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文化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報告(秦文學)

《周易》文化文化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報告(秦文學)

秦文學 河南省安陽周易研究會會長

《周易》是中國歷史上最早最偉大的第一部成書,稱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元典」,經過三千多年來各個朝代的賢哲對《周易》的研究和解釋,產生的易學,與《周易》的易經和易傳一起,化為一條文化長河,它涉及到宇宙的演化問題、宇宙的本體問題、宇宙存在的形態問題、天人關係問題以及天文氣象,曆法,堪輿建築環境等等,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周易文化》。她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宇宙觀和方法論,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魂。具有突出的歷史、文化、科學價值;具有展現中華民族文化創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周易文化》在我們中華民族中世代傳承、具有活態存在和鮮明特色,在中國,甚至在世界都有重大影響。它完全符合中國和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和條件,符合我國文化部規定的申報標準。

一、我國文化部關於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的條件和標準

文化部文社圖發(2007)4號文件中第一項關於申報條件:已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並符合下列標準:

(一)具有突出的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二)具有展現中華民族文化創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三)具有在一定群體中世代傳承、活態存在的特點;(四)具有鮮明特色,在當地有較大影響。

在第四項關於工作要求,第(二)款,依靠專家,認真篩選、論證申報項目,確保項目質量,並重點關注下列項目的第四條中:有利於增強海峽兩岸和海外華人文化認同的有關項目。

二、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和條件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和條件:「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是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習俗、觀念表述、表現形式、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空間。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世代相傳,由各社區和群體為適應周圍環境以及在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中,不斷地進行再創造,為這些社群和群體提供認同感和連續性,從而增強對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的尊重。

按上述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以下方面:

(一)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二)表演藝術;(三)習俗、儀式、節慶活動;(四)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五)傳統手工藝。1

三、《周易》文化世代相傳的連續性符合我國和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

《周易文化》發源於安陽的羑里城,作為大道之源,五經之首的《周易》,在歷代學者對它的解釋和研究長河中,使周易文化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分布越來越廣。她誕生於安陽,但早已屬於世界.其發展路徑為「中國的周易文化」、「亞洲的周易文化」和「世界的周易文化」。不但中國著名,而且世界聞名。

「中國的《周易文化》」,經歷了「時歷三古,人更三聖」,伏羲在6000多年前,根據河圖、洛書畫了八卦,在3000多年前(公元前1100年),在夏連山、商歸藏的基礎上,周文王在安陽的羑里城拘禁期間,演易了周易,創作了卦象、卦名和卦辭,他的兒子周公旦寫了爻辭,在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公元前221)時期,孔子韋編三絕,對《易經》給出理性注釋的《易傳》誕生,從此開創了「中國的《周易文化》」的嶄新局面。

隨著漢文化對外影響加大,中國《周易文化》在元初傳到阿拉伯世界,同時在朝鮮、日本和越南等東亞、東南亞國家得到了充分地發展。《周易》逐漸發展成為一部影響亞洲人思維方式的經典巨著,形成了「亞洲的周易文化」。

「世界的周易文化」時代是由歐洲傳教士開啟的,至明清時期,以義大利傳教士利馬竇、法國傳教士金尼格、德國傳教士衛禮賢向西方世界介紹了包括《周易文化》在內的中國文化典籍,把周易文化的影響擴大到世界範圍。在近三百年的時間裡,眾多的西方漢學家為傳播《周易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奠定了《周易文化》世界化的堅實基礎。2

目前,美、俄、英、法、日、韓、泰、印尼、比利時、新加坡、馬來西亞、挪威、聯邦德國都先後成立周易文化研究會。日本、韓國、新加坡、加拿大、泰國、印尼、馬來西亞、俄羅斯等國還建立了國家級的周易文化研究會、舉辦周易文化學術討論會。

《周易文化》在人們為適應周圍環境以及在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中,不斷地進行再創造,它的這種世代相傳的連續性完全符合我國和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和標準。

四、《周易》文化的價值為中華民族、海峽兩岸、海外華人和世界人民提供了最大的認同感

《周易》被歷史上的儒家尊為「群經之首」,道家崇為「三玄之一」,也被西方人稱之為東方神秘主義巨著。從世界文化祖源出發,中國的《易經》同西方的《聖經》、印度的《吠陀經》、阿拉伯的《古蘭經》,同認為是世界文化的四大元典,流行世界的「奇書」。《周易》亦即《易經》《易傳》經過各朝歷代賢人哲士的解釋和研究,形成了易學,《易經》《易傳》和《易學》組成了博大精深的《周易文化》,它不僅是中華文化的核心與起源,而且也對世界文化和科學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周易文化》反映「天道、地道、人道」,即自然界、宇宙和人及社會發展的規律,言簡意賅,哲理深厚,被史學家和典籍專家譽為群經之首、中華第一經、宇宙代數學,是中國學術思想的淵源,文化之樞紐,也是中華文明之源,成為中國古代社會宇宙觀、世界觀、價值觀和倫理道德的重要哲學基礎和理論基礎。《周易》文化構成中華文化最穩定、最本質的內核,體現了中華文化的面貌、特色和趨向,決定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倫理道德、審美意識及風俗習慣。它不僅在本體論、方法論上給人們以指導,而且在行為方式上給人以啟迪;不僅滲透到最深層次的思維方式,而且滲透到實用性的操作層面;不僅在科學思想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而且對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各學科均有重要影響,3 被稱為中華文化的「源頭」和「活水」。它是先祖們創造的中華文明的精神成果,是我國勞動人民社會實踐活動的智慧結晶,是中華文化的主幹,是民族生命力的精神之母,是民族創造力的精神之源,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紐帶,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

毛 澤 東同 志諳熟《周易文化》,在黨的第八屆中 央委 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曾引用《易傳》上的話說:「中國古人講,一陰一陽之謂道。不能只有陰,沒有陽,或者說只有陽,沒有陰,這就是古代的兩點論」。他在與詩人何其芳的一次談話時說:「《易經》上有這樣的話:『無平不陂,無往不復』。物極必反」。「說明事物總是在一定條件下向著它的對方轉化」。曾高度肯定《周易文化》「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思想,賦予「窮則思變」這一命題以新的含義。4

江 澤 民同 志1997年在美國哈佛大學發表演講,20分鐘7次提及《周易文化》,對《周易文化》思想給予極高的評價,他說:「早在公元前二千五百年,中國人就開始了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的活動,逐漸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觀。」「我們的先哲通過觀察宇宙萬物的變動不居,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思想,成為激勵中國人民變革創新、努力奮鬥的精神力量。中國古代文明的發展,是中華民族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結果。」5

胡 錦 濤 同 志2006年在美國耶魯大學演講時,多次講到《周易文化》,並給予很高的評價,他說:「中華文明歷來注重自強不息,不斷革故鼎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是中國的一句千年傳世格言。中華民族所以能在500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歷經挫折而不屈,屢遭坎坷而不餒,靠的就是這樣一種奮發圖強、堅忍不拔、與時懼進的精神。中國人民在改革開放中表現出來的進取精神,在建設國家中煥發出來的創造熱情,在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毅力,正是這種自強不息精神的生動寫照。」6

2010年9月1日至3日,在安陽舉辦了2010海峽兩岸周易與現代化國際論壇,中國國民 黨榮譽主 席連 戰先生髮來賀電:敬祝大會圓滿成功。中國國民 黨榮 譽主 席吳 伯 雄先生為大會題詞:中華文明之源。台灣立 法機構負責人王 金 平先生為大會題詞:立論精闢。

2011年的9月1日,在第14回世界易經大會暨第22屆周易與現代化國際討論會上,中國國民 黨榮 譽主席吳 伯 雄先生、王 金 平先生、宋 楚 瑜先生為大會發來賀電和題詞。

在《李光 耀傳》中有這樣一段話:李光耀與吳作棟談易經,有關電腦化,吳作棟說:現在,我們首先要抓的是普及電腦知識,打破電腦的神秘感,其實,電腦的祖師爺也是由中國的八卦演化而來。李光耀說:好一個八卦!這不就是《易經》,了解了這一序列的簡單而又深奧的內涵,大到太陽系、銀河系,小到基本粒子和生物遺傳密碼的各個層次,其中自然也包括電腦的原理…。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由此演化出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吳作棟說:現代機器數學的先驅者萊布尼茲就說過,世界上最早的二進位就是中國人的八卦。因此也可以證實,電腦的祖師爺的遺傳基因,亦與中國八卦關係密切哩,其原理既複雜又簡單。老祖宗開了路,我們還能被難住嗎?!

