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不知道自己不宜喝粥!

  其實米飯和粥都是大米烹飪出來的。

  我們先來看看大米的主要成分和營養:

  

  可以看出大米是澱粉類的食物,也就是說米飯和粥中都充滿了澱粉。

  米飯和粥區別在哪兒呢?

  澱粉在常溫下不溶於水,或者說溶解但比較慢,比如你抓一把麵粉扔進水裡水就變渾濁了,而不是像白糖一樣徹底溶解於水。

  但當水溫至53℃以上時(做飯的過程),澱粉的物理性能發生明顯變化。澱粉在高溫下溶脹、分裂形成均勻糊狀溶液的特性,稱為澱粉的糊化。

  生的澱粉在水中加熱會導致原有結構全部崩潰,本來縮成一團、呈顆粒狀的澱粉紛紛打開形成單分子,變成支鏈狀並為水所包圍而成為溶液狀態。由於澱粉分子是鏈狀甚至分支狀,彼此牽扯,結果形成具有粘性的糊狀溶液,這種現象稱為糊化。

  大概想這個樣子:

  

  澱粉糊化溫度必須達到一定程度,不同澱粉的糊化溫度不一樣,同一種澱粉,顆粒大小不一樣,糊化溫度也不一樣,顆粒大的先糊化,顆粒小的後糊化。

  大米和白麵粉經過加熱做熟,都會變成一鍋這種黏糊糊的東西,比如米飯、粥、饅頭和麵條,然後被我們吃下去。

  這些溶解在水中的澱粉,在我們的消化道中被充分消化,大致的過程是這樣子:

  

  澱粉酶溶解在腸液裡頭,於是已經溶解的澱粉將會得到更快的消化,大致是以α---澱粉酶使澱粉中的α—1,4糖苷鍵水解生成小分子糊精和其他低聚糖,然後再用糖化酶將糊精、低聚糖中的α---1,6糖苷鍵和α—1,4糖苷鍵切斷,最後生成葡萄糖。

  可是區別就在這裡。

  根據烹調方法不同,食物中的澱粉溶解程度會有差別:煮米飯時放的水少,煮的時間又短,澱粉溶解程度要小。熬粥時,放的水多,煮得也久,澱粉溶解得比較徹底。

  所以粥中的澱粉溶解程度更高,所以消化得更快。

  糖尿病人的本質是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調控出了問題,粥消化速度快,很快就有大量葡萄糖湧入血液中,於是患者的血糖就迅速升高,這對病情不利。

  因此,即使同樣熱量的飯和粥,粥還是不太適合糖尿病病人。

  所以如果實在想喝粥,也有辦法:

  1. 不用大米,而是用粗糧,粗糧中的澱粉在煮熟過程中溶解的更少,而且富含膳食纖維,可以減緩葡萄糖的吸收,不讓血糖升的太快。

  2. 不要熬的太爛。粥熬的越爛,澱粉溶解的越充分,升糖指數也就越高,對糖尿病患者越不利。

推薦閱讀:

科學告訴你,糖尿病患者該如何運動?
看望糖尿病病人,送什麼好?
治糖尿病 多管齊下
你知道從醫生視角看糖尿病管理app,會有怎樣的認識嗎?
飯前兩勺醋,6招打敗糖尿病!一學就靈~透徹!

TAG:糖尿病 | 自己 | 患者 | 知道 | 病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