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論語》譚(全文上)

《論語》譚(全文上)——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1、《論語》全文是連貫的——《論語》譚 學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正如孔子所說:《論語》已看過不止一遍,今天再翻開看看,不是很愉悅么?何況又來了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議論,不是更高興么?平時有些人不了解我如此,我根本既無怨也不惱,不也一樣是君子么?《論語》全文是連貫的。2、以孝齊家、忠君、治國——《論語》譚 學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當時的教育就是德育,學習的內容就是做人,因此有子說:孝順父母,順從兄長,而好犯上者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好犯上者,而好作亂的人是沒有的。以孝齊家、以孝忠君、以孝治國。3、真誠的孝弟是做仁人的根本——《論語》譚 學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君子專務做人的根本,做人的根本應該是:人真誠的孝弟,樹立此根本自然而然的就實現了齊家、忠君、治國之道。真誠的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做仁人的根本!真誠的孝弟是做仁人的根本。4、做人根本的要點是:真誠——《論語》譚 學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孔子點出了做人根本的要點。那就是:真誠。所以孔子說: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很少有如此的仁人!做仁人根本的要點是:真誠。也就是人本性善。5、吾日三省吾身——《論語》譚 學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子說:我每天早、中、晚三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有沒有不忠誠的哪?與朋友交往有沒有不誠信的哪?有沒有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而沒有複習了哪?回應了「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6、循「道」治國體現德治——《論語》譚 學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孔子說:遵循「道」來治理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既要嚴謹辦事而又要言而有信,既要節約開支而又要愛護官吏,方能使百姓不誤農時。循「道」治國體現德治。7、學習要從孝父母尊師長開始——《論語》譚 學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孔子說:弟子們回家則要孝順父母,出門則要順從師長;言行要謹慎而可信;要廣泛的愛眾人,而又要親近有仁德的人;做事要留有餘力,不懂的則要虛心學文化。學習要從孝父母尊師長開始。8、做人之「德」在於孝、忠、信——《論語》譚 學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夏曰:賢賢易色;......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子夏說:重賢德輕女色;孝敬父母能夠竭盡全力;忠於君主能許身為國;同朋友交往言而有信。這樣的人,儘管他自己說沒有什麼學問,我必定說他是很有學問的人。做人的學問在於「德」,「德」包含了孝、忠、信。9、君子由內心表現出來莊重——《論語》譚 學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孔子說:君子為人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即使學著做則表現為輕浮;做事要以忠信為主,不要與忠信不如自己的人交友。有了過錯,則不要怕改正。君子為人要由內心表現出來莊重。10、以身作則遵循先祖的德制——《論語》譚 學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曾子說:謹慎地對待自己的終生為人,追思遵循久遠祖先的德性,老百姓自然而然的就會歸於注重德行。以身作則遵循先祖的德制。11、孔子關心政事而自求——《論語》譚 學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禽問子貢說:老師每到了一個國家,總是很關心的詢問這個國家的政事。是老師自己要求的哪?還是人家國君主要求老師的哪?」孔子關心政事而自求。12、為師要溫、良、恭、儉、讓——《論語》譚 學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子貢說:老師為人溫、良、恭、儉、讓,才得以詢問諸國政事,這就是老師自求的方法,與別人的求法不同吧?為師要溫、良、恭、儉、讓。13、三年無改父之道是文化傳承——《論語》譚 學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孔子說;父親在世的時候,要看兒子的志向;父親死後,要看兒子的言行;若兒子三年以內不改變父親治家之道的思想,這樣的人就可以稱是盡到孝了。還是應該的,因為,三年無改父之道是文化傳承。後來庸俗化了。14、禮制具有時代的進步意義——《論語》譚 學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有子說:「禮的應用,以和為貴。這是古代君主的治國之道最可貴之處,具有時代的進步意義。因為禮制是維護社會穩定、平和的保障。15、禮制是社會客觀的需要——《論語》譚 學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只要遵守禮制不論家裡的小事,還是國中的大事都可順其自然。有的行不通,那是因為,為了穩定而被迫穩定,不以禮來節制穩定,那是行不通的。禮制是社會客觀的需要,不是人為的任意所為。16、誠信恭敬可保障宗廟社稷——《論語》譚 學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有子說:誠信近乎於取信於民的大義,言行只有取信於民才能實行;恭敬近乎於遵循禮制的要求,只有遵循禮制的要求才能遠離恥辱。因此,不在有沒有親緣關係,只要如此就可以保障宗廟社稷。誠信恭敬可保障宗廟社稷。17、非淡泊無以明志——《論語》譚 學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孔子說:君子只要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做事敏捷說話謹慎,就自然會有「道」來端正自己,這樣就可以說是好學了。這就是後來的諸葛亮《誡子書》的「非淡泊無以明志。」18、貧而樂道,富而好禮——《論語》譚 學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說:貧窮不諂媚,富有不驕傲,怎麼樣?孔子說:這也算可以了。但是還不如雖貧窮而樂道,雖富有而好禮之人。人往往是因貧而失「道」;因富而失禮。19、學習中要反覆的切磋琢磨——《論語》譚 學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子貢說:《詩》上說,要像對待骨、玉等一樣,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講的這個意思吧?孔子說:賜呀,我可以同你談論《詩》了。你能舉一反三,能從我已經講過的話中領會到我還沒有說到的意思。在學習思索中要反覆的切磋、琢磨方能領會其中之「道」。20、實際上是自己不知道自己——《論語》譚 學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說:「不怕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別人。人往往是總埋怨沒有人了解自己、發現自己,而被埋沒。實際上是自己不知道自己。,對人的心理作用,論得很透徹。21、德政實際制約王朝興衰——《論語》譚 為政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孔子說:以道德教化來治理政事,就會像北極星那樣,自己居於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會環繞在它的周圍。兩千多年來孔子德政的理想雖然對諸王朝的建立影響甚微,但實際上是制約著的諸王朝的興衰。22、真誠是文學作品的感情標準——《論語》譚 為政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孔子說:《詩經》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就是「思無邪念」,也可以說就是「真誠」。真誠是一切文學作品思想感情的根本標準。表現在執政上就是「德」。23、不犯法不等於知錯必改——《論語》譚 為政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孔子說:「用法制來管理國家,就需要用刑法來約束百姓,百姓只是求得免於犯罪受懲,而卻失去了廉恥之心。人往往是:知道犯法就是有過錯的,但不犯法不等於知錯必改,而是怕受到懲罰而已。24、德制是治國之根本——《論語》譚 為政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用德制來管理國家,就可以用禮制來約束百姓,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也會守規矩。