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鐘看完《學會提問》,養成批判辯證思維

[一本簡書]微博另發布兩千字內再精簡版與相關問題探討

當看到權威學者和媒體提出某種觀點時,你會選擇相信還是質疑?

當與人討論時,很多時候我們是在爭吵,那麼如何做到有益的探討?

生活中充滿了各種信息,其中有大量的謬誤,我們如何辨別謬誤,養成批判辯證思維?思考也有方法。

《學會提問》

[美] 布朗 著

首版於2013年

原書269頁,簡寫後約1萬字

簡寫 | Elsa.H.Adler編輯 | 為為 AURORA

書的目錄

第1章 學會提出好問題

第2章 論題和結論是什麼

第3章 理由是什麼

第4章 哪些詞語意思不明確

第5章 什麼是價值觀假設和描述性假設

第6章 推理過程中有沒有謬誤

第7章 證據的效力如何:直覺、個人經歷、典型案例、當事人證詞和專家意見

第8章 證據的效力如何:個人觀察、研究報告和類比

第9章 有沒有替代原因

第10章 數據有沒有欺騙性

第11章 有什麼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第13章 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結論

書的簡寫

養成批判質疑思維

1

批判質疑思維

如今發達的傳媒使人們每天都處于海量的信息中,有時我們很難辨別這些信息真偽,例如:

「轉基因很安全」

「轉基因非常危險」

但我們會因為「報紙上這麼說了」、「專家這麼說了」而選擇相信某種觀點。然而權威學者的觀點也會是謬誤,一切觀點都是值得質疑的。

人類所有的發明創造都建立在一個共同的基礎上——批判。那麼我們如何養成批判性思維呢?

養成批判性思維有兩種思維方式:

淘金式思維

在看書或其他學習知識時,隨時準備與作者展開辯駁,頻繁地問問題,並對問題的答案進行思考。

淘金式思維,與全部吸收觀點的海綿式思維相對,在泥土中挖掘其中的金子思想。

質疑和尊重

質疑所有主張,包括自己的主張。強迫自己去正反兩方看待自己的想法。

2

質疑的方法

許多人都在接觸到淘金式思維後頗為受益,並將其習慣性地運用到生活中的任何事上,但很多人在追求辯證性思維的時候忘記了問自己「我有沒有可能是錯的呢?」

當你進行批判時,可以讓別人明白你是好學上進的,要讓別人明白你不是在攻擊對方。不管思想上的分歧多麼嚴重,千萬不要以激烈的爭吵收場。

質疑觀點有時往往會演變成雙方維護自己立場的爭吵,這裡有一些避免以吵架收場的質疑小技巧:

  • 討論激烈時提議暫停一段時間

  • 聽他講他的原因

  • 盡量彌合分歧,發現雙方都接受的新結論

  • 表現的體貼關心,不溫不火,不斷提醒自己:「我不是來舌戰群儒的。」

  • 不要擺出一副全知全能,目空一切的架勢,在質疑對方的同時,也要對自己有質疑。

  • 對一切主張都提出批判性問題,包括我們自己的主張。強迫自己對原有的想法做一番批判性檢查,能讓我們免於走向自欺與盲從。

  • 論題、理由和結論

    那些出書、做演講的人都在竭力讓你聽取他們的觀點,但你想讓他們聽取你的觀點卻有難度,如果你要對專家的說法做出質疑回應,那麼你需要:

  • 首先就要找出其中的論題所在

  • 然後判斷作者的理由是否充分

  • 最後找到作者要「推銷」給你的結論

  • 這樣提高了討論效率。你可能會以為這三步很好做,但在後文我們會看到,那些通常看起來非常有道理的結論,中間隱藏了大量的歧義謬誤。下面我們先來看具體如何去尋找論題、理由和結論。

    1

    找到論題

    什麼是論題?論題就是引發討論的問題或爭議,比如轉基因到底好不好、霧霾的主要污染源是什麼。

    可以將論題分為描述性論題和規定性論題:

  • 描述性論題——「是什麼」,即有關世界過去、現在、未來是什麼樣的論題。這些論題通常反映了我們對世界的好奇。

  • 例:「家庭暴力最常見的誘發因素是什麼?」

    「音樂是不是有助於提高一個人的數學能力?」

  • 規定性論題——「應該嗎」,即有關世界應該是什麼樣的論題。需要規定性答案,社會爭論通常是規定性論題。

  • 例:「學校里應不應該設警衛處?」

    「中國應該取消死刑嗎?」

    2

    找到結論

    在一些長篇大論中,有時我們會較難找到作者的觀點或者作者有幾種觀點,那麼如何找到作者的結論呢?指示詞後出現的往往都是結論,比如因此、表明、由此、可以斷定等等後面的內容。

    3

    想想理由

    找到結論之後,我們要找到支撐結論的理由,通過判斷理由我們才能判定一個結論的價值。

    結論的價值與理由有多大的關係呢?