縱觀歷史,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周易文化》是有作為的歷代帝王將相治國平天下、經邦濟世的寶典。所有有作為的歷代的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家,王公、大臣和幕僚,無不認真研究它,從中汲取治理國家、安定社會、發展經濟、保衛國家,提高社會倫理道德水準的智慧和策略。從秦漢至明清,絕大多數帝王都重視、支持和倡導《周易》文化的研究。漢代「廢黜百家,獨尊儒學。」魏晉時期王弼注易,革去漢儒象數之學,開義理之易學的先河。唐玄宗時開科取士,考試內容有《周易》。唐天寶年間開科取士,停《老子》,加試《周易》。宋朝州縣學校講《周易》,元朝忽必烈「取《易經》『乾元』之義」,改國號為「元」。明太祖朱元璋把《周易》列為開科取士考試的定式,清聖祖康熙在《周易折中·序》中說「朕自弱齡留心經文,五十餘年,未嘗少輟」 。清乾隆皇帝謁周文王祠詩中發出「天高地下皆易理」的感嘆。

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郭沫若同志是近代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對《周易》進行了系統的研究的大家,他曾講到:「八卦有數學秘密」。並著有《周易之製作時代》一書。錢學森同志是當代著名的科學家,他於1989年在同美藉華人物理學家楊振寧談話中說:「《周易》是科學的經典」。楊振寧也同時講到:「《易經》是純而又純的科學精華」。

《周易文化》被台灣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稱為是「經典中的經典、哲學中的哲學、智慧中的智慧」。世界上著名的哲學家、科學家,如黑格爾、萊布尼茲、李約瑟、卡普拉、施恩伯格、普里高津、愛因斯坦等,對《周易文化》做出了很高評價。瑞士心理學家,當代歐洲心理學權威榮格先生說:「談到世界人類唯一寶典,首推中國的《易經》,在科學方面,我們所得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後來的事實推翻,唯獨中國的《易經》,亘古常新,相延四千年之久,依然具有價值,而與最新的原子物理學頗多相同地方。」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曾說:「十九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二十世紀是美國人的世紀,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因為「中國的基本理論是易經陰陽」。7

這種中華民族、海峽兩岸、海外華人和世界性的高度認同感正是充分體現了人們對《周易文化》遺產這一人類創造力的尊重。完全符合我國和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和標準。

五、《周易》文化中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

《周易文化》由易經、易傳、易學組成,涉及到宇宙的演化問題、宇宙的本體問題、宇宙存在的形態問題、天人關係問題等等,是我們民族智慧的結晶,內容廣博,涉及哲學、歷史、文學、天文、曆法、醫學等諸方面,幾乎無所不包。

為中國哲學思想的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

從《周易》的本經看,上經第1卦和第2卦,是乾卦和坤卦,乾卦講的是天,坤卦講的是地,上經的第29卦和30卦,是坎卦和離卦,坎卦講的是月亮,離卦講的是太陽,可以看出,上經講的是天地宇宙。下經的第1卦和第2卦,是咸卦和恆卦,咸卦的卦象是少男在下,少女在上,講的是少男娶媳婦,要把媳婦少女背進門;恆卦的卦象是外卦是長男,內卦是長女,講的是成家後,男主外,女主內,中間的家人卦講的是在家中,各正其位,建設好和諧家庭的問題;下經的第33卦和第34卦,是既濟卦和未濟卦,既濟卦講的是事情辦得圓滿成功,未濟卦講的是事情還沒有辦圓滿成功,還需繼續努力。可以看出,下經講的是人事。通觀全經。講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觀。

當代國學大師張岱年先生曾說:「可以說《周易》經傳是中國古代辯證思想的寶典」。「對立統一思想,揭示了宇宙萬事萬物和社會生活錯綜變化的本質」。「可以說《周易》經傳揭示了自然界與社會生活的辯證統一的普遍規律。」哲學大師馮友蘭先生說:「《周易》的哲學思想主要表現在:一是八卦中隱含著唯物主義世界觀的胚胎。二是八卦六十四卦中隱含著唯物辯證法的因素。」

《周易文化》內蘊著原則性的科學規律智慧,深涵著「含弘光大」的人文意識。她的取象比類、陰陽對稱,剛柔調和,整體思維,強調序列,注重節律的象數思維模式,成為中國古代科學家打開宇宙的鑰匙,創造了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輝煌,她的大化流行,生生不息的宇宙發展觀,萬物變化日新,物極必反的矛盾轉化思想,仰觀俯察,窮理盡性的認識原則,人以「贊天地之化育」的主觀能動性思想,為科學家提供了先進的哲學宇宙觀和世界觀。《周易》文化「盡宇宙之妙,通天人之際」的科學思維和宇宙觀揭示了自然現象的辨證規律。很多科學家認為,《周易》文化中的某些哲學範疇,思維模式似乎更符合現代科學所揭示的宇宙圖象。

(一)宇宙演化學說

宇宙演化學說是有關宇宙起源及其演變過程的學說。《周易文化》認為,《易經》之所以可以察往知來、決斷吉凶,首先因為它是先祖仰觀天文、俯察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對整個宇宙和自然界的規律進行概括總結而製成的,是整個宇宙的縮影,內蘊著整個宇宙的妙理。《易傳》將其概括成一句話:「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其次,揲蓍成卦的整個過程是按照天地、四時、五年一閏的數目演變的程序。使整個求卦程序具有天時、節氣演化的象徵意義。《易傳》將這一成卦的程序敘述為:「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易學家順著這一脈絡,對宇宙的演化提出種種構想。比較有特色的有兩種,一種沿著由虛向實轉化的思路,一種沿著由少向多分化的思路。

第一種的代表有漢代的《易緯。乾鑿度》。《易緯。乾鑿度》依成卦的程序,提出了宇宙演化學說。描述為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極的由無到有,由虛向實轉化的模式。宋代的哲學家周敦頤依太極生兩儀的公式,提出太極圖說,認為宇宙的始基是無極,後來生出太極元氣,元氣又分為陰陽二氣和天地,二氣結合,即陽變陰合,又生出五行之氣,五行相生,則形成萬物和人類。此種演化論是易緯說的繼續,對宋明時期的宇宙論和本題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種宇宙演化學說實際上是老子由無生有思想與《易傳》太極生兩儀思想的結合。

第二種的代表有宋代邵雍的二分法模式。他依「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程序,提出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的二分法構築其宇宙演化圖式。他認為宇宙之始是「太極」,所以又稱之為「一」;由一分為二,產生陰陽,陰陽交錯產生四象,四象又形成八卦,分之為天之四象和地之四象,於是形成了宇宙。

宇宙演化論的提出是人類智慧發達的必然結果。在此以前,古人以天神為宇宙的本原,從老子和漢易開始.拋棄了這種天命論的信仰.以理性探討宇宙和人類的起源問題,為人類智慧的增長做出了貢獻。

(二)宇宙本體學說宇宙本體學說,是有關宇宙之所以產生、之所以存在、之所以發展、之所以變化的憑藉及根據的學說。它從本質和現象關係的角度探討宇宙的統一性,標誌著人類智慧進一步的發展。

《易傳》提出「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的命題,又說「聖人立象以盡意」, 認為卦爻象的變化遵循一定的規律。在《周易文化》中,乾坤兩卦是周易的基礎,其爻象相互推移,則分別形成其他六十二卦.乾坤卦象是有形的,可感知的,可稱為器,其爻象變化的法則是無形的,可稱為道。其義理是無形的,但隱葳在卦象之中。通過對道和器、象和義的解釋.以形器或形象代表事物的現象,以道和義代表事物的本質,將道器和象義的關係歸之為本質與現象的關係,在哲學上導出宇宙本體論的學說。

本體論學說.曾有過四大派別:

一是魏晉以王弼為代表的無本論;它以《周易》中的太極為天地萬物之本.認為太極是「無」的一種稱謂.提出「天地萬物皆以無為本」的命題。

二是宋代以朱熹為代表的理本論;它將卦爻象變化的根源歸之為陰陽變易之理。從而將無形無象的太極理解為「理」。認為理和象不相分離的程頤說「體用一源.顯微無間」。但同時認為理為本.象為末.象是理自身的表現形式。以此種觀點觀察道器關係,又導出道為器本的結論。朱熹依此.以陰陽二氣為器,以其理為道.認為形而下的氣依賴於形而上的道.提出理本氣末說。他還以陰陽五行之理為太極.導出太極之理為天地萬物本體的結論。三是南宋以楊簡為代表的心本論;它將卦爻象變化的根源歸之為人心的產物.提出「心為太極」說。從而將宇宙及其變化的法則視為人心具有的法則.以心為宇宙的本體。