德制是治國之根本,但須由上而下,這又是歷朝歷代根本做不到的,隨著人類的進步,逐漸的在向這個方向努力,但也難,還須人類進步。25、以德治國必須從教育抓起——《論語》譚 為政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孔子時代的學習教育就是德育,就是學習如何做人成為君子。以德治國必須從娃娃抓起,必須從教育抓起,必須從培養一代新人抓起。26、人生理、心理的成長規律——《論語》譚 為政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孔子此處所說的是:人的成長規律,是人的生理、心理的成長規律,與人生存環境的相互關係,是人生之道。至今都是很科學的。27、五十方知道:命該如此——《論語》譚 為政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五十而知天命,」人到了五十方知道:命該如此呀!這是有道理的。人的出生是不可選擇的,人的秉性遺傳是不可選擇的,人的童少年成長的環境也是很難選擇的,這就是「命」也。由此對待五十歲以前的生存環境,會有不同的態度,從而決定了一生之「道」。28、六十歲的人聽到什麼都順——《論語》譚 為政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六十而耳順,」六十歲就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行,所以聽到什麼都順。一般而論對已經六十歲的人來說,世上發生的任何事,都有自己的看法,也就沒有什麼新奇事了。思想固執,情緒穩定,自命不凡又很願意教訓他人,是其顯著的特點。看來孔子是經歷過來的,體會至深。29、七十歲隨心所欲自然而然——《論語》譚 為政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一般而論人到了七十歲了,不論做什麼都會自然而然的符合規律、規矩而不會越出道德、法律的制約。歲數再大就可謂是老神仙了,能掐會算了。30、孝禮要適中過之亦為不孝——《論語》譚 為政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孟懿子問孝,......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孟懿子問孝,孔子說:孝就是不違禮。樊遲說:什麼意思?孔子說:父母生時要按禮侍奉:父母死後要按禮埋葬祭祀。孝禮要適中,不及為不孝,過之亦為不孝。父母生時侍奉過之,容易縱容父母為不義;父母死後祭祀過之,容易失去真誠而另有所圖。31、孝是為父母疾病而擔憂——《論語》譚 為政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孟武伯向孔子請教孝道。孔子說:「對父母的孝,唯有為父母的疾病而擔憂。想到了《弟子規》:親有疾,葯先嘗;晝夜侍,不離床。與「久病床前無孝子」形成了鮮明的對照。由此,引出下文。32、孝就是對父母的敬愛——《論語》譚 為政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子游問孝,孔子說:「如今所謂的孝,只是說能贍養父母。以至於說犬馬都能夠得到飼養。如果不心存敬愛父母,那麼贍養父母與飼養犬馬又有什麼區別呢?孝就是對父母的敬愛。33、父母與子女都是和顏悅色最難——《論語》譚 為政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子夏問什麼是孝,孔子說:子女盡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對父母和顏悅色。不論什麼條件下,父母與子女都是和顏悅色的是最難的。往往是一方和顏悅色,另一方不一定也是和顏悅色,真的是很難呀!34、孝絕不是不得已而表面應付——《論語》譚 為政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僅僅是有了事情,子女才侍奉父母;有酒飯先讓父母吃。曾經認為這樣就算是孝了嗎?這隻能叫做不得已而表面應付,絕無孝心!35、表面木訥而後舉一反三——《論語》譚 為政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孔子說:我整天給顏回講學,他從來不提反對意見和疑問,像個蠢人。等他退下之後,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論,發現他對我所講授的內容都有所發揮,可見顏回其實並不蠢。表面木訥而後舉一反三,是真學進去了。36、為政識人難,識人先識孝——《論語》譚 為政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孔子說:要了解一個人是不是「孝」,要看清其言行的動機,觀察其所作所為,考察其平常的狀態,如此,這個人怎能隱藏得了呢?為政識人難,識人先識孝。37、為人師難在新的發現——《論語》譚 為政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說:通過溫習已經學過的知識,而能有所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為人師了。為人師難在有所新的發現。38、君子為人就是君子——《論語》譚 為政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君子不器。」孔子說:君子不是具備某種專業用途的器具。而是一種人的品質、氣質、氣度、境界的為人。因此,君子有可能不如老農、有可能如喪家狗。但君子為人就是君子。39、君子是先做出樣子再說教——《論語》譚 為政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子貢問怎樣做一個君子。孔子說:對於你要說的話,先實行了,再說出來,這就夠說是一個君子了。「先行其言」,君子是先做出樣子再說教。40、團結與團伙的區別——《論語》譚 為政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說:君子合群而不與人勾結,小人與人勾結而不合群。君子處世從公出發,對每一個人都是一樣,這就叫周而不比;小人由私出發,只與符合自己的人好,這就叫比而不周。這就是什麼是團結,什麼是團伙的區別。41、讀書中思考,思考中讀書——《論語》譚 為政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說:只讀書而不思考,就會罔然無知而沒有收穫,等於沒讀書;只思考而不讀書,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等於沒思考。太有體會了!在讀書中思考,在思考中讀書。42、流言謠言決不可任其泛濫——《論語》譚 為政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孔子說:攻擊那些不正確的言論,禍害就可以消除了。想起了謠言可以殺人的那句話。對社會流言,網路謠言決不可任其泛濫,否則,禍害不已。此為為政之要。43、今古不懂裝懂大有人在——《論語》譚 為政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孔子說:由,我教你,你明白其中的道理了嗎?明白的就是明白,不明白的就是不明白,這才是真明白呀!如此簡單的道理,古往今來不懂裝懂大有人在。那就是偽君子!44、多聞多問,謹慎言論——《論語》譚 為政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子張要學謀取官職的辦法。孔子說:要多聽,對有懷疑的不要妄加評說,對其餘有把握的,也要謹慎地說出來,這樣就可以減少過錯。多聞多問,謹慎言論。45、多看多聽,謹慎行事——《論語》譚 為政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 要多看,對有危險的事先放一旁不要去做,對其餘有握的,也要謹慎地去做,這樣就可以減少後悔。多看多聽,謹慎行事。46、慎言慎行是負責任的態度——《論語》譚 為政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說話少過失,做事少後悔,官職俸祿就在這裡了。對此不能認為是不負責任的,善於保全自己,而迴避原則的處世態度。「言寡尤,行寡悔,」的慎言慎行正是負責任的態度。47、為政首先就是用人之道——《論語》譚 為政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孔子回答說:「把正直的君子舉薦起來,代替諸多卑鄙的小人,老百姓就會信服;把卑鄙的小人提拔起來,代替諸多正直的君子,老百姓就不會信服。為政首先就是用人之道。腐敗也是從用人開始。48、儒學之道均要以身作則——《論語》譚 為政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臨之以庄,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孔子說:用莊重的態度對待百姓,百姓就會尊敬你;對父母孝順、對子弟慈祥,百姓就會盡忠於你;你選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會互相勉勵加倍努力。儒學之道均要以身作則,這就是當年孔子成為喪家之狗的原因之一。49、從教就是從政——《論語》譚 為政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事?」有人對孔子說:你為什麼不從事政呢?孔子回答說:《尚書》上說:「孝就是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實施孝悌就是政事。」既然實施孝悌就是政事,我所作為怎麼不是從事政哪?」說明:從教就是從政,真有道理!50、信是人與人的基本紐帶——《論語》譚 為政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孔子說:人若是不講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車沒有輗、小車沒有軏一樣,其怎麼行走哪?!