    對於陳述「遭蜈蚣蜇傷比被很多蛇咬傷更危險」,你是否認同呢?

    對於這個陳述很難說認同或不認同,因為我們既不能否定其正確性,也無法說它經不起推敲,造成這種尷尬的就是因為對於這個結論缺少恰當的理由。理由和結論的有機結合才是一個完整的「論證」,沒有合適理由的論證不會為人所信服。

    找到理由的途徑大多也可以通過關鍵詞,例如:由於、鑒於、因為這個事實、由以下材料支撐、因為證據是、研究顯示、第一、第二等

    當某人持有一個觀點,而被你質疑的理屈詞窮時,或許他會開始當場編造新的理由來論證自己原有的觀點,在論證過程中,需要先有充分支持的理由,才有據此得出的結論,應該警惕根據結論逆向推理的邏輯方式。

    當我們了解如何找到論題、結論和理由的方法後,也可以藉此指導我們自己的寫作,論題的範圍要盡量縮小,有些作者或許會在3-5頁的文章中極力論證多個問題,例如」氣候改變確實存在「、」什麼導致了氣候改變「、」為何現有對氣候改變的批判是錯誤的「、」為何作者要關心氣候改變「等,雖然每一個問題都十分有趣且重要,但要在有限的篇幅里描述清楚,作者有些過於貪心了。

    另外,為了說服你的讀者,在你的文章論證中,應明晰地表述結論和理由。

    論題中的歧義與假設

    看起來找到論題、找到結論、找到理由很簡單?但是在人們向我們推銷他的結論時,每個聽起來非常合理的理由和論題里,都隱藏著很多的歧義假設與謬誤,論題、結論、理由在很多情況下並不好找到。下面就來看看隱藏在論題種的歧義與假設:

    1

    詞語歧義

    結論中關鍵詞的含義不一定與字典中相同,也許作者採取了他想用的意思,使結論變得模糊。

    例:「更多男教師進入學校可以提升教教育質量」。

    在這裡「教育質量」指什麼?是學生的平均成績?學生批判性思考問題的能力?學校的升學率?此處的歧義如果不解釋清楚,極有可能影響接下來的論證。

    2

    假設

    假設是作者提前預設的情況,比如提前預設一些價值觀是正確的、而另一些不正確,提前預設一些因果關係,但實則這種因果關係可能不成立。

    價值觀假設

    某些人會在對立的價值觀中,認為一種價值觀比另一種更重要,但一種價值觀真的優於另一種么?

    例:

    政府應該禁止生產和買賣香煙(結論)。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吸煙不僅損害吸煙者本人的健康,也損害在場者的健康(理由)。」

    這裡的隱含假設是:

    吸煙者所損害的健康值大於吸煙帶來的收益;當個人的利益受到威脅時,需要集體負責。但兩個假設真的都成立么?

    我們如何確定結論中的價值觀呢?簡單地列出價值觀是不夠的,價值觀並不是這麼好確立的,價值觀衝突的出現往往會令人對價值觀的選擇感到茫然。

    下面列舉一些關於價值觀的衝突:

    例如:

  • 忠誠—誠實:該不該告訴父母姐姐有葯癮

  • 媒體自由—國家安全:每周總統開記者招待會是否明智

  • 平等—個人主義:就業時的種族配額公不公平

  • 秩序—言論自由:我們應不應該禁止種族主義言

  • 價值觀衝突往往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在不同情況下往往會採取不同的價值取向,當你想認出作者寫作或某些觀點提出的所採取的重要的價值觀假設時,可以列舉出其中的價值觀,也可以通過作者的背景找到他的價值觀傾向,例如他是公司高管、工會領導、特有領域的醫生等,藉此找到他希望維護的利益,從而找到他的價值觀價值。

    描述性假設

    描述性假設是關於一些因果關係的假設,在看到論題時,我們需要仔細考量原因和結論之間的差距,是否原因能直接推導結論。

    例:「你會從A教授那裡學到很多東西,他的學生都稱讚他的報告。」

    這個論題中的結論與原因是:

    結論——你會從A教授那裡學到很多東西

    原因——他的學生都稱讚他的報告

    這個論題中隱藏的描述性假設是:

    假設1——學生的稱讚是從報告中學的多少東西的一個指標。

    假設2——學生的稱讚越多證明這個教授的報告越好。

    但這兩個假設真的都成立么?

