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佛說「積財喪道」 炫耀富貴的心態布施非真誠恭敬

來源:凈土釋疑網 錄入時間:2013-10-02 07:43:54關鍵字:積財喪道,布施,炫富,佛法本土化,文鈔,增廣文鈔,學問,戒律,開遮持犯,妄語
【 點擊數:158 】 【字體:大中小】 【收藏】【列印文章】

摘自凈空法師《凈土大經科注》第457集 2013年9月29日講於香港

佛法很重視本土化、現代化,它不落伍,它是與時並進

  「『然』者,燒也。『燈』者燈燭,燈火也。」

  用這個來供佛。

  「《施燈功德經》云:『佛告舍利弗:或有人於佛塔廟諸形像而設供養故』。」

  就是用燈燭供養,那麼這個風氣流傳很廣,一直到今天我們都看到,我們在南傳佛教裡面,南傳,全是釋迦摩尼佛,它沒有其他的佛像,佛像再多,都是釋迦摩尼佛。

  我在馬六甲見到一個緬甸的寺廟,大殿上供了有三十多尊佛像,全是釋迦摩尼佛像,看看下面佛的名號,很有意思,緬甸的釋迦摩尼佛,面孔像緬甸人;中國的釋迦摩尼佛像中國人;日本的釋迦摩尼佛像日本人,它是各個不同的亞洲這些族群,造出這三十多尊,像都一樣高,差不多有一人高,石雕的。所以看到這個表什麼?表世尊在任何一個不同族群現身,現他那個地方人的面相,就顯得特別親切。這用現代的話說,佛法很重視本土化、很重視現代化,它不落伍,它是與時並進。

  經典上告訴我們,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同樣現人身,各種不同族群的,他現的不一樣,現當地身。這早年我在美國,美國人常常也提到,他們國家有佛教,我告訴他,沒有。怎麼沒有?舉出好多例子,我說你去看看,哪一尊佛像佛的面孔像美國人?沒有!中國人在那邊供的佛像,是中國人面孔;西藏人供的佛像,是西藏人面孔;日本人供的佛像是日本人面孔;沒有供美國人面孔的。所以那個時候我在達拉斯建了一個小道場,我就想用美國人面孔來塑像。沒有想到,我在台灣到美國去的時候,不知道是什麼人送了我三張油畫像,西方三聖,我把它打開來一看,阿彌陀佛是印度人的相,觀世音菩薩是中國人的相,大勢至菩薩是美國人的相。這個三張像,還掛在達拉斯佛堂,我告訴當地的美國人,佛到美國來了,現的是菩薩相,應該要這樣做法,當地人就會看到特別親切,他就會來學。

  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了,佛沒有一定的身相,佛沒有定法可說,佛法活活潑潑。佛既然無有定法可說,你就曉得,經典也不是一成不變,經典原理原則永恆不變。說深說淺,長說短說,真是得自在,完全是觀機施教,看眾生什麼機緣,你怎樣給他講法,它是活的,它不是死板的,宗旨方向不變。宗旨方向是什麼?幫助他離苦得樂;幫助他破迷開悟,這個是永遠不變的。

戒律是永遠不變的,但一定把握好「開」、「遮」、「持」、「犯」

  戒律是永遠不變的,但是一定把「開」、「遮」、「持」、「犯」講清楚,他在日常生活當中活用戒律。該「開」不「開」是犯戒,該「遮」不「遮」也是犯戒。不殺生,沒有這個開緣,殺生破戒;如果有開緣,殺生不破戒。一般在什麼狀況之下開緣?救度眾生。這個要智慧、要真正明理,他才知道權衡,知道在境界里應如何去做。