信:是在人與人之間的基本紐帶,列入「五常」之中還是很有道理的。51、為政的基本道理是不可變——《論語》譚 為政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孔子說:商繼承夏的禮儀,所廢除和增加的內容是可以知道的;周又繼承商的禮儀制度,所廢除和所增加的內容也是可以知道的。那麼,將來有繼承周的,就是一百世以後,也是可以預先知道的。為了人類社會的生存,其為政的基本道理是不可變。52、諂媚、怯懦之人必心虛——《論語》譚 為政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孔子說:不是你應該祭的鬼神,你卻去祭它,這就是諂媚。見到應該挺身而出的事情,卻袖手旁觀,就是怯懦。諂媚、怯懦之人必心虛,對神也一樣,對什麼都信,就是對什麼都怕。53、是可忍也,孰不可忍——《論語》譚 八佾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談到季氏,說,其用六十四人在自己家廟的庭院中奏樂舞蹈,對這樣的事情也能夠容忍,還有什麼事情不能夠容忍哪?當今如果那個省市也用禮炮、國歌、儀仗隊來迎送賓客,對如此僭越能容忍么?!54、禮亂無上下,國必亂——《論語》譚 八佾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三家在祭祖完畢撤去祭品時,也命樂工唱《雍》這篇詩。孔子說:「(《雍》詩上這兩句)助祭的是諸侯,天子嚴肅靜穆地在那裡主祭。」這樣的意思,怎麼能用在你三家的廟堂里呢?禮亂無上下,國必亂。55、禮儀是仁心的外在表現——《論語》譚 八佾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孔子說:一個人沒有仁德,他怎麼能實行禮呢?一個人沒有仁德,他怎麼能運用樂呢?禮儀是仁心的外在表現,又是保障仁心的外在制約。56、禮儀是情感外在適中的表現——《論語》譚 八佾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林放問什麼是禮的本質。孔子回答說:「你提的問題意義太重大了!就禮節儀式而言,與其奢侈,不如節儉;就喪事禮儀而言,與其治辦周備,不如內心真正哀傷。禮儀是人情感的外在適中的表現,如不及或過之,都有它意。57、可無君、無國不可無文化——《論語》譚 八佾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孔子說:「夷狄(文化落後)雖然有君主,還不如中原諸國沒有君主呢。」一個民族可以無君、無國不可無文化,禮儀就是文化。58、人不守禮,禮有何奈——《論語》譚 八佾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季孫氏去祭祀泰山。孔子對冉有說:你難道不能勸阻他嗎?冉有說:不能。孔子說:唉!難道說泰山神還不如林放知禮嗎?人不守禮,禮有何奈?59、君子無爭,射箭亦無爭——《論語》譚 八佾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孔子說:君子沒有什麼可與別人爭的。如果有的,那必是射箭。比賽時先相互作揖謙讓,然後上場;射完後,又相互作揖再退下,然後登堂喝酒。如此射箭之爭也是君子。君子無爭,射箭亦無爭。60、禮是仁的表現與保障——《論語》譚 八佾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夏問孔子:笑容嬌俏啊,眼眸亮麗啊,再用素粉淡妝更絢麗啊。這幾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先繪畫後用素色來襯托,色彩才更加艷麗。子夏又問:那麼,是不是仁德經過禮之後才更加有作用?孔子說:「商,你真是能啟發我的人,現在可以同你討論《詩經》了。禮是仁德的外在表現,又保障了仁德的作用。61、夏、殷之禮是有爭議的——《論語》譚 八佾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孔子說:夏禮我能說明白,杞國(夏後)不足以證明;殷禮我能說明白,宋國(殷後)不足以證明。這都是由於記載夏禮和殷禮的文獻不足的緣故。如果有足夠的文獻,我知夏、殷之禮就可得到證明了。看來當時對夏、殷之禮就是有爭議的呀!62、祭祀祖先是治國的大事——《論語》譚 八佾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孔子說:「對於行祭祀祖先的大祭儀式,從獻第一次酒,我就不願意看下去了。是因為魯國的禘祭僭越周禮,所以孔子說:我真不明白,能知道這種規定的人,對治理天下,其道理不是明擺在這麼!一面說一面指著自己的手掌。祭祀祖先是治國的大事。63、祭祀之禮在於真誠——《論語》譚 八佾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祭祀祖先就像祖先真在面前,祭神就像神真在面前。孔子說:我如果不親自參加祭祀,那就和沒有舉行祭祀一樣。祭祀之禮在於真誠,如有替代如同沒有祭祀。64、祭祀之禮還是要有區別的——《論語》譚 八佾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王孫賈問道:與其奉承奧神,不如奉承灶神。這是什麼意思?孔子說:不是這樣的。如果得罪了天,那就沒有地方可以禱告了。這是說祭祀之禮還是要有區別的,但是,如得罪了天再大的儀式也沒法禱告了。65、治國之道千古一道——《論語》譚 八佾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孔子說:周朝的禮儀制度借鑒於夏、商二代,是多麼豐富多彩啊!我遵從周朝的制度。國家制度都是從歷史走來,都是在原有基礎上的發展,治國之道千古一道,只是留下了時代的痕迹。66、虛心請教就是禮——《論語》譚 八佾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孔子入太廟,每件事都要問。有人說:誰說此人懂得禮呀,他到太廟,什麼事都要問別人。孔子聽到此話後說:這就是禮呀!虛心請教就是禮,不懂裝懂就是無禮。67、祭祀之禮在於誠心不同——《論語》譚 八佾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孔子說:比賽射箭,不在於穿透靶子,在於各人的力氣大小不同。自古以來祭祀之禮不在於貴賤儀式,在於各人的誠心不同。68、不在乎羊,而在乎禮——《論語》譚 八佾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子貢提出要去掉每月初一日告祭祖廟用的活羊。孔子說:賜,你愛惜那羊,我卻愛惜那禮。不在乎羊,而在乎禮。69、盡職與諂媚的區別在於真誠——《論語》譚 八佾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孔子說: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禮的規定去事奉君主,別人卻以為這是謅媚呢。盡職盡責與諂媚的區別在於真誠。70、君失禮,臣對國不能失忠——《論語》譚 八佾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孔子回答說:君主應該以禮來使用臣子,臣子應該以忠來事奉君主。如君子失禮,臣子對君可失忠,對國不能失忠;君子昏庸無可挽救,臣子反對君主就是對國家的忠。71、情感從內心到外表應恰到好處——《論語》譚 八佾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關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孔子說:《關睢》這篇詩,遇到高興的事時而不放縱,遇到哀愁的事時而不毀傷。表達的正是「中和」之美,一切情感從內心到外表都應是恰到好處。否則,會樂極生悲,禍不單行。72、禮之用在內心、在現實——《論語》譚 八佾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宰我回答:夏朝用松樹,商朝用柏樹,周朝用栗子樹。用栗子樹的意思是說:使老百姓戰慄。孔子聽到後說:已經做過的事不用提了,已經完成的事不用勸阻了,已經過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禮之用重在內心、在現實。73、此處孔子有點狂妄了——《論語》譚 八佾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在重點說禮的這篇中孔子說:管仲之道就是一技之長的小伎倆。此處,一是孔子只把前輩管子看做是一位法家,又不維護周禮而言;二是孔子狂妄了,有一點後人批孔的味道。但抹殺不了管子是:聖人之師、國家管理學的鼻祖、華夏文明的保護者。74、《管子》一書又作何解釋哪——《論語》譚 八佾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或曰:管仲儉乎?曰:管仲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有人說:管仲勤儉嗎?孔子說:管仲有三處豪華的藏金府庫,家裡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職而不兼任,怎麼談得上勤儉呢?孔子如此了解管仲,那麼,孔子與《管子》一書又作何解釋哪?!75、孔子認為管子只圖助齊爭霸——《論語》譚 八佾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孔子答:國君大門口設立照壁,管仲在大門口也設立照壁。國君同別國國君舉行會見時在堂上放空酒杯,管仲也放空酒杯。如說管仲知禮,那還有誰不知禮呢?孔子還是認為管子只圖助齊爭霸,而失周禮。76、孔子懂樂是因知禮——《論語》譚 八佾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語魯大師樂,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皦如也,繹如也,以成。」孔子對魯國樂官論奏樂之道說:奏樂之道是可以聽出來的:開始,演奏盛大而和順,隨後,樂器純正悠揚,音節分明清晰,曲調綿綿不絕,以成氣勢。