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教經典語-bokee.net

一:一切皆為虛幻。    二:不可說。    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四: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    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七: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八: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九: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十: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不調飲食,則病患必生;不閱三藏,則智眼必昧。藕益大師《閱藏知津敘》   [今譯]不調理飲食,那麼病患就會產生,不閱覽三藏經典,那麼智慧之眼就會蒙昧。 ▲法譬如水,能洗 諸有垢穢、若井、若池、若江、若河、溪、大海,皆悉能洗諸有垢穢。其法水者,亦復如是,能洗眾生諸煩惱垢。《無量義經》   [今譯]佛法就像用水一樣,水能洗除污垢不凈之物,象井水、江水、河水、溪水、海水。都能冼去各種污穢。佛法之水也是也此,能洗去眾生的各種煩惱污垢。 ▲若人壽百歲,邪學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進受正法。《法句經.教學品》   [今譯]如果能活一百歲,卻去學不好的東西,還不如活一天,卻勤奮追求真理。 ▲朱元璋謂學書須是專一於是,更無餘好,方能有成。而予聞古之善琴者,亦謂專攻三二曲,始得入妙。斯言雖小,可以喻大。佛言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是故心分兩路,事不歸一。情專志篤,三昧速成。參禪念佛人不可不知。[明]蓮池大師《竹窗隨筆》   [今譯]米元章(朱芾)說:學習書法必須專一於書法,不要再有其它愛好分心,方能有成就。我聽說的古代善於彈琴的人,也說必須專攻二三隻曲子,方能進入精妙的境界。這裡說的雖是小事,但也可以借喻大的方面。佛說把心集中在一個地方,那麼沒有辦不到的事。所以說,心意開了岔,事情也不能成,心性專一,志向堅定,三昧就能很快得到。參禪和念佛的人,不可不明白這個道理。 ▲譬如有人,因其飢故,食七枚煎餅,食六枚半已,便得飽滿。其人志悔,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飽足,由此半餅,然前六餅,唐自捐棄。沒知半餅能充足者,應先食之。」《百喻經.欲食半餅欲》   [今譯]有一個人因為飢餓,就吃七枚煎餅。吃到六個半時,就已經飽了。這人非常後悔,有手打自己,並且說:「我現在飽了,是因為吃了這半個餅,前面的六個餅子,都白白浪費了。如果早知道吃這個半個餅子就能飽,應該先吃它。」 ▲是故執醫之一方者誤色身,執經之一義者誤慧命。予嘗謂《六祖壇經》不可使無智人觀之,正慮其執此而廢彼也。[明]蓮池大師《竹窗隨筆》   [今譯]當醫生的不對症用藥而固執地只用一張藥方,一定會誤人的性命。學佛的人不知眾生根基各有深淺不同而固執地執著一部經的義理去誹謗其它經典、宗派,就會誤自己的慧命。我曾說《六祖壇經》不能隨便給那些沒有真知正見的人看,正是顧慮那些淺見的人執著於《六祖壇經》而輕視其它經典教法。 ▲經言:菩薩未能自度,先能度人。愚夫遂謂菩薩但度眾生,不復度己。不知己亦眾生數也。焉有度盡眾生,而獨遺自己一眾生乎?何得藉口菩薩,逐外忘內。[明]蓮池大師《竹窗隨筆》   [今譯]佛經上說:「菩薩在還沒有自度成佛的時候,先就能做弘法利生度人的事業。可是有一些愚痴的人看到這句話就說菩薩只度眾生就行了,不用度自己。他們不知道自己就在眾生之中。哪裡有度盡眾生卻把自己留下來不度的道理?所以不能以菩薩度眾生為借口,只注重向外度人,而忘記了自己內在的修持。」     ▲明教曰:「聖賢之學,固非一日之具,日不足,繼之以夜,積之歲月,自然可成。」《禪林寶訓》   [今譯] 明教和尚(契嵩禪師)說:「聖賢的學問,本來就不是一天就可以通足的。白天不夠用,用夜晚來繼續學習,日日月月地積累起來,自然可以完成。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舍菩薩業代養,不離菩提心供養。