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械名詞原理解釋】!!!

【槍械名詞原理解釋】!!!

駱賓王 發表在 軍事貼圖 華聲論壇 http://bbs.voc.com.cn/forum-24-1.html 分享到: 百度搜藏 新浪微博 騰訊微博 QQ空間 人人網 更多       輕兵器名詞考證(一)  雖然火藥源自中國,但是大部分輕武器技術都是後來從西方流傳入中國的,所以大部分輕武器領域的名詞術語也是取自西文的.  之一、Small Arms(輕武器)   下面列出了15種工具書中「輕武器」條目的釋文:   1、單兵攜行使用的輕型武器,如手槍、左輪、步槍和衝鋒槍。   2、口徑等於或小於0.60英寸(15.24毫米)包括自動武器和霰彈槍在內的所有武器。   3、手槍、步槍等小口徑武器屬之。   4、輕武器包括一般單人能夠攜行、單手或雙手操持發射的所有武器。根據軍用定義,輕武器還包括機槍。   5、單人攜行和操作的武器,包括肩射武器(有時稱長槍)、單手射擊武器(手槍、左輪等)和機槍。一般說來,口徑在1英寸(25.4毫米)以內者歸入輕武器類。   6、口徑不大於20毫米的火器,除少數例外,輕武器在戰鬥中通常均可手持。   7、使用彈頭或其它殺傷體進行射擊的身管武器,在各種武器中它的數量最大。輕武器類型按下列特徵區分:口徑、用途、操作方法、持槍方法、射出殺傷體所需能量來源、戰鬥中使用與保養方法、自動化程度、射擊性能、槍管數量與結構特點等。通常把輕武器分為小口徑(6.5米以下)、普通口徑(6.5—9毫米)和大口徑(9一14.5毫米)。現代輕武器按用途可分為:戰鬥、試射,教練、運動和狩獵等類,按操作和持槍方法可分為:手槍、左輪、衝鋒槍、突擊步槍、步槍、狙擊步槍、卡賓槍、輕機槍、重機槍與輕重兩用機槍等。   8、一種小口徑武器。在軍械部門,輕武器目前被定義為口徑小於或等於1英寸(25.4毫米)的武器,其中包括單手射擊武器和抵肩射擊武器,如手槍、卡賓槍、步槍和霰彈槍等。   9、射擊時由單手或雙手握持的小口徑火器,如手槍、步槍等。   10、能夠方便攜行,射擊時由單手或雙手握持的火器,如手槍、步槍等。   11、一種可由單人攜行的武器。   12、一種小型武器,包括各種手持和肩掛武器,如手槍、卡賓槍,步槍和霰彈槍等。   13、指可以攜帶供單人使用的小型射擊兵器,包括手槍、卡賓槍及獵槍等手持和肩掛武器。   14、射程較近、容易攜帶的武器,如步槍,手槍、輕機關槍。   15、凡可為單兵攜帶和使用的武器謂之。泛言之,區別於火炮和裝甲武器的所有輕型步兵武器,均可包括在內。在現代軍事裝備中,輕武器包括。手槍,左輪、卡賓槍以及衝鋒槍、步槍、步槍口徑的機槍、榴彈發射器、輕型火箭筒、大多數無後坐武器等.無後坐武器和低初速武器出現前,槍炮是以口徑區分的,即20毫米以下口徑的武器統稱輕武器,這種分類法現巳過時。   從上面「十五家言」看出,輕武器主要指的是槍械,而且強調了單兵攜行使用。只有《現代戰爭詞典》一家把榴彈發射器、輕型火箭筒、大多數的無後坐武器也納入了輕武器範疇。   英文Small Arms的字面是「小武器」。日本人直呼之為「小火器」,德國人稱它為「手持武器(Handwaffen)」,俄國人稱它為「步兵武器(CTРЕЛКОВОЕ ОРУЖИЕ)」,法國人稱它為「輕武器(armes légères)」或「便攜武器(armes portatives)」。我國定「輕武器」這一術語時可能是參考了法文名稱。另外從漢民族的習慣和心理傾向考察也不會把英文的「small」譯為「小」,因為「小」字往往會使人聯想到「初級」、「不重要」或「脆弱」。把步兵作戰裝備的基本武器稱作「小武器」,恐怕中國人在感情上很難接受。「輕」字則不同,因為它的基本詞義是指「重量小」(和「重」相對),「輕」字的引申義雖然也可組成諸如「輕浮」、「輕率」等貶義詞,但涉及到武器裝備時,人們想到的常是「輕裝」,「輕便」,「輕巧」等含義。   值得注意的是《簡氏步兵武器年鑒》(1980—1981年版)對:兵武器裝備分類中,並沒有把「輕武器」單列一類,而使用:「點目標殺傷武器(Point-target Weapons)」這個標題,其中包括左輪和自動裝填手槍、衝鋒槍、步槍、機槍和20—30毫米的機關炮等。《簡氏》把手榴彈、槍榴彈、榴彈發射器列入「面目標殺傷武器(Area Weapons)」,把二聯、四聯14.5毫米高射機槍列入「高射武器(Antiaircraft Weapons)」;把火箭筒、無後坐力炮等列入「反坦克武器(Antitank Weapons)」。   