四是以北宋張載和明清之際王夫之為代表的氣本論。它來源於漢唐易學中的陰陽二氣說.將太極理解為陰陽二氣的統一體。張載以「一物兩體」解釋「太極」,認為太極之氣無形,其凝聚則轉為宇宙.其散開.宇宙又復歸於太極之氣。王夫之闡發了張載的觀點.以」太和氤氳之氣」為太極,認為此太極之氣自身具有運動的性能.其展開則為宇宙,其作為宇宙的本體.則寓於一切個體之中。因此.在象義問題上.提出「象外無道」,認為「易之全體在象」,一卦之義理不能脫離一卦之卦象及其所取的物象,同樣.陰陽二氣無形而有象,其變易之理不能脫離個體物象而存在,在道器問題上.提出「無其器則無其道」。認為理器是氣運動變化的條件和形式.反對了理本論、心本論和無本論,在本體論上作出了重大貢獻。

本體論所要解決的問題是透過宇宙中千差萬別的現象去捕捉共同的本質。儘管中國古代易學家們的答案不盡相同,但他們沿著易學提供的思路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構想,為人類智慧的發展開通了多種渠道,特別是其中的氣本論,為古代科學中的自然觀提供了理論基礎。因此本體論學說的創立表明了人類思維的深化、人類認識的進步。 8

(三)宇宙形態學說

宇宙形態學說是關於宇宙存在的形狀和狀態的學說。

漢唐是古代天體論發達的時期,其中關於宇宙形態的學說有三說,即蓋天說、渾天說、宣夜說。此三說同周易經傳和漢易的思想都有密切聯繫,受易學的影響頗深。

1、蓋天說

虞喜在安天論中強調,天在上,地在下。而且說天地或者都是圓形或者都是方形,這正是蓋天說的基本類型。如果稍為詳細一點考察蓋天說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古老的說法,即天圓地方。還有一種精緻的蓋天說,按《周髀算經》卷下說:「極下者,其地高人居六萬里,滂沲四聵而下。天之中央亦高四旁六萬里。……天象蓋笠,地法復盤。天離地八萬里,冬至日雖在外衡,常出極下地上二萬里。」古老的蓋天說認為天圓地方。《易傳》有地方的思想,荀爽引九家易說,有地為方之根據。蓋天說的本質只是天在上而地在下。即只是上下兩個平展的平面,當然各有厚度,所以蓋天說關於宇宙形態的根本觀點,就是《繫辭》傳講的「天尊地卑」。

2、渾天說

渾天說認為,「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子中黃,孤居於內。天大而地小,天表裡有水。天之包地,猶殼之裹黃。天地各乘氣而立。」即地是個球形,天是個蛋殼。

揚雄是渾天說者,在其大著《法言·重黎篇》中提到了渾天說優於蓋天說的觀點。《隋書·天文志》記載了揚雄批評蓋天說的八條,即「揚雄難蓋天八事以通渾天「。揚雄的批評認為,如於高山之上,設水平以望日,則日出水平之下。若天在上常高,地在下常卑,就不會有太陽自水平下升起之理。這比較擊中了蓋天說的要害,對此,後漢末吳人陸績說:「周公序次六十四卦,兩兩相承,反覆成象,以法天行,周而復始,晝夜之義,故晉卦彖曰晝日三接,明夷象曰初登於天,後入於地。仲尼說之曰明出地上,晉。進而麗乎大明,是以晝日三接。明入地中,明夷。明夷,夜也。……日月麗乎天,隨天轉運,出入乎地,以成晝夜,渾天之義,蓋與此同。」從晉卦,明夷卦,不僅描述晝夜,同時明確表明了與蓋天說的對立,太陽是由地下升入天上,又從天上沒於地中,這正是渾天說的思考才有。因而吳人陸績認為不只晉、明夷二卦,整個六十四卦兩兩相承,反覆成象都反應《周易》經傳中的渾天思考。

3、宣夜說

宣夜說認為大地漂浮在太虛大氣中,而其所漂浮於太虛中所能及的那一處太虛就是相對於這片大地的天。《黃帝內經》中也討論了天地。《寶命全形論》說到天覆地載,即《內經》對宇宙天地的看法。在《素問·五行運》中說:「夫變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緯虛,五行麗地,地者所以載生成之形類也,虛者所以列應先天之精氣也。形精之動,猶根本之與枝葉也。仰觀其象,雖遠可知也。地之為下,否乎?地為人之下,太虛之中者也。憑乎?大氣舉之也。」即說太虛大氣托舉著大地,而面臨地的太虛大氣就是那一片天。《晉書·天文志》引郗萌記述先師關於宣夜說的思想說:「天了無質,仰而瞻之,高遠無極,眼瞀精絕,幫蒼蒼然也……日月眾星,自然浮生虛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須氣焉,是以七曜或逝或往,或順或逆,伏見無常,進退不同,由乎無所根系,故各異也。故辰極常居其所,而北斗不與眾星西沒也。」他還說:「攝提(木星),填星(土星)皆東行。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遲疾任情,其無所系者可知矣,若綴附天體,不得爾也。」《黃帝內經》之所述與宣夜說有相通之處。

羑里城《周易》八卦發源地

《黃帝內經》中《天元紀》和《五行運》,其陰陽觀與《易傳》一致。如繫辭說:「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此即《五行運》之所本,又《天元紀》依彖傳乾坤二元說,提出「太虛」說,認為廣大虛空,充滿氣,為乾坤二元之所本。《五行運》依此,提出與宣夜說相通的天體論。此種天體論,到明清之際,被一些科學家如方以智等解釋為中國古代的地球中心說。

易學系統的宇宙形態學說認為;宇宙本質上是運動變化的,運動變化原因在事物的內部。主要涉及到以下三個問題:

(1)宇宙處在不斷流轉和更新的過程中

《易經》用蓍數的變化得出卦象,又以卦爻象的變化判斷吉凶,筮法本身即具有變化的觀念,故稱其為「易」即變化之意。

變化的觀點,在《易傳》中被提到了理論的高度: 「剛柔相摩,八卦相盪,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宇宙同卦爻象一樣,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 「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而且其變化沒有窮盡,沒有止境,其變化的形式,是陰陽相互推移,一來一往,一屈一伸,相互轉化,「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暑相推而歲成焉」,「屈信相感而利生焉」,「日新之謂盛德」。其變化不是舊事物的重複,而是不斷地更新,即所謂「日新」。漢代的卦氣說通過陰陽二氣的變易解釋這一原則。宋代的程頤將這種變易的過程,稱之為「動靜無端,陰陽無始」。朱熹依此得出了我們現在所處的天地毀滅之後又有新的天地出現的結論。清代學者王夫之著重闡發了天地日新的學說。從而提出「陽動不停,推陳致新」的命題。

(2)宇宙變化的原因基於剛柔相推

《易經》之中,將「剛柔相推而生變化」,作為解釋一切事物變化的泉源。卦象的變化基於陰陽兩爻的相互推移。所謂推移既包括相互排斥,又包括相互吸引。它將變化的動因稱為「神」,將變化的過程稱為「化」,提出「窮神知化」的認知觀。這是中國古代內因論的代表。歷代易學也闡發了這種內因論。較為突出的是宋代張載的神化說。他提出「一故神,兩故化」。說「合一不測之謂神」,「一」謂陰陽對立面合而為一,即相互依存。「兩」謂陰陽呈現差別對立、相互推移。認為「兩不立則一不可見,一不可見則兩之用息」。以對立面的統一為運動和變化的泉源。王夫子進一步闡發了這一論點,他提出「太和氤氳」說,認為神即在化中,變化的潛能即在變化的過程中。

(3)宇宙的變化遵循一定的規律

《易經》中卦爻象的變化,都遵循陰陽二爻排列組合的法則。《易傳》依此提出了事物的變化具有規律性的學說, 「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也」,「議之而後動,擬議以成其變化」,是說要依運動變化的法則而行動。恆卦《象》傳,將宇宙變化的規律性稱之為「天地之道,恆,久而不已」。漢易認為,陰陽二氣互為消長。以此解釋《易傳》的「一陰一陽之謂道」。王弼依《易傳》,將卦爻象和宇宙變化的規律稱為「一」。提出「物無妄然,必由其理」。宋明易學尤其重視運動變化的規律性。程朱易學取王弼義,亦稱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律為「理」即條理。程頤提出「即事盡天理便是易」。認為「理有消衰,有息長」,「順之則吉,逆之則凶」,以遵循事物盈虛消長之理為君子的智慧。張載在反對佛教虛無主義的鬥爭中,特彆強調事物變化的規律性,所謂「雖聚散攻取百途,然其為理也順而不妄」。王夫之將此解釋為「其必信乎理者,誠也」, 「天無心而成化」,人不能以私意加於事物變化的過程。如剝卦《象》所說:「君子尚消息盈虛,天行也。」此是易學的一大貢獻。