孔子懂樂是因知禮。77、生於無道有禮何用——《論語》譚 八佾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儀這個地方的長官見了孔子出來後,對孔子的學生們說:你們這些弟子何必為沒有官位而憂愁呢?天下無道已經很久了,上天已將孔子為聖人來教化天下人了。生於無道有禮何用?!78、孔子是品樂舞知禮儀——《論語》譚 八佾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孔子講「韶」樂舞時說:「韶」樂舞即美極了,又充分表達了人知禮的情感;講「武」樂舞時說:「武」的樂舞也美極了,但不能充分表達人知禮的情感。孔子是品樂舞知禮儀。79、居上位無禮天下無德——《論語》譚 八佾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孔子說:「身居於執政上位的人,不能寬厚待人,行禮的時無敬意,參加喪禮時也不悲哀,這種情況我怎麼能看得下去呢?居上位無禮天下無德。80、後有孟母三遷之道——《論語》譚 里仁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孔子說:與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選擇的住處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麼能說你是明智的呢?後有孟母三遷之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81、君子能夠安貧樂道——《論語》譚 里仁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孔子說:沒有仁德的人,是不能長久地安於貧困,也不能長久地處於享樂。仁人是安於仁道的,智者是利用仁道的。君子能夠安貧樂道,小人窮困便會胡作非為。貪污之人皆是不安貧的小人也。82、仁人志士才有真正的愛和恨——《論語》譚 里仁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孔子說:只有那些有仁德之人,才能真正的愛人和恨人。說的太好了!太有體會了!仁人志士才有真正的愛和恨。無仁德之人,沒有愛,沒有恨,只有利益。83、真正的仁者才能不做壞事——《論語》譚 里仁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孔子說:如果立志於仁,就不會做壞事了。孔子看人看的真是透徹呀!只有真正的仁者才能不做壞事,一般人到了「不逾矩」的七十歲能近仁者就可以了,84、取不義之財必是病——《論語》譚 里仁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孔子說:富與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通過正當的途徑得到它,不要去享受。後來漢劉向《列女傳》中有:不義之財,非吾有也。取不義之財必是病。85、不貪外財安貧樂道——《論語》譚 里仁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貧與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不通過正當的途徑去擺脫它,不要去擺脫。。後來《增廣賢文》中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呀。不貪外財安貧樂道。86、仁德真誠會每時都有表現——《論語》譚 里仁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君子如果離開了仁德,又怎麼能叫君子呢?就是一頓飯的時間,君子也不會背離仁德,就是在最緊迫的時刻,也必按仁德辦事,就是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也一定會按仁德辦事。真誠的仁德會在每時都有表現的。87、無法達到仁德的最高境界——《論語》譚 里仁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孔子說:「我不曾見過愛好仁德的人,也不曾見過厭惡不仁德的人。愛好仁德的人,無法達到仁德的最高境界,所以見不著愛好仁德之人。88、不讓不仁德的人影響自己——《論語》譚 里仁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厭惡不仁的人,是為了仁德么?只是想不讓不仁德的人影響自己,所以也見不到厭惡不仁德的人。89、禮崩樂壞難見仁德之人——《論語》譚 里仁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見也。」有能用一天的力量去追求仁德的人嗎?我還沒有看到力量不夠的人。如可能有,我沒見到呀!禮崩樂壞的戰亂時期難見仁德之人呀!90、知一人錯而知此類人有無仁德——《論語》譚 里仁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孔子說:人們的過錯,各有其所犯同樣錯誤性質的人群。考察一個人所犯過錯的性質,就可知道此類人群有沒有仁德了。知一人之錯而知此類人有無仁德。91、善於思索的人都有過此感覺——《論語》譚 里仁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孔子說:早晨起來忽然有悟,明白此「道」。真是欣喜若狂,就是到了晚上死去也心甘呀!對此,不用過多的解釋,就是此意。所有善於思索真理的人們,都有過此感覺。92、學「道」者何在吃穿?!——《論語》譚 里仁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孔子說:士有志於學習和實行「道」的,而又以自己吃穿的不好為恥辱,對這種人,是不值得與其談論「道」的。學「道」者何在吃穿?!追求享受之人無「道」。93、君子無厚薄親疏之情——《論語》譚 里仁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的人和事,沒有真么厚薄親疏,只是按照義去行事。君子無厚薄親疏之情,這真是君子的一大特徵呀!94、君子思德,小人思利——《論語》譚 里仁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孔子說:君子思的是此地的道德規範,小人思的是何地有利可圖;君子想的是國家的法令,小人想的是國家的恩惠。君子思德思法,小人思利思惠,兩千多年至今都是如此。95、不為利而行只有怨而沒有恨——《論語》譚 里仁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孔子說:為追求利益而行動,就會招致更多的怨恨。確實如此呀!但是,不為利而行可有恨而沒有怨。96、只能起到裝飾門面的作用——《論語》譚 里仁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孔子說:能夠以禮讓原則來治理國家么?這樣的國家還有么?不能以禮讓原則來治理國家,如禮讓還有何用呢?只能起到裝飾門面的作用了。97、怕己無德無擔當的本事——《論語》譚 里仁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孔子說:不怕沒有官位,就怕自己無德沒有擔當此官位的本事;不怕沒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有值得讓人知道的作為。君子不怨天尤人。98、忠恕之道是儒家思想的基礎——《論語》譚 里仁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說:參啊,我講的道是由一個基本的思想貫徹始終的。曾子說:是。孔子出去之後,同學便問曾子:這是什麼意思?曾子說:老師的道,就是忠恕而已。忠恕之道一以貫之。可見忠恕之道是儒家思想的基礎。99、君子小人最重要的區別——《論語》譚 里仁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孔子說:君子明大義,小人知小利。此利就是彼義,此義就是彼利。國家利益就是吾等大義。君子小人最重要的區別。100、見賢思齊是君子——《論語》譚 里仁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孔子說:見到賢人,就應該向他學習、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應該反省自己有沒有與其相類似的過錯。見賢思齊是君子,見賢妒忌是小人。101、孝敬要順從而無怨——《論語》譚 里仁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事父母,幾諫,諫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孔子說:事奉父母,如父母有不對的地方,雖然幾次委婉勸說,但父母心裡還是不願聽從,仍然要對他們恭敬而不違背,替父母操勞而無埋怨。孝敬既要順從而無怨,又要使父母不陷於不義。102、免得父母挂念是必需的——《論語》譚 里仁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孔子說:父母在世,兒女盡量不遠離家鄉;如果不得已要出遠門,必須告訴父母去什麼地方,免得父母挂念。這是極正常的,也是必需的,至今如此。103、只有孔子關注人的感情——《論語》譚 里仁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孔子說:父母的年紀,不可不知道並且常記在心裡,一方面為他們的長壽而高興,一方面又為他們的衰老而恐懼。只有孔子關注人人的感情世界,所以儒家思想成為傳統文化的教育主流。104、古人不輕易把話說出口——《論語》譚 里仁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孔子說:古人不輕易把話說出口,因為古人以自己做不到為可恥啊。今不如昔!今不如昔呀!為什麼哪?!因為進步了,假話就多了,慾望導致了假話。真是:既想當婊子又想立牌坊。