BR>  《簡氏》目錄中雖然沒有為輕武器立「戶頭」,可是年鑒的主編英國步兵武器專家威克斯上校在為1980—1981年版撰寫的序中第一個小標題「NATO Small Arms Trials(北約輕武器選型實驗)」就包含了「輕武器」這一通用名稱。基於各民族的語言、文化科學技術和傳統習慣等方面的差異,因此,對「輕武器」稱呼不一,理解不盡一致。在這裡沒有必要評定誰是誰非,孰優孰劣,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即「輕武器」會作為一個獨立的軍事技術術詞長期存在下去。   《史氏世界輕武器》和《伊氏世界輕武器》兩本巨著中均把現代輕武器限定在手槍、左輪、衝鋒槍、步槍、機槍範圍內。   《美國大百科全書》的「輕武器」條目中有這樣的敘述:「輕武器主要包括三類:(1)手持射擊武器,(2)抵肩射擊武器,(3)機槍。」   英文輕武器「Small Arms」這一術語的理解,在閱讀英文文獻時,要慎重對待,有時可能只能作「槍械」,甚至「單手槍械」解。   但是作為現代化裝備的重要的一支,筆者認為:《中國軍事司科全書》上的「輕武器」詞條的簡短定義概括性較強,即「輕武器通常指槍械及其他各種由單兵或班組攜行戰鬥的武器」。在一較長歷史階段內,建議輕武器界及有關部門採用這一解釋。   1992年出版的《兵器工業科學技術辭典》對輕武器下的定義幾乎和《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的完全一致。「輕武器——槍械及其他由單兵或班組攜行戰鬥的武器。」   另有兩個重要「輕武器釋文」,亦請注意:   《英漢·漢英輕武器術語詞典》關於輕武器的釋文:「單兵或班組攜帶和使用的武器」。   《簡氏步兵武器年鑒》1992—1993年版前言關於輕武器的釋文:「50毫米口徑以內的所有班組攜行直接瞄準武器並包括反輕裝甲和反武裝直升機等輔助武器」。   順便談一下Small Arms與Firearms之間關係及其區別與使用。Firearms(常用複數形式)漢文通譯為「火器」,但「火器」如何定義,漢語詞典和英語詞典就不盡相同。《現代漢語詞典》中說:「火器——用火藥的爆炸性能來發揮殺傷和破壞威力的武器,如槍、炮、手榴彈等」。英文《火器詞典》中的定義是「火器——藉助發射葯和發射機構發射單個彈丸或群集彈丸的任何一種器械。(注意這本詞典收入的術語只包括手槍、左輪。步槍、卡賓槍、霰彈槍、運動槍、槍彈、霰彈等,不僅不包括機槍,連衝鋒槍也沒有,更談不上手榴彈、火箭筒等)。英文版《韋氏新世界美語詞典》的釋文是:「火器——藉助火藥爆發力推動發射彈丸的任何武器,特指輕小得足以攜行的武器,如步槍或手槍。」由此可見,在輕武器領域,兩術語對比使用時,SmallArms可指「槍械」(槍的總稱),而 Firearms可理解為「單兵槍械」。   在現代戰爭中輕武器的主要戰術功用可歸納為以下8條:   1.輕武器是現代步兵(輕步兵和裝甲步兵)手中的基本武器,是近戰中最有效的殺傷手段;   2.輕武器在支援步兵衝擊,在壓制和摧毀敵人火力點(敵機槍掩體、榴彈發射器和反坦克武器陣地等)方面,有相當大的威懾和打擊作用;   3.防禦時,在近距離內,輕武器是遏止和粉碎敵下車步兵衝擊的主要火力源泉;   4,在特定條件下戰鬥(叢林、峽谷、城鎮等),輕武器能夠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5.在敵後游擊作戰中,襲擊敵人運輸線(特別是它的油料供應系統)、供應基地、前線機場、導彈發射基地、通信聯絡系統和指揮機關等,輕武器可能是主要的戰鬥手段;   6.警戒、巡邏、偵察和自衛,必須配裝輕武器;   7.在反裝甲的梯次火力配系中,步槍等配裝的槍榴彈等輕型反裝甲手段,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8.輕武器具有一定的防低空低速空中目標(如傘降兵、直升機和低空飛機等)的作用。  輕兵器名詞考證(二)    之二、Sniping Rifle(狙擊步槍)     什麼叫Sniping(狙擊)?     「狙(ju)擊——優秀射手埋伏在隱蔽地點,突然、準確地射殺敵人。主要是射擊敵觀察、通信人員和指揮員等目標。     什麼Sniper(狙擊手)?     「受過專門訓練,完全掌握精確射擊、偽裝和觀察技能的射手,通常可首發擊中目標。」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軍首先使用狙擊手這一名稱。     什麼叫Sniping Rifle(狙擊步槍)?     