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監管再出手!互聯網平台夢碎黃金業務?

黃金我們並不陌生,作為貴金屬,它由於價值穩定恆久,可在世界範圍通行等特點,一度成為了人們在政局不穩和、經濟危機等情況下熱烈追捧的避險對象。

在當今互聯網大潮的影響下,一些互聯網平台也開始做起了黃金的生意,包括阿里、騰訊、京東在內的一批互聯網企業都有自己的黃金投資平台,「黃金理財」一度成為網上非常火爆的名詞。

不過近日,這些從事黃金業務的互聯網機構可能要經歷「大洗牌」了。央行金融市場司發布了《互聯網黃金業務暫行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意見稿明確指出,在互聯網黃金業務中,由金融機構提供黃金賬戶服務,互聯網機構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黃金賬戶服務,包括黃金清算、結算、交割等服務,黃金產品的轉讓服務等,同時不得將代理的產品轉給其他機構進行二級或多級代理等要求。

消息一出,立即在互聯網圈和黃金領域引起了軒然大波,很多人紛紛表示,這是徹底粉碎了互聯網進軍黃金行業的夢。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筆者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意見稿緣何而出?

筆者想,這與目前互聯網黃金平台顯現出的亂象不無關係。開展黃金業務的平台質量參差不齊,即有阿里、騰訊這樣的巨頭,也有一些鮮為人知的小平台,甚至還有很多是跨行業做黃金的。但由於黃金是一個非常重的資產,如果說企業在能力承受之外去做互聯網黃金業務時,就容易造成比較大的風險,因此,一些中小平台成為了潛在隱患。

另外,還有一些平台藉助黃金的名義,實際上做的是P2P的業務,極易造成用戶錯認為自己在投資黃金。

雖然有專家稱由於市場總體規模不大,基本不會出現大規模的亂象,但監管部門還是果斷出手,意見稿也就應運而生了。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意見稿只是針對黃金的金融屬性,並不包括首飾等實物。

互聯網平台真的夢斷黃金嗎?

從黃金賬戶服務的角度來說,的確是這樣,互聯網平台徹底遭到驅逐,而金融機構將成為互聯網黃金業務產品報價、黃金和資金運用以及產品推介說明製作的唯一來源。

互聯網平台雖然不能再提供黃金賬戶服務,卻仍可以作為金融機構的代銷機構。筆者認為,這就像是生產廠家或代理商家把產品讓給批發商或零售商銷售的模式,仍然有利可圖。

雖然並非完全夢斷黃金,但是我們還需要知道的是,金融機構和互聯網平台的准入更加困難了。根據意見稿,互聯網機構註冊資本應不低於3000萬元人民幣,且必須為實繳貨幣資本,同時應具備熟悉黃金業務的工作人員。

且不說相關從業人員,單單3000萬的實繳資本已經讓如今的許多平台望塵莫及,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從事互聯網黃金業務的平台們將會仔細思考自己未來的出路,並作出選擇。

?

未來互聯網黃金業務的前景?

在筆者看來,央行目前僅僅只是發布了徵求意見稿,最終的版本肯定還要經歷一段時間的修改和研討,在確定了可行性後才會下發試行。因此,短時間互聯網黃金業務,可能不會有太大改觀。

但鑒於意見稿已經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各家平台會加緊整頓,在轉型為代理商和退出黃金業務之間作出自己的選擇,以免新規施行時成為刀下亡魂。

結合近年來國家對於網貸平台、資產管理作出的要求,筆者認為,此次的互聯網黃金業務徵求意見再次透露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那就是在互聯網成就了金融領域後,合規監管已是大勢所趨。目的就是讓所有的金融企業合法合規,以此保障百姓的金融安全和國家金融行業的穩定發展。

推薦閱讀:

Facebook「泄密門」:「互聯網民主」美夢破滅,「數字利維坦」威脅重臨 | 思想界
盜墓已進化到「互聯網+」,應對要跟上      錢江晚報
網路自製元年:自製綜藝激蕩互聯網
IT巨頭頻頻布局 互聯網金融望再掀熱潮
一文讀懂互聯網電影行業

TAG:互聯網 | 金融 | 黃金 | 金融監管 | 業務 | 監管 | 平台 | 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