……以諸如來尊重法故,以如說行出生諸佛故。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如是修行,是真供養故。《普賢行願品》   [今譯]在眾多的供養之中,法供養是最好的。法供養就是:依照佛所教誨的去修行,使一切眾生都能得到利益,接受眾生,教化眾生,救護眾生,代替眾生受各種苦難,精勤修行佛法,積累善業,一心一意修行,而不捨棄菩薩得樂眾生的事業,沒有一絲一毫舍離求成佛的心。因為一切佛都是尊重佛法的。眾生按照前面七種方法去修行,就一定能成佛。如果菩薩修行法供養,就能成就供養佛的功德,像這樣修行才是真正的供養。     ▲如鸚鵡只學人言,不得人意,經傳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誦,是學語人。慧海禪師《頓悟入道要門論》[今譯]就像鸚鵡只是學人說話,不能明白人的意思,佛經也是傳達佛意的,不明白佛意,只是口中念誦,也就像鸚鵡一樣,是學舌之人。

▲沙門夜誦迦葉佛遺教經,其聲悲緊,思悔欲退。佛問之曰:「汝昔在家,曾為何業?」對曰:「愛彈琴。」佛言:「弦緩如何?」對曰:「不嗚矣。」「弦急如何?」對曰:「聲絕矣。」「急緩得中如何?」對曰:「諾音普矣。」佛言:「沙門學道亦然,心若調適,道可得矣。於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惱,意若生惱,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凈安示,道不失矣。《四十二章經》   [今譯]一個僧人夜晚誦讀迦葉佛遺教經,聲音悲切緊張,產生了後悔不想繼續修行之心,佛問他:你過去在家裡,曾作過什麼事?回答說:喜歡彈琴。佛問:琴弦如果太鬆了怎樣?回答說:發不出聲音。佛又問:弦太緊了怎樣?回答說:弦斷聲絕。佛再問:如果弦不松不緊正適中怎樣?回答說:各種聲音都諧調具備了。佛說:出家人學道也是也此,心意如果調整適宜,道就可得了。在修道過程中如果一昧地急躁冒進,身體就會疲倦。如果身體疲倦了,心意就會惱恨,惱恨如果產生了,自然會後悔而不願繼續修行。修行一旦悔退,罪業必定會增加了。只有心身清凈安樂,道就不會失去了。     ▲如人水所漂,懼溺而渴死,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如人設美膳,自餓而不食,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華嚴經.菩薩問明品》   [今譯]比如有人被大水漂流,因害怕淹溺不飲水而渴死,於佛法不親自修行,就算懂得再多也是如此。又比如有人安排下美食,自己餓著肚子卻不吃,於佛法不親自修行,就算懂得再多也是如此。     ▲假使乾草積同須彌,投火於中,如芥子許,必皆燒盡。何以故?火能燒故。於如來所種少善根亦復如是,必能燒盡一切煩惱。《華嚴經.如來出現品》   [今譯]假如把乾草堆積得像須彌山那麼大,投一點點像芥子那麼大的火種在裡面,一定會將乾草燒盡。為什麼呢?因為一點點火也能燃燒。眾生對佛所種的一點點善根也是如此,一定能燒盡自己身心的一切煩惱。     ▲佛平等說:如一味雨,隨眾生性,所受不同。如彼草木,所稟各異,佛以比喻,方便開示,種種言辭,演說一法,於佛智慧,如海一滴,我雨法雨,充滿世間。一味之法,隨力修行,如彼叢林,藥草諸樹,隨其大小,漸增茂好。《法華經》   [今譯]佛平等說法:像同一朵雲下的雨也是同一種味道的,隨著眾生的根性不同,能接受的多少也不同。就如同草木,本質各異,佛用各種比喻,用方便善巧的法門教導眾生,用各種言辭,演說大乘法門。對於佛智慧來說,這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水而已。佛所說的妙法如同喜雨,充滿了世間。一乘妙法,也要隨眾生的力量去修行。就像樹林之中,從藥草到大樹,隨它們的大小和得到的雨量,漸漸地生長得繁茂。     ▲懈怠之人,猶如舂杵,有二種事,一者不能自使,日益損壞;二者不能自立,棄地即卧,漸不堪用。《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   [今譯]懈怠的人,就像用來舂東西的杵,有二種事,一是不能自己支使自己,一天比一天使用損壞。二是不能自立,丟到地上就躺在地上,天長日久漸漸不能使用。     ▲黃龍謂隱士潘延之曰:聖賢之學,非造次可成,須在積累。積累之要,惟專與勤。屏絕嗜好,行之勿倦,然後抒而充之,可盡天下之妙。《禪林寶訓》   [今譯] 黃龍禪師對隱士潘延之說:「為聖為賢的學問,不是輕易就能成的,必須通過積累。