「狙擊手使用的裝有光學瞄準鏡的步槍,用於對最重要的單個目標實施精確射擊,利用光學瞄準鏡可以在能見度不好的條件下進行有效的觀察,從而提高瞄準精度。夜間實施射擊時,在狙擊步槍上裝有夜視瞄準鏡或者接通光學瞄準鏡的分劃照明。狙擊步槍分為非自動(彈倉式)與半自動兩種。目前,半自動狙擊步槍應用最廣。(註:近年旋轉後拉式槍機彈倉狙擊步槍新產品出現不少)。     1963年,原蘇軍開始裝備7.62毫米德拉貢諾夫半自動狙擊步槍(СВД)。此槍裝有4倍光學瞄準鏡,表尺射程為此300米,裝有普通表尺的為1200米,最大有效射程為800米。СВД使用的狙擊槍彈,不同於制式步槍彈,它具有更穩定的彈道性能,從而能保證獲得良好的射擊精度。     世界上比較好的狙擊步槍還有:英國的L42A1,美國的M21,德國的毛瑟,法國的FR-F1和奧地利的SSG-69。     狙擊步槍槍重較大,這是為保障射擊穩定所需要的,如СВД重4.3重公斤(帶鏡不帶刀),M21重5.5公斤(帶鏡),FR-F1重 5.2公斤(空槍)。     目前美國有人提出狙擊步槍裝消音器。如果微聲狙擊步槍研製成功,則其戰術功用將會大大提高,而狙擊手的戰場存活能力亦必大增。     本世紀80年代開始,大口徑(12.7毫米)狙擊步槍出現,其戰術任務主要是在較遠距離上(1500米左右)摧毀敵裝備器材。   輕兵器名詞考證(三)    三、Assault Rifle(突擊步槍)         第一支真正的突擊步槍是1942年在蘇德戰場上出現的。現將這支槍的起源略作表述:1934年德國軍方感到需要一個比7.92× 57毫米威力小一些的彈種,隨即與馬格德堡市波爾特工廠簽訂了一項開發新槍彈的合同,該廠於1941年開始生產7.92毫米步兵用短彈,此彈將原7.92大威力彈彈殼長由57毫米減至33毫米,裝藥量由47格令(約3克)減至24.6格令(約1.6克),彈頭重由198格令(約12.8克)減至123格令(約8克)。1938年德國軍方與蘇爾市海納爾兵工廠簽訂合同,開發一種輕型自動步槍,發射新短彈,並要求試製50支樣槍,雨果·斯麥塞(Hugo Schmeiser)擔任方案設計師.1941年1月,德國軍方又與策拉一梅利斯市卡·華爾特工廠簽訂另一合同,要求於1942年8月生產200支發射新短彈的樣槍,方案設計師是布勞寧(Brauning)。1942年,海納爾廠生產10 000支新槍,型號定為MKb42(H),華爾特廠生產 8 000支,型號定為MKb42(W).按MKb系德文Maschinenkarabiner的縮寫,意為「衝鋒卡賓槍」,後又改稱MP43衝鋒槍,MP系德文Maschinenpistole(衝鋒槍)的縮寫,至1944年始正式定名為Stg—44突擊步槍,Stg系德文Sturmgewehr(突擊步槍)的縮寫。         德國人首創的Stg·44的主要特點是火力猛烈,點射和連續射時,由於使用了低威力M43短彈(7.9×33毫米),易於掌握,在一定的距離上具有相當好的射擊精度。《現代火器》用一句頗有風趣的話語來描述突擊步槍:「It represented the first successful marriage between the rifle and the submachine gun」(突擊步槍表明是步槍和衝鋒槍間最美滿的婚配)。這句話的含義可以作如下理解:突擊步槍既不完全是步槍,也不能說是衝鋒槍,它是根據現代戰爭的要求(在縮短的作戰距離上,需要有更高的火力威力和更好的機動能力),將步槍和衝鋒槍所固有的最佳戰術技術性能成功地結合起來,並且具有首創特點。         這種新型步槍,德國人稱為「Sturmgewehr」,按德文奠「Sturm」的本意是「暴風雨」,也就是說,它是一種「暴風雨式的步槍」,當然在軍事上「Sturm」也引申為「衝擊」、「突擊」、「衝鋒」等。英國人、法國人對「Sturmgewehr」並沒有採取「字面直譯」為「Storm rifle」和「le fusil d`orage。而是使用了引申的軍事術語,即分別定名為「assault rifle。和。1efusil d`assaut」。原蘇聯人的M43中間威力槍彈研製開始時間大致和德M43短彈相當而研製成功稍後。使用這種槍彈的AK—47理應和德國的Stg—44一樣,可是它卻名為「ABTOMAT」(自動槍),而沒有採用「ШТУРМОВАЯ ВИНТОВКА」(突擊步槍)。何由?這就不得不從俄羅斯人的傳統和心理因素上考察。從傳統上看,俄國人在20世紀初研製的M1916費德洛夫自動步槍就是用「ABTOMAT」命名的。從原蘇聯人的心理上推斷,他們萬萬不能直接引用當時的死敵德國人首創和使用的槍名。         