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與生活的關係 - 上師開示 - 佛教顯密圓通金剛寶站

2005年6月19日,海空上師在河南雲台山萬善寺開示

很多學佛的人,包括一些出家人在內,對學佛這一問題,都還在認識上、理念上沒有一個正確的觀念。什麼叫學佛?所謂學佛就是要學習佛的思想、行為和他對宇宙人生的認識。對佛的教導、教戒和他所指導的修行方法進行學習。用它來開發我們的智慧,覺悟我們的人生,讓我們過著一種隨順真理的生活,把握自己的命運,明其自心,照見本性,達到究竟覺悟圓滿的境界,這就是學佛。學佛的目的,就是為了開發智慧,讓我們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什麼,明白了這些道理以後,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命運,自凈其意,得大安樂自在。   很多人,對學佛這個問題,在認識上、出發點上、立足點上,都沒有一個正確的思想理念。嚴格的說,很多學佛的人,他的動機還沒擺端正。在學佛這個問題上,我們要按照佛的教戒,就是說佛所證到的,他所明白的道理告訴我們,並運用到我們自己的生活當中去,斷除我們的煩惱,解脫我們的痛苦,開發我們的智慧。   學佛的人,首先要認識到,佛告訴我們世間的一切現象,它的發生、發展過程,都是緣起性空的道理,還告訴了我們執著和所受是痛苦,要擺脫執著和貪慾,才能得到真正的大安樂自在,所以學佛的人,首先要生起出離心,出離什麼?就是要出離煩惱,要從煩惱當中解脫出來,從痛苦當中解脫出來,從迷惑當中解脫出來。   佛教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出了要我們破除迷信,明心見性,不要被假象所蒙蔽。由於我們本身被現象和假象所蒙蔽,執著一些現象,所以就產生了貪慾、嗔恚,外勞其形,內傷其心,無時不在痛苦之中爭扎。為了擺脫這些煩惱和痛苦,那麼我們就要用佛所證到的道理和智慧,來開發我們自己本具的智慧。實際上學佛的過程,就是一個開發智慧的過程,就是一個明心見性的過程,就是一個解脫煩惱和痛苦的過程,就是一個把握自己命運的過程,不受外界所影響,讓我們自己把握自己的命運。   釋迦牟尼佛早在兩千多年前就說了,人所做的一切都要得到果報,而我們現在所出現的一切,都是我們以前累生累劫所造的業力而產生的結果,這是任何人都幫不上忙的。佛教的道理告訴我們,人要自己救自己,不靠神仙皇帝,這是兩千多年前,佛教真精神所提出來的。因此佛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出了,要人們去明其自心,照見本性,要去證,要去悟,要去明白世間上的道理。使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不糊塗,不讓現象牽著鼻子走,而是自己覺悟了,自己走自己的路,這就是佛教的真精神所在。   學佛的人,對眾生是平等的,沒有高低之分,如果說,還有高低,那就不是佛法了。眾生平等,眾生的覺悟達到了究竟圓滿的境界,都能夠成佛。世界上所有宗教,都沒有提出,人人平等,眾生平等,眾生皆有佛性。只有佛教提出來了,眾生具有佛性。因為其它宗教還有一個主,還有一個神,還有一個上帝。我們佛教不提這樣的口號。而主張眾生皆有佛性,大家只要覺行圓滿了,都能成佛。實際上佛本身就是智慧和覺悟的代言詞。如果說還有高低之分,還有上下之分,那就不是佛教,而是外教了。這就是我們對佛法的認識,也是最起碼的認識。   