卦爻象和事物的變化雖遵循一定的規律,但並沒有固定不變的形式,《易傳》將此種現象稱為「神無方而易無體」,「陰陽不測之謂神」。「神」謂神妙莫測。歷代易學發揮了這一觀點,用以解釋事物變化的不確定性和偶然性。王夫之提出「神妙萬物,不主故常」說,又說:「乘時因變,初無定體」。在王夫之看來,常與變是統一的,在肯定事物變易的規律性的基礎上,又提出因時通變的原則,這也是《周易文化》的一大貢獻。9

總之,《周易文化》關於宇宙形態的學說,充滿了辯證思維的內容,又具有中國的特色,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值得我們發揚光大的。

六、《周易文化》中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知識的實踐

(一)天文氣象

據《易傳·繫辭》文,天象是建立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基礎之一,它從一般原理上探討天體運動和氣象變化的一般法則,《周易文化》是從陰陽和陰陽變化的原理來解釋天象和一切事物的演變過程和法則,這個原理也成了中國古代天文氣象學的理論支柱之一。這標誌著人類文明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1、易經對天文的記載

《周易》的蠱卦為第18卦。蠱卦卦辭說:「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後甲三日。」這一卦辭論述了一種記錄日序的古老曆法。按《尚書·堯典》言,「期三百六旬又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即一年有366日(實際應是365.25日)。古代用干支法紀日,由甲骨刻辭知商代已用此法。此曆法最初是用十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或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單獨紀日。後來發展為以乾和支組成的干支對紀日。干支一共可組成六十個干支對,故一個干支周為六十日,一年有六個干支周。每一個干支周又分六旬,每旬十日。這種干支紀日法再配以太陰月(月亮的朔望周期,即朔望月)。每個朔望月約29天半稍多,每個月或三十日(大月)或二十九日(小月)。一年有十二個朔望月稍多,十二個朔望月只有354天多一點,不足一年365日之數。為此古人加置閏月以調整太陰月與季節物候對應。這樣使得中國古代的曆法具有陰陽合曆的特色,即既有據太陽運動制定的陽曆,又有據月亮運動的陰曆,兩者結合在一起,使曆法的功能大大提高,至今仍在行用。

《周易》的第二十四卦復卦卦辭說:「亨。出入無疾,朋來無咎。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利有攸往。」《象辭》中說:「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天行也。」即認為七日是天道循環往複的一種周期。對前已述及的蠱卦卦辭中的先甲後甲,《彖傳》也說:「『先甲三日,後甲三日』終則有始,天行也。」即是說自甲前三日之辛日至甲後三日之丁日,共為七日,天道之運行是終而復始,往複循環歷七日為一周。《易傳》從陰陽觀點出發,認為陰陽之氣,此消彼長,歷經「七」數而來複一次。如五月姤卦一陰始生,至十一月復卦一陽生,歷經七個月。又從古代之氣候物候而言,春夏天氣變暖變熱,晝長而夜短;秋冬天氣變涼變冷,晝短而夜長。春夏曆六個月,秋冬歷六個月。陰氣自正月衰落,至七月又逐漸興旺,共歷經七個月,《易經》言之則陰氣至七而復;陽氣自七月衰落,至次年正月又興旺起來,亦共歷經七個月,即陽氣亦至七而復。陰陽二氣皆至七個月而復,此即「終則有始」的天道循環。這裡反映了古代對於天道周期的認識。正是對於天度即日月和其他天體的運行規律和氣數即氣候與物候狀況相應的規律性的認識,以及用《周易》陰陽觀點和卦的爻數來描述這種天道的實際,而得出「七日來複」的周期性認識。

《周易》中第三十卦離卦。離卦中的九三爻辭:「日昃之離,不鼓缶而歌,則大耋之嗟,凶。」高亨在其《周易大傳今注·離卦九三爻辭》中說:「離借為螭,龍也,謂去氣似龍形者,虹之類也,音轉而謂之霓。」爻辭的意思是,下午至傍晚時分,有虹霓出現在天空,這是一種凶兆,如果不擊缶唱歌以禳解之,則有老人悲傷憂嘆之凶。論說了一種特殊的天象,《漢書·五行志》引《京房易傳》說「霓,日旁氣也。」虹霓是一種大氣現象,常出現在日旁。《唐開元占經》卷九十八引《漢書·天文志》說:「虹霓,陰陽之精。」如淳曰:「雄曰虹,雌曰霓。」又曰:「色著為虹,色微為霓。」說明古代人們對虹霓現象的注意。《周易》卦爻辭中第五十四卦的歸妹卦。歸妹卦的六五爻辭說:「帝乙歸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幾望,吉。」爻辭中提到月幾望,望是滿月的月相,即每月的十五日。幾望當為既望,既望是望後數日中的月相。古人已知月食必發生在望日,按《唐開元占經》卷十七引甘德佔說:「月生十日至十四日而食,天下兵起。」又引石申說:「十五日而食,國破滅亡。」即古人以為望日之前數日都有可能發生月食。而望過後,即既望就不可能發生月食,古人認為不發生月食即為吉日,因而吉日當在既望。

《周易》第五十五卦豐卦。豐之義為大,佔得豐卦謂能成就大事。豐卦卦辭說:「亨,王假之,勿憂,宜日中。」這裡特別提出時間「日中」,意謂成大事除王要親至祭祀外,還要如太陽正在中天時那樣光照天下。豐卦六二、九三和九四三爻,都提到日中。六二爻爻辭說:「豐其蔀,日中見斗,…。」其意思是太陽光被大團蒙氣遮蔽,日光昏暗,而可見到星辰,如明亮的北斗星在此時隱約可見。九三爻辭是:「豐其沛,日中見沫,…。」其意思是蒙氣加厚,似欲大雨滂沛,雖在日中,昏暗無光,或覺見鬼魅。九四爻辭是:「豐其蔀,日中見斗,…。」意思是:蒙氣濃重,在大白天見到北斗星。豐卦這三爻爻辭中所見,都基於蒙氣濃重所致。蒙氣,《漢書·五行志》引《京房易傳》說:「有霓、蒙、霧。霧,上下合也。蒙如塵雲。霓,日旁氣也。」《詔開元占經》引《黃帝占》說:「凡連陰十日,晝不見日,夜不見月,亂風四起,欲雨而無雨,名曰蒙。」又古代認為太陽於日食時無光,還有一種稱為「薄」的現象,就是「日月無光曰薄」(《唐開元占經》卷九),又引《京房易傳》說:「(日)食皆於晦朔,有不於晦朔者名曰薄,雖非日月同宿,時陰氣盛,猶掩薄日光也。」除日薄日食時太陽光暗外,古代還觀測到一種「日晝昏」的情況,據《唐開元占經》引石申說:「日晝昏,行人無影,到暮不止。」甘德說:「日晝昏,鳥群鳴。」又引《春秋·威精符》說:「日者,陽之精,曜魄光明所以察下,夫以照滅、晝晦,甚所懼也。」還引《京房別對災異》說:「……日無光,暗冥不明。《易》曰日中見斗。日中星見明其冥也,故貶之為暮也。」可見豐卦所記的是一種特異的大氣現象,古代人們常觀測到,並對這種天象的出現進行記錄和占測。《周易》中第五十七卦巽卦。巽卦主要涉及的自然現象是風。九五爻辭說:「貞吉,悔亡,無不利,無初有終。先庚三日,後庚三日,吉。」先庚三日,後庚三日是古代干支紀日的應用。

2、《易傳》對天象的解釋

(1)彖、象二傳關於天象曆法之論述

第六位的訟卦。《象辭》關於訟卦說:「天與水違行,訟。君子以作事謀始。」古代人們觀測天空,看到天上的星體諸如日月星辰都是從東到西運行。即所謂「天左旋」。同時古代人們觀測到大地上的河流,大都是水向東流。這樣就形成一個天與水違行的情況。正如《周易集解》引荀爽之說:「天自西轉,水自東流,上下違行,成訟之象也。」而從卦象上看,訟卦上乾下坎,乾天坎水,天向西轉,水向東行,也描述了天與水違行的自然界狀況。