這裡產生了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即漢譯名「突擊步槍」是否和「Sturmgewehr」或「Assault Rifle」相當。         先察看一下德文的「Sturm」和英文的「Assault」這兩個詞,「Sturm— attack,assault;—!charge!」(軍語)進攻;攻擊,衝擊,突擊,強擊,沖呵!衝鋒!)   關於「Assault」(突擊),現作若干引證:「進攻的高潮,與敵進行肉搏戰。」「進攻的最後階段。」   上述引文都是德英辭典、英文軍語詞典和英英大詞典中的釋義並加以漢譯而得,因此說到漢文的「突擊」仍有隔靴搔癢之感。   看一看我國軍事專家編寫的工具書對「突擊」這一軍語是如何解釋的。   「集中兵力、火力對敵人進行急速而猛烈的打擊。」   如果不用「突擊」而用「衝擊」,如何利用「衝擊」這一軍語限定此類步槍似乎更能表達它的戰術使命。   「衝擊-進攻部隊在近距離內向敵猛撲,以抵近射擊、手榴彈,白刃格鬥消滅敵人。」         由於英文的「assult」的漢文解釋既可為「衝擊」又可為「突擊」。為何厚「突」而薄「沖」?其理如次:   1.這種武器是用於突擊戰術行動中的,   2.在語感上能夠比較形象地表達此類武器火力熾烈和火力突然等特徵,   3.參照了日譯術語「突擊銃」         關於突擊步槍的戰術功用,《蘇聯軍事百科全書》概括得很好。「單兵使用的便攜自動武器,用於近戰殺傷敵有生力量,它可形成很大的火力密度.現代突擊步槍是強威力火器。」         當然,《中國軍事百科全書》對突擊步槍的定義寫得更準確。「一種重量較輕、槍長較短、具有衝鋒槍的猛烈火力和接近普通步槍射擊威力的自動步槍。」         突擊步槍小口徑化,其作戰使用的優越性更加突出。         當代突擊步槍的兩個標杆品種:美國的5.56毫米M16A2和俄國的5.45毫米AK74。   輕兵器名詞考證(四)    四、Automatic Rifle(自動步槍)         「自動步槍」這一術語的概念通常指能夠"全自動射擊」的步槍。其中有些還兼具「半自動射擊」和「定長點射射擊。」         Browning Automatic Rifle(勃朗寧自動步槍),英文簡稱 BAR,是勃朗寧1917年設計成功的.他當時考慮這挺槍的戰術作用是要求通過無人區(指戰場上將交戰雙方分開的地帶)時,可由單兵攜行射擊,壓制敵固定機槍火力點,為己方衝擊士兵提供火力支援.但在實戰中,上述戰術功用的設想並未奏效。         「勃朗寧自動步槍在本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作為一挺引人注意而合用的輕機槍受到一些國家的歡迎.此槍不僅在美國而且在歐洲都進行生產,經稍許改進而作為輕機槍出售.」         「勃朗寧自動步槍和路易士機槍是典型的輕機槍。」         「勃朗寧自動步槍是美國的制式機槍.它可以夾持在腰際,抵肩和使用兩腳架射擊,還可安裝在直升機外架座上遙控射擊。」         M1918A2(又稱R75)勃朗寧自動步槍帶兩腳架重9.2公斤.因此它是一挺「貨真價實」的輕機槍。「7.62毫米- D式自動步槍,是比利時FN公司在1930午仿製美國的 M1918A2式產品.         可以看出加拿大的重槍管型帶兩腳架的「7.62毫米 C2和C2A1自動步槍」也屬於輕機槍類,正如(簡氏}(1980--1981年版)所述,「加拿大陸軍裝備重槍管的FN步槍是作為班用輕型自動武器使用的。」         比利時命名「自動步槍」時,在步槍(fusil)後除了用「automa-tique」(自動的)限定外,還要外加「legere」(輕型的),即「輕型自動步槍」,以此與「自動步槍」(輕機槍)相區別。         「自動步槍」這一名稱在國外輕武器界,特別是在美國,有時理解為「輕機槍」,在閱讀國外文獻和進行學術交流時應當注意這一點。自動步槍與突擊步槍有何區別?英文縮略語AR既可理解辦Automatic Rifle又可當作Assault Rifle,因此現代自動步槍與突擊步槍是一回事,只是稱呼不同而巳         需要指出的,「自動步槍」這個槍名早於「突擊步槍」,而且舊式的自動步槍發射大威力步槍彈,而突擊步槍限定只能發射小口徑槍彈或中威力步槍彈(包括個別減裝葯大威力步槍彈)。    