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從古代名士看兼濟天下之心(康有山)

張良、陳平皆為漢高祖劉邦的得力謀士,在幫助劉邦平定天下、建立西漢王朝的過程中,都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兩人雖在出謀劃策方面都是出類拔萃的人物,但是,由於他們的出身、思想、經歷、目的等方面的不同,所以最後的結局也不盡相同。

張良(約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漢初政治家、軍事家,西漢開國元勛,史稱「漢初三傑」之一。生於陽翟(今禹州市),故居在城南張得鄉張得村。張良出身於貴族世家,他的父祖都是戰國時代韓國的重臣。所謂「五世相韓」,就是張良的父祖先後在韓國的五個君主時代,做「相」。張良在韓國沒有當過官,投奔劉邦後,曾封為留候。

陳平(?~公元前178年),西漢陽武(今中國中部河南原陽東南)人。陽武戶牖鄉人也。少時家貧(連媳婦都娶不起),好讀書,有田三十畝,獨與兄伯居。小時候的陳平因為在里中社為宰,分肉食甚均,很受鄉里的稱讚。因為陳平的政治道路不是很順暢的。

兩個人在投奔劉邦的目的和過程上,存在很大的差別:

張良的目的很清楚,用張良自己的話說:「臣為韓王送沛公」,很明顯是報答韓國國君對自己家族的恩德,為韓國復仇。所以曾「與客狙擊秦始皇博浪沙中,誤中副車」。但是遇到了劉邦這樣的「言聽計從」的明主,自己覺得「沛公殆天授」所以「故遂從之,不去見景駒(沒有去投奔韓王的後代景駒)」張良死後謚封文成候。陳平的過程比較曲折。他先是「陳涉起而王陳,使周市略定魏地,立魏咎為魏王,與秦軍相攻於臨濟。陳平固已前謝其兄伯,從少年往事魏王咎於臨濟。魏王以為太僕。說魏王不聽,人或讒之,陳平亡去。」,從魏王咎處逃跑後,投奔了項羽。但後來因「漢王攻下殷。項王怒,將誅定殷者將吏(陳平曾用安撫手段穩住了殷國,後來殷國又起兵反項羽)。陳平懼誅,乃封其金與印,使使歸項王,而平身間行仗劍亡。」,又從項羽那裡,靠魏無忌的引薦從項羽那裡又逃跑到劉邦處。

張良和陳平獲取智慧的途徑也是不同的。

張良是游到了下邳圯上,受到榖成山下「黃石公」饋贈的「一編書(太公兵法)」成為「王者師」的。而陳平則是「少時家貧,好讀書」,就是勤學苦讀的結果。

張良和陳平雖同屬道家思想體系,但是,兩個人的思想差別還是很大的。道家淡泊名利、珍視生命的思想促使張良走上了歸隱之路。他運用辟穀、導引等道家養生方法自我修鍊,達到了超凡脫俗的殊勝境界。

陳平以功封曲逆侯,在臨死之前說: 「我多陰謀,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廢,亦已矣,終不能復起,以吾多陰禍也。」然其後曾孫陳掌以衛氏親貴戚,原得續封陳氏,然終不得。可見陳平以「陰謀」所招致的「陰禍」是清楚的。他知道「吾世即廢,亦已矣,終不能復起,(意為:我這一輩就不行了,也就到頭了,也不可能再興旺起來了)」陳平死後,謚為獻侯。

而張良則與之相反,儘是 「陽謀」,下邊我們剖析幾個事例:

鴻門宴,是劉邦入關後,第一次的風險與考驗,也是劉邦生死存亡的第一個關鍵。這次危機,首先是張良力勸沛公「捨棄宮室、幃帳、狗馬、重寶、婦女」等奢侈享樂,還軍壩上,避免了軍力強大的項羽對劉邦的軍事打擊。是張良說服了好友項伯,處處保護劉邦、替劉邦說好話。也是他,以重金(金百鎰,珠二斗,良具以獻項伯,使請漢中地。),宴中,是他使樊噲介入,與「意在沛公」的項莊對舞,保護了劉邦。最後離開時,是張良掩護了劉邦撤退。

滎陽之圍,劉邦受困於危城,酈食其為劉邦出計分封六國,以拒項羽。是張良以八大理由勸阻了劉邦,後來以紀信喬扮劉邦替身,劉邦才得以突圍。

韓信欲自立為齊王,漢王怒。「張良說漢王,漢王使良授齊王信印」,穩住了韓信。才沒促成韓信與劉邦的決裂。這樣的例子,在司馬遷的《留侯世家》里有很多。

總之,張良分析、思考問題,注重形勢、權衡利弊、具體分析、著眼長遠、實事求是。

不搞權宜之計,很有一些辯證法的思想。

在「定都長安」、「太子廢立」, 黥布謀反、劉邦因病 「欲使太子將」等問題上的分析,都極為透徹。特別能說服人。尤其他的比方「乃令太子將此屬,無疑使羊將狼」(意思是讓體智相對孱弱的太子當大將,帶領那些如狼似虎的劉邦手下的悍將,就像讓一頭羊帶領一群狼一樣),說明問題,極為恰當有力。

