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尚德老師對唯識思想的貢獻

張尚德老師對唯識思想的貢獻

轉載自:【實修驛站】 原文: http://www.shixiu.net/news/nsxs/731.html作者:黃高證唯識是入禪的基礎。禪門主明心見性,唯識講轉識成智,二者實為不二。達摩大師帶來中土印心的《楞伽經》,是唯識與禪門文化的根本經典,由此建立中國禪宗法脈,更為中華唯識學的本源。唯識學講的是人性,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真通唯識必懂人性,真通人性必懂唯識。究實說來,無論禪、教、凈、律、密諸宗,若不通唯識,則可說未到家也。故六祖惠能大師雖不識字,由《壇經》的記載,可知六祖對唯識的透徹。唯識學起源於印度,先是釋迦牟尼佛傳法,彌勒菩薩繼之,至無著、世親菩薩時發展成熟,之後具代表性的有十大論師。而玄奘大師遠赴天竺取回唯識重要典籍,由是在唐朝建立唯識宗。佛教一般認為唯識談有,屬法相宗;般若談空,屬法性宗,二者分庭抗禮。好事者更在唯識與中觀間強分高下,錯也。實際上唯識是論法相以顯法性,非離法性而別立法相也。進一步說,唯識不離般若,般若不離唯識。可惜深諳此理的玄奘大師後繼無人,追隨者溺於文字義理推演,忽略實際修證,遂使唯識之學式微,少人問津。禪門巨擘張公尚德先生少逢世亂,遂苦心參究「人究竟是什麼」。後入台灣大學哲學系深研西洋邏輯和經驗主義,碩士論文《分析命詞與綜合命詞》,將西洋哲學做了提綱挈領的剖析。四十八歲在禪門泰斗南公懷瑾先生座下直契本源,入不可思議境界,蒙佛授記「天下第一門童」。南公離開台灣時,囑咐張師弘揚唯識與禪,此二者為達摩大師之心要。因此張師創辦達摩書院,以復興達摩禪聞名國際。 唯識學的重要性張老師唯識學的特色是全由人性淬鍊與實修證量中來,凡有所言、所議、所論,必有所指、所證、所驗,絕不空想、空談。師在台灣曾講述《楞伽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百法明門論》、《唯識三十頌》等多部唯識經論,復於二00九年開講《唯識新引》,意在重建唯識學思想體系與意涵,並指出東西精華思想匯合的重要性。在這思想紊亂的二十一世紀,若東西思想不能匯合,則如已過世的哈佛大學教授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 1927-2008)所提,文明衝突必然使人類自相殘殺。現在美國雖已獵殺賓拉登(Osama bin Laden, 1979-2011)也沒解決問題。因此,張師提出,解決人類問題的唯一出路在重建印度的唯識學。尊崇唯識並非罷黜百家,而是因為唯識學細緻且精到的分析人性,是了解自己究竟是什麼的超驗心理學。它把人性的黑暗面、光明面、超越面分析得清清楚楚,可以如大海納百川,作為世界精華文化溝通的橋樑。其實儒、釋、道各家與基督教、回教、中西哲學所要處理的都是人性問題,因此可透過唯識學做整合。若大家透過對唯識的理解而看清自己丑陋的一面,進而去惡從善,歸到本有的清凈,人類問題才能解決。唐代之所以有萬邦來朝的貞觀盛世,實因除唐太宗本人深悉此一學問外,有太多大臣與宗人也熟研此一學問。太宗對玄奘大師推崇備至,特作《大唐三藏聖教序》並立碑傳世。當唐太宗看過玄奘大師所譯《瑜伽師地論》一百卷後,讚歎無已的說:「中國的九流十家,若與《瑜伽師地論》相比,如海里的一滴水。」由歷史發展可知,唯識學興盛即有中華盛世。進一步說,如有中華盛世,必有高貴的唯識文化。唯識學可說是最高的道德,其也最符合科學的經驗和邏輯法則。故中華民族要再次復興且將進入昇平盛世,條件是各界必須相信唯識學所說的搞真不搞假,站在真善美的文化上,以服務為基調,去引領世界各國,各國必長治久安,和諧大同也。 二十一世紀的唯識學革命師雖八十高齡,為法亡軀,抱病講授《唯識新引》,將其畢生絕學、證量、事功、理想、思想精華及對事物敏銳的洞察力體現於此大作上。不僅對唯識學本身及當今世界文明做了通盤檢討,更導正一千多年來唯識學上積非成是的錯誤觀念,誠乃思想文化上千秋萬世之偉業。張師對唯識學的核心貢獻如下:(一)、 開風氣之先張師認為在這全球化的資訊時代,以唯識學統合東西精華文化,是刻不容緩之事。若希望華夏民族和全世界人類未來能得到真正的和平,則古今中外人文精華知識的統合,是首要條件。