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漢子」波伏娃:薩特愛侶 誓不屈從他人意志
年末,各大媒體盤點年度熱詞已成為必備的總結。2013年12月18日,《咬文嚼字》雜誌公布2013年十大流行語,「女漢子」赫然入榜。女漢子一詞很早就有,是由主持人李艾在新浪微博發起的「女漢子的自我修養」這一話題引起的,通常用來形容那些外表是女的但是性格「純爺們」的姑娘。能入選年度流行語,女漢子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不過,我倒不覺得這個詞十分新奇,因為它總讓我想起關於女性的另一個經典稱謂——「第二性」。《第二性》是法國著名存在主義作家,女權運動的創始人之一,讓·保羅·薩特的終身伴侶西蒙娜·德·波伏娃的代表作。此書被譽為「有史以來討論婦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滿智慧的一本書」,甚至被尊為西方婦女的「聖經」。在書中,波伏娃縱論了從原始社會到現代社會的歷史演變中,婦女的處境、地位和權利的實際情況,探討了女性個體發展史所顯示的性別差異。她認為,除了天生的生理性別,女性的所有「女性」特徵都是社會造成的。在男性主導的社會裡,女性被人為規定為弱者,依附、從屬於男人,繼而變成了相對於男性即第一性而言的第二性,失去了獨立、自主的能力。她說:「女人,不是生而為女人的,是被變成女人的。她的雙翼已被剪掉,人們卻在嘆息她不會飛翔。讓未來向她開放吧,那樣她將不會再被迫徘徊於現在。」
如果你認為波伏娃是為女性搖旗吶喊,就大錯特錯了,她在字裡行間流露出對女性毫不客氣的批判,根本不像是廣大女性朋友的知心姐妹,更像個鋒芒畢露的爺們。但波伏娃決不是今天的女漢子,女漢子的界定更多地表現在行為方式上,而波伏娃要做的,是重樹女性的主體意識。她從女人愛照鏡子、喜歡取悅於人談起,一步步揭開女性習慣從男人的角度看待自己,習慣屈從於社會既定標準的特徵。一旦喪失了外界的評價,女人會變得無所適從,這種不是從自己內在出發,而是一味迎合的心靈狀態,讓女性逐漸成為他者,而非自我。
19歲時,波伏娃發表了一項個人「獨立宣言」,宣稱「我絕不讓我的生命屈從於他人的意志」。之後,終其一生,她都以整個身心踐行。她與薩特是伴侶,卻不結婚,各自保持著獨立的住所、收入和感情生活。《第二性》給她帶來了國際聲譽,也帶來了鋪天蓋地的激烈批評,一度惡罵之聲不絕於耳。但這些,都沒能阻止她特立獨行的腳步。她不僅從學術思想上,更是從生活處世上,探索和完成了一個女性獨立、自主的人生之路。
今天的女漢子,行事粗魯,大大咧咧,雖然外表去女性化,但不代表內心堅韌、獨立。當逼婚、逼富、逼人成功的壓力砸下來時,女漢子能否有波伏娃一樣傲視一切陳規陋習的勇氣?波伏娃美麗、優雅、有氣質,如果是草莽一枚,斷不能令薩特一世傾心。1929年,在令人生畏的法國大、中學教師資格考試中,薩特哲學會考第一名,波伏娃第二。這一年,薩特24歲,波伏娃年僅21歲。因為有著超人的智慧和思想,波伏娃才創造了20世紀不朽的女性傳奇。這也說明,是不是真的漢子,不能只看有沒有力氣扛行李、換飲水機的水桶,而是要有堅定的內心和精神力量,完成自我的獨立、自主。是騾子是馬,拉出去溜溜。是不是漢子,也得用一生的實踐和修為去證明。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波伏娃的種種軼聞以及其與薩特的關係?
※7分鐘讓你重新認識女性
※波伏娃說「女人的不幸則在於被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著」中的不可抗拒的誘惑指什麼?
※如何理解波伏娃《第二性》中「女人不是天生的 而是被變成的」?
※波伏娃、弗里達、香奈兒、向京……是什麼讓她們如此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