積累的關鍵,是專一和勤勞。屏棄斷絕其它嗜好,努力地學習而不知疲倦,然後再將學到的東西擴充推廣,可以窮盡天下的妙道。     ▲以耳聽受而得者,不如以目看讀而得者之廣也;以目看讀而得者,不如以心悟明而得者之極其廣也。以心為君,以目為臣,以耳為佐使,可也。用目當心,斯下矣;用耳當目,又下之下矣。《竹簡隨筆》   [今譯]憑耳朵聽聞而得到的知識,不如用眼睛看讀所得到的知識廣泛。用眼睛看讀而得到的知識,不如用心領受,明悟事理而得到的知識更加廣博。學習必須用心領悟為主,以目讀為次,以耳聽為輔助。如果用眼睛讀代替心領悟,這已經很淺陋了。如果用耳朵聽代替眼睛讀,那麼就更加淺陋了。     ▲若多少有聞,自大以驕人,是如盲執燭,照彼不自明。《法句經.多聞品》   [今譯]自己懂了一點東西,就自高自大驕傲於人,這就好像盲人手執燈燭,照亮了別人自己卻看不到光明。     ▲大覺璉和尚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今之所以知古,後之所以知先,善者可以為法,惡者可以為戒。歷觀前輩,立身揚名於當世者,鮮不學詞而成之矣。《禪林寶訓》   [今譯]大覺璉和尚說:「玉不經琢磨,則不能成為好器具。人不學習,就不明了妙理。今人所以能了解古人,後代之所以能了解前輩,都因為能夠通過學習把好的作為標準,把不好的作為教訓。遍觀那些名揚當代的前輩,沒有不是勤勤懇懇學習而有成就的。     ▲熒邵武謂真凈克文和尚曰:「物暴長才,必夭折;功速成者,必易壞;不推久長之計,而造卒成之功,皆非遠大之資。」《禪林寶訓》   [今譯]熒邵武對真凈克文禪師說:「世間的事忽然暴長的,一定會夭折;很快就能成功的事情,一定很容易敗壞。不求長久的計劃,而希望去做那些立刻可成的事,這都不是能做大事的資質。     ▲學無朋類,不得善友,寧獨守善,不與愚偕《法句經.教學品》   [今譯]在修學過程中,如果找不到真正的朋友,與其和愚痴的人在一起,還不如獨守正道。

 

▲世人耽著處,不舍晝夜。曰:「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耽賞玩也。「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耽 也。「野客吟殘半夜燈。」耽詩賦也。「長夏惟消一局棋;」——耽博奕也。古有明訓曰:「是日已過,命已隨減。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今出家兒,耽 者固少,而前後三事或未免焉。將好光陰驀然空過,豈不大可惜哉。[明]蓮池大師《竹窗隨筆》   [今譯]世人如果有了嗜好,便不分白天黑夜,把時間功夫都用在上面。古詩中說:「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這便是貪戀遊玩的。「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這便是貪酒的。「野客吟殘半夜燈。」這是沉緬於詩賦的。「長夏惟消一局棋。」這是沉迷於遊戲的。古人有明訓教導我們說:「這一天又過去了,壽命也跟著減少了一天。應當勤奮地修行,好像要救滅燒到頭上的大火一樣。」現在的出家人貪酒的固然不多,但對其它的三件事沉迷的卻未必能免。把寶貴的時光白白浪費掉,實在太可惜了!     ▲遠公曰:「夫天地之間,誠有易生之物,使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亦未見有能生者。無上妙道,昭昭然在於心目之間,故不難見。要在志之堅,行之力,坐立與徒。其或一日信而十日疑之,朝則勤而夕則憚之,豈獨目前難見,予恐終其身而背之矣。」《禪林寶訓》   [今譯]法遠圓 禪師說:「天地之間,確實有很容易生長的東西,但假如暴晒一天,冷凍十天,也沒見有能長得起來的。無上妙道,明明白白就在你自己心眼之間,所以是不難見到的,關鍵在於志向堅定,修行勇猛,自然很容易成就。如果有人對佛法一天相信而十天懷疑,早晨勤勞而晚上畏難,不修習,哪裡只是眼前難以成就,只怕他終生都與佛法背道而馳。     ▲真凈謂舒王曰:「日用是處力行之,非則固止之,不應以難易移其志。尚以今日之難,掉頭弗顧,安知他日不難於今日乎?」《禪林寶訓》   [今譯]真凈克文禪師對王安石(被封為舒王)說:「在平時,對的一定要努力地做,不對的一定要堅決地制止,不應該因為困難就輕易改變自己的志向。如果因為現在做起來難而不管它,又怎麼知道將來的事情做起來不比現在更難呢?」     ▲如人善方葯,自疾不能救,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如人數他寶,自無半錢分,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華嚴經.菩薩問明品》   [今譯]比如人善長醫方藥理,自己的疾病卻不能治療,於佛法不能親自修行,就算懂得再多也是如此。又比如空數別人的珍寶,自己卻沒有半分錢,於佛法不能親自修行,就算懂得再多也是如此。     ▲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佛遺教經》   [今譯]如果勤奮精進地去做,那麼事情沒有難辦的。因此你們應當勤奮努力。譬如小水滴常流不斷,也能穿透石頭,如果修行人的心裡常常懈怠,譬如鑽木取火,木頭還沒鑽熱就停下來,雖想得到火,也是不可能的。     ▲湛堂曰:「學者求友,須是可為師者,時中長懷尊敬,作事取法,期有所益。或智識差勝於我,亦可相從,警所未逮。萬一與我相似,則不如無也。」《禪林寶訓》   [今譯]文准(湛堂)禪師說:「學道的人交朋友,一定要交可以作自己老師的人,每天心裡懷著尊敬的心情,做事都以他為榜樣,希望對自己有益處。或者有的智力見識略略比我強,也可以相交,提醒我不及之處。萬一和我差不多,那還不如不交這樣的朋友。     ▲沙門問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懷惡故,兼加安健,忍者無惡,必為人尊。心垢滅盡,凈無瑕穢,是為最明。未有天地,逮於今日,十方所有,無有不見,無有不知,無有不聞,得一切智,可謂明矣。《四十二章經》   [今譯]僧人問佛:什麼樣的人有大勢力?什麼樣的人最聰明?佛說:能夠忍辱的人有大勢力,因為他不懷噁心,而且安然健康。能夠忍辱的人沒有惡念,一定被人尊敬。心中塵垢滅盡,清凈沒有瑕疵污穢,這樣的人最聰明。從沒有天地時開始,直到現在,十方世界中的一切,沒有未見過的,沒有不知道的,沒有沒聽說過的。得到了無所不知的認識(一切智),這樣的可稱得上是聰明的了。▲ 佛言:夫見道者,譬如持炬入冥空中,其冥即滅,而明獨存。學道見諦,無明即滅,而明常存矣。《四十二章經》   [今譯]佛說:見道的人,就像手持火炬進入暗室之中,黑暗就消失了,而光明獨存。學道明見真諦,愚痴煩惱就消滅了,而智慧常存。▲ 第五覺悟,愚痴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八大人覺經》   [今譯]第五,要覺悟到,由於迷惑無知,才使自己沉淪於生死輪迴之中。而覺悟了的菩薩則常常認識到,只有博學多聞,才能增長自己的學問智慧,使自己獲得宣講佛法圓通流暢,無所滯礙的才能,教化一切眾生,使他們都能夠得到遠離生死,徹底解脫的大快樂。     ▲既有眾生,故有諸佛。既有諸佛,便有教門。既有諸佛教門,則有菩薩之論。諸佛為眾生失道,是故說經;菩薩為眾生迷經,是故造論。[隋]吉藏法師《三論玄義》   [今譯] 既然有眾生,故而有諸佛。既有諸佛,就有佛的教法。既有佛的教法,就有菩薩造的對經解說的論。諸佛因為眾生迷失正道,所以說經;菩薩因為眾生迷惑佛經,不能如實了解,所以造論。     ▲譬如有人,渴乏須水,於彼高原,穿鑿求之,猶見於土,知水尚遠。施功不已,轉見濕土,遂漸至泥,其心決定,知水必近。菩薩亦復如是,若未聞未解,未能修習是《法華經》者,當知是人去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尚遠。若得聞解思惟修習,必知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華經》   [今譯]譬如有人非常乾渴,想喝水,到一個高地上挖坑求水,看到干土,就知道離水源還很遠。象這樣不停地挖下去,就會見到濕土,漸漸地又見到濕泥。他以堅定的信心挖下去,就會知道已經離水不遠了。菩薩也是這樣,如果沒有聽聞了解和修行《法華經》的教法,這人離無上正等正覺(成佛)還遠得很。如果能夠聽聞、了解、思惟、修習《法華經》的教法,他就離成佛不遠了。     ▲先德云:譬如敝人執燭,不以人敝故,不取其照。即孔子不以人廢言意也。藉口者遂謂師不必擇賢,但資其學識言論足矣。彼自不德,我何與焉?遂依之不違。寧知芝蘭鮑魚,漸染成性乎?《論語》曰:「不以人廢言。」又曰:「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胡不合而觀之?[明]蓮池大師《竹窗隨筆》   [今譯]從前的大德說:譬如有一個德行淺薄的人手執燈燭為人照明,我們並不能因為他德行淺薄而不接受他的燈光。這就是孔子所說的,不因為這個人不好,連他說得對的話也不聽的意思。把孔子的這句話作借口的人,於是就說拜師不一定要選擇那些賢德的人,只要取法他的學識和言論就足夠了。