我們要生起出離心,就是我們明白現在這些痛苦,這些淵源是我們自己造作的,是累生累劫的業力所致,所以學佛的人不能再造業。學佛中所講的出離,主要是脫離永無終結的生死苦海,脫離相續輪迴的理念,不是背著生死苦海的無明、貪慾,而去出離苦海。我們若帶著貪心去出離苦海,能出離嗎?關鍵是我們要正確認識這個問題。如果背著執著和貪心去出離苦海,你是永遠無法出離的。出離心是我們離煩惱和痛苦的願望。   我們要有一種積極的正念來對治邪念,用正念對治邪念,是清凈覺照對治散亂的良方,是我們學佛人首先要具備的。現在,我們在學佛潮中,有一些不正常現象要給大家明確一下。   第一、在佛化生活中的不正常現象。現在有不少學佛的人,也還有些出家人,所謂為了弘揚佛教,對我們的佛法採取了無原則的世俗佛化方式。也就是失去了佛法的真精神和靈魂的佛化方式。一味用現在我們所謂的知識學問,及所認識的一些理念去解釋佛法。可以這樣講,如果你用學術觀點與自己的觀念去解釋佛法,那麼,你是永遠無法得到真正的答案。   釋迦牟尼所以要出家修行悟道,就是因為他所知道的知識和學問,即世間學問,無法解決他的生老病死問題,還有很多問題得不到答案。要說尊貴,他是迦毗羅衛國的太子,尊貴至極。要說地位,他是未來的國王,在當時,那裡的天下都是他的。要說名譽,在佛出世時,全國人對他的尊敬和崇拜都是至高無上的。無論是文或者是武,他都在全國是最優秀的,他對世間上的學問已經了解得非常清楚。可以說是了如指掌,無一不通,如哲學、心理學,音樂學,武術,他也是很優秀的。而為了解決他不能夠解決的問題,就是世間學問不能夠解決的問題,他才去出家悟道,找出世間事物的真諦。通過他的苦修、苦行、證悟,終於明白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原來世間的一切,都是緣起性空的道理,任何事物的發展和發生,都有它的兩面性,任何事情都是因緣所生,所以說,諸法是因緣所生的道理。   按照佛教所倡導的、教化的,及佛的教義來解釋世間事物,並融匯於我們的生活。我們現在的哲學界和科學界,在很多方面都已經證實了現在所發現的問題,而是佛在兩千多年前,早就已經說清楚了的事情。而現在,卻有一些出家人,和一些學佛的人,偏偏要從另一個渠道,去把佛教的精神解釋一通,這本身就是一種錯誤行為。不外乎就是名利思想在作怪,用一種貪慾和追求,和自己的慾望心態來闡釋。事實上,你如果真正按照佛的教導和教戒,去解決自己的問題,這些事早就迎刃而解了,沒有必要去走彎路。   所以,學佛的目的,就是要把握自己的命運,明心見性,知因識果,也就是說,做好事得好報,做壞事得壞報,因果報是絲毫不差。不知道因果的人,你就不可能生起出離心,沒有生起出離心的所有修行人,那麼,你都不是真正的修行人。因為你不信因果,你修的什麼行啊?不信因果的人,對任何事情,他的行為都是不負責任的。因為他是不守道的,他不怕因果。所以要生起出離心,必須是在知因識果的基礎上,才能生起出離心。而生起出離心的關鍵就是要知因識果,明悟事理,除離舊業,不造新殃!要正確對待自己的生活和學佛的這種關係。   實際上,佛法無一不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體現,生活就是佛法。關鍵是你如何去運用,怎樣來把握自己,怎樣來對待自己生活上所出現的這些問題?如果你思想上、精神上、環境上的問題出現了問題,而不能正確對待。那麼,你所學的所有理論,都是荒唐的。所以,佛法是注重實修實行,也就是說:佛法所講的道理,所有的經典,都是使其明白自己的真相,讓它來改變自己的行為,規範自己的行為,把握自己這一生當中的航向,實現自己的願行。   第二、佛法的學術潮流問題。