  最容易遇到的,妄語。妄語有大妄語、有小妄語。小妄語是個人的,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大妄語影響的面廣,影響的時間長,那是無間地獄。這個就很嚴重了。經典裡面舉的例子,「未證言證」,你沒有證得「阿羅漢」,你說你是「阿羅漢」,這屬於大妄語。別人聽了誤以為你是羅漢,你的目的何在?用這個來欺詐眾生,希望眾生對你恭敬供養,你由此獲得名利,這是什麼?破壞佛法的形象,罪從這裡結的,欺騙善良的信徒,這個罪是無間地獄。小妄語沒那麼大影響,就沒有這麼重的罪。

  那麼打著佛法的旗號,欺騙眾生,獲取名利,名利是可以得到,但是後果不堪設想,太苦了!懂得因果的人不幹這個事情,絕不因為眼前小利,演變成來世的罪報,這個不值得。

炫耀自己富貴的心態布施,不是真誠恭敬,得的福不一樣

  「《施燈功德經》云:『佛告舍利弗:或有人於佛塔廟諸形像而設供養故』。」

  佛像,菩薩像,護法神像。

  「奉施燈明,乃至以少燈炬,或酥油塗然(燃),持以奉施,其明唯照一道一階。」

  有很多種類都可以點燈。那麼在中國,古時候寺廟裡頭,一般燃燈的都是上好的麻油,香油,用這個燃燈。鄉下偏遠地區,我在貴州住過,貴州農村裡頭用桐油燈,桐油,我們在那個時候也點過,用這個來供佛,在寺廟裡面供佛、供僧,「其明唯照一道一階」,它的光不大,只能照一條小路、只能照一個台階。

  「舍利弗:如此福德,非是一切聲聞、緣覺所能可知,唯佛如來乃能知也。」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福報?總是真誠、恭敬心所感的。佛門修福全在誠敬,誠敬到極處,事很小,微不足道,得大福報。所以佛在經上常說,「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的心要真誠,我們的量要廣大,事小沒關係,事是我們能力。我只有這麼大的能力,我只能做這個小燈,大的燈我做不到,那這盞小燈的功德,比人家做大的燈功德還要大,為什麼?他沒有誠敬心,他在炫耀自己,自己大富大貴。在炫耀自己,不是真誠恭敬,得的福不一樣。

  《了凡四訓》裡頭有個故事,一個女孩子在寺廟裡頭布施兩文錢,兩文究竟是多少,現在人不懂,我出世的時候大概還用,但是我不懂事,到我懂事的時候,三、四歲,這個錢就不用了,銅錢當中有個方孔,那一個叫一文,在那個時候,一文錢可以吃一頓早餐。油條、燒餅、一碗豆漿,大概就一文錢,那錢很值錢。我記事的時候用銅板了,圓的,當中沒有孔的了,一個一個銅板,那一個銅板上面寫的「當十文」,就是一個銅板換銅錢換十個,所以古時候用實物,用黃金、用銀子、用銅錢,都很重。現在人比過去是方便多了,但是現在這個幣值的貶值,這個物價的上升,給大眾帶來很大的苦惱,這是潮流之所趨。

「積財喪道」是佛說的,要布施

  佛教導我們是最好的,不蓄金銀財寶、不儲蓄這些東西,布施!告訴我們布施,財布施的功德,財用不會缺乏,愈施愈多。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就對了,要依教奉行。

  我也是第一天跟章嘉大師見面,他老人家就教我,教我看破、放下。我向他老人家請教,從哪裡下手?看破、放下從哪裡做?他就告訴我布施。跟我講「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告訴我愈施愈多、愈多愈施,絕對不能夠積財。「積財喪道」,這是佛說的。要懂得「施」,「施」的果報不可思議。

  這個地方說「布施燈明」,「燈」是代表智慧的,施燈,不但身相有光明,智慧不可思議,他的福德聲聞、緣覺不知道,唯有諸佛如來知道,那這個表什麼?今天的社會,夜晚無異於白天,電燈太方便了,晚上出門不需要帶燈;古時候不行,古時候沒有路燈,沒有電燈,出去要打燈籠、要拿火把,這也是一般家裡面都必須要具備的,晚上出門要拿火把,照明度很有限,燈籠點蠟燭,沒有現在這麼方便。所以古時候,不是很重要的事情,晚上不出門。晚上沒有工作,休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人的身心健康。