老師自己沒有道德,和我們有什麼關係?於是根據這種說法去擇師。他們卻不明白「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的道理,老師的品行能漸漸影響學生的性情。《論語》說:「不以人廢言」又說:「對有道德的人要親近他,並且效法他的言和行。」為什麼不把這二句話合起來看呢?▲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卧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佛遺教經》   [今譯]懂得知足的方法,就是處在寶貴、快樂、安隱的地方。知足的人,即使睡在地上,也覺得很安樂。不知足的人,即使身處天堂,也覺得不滿意。不知足的人,即使物質上很富有也是貧窮的人;知足的人,即使在物質上很貧窮也是富有的人。 ▲作福莫如惜福,悔過莫如寡過。[清]藕益大師《寒笳集》   [今譯]作福不如珍惜福份,悔過不如少犯過錯。▲貧者憂無財,慕富人之為樂,而不知富人有富人之憂也。*者憂無官,慕貴人之為樂,而不知貴人有貴人之憂也。貧者、*者、富者、貴者,各憂其所不足,慕王天下者以為窮世人之樂,而不知王天下者有王天下之憂也,而猶不知其憂之特甚也,而猶不知其反慕乎群臣百姓之為樂也。嗚呼!悉妄也。惟智人能兩無憂樂,而住於無憂樂者亦妄也。非大悟大徹,無自由分。[明]蓮池大師《竹窗隨筆》   [今譯]貧窮的人憂慮沒有錢財,羨慕富人的享樂,卻不知道富人有富人的煩惱。地位低下的人憂慮沒有官職,羨慕當官的人享樂,卻不知道當官的人有當官人的煩惱。貧窮的人,低*的人,有錢的人,當官的人,都憂慮他們沒有的東西,羨慕稱王於天下的人,享受盡了世間的快樂。卻不知道做帝王的有做帝王的煩惱,更不知道他們的煩惱比普通人更厲害,也不知道做帝王的反而羨慕群臣百姓的快樂呢!唉!誰明白這種苦樂境界都是虛假不真實的呢?只有智者才能既無憂又無樂。如果執著於無憂無樂,則又是一種錯誤。所以說,不是大徹大悟的人,哪有自由自在的份! ▲師風作務執勞,必先於眾,主者不忍,密收作具而清息之。師曰:「吾無德,爭合勞於人?」既遍求作具不獲,而亦忘餐。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語流播寰宇矣。《五燈會元》   [今譯]凡是勞動,懷海禪師總搶先去做,主管的人不忍心,私下將他的工具藏起來,請他休息。懷海禪師說:「我沒有什麼功德,怎能讓別人替我勞動?」於是他到處找工具沒找到,也就不去吃飯。所以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話傳遍全國。 ▲在家菩薩應受善戒。彼應不殺,放舍刀杖,不殺一切諸眾生等,不惱一切,常行慈心。彼應不盜,自財知足,於他財物不生希望,乃至草葉,不與不取。離彼邪淫,夫妻自足,不希他人。應離妄語,如說如作,不誑於他,先思而行。隨所見聞,如實而說,寧捨身命,終不妄語。彼應離酒,不醉不亂,不自輕躁,亦不嘲嘩。《大寶積經.郁伽長者會》   [今譯]在家菩薩(指修道人)應受善戒。他們應該不殺生,舍離刀杖,不殺害一切生物,不惱恨一切眾生,常行慈心。他們應該不偷盜,對於自己的財物知道滿足,對於別人的財物不產生羨慕希望的心理,甚至一草一葉,別人不給自己不取之。遠離邪淫,夫妻二人即感滿足,不應該再求別人與之淫亂。應該遠離妄語,怎樣說就怎樣做,不欺騙他人,先思後行。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如實述說,寧可捨棄生命,也不妄語。他們還應該遠離酒類,不喝醉亂性,不輕浮躁動,也不吵嚷喧嘩。▲不殺則長壽,不盜則常泰,不淫則清凈,不欺則人常敬信,不醉則神理明治。郗起《奉法要》   [今譯]不殺生就能長壽,不偷盜就能心性安泰。不邪淫就能身心清凈,不欺騙人們就會尊敬崇信,不醉酒就能神智清明。 ▲能行說之可,不能勿空語。虛偽無誠信,智者所屏棄。《法句經.教學品》   [今譯] 如果能做到的,說出來還可以,如果根本做不到的,千萬不要說空話。要知道虛偽不講信用,正是聰明人所鄙棄的啊。▲而大慈大悲者,菩薩之所以為菩薩也。但能存菩薩慈悲之心,學菩薩慈悲之行,是不出戶庭,而時時常覲普陀山;不面金容,而刻刻親承觀自在矣。[明]蓮池大師《竹窗隨筆》   [今譯]大慈大悲是菩薩之所以稱為菩薩的原因。只要心中有菩薩慈悲的心懷,學習菩薩慈悲的行為,就是足不出戶,也能常常朝拜普陀山;不到普陀山面見菩薩的金容,也能時刻得到觀自在(觀世音)菩薩的教誨。