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內衣是怎樣變化的
秦漢時期,人們對服飾的追求已經開始趨向精美,內衣的款式,就有多種形制的了,常用的有「帕腹」、「抱腹」和「心衣」,最簡單的只是橫裹在腹部的一塊布,因稱「帕腹」,漢劉熙《釋名·釋衣服》稱:"帕腹,橫帕其腹也。抱腹,上下有帶,抱裹其腹,上無襠者也。心衣,抱腹而施鉤肩,鉤肩之間施一襠,以奄心也。」在「帕腹」上端縫上系帶就是「抱腹」,「心衣」是在「抱腹」上端不用細帶子而用"鉤肩」及」襠」就成為「心衣」。「抱腹」和「心衣」的背部都是裸露的,非常性感。內衣的面料為織絹,用絲線綉出各式美麗花紋圖案,女子的內衣只能親愛的人能看到,圖案自然多以「愛情」為主題。魏晉以後,北方游牧民族的女性內衣「裲襠」傳入中原,後被漢族女性接受。「裲襠」顧名思義,前後有兩片,後背不是裸露的,通常為兩層,冬天夾層可襯棉,貼身保暖。
到了唐代,以胖為美的時代,出現了一種無肩帶的內衣,稱為「訶子」,女人上身著「訶子」以掩胸,下穿齊胸或高腰長裙,「訶子」或壓在裙內或壓在裙外,外披對襟衫子,直到宋代依然延續著這種穿法。許多講述唐代故事的影視劇中都有呈現。其面料非常考究,為:「織成」,挺括略有彈性,手感厚實。穿時在胸下扎束兩根帶子即可,「織成」能保證「訶子」胸上部分達到挺的效果,又美又獨立。感覺唐代以唐貴妃為代表的女人,風情萬種,婀娜多姿,與這類服裝有著很大的關係。
宋代大片土地淪為女真貴族統治領地,服飾文化也因其政治和經濟因素而發生交互影響。「抹胸」是女士內衣的標誌,護胸在前,穿著後「上可覆乳下可遮肚」,整個胸腹全被掩住,因而又稱「抹肚」,加長版的叫「裹肚」,抹胸用紐扣或帶子於身後繫結。平常人家多用棉質的布製作,有錢人家用紗、錦,綾、絹等製作並綉上好看的圖案。
元代的女子內衣為「合歡襟」,穿的時候由後向前,在胸前用一排扣子,或用繩帶等系束。合歡襟的面料多用織錦做成。
賈仲名《對玉梳》第四折:「到晚來貼主腰兒緊摟在胸前。」「主腰」是明朝對女子內衣的稱呼,和背心相似,僅「束之於胸腹間」,且常常「非大紅裹衣不華」,腰側還有系帶以便形成明顯的收腰效果,明朝也是中國古代少有的開放時期,那時的女子已經深諳凸現身材之道,這是中國服飾最早的「性感」萌芽。
清代內衣之所以稱為「肚兜」,是因為有了兜的作用,可藏香,藏珍愛之物,一般做成菱形,上有帶,穿時套在脖子上,下面呈倒三角形,遮過肚臍,達到小腹,材料多以棉、絲綢製作。腰部有兩條帶子束在背後,富貴人家多用金鏈,中等之家多用銀鏈、銅鏈,平常人家則用紅色絲絹。「肚兜」上有各類精美的刺繡。紅色為「肚兜」常見的顏色。
民國初年,女性開始注重身體曲線的變化,於是設計師吸收了西方內衣的收腰束胸的特點,設計出「小馬甲」,這種馬甲,就是咱們現在常穿的一種服裝,已經內衣外穿了。縱觀幾千年中國女子的內衣文化,內衣發展史,無論簡單或繁瑣,內斂或張揚,都在時隱時顯、欲語還羞中抒發著對美、對情以及身體表現的企望,其中深意,僅僅停留在幾張五彩斑斕的布片上,不足以道盡。
推薦閱讀:
※山寨維密內衣秀只見露不見美
※內褲多久換一次,穿多久要扔掉?今天全部給你說清楚
※金店模特炫露金色內衣 黃金多就該任性
※內衣展示
※中國歷代女子內衣演變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