    很多看起來很合理的因果關係,其實未必如此,在質疑論述中的因果關係時,我們可以問自己這樣幾個問題:

    由A理由一定能推理出B結論嗎?

    A理由可不可能推理出C結論?

    A和D理由是不是都能推理出B結論?

    例如:因為政府既得利益集團不願調低房價,所以中國房價一直走高

    他們不願意調低房價,一定會導致中國房價走高嗎?

    既得利益集團不願意調低房價,還有沒有可能導致其他情況?

    是不是實業資本外溢、海外資本流入也可以導致中國房價一直走高?

    謬誤的察覺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觀點看起來非常正確,但實則有很多謬誤。如何發現觀點中的謬誤呢?

    1

    尋找觀點中的謬誤方法:

  • 記住對方的結論,自己思考可能與結論有關的理由有哪些,把你的理由和對方給出的比較下

  • 確定自己的和對方的這些理由是不是真實的

  • 問問自己,這些理由是否一定推出此結論?

  • 重新審視,推出這個結論的理由只有這些嗎?

  • 下面是一些推理過程中的常見謬誤:

    人身攻擊

    不闡述原因而直接攻擊或侮辱其人。

    典型案例:

    希拉里是一個騙子,你怎麼能相信她說的話?

    這個人是五毛,你怎麼能支持他的觀點?

    滑坡推理

    不合理地使用連串的因果關係,如果某事發生,相關的很多事情肯定會發生。

    滑坡理論將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轉化為「必然性」,比如如果發生A,就會發生B,難道我們能容忍B嗎?絕不可以,所以一定要反對A。但實際上,發生A不一定會發生B。

    例如:必須好好學習,如果不好好學習,就上不了好高中、上不了好大學、找不到好工作,就只能掃大街,你難到想一輩子掃大街嗎?

    妄求完美

    如果某方法不能徹底解決某問題,就不採用此方法。

    例如:我們不應該允許給妓女發放避孕套,因為這是鼓勵賣淫。但給妓女發放避孕套可以解決妓女懷孕墮胎問題,可以階段部分解決一些問題。

    訴諸公眾

    利用公眾的觀點,公眾支持的就是合理的。

    例如:群眾支持對貪官要判處死刑,所以貪官要判處死刑。

    稻草人

    歪曲對方的觀點,攻擊其並不存在的觀點。

    例如:我反對做產前B超檢查,這些醫生實際上想殺死有缺陷的生命。

    一廂情願

    因為我希望A,所以就是A

    例如:有志者事竟成,只要付諸行動一定能成功逆襲。

    偷梁換柱

    提出一個不相干話題轉移聽眾注意力。

    例如:我不明白為什麼大家要討論日本的政治體制比我們的好,看看最近20年發展就知道了,我們前進,他們衰退。

    循環論證

    把論點換個說法,在論證中變結論為理由。

    例如:PPT比板書好,因為PPT以多元化方式呈現材料而具有較強的優勢。

    要注意日常很多觀點理論中,這些聽起來很有道理,但實則是謬誤的描述。

    非A即B

    不是A就是B的二分法論斷方式。

    一定要警惕下面的短語:

    要麼… … 要麼… … ;唯一的選擇是… … ;兩種選擇是… … ;因為A 不起作用,只有B 會… …

    看到這些短語並不必然意味著你已經找到了一個謬誤,有時候就是僅有兩個選擇。這些短語僅是提醒標誌,提醒你停下來思考:在這種情況下,真的僅有兩個選擇嗎?

    例子:瓊斯教授,在你的課上經常考試對你來說並沒有多大意義。這僅僅給你增添了額外的工作,並且使學生精神緊張,其實不需要通過考試來激勵學生努力準備每一節課。

    這個建議為什麼是個謬誤呢思考一下,課上經常考試對學生造成的印象真的就只有造成精神緊張這一負面有影響嗎?

