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王府,閱盡半部清朝史
|
||||||||||||||||||||||||
|
||||||||||||||||||||||||
京城初雪,萬里碧空如洗。正月初八的午後,我前往恭王府,去赴好友「狀元」的約請,別有一番愜意在心頭…… 「狀元」孫旭光,山東人也,1965農曆乙巳年生,「同學少年時」,勇奪淄博地區文科高考狀元。今事雖久矣,深具懷舊情結之我,終是置其現任恭王府管理中心主任於不屑,堅稱之「狀元」! 平日喧囂熱鬧的前海西街此刻呈現出少有的寧靜,沿街兩側一排排人力車有序停放著,著裝統一的車夫們正在彼此閑聊……此情此景,令我想起16年前,也是這樣的季節,這樣的天氣,我騎著自行車第一次遊覽恭王府的情景,那時候這條街巷總是這麼的寧靜…… 沿著前海西街西行不遠,向北拐入氈子衚衕,左側便是恭王府管理中心的小院。大概奉了「狀元」之命,保安已早早地將大門為我敞開。坐落於府邸東南側這個小院,在恭親王奕訢時代是其過繼給鍾郡王的次子載瀅貝勒回家省親時的居所,與王府之間有側門相通。 從清代地圖上看,恭王府位於什剎海前海西岸,一塊被「蟠龍水」(四面迴環的活水)環抱著的風水寶地上。元、明兩朝這裡曾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寺院,香火旺盛,遊人如織,連皇帝也前來禮佛上香。大約到十六世紀中葉,寺院逐漸荒廢,淪落為明朝廷的供應廠。清朝入主北京後,在這裡建造大小不等的院落若干,供內務府等處的普通旗人居住。乾隆四十年前後,這塊四面縈水,遙接西山,且又離「皇上家」不遠的風水寶地,被身披皇恩的和珅和中堂相中,遂以高價購下多處房產,建造成大名鼎鼎的「和第」。同治初年,和第「輾轉」至第三代主人恭親王奕訢手上,是時,奕訢身兼議政王、軍機領班大臣等要職,顯赫非常,乃大興土木建築邸園,並對府邸進行修繕改造。遂成今日總面積近六萬平方米之氣勢恢宏的恭王府……
午後的陽光暖融融照著,我安頓好採訪「坐騎」,悠閑閑步上二樓「狀元」的辦公室,身著中式服裝的他樂呵呵迎接我,說此次約我前來主要是他們新近在後罩樓布置了幾個房間,恢復性展示王府生活,趁節後這幾天清靜,讓我先睹為快…… 府邸:錫晉齋與和珅時代的依約殘痕 步入向陽而開的王府大門,迎面就是中路正殿銀安殿。銀安殿是清代王府中最重要的建築,一般用為王府內部舉辦重大慶典。銀安殿往北是「神殿」——薩滿教(滿族的宗教)祭祀的地方。恭王府大修以前,「神殿」正面曾經掛有的一塊匾額——「嘉樂堂」,傳說是和珅時代乾隆皇帝賞賜的。 恭王府之被稱「半部清朝史」,和居住在這裡的三代主人密切相關。這其中,第一代府主和珅,無疑最為百姓熟知,「和大人」乃乾隆晚期的大宰輔、大學士,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貪官。他的兒子豐紳殷德,後來娶了乾隆皇帝的小女兒固倫和孝公主為妻,使這座豪宅一時成為了實際上的公主府。 但是很顯然,眼前這幾座明廊通脊,氣宇軒昂,僅次於帝王宮室的大殿肯定與「和大人」拉不上干係,因為根據《乾隆欽定大清會典》對府邸的規定,王府與公侯以下達官顯貴宅第的差別很懸疏。如:親王府應有正殿七間,郡王府五間,而王以下,自貝勒起就不能有殿……假使和珅當年造了正殿,那麼,他被殺時「逾制」的罪狀恐怕就不止二十款啦! 「嗨,對了,錫晉齋那邊新近添了收購的明清傢具,要不要過去看看啊?」,「狀元」走在前面,頭也不回地問我。「當然要啊!這還用問?