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觀察】佛護法師:索達吉堪布《金剛經釋》獻疑 (十一) ——「阿羅漢道」與「...

上回學到《金剛經》第九分小乘三果的內容。堪布的釋非常繞,說到二果一來果和三果不還果時,堪布都一概認為有七次乃至無數次的來來去去。堪布說,這是一個特殊的時代,他是一個特殊的人。從《金剛經釋》看,堪布習慣於添枝加葉,對小乘聖者的果位解釋得離經叛道,匪夷所思,十分特殊。我們今天繼續學習這一分餘下的經文及堪布相應的釋文。

【經文】「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

1、索文:

佛進一步問須菩提,得阿羅漢果的聖者是否有「我已得到阿羅漢果」的執著?須菩提答:不會,世尊。為什麼無有執著呢?因為勝義當中無任何自相實有堪忍的法存在,阿羅漢的概念也不成立,何況實有的果法。

【按】經文「作是念」,並無「有……執著」等內容,堪布又做了添加。按照經文翻譯,應該是:(佛問):「已證極果的阿羅漢,會自以為我得阿羅漢道嗎?」須菩提答:「不會這麼想。」堪布說「勝義當中無任何自相實有堪忍的法存在」,這話很繞。「堪忍」,應作「堪忍觀察」,就是世俗諦等經不起觀察。一經觀察,就會發現世俗諦「無任何自相實有法」。堪布說勝義中「阿羅漢的概念也不成立,何況實有的果法」,這種說法很容易落入惡趣空。

2、索文:

阿羅漢義為勝敵,表示戰勝三界煩惱敵人之意。三界九地共計八十一種修惑已全部斷除,但他還有細微的所知障,以斷除八十一種修行障礙的原故,完全斷除轉生三界輪迴的因。雖然阿羅漢還沒有戰勝細微所知障的敵人,但已戰勝了俱生煩惱之敵。六祖口訣與江居士的講義中,阿羅漢譯為無生,藏文中勝敵與無生有些差別,無生通常指達到無生無滅佛的境界,阿羅漢翻譯成勝敵更恰當。

【按】「轉生三界輪迴」的特殊表達,看出堪布對漢語「轉生」理解有困難吶。應該說成「轉生三界」或「三界輪迴」。「六祖口訣與江居士的講義中,阿羅漢譯為無生,藏文中勝敵與無生有些差別」。首先,堪布弄錯了。六祖說的是無諍,「諸漏已盡,無復煩惱,名阿羅漢。阿羅漢者,煩惱永盡,與物無諍。若作得果之心,即是有諍。又說:阿羅漢梵語,唐言無諍。無煩惱可斷,無貪嗔可離。性無違順,心境俱空,內外常寂。若有得果之心,即同凡夫。故言不也。」(見《六祖金剛經口訣》);其次、堪布誤解了。「阿羅漢有三義:一、應供,二、殺賊,三、無生。從阿那含而進斷五上分結,即上界的修所斷惑,得究竟解脫,名為阿羅漢。約他的恩德說:應受人天供養,為世間作大福田,名為應供。約他的斷德說:殺盡一切煩惱賊,名為殺賊。約他的智德說:徹證無生寂滅性,名為無生(得無生智)。」(見印順法師《金剛經講記》)三義中第二義「殺賊」,相當於藏文中「勝敵」。堪布記憶力太差。江居士雖把阿羅漢譯成「無生」,但這與「勝敵」顯然是阿羅漢兩種不同的功德,不存在對比,既不存在對比,就更不可能像堪布自誇地「阿羅漢翻譯成勝敵更恰當。」這樣的結論。

3、索文:

有些法師未精通大小乘的道次第,在講義當中說阿羅漢與八地菩薩境界相同,已經獲得無生法忍,修密法者最後的果位是阿羅漢果等,純屬謬誤之談。這些法師在人們的印象當中可謂人天師表,弘法利生的事業也普遍廣大,但可能未聽聞《俱舍》,未研究《現觀莊嚴論》,未廣泛系統修學大乘經典,故說法時難免有諸多秕漏,出現這樣那樣不符合佛經論典的分別妄言。

【按】堪布聽聞過《俱舍論》,請問《俱舍論》哪個部分說過:阿羅漢與八地菩薩境界不相同了?《俱舍論》哪個部分說過下面您對初果、二果、三果的這些解釋了?