    證據的效力

    生活中有很多結論,那麼哪些結論更為可信呢?你需要問以下問題:

    結論是如何證明的?你怎麼知道證明是真的?證據是什麼?你為什麼相信這個證據?你確信證據是真的么?你能證明么?

    每個結論都有不同的論據支撐,但這些論據都是可信的么?我們將證據的類型主要分為以下7類:

    1

    直覺

    直覺是個人性的,其他人無法判斷其可信度。

    2

    個人經驗

    遇到「據我所知,某人… … 」及「依我的經驗,我發現… … 」這樣的證據個人的經驗。

    單一的甚至是累積起來的個人經驗,都不足以代表所有的經驗,個人經驗經常引導我們犯概括草率的謬誤。一次記憶深刻的經歷或者多次這樣的經歷可以證明,某種特定的結果是可能的,但並不能證明一定會這樣。

    3

    他人的證詞

    「你應該請Feeigood 醫生為你做手術。他為我做的肩部手術非常成功。」

    商業信息中經常試圖使用類似個人經驗的證據來說服我們,引用特殊人物的話來說明某種觀點或某產品的好壞。

    但一般說來,這類證據沒有多大幫助。除非我們對提供證詞的人的專業技術水平、興趣、價值觀、偏見等有更多的了解。

    4

    權威意見

    影評家:「這部影片堪稱今年最好的十部電影之一。」

    組織:「這一立場得到美國醫藥協會的支持。」

    研究人員:「研究表明… … 」

    親戚:「我祖父說·……」

    宗教:「《 古蘭經》 說… … 」

    雜誌:「據《 新聞周刊》 報道… … 」

    大學教授:「柏拉圖的合理解釋是… … 」

    專家的證詞「我相信被告是… … 」

    在日常生活中,你會遇到很多迷信權威的形式。權威的意見是非實質性證據——沒有其他論據的支撐而僅有一個結論。這樣的證據往往是由於「權威的」修飾而聽起來正確,卻經不起推敲。

    有的權威表達自己的觀點時比較謹慎,而有的卻不是。例如同樣是關於抑鬱的文章,刊登在國家心理健康協會網頁上的文章就比刊登在個人網頁上的文章更有可能是以詳細證據為基礎的。

    由於專家個人的態度、興趣、價值觀、時代背景等原因,權威的意見也常常是謬誤,有時這些意見往往相互矛盾,例如托勒密曾說過:

    「地球是世界的中心,所有的天體都圍繞它運動,從古至今都是如此。」

    當傳達信息的人搬出權威的意見時,我們必須想一想:

    我們為什麼要相信權威?這些證據的可信度有多大?所謂的權威人士具備多少專業知識或接受過多少專門研究,例如,他是否對這個項目進行過長時間的研究?他是否具有廣博的相關經驗?

    權威是否具有發現事實的特殊方法?例如,他是不是他所聲明的事件的第一目擊者?如果他不是第一目擊者,那麼重複的是誰的聲明呢?一般來說,與那些二手資料相比,原始資料或直接觀察者給你的印象應該更深刻。

    5

    研究報告

    以科學研究結果作為論據,也可能存在問題。

    例子:最近發表在一份聲望很高的醫學雜誌上的研究結果,對宣稱成功進行過醫學干預的那些備受重視的研究斷言重新加以檢測,,結果有令人信服的結論表明, 原來的斷言中有41%都是錯誤的, 或者有人為的妄自誇大存在。

    我們需要追問以下這個問題:其他的研究人員有沒有核實過這些發現?

    不同的研究質量有很大差別,不是所有研究結論都是經過精密考量的,研究者在經濟收益、地位、安全及其他方面的需要會影響其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往往互相矛盾,所以最值得我們注意的研究結果是那些不止一個人或者是一群研究人員反覆做過的研究,有很多斷言從來沒有被重新驗證過。

    研究結果並不能證明結果,只能支撐結論,很多科學發現都不止一種解釋方法。另外,媒體或演說者常常簡化或歪曲研究結論,研究的事實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改變。

    在我們看到一份科研報告時,裡面的內容是否可信呢?可以問自己下面幾個問題:

  • 該科研報告的來源質量如何?

  • 傳達信息的人如何選擇他們需要的研究呢?

  • 該研究的條件是不是人為的?有沒有被歪曲呢?