▲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沙門問曰:此福盡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四十二章經》   [今譯]看見人行布施道,應該高興地幫助他,這樣做的福報很大。一個僧人問佛說:這種福報會被分盡嗎?佛說:譬如一支火炬的火,數千萬人各自拿著火炬來取火,用來做飯照明,而這支火炬依然如故。布施的福報也是如此。▲而菩薩見一切貧窮人來乞者,隨前人所須,一切給與。而菩薩以噁心、嗔心,乃至不施一錢、一針、一草。有求法者,不為說一句、一偈、一微塵法,而反更罵辱者,是菩薩波羅夷罪。《梵網經》   [今譯]菩薩見一切貧窮人來乞求施捨,要隨前面說的人所需要的東西施捨給他們。如果菩薩以噁心嗔恨心,甚至不施捨給他們一分錢、一根針、一根草;有來求法的人,卻不為他們說一句經、一首偈子、一點如微塵那麼少的佛法,反而辱罵、羞辱的,這些都是菩薩的極重罪。▲若菩薩,自有財物,性慳惜故,貧苦紅塵無所依怙,來求索者,不起悲心,給施所求,有欲聞法,吝惜不說,是名第二波羅夷處法。《菩薩戒本經》   [今譯]如果菩薩,自己有財物,生性吝嗇,有貧苦眾生,沒有依*,來乞求施捨,卻不生起大悲之心,施給他們所求之物。或者有想聽法的人來求法,卻吝惜不說,這就是第二重罪。▲布施好品德,幫助眾親眷,行為無瑕疵,是為最吉祥。《吉祥經》   [今譯]布施是良好的品德,要儘力幫助親戚朋友,行為上沒有一點污點,這樣才是最大的吉祥。 ▲是人(布施之人)現在得四果報:一者:一切樂見,乃至怨家;二者:善名流布,遍於四方;三者:入大眾時,心無怖畏;四者:一切善人,樂來親附。   [今譯]布施的這個人現世可以得到四種果報:一是所有的人都喜歡見他,甚至是仇人怨家;二是善名流傳,遍布四方;三是到大家居住之處,心中沒有恐怖;四是一切善人,很高興地來依附。▲善男子,若能觀怨一毫之善,不見其惡,當知是人名為習慈。若彼怨家,設遇病苦,能往問訊,瞻療所患,給其所需,當知是人能善修慈。《優婆塞戒經.禪波羅密品》   [今譯]善男子,如果能看到怨家一絲一毫的善處,不追究他的惡處,這人就已學會了慈悲。如果怨家,假如有病苦,能前去問候,探望,治療其病患,供給他所需之物,應當知道這個人能很好地修行慈悲。 ▲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金剛經》   [今譯]菩薩對於所作的福德,不應該貪戀執著,因為福德也是虛假不真實的,所以說菩薩不接受福德。▲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金剛經》   [今譯]如果菩薩心中執著於佛法而實行布施,就像人進入到暗室之中,什麼也看不見。如果菩薩心中不執著於佛法而實行布施,就像人有雙眼,在日光的照射下,能看見種種事物。▲或謂必待已圓而後利他,則利他終無時矣。然自疾不能救,而能救他人,無有是處。[明]蓮池大師《竹窗隨筆》   [今譯]有人說一定要等到自己功德圓滿之後,再來利益救度別人,那麼這樣一來,要利他恐怕永遠都沒有時間了。但也要明白,自身的疾病還不能自救,而能去救治他人,這是完全不可能的。▲奉養父母親,愛護妻與子,從業要無害,是為最吉祥。《吉祥經》   [今譯]奉養父親母親,愛護妻子兒女,從事無害的事業,這樣才是最大的吉祥。 ▲世間大地稱為重,悲母恩重過於彼;世間須彌稱為高,悲母恩高過於彼。《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報恩品》   [今譯]世間大地被稱作是最重的,悲母的恩情比大地還要重。世間須彌山被看作是最高的,悲母的恩情比須彌山還要高。 ▲世間罵者,亦有二種:一者實,二者虛。若說實者,實何所嗔?若說虛者,虛自得罵,無豫我事,我何緣嗔?《優婆塞戒經.羼提波羅密》   [今譯]世間的罵,也有二種:一是罵的內容屬實,二是罵的內容虛假。如果說的是真的,真的還有什麼嗔恨呢?如果說的是假的,說假的人自得其罵,同我沒有一點關係,我又為什麼嗔恨? ▲佛言:有人聞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罵佛,佛默不對。罵止,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對曰:歸矣。佛言: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歸子身矣。猶響應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慎勿為惡。《四十二章經》   [今譯]佛說:有人聽說我保守正道,以大仁慈對人,故意罵佛,佛卻默然不答。