在印度的歷史上就已經一次教訓,在當時的印度,佛法一味被社會上的婆羅門教和印度教的一些知識所融化,人們不是用佛法來指導自己的生活、學習和信仰,而是用世間知識來認識佛法,去學習和信仰。所以,佛法在印度就滅度了,這也是佛教歷史上一次非常慘痛的教訓。因為用學術的問題來認識佛法,他對自己所有的行為都不負責任,因他不怕因果,他與佛教的真精神是背道而馳的。所以,講到個問題,我們學佛的人,一定要以佛的思想,佛的教義,佛的教導,佛的智慧,運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當中去。開發我們自己的智慧,適應我們自己的生活,順應時節因緣,這才是真正的佛法。而不是用學術能代替的。所以從古到今,世界上的很多科學家、哲學家、心理學家、語言學家,包括軍事家,都無不拜倒在佛經腳下,用佛法來躬行實踐,而受到啟發,這是事實啊。   所以,佛法不但是我們人類的寶庫,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庫,也是人類文明寶貴的精神遺產、文化遺產。因為佛教傳播到中國有一千五百多年,已經形成了中國化的佛教,它受到我們中國文化的熏陶,佛法在中國已經中國化了。用道家的思想,儒家的思想、學術觀點,滲透入佛法里。由於用這些理念去認識,因此,佛法在中國已經是用我們中國人的語言在講法,這就叫做佛教的中國化。   第三、最近幾年我們佛教界出現了一些的怪現象,那就是漢傳佛教中的活佛意識。   按照我們國家宗教政策來講,漢傳佛教要用我們漢傳佛教的教規、教義來進行學修。藏傳佛教原則上是在藏族地區行進弘揚。也就是,藏傳佛教不納入漢傳佛教裡面宣揚,漢傳佛教也不納入藏傳佛教裡面宣揚。解放前,我們國家就已經成立了漢藏教理院,就把藏傳佛教的精神用我們漢文化,即用漢字把它翻譯過來。實際上無論是漢傳佛教或藏傳佛教,但它們的教義、教規和教旨都是一樣的,只是語言不同而已。所以,現在我們漢傳佛教的很多人,特別有很多居士,遇見一個藏傳佛教的僧人,或穿著藏人衣服的人來到內地,就盲目的崇拜、信仰,不講原則。出現了現代生活中的活佛潮。因為藏傳佛教是全民信教,因此,誰都能念幾個咒,誰都能講解幾句佛法。有些藏人到漢地去,他們出去是兩套衣服,平常穿漢人的衣服,見到有皈依的弟子時,他就穿藏人的喇嘛衣。真正的藏地活佛,真正的藏傳佛教的僧人,戒律非常嚴格的,他們根本就不出去化緣,根本就不到漢地到處去講經說法。我可以不客氣的講,凡是沒有經過正規渠道,即沒有通過藏地和漢地佛教協會、宗教事務部門同意的藏地僧人,到漢地到處跑的所有化緣弘法的人全是假的,沒有一個真的。因為,按照藏傳佛教本身的戒律,是不允許的。   最近,焦作市也來了一些所謂的活佛,他們來了以後,一些人捧為至寶,到北京去那個所謂的活佛。他一到了哪裡,就要求居士給他買房子,還要給他買汽車。他現在北京有房子,回家有車子,在當地去炫耀自己。真正的活佛生活非常清苦、非常檢點。而現在到外邊亂跑的,到處流竄的這些人。他又有車子、又有房子,在北京有房子,上海有房子,深圳有房子,成都有房子,我不客氣的講,這是佛教內的騙子。你既然已是活佛在度化眾生,你到北京要房子幹什麼?你要來幹什麼呀?居士不是供養了你嗎?有的拿到房子盡幹些為非作歹的事情、見不得人的事情。   在四川我認識一個漢人,他到深圳去穿著喇嘛衣服,大家都去叫他活佛。這次,在峨嵋山永壽法師升座的時候見到此人,整個法會上就他一個人穿著喇嘛衣服。我問他,你是哪個地方的人,他說我是深圳的,怎麼你說話像四川口音呀,他又說,他是四川人,是漢人。因為他穿上了皮靴,穿著喇嘛衣,打扮得就像那麼回事。原來是假話佛!