西方遵循多年的達爾文「物競天擇、優勝劣敗」理論,還要繼續發展嗎?只管自己一個人活,只有你一個民族活,過去人類歷史沒有這個事,當今、未來世界也不會有這種事!因此人類不要再你爭我奪,不要再搞意識型態的鬥爭。這是當今整個世界文明在經驗上所展示出的必然走向,本來如此。真理只有一個,東西方不但應該碰頭,而且是有可能在思想上整合的。以華人的頭腦和先行條件,有可能統合人類一切精華知識也。所以張師特別翻譯韋達先生的《英譯成唯識論》,以期匯合東西精華文化。高證親臨所授和記述,張師細心斟酌,句句從中西哲學、中文、英文及唯識學本身系統作推敲,實為前無古人之一大事因緣。未來東西方人士想了解唯識,非透過張師的《唯識新引》不可。 (二)、 結合唯識與禪自窺基大師以來的唯識學者都是沿著印度佛學歷史的發展來對唯識名相做繁瑣的解釋,把唯識變成經院的學術,令人望而卻步。且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古人言:「大道以多岐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故張師化繁為簡,對玄奘大師本義和韋達譯文做一種深入淺出的詮釋,並直接了當地讓唯識的解釋扣住生命的理解性,使唯識思想與禪門證量相結合。禪門直指人心,不立文字,要求證到空性。唯識則在解釋人的幾個問題一、 我們的生理是什麼二、 我們的心理是什麼?三、 心理與生理合在一起是什麼?四、 心理與生理和外界的關係又如何?五、 怎麼用它?六、 怎樣超越上述五點?此外,唯識學更說明一切眾生的起始、轉折與歸結是什麼。最後和禪門一樣,要實際修證到我空、法空。凡夫無法體會空性,因而生生世世痛苦煩惱,不但過去煩惱,現在煩惱,未來仍煩惱。平時有口無心誦經,漫不經心持咒,都是假的。只有煩惱才是真的。因此張師強調:必先了解唯識所說的二十個隨煩惱與六個根本煩惱,也就是要知道自己是個騙子,騙己騙人被人騙。不騙了,才能超越人的煩惱痛苦病根--我執、法執。此所以《楞伽經》說:「一切想都是妄想。」妄想來來去去,來之前是空,去之後也是空。妄念的來來去去,就像呼吸的進進出出一樣,是生滅變化的。那個不來不去不呼不吸的狀態,叫做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初步證到這個狀態稱為「空心及第」。這時念頭完全沒有,身體讓位,先是粗光現前,慢慢的轉為奶油色細光,然後出現妙樂,證知人有異於平常身心的另一種性狀。慢慢慢慢就跟無邊無際無相的常寂光合而為一。此乃《八識規矩頌》所言:「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也。 (三)、 萬法唯識與唯識無境佛法說「萬法唯識」,並沒有否定客觀世界,而是說我們的識能「反應」出客觀外在一切存在,因此,客觀外在一切並非由識「創造」,只不過是「相應」著客觀事物一切存在。亦即根(主觀身心)、境(客觀世界)、識(認知功能)是一而三、三而一的,這一點在唯識學上至為重要。故張師解釋「萬法唯識」,是指客觀世界的存在乃為主觀存在而存在的。若客觀存在不相應著主觀的存在,那客觀存在又有什麼意義呢?同時我們主觀存在的種種,也脫離不了客觀存在的種種條件,故佛法可視為「主觀功用論」。關於大家容易誤解的「唯識無境」一詞,窺基大師解釋為「第八地已去。任運實變大地等得為金寶。令有情用。」張師則認為:成佛或成大菩薩以後,入常樂我凈的常寂光中,契應著一切,又超越一切,才叫「唯識無境」。並非是說,地球可化為黃金也。否則釋迦牟尼佛早就把這五濁惡世變做黃金為地的凈土了。由於窺基大師提出這種近似哲學的唯心論,以訛傳訛,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使後世唯識研究者誤入歧途,有的成為不合事實的主觀唯心論者,有的成了偏執在宗教上的唯識論者、或最後在思想上成為糊裡糊塗者。張師這一震撼佛教界的翻案,鞭辟入裡,說明唯識學既不是主觀的唯心論,也不是客觀的唯物論,它是心物合一、又超越心物合一,最後成佛的大道。 (四)、 體用之說古今中外整個人類思想,最嚴重的問題就是認為宇宙現象背後有個托子,不管是物質性的也好,非物質性的也好,哲學上把它叫做「本體論」。在古希臘羅馬哲學中,本體論的研究主要是探究世界的本源或基質。各派哲學家力圖把世界的存在歸結為某種物質的、精神的實體或某個抽象原則,這是不通的。