等到罵完了,佛問:你送禮給人,別人不接受,禮物是不是還該你自己所有?那人說:當然是的。佛說:現在你罵我,我不接受,你自己把禍殃帶給了自身。這就像回聲跟著聲音,影子跟著形體,是永遠不可分離的。所以要謹慎,不要作惡。▲怨親等苦,先救怨者。見有罵者,反生憐憫。《優婆塞戒經.自他莊嚴品》   [今譯]仇人和親人同樣受苦之時,應先救仇人。別人來辱罵自己,自己心中反而要產生憐憫之情。 ▲若罵詈者,嘿而不報;若撾捶者,受而不校;若嗔怒者,慈心向之;若謗毀者,不念其惡。《法句》又云:「受辱心如地,行忍如門 。」地及門 ,蓋取其藏垢納污,終日受踐也。郗超《奉法要》   [今譯]如果別人罵我,應當默然不還口。如果別人打我,應當接受而不計較。如果別人恨我,應當用慈悲心去對待他。如果別人誹謗我,應當不念他的罪惡。《法句經》又說:「要能接受侮辱,心性要像大地一樣;要能實踐忍辱,如同門坎一樣。」之所以用大地和門坎作比喻,是取它們終日藏污納垢,能忍受別人踐踏的意思。▲從他謗,任他非,把火燒天徒自疲。我聞恰似飲甘露,銷融頓入不思議。永嘉禪師《證道歌》   [今譯]讓他人毀謗,任他人非議,他人就不過像舉火燒天白費氣力。我聽到那些話恰如飲下甘露,恩怨銷融,頓時悟入不可思議的境地。▲佛言: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已墮。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已身。賢不可毀,禍必滅已。《四十二章經》   [今譯]佛說:惡人害賢人,就像仰頭向天吐唾沫,唾沫吐不到天上,還落到自己身上。又像逆風揚灑塵土,塵土灑不到別人身上,反過來污染了自身。賢人終不可毀,禍患一定害了自已。 ▲譽惡惡所譽,是二俱為惡。好以口快斗,是後皆無安。《法句經.言語品》   [今譯]稱讚惡人和被惡人稱讚都是邪惡的。一個人喜歡在言辭上同別人爭鬥是難以獲得安寧的。 ▲而菩薩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若自揚己德,隱他好事,令他受毀者,是菩薩波羅夷罪。《梵網經》   [今譯]菩薩應代一切眾生受毀謗侮辱,惡事向自己,好事給別人。如果自己讚揚自己的功德,隱瞞別人的好事,使別人受毀謗的,是菩薩的極重罪。 ▲若菩薩,為貪利故,自嘆己德,毀砦他人,是名第一波羅夷處法。《菩薩戒本經》   [今譯]如果菩薩為貪圖名利,自己讚歎自己的德行,毀謗他人,這就是第一重罪。 ▲若聞譏毀,心能堪忍;若聞讚歎,反生慚愧。《優婆塞戒經.自他莊嚴品》   [今譯]如果聽到別人譏諷毀謗自己,心中要能忍受侮辱;如果聽到別人讚揚自己,反而要生慚愧之心。▲觀諸眾生,是佛化身,觀於自身,為實愚夫;觀諸有情,作尊貴想,觀於自身,為僮僕想,又觀眾生,作父母想,觀自己身,如男女想。出家菩薩常作是觀,或被打罵,終不加報,善巧方便,調伏其心。《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無垢性品》   [今譯]要把眾生,看作是佛的化身,把自己看作愚夫。要把一切有情,都看得非常尊貴,把自己看成是僕人。要把眾生都看成是自己的父母,把自己看成是子女。出家菩薩要常常這樣觀想,有時即使被打罵,始終也不加報復。用各種巧妙的方法,來調伏自己的心。 ▲佛言:惡人聞善,故來擾亂者,汝自禁息,當無嗔責,彼來惡者而自惡之。《四十二章經》   [今譯]佛說:惡人聽說有人行善,就故意來破壞擾亂。你應該謹慎,不要嗔恨責怪他,那麼,來破壞擾亂行惡行的人自己就會有惡報了。▲恚能自制,如止奔車,是為善御,棄冥入明。《法句經.好喜品》   [今譯]有了嗔恚卻能自我控制,有如及時止住奔駛的快車,這就叫作善於駕御自己的心身,能夠捨棄黑暗入大光明。▲揚人善事,隱他過咎,人所慚恥處,終不宣說,聞他秘事,不向余說。《優婆塞戒經.自他莊嚴》   [今譯]要讚揚別人的善事,不要宣揚別人的過失。對別人慚愧羞恥之事,不要宣講。聽到別人的隱秘,也不要向其他人講說。▲勿近愚痴人,應與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為最吉祥。《吉祥經》   [今譯]不要親近愚痴的人,應該與智者交往;尊敬道德高尚者,這樣才是最大的吉祥。 ▲黃龍曰:「夫人語默舉措,自謂上不欺天,外不欺人,內不欺心,誠可謂之得矣。然猶戒謹乎獨居隱微之間。果無纖毫所欺,斯可謂之得矣。」《禪林寶訓》   [今譯]黃龍禪師說:「一個人在說話、無言,一舉一動之時,自己相信自己對上不敢欺天,對外不敢騙人,這實在可以說基本做到了誠實不欺。但是還需要在一個人獨處之時小心謹慎,果真做到了沒有一絲一毫的欺騙,這才真正可以說是完全做到了。」 ▲朱世英問晦堂曰:「君子不幸,小有過差,而見聞指目之不暇。小人終日造惡,而不以為然,其故何哉?」晦堂曰:「君子之德,比美玉焉,有瑕生內,必見於外,故見者稱異,不得不指目也。若夫小人者,日用所作,無非過惡,又安用言之。」《禪林寶訓》   [今譯]朱世英問寶覺禪師(字公晦):「君子真是不幸,稍稍有一點小過失,大家看見了都馬上指責他。而小人整天做壞事,人們卻都不以為然,這是什麼原因呢?」寶覺禪師說:「君子的德行好比美玉,有點瑕疵生在內,痕迹一定顯於外表,所以看見的人驚嘆他有不足,不得不指出來。小人每天所做的無不是過錯罪惡,又哪裡值得去說他!」▲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也。[明]蓮池大師《竹窗隨筆》   [今譯]注重道德修養而不炫耀自己才華的,稱為君子;只知賣弄自己才華而不注重道德修養的,稱為小人。▲少恩加己,思欲大報。於己怨者,恒生善心。《優婆塞戒經。自他莊嚴品》   [今譯]別人對有我有一點點恩德,就應想著怎樣大大地回報他。對怨恨自己的人,要總是懷著善心。▲一切世間欲,非一人不厭,所有有危害,云何自喪己?一切諸眾流,悉皆歸於海,不以為滿足,所受不厭爾。《佛說生經》   [今譯]一切世間的慾望,沒有一個人不想滿足,這些有著非常大的危害,為什麼還要自找傷害?大大小小一切河流,全都流歸大海。慾望不能滿足,貪愛沒有止境。▲無害於天下,終身不遇害,常念於一切,孰能以為怨。《法句經.刀杖品》   [今譯]對天下沒有一絲損害,自己終身也就不會遇害。常常以慈悲之心對待一切,誰又會把他當作仇敵。▲黃龍胃荊公曰:「凡操心所為之事,常要面前路徑開闊,使一切人行得,始是大人用心。若也險隘不通,不獨使他人不能行,兼自家亦無措足之地矣。」《禪林寶訓》   [今譯]黃龍禪師對王安石說:「大凡人操心想做的事,立意常常應該使眼前的道路開闊,使所有的人都走得,這才是大丈夫應該多用心的地方。如果險阻狹窄不通暢,不但使別人不能走,自己也沒有立腳之地。」▲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八大人覺經》   [今譯]第六,應該認識到,貧窮困苦的人往往怨天尤人,意外地結下了惡緣。而覺悟了的菩薩,不但不會埋怨、嫉妒別人,反而把自己的所有施捨給別人,對仇人和親人都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不計較他們已往的過失,不嫌棄那些暫時還沒有改正自身缺點錯誤、執迷不悟的人。▲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八大人覺經》   [今譯]第二,應該認識到,太多的慾望就會帶來無窮的痛苦。生死、疲乏、勞累等種種煩惱,都是由貪慾引起的。如果能減少慾望,順應自然而不強作妄為,身體和心靈就會安閑自在。▲萬物為泡,意如野馬,居世若幻,奈何樂此。《法句經.世俗品》   [今譯]萬物如同水泡,心意好像野馬,所居住的世間如同夢幻,為什麼還要樂此不疲?▲於諸世間,何者最富?何者最貧?悲母在堂,名之為富;悲母不在,名之為貧。悲母在時,名為日中;悲母死時,名為日沒。悲母在時,名為月明,悲母亡時,名為暗夜。是故汝等,勤加修習孝養父母。若人供佛,福等無異。《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報恩品》   [今譯]在世間,什麼最富?什麼最貧?悲母在的時候,稱為富,悲母不在的時候,稱為貧。悲母在時,叫做太陽在天中;悲母死後,叫做太陽落於西山。悲母在時,叫做月光正明;悲母亡後,叫做暗暗長夜。所以你們要殷勤地孝順奉養父母。這樣做同供佛所獲的福報沒有兩樣。▲菩薩觀於螻蟻,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常思利益,念報其恩。[清]省庵大師《勸發菩提心文》   [今譯]菩薩觀察世間的螻蛄、螞蟻,都是自己過去生中的父母,也是未來的佛。所以常常想到給它們利益,報答它們的恩德。▲察友在為謀,別伴在急時,觀妻在房樂。欲知智在說。《法句經.多聞品》   [今譯]觀察朋友要看看他怎樣為你計謀,分別夥伴要看看他在危急時的態度。了解妻子要看看她在家裡以何為樂,想辨別一個人有沒有智慧,首先要看看他怎麼說。
推薦閱讀:

四種十二因緣——佛教名相解釋
佛的什麼經最值得一讀?
釋迦牟尼本人的樣子是什麼樣的,可有真實畫像?
當代的僧人穿紫色袈裟算不算過分?
學佛的真相(十六)誰能解禪

TAG:經典 | 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