頭前帶路!」 於是,「狀元」領我穿越由咸豐題額的「葆光室」後身,由一垂花門進入府邸西路的最後一進院落,這院中正廳就是大名鼎鼎的「錫晉齋」。實際上,錫晉齋只是恭親王時代的名稱,光緒六年(1880),奕訢從載治府中得到了西晉文豪陸機的《平復帖》後,存放在這裡,並命其名曰「錫晉齋」。當時的宗室書法家、貝子奕謨遂書「錫晉齋」三字以贈。而存放其他碑帖的西配房則被命名「爾爾齋」,意為那些碑帖與《平復帖》比較起來都不過爾爾…… 錫晉齋面闊七開間,前後出廊,後檐帶五間抱廈。內部正中的三開間是敞廳,天花板高達屋樑下,而東西北三面都有兩層仙樓,上下安裝了雕飾精美的楠木隔斷,名貴的金絲楠木千年不朽,高超的木作工藝美輪美奐!據考證,錫晉齋乃和珅所建,當時名「慶頤堂」,緣起於乾隆皇帝曾賜他「慶頤良輔」的匾額。在後來嘉慶皇帝宣布的和珅二十款罪狀中,第十三款為:「昨將和珅家產查抄,所蓋楠木房屋,僭侈逾制,隔斷式樣皆仿寧壽宮制度……」所說「僭侈逾制」的楠木房屋就是指慶頤堂,後經嘉慶帝親審,和珅承認慶頤堂是他「差胡太監(太監呼什圖),往寧壽宮畫下圖樣仿造」的…… 和珅「倒台」後,嘉慶將這座宅第轉賜給他的小弟弟慶郡王永璘。 說到永璘,或者許多人都不太熟悉,但若提起他的孫子,那個與李鴻章一起同八國聯軍簽訂《辛丑條約》的慶親王奕劻,恐怕又是無人不曉了。奕劻也是中國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貪官,但與清末那一群懦庸無能的王公貝勒比起來,他總還算是一個敢於負責、能夠委以重任的人。因此,從同治朝起,便得到慈禧太后的寵信。在咸豐將府邸改賜恭親王前,他一直以輔國將軍的身份在此居住。
儘管胸無大志的永璘把得到和珅宅第看得比皇帝位子還重要,可「嘉慶哥哥」還是只將這豪宅的一半(西半部)給了他,因為當時,乾隆皇帝的十公主(和孝公主)及其額駙豐紳殷德還住在裡面。 和孝公主,是整部清朝歷史中最具傳奇色彩的公主,其生母為乾隆皇帝晚年的寵妃汪氏。乾隆四十年正月,當這位性情、外貌全都酷肖其父的「最幼女」來到世界時,皇上已然是六十五歲高齡的老人。十公主雖身為女子,但天生神力,能開十個勁的硬弓,時常陪著父皇騎馬打獵,乾隆因此愛她勝過所有的子女,他不只一次嘆息著:「你要是個阿哥,朕這個皇位將來非你莫屬!」當和珅春風得意時,駙馬倚仗其父權勢行為嬌縱,公主就曾經嚴肅地訓斥他:「你阿瑪受我父皇厚恩,不思回報,卻只知納賄。我都替你們擔憂啊,到了身家不保的那一天,連我也要受到你們牽累!」 十公主的話,雖不幸言中,但嘉慶皇帝最終還是念著兄妹之情,沒有褫奪他這個小妹夫的爵位,公主夫婦也仍然住在原來的家裡。這座宅第也就因此一分為二,西為慶王府,東為公主府。一直到道光三年(1823年)九月,十公主去世,整座府邸才全部歸到慶王名下,而那時,永璘已經死去三年多了…… 府邸:多福軒、後罩樓與奕訢舊事 提到十公主與豐紳殷德,「狀元」建議我去看看東路的多福軒,那是豐紳殷德當年讀書的地方,屋頂繪滿牡丹彩畫,豐乃駙馬,大概有「妻貴夫榮」之意吧?而多福軒後面的樂道堂里,則有鳳和璽彩畫:兩隻展翅的金鳳凰簇擁著一朵盛開的牡丹,周圍祥雲繚繞……那無疑應該是公主的住居! 說起來,多福軒對我來說並不陌生,1997年我寫以恭王府為背景的長篇小說《藤蘿花落》時,曾多次徜徉於此,那時候這裡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的辦公場所。時光走過多少年,院內那架兩百多歲的藤蘿卻始終枝條繁茂,每逢春末夏初,綠蔭如棚,盛開出一串串淡紫的花朵…… 恭王府時代,多福軒是奕訢的會客廳,牆上掛滿帝後們所賜的諸多福字,軒名因此而得。