【「小乘行者通過四念處、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的修習,於苦集等四諦、十六行相生起隨信,了悟無我正見而趨入聖位,故得預流果的聖者不會有我得預流果的執著。」——見索達吉堪布釋預流果】;

【「梵語斯陀含,玄奘法師譯為「來者」。所謂一來果者,尚未脫離輪迴,色界和無色界還是經常去轉生。其中的七還者連續七次到天界,欲界中來一次,天界還要往返七次。漢地的一些禪宗大師說一來果只說來天界七次,欲界一次,但還有一種一來果明明姣姣者,他並無具體在天界流轉的次數,但會去多次。」——見索達吉堪布釋一來果】;

【「阿那含是小乘聖者果位當中的第三果,也稱無來果,玄奘法師譯為「不還果」。從名相上無來果可以有無來的概念,但從勝義諦的角度分析,無來的概念也是不存在的,何況恆常的果。三界九地當中無來果者不再來欲界,但是色界、無色界還是要經常去轉生,所謂的無來果可以分三無來向、三中端、三種超越、一個無來果,共計十種類別。阿那含的修證成就是斷除見惑五種結、色受結,無受結、掉舉、無明、我慢和欲界九品修惑中的七至九品,若把無色界最上的非非想天的煩惱斷除,即可成就阿羅漢果。阿那含雖然沒有斷除生死輪迴的一切煩惱,但也斷除了九品的煩惱,欲界再也不用轉生,並且能自在轉生色界、無色界天,這樣的小乘聖果,唯在名相上顯法存在的角度可稱為是無來果。」——見索達吉堪布釋不還果】。

阿羅漢是小乘極果,在斷煩惱、證無我這個角度,說他們和八地菩薩有相同的意義。法尊法師說:「此出不動地名,顯願波羅密圓滿也。不動者,謂不為煩惱動。八地煩惱障斷盡,斷德等同四果阿羅漢故。」(見法尊法師《入中論·第八菩提心不動地》:「數求勝前善根故,大士當得不退轉,入於第八不動地,此地大願極清凈。」)

4、索文:

世俗和世俗諦有較大的差別,阿羅漢雖然有世俗顯現卻沒有「世俗諦」的顯現,聖者面前雖然有世俗的顯現概念,但沒有諦實的概念,因此,阿羅漢在出定的時候自己也有「我是阿羅漢」的想法,但他不會有真正阿羅漢的執著。他如果有阿羅漢執著會有什麼過失呢?

【按】堪布將世俗和世俗諦的區別拉來說一通,但它和《金剛經》此處的意義有甚關係?且堪布說「因此,阿羅漢在出定的時候自己也有「我是阿羅漢」的想法,但他不會有真正阿羅漢的執著。」和本段經文「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完全相違的話。須菩提明明說,我沒這個念頭。堪布硬說,阿羅漢出定後有這個念頭。

【經文】「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5、索文:

如果阿羅漢生起執著就已經成了人我執和法我執,若阿羅漢有這樣的執著,其根源即是我相,有我的執著相:我是阿羅漢,除我以外,某某是凡夫人。由我相,故我所的人相也隨即出現。我已得阿羅漢果,其他眾生相續尚未得到——眾生相也出現了。凡夫人有眾生相,我這個阿羅漢什麼時候離開人間入涅槃——壽者相都一一出現了。如《楞伽經》云:「相者,若處所、形相、色像等現,是名為相。」若證悟清凈諸法皆無相,則真正法界本體。如《六祖壇經》云:「無相為體。」