第二十二位的賁卦。《序卦傳》說:「賁者,飾也。」凡飾物必有文采雜色,所以賁卦主要說的文飾方面的事。但《彖辭》卻說: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古代天文家認為宇宙間充滿元氣,宇宙間的一切均為元氣所生。《淮南子·天文訓》說:「宇宙生氣,氣有涯垠。清陽者薄靡而為天,重濁者凝滯而為地。」即是天為陽氣,地為陰氣。人能觀察到天上兩個最主要也是最大的天體太陽和月亮,也是一陰一陽。張衡《靈憲》中說:「日者陽精之宗」和「月者陰精之宗」。其餘諸星也各有陰陽。因而天上各種星體的排列,運行,只不過是陰陽並陳和陰陽之迭運。這種情況如果用卦象表示,即如卦爻之剛柔相錯,而剛柔交錯以成文。所以一切天象就構成天文,或者說天文現象。人們觀察天文現象,並從中探索出其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就是考查前已述及的天度和氣數相應的情況。從而由天象察知時序之變化,以便做好安排和準備。

排在第二十三位的剝卦。《彖辭》說:「順而止之,觀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虛,天行也。」剝卦下卦為坤,上卦為艮。坤有順義,艮有止義,故說順而止之。即順應客觀形勢而不亂動。要順應形勢,就要從天地間各種事物中,觀察各自陰陽變化的盈虛消息。即「君子尚盈虛消息。」而這正是天道的體現。《史記·曆書》敘述自黃帝以來,各代考察天度、建立時序,制定和改進曆法的情況。首先提到黃帝「考定星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閏余」,即是觀察星象及其隨時間表變化而建曆法、確立五行,觀察隨星曆變化的陰陽消長,再調整置閏以使天度與氣數相應。在戰國紛爭之時,還有鄒衍注意觀察和了解陰陽消長的情況,並將這種觀察得到的陰陽消長情況,調整曆日安排,使人們知道如何順應天時。《彖辭》對剝卦的這一解說,揭示中國古代曆法的一個特色,就是注意曆法與氣候、物候的相應。

晉卦是第三十五卦,從卦象看晉卦上卦離而下卦坤。離為日而坤為地。所以《彖辭》對於晉卦說:「晉,進也。明出地上。」即晉卦卦象象徵日出地上。太陽出地平後,在天空冉冉前進,所以晉卦有上進的意義。《象辭》也說:「明出地上,晉。君子以自昭明德。」這裡進一步將日出地上,明照於天下進行了強調。明夷是第三十六卦。明夷卦在卦象上正與晉卦相反,是坤在上而離在下,坤為地離為日,故表示日入於地中,即太陽落在地平之下,是一種黑夜之象。明夷卦的《象辭》說:「明入地中,明夷。…」就是說日入地中,明夷的意思也就是日沒之義,即太陽下山轉入地中。

晉卦和明夷卦相連,兩卦分別表示晝和夜,實際上描述了太陽在天空的周日視運動。即太陽從地下升出地平,又上升到天空,又從天上沒入地平轉於地下的過程。

第四十九位的革卦。對於革卦的卦象,《彖辭》說:「革,水火相息,…。」革卦之上卦兌,下卦離。兌為澤而澤中有水,離為火,形成水在火上之象。水大滅火,火大把水燒乾。故「水火相息」,這裡的「息」據高亨說是滅的意思。《彖辭》進一步說:「天地革而四時成。…。」對於自然界認為是天地變革而成四時之應。所謂天地革,在天上是太陽的周年視運行,即太陽在黃道上位置的改變。在地上則是物侯的變化(包括氣候變化),這兩者變化而形成春夏秋冬的四季。《象辭》也對革卦作了解釋,其說為:「澤中有火,革。…。」從革卦卦象而言,上兌下離,即上澤下火,也可說是澤中有火。澤中有火,就會使澤有變化。澤有水,有草木等等。有火在澤中,其極端情況或是水涸草木枯焦,這時火勝水;另一極端就是水勝火,則水草旺盛。在這兩個極端情況之間還有各種可能狀態。由此當可觀察澤水漲落,草木枯榮的周期性變化。

(2)《易傳》其餘各篇關於天象曆法之論述

《易傳》其餘各篇是指《文言》、《繫辭》、《說卦》、《序卦》和《雜卦》中提到的在天象曆法方面的敘述,揭示《周易》與古代天文學的關係。

①仰觀天文。天文學是一門觀測的科學。自遠古時代迄至今日,天文學都保持了這一特色。《繫辭》說:「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即說通過仰觀俯察,不僅僅了解關於天象和地理等事情,而且進一步探討事物之原理。《繫辭下》:「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古人仰觀天文的目的,是想通過仰觀天文取得人類生存所需要的知識和智慧。包犧氏正是通過仰觀俯察,近取遠取,作出了八卦,大大提高了人類認識宇宙和開發自然的能力。於是仰觀天文是《易傳》各篇中關心的主題之一,也一直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關心的主題之一。

通過仰觀天文,建立起來的八卦系統後來重為6 4卦,成為一種符號體系。通過這一符號與體系,將天象與人類生活和生產中的事件聯繫起來。前面我們已經看到不少例子,但《繫辭下》還舉例作了說明。例如是:「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蓋取諸噬嗑。」噬嗑卦上離下震,離為日,震為動。離日在上表示太陽在天空中天附近,震之動可表示人群擾嚷進行交易。這就是日中為市的卦象描述。又說:「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蓋取諸《大壯》。」大壯卦的卦象是上震下乾。震為雷亦可表示雷雨;乾為天,亦可表示為天穹似的圓蓋上,而在圓蓋庇護下的人和物免於雷雨之淋。這正是古代宮室之象。日中為市是一種人類交際活動現象,這就要求人們按時而至。日中是一個明顯的易於觀測的天象,這個時間也是容易遵守的。宮室的建築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標誌,人們日常觀測到的天球之象,使人們想像到生長在地上的人和萬物是被天覆蓋著。聯想到建造遮避風雨的宮室應該有一個蒼穹似的圓頂。

②天圓地方。大壯卦所示的卦象,反映了古代人們關於天地的一種觀念,即天覆蓋著人類和萬物,而大地負載著人類和萬物,即所謂「天覆地載」,《黃帝內經·寶命全形》說:「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這樣自然呈現的天地之位,《繫辭》傳說是「乾坤成列」,於是「乾坤成立,而《易》立乎其中矣」。天地定好位,《易》就在其間體現,《易》之道就在天地間發揮作用。所以《繫辭》傳強調《易》:「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就是將天象與《易》緊密地聯接在一起。這種天在上和地在下的天地結構形態,在古代是屬於蓋天說構思的天地類型。雖然沒有詳細說到天地的具體形狀,但卻已經說到宮室的圓頂是對天球蒼穹的模擬,所以天的圓形是不言而喻的。至於地是什麼形狀沒有明說。只有《說卦傳》說到「坤為地,為母,為布。」將地與布聯繫起來,似乎認為地是平展的,像是展平的一幅大布。《文言》對於《坤》說:「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似乎是說了坤為地為方,不過說的是「德方」,未必是說地的形體為方。《周易本義》又引荀爽《九家集解》說坤還「為牝、為迷、為方……」所以坤為地為方還是有根據的。

然而從《文言》關於坤「至靜而德方」之說,可以看到古人對天地的觀察,不只停留在直觀形態的描述。還要從天圓地平的直觀形態進一步從中概括出圓和方的更深層的含義。從天體的周期性運行想到天道為圓,又從地面之山陵、河流等之固定不移,方方正正地分布在平展之大地上,推想到地道為方。《呂氏春秋·圜道》中解釋說:「何以說地道之方也?萬物殊類殊形,皆有分職,不能相為,故曰地道方。」

③天動地靜。上一段已經說到《易繫辭》很強調天地的定位。除了為勾勒出一種蓋天型天地構形外,還有就是想從天地上下定位這個對立中將天地的深層次的特性描述清楚。《繫辭》傳一開頭就說:「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這三句話就是從天地的對立狀態來描述天地。第一句本質是說古代聖人仰觀於天,俯察於地。因其尊卑而定乾坤之象。第二句則是天在上而地在下,而分出爻位之貴賤。第三句是說天常動而地常靜,因天地之動靜而知爻象有剛柔之分。第一第二句仰觀俯察和天地上下的論述前面已加討論,此處不再提及。第三句是說天常動而地常靜,因天地之動靜而知爻象有剛柔之分。