輕兵器名詞考證(五)    五、IW(單兵武器)、AUG(陸軍通用步槍)和URZ System(通用輕武器系統)         英國皇家輕武器工廠研製的「4.85毫米IW」(IW 是 Individual Weapon的縮寫詞,其義為單兵武器),奧地利斯太爾公司研製的「5.56毫米AUG」(AUG是德文Armee Universal Gewehr或巧 譯英名Army Universal Gun的縮寫詞,其義為陸軍通用步槍和捷克的「7.62毫米URZ System」(URZ為英文Universal Sman Arms相應的捷文縮寫詞,其義為通用輕武器,System為系統)的名稱定得十分怪異。         英國的IW和奧地利的AUG的共同戰術技術思想可歸納為下述幾點:         1.適應現代戰場上單兵持槍和射擊的方便性,包括上車和登機;         2.廣泛使用塑料製件;         3.提高分解結合、維護修理的簡便性;         4.改進加工方法,降低生產成本;         5.形成槍族,以適應不同的戰術要求。         「IW一開始就是作為士兵的戰鬥武器設計的,除了著眼於戰術使用,研製者無意遵循任何常規標準。」         「AUG是一種具有新穎外觀的異形槍。」「隱藏於武器背後的意圖是想得到一支輕便槍,特別著眼於在戰鬥車輛上應用,並在同族槍中採用通用零件。」         英國IW(單兵武器)的「相依槍」是LSW(輕型支援武器)。「LSW主要是IW的重槍管型,較妥當的名稱應是突擊機槍。其設計思想如同IW,據稱有80%的零部件可以和IW互換。」         「奧地利的AUG(陸軍通用步槍)「有三種不同類型:卡賓槍、突擊步槍和突擊機槍。三槍的唯一區別是槍管的重量和長度不同以及突擊機槍上有一可卸兩腳架。」         「捷克的URZ System(通用輕武器系統)的「基本概念源於對斯通納63系統的研究。URZ系統中成員計有:自動步槍(AP)、輕機槍(K)、中型機槍(TK)和坦克機槍(T)。諸武器設計方案相同,基本構件似乎是參照了捷克Vz59通用機槍。」         人們不禁會問:這些標新立異的槍名和希奇古怪的設計方案的思想基礎是什麼?         《簡氏步兵武器年鑒》(1980—1981年版)「步槍」一節的引言中頭兩段話基本上解答了這個疑問。         「軍用步槍的目前狀況是複雜的,甚至有些混亂。在許多方面類似一個世紀前所發生的變革和創新,當時廣泛試驗形形色色的後膛槍和彈倉連珠槍。當前步槍的動蕩雖然不像1879年那樣帶有根本性,但是範圍廣闊,令人震驚。」         「動蕩的一個突出特徵是在一個相當長的穩定時期後,步槍的名種設計方案又大大活躍起來。」         英國步兵武器專家威克斯上校寫道:「現在新研製的步槍和輕機槍種類之多,超過了以往五六十年內生產使用的步機槍品種.我們正處在一場革命之中,也許是一場緩慢革命,但是它將要改變全世界步兵的武器裝備。」      輕兵器名詞考證(六)    六、Revolver(左輪)         Revolver(左輪)原義為「轉動」源於拉丁文revolvere。漢譯名為什麼叫「左輪」?「裝子彈的轉輪能從左側甩出來,所以叫左輪」。         「帶有轉輪(內裝若干發槍彈)的一種單手武器,使用時,無需再裝填即可連續發射幾發」。         美國人說,柯爾特(1814—1862)是左輪的真正發明人,並推崇他是當之無愧的左輪之父。         柯爾特的11.18毫米口徑M1860左輪在南北戰爭中(1861—1865)被廣泛採用,當時生產量超過200000支。         美國人偏愛左輪,而德國人喜歡自動手槍。美國人認為使用左輪一彈瞎火時,只需再扣一次扳機,「死」彈就離開了火線,而另一發新彈又對準了火線。這在面對面的生死搏鬥中,其意義是不可估量的。德國人則認為瞎火概率畢竟不大,使用者在緊急情況碰上這種倒霉情況則更少,這裡就出現了一個「平均安全」概念。美國人認為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無論誰碰上都不好,這就出現了一個「個體安全」概念。美國的警察局百分之九十九都配備左輪,由此便足以看出美國人的心理狀態。       《輕兵器名詞考證》完   自本世紀60年代開始,輕武器出現了一片蓬蓬勃勃的氣象,迄今仍方興未艾。近幾十年來湧現出許多卓越的輕武器設計師,如斯通納(M16A1的主要研製者)、卡拉斯尼柯夫(AK槍族和IIK機槍系列的首席設計師)、杜布胥(FNC的設計師),費爾菲(米尼米機槍的設計師)、漢斯和索耶(4.85毫米IW和LSW的主設計師)以及默勒(G—11無殼彈步槍的研製者)等人,再加上一批輕武器評理論家如威克斯、霍格、伊澤爾、霍巴特、科馬克、培倫、葉薩揚等人的大聲疾呼,指明方向,把輕武器的發展推向高潮。         