若是真正的活佛,西藏有藏傳佛教的佛學院,可以直接到那裡,授個藏傳佛教的教職稱謂,讀個格西佛學位,格西相當於教授學位。活佛就是相當於尊者稱謂。你既然是活佛,還去那些世間學術界中混什麼?就不外乎是為了找個什麼名譽稱號,找個什麼稱謂去騙人。所以,我們大家要警惕現在的活佛潮。我說這話的目的,是尊重和敬仰真正的活佛,分清真正弘揚佛法的活佛。要大家擦亮眼睛,認清那些在社會上到處流竄的騙子。我所接觸的活佛就很多,我是在五台山出家的,其本身就對於密宗道場的這些情況太了解了。希望你們在社會上,不要去接觸那些到處流竄的,打著活佛招牌的,敗壞活佛名譽的那些騙子。可以互相轉告,凡是要房子,要車子的那些人,全是假活佛,使多少居士受騙上當,他們擾亂了佛教的秩序。有的人認為他們有票子,有車子,又有房子,這人就很能幹,一個出家僧人要這些來幹啥?   活佛,在佛教的《大藏經》裡面沒有這個說法,是佛教傳到西藏以後,社會上的人們為了稱呼活著的,代佛傳法的尊者。實際上西藏金瓶測簽中,轉世尊者才是他的真正名字,因此,正確稱謂應叫轉世尊者。後人又把它叫做轉世活佛,所以活佛這個名詞本身就是錯誤的,佛哪裡還有死的,活呢?在西藏的藏傳佛教中,人們所稱的轉世尊者、活佛,以及還有一些稱謂。如:佛母、覺母、空行母、明妃,明王,這意味著什麼?所謂佛母,就是像轉世尊者一樣,乘願到世間度化眾生,他有與活佛、尊者同等地位,是度化眾生的大覺者。空行母就是到處去弘揚佛法的,但是,她也是證到一定覺位的。而覺母和空行母,她們都是度化眾生的,護法的。覺母、空行母和佛母中也有出家的,也有在家的。至於明妃和明王呢?明妃只有西藏才有這種稱號,明王呢?也只有西藏才有,他們是顯大威德相,顯威猛相,為降服魔障而顯示。  所以,我們學佛的人,在漢傳佛教的法師與藏傳佛教的上師稱謂問題,跟大家作一個明確的說法。所謂藏傳佛教的法王就相當於漢傳佛教中已經得到政府認可的,且教內擁護的,明正言順的,並經過升法王座儀軌洗禮的方丈。藏傳佛教的上師,就是我們漢傳佛教的阿闍黎,相當於教授。由於稱呼不同,只是語言的表述不同,但是,它們的含義是一樣,一般的寺院大都只能是住持職務。   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的稱謂關係要擺正,我們給大家講這個問題的本質,是在於我們要對真正弘揚佛法的人,真正弘宗演教的人敬仰、學習,對那些打著佛教的招牌,到處招搖撞騙的人,我們最好是不要去介入,去幫倒忙,去給他們提供違法亂紀,搗亂佛教秩序的土壤和環境,這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第四、學佛與生活的關係。我們學佛的人要如何擺正學佛與生活的關係?我可以這麼說一句,如果你是一個真正的佛弟子,學佛的人,那麼,你的人際關係,社會關係,家庭關係,就應該是比沒有學佛的人好。如果說你已學佛了,而你的社會關係、工作關係、家庭關係處理得不好,那麼,至少你的佛也沒學好。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學佛的人,首先要平心靜氣地對待任何一件事情,對眾生都要平等。那麼,你對周圍的人為什麼不能平等呢?你要用學佛的知識、方法、智慧,來調理自己的身心,因此,我們對待身邊的這些眾生,為什麼又不能擺平自己的這種身份和位置呢?實際上學佛的人,應按照佛的教導:「世間無不佛法,佛法無不世間」。 如果我們作為一個佛弟子,在社會上、工作單位上、家庭成員當中應是一種表率、一個榜樣的作用。你守到了五戒,做到了四攝、六度,我可以這麼講:我相信任何家庭,任何單位都會擁護你。除非你自己在工作上、生活上各方面不檢點,使人家瞧不起你,所以,這是你的家庭關係搞不好的原因所在。   