科技的發展給人類帶來了方便,卻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得不償失

  現在電燈方便了,工作日夜不能休息,很多任務業三班制的。那個機器運作不停止,生產量大了,給社會帶來的,是有一些方便,但是你細心去觀察、去思維,我們得不償失。是得到一些方便,可是我們付出痛苦的代價。這個代價在今天非常明顯,社會的動蕩不安,人們沒有安全感,這在古時候社會裡從來沒有過的事情。

  古代社會安全感是「家」,家是你一生最可靠的靠山,無論在什麼狀況之下,家是你的支持人,它認真負責,現在家沒有了,靠誰?!現在一般人工作的,老了,不能再繼續工作了,或是政府機構,或是私人企業,給一點養老金給你。養老金數量不多,最怕什麼?貶值,為什麼?再沒有收入了,他怎麼能不憂慮、他怎麼能不煩惱?!

  古代有個好處,我一切是為家,我在外面工作所賺的錢,除了自己生活費用之外還剩下來的,都寄回家去,家裡拿這些錢置產業。產業,中國古人是以土地為恆產,這個產業不會丟掉的,買農地、買山林都屬於生產的。山林可以種樹木,土地可以耕種,自己不能耕種,租給農夫耕種,跟農夫收租,所以家裡頭有生產、有收入。在外面,你做的事業到不順利的時候,家裡面會支持你,你需要多少,家裡會支持,所以家是一個人一生的保障。每個人愛家、顧著家。你是家庭的一員,年歲大了,不能工作了,回家養老叫落葉歸根。誰養你?家養你。你是家庭的一員,家庭永遠不會遺棄你,所以晚年退休快樂,享天倫之樂,回去跟自己的家人團聚,他真有樂趣。這是外國人永遠想不到的。

不幸當中的大幸,是我們遇到佛法了

  可是今天中國人,「家」沒有了,保障失掉了。那我們這些人,說老實話不幸當中的大幸,怎麼?我們遇到佛法了,遇到極樂世界,真知道極樂世界是我們的老家。我們退休到哪裡去?到極樂世界去。到極樂世界去養老,到極樂世界去作佛,真的,不是假的。我們自己的家人,過去生生世世,許許多多我們不知道,他們早到極樂世界去了,我們一去,他會跟阿彌陀佛一起來迎接我們,我們一見面,得佛威神加持,馬上就想起來,這是哪一生哪一世,我們什麼關係,所以到極樂世界不寂寞,極樂世界的熟人多,而且都是善友。這是真正把我們的問題徹底解決了,不能不相信,不能不認真,極樂是我們的大家園,我們每個人都有份,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家人。到極樂世界就知道了,原來是一家人。

  這個家,永遠不壞的家,永遠不衰的家。而且回到這個家裡,不斷的提升自己,很快自己就提升到佛的果位,不但度自己,還有許許多多在十方佛土裡面,在六道輪迴里做凡夫,跟我們有關係的,不知道有多少人,這些人還沒有覺悟、還沒有認識,我們要幫助他。把極樂世界介紹給他,讓他真正意識到了,我們從來沒有想到這個大家園,我們要回這個老家就對了!真搞清楚、真搞明白,你會念念不舍、念念不忘。

  你問我,在這個社會現前這個狀態,我們怎麼辦?我會告訴你,我準備回家,這個家就是極樂世界——老家。

  「『散華』,散布鮮花,以供養佛也。」

  這在南傳佛教裡頭,最明顯,最普遍,他會用一個碟給你,這個碟裡頭完全是鮮花,不是我們拿的一枝、一把,不是的,它是一盤,散花供佛。

  「《會疏》云:『散花者,花開清凈。妙色妙香,散諸佛剎。若有花開,諸佛來坐。是故下界中以花為凈土。見色聞香,諸鬼神等嫌之,猶如糞穢色香故。』」(謂諸鬼神以花之色香,同於糞便,故嫌之。)