  • 測量手段是否存在偏差或失真?

  • 樣本必須足夠大嗎?多樣性滿足要求嗎?

  • 因果關係是否成立?

  • 6

    類比

    所謂類比,就是由兩個對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質,推斷它們在其他性質上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種推理形式。

    但類比是一種主觀的不充分的「似真」推理,要確認其猜想的正確性,還須經過論證。很多利用了類比的論據乍一看都非常有說服力。

    例如:

    槍支和鐵鎚一樣,都是具有金屬構件的可以殺人的工具,但是限制購買鐵鎚是很荒唐的,因此限制購買槍支也同樣荒唐。

    作為教育工作者,早點清除掉問題學生並處理好他們所帶來的問題是很重要的,因為一枚臭雞蛋往往會糟蹋整塊雞蛋餅;

    這兩句話一定是正確的嗎?有任何更嚴謹的邏輯證明可以支撐這兩條論據嗎?

    很多利用了類比的論據往往都會犯同樣的錯誤——不當類比。我們不可否認在科學推理和法學推理中,類比起到了功不可沒的作用,如:電流與水流的類比,電壓與水壓的類比,但生活中的很多類比,往往是蒙蔽了我們。

    那麼如何評價類比的質量呢?主要通過兩個因素進行評價:

  • 兩個作比較的事物相同和相異的方式;

  • 相似點和不同點之間的聯繫;

  • 我們如何建設自己的類比:

  • 識別你正在研究的情況的一些主要特徵;

  • 找出與以上特徵有相似點的情況,儘可能地多想;

  • 對所想出的每種情況再與當前研究的情況一一進行分析比較,判斷其可否作為類比;

  • 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生命,支持一項聲明的證據數量越多、質量越好,我們就越可以相信這項聲明。

    原因是否可信

    很多時候,作者在陳述某些觀點的原因時,會受到替代原因的干擾亦或者是被數據所欺騙。

    1

    替代原因

    「原因」看起來是所有觀點背後有力的支持,但有的作者使用的「原因」恰好會成為他們的漏洞。因為人們有時會認為兩件緊隨發生的事就有因果關係,所以會將事情原因單一化,亦或因素間有相關性但並不能證明因果關係,這些都是常見的問題。

    例子:

    一個孩子注意到太陽早上出現在天空,到夜裡就不見了。孩子又注意到他的保姆也是早上出現在家裡,到夜裡就不見了。孩子兩者聯繫,得出結論,保姆的離去導致太陽也一起回家了。

    替代原因是指一個看起來言之成理的替代解釋可以說明為什麼結果會發生,這個故事就體現了替代原因在論證中起到的不良影響。人們往往會有一種想法,倘若兩件事同時或緊隨發生,那麼兩件事絕對是因果之間的關係,但事實大多是「人為」的因果關係。

    那麼如何避免受到替代原因影響判斷力?當作者使用具有因果關係的證據證明觀點時,你可以自己尋找嘗試尋找一些其他原因來進行解釋。

    另外可以注意因果關係的表述詞,例如導致……、影響了……、與……有關、有……的效果,這些通常是在表達因果論據,當你發現替代原因可能會出現的種種情況,, 你就要問一下自已這些間題:

  • 我能不能找到其他的方法來解讀這個證據?

  • 還有什麼別的可能會引發這個行動或者導致這些發現?

  • 如果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哪些東西我可能會當成重要的原因?

  • 如果這個解釋是不正確的,還有什麼別的解釋可以說得通?

  • 可能的原因不止一個

    很多時候,一個結果的得出並不是由單一的因素導致,而很多作者往往會僅強調其中一個主要因素、甚至是僅把它當做唯一的因素。

    例:今天和男朋友約會,他遲到了半個小時!他一定是不愛我了!問他遲到的原因他止口不談,今天對我也不冷不熱地,我一定是被他嫌棄了。

    在這句斷言中,我認為男朋友遲到就是因為「不愛我了」,結果發現男朋友態度的冷淡彷彿與假設剛好一致。但是讓我們來看看其他替代原因,同樣可以支持這個事情。

    很多類型的事件都可以通過各種相互替代的原因來加以解釋。大部分持論者只給你那些他們喜歡的原因,獨立思考的讀者或者聽眾必須自己找出替代原因 ,找到多個替代原因可以讓批判性思考的人真正變得理智而謙遜。