105、禮來至於人約束至於人——《論語》譚 里仁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孔子說:以禮來約束自己,那麼犯錯誤的人就少了。禮來至於人的本性善,約束至於人的惡性慾望。孔子當年雖沒有如此明確地說出來,但思想已有此意。106、君子要說到做到言而有信——《論語》譚 里仁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孔子說:君子說話要謹慎於前,而行動要敏捷於後。還是再說,君子要說到做到,言而有信。107、有德之人堅信必有知音——《論語》譚 里仁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孔子說: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立的,一定會有思想一致的人與他相處。實際上已經說明,有德之人在世俗中是顯的不和人群的,所以強調不孤,堅信必有知音。至今仍然如此呀!焉能沒有感覺哪?!108、近不得遠不得呀——《論語》譚 里仁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子遊說:事奉君主太過了,反會受到侮辱;對待朋友太過了,反會被疏遠了。恰到好處真是很難,近不得遠不得呀!109、孔子有自己評價人的標準——《論語》譚 公冶長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孔子評論公冶長說:可以把女兒嫁給他,他雖然被關在牢獄裡,但這並不是他的罪過呀。於是,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孔子有自己評價人的標準。不為世俗是否入獄所動。110、孔子認準此人能夠自保——《論語》譚 公冶長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孔子評論南容說:國家有道時,他有官做;國家無道時,他也可以免去刑戮。於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給了他。孔子認準此人能夠自保。111、孔子識一人而識一國——《論語》譚 公冶長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孔子評論子賤說:君子就是這個人呀!如魯國沒有君子的話,其是從哪裡學到君子品德的呢?孔子識一人而識一國。112、孔子能識治國安邦之才——《論語》譚 公冶長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子貢問孔子:我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你呀,好比一個器具。子貢又問:是什麼器具呢?孔子說:猶如瑚璉,是治國安邦之才呀。孔子能識治國安邦之才,但孔子不能為官何也?113、孔子認為仁者不辯——《論語》譚 公冶長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有人說:冉雍有仁德但不善辯。孔子說:何必要善辯呢?靠伶牙利齒和人辯論,常常招致別人的討厭,不知做人的仁德,何必要善辯呢?孔子認為仁者不辯。善於花言巧語之人乃佞人。114、孔子認為亂世還是不做官為好——《論語》譚 公冶長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孔子讓漆雕開去做官。漆雕開回答說:我對做官這件事還沒有信心。孔子聽了很高興。孔子認為面對亂世非棟樑之才還是不做官為好。115、孔子之道就是做人之道——《論語》譚 公冶長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孔子說:如我的主張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能跟從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聽到這話很高興。孔子說:仲由好勇超過了我,其他沒有什麼可取的才能。亂世做人難,孔子之道就是做人之道呀!亂世如何行得通?116、孔子認為做官不等於有仁德——《論語》譚 公冶長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孟武伯問孔子:子路做到了仁吧?孔子說:我不知道。孟武伯又問。孔子說:仲由嘛,在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裡,可讓他管理軍事,但我不知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孔子認為能為官不等於有仁德。117、孔子認為能力不等於仁德——《論語》譚 公冶長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孟武伯又問:「冉求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冉求這個人,可讓他在一個有千戶人家的公邑或有一百輛兵車的采邑里當總管,但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孔子認為能力不等於仁。118、孔子認為表現不都是仁德——《論語》譚 公冶長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孟武伯又問:公西赤又怎麼樣呢?孔子說:公西赤嘛,可讓他穿著禮服,站在朝廷上接待貴賓,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能做到了仁。孔子認為仁德會表現出來的,但表現出來的不都是仁德。119、孔子對學生不偽善的師德——《論語》譚 公冶長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孔子對子貢說:你和顏回兩個相比,誰更好一些呢?子貢答:我怎麼敢和顏回相比呢?顏回他聽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呢,知道一件事,只能推知兩件事。孔子說:是不如他呀,我同意你說的,是不如他。孔子對學生不偽善的師德。120、孔子認為不應無目的責備——《論語》譚 公冶長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宰予白天睡覺。孔子說:已經腐朽的木頭無法雕琢,滿是糞土的牆壁無法粉刷。對於宰予為何要責備呢?孔子認為不應無目的責備,本不具備此能力的人。121、認識人要聽其言觀其行——《論語》譚 公冶長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孔子說:「起初我對於人,是聽其話便相信其行;現在我對於人,聽其話還要觀察其行。在宰予這裡我改變了觀察人的方法。認識人要聽其言觀其行。122、剛強不是慾望,恰是無欲——《論語》譚 公冶長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子曰:棖也欲,焉得剛。」孔子說:我沒有見過剛強的人。有人回答說:申棖就是剛強的。孔子說:「申棖這個人慾望太多,怎麼能剛強呢?剛強不是慾望,恰是無欲,無欲則剛。123、做到「恕」是很難的——《論語》譚 公冶長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子貢說:我不願別人強加於我的事,我也不願強加在別人身上。孔子說:賜呀,這就不是你所能做到的了。看來孔子認為子貢做到「恕」是很難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恕之道也。124、只有靠自己悟性、悟道——《論語》譚 公冶長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子貢說:老師講授的禮、樂、詩、書的知識,依靠耳聞是能夠學到的;老師講授的人性和天道,依靠耳聞是不能夠學到的。真是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只有靠自己悟「性」、悟「道」。人性天道也。125、多聞難辨不知所行——《論語》譚 公冶長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子路在聽到一條道理,但沒有能親自實行的時候,惟恐又聽到新的道理。因為如此,就不知道如何實行了。多聞難辨不知所行,還是沒有悟「道」。126、學到不恥下問的程度方謂文人——《論語》譚 公冶長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子貢問道:為什麼給孔文子一個「文」的謚號呢?孔子說:他聰敏勤勉而好學,不以向比他地位卑下的人請教為恥,所以給他謚號叫「文」。聰敏好學到不恥下問的程度方謂文人。127、使用百姓要有道理——《論語》譚 公冶長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孔子評論子產說:他有君子的四種道德:他自己行為謹慎,他事奉君主恭敬,他養護子民有惠,他役使百姓有義。使用百姓要有道理,要是百姓明白此事對國、對個人的意義,百姓方能為了自己的利益心甘情願去做。128、尋覓「久而敬之」的師友——《論語》譚 公冶長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孔子說:晏平仲善於與人交朋友,相識久了,別人仍然尊敬他。與人交友相識的越久,越尊敬此人,此人必是學識淵博的君子。尋覓「久而敬之」的師友難呀!129、如同畫餅充饑——《論語》譚 公冶長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節藻梲,何如其知也?」孔子說:臧文仲藏了一隻大龜,藏龜的屋子斗拱雕成山的形狀,短柱上畫以水草花紋。用畫畫來營造龜的生存環境,如同畫餅充饑,這個人怎麼能算是有智慧呢?130、忠君與清高未必「仁」——《論語》譚 公冶長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孔子認為:為人能忠君但未必「仁」;為人能清高但未必「仁」。忠君與清高都可以有種種原因,但未必有仁者愛人的惻隱之心。