各類新裝備的出現,引起戰術的激烈變化,新的戰術又對武器裝備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此往複影響,一浪高一浪。在這種情況下,各種各樣的槍械新產品不斷出現,有些還冠以怪異名稱,實乃意料中之事。  槍的名詞解釋!!!      槍機後坐式----槍機和槍管在發射時不扣合,依*槍記得慣性關閉槍膛,槍機在膛內火藥氣體作用下後坐,而槍管則不動。這種自動方式的最大優點是結構簡單,經濟性好;缺點是不能調整火藥氣體能量的需用量,而且有槍管尾部排出的有害煙霧,對射手有害。         自由槍機式----槍機和槍管完全無扣合,只能*槍機較大的質量和復進簧力阻止發射後彈殼過快的向後運動。這種自由方式僅適用於小威力自動武器,如手槍,衝鋒槍等。        半自由槍機式----半自由槍機實是槍機上有某些附加機構以大延遲開鎖的目的。它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當膛內壓力很高時這些附加機構能夠提供相當大的阻力,使發射後的彈殼不致退出彈膛過多,以免炸殼。隨著膛壓降低,阻力亦下降。如德國的G3自動步槍就採用這種自動方式。半自由槍機與自由槍機相比的一大優點是閉鎖機構大大減輕了。        槍管後坐式(退管式)----當彈頭在膛內運動時,槍機和槍管牢固的扣在一起,共同後坐,制至彈頭飛離槍膛,膛內火藥與體壓力降低後才完成開鎖動作。這種自動方式的武器特別是用於配備裝甲車輛內,因為它可以使膛壓相當低時再開鎖,這樣車體內不致遭受更多的火藥氣體污染。槍管和槍機在發射後共同後坐的距離等於或大於該槍所使用的槍彈長,稱為槍管長後坐,如射擊後;槍管和槍機共同後坐一段距離,然後開鎖,槍機*慣性繼續後坐完成退殼,拱彈,閉鎖,擊發等動作稱為槍管短後坐。        導氣式----利用膛內導出的火藥氣體推動活塞,帶動槍機框,槍機等後坐,完成自動動作。導氣式武器的最大優點是可以根據需要藉助氣體調整器調整導出的火藥氣體量,這樣可以減少射擊時的故障率。目前我國輕武器廣泛採用這種自動方式。        導氣管式----屬於導氣類型,但不使用活塞。火藥氣體由導氣孔逸出後流經導氣管,將其能量直接傳給槍機框,然後帶動槍機開鎖後坐。美國的M16步槍,我國的改進型12.7mm大口徑機槍,都是採用這種髮式。這種方式的優點是可以減輕活動機件的重量。彈道氣管在射擊一段時間後容易產生污垢,殘渣,如不及時擦拭,可能發生故障。        口徑----槍,炮管的內直徑。線膛武器指兩條相對陽膛線之間的距離。口徑通常以毫米計算,20毫米以下的稱槍,20毫米以上的稱炮。        膛線----亦稱來複線,槍膛內呈螺旋形凹凸的線。凹下的部分稱為陰膛線,凸起的部分稱為陽膛線。膛線的作用是使彈頭旋轉運動,以保持飛行穩定,提高命中精度和增大侵徹力。我軍現有武器的膛線都是有旋線。        滑膛----不刻制膛線的光滑身管內壁,滑膛武器可以射擊霰彈,箭形彈和尾翼穩定彈等。        火身軸線----通過火身(如槍管)中心的設想的直線。        纏角----在膛線上的任意一點的切線與槍管軸線的平行線的夾角。我國1954年式手槍,1956年式突擊步槍和1953年式重機槍等槍的纏角均為5度42分。          纏度----膛線按纏角在槍管內纏繞一周前進的纏度稱為導程。導程對口徑的倍數稱為纏度。我國步槍機槍的堂線的導程為240毫米,約為槍口的3.15倍,即纏度為3.15。    槍機機構----輕武器的槍機機構通常可用來完成送彈,閉鎖,擊發,開鎖,退殼等動作。        加速機構----在某種類形的自動武器中,使其機構動作加速運動的一種機構,如在槍管短後坐式武器中,除手槍外,一般都採用加速機構將槍管的一部分能量傳給槍機。        閉鎖機構----閉鎖機構的主要作用,是在武器發射時閉鎖槍膛,頂住彈殼,防止火藥氣體向後逸出並保證準確可*的發射。        扳機引力----武器成待髮狀態後,扣壓扳機使之擊發所需之力。扳機引力要適中,太大,易變更瞄準位置;過小,則易偶發。        扳機護圈----一般位於機匣下方,半圓形或半卵形,其作用時保護扳機,防止偶發。        閉鎖間隙----又叫彈低間隙。武器閉鎖後,當槍機與機匣上的閉鎖支撐面緊貼,槍彈以斜肩或底沿與槍管緊貼時,槍彈底面與槍機彈底窩平面之間的距離稱為彈底間隙。