    因素間有相關性但不能證明因果關係

    我們傾向如下結論,因為甲與乙之間有聯繫,就可以說甲引起了乙。

    例如最近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吸煙可抵抗流感」。研究人員分析了525個煙民,結果發現67%的煙民在過去三年里從沒有得過一次流感,他們推測說香煙燃燒時產生的尼古丁殺死了感冒病毒,讓它無法傳播並引發疾病。

    我們不可以篤定地認為是「吸煙」抵抗了「流感」,因為可能有第三因素「吸煙後洗手」等可以作為替代原因,有相關性不能證明存在因果關係。

    2

    數據的欺騙性

    你可能經常聽到人們使用下面這句話來幫助支撐他們的論證;我有統計數據來證明。數字可能讓證據顯得非常具有科學性,似乎它就代表了「事實」。但是,統計數據能撒謊它們並不必然就證明了它們想要證明的一切 。

    下面是幾種常見的帶有欺騙性的數據:

    不知來歷的和帶有偏見的數據

    例如:40%的大學生飽受抑鬱症的折磨

    看到這句話你是為自己感到驚慌萬分還是先質疑那40%是如何得來的?在對這樣的數據做出反應之前,我們先要問一聲它們是怎麼得來的。

    令人困惑的平均值

    例如:在大學裡要取得好成績學生需要付出的努力越來越少。根據最近一項調查,大學生每周平均花在學習上的時間是12.8小時,和20年前的大學生相比大概只有他們的一半。

    實際上有三種不同的方法來測定平均值——平均數、中位數、眾數,而且在大多數情況下,每種方法都會給出不同的數值。

    當你見到平均值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問一下:是平均數、中位數還是眾數,選擇的平均值不同會不會產生什麼影響?

    省略數據也是欺騙

    例如:儘管大家都害怕,但跳傘運動其實比其他活動比如說駕車要安全。拿某一個月的時間來做比較,這段時問里,洛杉現有176人死於車禍,而死干跳傘事故的卻只有3人。

    參加跳傘活動的總人數比起駕車的總人數而言簡直是微不足道 。統計數據經常因為不完整而欺騙我們,當你遇到聽起來讓人動心的數字或者百分比,一定要當心。你可能需要其他信息來判定這些數字到底有多讓人動心,當只有絕對數值擺在眼前的時候,問一問百分比是不是有可能幫你做出更好的判斷;當只有百分比出現在眼前的時候,問一問是不是絕對數值會豐富它們的含義。

    合理的結論

    很多重要問題是不可以由簡單的是或不是來回答清楚的,我們在陳述一個結論的時候也往往不能用片面的思維來結束。

    二分式思維妨礙我們思考最終的多種可能性

    當人們習慣用非對即錯的方式來思考問題的時候,就是在應用二分式思維方法。這種類型的思維方式往往將一個可能存在多種答案的間題假設成只有兩個可能的答案 。一成不變的二分式思維限制了你決定和選擇的範圍 ,同時過度簡化了複雜的情況。

    無論是對於一些用「應不應該」或「對不對」提問的問題,如:中國的教育方式對不對,還是對於用「為什麼」「怎麼辦」提問的問題,都要避免二分式思維作祟,但大多數人會對前一種問法麻痹大意。

    例如:李鴻章是不是正面人物?

    單單評價說是好人壞人太籠統,縱觀李鴻章一生,可圈可點處眾多。

    真相不止一個,避免二分式思維,為了避免這種思維,我們要提醒自己還有很多可能。我們可以不用急著去看作者的結論,而是可以先研究理由,再嘗試從中得出儘可能多的結論。

    某些條件下才合理的結論

    「如果……那麼」句式通常說明結論在某些條件下才成立,條件句的使用增加了可能的結論,體現了不同的立場和情境。

    結論間的「不平等」

    一個問題可能有不同結論,但不同結論間並不是平等的。有些結論比其他結論更能站得住腳, 而最值得相信的結論應該是那些最能影響到你對一個觀點進行推理的那些。


    推薦閱讀:

    口苦怎麼回事?肝膽脾胃相關!
    為什麼中國人要有政治自信?
    <地理辯證疏>之大瑤山人(黃國政)補註6
    念咒語的辯證(學院群里分享學習《開示集》)
    Scalers:為什麼你對「半途而廢」從來不「半途而廢」?

    TAG:思維 | 辯證 | 批判 | 養成 | 學會提問 | 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