【按】堪布《金剛經釋》從頭到尾就沒清晰明白地解釋過「四相」。這個問題前面已說了不少,此不贅述。終於找到堪布把《金剛經》的「相」一定要翻譯成「相狀」的原因了。原來堪布讀過《楞伽經》。但堪布您如果沒打妄語,看過所有漢地金剛經註疏,那您隨便拿一本出來說,誰會把《金剛經》里的「相」釋為「相狀」?您不是還拿玄奘、義凈二大師譯本對照嗎?《金剛經》里的「相」,以及般若系列經典里的「相」,甚至釋般若經的《中論》等,都把「相」說為「想」。妄想執著,取相分別。不是《楞伽經》里說的什麼「處所等現」。您不能看到一個漢字「相」就聯想它和所有漢字「相」是一樣一樣的呢。堪布最後引《六祖壇經》那句話,和這裡好像也粘不上啊。

【經文】「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

6、索文:

佛陀在眾多佛經中針對眾生的根機,說過:須菩提得到真實無諍三昧的境界,須菩提在我的十大弟子中,是離欲第一,解空第一。

【按】短短兩行,問題也有兩個。第一、堪布又加文了「解空第一。」第二、堪布把這段話的說話人須菩提,直接替換成佛陀了。

7、索文:

佛的十大弟子中各有不同特點,阿羅漢雖然都已跳出三界,但他們的證悟和境界卻有所不同,如:迦葉頭陀行第一,舍利子智慧第一,目犍連神變第一,富樓那說法第一,阿難廣聞第一等等。佛經中有二種說法:須菩提是解空第一或者離欲第一。依名言而論,須菩提是第一離欲阿羅漢,而真正的阿羅漢是否有增上慢,有我是阿羅漢,很了不起等的分別執著呢?

【按】「但他們的證悟和境界卻有所不同」,這顯然是外行話。所有的阿羅漢的證悟和境界當然一樣。之所以各有特色,那不是證悟的不同,更不是境界的不同。舍利子智慧第一,目犍連神變第一,富樓那說法第一,堪布認為是證悟和境界不同,堪布是認為,舍利子沒有神變?富樓那沒有智慧?漢傳佛教四大菩薩,文殊菩薩智慧第一、觀音菩薩慈悲第一,堪布是認為,文殊菩薩不慈悲?觀音菩薩沒智慧嗎?都是四果阿羅漢,都是佛的上首弟子,有些功德顯現出來,為度化相應的眾生,而非證悟和境界不同。

【經文】「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8、索文:

須菩提說:證悟實相後,我不會有「我是離欲第一阿羅漢」的分別執著,如果阿羅漢有相狀執著,自認為已得到阿羅漢道,對有這樣粗重實執的眾生,佛陀不會為我授記。以須菩提證悟實相,無行相執著,才稱須菩提是樂寂靜行者。

【按】「如果阿羅漢有相狀執著」,反正堪布只要看到漢字「相」,就機械的翻譯成「相狀」,可惜《金剛經》那麼多的「相」字,堪布沒蒙對一個!

9、索文:

「阿蘭那」意為寂靜,即身體寂靜,煩惱調伏。阿羅漢是最殊勝之寂靜者,須菩提的境界正如佛經所述:阿羅漢雖然有各種顯現,但已斷盡我與我所的實執。雖然在名言中佛為須菩提如此授記,但勝義實相中,阿羅漢本身絲毫不會有我是阿羅漢的執著。大乘聖者菩薩們也是如此,如《寶性論》所云:在眾生前雖可以顯現生老病死種種痛苦,但真正的聖者境界中並無凡夫的執著。世尊既然說其是離欲阿羅漢,必定須菩提已遠離凡夫的粗重實執。如果有執著,世尊則不會說須菩提是解空第一,或離欲第一。

【按】堪布一遇到「是什麼,非什麼,名什麼」這樣典型的《金剛經》特色對話模式,就習慣性地掄起了自己最熟悉的「兩板斧」,即世俗諦有,勝義諦無。偏偏《金剛經》里這樣的對話特別多。所以,我們很熟悉堪布釋《金剛經》的板斧套路了。看看,「雖然在名言中佛為須菩提如此授記,但勝義實相中,阿羅漢本身絲毫不會有我是阿羅漢的執著。」

10、索文:

大乘經典中再三強調聲聞緣覺也必須證悟法無我。《般若經》中云:「執著實有相狀無有解脫,依空性而得三菩提。」及「聲聞緣覺佛果,亦若不依此般若空性,則不能獲得。」《中觀論釋》中用了七個教證,三個理證說明阿羅漢必須要證悟法無我。若有人認為阿羅漢未證悟法無我,則與經義理相違,必定墮落戲論邊執。阿羅漢只有對緣起空性有所證悟,才能得到其相應的果位,故須菩提無名相執著。《七十空性論》云:「有一切諸法,自性即是空,諸法是緣起,吾等如來說。」如果不懂緣起空性之理,就會有各種實有的苦樂感受。龍猛菩薩在《出世論》中亦云:「戲論說眾苦,自生及他生,俱生無因生,佛說是緣起。」其意為世間戲論者經常說苦諦所攝之眾法是自生或是他生,有時說自他二者共生,有時說是無因生,有各種戲論之說,佛則說諸法是緣起空性的正理。我與我所執未消於法界前因果不會空耗,名言中應當承認有阿羅漢,須菩提是解空第一。但就實際而言,真正通達緣起空性道理的阿羅漢無任何執著。

【按】首先、《金剛經》有討論「阿羅漢必須證悟法無我」的問題嗎?其次、「大乘經典中再三強調聲聞緣覺也必須證悟法無我」和《金剛經》有甚關係?再次、這一大段和《金剛經》有甚關係?再其次、引《般若經》、《中觀論釋》、《七十空性論》、《出世論》,和釋《金剛經》有甚關係?堪布辛苦了!抄來一大段,可惜放錯地方了!

「不曰以『我』實無所行,而曰以『須菩提』,亦含深意。蓋表明所謂『實無所行』者,乃自『旁觀者』見得,而本人並忘其為實無所行也。意顯即實無所行,亦不能存於心中。存之便是住相。何則,心存便是心取。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壽矣。又玩其語氣,若代世尊言者。意明世尊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無他,正因須菩提實無所行耳。而名之『名』亦有義。使知樂阿蘭那行,亦屬名相。性中著不得此語。綜觀上數科之義,凡以明:必得而無其所得,乃為真得;若有所得,便為非得。使因人知:必行而無其所行,乃為正行。若有所行,便非行矣。云何無其所得,無其所行?不作念是也!不作念,正指示不取、不住之方針。知此,然後無住始有入處。此皆所欲闡明者也。」(見江味農居士《金剛經講記》)

不知堪布有沒有看懂?有沒有稍微明白一點:《金剛經》的「是……,則非……,是名……」模式,到底在說什麼?堪布的兩板斧(世俗諦有、勝義諦無)並不適合套用一切。拿五部大論之一的《入中論》模式套用《金剛經》,處處捉禁見肘。《金剛經》為剛剛發心的人說,如何安住、如何降伏其心。說的就是,且行且不執著。漢地每個法師都知道,《金剛經》的核心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是堪布那兩板斧。不知道堪布將以哪部大論來套用《法華經》?

我和漢地許多法師因最近拜讀堪布大作《金剛經釋》,忽然明白堪布為什麼一定要用鳩摩羅什大師的譯本了。因為這點可憐的漢語水平,根本無法將藏文版《法華經》譯成漢文。在今年,「皇帝的新裝」這個故事,將會變成「堪布的漢語」 而很快為天下人所共知。堪布網路資料說自己是當代的玄奘,何不翻譯藏文版《法華經》為漢文,給我們見識見識!

禪林網

公眾平台聲明

以上內容並不反映或代表禪林之意見及觀點,轉發及引用請自行核實或抉擇。本平台所有影音圖文,都各自註明來源及作者,請重編錄用者註明出處及作者,以尊重其著作勞動,否則將被視作侵權。

禪 林 chanlin

禪 宗 智 慧 的 傳 播 者

【微信號】chanlinorg

禪林APP下載

蘋果/安卓

蘋果版 | 安卓版


推薦閱讀:

《法華經》記載的善知識 21位大阿羅漢
舍利子- 佛陀和阿羅漢的舍利
阿羅漢,菩薩的法緣慈
證阿羅漢果位的修持

TAG:金剛經 | 法師 | 金剛 | 阿羅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