要擺好自己的位置,實現自己的價值。那麼,你自己就要開發智慧,明白世間的真相,用佛的思想,佛的言教去規範自己的行為,使自己明悟自心,照見本性,把我們本具的覺行和智慧開發出來,運用到生活當中去,社會當中去。只要我們都做到了這一點,我們這個社會,這個周圍的環境,這個家庭,那就非常非常和諧了。實際上我們現在所提倡的和諧社會,其實質,基本上也符合佛教思想所提倡的道理和要求。我們把佛經翻開看一看,佛所提倡的要求,我們干任何事情都要先自己作好表率。   「學佛要先做好人,才能學好佛」。如果你人都沒做好,連一個普通人的基本常識都沒具備,而成天抱著個貪心、瞋心、名利心,去要求別人。我們不是把佛法來針對自己的修行,而成天把佛教的道理講給別人聽,甚至有些人,見到人盡說些禪機,來戲弄別人。佛法不是叫你用來修理別人的,不是叫你用佛法的道理來照見別人。佛法是叫你用來修正自己的行為,佛法就是一面鏡子。所以,我們現在有不少的居士,看了幾本經書,聽了幾個法師講法,就在那裡指東說西,成天就說這個不是,那個不是,去修理別人。則你把別人修好了,修成佛了,而你自己還是一蹋糊塗。   關鍵在於你學佛的動機,也就是出發點,你的願望是什麼?由於我們的動機和願望都純正了,我們的目的才能達到。如果我們學佛的動機都不純,有好多學佛的人,他到廟裡來,不是來檢點自己的行為,不是來按照佛的方法去學習,不是按照佛的智慧來規範自己的行為,而是把寺廟當成保險公司。聽說哪個寺廟的菩薩靈驗,就去捐點錢,他又要想陞官,又想發財,還要百病皆除,煩惱斷滅。要是得了場感冒,就怪菩薩不靈驗了。我經常講:我們到廟裡去拜佛,就是要把佛當作我們的老師,當作我們在生活、工作、學習中的楷模。我們只要按照佛提出的方法去做了,那麼煩惱就自斷了。我們只要諸惡不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哪裡還有煩惱?你交十塊錢要寫五六個人的名字,就要保這樣,保那樣的,把佛教的寺廟當成他的保險公司,而釋迦牟尼佛成為公司總經理了,和尚就成了保險員。佛教不是講的這個道理,如果你做了善事,你燒了根香,燃了根燭,那麼就有作用。如果你做了惡事,菩薩還是不保佑你的。那是因為有個因果報應的關係,佛也不昧因果的呀!常言道:「心平正直身似佛,瞞心昧己枉燒香」。如果說你偷了人家的東西,你燒柱香就想不讓人發現,這是不可能的事情。那是有因果報應的,世間的一切事情都有因果。   我們現在的人學佛為什麼這麼多煩惱?為什麼不能專一精進?為什麼不能持之以恆?這就說明,我們每一個人累生累劫的業力不一樣,障礙多,福報淺。你要生起出離心,要發菩提心,但有個前提,就是你必須要有福報,所以你要培福。如果你沒有培福,你就沒有福報,你就是生起了出離心,也會被干擾。因為你福報不夠,就有障礙,就有魔來干擾你。所以,能海上師他在修行當中,很感慨的寫下了一本直到現在都非常好的書,那就是《定道資糧頌》。要定道必須要有資糧。你到寺廟裡來就要發心,想到眾生的痛苦,想到大家的痛苦和煩惱,把我們的功德都迴向給他們。我們每做一件事情,都要想到眾生,不要只想到自己,學佛不能是單為自己。如果專門為自己想得個什麼,那是小乘佛教思想。大乘佛教思想,就是把你所有功德都迴向給眾生,還要迴向給那些冤親債主,發心向善。這樣,我們累生累劫的障礙,就自然消除了,福德就自然生起來了,資糧就自然具足了。    我們到寺廟裡,到社會上去弘揚佛法。布施、行善、做好事,固然是培福的一個方面。而最大的培福,最大的功德,那就是發菩提心。發菩提心,只要我們開始生起這個念頭的時候,你就具足了無量功德。如果你只為了自己,而我要怎麼樣好,又要怎麼樣昌盛等,要是你產生了這個思想,不管你成天去幹什麼,功德都不大。