陳平的計謀,則多是陰謀。

反間計除范增.。項羽之勇,軍力之強,劉邦難與爭鋒。范增出謀劃策,是劉邦很大的忌諱。陳平施以反間計。他先是一再向楚營使者宣揚「我們只知范增不知霸王」,還故意問使者是不是亞父(范增)派來的,使者驚訝地說是霸王派來的,陳平馬上就做迷茫狀,「我還以為是亞父派來的呢」。項羽還真地把范增攆回老家養老去了,范增走到半路就死了,一個著名謀臣,被陳平略施小計就除掉了。

漢六年,人有上書告楚王韓信反。是陳平為劉邦出了「詐游雲夢」的計策,擄回韓信,去其國,貶韓信為淮陰侯。

燕王盧綰反,劉邦下令樊噲以相國將兵攻之。要出發了,有人說樊噲的壞話,劉邦又讓陳平傳達命令,令周勃代樊噲為將,並下令陳平至軍中即斬樊噲頭。陳周二人邊走邊商量說: 「樊噲,帝之故人也,功多,且又乃呂后妹妹呂媭之夫,有親且貴,帝以忿怒故,欲斬之,則恐後悔。寧囚而致上,上自誅之。」未至軍,為壇,以節召樊噲。噲受詔,即反接載檻車,傳詣長安,而令絳侯勃代將,將兵定燕。

劉邦死後,孝惠帝短命,呂后準備實現自己霸權的目的,欲立諸呂為王,。問丞相王陵,王陵直率說不行。問陳平,陳平說:「可以」。可是到呂后死後,陳平又與太尉周勃合謀,盡誅諸呂,立孝文皇帝,這也是陳平之謀。

陳平為漢王劉邦出謀劃策,總是留有很大權變的餘地,大有明哲保身的打算,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

可見張良與陳平在謀略上,思想與風格等各方面差別都是很大的。

下面,擬和另一位古代的名士范蠡做一番比較。

范蠡,楚國宛(今河南南陽)人,子少伯。楚國宛城三戶(今河南南陽)人。大約生於(前536年——前448年)前後。

范蠡大約出生於公元前536年,約於公元前448年無疾而終,享年高齡,接近90歲,他還被稱為中國商人聖祖。

他出生在春秋時代的晚期楚國的一個貧寒之家。范蠡出身雖然貧苦,但聰敏睿智過人,韜略奇絕。年青時,就學富五車。上曉天文、下識地理,滿腹經綸,文韜武略,無所不精,史上評論他不亞於諸葛亮。然縱有聖人之資,在當時貴胄專權、政治紊亂的楚國,范蠡卻不為當國人所了解。

公元前496年,吳國和越國發生了槜李之戰(今浙江嘉興),吳王闔閭陣亡,此後兩國結怨,連年相互戰伐。公元前494年,闔閭之子夫差與勾踐在夫椒(今太湖洞庭山)決戰,越王勾踐不聽范蠡之言,大敗,僅剩5000兵卒逃入會稽山,越國徹底戰敗。范蠡於勾踐窮途末路之際,前往吳國,獻「卑辭厚禮,乞吳王夫差存留越國,旋被扣為人質。他入侍勾踐時,忍辱負重,向勾踐慨述「越必興、吳必敗」之道理、方法、策略,勸勾踐 「屈身以事吳王,徐圖轉機。」。被拜為上大夫後,他陪同勾踐夫婦在吳國為奴三年,忍以持志,礪而彌堅,君臣同念,共勵共勉。

三年後范蠡歸國,他與文種擬定興越滅吳九術,是越國「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策劃者和組織者。為了實施滅吳戰略,也施用了「九術」之一的「美人計」,范蠡親自跋山涉水,終於在苧蘿山浣紗河畔尋訪到德才貌兼備的西施,並把西施獻給吳王夫差。深明大義的西施與越國裡應外合,與范蠡配合,譜寫了興越滅吳的傳奇篇章。范蠡侍越王勾踐二十餘年,苦身戮力,勾踐也處處著意,謙恭服侍夫差。到公元前473年,越國終於滅掉了吳國,范蠡還幫助越王勾踐成就了霸業,使越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的最後一個國家。由於范蠡功勛卓著,被勾踐尊為上將軍。