首先,《繫辭上》說:「剛柔者,晝夜之象也。」這裡剛代表晝而夜代表柔。而《易》之陽爻為剛,陰爻為柔。因而剛柔相推而成晝夜交替。後面又說晝夜道:「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按焦循說:「晝夜之道即一陰一陽之道也。」所以《易傳》論晝夜,晝陽而夜陰,剛為晝而柔為夜。若能通晝夜之道,即通陰陽之道就有智慧。這些都是從天動地靜的認識而來。

其次,從天動地靜而言,則天體常動而地體常靜。所以四季的變化,一天時間的變化都是由天體的運動顯示。所以《繫辭下》說:「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這是說的周日運行,即太陽升起,月亮不見(往);而太陽下山,月亮照明。如果考慮到月相的每日變化,實際上還說了月亮的周期運行。又說:「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這是說太陽的周年視運動。寒往暑來是說太陽在過春分點後的運行;暑往則寒來是說太陽在秋分點後的運行。一寒一暑成一歲之功。在《易傳》看來這是天運的結果,是天動地靜的宇宙結構狀態的自然體現。

④陰陽配日月。前面說到晝夜時,講到晝為陽,夜為陰。實際上就說了陽配日,因為白晝只有太陽在照耀。而在夜晚,黑夜為陰,應是沒有光亮。但一個月中雖不是每個夜晚都有月亮,也不是每一個有月亮的夜晚,月光整夜都有。但畢竟夜晚會有月光出現,而且在滿月及附近的幾天月亮整夜在天空照耀。或許是由於月亮在夜間出,不將之列為陽而是把它列為陰的一類。所以《繫辭》說《易》「廣大配天地,變動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即將日月作為陰陽的具體體現。

⑤五歲再閏。《繫辭》論大衍之數說:「歸奇於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後掛」。此是以「五歲再閏」解釋揲蓍成卦中的「歸奇」程序。在漢代以前行用的曆法叫四分曆(由於後漢又用新的四分曆,就將漢以前的四分曆叫做古四分曆)。所以叫四分曆就是一年有365 1/4日。這一年實際上應稱為回歸年,即地球繞太陽一周,或者嚴格些說是太陽連續兩次通過春分點(中國古代常用冬至點)的時間間隔。但古代一個月的時間單位則是29.530851日,這樣一年12個月只有354.37日,與一回歸年差了大約11天,這樣過三年,兩者就差一個月多,為了調整月份與季節的對應(古代的十二個月是與四季緊密對應的,各季的三個月分別稱為該季的孟、仲、季月。如春季的第一個正月,稱為孟春之月,二月稱為仲春,三月稱為季春),就要加置閏月。如果每次經三年加一個閏月,則因為不能補足太陰年(12個朔望月組成的一年)較回歸年差的日數,幾次加閏之後,就要額外再加閏月補足,所以古代往往採取三年一閏,五年再閏的辦法加置閏月。古代曆法家採用19年置七個閏月的規則來調整,19個回歸年的長度是:365.25×19=6939.75日,19年加七個閏月共有235個朔望月(19×12+7=235),共有235×29.530851=6939.749985日。由此可見,19年加置七個閏月的長度幾乎等於19個回歸年的長度,所以採用五歲再閏的辦法大致符合十九年加七閏的規則。

⑥八卦方位。《說卦傳》詳細交代了八卦的兩種方位排列,後被稱為先天和後天卦位。其先天卦位是這樣說的:「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所謂」天地定位「是說定出乾坤二卦方位相對立,前已說明《繫辭》把天尊地卑(天在上,地在下)的天地對立作為《易》之根本。「山澤通氣」是說艮兌二卦相對立,「雷風相薄」則是說震巽二卦之對立,「水火不相射」謂坎離二卦之對立。各對立卦都是陰陽相錯,如山澤通氣之艮兌二卦對立,艮卦上爻為剛爻,下兩爻為柔爻,而與之對立的兌卦,則上爻為柔爻,下兩爻為剛爻,其他各對立卦均如此,故說「八卦相錯」。如果從方位上來排,揚雄《太玄經·玄告》中有所說明,《太玄告》說:「天地相對,日月相劌,山川相流,輕重相浮。」又說:「南北定位,東西通氣,萬物錯雜乎其中。」說天地相對,南北定位,即謂乾南坤北。相劌謂相會,離為日,坎為月,故說日月相會,東西通氣即說離東坎西,天地日月據四正方位,其餘山川相流,和輕重相浮則指艮兌和震巽兩兩對立之四隅卦,則未詳細說明方位只說「萬物錯處於其中」從卦之方位言,即此四卦對立相錯地分布於四正卦位之中。

除了上述稱之為先天卦位的八卦方位,還有後天卦位之說明,即:「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齊乎巽,巽東南也。……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坤也者,地也,萬物皆致養焉。……兌,正秋也。……乾,西北之卦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艮東北之卦也。」這一段說的是後天卦位,以八卦配八方,也配八節(即四立二分二至)亦即用物候和氣候表一年之歷程。

以上兩種八卦方位說都是《易傳》用於說明氣候和事物變化時所常用的,成為後來卦氣說的依據。10

(二)曆法

西漢時代,易學家將《易》與四時節氣聯繫,其中《易》與曆法的聯繫比較普及。周易文化在曆法上被廣泛應用。

1、孟喜卦氣說與太初曆

西漢時代的著名《易》學家孟喜,創立了他的《易》家侯陰陽災變之說,而後世傳孟喜卦氣說。卦氣說是以六十四卦爻象的變化解釋大陸氣候一年變化的過程。孟喜卦氣說主要有三個內容:

一是十二月卦或十二消息卦。從冬至前坤卦當令,冬至時一陽生為復卦,當十一月天正建子,十二月地正建丑為臨卦二陽生,正月人正建寅為三陽泰卦,每月變一爻到四月建巳得乾卦,陽氣鼎盛。至夏至一陰生,五月建午姤卦,六月建未二陰生得遁卦,七月建申三陰得否卦,每月長一陰爻至十月建亥得六陰卦坤。

二是孟喜卦氣說,其說分為三個方面。其中第一方面是將卦分為兩大類。第一大類只有坎震離兌四正卦,主管一年之四季。坎主冬至及其後五氣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共六氣。震主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六氣。離主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六氣,兌主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六氣。即四正卦主全年二十四氣。第二大類是其餘六十卦,平分於十二個月即每月五卦。這五卦分別賦予爵位,作為月卦或消息卦的那個卦是一月之主卦,稱為辟卦,闢為君王之義;其餘卦分為公、侯、卿、大夫四等,這五等爵位之每一爵均有十二卦,例如前述之辟卦就是十二個卦。每個月各卦的安排是自該月中氣由公卦開始(二十四節氣若從冬至開始,則冬至為中氣,小寒為節氣,大寒為中氣,立春為節氣,凡奇數位者中氣,偶數伴者節氣)。這是由於每年曆法的起點是冬至,對應的卦是中孚,中孚是三公卦。所以五個卦三十天過後,又逢中氣,則由下一個公卦開始。十一月中氣冬至是中孚公卦,十二月中氣大寒,公卦是升卦,正月公卦自雨水始等等,緊接公卦的是辟卦,十一月冬至起中孚,下接十一月辟卦復卦,十二月大寒起公卦升卦,升卦後為臨卦等等。排在辟卦後面的是侯卦,接著是大夫卦,再接卿卦,然後就是下個月公卦。這是從節侯來排的。若按月份說,則每個月先是節氣,而後是中氣,排在節氣的卦是侯卦,不過不像公卦那樣初爻起於中氣,而是節氣居於侯卦之間,侯卦四爻起於節氣,例如十一月中氣冬至交中孚公卦下一卦是十一月辟卦,再接就是侯內卦即侯卦下卦,共歷十五日,然後侯外卦。侯外卦後接大夫卦和卿卦亦共歷十五日。(以上見《新唐書》卷二十八上)

第三是六日七分法,這是孟喜將四正卦之外的六十卦共三百六十爻來配日。由於一年為365 1/4(365.25)而爻只三百六十,所以每爻配一日外,還要稍多。為此孟喜將一日分為八十分,則5.25日共四百二十分(5.25×80),再將此四百二十分均勻分布於六十卦中(420/60=7),則每卦得七分,或說是八十分之七分,於是每卦共得六日七分。一個月五卦,得30 35/80日,可見是純陽曆系統。