一般的解釋是:現象界為「用」,形而上或支持現象界存在的托子叫做「體」。哲學家欲以本體取代神或上帝,印度教則把宇宙之體稱為 「梵」。然而釋迦牟尼佛說: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是諸法空相,並沒有一個體。又講「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既然「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當然就沒有ㄧ個「體」;「涅槃寂靜」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它也沒說一個什麼體。佛陀涅槃後,這「體、用」說便慢慢混入釋迦牟尼佛的原始教義,例如馬鳴菩薩的《大乘起信論》就有體、相、用這三種概念。大多唯識論師在見相二分之後面,又談「體」。所以歐陽竟無除了主張無為是體,有為是用以外,又建立了「體中之體」,「體中之用」,「用中之體」和「用中之用」。這麼一來,把本來不易理解的唯識內容變成了疊床架屋的繁瑣理論。為何歐陽竟無先生的觀點值得商榷呢?在《百法門明論》中有六無為--真如無為、虛空無為、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不動無為和想受滅無為,它沒有一個體,就以真如無為來講,什麼叫做「真如無為」?《瑜伽師地論》彌勒菩薩講的很清楚,聖智無為叫做「真如」。聖智,聖人的智慧起用,不在功用裡面,同時把人、眾生導入本具的真、善、美,叫做真如。有當世和尚大師說:「一切皆空,真如不空。」--悲也。《大般若經》最後說:「真如也空。」哪裡有個什麼「體」呢?歐陽竟無一開始就搞出個體用,慢慢的演變出心體與性體,染透了整個哲學界、文化界和思想界。事實上,唯識的觀法,本來是很簡單的。它是要我們知「見分」(主觀認識力),也知「相分」(主觀認識力所知之對象──心內和心外之對象),兩者都超越。超越到哪裡呢?張師特彆強調佛法最高處是在一切中又超越一切的聖智證量,不可說不可說。釋迦牟尼佛歷劫修行,透過自己極深的禪定、了解一切存在的智慧,合乎經驗且非空談,證明人是可以歸到常樂我凈的常寂光中,與萬物存在相應,而非有一個「體」。 (五)、 凈色根《八識規矩頌》言:「五識同依凈色根。」但明朝唯識大師廣益法師說:「凈色根就是勝義根」,張師認為錯得一塌糊塗。在唯識的不相應行法中有「命根」,是指凡夫掌握不了自己存在的根根。徹底超越命根,能左右任何根根,才叫做「佛」。那怎麼能說凈色根是勝義根呢?「勝義根」是「勝義有」,「勝義有」就是佛、是轉識成智的圓成實。既然成佛了、圓成實了,又有什麼「根」與不「根」呢?張師以其多年證悟,特將此中關鍵透露。「凈」就是清凈,「色」為地水火風四大相合,凈色根便是與四大合在一起的清凈根。凈色根實際上是一切存在的本質性、根源、功能、作用、整體性的平衡作用。它不是物質,但又離不開物質;它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諸法空相的上一層。有說「凈色根」是「氣脈」,這也成立。宇宙山河大地,皆氣脈也。所以不只我們存在的本身,眼耳鼻舌身的根根有凈色根,山河大地一切的存在都有凈色根,它的本來、它的本質性不在妄惑裡面,不在煩惱和痛苦中。禪門初步證道是超越身心的見聞覺知,丟無可丟、舍無可舍、而證到虛明靈覺、極微中的極微,凈色根也。  《易經》把凈色根解釋為:「潔靜精微」,是四大和我們「識」的極微。在哪裡?無所在、也無所不在,因為再往下追便是空也。所以釋迦牟尼佛說到「微塵」(凈色根)時,又立即將其否定:「我說微塵,即非微塵。」這是既肯定(有)又否定(空)、即有即空、即空即有、空有互待,矛盾統一,揚棄又揚棄,飛升又飛升,歷劫修行,終必成佛。因此,「凈色根」和凈識合在一起,其最高處,便是佛的法報化三身圓滿。佛是超越精神與物質,又超越心物一元的。所以佛的常寂光不是像太陽這種宇宙光,而是與自己的常樂我凈合而為一的,「如凈琉璃,內含寶月」。這是歷劫修行的功夫境界,也是一切智慧綜合在一起的最高峰,此謂之勝義有。中華民族要統一,關鍵在此也。 (六)、 人間佛教?翻遍大藏經,查不到「人間佛教」一詞。現在社會上流行的「人間佛教」,主張積極走向人群,迎合潮流、追名逐利,把宗教世俗化、企業化、財團化,當作牟取各類權與利的方式。