但是,范蠡並未痴戀於盛名高位,他急流勇退、隱姓埋名,攜西施,泛舟五湖(儘管這是西施結果的說法之一,即使這只是一種赴會,也反映了後世人們的良好願望。現代也說范蠡與西施生一子,曾住蠡湖。亦說范蠡和西施墓在浙江桐廬分水裡湖圭峰山腰)。他輾轉來到齊國,變姓名為鴟夷子皮,帶領兒子和門徒在海邊結廬而居。戮力墾荒耕作,兼營副業並經商,沒有幾年,就積累了數千萬家產。他仗義疏財,施善鄉梓,范蠡的賢明能幹被齊人賞識,齊王把他請進國都臨淄,拜為主持政務的相國。他喟然感嘆:「居官致於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對於一個白手起家的布衣來講,已經足夠了。他認為「久受尊名,不是吉祥的徵兆」,於是,三年時他又急流勇退,向齊王歸還了相印,散盡家財,復歸商海。

一身布衣,范蠡第三次遷徙至陶(今山東定陶一帶),在 「天下之中」(定陶東接齊、魯,西臨秦、鄭,北靠晉、燕,南望楚、越。)是經商的最佳之地。沒過幾年,因取財有道,又富甲天下,遂自號陶朱公,成儒者經商之鼻祖,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范蠡曾遣人致書文種,警告文種: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啄,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但文種未能聽從范蠡的勸告。不久,文種像吳王夫差對伍子胥一樣,被勾踐賜劍自殺。

司馬遷對范蠡有高度的評價:稱其 「三遷皆有榮名」。後人概括他:「與時逐而不責於人」,後世讚譽他:「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是十分恰當的。

這三個人(范蠡、張良、陳平),具為古時名士。當然,他們的名望大小、才幹高低、學識的深淺、思想方法都不盡相同。

顯然,范蠡的學識等很多方面都是最出類拔萃的。

首先,范蠡有堅強的意志和頑強的毅力,其思想的堅定性和意志的頑強性是超乎尋常的,這既是他基本素質決定的,也是他有意識地磨練自己的結果。他在吳國質押期間,所受到的打擊和虐待,無論從心理上,還是在身體上都是一般人難於忍受的。但是,他的信心毫無動搖。這就和陳平很不同。陳平因「怕」,「亡魏投楚」,又「亡楚投漢」。而張良抱定「為韓王送沛公」的信念,沒有遇到什麼波折,也沒有受到什麼打擊。

在選擇服侍對象上,范蠡和張良都是看得很准、很確定的(當然,時代背景和所處的環境也很有差異),所以兩人都在完成了基本使命之後,選擇了離開。他們的原因都是很明確的,即明白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滅,忠臣亡」這個道理的深刻意義和法則。但是,張子房選擇的是「從赤松子游」,而范蠡選擇的是「泛五湖而經商」,范蠡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做出了有效的延長,這不僅使自己的才能得以實現最大化,也使自己的名望和社會貢獻發揮到了極致。這也不但說明了他們對自己處境和情勢的變化的清醒認識,也充分說明了他們不貪戀「榮華富貴」和「適可而止」的思想與高尚情操。而陳平卻做不到,還有文種也因做不到而致殺身之禍。范蠡的高明之處是把勾踐的品格看得更透骨、更深刻、更準確、更入木三分。而陳平在臨死之前的話,也表達了自己的悲哀與無奈。

從出謀劃策方面和才幹效果上看,張良和陳平的智慧只不過是一時一事地解決問題,只是幫助了劉邦平定了天下,而范蠡的智慧所起的作用是長遠的、根本的。由於沒有聽信范蠡的計策,從公元前473年越國戰敗投降到公元前222年期間,范蠡不僅幫助越國實現了霸業,而且延長了越國的國祚250多年,直到秦始皇統一中國,降越君,置會稽郡,越國才算徹底滅亡。而從張良、陳平助劉邦統一中國到更始帝劉玄被殺,西漢的歷史總計也不過229年,可以看出范蠡的貢獻之大。

三人的後代的情況是「孝文帝二年,丞相陳平卒,謚為獻侯。子共侯買代侯。二年卒,子簡侯恢代侯。二十三年卒,子何代侯。二十三年,何坐略人妻,棄市,國除。」張良的兒子「留候不疑,孝文帝五年,坐不敬,國除。」范蠡則是生三子,傳說少子是范蠡與西施所生。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不僅范蠡的愛國主義情懷、哀兵必勝、以柔克剛的軍事思想是歷史上的光輝篇章,同時,也折射出他的政治家的風度。而且他的商品流通、平抑物價、商貿強國的經濟思想具有劃時代的開創性意義。他的濟貧扶弱,賑濟社會「他仗義疏財,施善鄉梓,」的思想行為,在中國的中古時代也具有極大的先進性。而這些,都是張良與陳平所不具備的。

康有山2015年12月16日於哈盛和天下


推薦閱讀:

古代真的有狂戰士這個兵種嗎?
中國古代十大名劍——軒轅劍
中國古代花樣繁多的鎖
古代詩歌閱讀 練習 1
【轉發送小說】烽火連天(一)

TAG: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