  這是業報不一樣,諸佛菩薩修行人見到花,認為花是清凈,花是凈土;極樂世界,蓮花世界,處處都是蓮花,蓮花品種、色香之多,我們無法想像無量的光色。鬼神不喜歡花,供著有鮮花的地方,他遠離,業報不一樣。

  「《陀羅尼集經》曰:『若四部眾,以眾花散阿彌陀佛,發願誦咒者,得十種功德。何者為十。』」

這是說四部眾,在家、出家。出家,男眾,比丘;女眾,比丘尼,這出家二眾;在家,優婆塞,優婆夷。這叫四眾,把佛的弟子全部包括了,那麼以各種不同的花,散阿彌陀佛,供養阿彌陀佛的佛像,發願是求往生。

把散亂心、妄想雜念統統收回來變成一心,這就是學問

  誦咒,凈宗普通都是誦往生咒。古德告訴我們,「念經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為什麼?經文很長,不容易攝心,所以不如念咒,咒短,容易把念頭集中。但是,「阿彌陀佛」名號只有四個字,更短、更容易攝心。修行,以攝心為第一德。修什麼?無非是修正散亂心而已。孟夫子有一句話說的好,「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

  什麼叫學問?把你的散亂心、你的妄想雜念統統收回來,變成一心,這就是學問。「儒」所說的,孟子那個時代,佛法沒到中國來,那孟子這句話。是佛經上常說的,所以佛家敬禮用的最多的,合掌,「合掌」什麼意思?收心!十個指頭代表多,妄想、雜念,現在把心收起來,十個變成一個,這是最敬禮。因為「一心」是真心,十個念頭是散亂心,把散亂心收成一心,這最恭敬。禮拜的時候,一心頂禮,一心恭敬,這就是說誦經不如念佛。

-------------------------------------------------------------------------------------------------------