131、多慮失勇呀——《論語》譚 公冶長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慮多次。孔子聽到了,說:考慮一次後,怕不穩妥,再認真的考慮一次也就可以了。多慮失勇呀!132、真是難得糊塗呀——《論語》譚 公冶長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孔子說:寧武子這個人,當國家有道時,他就顯得聰明,當國家無道時,他就裝成愚笨。他的那種聰明別人可以做得到,他的那種裝成愚笨別人就做不到了。真是難得糊塗呀!133、簡單而不知節制——《論語》譚 公冶長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在陳,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孔子在陳國說:回去吧!回去吧!家鄉的學生雖有遠大志向,但不免行為有些粗率簡單;文章雖有文彩,但尚不知道怎樣節制自己。簡單而不知節制,看人入木三分。134、不念舊惡以直報怨——《論語》譚 公冶長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孔子說:伯夷、叔齊兩個人不記人家過去的仇恨,因此,別人對他們的怨恨也就少了。不念舊惡不等於《論語·憲問》中的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因此,應該要有原則:不念舊惡以直報怨。135、不直率為人更難——《論語》譚 公冶長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孔子說:誰說微生高這個人直率?有人向他討點醋,他不直說沒有,卻暗地到他鄰居家裡討了點醋給人家。為人難,直率為人難,不直率為人更難。136、細微具體直指真誠——《論語》譚 公冶長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孔子說:花言巧語,裝好臉色,做足恭敬,左丘明認為這種人可恥,我也認為可恥。把怨恨裝在心裡,表面上卻裝出友好的樣子,左丘明認為這種人可恥,我也認為可恥。孔子研究人真是細微具體直指真誠。137、真是想人之所想呀——《論語》譚 公冶長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顏淵、子路兩人侍立在孔子身邊談志向,孔子說:讓年老的安定下來,讓朋友們信得過,讓年輕的子弟們心懷大志。孔子真是把人研究透了,真是想人之所想呀!138、儒學真就是做人的學問——《論語》譚 公冶長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孔子說:罷了吧!我從來沒有見過,在發現自己有過失的時候,能夠在內心責備、檢討自己的人。儒學真就是做人的學問。139、為人都是學而知之——《論語》譚 公冶長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孔子說:即使只有十戶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這樣講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樣好學罷了。包括孔子在內,為人都是很普通的,只不過是學而知之。140、區別在於是否居心誠敬——《論語》譚 雍也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如果居心誠敬而行事簡約,像這樣來治理百姓,不是也可以嗎?但是如果居心為了簡約而行事簡約,豈不是太簡單了?同樣是簡約行事,區別在於是否居心誠敬。141、不貳過更不易——《論語》譚 雍也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孔子說:有一個叫顏回的好學,他從不遷怒於別人,也從不重犯同樣的過錯。不幸短命死了。現在再沒有那樣的人了,也沒有聽說誰是好學的。不遷怒不易,不貳過更不易。142、濟貧是善心,濟富是利心——《論語》譚 雍也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孔子說:公西赤到齊國去,乘坐著肥馬駕的車子,穿著又暖和又輕便的皮袍。我聽說過,君子只是周濟急需救濟的人,而不是周濟富裕的人。濟貧是善心,濟富是利心。143、欠的人情帳難還——《論語》譚 雍也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子曰:毋,以與爾鄰里鄉黨乎!」原思給孔子家當總管,孔子給他俸米九百,原思推辭不要。孔子說:不要推辭。可以給你的鄉親們吧。該給的一定要給,否則,欠的人情帳難還。孔子研究人的心裡狀態,算是到家了。144、該做什麼,不是人為的——《論語》譚 雍也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孔子在評論仲弓的時候說:耕牛產下的牛犢長著紅色的毛,角也長得整齊端正,人們雖想不用它做祭品,但山川之神難道會捨棄它嗎?該做什麼,不是人為的。145、秉性為仁與利用仁的區別——《論語》譚 雍也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孔子說:顏回這個人,他的心可以在長時間內不離開仁德,其餘的學生則只能在短時間內做到仁而已。秉性為仁與利用仁的區別。146、人無完人,各有所長——《論語》譚 雍也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由也果, 賜也達, 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孔子說:仲由做事果斷,對於管理國家政事有什麼困難呢?孔子說:端木賜通達事理,對於管理國家政事有什麼困難呢?冉求有才能,對於管理國家政事有什麼困難呢?人無完人,各有所長也。147、不遂心愿不低頭——《論語》譚 雍也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季氏派人請閔子騫去做費邑的長官,閔子騫對來請他的人說:「請你好好替我推辭吧!如果再來召我,那我一定跑到汶水那邊去了。莫相逼,不遂心愿不低頭。148、命里註定沒辦法——《論語》譚 雍也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從窗戶外面握著他的手說:喪失了這個人,這是命里註定的吧!這樣的人竟會得這樣的病啊,這樣的人竟會得這樣的病啊!命里註定沒辦法呀。149、貧賤不能移的品質——《論語》譚 雍也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孔子說:賢士啊!顏回啊!一簞飯,一瓢水,簡陋的小屋,別人都忍受不了的這種對窮苦的憂愁,顏回卻沒有改變其好學的樂趣。賢士啊!顏回啊!孔子讚揚貧賤不能移的品質。150、信心不足不是能力不足——《論語》譚 雍也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冉求說:我不是不喜歡老師您所講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夠呀。孔子說:能力不夠是到半路才停下來,現在你是自己給自己划了界限不想前進。信心不足不是能力不足。151、知識分子中的小人就是偽君子——《論語》譚 雍也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孔子對子夏說: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知識分子中也有君子與小人之別呀!知識分子中的小人就是偽君子。152、人才的標準之一很簡單——《論語》譚 雍也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子游做了武城的長官。孔子說:你在那裡得到了人才沒有?。子游回答說:有一個叫澹臺滅明的人,從來不走邪路,沒有公事從不到我屋子裡來。人才的標準之一很簡單:非公事從不到我屋子裡來。153、寥寥數語見人品——《論語》譚 雍也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後也,馬不進也。』」孔子說:孟之反不喜歡誇耀自己。敗退的時候,他留在最後掩護全軍。快進城門的時候,他鞭打著自己的馬說,不是我敢於殿後,是馬跑得不快。孔子真是知人呀!寥寥數語見人品。154、能說會道以貌取人——《論語》譚 雍也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孔子說:如果沒有衛國大夫祝鮀那樣的口才,也沒有宋國的公子朝的美貌,那在今天的社會上處世立足就比較艱難了。能說會道以貌取人確有優勢,正因如此方有欺世盜名。155、經過屋門方能出去——《論語》譚 雍也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孔子說:誰能不經過屋門這條道,而走出去呢?什麼事物能夠不遵循這個大道來呢?任何事物的變化,都猶如必須經過屋門方能出去一樣的道理。156、君子情感質樸表達文采——《論語》譚 雍也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孔子說:質樸勝過文采,就顯得粗野,文采勝過質樸,就顯得虛浮。文采和質樸恰當兼備,然後才能成為君子。君子情感質樸表達文采。157、正直直指人生存之心——《論語》譚 雍也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孔子說:人的生存是由於為人正直,而為人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是因其僥倖地避免了災禍。正直直指人生存之心,禮崩樂壞使得不正直有了市場,古今同理常讀常新。158、愛好它不如以它為樂——《論語》譚 雍也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說: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又是儒家的經典之言,做人的道理千古不朽。