在中國「老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里,恭親王奕訢的知名度遠不及和珅。可實際上,他卻是中國近代史最為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參與了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及其後(1853——1898年之間)的幾乎全部重大政治活動,「辛酉政變」時,就是他把慈禧扶上了「垂簾聽政」的寶座……毫不誇張地講,如果沒有奕訢,整部中國近代史,乃至後來的中國歷史就會改寫! 奕訢乃道光皇帝第六子,也是道光諸子中天賦聰慧、最具執政才能的一個。據說,在其幼年時,上書房師傅每天講授千言,而他「少讀即成誦」……有這樣一個天資聰穎、文武全才(奕訢的武功騎射也在幾弟兄中最出色)的皇子,道光皇帝自然由衷地欣慰,也曾經將他作為一個重要儲君人選加以培養、考察。奈何世事難料,在後來的文韜武略考核中,奕訢唯一的競爭對手皇四子奕詝(就是後來的咸豐皇帝),在授讀師傅杜受田的指導下,兩次以藏拙示仁之計贏取帝心,終承皇帝寶座;而奕訢則只能作為恭親王屈居臣子。 終咸豐一朝,奕詝對與自己有過儲位之爭的弟弟,一直採取壓制策略。儘管當太平天國北伐軍打入直隸省和英法聯軍攻入北京時,他的這位兄弟兩次臨危受命,挽帝國於危難之中,但在他病死熱河前,立惟一兒子載淳為皇太子,諭載垣、端華、肅順等八人為顧命大臣,卻仍將這位親骨肉排斥在政治舞台之外。此後,奕訢與慈禧聯合發動辛酉政變,扳倒肅順集團,促成了兩宮太后垂簾聽政。但在隨後數十年的政治生涯里,他卻3次遭到慈禧母子的罷黜—— 奕訢一生的最大政績就是「洋務運動」,然而,也正因洋務運動,他在士大夫心目中的威信大大降低,得到了「鬼子六」這一帶有侮辱性的綽號——
歷史畢竟走過了,像一陣風。如今,我與「狀元」佇立於修繕一新的這座昔日王府客廳,看著正面懸掛的慈禧太后「同德延釐」匾額,追想到的是這裡曾經的迎來送往不勝繁忙。據說當年,就是在我們現在站立的地方,恭親王奕訢接待了英法聯軍的談判代表…… 「感悟」完多福軒,我終於「尾隨」著「狀元」向此行的「重頭戲」後罩樓進發。 「說恭王府是一座藝術寶庫,不僅因為它有恢弘的建築群、生活過多位重要的歷史人物,還在於它曾經擁有過的富麗陳設和豐富收藏。像晉陸機的《平復帖》、唐韓斡的《照夜白》等中國古代書畫史上鼎鼎大名的真跡,都曾經在這裡被收藏了五十多年。遺憾的是,將近百年的滄桑巨變,使恭王府內所有可移動物品全都蕩然無存了!……」身為山東大學歷史系才子、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史論專業博士的「狀元」,說起自己老本行,憨態可掬而才情自溢。 後罩樓,顧其意可知為府邸的最後一排建築。恭王府後罩樓全長152米,上下兩層,共108個房間,俗稱「九十九間半」。由於正處在府邸與花園的中間位置,「狀元」形象地稱其為「恭王府的蟒袍玉帶」。如今,為緩解恭王府內「所有可移動物品蕩然無存」之遺憾,他給這條玉帶里填上了寶貝——王府生活情景復原: 「王府圖書館」——集萃樓,收藏《中國再造善本》7百多種,共1萬1千多冊圖書。更值一提的,全部書架均以楠木為主體,樟木做隔板,以致滿室生香,令觀者不忍驟離! 「王府閱覽室」——讀古齋,同樣楠木與香樟木打制的仿古傢具,古色古香…… 「王爺作畫室」——退一步齋,滿堂的楠木雕花傢具,雕工細膩,精美非常,據說全部仿照流落台北故宮的恭王府傢具原件製作! 「格格起居室」——芷蘭軒,香馨秀雅,清麗不俗…… 「王爺會客室」—— 「王府藏經樓」——