印光法師文鈔選讀復鄧伯誠居士

  相晤已來,忽滿六年。不但星霜屢更,即國曆已非其舊。世相無常,誠可嘆悼。接手書,知不廢凈業,洵足嘉美。而雲身心不安之至,為境遇不嘉,致不安耶。抑或疾病纏綿,致不安耶。若境遇不嘉者,當作退一步想。試思世之勝我者固多,而不如我者亦復不少。但得不飢不寒,何羨大富大貴。樂天知命,隨遇而安。如是則尚能轉煩惱成菩提,豈不能轉憂苦作安樂耶。若疾病纏綿者,當痛念身為苦本,極生厭離,力修凈業,誓求往生。諸佛以苦為師,致成佛道。吾人當以病為葯,速求出離。須知具縛凡夫,若無貧窮疾病等苦,將日賓士於聲色名利之場,而莫之能已。誰肯於得意烜赫之時,回首作未來沉溺之想乎。孟子曰,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故知天之成就人者多以逆,而人之祗承天者宜順受也。然孟子所謂大任,乃世間之爵位,尚須如此憂勞,方可不負天心。何況吾人以博地凡夫,直欲上承法王覺道,下化法界有情。倘不稍藉挫折於貧病,則凡惑日熾,凈業難成。迷昧本心,永淪惡道。盡未來際,求出無期矣。古德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者,正此之謂也。但當志心念佛以消舊業,斷不可起煩躁心,怨天尤人,謂因果虛幻,佛法不靈。須知吾人自無始以來,所作惡業,無量無邊。華嚴經謂假使惡業有體相者,十方虛空,不能容受。豈泛泛悠悠之修持,便可消盡也。所以釋迦彌陀兩土教主,痛念眾生無力斷惑,特開一仗佛慈力,帶業往生之法門。其宏慈大悲,雖天地父母,不能喻其恆河沙分之一。只宜發慚愧心,發懺悔心,自可蒙佛加被,業消身安耳。若病苦至劇,不能忍受者,當於朝暮念佛迴向外,專心致志,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觀音現身塵剎,尋聲救苦。人當危急之際,若能持誦禮拜,無不隨感而應,即垂慈佑,令脫苦惱而獲安樂也。念佛一法,乃至簡至易,至廣至大之法。必須懇切志誠之極,方能感應道交,即生親獲實益。若懶惰懈怠,毫無敬畏,雖種遠因,而褻慢之罪,有不堪設想者。縱令得生人天,斷難高預海會。至於佛像當作真佛看,不可作土木銅鐵等看。經典乃三世諸佛之師,如來法身舍利,亦當作真佛看,不可作紙墨等看。對經像時,當如忠臣之奉聖主,孝子之讀遺囑。能如是,則無業障而不消,無福慧而不足矣。現今士大夫學佛者多,然率皆讀其文,解其義,取其供給口頭,以博一通家之名而已。至於恭敬志誠,依教修持者,誠為難得其人。余常謂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則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若無恭敬而致褻慢,則罪業愈增,而福慧愈減矣。哀哉。凡遇知交,當諄諄以此意告之,乃莫大之法施也。凈土法門若信得及,何善如之。若己智有不了,即當仰信諸佛諸祖誠言,斷不可有一念疑心,疑則與佛相背,臨終定難感通矣。古人謂凈土法門,唯佛與佛乃能究盡。登地菩薩,不能知其少分。夫登地大士,尚不全知。豈可以博地凡夫,妄生臆斷乎。若欲研究,當看凈土十要。此書乃蕅益大師於凈土諸書中,採其菁華,妙契時機,最為第一。其開首彌陀要解,自佛說此經以來,為西天東土中,絕無而僅有之註解也。宜恪遵守,不可忽略。今之聰明人,雖學佛法,以未親近具眼善知識,率皆專重理性,撥棄事修及與因果。既撥事修因果,並理性而失之。所以每有才高等輩,詞驚鬼神,究其行為,與市井無知無識者無異。其病根皆由撥事修因果之所致也。俾上智者徒生憐愍,下愚者依樣妄為。所謂以身謗法,罪過無量。法苑珠林一書,(一百卷,常州天寧寺訂作三十本,蘇州瑪瑙經房訂作廿四本,瑪瑙經房板殘傷模糊,天寧寺板系新刻。)詳談因果,理事並進。事迹報應,歷歷分明。閱之令人不寒而慄。縱在暗室屋漏,常如面對佛天,不敢稍萌惡念。上中下根,皆蒙利益。斷不至錯認路頭,執理廢事,歸於偏邪狂妄之弊。夢東所謂善談心性者,必不棄離於因果。深信因果者,終必大明乎心性。此理勢所必然也。夢東此語,乃千古不刊之至論,亦徒逞狂慧者之頂門針也。各流通處皆有,宜請而閱之,其利益當自知之,亦宜令一切知交閱之。令弟去秋復來山,亦曾以恭敬相勉,但未知伊以余言為是否也。(選自《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一 書一)

註解:

  ①星霜(xīng shuāng):星辰一年一周轉,霜每年遇寒而降,故以「星霜」指年歲。

  ②洵(xún):誠實;實在。

  ③烜赫(xuǎn hè):輝煌;榮耀。

  ④博地(bó dì):廣闊的土地。此指人間。

  ⑤夢東:即徹悟大師(1741--1810),清代著名高僧,中國凈土宗第十二代祖師。俗姓馬,名際醒,字徹悟,號夢東,京東豐潤(今河北省豐潤縣)人。

推薦閱讀:

過生日 享樂 虛妄——凈空法師
凈空法師講因果
善財童子參學報告(十)第三集 凈空法師講解
念佛消業障——凈空法師 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
凈空法師:臨終一念、十念都能往生極樂世界

TAG:心態 | 炫耀 | 凈空法師 | 真誠 | 法師 | 凈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