若槍彈底平面與槍機彈底窩平面緊貼,則槍機匣上的閉鎖支撐面之間的距離稱為閉鎖間隙。        導氣管----連接於導氣式武器身管上的管筒,內有活塞,活塞桿的一端連於活動機件上,發射時,彈頭在堂內通過導氣孔,火藥氣體由此孔逸出,推動活塞完成自動循環動作。        導氣孔----導氣式武器槍管上開的小孔,火藥氣體經由此孔流入導氣管,推動活塞完成各種動作。        機械瞄準具----泛指機械上用的金屬瞄準具,如表尺,準星和規孔等。英語術語字面是「鐵錨具」,是相對與光學瞄準具而言的。        硯孔瞄準具----一種金屬制瞄準具,通常這種瞄準具的表尺上有一小圓硯孔,通過它和準星配合瞄向目標。        光學瞄準具----又稱光學瞄準鏡,利用光學原理製成的瞄準裝置,又鏡頭,鏡體和照明裝置組成。        紅外線瞄準鏡----用近紅外光源照射目標,目標反射紅外光,使光電變換成像而進行夜間瞄準的儀器。由紅外線探照燈,光電變壓器,瞄準鏡和電源等組成。        槍用高射瞄準具----一種環形縮形瞄準具,主要用於對空中目標射擊,由機坐和前後照準器組成。        微光夜間瞄準器----以像增強器為核心器件的夜間外瞄準具,其工作時不用紅外探照燈照明目標,而利用微弱光照下目標所反射的光線通過像增強器在熒光屏上增強為人眼可感受的可見圖像來觀察和瞄準目標。        照門式瞄準器----由照門和準星構成,射擊時用於瞄準。照門有不同形狀:半圓形,矩形,三角形等。準星也有矩形,三角形等不同結構形式。        瞄準盤----一個硬質圓片,中間是靶心,靶心上有一小孔,然後掛於木樁上,供訓練瞄準時使用。        缺口----又名「照門「,瞄準裝置的一部分,通常位於表尺上,有方形,三角形,半圓形,圓孔形數種。與準星相互構成瞄準基線,用以瞄準。  槍架----用於存放槍支或展覽用的架子。 槍管壽命----一般指武器在喪失其彈道性能以前所能發射的彈藥數量。槍管壽命的衡量標準通常有下述三中方法:   1.散布圓半徑增長量----一般規定在100米的射擊距離上包含總彈著數50%的圓半徑為開始射擊時的2-2.5倍時,則槍管壽命告終。   2.彈著點橢圓孔的數量----在對100米距離上的主靶射擊時,靶上彈孔長軸與短軸之比大於1.2時即可認為是橢圓孔。當小口徑槍械橢圓孔達20%,大口徑槍械達50%時,即認為槍管壽命告終。   3.初速下降量超過允許值----一般允許值,小口徑槍械為50%,大口徑槍械為10%,即認為槍管壽命告終。槍管鍍鉻——從槍管的坡膛開始,在內表面上鍍以35--440微米的鉻層,溫升愈高,鍍鉻層應愈厚。這是目前提高槍管壽命的主要方法。 槍管外型——在槍管外型上常根據需要結合一些其他零部件。如準星座、表尺座、刺刀座、導氣箍、氣套、提把等。為了便於加工和控制壁厚差,以及避免外型上有不規則的突起,常將槍管外型設計成一個迴轉體。 槍管尾部——通常與機匣或節套相連接,尾端面的形狀與閉鎖機構和退殼機構的型式有關。槍管的尾端面和槍膛軸線是槍膛的主要設計基準。為了承受槍機的撞擊,並在減小彈膛部分外徑後仍能保證發射時的強度和減小進彈膛口部的磨損,常將槍管尾部進行局部淬火。 槍口形狀——槍口形狀對武器的射擊精度有很大的影響,槍口的幾何形狀必須規則、對稱,端面應垂直於槍膛軸線,並且在勤務使用中不易碰傷 。 射程----由彈道起點到火身口水平面落點的水平距離。分為最大射程和有效射程。 有效射程——亦稱有效射擊距離,武器對各種目標射擊時能獲得可*射擊效果的距離。各種武器的有效射程依其性能和目標種類而定。 最大射程——射彈所能飛行的最大距離。是武器戰術技術性能之一。 最大射程角——能獲得最大水平射程的射角。真空彈道的最大射程角是45度,而空氣彈道的最大射程角隨武器和彈藥不同有差異。 射速——射擊武器在1分鐘內發射的彈數。分為戰鬥射速和理論射速。 戰鬥射速——亦稱實際射速,戰鬥中射擊武器在1分鐘內發射的彈數。計算時,包括瞄準、擊發、重新裝彈和轉移射向等動作所需時間。 理論射速——亦稱射擊頻率,射擊武器通過計算和試驗而得出的1分鐘內能連續發射的彈數。計算時,只考慮活動機件一個工作循環所需要的時間,不考慮裝彈、瞄準時間,也不考慮自然條件對射擊的影響等因素。  初速——彈頭脫離槍(炮)口瞬間的運動速度。相同的彈頭,初速大的,射程遠,侵徹力大,反之則小。        存速——彈頭在彈道某一點上的速度。        末速——彈頭在落點時的速度。        戰鬥重量——亦稱戰鬥全重,乘員滿額,彈藥、油料、冷卻液裝足,隨車工具、備件和附品配齊時,戰鬥車輛的總重量。根據戰鬥重量,可以計算車輛能否通過橋樑與合理地組織運載。        