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捧氣貫頂法動作精解(上)

捧氣貫頂法是智能動功的第一步功,練動功必須按照動作的規範要求去做,而在練功的不同階段的要求又不盡相同。初期按規範動作去做,當動作熟悉後,做動作時要注意與意念活動配合好,要把前述的各項意識活動與動作有機地結合起來。當動作與意念活動能熟練結合後,又需把動作向更細微方面發展。譬如做開合、推揉動作時,在往來過程中要加上掌心的含與凸(也叫吞吐),肢體在運行過程中,可加入蛇形蛹動的內容等。下面把練每一個動作的具體注意事項作一簡要的介紹。

預備式

預備式要求兩腳併攏,兩腳尖和兩腳跟併攏使腿也靠在一起,可以使腎經和陰蹺脈緊密地結合,對培補腎氣有特殊的作用。另外下肢併攏連為一個整體,周身氣機就整了。

周身中正,首先是頭部,要頂頭懸,從頭到腳放鬆,把全身的重量放在前腳掌,用頭頂百會帶動身體微微前後晃動,這樣可以放鬆、平衡,又可以把練功者周圍的氣場調動起來,對練功極有好處。

目視前方天地交合處,上下眼瞼慢慢勻速閉合,目光回收,是收神的過程。意念合著目光收到和百會穴垂直處,重合一起,這裡是傳統功法的祖竅,意念和目光引虛空混元氣到這個部位,統一了心和氣,進入練功狀態。當上下眼瞼相閉合時,使面部呈似笑非笑狀,面部肌肉得以放鬆。

起式

翹掌下按拉氣。動作要求是手心從體側,由小指帶動轉向後再以腕為定點,把掌指向前翹起來,轉掌時,要連著胳膊和肩,整體地轉,手與臂轉了一個四分之一的圓。下按拉氣時一推一拉,開始學練可以前推15°,後拉還原到體側,這樣直來直去。熟練後,這個推、拉的動作就可以劃弧形的長圓圈,並帶有微小的起伏,使掌心一凸一含,一緊一松,往前推的進程中掌心下按外凸,推到極點,掌心內含回收;往回拉的進程中掌心下按外凸,到體側掌心內含回收,形成有節律的按收按收。加上意念,往下一按就到了地下的虛空,把自身的氣引出來和地下虛空之氣接上,身體放鬆。往回收時手微微一擰,通過這個小小的圓把地下混元氣兜回體內。單從動作看是推、拉,實際上是通過小小的收按起到了一開一合的作用。隨著開合,身體外漲、內收。

三個推拉後,松腕轉掌這個動作不能輕意一帶而過。動作的要求是用小指帶著從翹掌再轉四分之一的圓,使手從掌心向下,還原至掌心對腿側。要連著胳膊和膀子還原回來,這樣全身的氣就整了,當手往下一松,意念要直插到地下的虛空,把氣捧起來,手裡珍重地捧起個模糊的氣球,還拖個大氣「尾巴」。當手微內扣,回照肚臍,意念中要把手中的氣球送到臍內,藉此把地下混元氣源源不斷地往肚臍里貫,要往裡想到命門。這樣地下的混元氣就穿透丹田,丹田的氣就足了。

然後還是以小指帶動轉掌心向下,臂隨著轉,手沿肚臍的高度,從外向後展。轉掌展臂的動作要柔和連綿不斷,不要有稜角。手按著地,手捋著天地交接處展,把人放到天地之中,整個天地、虛空之混元氣隨時往身體裡邊收。兩手展至背後要往回微收,配合兩肘稍外彎曲,手就可與命門等高,回照命門時,要從命門往裡想。

接下去是兩手到腋下,中指點大包穴(位於腋中線直下第六、七肋間隙處)。這是個關鍵部位。人體有十五個大的絡穴,每條絡脈有一個絡穴,大包穴是脾之大絡。我們練混元氣就必須把全身的絡脈打開,點此穴,有助周身絡脈張開。因此點大包穴時,要精神專註地用手中指往裡按,似乎中指尖在體內碰上了,就容易把絡脈衝開。屆時全身有酥酥的感覺,直通內臟,有時從里往外沖,有時從外往裡沖,絡脈之氣和暢。點大包穴,也可以指尖從後向前劃個小圈再點按。兩臂前伸時,兩手如托物,以此承受天之氣,兩臂之間要用意念把它連接起來(似乎兩臂間有物連在一起)。回照印堂的動作初學者可以掌微內扣,熟練後可用中指末端向印堂一翹,把手中之混元氣球收至印堂,動作越小越好,兩中指尖如兩條線匯合於印堂,印堂內就會有脹、緊的跳動感,甚至耳根部會有動感。氣進頭裡把上丹田打開,敏感頭內關竅,利於開天目,導引意識感知。

肘臂外撐的動作力點是用肩帶肘撐拉開,由掌心向上微微一轉,斜著往外撐。初學者按此拉開即可,熟練後可體會三種力量:一是用背膀往外擠,會感到擠不動;二是肩帶肘拉,感到兩臂內有吸力,拉不開;三是兩臂之間像有個大氣球似的脹開,臂內充滿了氣。手捋撐掌著天邊走,就把內外之氣連通一起,氣就整了。兩臂將至體側成一字時,用小指帶著向下轉四分之一圓,掌心將向下,繼續轉掌心向上,這個動作是掌臂從兩側劃弧上升的同時連續轉掌。只有動作圓活連綿不斷,氣才不會斷。轉掌時,意念放在天邊,隨手轉動把氣攪起來,手臂在虛空中沿天穹向上捧氣。胳膊要直而放鬆,兩手如托物,會覺得沉而費力,這是承受了天地之氣,兩臂之氣充足的表現,往上捧至頭頂的過程中,兩臂掌帶動虛空之氣向天中聚攏,意念要引導此氣沿天穹至天頂端最高處的中央(也叫天心)處相合。隨著兩手在天的中心相合,空中聚攏之氣,將從天中直對頭頂下落,意念要引氣入體。隨著掌臂下落,當掌根將至頭頂,再移到面前下落,肩放鬆,肘放平,肩胛骨圓撐、腋窩不能擠實,而要空虛,落到胸前呈合十手。掌根小臂不低於心口,拇指約在膻中至紫宮穴的位置,大臂前斜45°,肘臂內像有個氣球撐著,這就叫合十手當胸。此定式不僅可使雙手之氣如環無端的流通,而且可收到收攝心神之奇效,故宗教特崇尚此作揖之動作。

這個起式,看來簡單,實際上是走了地盤、人盤、天盤,天地人三才,也叫「三才式」。從翹掌拉氣,回照肚臍貫下丹田,為地盤。點按大包穴是向中丹田貫氣,轉掌照印堂是貫上丹田走天盤。頭頂兩手相合是向百會、天門貫氣,胸前合十落到中丹田,落到人盤,把上下統管起來。我們智能功收混元氣,雖不講天陽、地陰之氣,但可以從不同層次去理解體會。

[本文部分摘錄自《智能氣功科學功法學》]

----------智能人家----------

刻苦練功完美身心造福人類

感恩關註:和諧 歡暢 自然 端莊

推薦閱讀:

從「腹婆」到「腰精」 只需這2個瘦腹動作
寒意漸近,7個動作「暖膝操」,讓你的關節好過冬
她今年91歲 她卻完成了雙杠全套動作 令人驚嘆
警惕男人使用手機的7個小動作
這種癌一旦發現往往是晚期!體檢醫生一個動作能摸出來

TAG:動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