孟喜卦氣說大約於漢宣帝時行世,這時正是漢武改歷之後,朝廷頒行太初曆。因而孟喜卦氣說受太初曆的影響和啟發。首先是武帝改歷是採用鄧平八十一分法,即其一望朔月為29 43/81 日。但一年長度仍是按四分法。採取鄧平的八十一分法,是將音律引入曆法。《漢書·律曆志》言:「太極中央元氣,故為黃鐘,其實一龠,以其長自乘,故八十一為日法,所以生權衡度量,禮樂之所由出也。經元一以統始,《易》太極之首也。」每日分為八十一分,是得自黃鐘之數,所謂黃鐘之數八十一,是因鐘律管長九寸,這個九寸長的管子的容積是一龠,孟康說:「黃鐘律長九分,圍九分,以圍乘長,得積八十一寸也。」造《漢初歷》時就說:「律容一龠,積八十一寸,則一日之分也。」這個黃鐘之數也表示了太極中央元氣。

這因為黃鐘律數表示了太初上元氣的情況。太初上元是指太初曆起始的天象情況。即甲子日的夜半,又交冬至,又逢合朔,同時五大星也聚在一起。這時的氣正是十一月天正,律中黃鐘。孟康說:「太初上元甲子夜半朔旦冬至時,七曜(日月五星)會聚於斗,牽牛分度。夜盡如合璧連珠也。」要再次回復到太初上元的情況,要歷經4617年,這時天度氣數同於太初上元,一元要歷經三統,所以也可以說經三統又回復太初上元。這在《易》而言,就是為首的太極,所以太初改歷將曆象與元氣聯繫起來,將歷與《易》聯繫起來。此外,孟喜還認為「自冬至初,中孚用事」。以中孚卦配冬至初侯,為一年節氣的開始。而太初上元也起於冬至,也應配中孚卦。又說太極中央元氣之黃鐘律,黃色於五行為土,土為中央,《淮南子·天文訓》說:「黃者土德之色,仲者氣之種(踵)也。日冬至,德氣為土,色黃,故曰黃鐘。」因此孟喜卦氣說的起點,以中孚卦擔當,實際上是根據太初上元配中孚卦。根據《周易文化》的太極中央元氣來加以安排的。

2、僧一行卦氣說與大衍曆

唐開元九年(公元721年)僧一行奉詔作新曆。一行推大衍數立術推演新曆,歷5年草成而一行卒,後由陳說陳玄景等編為歷術七篇,略例一篇,歷議十篇,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頒行,稱為大衍曆。大衍曆在推算方法上有其特色,且有所革新。錢寶琮說:「就一切推算方法而論,一行大衍曆可以算是一個比較完善的曆法。」但一行所取天文數據和解釋方法則有欠精密之處。當時就有人提出意見,於是進行實測比較。當時三種著名曆法比較的結果是:「大衍十得七、八,麟德(歷)三、四,九執(歷)一、二焉。」所以總的說來,大衍曆在當時是一部較為精密的曆法。

一行造歷是運用《周易文化》的典範,他在其《曆本議》中說:「天始於一,地始於二。合二始以位剛柔,天數終於九,地數終於十,合二終以紀閏余。天數中於五,地數中於六,合二中以通律歷。」就是據於《繫辭》「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他由此推出大衍曆法中的通法3040。3040是日法,相當於古四分曆中的940和太初曆中的81,但在大衍曆中,所有日、月和五大行星的運動周期的分數部分,都用3040為共同分母,而3040=19×160。其中19是漢歷19年7閏的19,稱為章法。故歷家稱其通法,暗含舊章法。依一行說,舊章法的19是天地二終數相合紀閏余(即19年加7閏月)。一行又進一步說:「夫數象微於三、四,而章於七、八。」即說三和四是微,而七和八是章。又說:「自五以降,為五行生數,自六以往為五材成數。」生數為一、二、三、四、五,成數為六、七、八、九、十,生數總共為15,成數總共為40。40×15=600,15×40=600,並式為成數乘生數稱為天中積,後式為生數乘成數,稱為地中積,皆為600。又說:「天地中積,千有二百。揲之以四,為爻率三百。以十位乘之而二章之積三干;以五材乘八象,得二微之積四十。兼章微之積,則氣數之分母也。」這就是3040之由來。

一行造歷推演各數都據於《易》外,在大衍曆中又有步發歙術,步發歙就是求卦氣,將六十卦與七十二侯對應起來,同時求五行用事。《新唐書·歷志》說:「十二月卦出於孟氏章句,其說《易》本於氣,而後以人事明之。」說明一行卦氣說據於孟喜卦氣。又說:「七十二侯原於周公《時訓》。《月令》雖頗有增益,然先後之次則同。」將卦與七十二侯聯繫起來入歷,始於北魏正光歷。其法先推四正卦,即求冬至日為坎卦用事日,春分日即震卦用事日,夏至為離卦用事日,秋分即兌卦用事日,然後由冬至日或坎卦用事日求中孚卦。由此再求次卦,即復卦等等。推七十二侯,如冬至日入蚯蚓結之侯,每一節氣三侯。但在大衍曆的步發歙術是先立下幾個基本數據,即:天中之策五(天數一、三、五、七、九之中數),地中之策六(地數二四六八十的中數),貞悔之策三。求七十二侯說:「各因中節命之,得初侯。」就是說根據中氣和節氣定下侯的名稱,先由中氣得初侯,加天中之策(5日)得次侯,又加,得末侯。因中氣命之,得公卦用事,(即公卦起於中氣)。以地中之策累加之,得次卦策(3)加侯卦,得十有二節之初外卦用事(即節日起侯卦上卦)」等等。因而一行的卦氣本質是將孟喜卦氣,編進曆法中去

由於大衍曆是著名曆法,受其影響,後世都將步發歙作為曆法的一項內容。11

(三)、天人關係學說

《易經》內蘊著自然界與人類社會融為一體的觀念。卦辭、爻辭有許多地方記述的是人事,也有許多地方記述的是自然現象,不但將人事與自然現象合在一起來說明吉凶,而且也往往拿卦辭、爻辭中所談的自然現象回答人事問題,把自然現象和人事視為同類。《易傳》展示了這一內蘊,並且進行了發揮。

1、推天道以明人事

《易傳》把天地人視為一個統一整體,認為它們各自呈現出自身的具體規律,稱為天道、地道和人道,即三才之道。《易傳》認為衡量人們行為的正確與否,就要看它是否與天地之道相合。如《繫辭》傳所說:「天地變化,聖人效之。」「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是說賢人效法天地之道即乾坤簡易的法則,故能親近百姓,德高望重,立功建業,為世人所敬仰。不僅聖人如此,君子、賢人乃至百姓,都在按著天地之道行事,不同的是君子自覺而百姓自然。

《易傳》認為,人類效法天地可以表現在諸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表現是人的品格。如乾卦《象》傳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卦《象》傳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君子效法天地之德行,則剛健有為,自強不息;容民畜眾,包納一切。小畜卦《象》傳也說:「風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此卦之上卦為巽,象徵風,下卦為乾,象徵天,所以說「風行天上」。君子效法此種自然現象,以道德教化行於朝野,蓄積美德。

《易傳》以天地之道為人類行為的準則,將天道和人道合而為一,對中國人的世界觀發生了深刻的影響。歷代的易學家都闡發了這種天人合一的世界觀,如宋代程頤所說,「天地人只是一道」;張載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題,認為人是氣化的產物,人性具有氣的本性;王夫之同樣認為人道本於天道,如人的聰明智慧和仁義道德來於陰陽二氣之精者。這種觀念成為儒家推行道德教化的經典根據之一。

2、天地設位,聖人成能

在《易傳》看來,人道雖效法天道,但不等於說,人在自然面前無所作為,人應發揮自己的努力,與天地相協調,並協助自然界成就其化育萬物的功能,從自然界中吸取養料,以提高人的智力和品德,此即《易傳》所說,「天地設位,聖人成能。」

歷代易學倡導的天人合一觀,將天道之必然和人道之當然統一起來,成為中國哲學有關天人之學的一大特色。因此,《易傳》提出了「順天」、「應天」等說,又具有發揮人能的因素。如說:「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象》「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彖》這是說,人的行為,既要順天道,又要盡人事。如《彖》傳所說,君子要修治法則,明確時令,以便掌握時令季節變化的法則,適應時節以安排生產與生活。

據此,《易傳》又提出了「裁成輔相」說。泰卦《彖》傳說:「天地交,泰。後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財」同裁。「財成」即加以裁製完成。「輔相」即遵循固有的規律而加以輔助。「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就是在遵循自然規律的基礎上,對自然物的變化加以輔助,節制或調整,使其更加符合人類的需要。