159、人分等級的觀念應去階級化——《論語》譚 雍也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孔子說: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給他講授高深的學問,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給他講高深的學問。人分等級的觀念應去階級化,樹立人性化、能力化。160、對鬼神的態度是敬而遠之——《論語》譚 雍也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樊遲問孔子怎樣才算是有智慧,孔子說:專心致力於對於老百姓有意義的事,而對於鬼神要敬而遠之,就可以說是智慧了。孔子對鬼神的態度是:既懷疑又不否定,敬而遠之。161、提倡吃苦在前享受在後——《論語》譚 雍也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樊遲又問怎樣才是仁,孔子說:仁人對難做的事,做在人前面,對有收穫的事,排在人後面,這可以稱謂是仁了。孔子早就提倡吃苦在前享受在後,今羞矣。162、少有智慧,老有仁德——《論語》譚 雍也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孔子說:有智慧者喜愛水,有仁德者喜愛山;智慧者好動,仁德者好靜。智慧者快樂,仁德者長壽。人年輕有智慧,年老有仁德。163、孔子的夢想是先王之道——《論語》譚 雍也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孔子說:齊國一改變,可以達到魯國這個樣子,魯國一改變,就可以達到先王之道了。孔子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人,就是今山東曲阜。孔子的夢想是先王之道。164、孔子對禮崩樂壞氣憤至極——《論語》譚 雍也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孔子說:觚不像個觚了,這也算是觚嗎?這也算是觚嗎?孔子對當時禮崩樂壞的局面,既是氣憤至極,又是無奈的哀嘆。165、君子不可被無理愚弄——《論語》譚 雍也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宰我問道:對於有仁德的人,別人告訴他井裡掉下去一位仁人,他會跟著下去嗎?孔子說: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君子可以到井邊去救,卻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騙,但不可被無理愚弄。君子可欺,但不可因迷惑而被無理愚弄!真是有體會呀。166、博學於文,約之以禮——《論語》譚 雍也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孔子說:君子淵博廣泛地學習文化典籍,又以禮來約束自己,也就可以不離經叛道了。博學於文,約之以禮是因果關係,是守「道」最基本的前提。167、沒有此事何必發此毒誓?!——《論語》譚 雍也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孔子去見南子,子路不高興。孔子發誓說:如果我做什麼不正當的事,老天會懲罰我的!老天會懲罰我的!沒有此事何必發此毒誓?!就是有此事,也就是看看所傳說的南子是什麼樣的人罷了,孔子也是人呀!168、孔子對中庸的第一次評價——《論語》譚 雍也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孔子說:中庸作為一種道德,該是最高的了吧!人們缺少這種道德已經為時很久了。至此,是孔子對中庸的第一次評價,但是沒有深解。169、為民就是聖人——《論語》譚 雍也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子貢說:若有人能給老百姓很多好處又能周濟大眾,怎麼樣?可以算是仁人了嗎?孔子說:豈止是仁人,簡直是聖人了!就連堯、舜尚且難以做到呢。孔子的為民思想:為民就是聖人。170、凡事以己作比,而推己及人——《論語》譚 雍也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至於仁人,就是自己想要做的事,而要先使他人能做;自己欲行得通的事,而要先使他人行得通。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說就是實行仁的方法了。凡事以己作比,而推己及人,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71、述而不作,述有己「道」——《論語》譚 述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孔子說:只闡述古聖賢之「道」,而不另作自己的一套,相信而且喜好古聖賢所述,私下我把自己比做彭祖,從不誇耀自己有道,以博取名譽。孔子可以說是:述而不作,述有己「道」;信而好古,以古喻今。172、人生如此境界還有何求?——《論語》譚 述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孔子說:「默默而專心地學習知識,學習而不覺得厭煩,教人不知道疲倦,我還有什麼所求哪?又是經典名句,人生如此境界還有何求?173、孔子所憂慮的是常人所為的——《論語》譚 述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孔子說:對自身的品德,不去修養;對學習的知識,不去格物;聽到了應當做的義事,卻不能馬上去做;做了不善的事,又不能改正,這些都是我所憂慮的事情。孔子所憂慮的是常人所為的。174、溫和舒暢,愉快悠閑——《論語》譚 述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孔子在家裡的日常生活,是非常的溫和舒暢,愉快悠閑。不應理解為衣冠楚楚,日常衣冠楚楚只能說明是心裡有事,有所戒備,不能說明是有禮。175、孔子終生崇拜儒學先驅周公——《論語》譚 述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孔子說:我衰老得很厲害了,我好久沒有夢見周公了。孔子終生崇拜周公,因為周公是西周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可稱為儒學的先驅。176、孔子所學所教就是做人——《論語》譚 述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孔子說:為人的志向在於道,為人的根本在於德,為人的處事在於仁,為人的行為在於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如此才是真正地做人,孔子的所學所教主要就是做人。177、孔子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論語》譚 述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孔子說,可理解為:不論是誰,只要自願拿著十餘干肉為禮來見我的人,這也是當時拜師最起碼的尊敬,我從來沒有不給他教誨的。這正是說明了孔子「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178、孔子舉一反三的教育方法——《論語》譚 述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孔子說:教導學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出來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教給他一個方面的東西,他卻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個方面的東西,那就不用再教他了。孔子舉一反三的教育方法很先進。179、孔子也是性情中人——《論語》譚 述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子於是日哭,則不歌。」孔子在有喪事的人旁邊吃飯,不曾吃飽過。孔子在這一天為弔喪而哭泣,就不再唱歌。這是因感情所致率性而為,說明孔子也是性情中人。 180、用舍行藏士大夫之準則——《論語》譚 述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孔子對顏淵說: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隱藏起來,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這樣吧!又是古今中外的千年經典名句,「用舍行藏」,士大夫之準則。181、符合道就是孔子所愛好的事——《論語》譚 述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孔子說:如果富貴符合於道,而又可求,雖然是給人執鞭的下等差事,我也願意去做。如不可求,那就是富貴不符合於道,那我就去做我所愛好的事。孔子所愛好的事,就是符合道的事。182、符合道就是孔子所愛好的事——《論語》譚 述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孔子說:如果富貴符合於道,而又可求,雖然是給人執鞭的下等差事,我也願意去做。如不可求,那就是富貴不符合於道,那我就去做我所愛好的事。孔子所愛好的事,就是符合道的事。183、孔子所謹慎小心對待的三件事——《論語》譚 述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之所慎:齊,戰,疾。」孔子所謹慎小心對待的是:齋戒、戰爭和疾病這三件事。齋戒有反省自身的意思,孔子所謹慎小心對待這三件事,是世人皆應謹慎小心對待的。184、孔子對所愛好總是專心之至——《論語》譚 述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孔子在齊國聽到了《韶》樂,有很長時間嘗不出肉的滋味,他說,沒想到欣賞《韶》樂竟能達到如此高的境界。