唯識主經《楞伽經》把此類計著世間有無,不知空性者全歸入外道。張師認為這是現代社會文明衰敗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一些富可敵國的大寺廟,以盲引盲,一邊矇騙無知、無助信眾,一邊在那裡進賬賺大錢。社會不向下沉淪,那才是怪事。再者,任何宗教的最高處,一定是歸到形而上的。宗教都垮了,形而上又在哪裡呢?歸根究底,為何釋迦牟尼佛不主張「人間佛教」呢?因佛法一向把人間稱為有雜染的五濁惡世,在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中屬於下層。人間又被叫做娑婆世界,就是必須忍耐煩惱痛苦才能活下去。此所以文殊菩薩在《華嚴經》「四聖諦品」中將此說為「罪」!不過,人本身有一種能力是可以克服和超越這種雜染和罪的,這就叫做「轉識成智」。如何轉?三輪體空,三際托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當下不就「轉」了?而十世古今、分分秒秒,何時何刻不「當下」喔。 (七)、 阿賴耶識究竟是什麼唯識學的核心是阿賴耶識,它是與宇宙一切存在的凈、垢、與不垢不凈的範疇合而為一的。這是釋迦牟尼佛用來解釋宇宙存在的一種概念,這種概念涉及到祂很多世修行的「證量」。  阿賴耶識也叫做阿陀那識,釋迦牟尼佛說:「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祂不願凡夫死死的抓住阿賴耶識,以為有個我。因為凡夫眾生,總是在分別中執著,在執著中分別。說到一切種子如瀑流,唯識學所談的種子,是種種存在因緣條件的綜合結果。張師特彆強調:一切種子不只是有情眾生,無情的器世界也是種子。實際上宇宙的一切存在、整體和總體都是種子,存在與存在之間互為種子互為成長互為消滅互為涵攝互為相應,沒有一分一秒停止過。人的種子包含了宇宙種子中的客觀物質性、化學性、生長性、變化性。所以「我」即宇宙,宇宙即「我」。此外,人一旦存在了,此時此刻,釋迦牟尼佛把它叫做「無始」。「無始」不是指時間,而是任何有情眾生存在開始的那一剎那,也就是一有生命的那個時候。在沒有生命以前呢?釋迦牟尼佛不談這問題。人一旦成為生命後,就會有凈熏和垢熏的發展,會加入意識面,意識的清凈面,就是朱熹說的「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但唯識學和佛法除肯定人的意識清凈面以外,還又更深一層,即「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的不可思議境界。所以實際上並非強調有一個實實在在的性質和內容叫阿賴耶識。六祖說:「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也就是說,轉識成智,但轉其名,不轉其實,清凈圓明,了不可得。  結語 張師所述唯識之道,博大精深,以上僅略舉其端。此皆張師融會中西精華文化後,於道門學問和工夫上的「天龍吐珠」,在重重唯識中粉碎虛空,在粉碎虛空中顯重重唯識,可稱曠世巨學。因此撼動了千千萬萬尋求生命方向的靈魂,與關心未來文明走向的人心。望有志者,細心玩味,切莫等閑視之。張師真為一不世出的大思想家、大禪師,將來研究唯識學與禪的人,不可不了解張師的思想體系。年來有太多有識之士和道友贊張師讀通古今、匯流中外,並稱其為聖者。張師卻說他只是一凡夫,不斷的學習者。高證親沐慈恩多年,藉指見月。欣逢張師八十大壽,謹以小文喜壽。 尚德讀後感: 佛說無壽者相, 學佛者不言壽也。 高證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謝謝。二○一一年六月三日於達摩書院 轉自達摩書院網站:http://www.dharma-academy.org/轉載自:【實修驛站】 原文: http://www.shixiu.net/news/nsxs/731.html
推薦閱讀:

在中國,人們對自由思想和權威普遍是什麼態度?這種態度是否對科學發展有影響?我們應該如何認識這種影響?
如果當年沒有跑贏後面的精子,那我還是我么?
為什麼很多有成就的人最終都信教了?
所謂"三觀正"有什麼具體標準嗎?

TAG:思想 | 貢獻 | 唯識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