「王府佛堂」—— 出得後罩樓,已是斜陽夕照彩霞滿天的時候,「狀元」突然指著遠方北海的白塔道:「你看,這個塔與剛才佛堂里佛像坐落的位置,也就是恭王府的中心點是正對著的,這還是幾年前大修時,我爬到這房頂腳手架上發現的……」 「啊?這可是咱府上的『神殿』!在它右邊,還應該豎一根神竿——唆啦杆子呢,那是滿族的圖騰柱,尊貴無比,就連印在地上的影子,也不能踩!你身為大管家,倒帶頭上房踩屋頂,該當何罪?!」 知道我打趣他,「狀元」憨憨地笑了,笑影里充滿了無奈的智慧…… 萃錦園: 紅消香斷有誰憐 穿出後罩樓過道門,便是古樹參天,銜水環山,曲廊亭榭的萃錦園。 正對後罩樓是一座土石相雜的小山,偏西有一小段青磚壘砌的「城牆」,牆上辟券洞,石額書寫「榆關」二字。想這世上的人,任憑他多大的英雄多高的地位,在心中也總有一塊最柔軟的地方。「榆關」就是山海關的別稱,山海關外才是滿族人真正的「老家」。清朝入主中原後,一直很重視自己祖先的發祥地「盛京」(瀋陽),奕訢身為皇子,在自家花園修這樣一處景觀,也是遙看關外,不忘故土之意。 花園東路最主要的建築當屬大戲樓,從外面看去,這戲樓就像是一座巨大的船塢。因奕訢生日正值冬季,故每年在這裡演戲賀壽都必須生火,府里的人便又稱之「暖樓」。據說,當年的京劇泰斗程長庚、譚鑫培、楊小樓,以及後來的名角梅蘭芳等,都曾經在這個戲樓中演出過。 另花園中路正北,一洞稱曰「秘雲」,洞口前臨「福池」,洞正中後壁上嵌有清聖祖康熙手書「福」字碑,據說,這有福照全園之意。攀兩側石級盤旋而上,可達滴翠岩頂上之「邀月台」。這是全園最高的地方,登臨覽勝,但見蒼痕疊翠,齋室軒院,盡在眼底……
邀月台北是主人園居的讀書之所蝠廳,蝠廳東側有一俗稱「梧桐院」的神秘小院,也名北正房。現在錫晉齋與葆光室之間垂花門上懸掛的「天香庭院」匾額,據說,原先是掛在這裡的,也就是說,這兒才是真正的「天香庭院」!關於這個院,一直有不少傳說。有說,這裡原住著「王爺」的一個「側妃」,因與人私通被查而在此自縊……七十年代末,有人以此為素材,創作了一部名《王府怪影》的小說,在《北京晚報》上連載,轟動一時。「狀元」大概不知此事,那時候,他還在「山東老家」刻苦學習備戰高考呢!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浩瀚史書記載下王朝興衰、時代更迭;記載下帝王將相、草莽英雄、蓋世豪俠,乃至貪官酷吏……惟獨那一代代柔弱女子的斷腸聲有誰聽見?她們也是有血有肉懂得榮辱悲歡的生命!相對於男人的權力與財富,誰說女人的痛苦與幸福不是大事?!正如大德高僧倉央嘉措有詩言:「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閑事」…… |
推薦閱讀:
※甲午戰爭時,清廷修建頤和園耗費巨大,慈禧太后在這中間有多大責任?光緒不是親政了嗎,為什麼不積極組織?
※清朝皇帝帽子上邊的金牌是什麼?
※于成龍為什麼被稱為「一代廉吏」?
※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1924年被趕出故宮後回去過故宮嗎?
※奇才學貫中西不屑科舉,發明中國第一台照相機一生無財無名
TAG:清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