關鍵是出發點,立足點和動機要純正,要明確自己的學修方向。如果方向不明確,動機不純正,願力不堅,成天就只是去學點佛教的道理,這不是學佛的人,而是佛學人。佛學人是把佛教當成知識來研究,對自己是沒有好處的,還是業來隨業,障來隨障。    佛法與生活的關係,就是讓我們學佛的人,要正確對待人生,正確對待生活,正確對待工作。要把佛對我們的教戒、教義、教旨,運用到我們的生活當中去,工作當中去。而不是用我們自己所謂的知識,去對佛教的教戒、教旨,精神妄加評論。現在有不少人,動不動就講,方便善巧嘛。佛說:「諸法因緣生,緣起性空」。所謂隨緣、方便善巧。那好!你能隨緣嗎?你連自己都把握不住,你還能隨什麼緣?你還是在魔來就隨魔去的境界內。所以,我們辦事,想問題,對待社會現象和對待自己,如果你沒有得到空性正見、沒有升起慈悲心,你沒有具備這種基礎,一切方便善巧全是假言、妄言、謊言。因為你沒得到空性正見前,你還是帶著自己的意識和自己的觀點去認識問題,就好象你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問題一樣,你所見到的不是其本相,不是它的本來面目,而是一種假象。    我們學佛的人,第一是要端正自己的行為,第二要正確認識佛法與生活的關係,第三要具足福德智慧和資糧,要專一精進,一門深入。現在有好多學佛的人,今天這個法師,明天那個法師,拜了一大堆法師。你們再拜得多,沒有我多吧,我三十多年來,也參了不少師父,但是,我自始自終堅持依止一個法師。你們知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他也只是參,還是有一個根本的東西不能放棄。也就是說,在任何情況下,你學佛要抓住一個根本,主要目標,才能夠有所成就。   我有一個台灣弟子,俗稱黃先生,他能念一千多種咒,他能夠把藏文翻譯成中文,中文翻譯成藏文,他念一千多種咒,嘴巴都念得成了面癱。後來,他見到了我,來到白塔寺,還不到一個禮拜,就是只念一個佛號,念一個咒,一個禮拜他就恢復正常了,因此,我們學佛要專一精進。昨天,有個弟子問我:師父,我要學哪些法好?多念幾個咒好不好?因為他是醫生,我就說:就跟你醫病差不多,你只要找到眾生的癥結所在,開好藥方,照方服藥,病就好了。你是不是要把歷代醫生都去研究一遍,所有的藥方都去考察一遍,再來配方施藥,才能把你的病醫好呀。學佛也是一樣,所謂有八萬四千法門,就是因為眾生有不同的煩惱和痛苦所設的。只要你能夠掌握它,按照適合自己的方法,去一門深入的學修,都能夠達到目的,一法圓成萬法融通。學法不在多,念咒也不在多,佛號也不在多,只專念一種就行了。所以,我們學佛的人一定要有這個正確的認識和觀念。不要學佛學成佛獃子,讀書讀成書獃子了,這樣就不好了。   正確認識佛法和生活的關係,擺好自己的位置,實現自己的價值。我們的價值是什麼?就是把我們所學到的佛法,用來開發我們的智慧,並運用到我們的生活當中去,社會當中去,為人類作出貢獻,完成我們的願行。使這一生就斷除煩惱,解脫痛苦,成就我們的佛果。使我們能過著一種隨順真理的生活,實現我們佛教所提倡的八個字:「開發智慧,覺悟人生」。把我們自己所學到的東西,迴向社會。讓社會和諧,天下和平,人民得安樂自在,我們自己也安樂自在。
推薦閱讀:

我的十餘年學佛修持小結
[轉載]自在學佛
學佛問答(一) 凈空法師講述
佛門中的規矩--學佛網
學佛網佛經動畫片《無量壽經》全劇劇本

TAG:生活 | 佛教 | 學佛 | 關係 | 金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