侵徹力——亦稱貫穿力,彈頭鑽入或穿透物體的能力。其大小主要決定於彈頭質量、彈頭活力的大小和物質的性質。通常以侵徹一定物體的深度來表示。        射擊故障——通常由於彈藥和武器弊病等原因造成的射擊中斷。        射效矯正——通過試槍檢查,對不符合預期射擊效果的武器進行矯正和修理。        維護保養——對武器器材的檢查、試驗、修理、配裝、分級、回收等。        膛口裝置——安裝在武器膛口,利用彈頭出膛時火藥氣體向外噴射對其產生作用而達到一定效果的裝置,如制退器、減震器、消焰器等裝置。  制退器——安裝在膛口,一方面減少火藥氣體經中心彈孔向前的流量,從而減少對武器的後坐力;另一方面自測孔道流出改變氣流方向和大小,向側後方噴射,從而又給武器一個向前的反作用力。裝置膛口制退器,由於減少了發射時的後坐衝量,從而提高了武器射擊穩定性,並可減輕武器重量。        助退器——槍管退式武器中利用它加速槍管的後坐運動,有利於可*地完成自動動作,從而提高武器的射擊頻率。         減震器——用以改變膛口流出的部分氣流方向,以減少射擊時槍口的跳動,提高手持式武器的連發精度的裝置。        消焰器——發射時減少膛口火光的裝置。膛口安裝消焰器後,一部分沒燃盡的火藥微粒在流入消焰器內得到燃燒,因此減少了一次焰;同時氧化不完全的氣體在消焰器內,使二次焰在消焰器內部形成,不致暴露在外界,達到隱蔽自己的目的。        消音器——用於減弱射擊噪音的裝置。一般消音器只能達到減弱聲音,儘可能做到微聲。        準星金屬插片——一種可更換的準星組桿上的金屬片,以便在不同的射條件下選用最合適的準星,通常用於射擊比賽用槍上。        膛壓——火藥氣體燃燒時在槍(炮)身管內產生的壓力。        最大計算膛壓——利用內彈道公式計算出來的,使之可以獲得在20攝氏度時規定初速值時的最大膛壓。        最大允許勝壓——在任何使用條件下,任何一發彈發射時所產生的最大膛壓均不允許超過的數值。  膛壓係數——設計膛壓與身管材料容許應力的比值。        最大規定膛壓——在規定的初速範圍內,發射一組彈藥所產生的最大膛壓的平均值不應超過的數值。        戰鬥性能——步兵武器在作戰使用上所具有的特性和能力。主要指用途、射程、戰鬥射速和對目標的殺傷破壞力等。  磨損——由於磨擦而引起的損耗。槍管內膛的磨損是由於彈頭在膛內運動對膛壁產生的壓力引起的。因擦試工具不良或擦試方法不當也會導致內膛磨損。        槍膛修復——採用稍加深陰線,修復陽線的加工方法,使磨損的槍膛得以恢復正常使用狀態。        氣蝕——當火藥氣體通過小孔道逸出所出現的更為迅速的燒蝕現象。        失靈——火器不能正常動作。        防腐蝕——在火器中,指抗酸類物質對零部件的作用,或指保護零部件免受腐蝕的性質。        陽極防腐——一種電解法,可使有色金屬進行陽極氧化,以達到防腐蝕和防磨損的作用。        解脫保險——使炮彈、槍榴彈、手榴彈的引信處於待髮狀態,經過一定時間(延期引信)或遇到障礙物(碰炸引信)彈藥即行爆炸。        遲發火——擊針打擊底火後,有不超過10毫秒的暫短延遲。超過10毫秒的應稱為故障現象。        不發火——底火被擊針撞擊後,彈藥不發火。        擊針突出量——擊針尖伸出槍機前平面的大小。為了正確擊發底火,需要有一定的擊針突出量,其值視動作形式和底火大小而定。如果突出量短於所需,則不發火;如果過大,則底火易擊穿漏煙。        槍彈——俗稱子彈,由彈頭、彈殼、發射葯、底火等組成。步、機槍的槍彈分為普通彈和特種彈。普通彈有輕彈、重彈,特種彈有曳光彈、燃燒彈、穿甲彈、穿甲燃燒彈等。        普通彈——用於殺傷生動力量的普通槍彈。彈頭被甲內裝鉛心或鋼心,有輕彈和重彈兩種,輕彈為常用彈種。重彈彈頭稍重,初速稍小,400米以外的彈道性能較好,多用於狙擊步槍和重機槍射擊遠距離目標。        曳光彈——彈頭尾部裝有曳光劑,在飛行時能發光顯示彈跡的槍彈,彈頭頭部塗有綠色標誌。主要用於試射和指示目標。        燃燒彈——彈頭內裝有燃燒劑的槍彈。彈頭頭部塗有紅色標誌。彈頭擊中目標後,燃燒劑發火,點燃易燃物體,燒毀和燒傷敵人員、物資等。  
推薦閱讀:

紫微斗數名詞介紹
佛教名詞術語和常識
陰宅風水名詞解釋(三)
【文學】古代文學常用名詞解釋
雜體詩名詞解釋

TAG:槍械 | 原理 | 解釋 | 理解 | 名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