:將對方引進落空後,自己周身相合,儲氣貼背、意氣神、腰腿胯同步對準對方中心,意放足,力由脊發,速度如放箭,令對方騰空而出。推手時,先練接、聽、引、化、,方能發勁。三、 沈紀根所傳太極推手連接勁歌訣:靜意氣,涵松沉;輕靈活,動連綿。推手時,靜當先;頂頭懸,分虛實;松腰胯,手放意。引輕細,腳離地;涵合開,發放箭。他用力,化而後發,化即是發,借力發人。他用意,引而後發,引即是發,引力發人。能引化,能發人,不丟頂,能入門。四、 沈紀根先生傳太極拳推手有病無病歌:有病: 雙手接勁,接上力頂。雙腳雙重,身體前沖。直來直去,腰胯難動。不聽來勁,手腳亂動。硬推硬拉,力盡告終。無病: 上身中正,手放意聽。腳分虛實,腰胯接勁。接引化發,變動腰胯。化而後發,借力發人。引而後發,引力發人。 沈紀根太極拳論選要沈紀根太極拳論選要太極八法秘訣掤勁義何解 如水負行舟 先實丹田氣 次要頂頭懸全體彈簧力 開合一定間 任有千斤重 飄浮亦不難捋勁義何解 引導使之前 順其來勢力 輕靈不丟頂力盡自然空 丟擊任自然 重心自維持 莫為他人乘擠勁義何解 用時有兩方 直接單純意 迎合一動中間接反應力 如球撞壁還 又如錢投鼓 躍然擊鏗鏘按勁義何解 運用如水行 柔中寓剛強 急流勢難當遇高則膨滿 逢窪向下潛 波浪有起伏 有孔無不入采勁義何解 如權之引衡 任爾力巨細 權後知輕重轉移只四兩 千斤亦可平 若問理何在 槓桿之作用挒勁義何解 旋轉若飛輪 投物於其上 脫然擲丈尋君不見漩渦 卷浪若螺紋 落葉墮其上 倏爾便沉淪肘勁義何解 方法有五行 陰陽分上下 虛實須辨清連環勢莫當 開花捶更凶 六勁融通後 運用始無窮靠勁義何解 其法分肩背 斜飛勢用肩 肩中還有背一旦得機勢 轟然如搗碓 仔細維重心 失中徒無功
推薦閱讀:

陳式太極拳
太極拳不能只練「拳」,還有「腿」呢!!太極拳勁力的源泉,太極拳技法的核心離不開它!
李仁柳論太極拳要領
太極拳十個黃金比例
楊式太極拳為何強調內功訓練

TAG:太極拳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