這一思想在《文言》傳中也有體現。其中說:「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所謂「先天」,是說,先於天時到來而行動,即能預測天時的變化,為天時變化之前導。所謂「後天」,是說,天時到來後又按天時的變化而行動,即從天而動,在自然變化既已發生之後,又注意適應。此種「與天地合其德」說,不只是順應自然,而是利用和遵循自然規律,為人類造福,也就是裁成輔相之意。

聖人成能說和裁成輔相說,可以說是一種天人諧和論。從理論思維說,涉及到了客觀規律性和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關係問題。《易傳》一方面強調要尊重客觀規律,「順天休命」;另一方面又強調要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財成天地之道」。這一學說,猜測到了自然與人為的辯證統一關係,反映了中國古代先哲們的高度智慧,在易學史上,一直受到易學家們的重視和推崇,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天人之學的體系。

宋明時期的易學家出色地完成了這一任務。為了論證「聖人成能」這一命題,理學派和氣學派的學者又研究了天人區分的問題。如程頤指出,天人雖是一理,但天道和人道又有區別,所謂「天人所為,各自有分」。如四時變化,有其規律為天道,春種秋收,則為人道,二者不能混同。張載指出天道「無心無為」說,認為自然界的變化,沒有思慮和仁德,思慮和仁德是人道的特點。他說:「天能謂性,人謀謂能。大人盡性,不以天能為能,而以人能為能。」(《易說·繫辭下》)「天能」謂自然之所能,指 氣化 萬 物,無有思慮,乃自然而然,故稱為「性」。「人能」,指人的謀慮。認為大人君子要發揚人的本性,不能因循自然,應發揮人的聰明才智,利用和控制自然,為人類造福,方以智依此提出「聖人主天地」和「聖人以造造化」說,即人類依自然物的性能及其變化的規律控制和改造自然物。王夫之則提出「天道無擇,而人道有辨」說,認為氣化萬物無所選擇,即「無心而化成」,而人則懂得善惡之心,故從事道德生活。因此,以人為自然界的主人,行裁成輔相天地之道,利用自然的東西,創造人類的物質文明。他將這一論點,稱為「延天以佑人」,即通過人的智力,延長自然的功能,為人類服務,從而對天人之學作出了重大貢獻。

按《周易文化》系統,天人問題是自然與人的關係問題。易學家們依「聖人成能」說,指出人同自然既有同一性,又有差異性,二者乃對立統一的關係。就其對立說,人有智慧和仁德,可以改變自然的現狀;就其統一說,人與自然又相互依存,相資相濟,認為人改造自然,不是破壞和毀滅自然,而是按自然的規律調整人和自然的關係,使其符合人類的利益。這種天人觀不同於西洋傳統哲學中將人與自然對立起來的觀點,對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有重大的理論意義,是值得我們發揚光大的。12

綜上所述,《周易文化》中不但具有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而且具有對這些知識的應用和實踐,這完全符合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定義所包含的第四方面: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七、具備了申報國家級和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條件

安陽市政府對《周易文化》的保護、繼承和發展十分重視,並且作好了申報國家級和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準備工作,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

(一)作為《歸藏易》《周易》的發祥地,歷史文化遺址是其中重要的內容之一。為更好地保護我國這一優秀文化遺產,安陽市先後投資1.2億元對《歸藏易》的發源地殷墟進行了恢復和修整,並申報成功世界文化遺產,投資5000餘萬元對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周易的發源地——羑里城遺址進行了恢復和保護,申報成功國家4A級旅遊區,使其成為世界周易文化的聖地。湯陰縣政府正在籌建「羑里中華周易文化苑」,建成之後將使羑里城成為國家5A級旅遊區。

(二)自1989年以來,市政府每年舉辦周易與現代化國際討論會,目前已經連續成功舉辦了22屆,為促進周易文化研究的繁榮與發展起到了奠基的積極作用,使安陽成為世界周易文化研究的中心之一。

(三)投資1.5億元建成了以周易文化為主要特徵的文化休閑活動場所——易園,使之在廣大群眾中普及周易文化寓教於樂、寓教於游,同時,也成為中外周易愛好者的樂園。

(四)目前,在市委、市政府的關懷支持下,安陽市先後成立了社團組織「安陽周易研究會」、事業單位「安陽市周易研究中心」、社會辦學機構「安陽周易專修學院」等。另外,安陽市所屬的「五縣四區」也都相繼成立了周易學術社團組織。安陽工學院、安陽師院也先後成立了周易研究所,龍安區成立了周易藝術學校。使周易文化的普及具有了廣泛的群眾基礎。

(五)市領導挂帥,成立了安陽市《周易文化》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導小組。

(六) 「安陽周易研究會」作為安陽市《周易文化》申報省級、國家級和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具體辦事機構,負責《周易文化》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負責周易文化的保護、傳承和發展,負責《周易文化》報刊的編輯與出版,負責一年一度的《周易與現代化國際討論會》的籌備與舉辦,負責全市《周易文化》社團組織的協調,並且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七)在全市廣大群眾和幹部中舉行《周易文化》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萬人簽名活動;建立《周易文化》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網頁,進行宣傳。

(八)近幾年來,全國各地易學組織如雨後春荀般發展起來,2008年開始,連續三年,我們與北京周易研究會共同發起,在北京與全國各地易學組織聯合成立申遺聯盟,發表申遺宣言。我們相信,通過我們的堅持不懈的努力,讓大家、特別是主管非物質文化遺產評審的專家和領導,對《周易文化》都能夠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和了解。

八、周易文化作為國家和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當之無愧

三千多年來,《周易文化》研究經歷了多個時代,每個時代都賦予其時代內涵,使得《周易文化》更加博大精深,內容恢弘,代表了中國古代哲學與科學輝煌成就的高峰。《周易文化》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體現出的自強不息、開拓創新、艱苦奮鬥的民族精神,在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過程中,發揮著潛移默化、舉足輕重的巨大作用。

安陽現代易學研究起步較早,發展速度迅猛,形成了國內外學易、研易、用易的中心。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為學術界創造出一個寬鬆的環境,在國外易經研究的激勵下和國內易學研究的指導下,安陽易學研究很快蓬勃發展起來,從1989年起,順應當時形勢和發展周易文化的需要,安陽每年一度的「周易與現代化國際討論會」如期舉辦,到目前為止已成功舉辦22屆,培養出了大批周易學者,評選了優秀易學論文,出版了幾十部易學著作等。奠定了安陽「世界周易文化之都」的地位,推動了全球周易文化的普及和發展。21年來,先後有來自中、美、英、德、法、意、日、巴西、韓、新、澳、泰、印尼、馬來西亞、挪威、和中國台灣、香港、澳門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學者、教授萬餘人次參加了研討會,形成了歷史上空前《周易文化》研究規模。日本學者則稱之為「席捲世界的中國《易》學熱」。在國外,《易經》被認為是一部奇妙的未來學著作。美國社會學家驚呼:「東方文化正在改變西方人的生活方式與觀念,印度的瑜伽功改變的是西方人的體育和健身方式與觀念,而中國的《易經》改變的則是西方人的哲學觀、世界觀和思維方式」。

黨 的1 七 大 報告指出:「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要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周易文化》是屬於中國的、同時也是屬於全人類所共有的優秀文化遺產。目前世界上掀起的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熱潮,正說明了各個國家對所擁有的文化遺產的重視,同時,世界級文化遺產的數量與品位也說明了這個國家的文明發達程度與水平,《周易文化》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勢在必行,2007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已經批准將《周易文化》列入了河南省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我們熱切希望能儘快將《周易文化》申報為國家級和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縱觀《周易文化》的總體內涵,使之成為中華民族乃至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心愿。作者:秦文學

註解:

①摘自《巴黎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②參考《國際易學研究》第八輯 《世界易學和易學世界》 董光壁③④⑤⑦摘自《周易志》 陳凱東 主編⑥摘自《羑里城志》 殷時學 陶濤 主編⑧⑨⑩⑾⑿摘自或參考《周易基礎教程》 朱伯崑 主編


推薦閱讀:

怎麼看待《猩球崛起3》中上校這個人物?
每個人死前都應該試著殺死一條龍(5)
害怕孤獨的魔鬼們
四大名著一網打盡,可以寫千萬字的大綱《寶玉的傳奇一生》
《故事思維》終章——點評

TAG:文學 | 文化 | 遺產 | 周易 | 物質 | 非物質文化遺產 | 文化遺產 | 報告 | 物質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