孔子對所愛好總是專心之至呀!185、孔子對事情的判斷在於「仁」——《論語》譚 述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 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由於衛國父子爭奪王位一事,冉有問子貢,子貢問孔子,孔子說:「伯夷、叔齊兩兄弟是古代的賢人,他們求仁而得到了仁,又有有什麼怨恨哪?子貢出來對冉有說:「老師不會幫助衛君。以聖賢喻之,可見孔子對事情的判斷在於是否符合「仁」。186、當今的公務員應當牢記——《論語》譚 述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孔子說:吃粗糧,喝白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於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雲一樣。兩千年前孔子提出的要求猶在耳邊,當今的公務員應當牢記。187、五十知天命學《易》收穫大——《論語》譚 述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孔子說:再給我幾年時間,到五十歲學習《易》,我便可以沒有大的過錯了。五十知天命學《易》收穫大,不同的年齡學《易》確實不一樣。188、常讀詩書執禮自然雅言——《論語》譚 述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孔子所講雅言,因讀《詩》、念《書》、執行有關禮儀之事都是雅言。常讀詩書執禮自然雅言。189、一切盡在讀書求知——《論語》譚 述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葉公向子路問孔子是個什麼樣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對子路說:你為什麼不樣說,其為人,發憤讀書,連吃飯都忘了;其中得到的快樂,把一切憂慮都忘了,連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有此感慨之士不多呀!一切盡在讀書求知。190、孔子不是生而知之——《論語》譚 述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說:我不是生來就有知識的人,而是愛好古代聖賢的智慧,勤奮敏捷地學習,去求得知識的人。孔子不是生而知之,誰還能是哪?191、孔子懷疑鬼神的存在——《論語》譚 述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不語怪、力、亂、神。」孔子不談論怪異、暴力、亂行、鬼神。只有把事理看透了的人才會不談論:怪異的事、暴力的事、亂行的事、鬼神的事。孔子不談論起碼是在懷疑鬼神的存在。192、可稱謂從師的總綱——《論語》譚 述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說:幾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作當我老師的人,選擇其的優點而學習,看到與其類似的缺點要改正。又是經典之句,可稱謂從師的總綱。193、德行天下,天下無懼——《論語》譚 述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孔子說:上天把德賦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麼樣?德行天下,天下無懼。真有德乃為性善之上德,仁義無懼。194、孔子為師是為了育人——《論語》譚 述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孔子說:學生們,你們以為我對你們有什麼隱瞞的嗎?我是絲毫沒有隱瞞的,我沒有什麼事不是和你們一起做的,這就是我孔丘。孔子為師是為了育人,所以從不留一手。195、孔子的教育宗旨——《論語》譚 述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項內容教授學生。孔子的教育宗旨就是:為人要文有學問、行守禮儀;處事要忠求忠誠、信講信用。當今何嘗不是如此?!196、聖人是看不到聖人的——《論語》譚 述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孔子說:聖人我是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君子,這就可以了。聖人是看不到聖人的,因為,沒有人能超過聖人,因此,聖人無師。所以如此謂至聖先師。197、孔子對「善」理解到了極處——《論語》譚 述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孔子又說: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見到始終如一保持好的品德的人,這也就可以了。因此《大學》講到的三綱之一:「在止於至善。」孔子對善理解到了極處——真誠的善,眼中那還有什麼善人呀?!198、裝出來的品德,大有人在——《論語》譚 述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乎。」沒有卻裝作有,空虛卻裝作充實,窮困卻裝作富足,這樣人的品德是難於有恆心的。裝腔作勢古來有之,裝出來的品德,大有人在。199、此謂人性善制約下的人慾——《論語》譚 述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孔子只用有一個魚鉤的釣竿釣魚,而不用有許多魚鉤的大繩釣魚;只射飛鳥,不射巢中歇宿的鳥。此謂人性善制約下的人慾。200、古今不懂裝懂大有人在——《論語》譚 述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孔子說:有些人不懂裝懂,我沒有這樣做過。多聽,選擇其優秀的人的來學習;多看多學習而記住,知多知少是次要的。古今不懂裝懂同樣大有人在,孔子真是至聖先師呀!201、鼓勵進步的教育思想——《論語》譚 述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很難與互鄉的人談話,但互鄉的一個童子卻受到了孔子的接見,學子們迷惑不解。孔子說:我是在鼓勵他的進步,不是在肯定他的落後。何必太過分呢?人家已經去掉了污點有了進步,就要肯定他去掉的污點,對他的過去不應抓住不放。鼓勵進步是孔子的教育思想之一。202、仁既在天邊又在身邊——《論語》譚 述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說:仁難道距離我們很遠嗎?只要我想達到仁,仁就來了。仁不仁在於人心,仁既在天邊又在身邊。203、佔有學問高地的人眾人矚目——《論語》譚 述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陳司敗問魯昭公懂禮之句。孔子說:我真是幸運。如果有錯,人家一定會知道。佔有道德高地、學問高地的人,眾人矚目關注,一旦有錯天下人都會知道的。古今中外如此一般。204、孔子懂音律追求樂曲和諧——《論語》譚 述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在孔子與別人一起唱歌,而唱的很有興緻時,一定要請對方單獨再唱一遍,而後再和他一起唱。請對方單獨再唱一遍,是為了如何與對方合唱的更好,孔子懂音律追求樂曲和諧。當今歌壇能如此嗎?!205、學識越淵博越謙虛謹慎——《論語》譚 述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孔子說:就書本上的學問來說,我同別人差不多的,但要做一個身體力行的君子,那我還是沒能做到。學識越淵博越謙虛謹慎,因為知道的太多了,才會感覺到自己太渺小。206、身後方謂至聖先師——《論語》譚 述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孔子說:如果說到聖與仁,那我怎麼敢當!不過向聖與仁努力學習是不會感覺厭煩,教誨別人也不會感覺疲倦,還是可以這樣說的。正是:生前聖仁不敢當,身後方謂至聖先師。207、一直是在懷疑鬼神的存在——《論語》譚 述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疾病,子路請禱一句。子曰:「丘之禱久矣。」孔子病重,子路向鬼神祈禱。孔子說:有用嗎?子路說:有用。《誄》文上說:『為你向天地神靈祈禱。』孔子說:我很久以來就在祈禱了,此話下話是:怎麼還是病重了?!孔子一直是在懷疑鬼神的存在。208、古越禮、今違紀都來之奢侈——《論語》譚 述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孔子說:奢侈了就會變得驕傲自大,節儉了就會流於寒酸固陋。與其驕傲自大,我寧可寒酸固陋。一切古時越禮,當今違紀都來之奢侈而驕傲自大。孔子真是看透了人生。209、君子小人在此分野——《論語》譚 述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孔子說:君子心胸寬廣,小人經常憂愁。孔子的又一經典名句,君子小人在此分野。210、修身養性到一定程度——《論語》譚 述而篇——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616434.html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孔子溫和而又嚴厲,威嚴而不兇猛,莊重而又安祥。只有修身養性到一定程度,才能做到溫和而又嚴厲。
推薦閱讀:

《論語 八佾第三》講要選錄( 一 )
朱子語類[宋]黎靖德 編卷三十八 論語二十
論語 7
:《論語詩化150首》(34——35)「夫子之道」和「見賢思齊」
日課 |《論語·八佾》6

TAG:論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