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郵票博物館藏品欣賞

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地點:北京市建國門內電話:010-65213894傳真:010-65185511網址: www.cyzypm.com展場風采

中國郵票博物館藏品欣賞中國郵票博物館對於郵票的收藏蔚為大觀,走進中國郵票博物館就走進了郵票的海洋。中國郵票博物館保管部郵票藏品收藏總藏為30多萬種,逾億枚。館內對中國珍郵的收藏極其豐富,有100多年前中國郵政創辦之初發行的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存世極少的「大龍郵票」未採用樣票;民國之初發行的「中華民國 臨時中立」全套加蓋票;革命根據地最早發行的蘇區郵票等,這些都是中國郵票中的珍品。館內藏有不同歷史時期發行郵票時的相關文字檔案和郵票設計圖稿,以及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郵票原圖、未用圖等。其中,德國人費拉爾(R·A·de villard)的郵票設計手繪圖稿是館藏所存最早的郵票設計圖稿,這些手繪稿,雖歷經百年的歲月變遷,如今仍然風采依舊。館中還藏有大量的外國郵票。其中有1840年發行的世界第一枚郵票——英國黑便士郵票;有自19世紀中葉至今的100多年來,萬國郵政聯盟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會員國發行的數十萬枚郵票。豐富的館藏是一部生動的世界郵票歷史發展的教科書。1、世界第一枚郵票——黑便士郵票

1840年5月6日,英國發行了世界上第一枚郵票。因面值以便士計量,用黑色油墨印製,故通稱黒便士。郵票中心圖為維多利亞女王側面頭像。2、中國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海關試辦郵政時期中國發行的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發行於1878年(清光緒四年)清代海關試辦郵政時期,習稱「海關大龍,也叫「海關雲龍」。大龍郵票是中國郵票發行史上的第一套正式郵票,也是中國創辦近代郵政的重要標誌。

3、中國首套採用專用水印紙印製的郵票——小龍郵票小龍郵票的印製採用了特製的專用紙張,每枚郵票都有一個太極圖水印,迎光透照圖案清晰可辯。水印紙的運用,可以達到很好的防偽效果。這是中國郵票上首次使用防偽專用紙。

4、中國第一套紀念郵票 —— 萬壽票1894年是當時清朝的實際統治者慈禧太后六十壽辰,清代海關郵政發行一套慈禧壽辰六十周年紀念郵票。在中國封建社會,皇帝、太后的生日均被尊稱為萬壽節,因此這套郵票又俗稱「萬壽票」。萬壽郵票不僅是清代海關兼辦郵政時期發行的最後一套郵票,也是我國郵票發行歷史上的首套紀念郵票。

5、中國第一套用其它票券改作的郵票 —— 紅印花加蓋改值郵票。1896年3月20日(光緒二十二年二月初七日)光緒皇帝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議辦郵政的奏摺上硃批「依議」,它宣告了大清郵政官局的誕生。近代國家郵政的正式開辦。1896年底,大清郵政局開業在即,適逢清代國家郵政資的郵費計費單位由銀兩制改成銀圓制。1897年清代國家郵政為應急需,便利用上海海關未發行的紅印花票加蓋改作郵票。清代國家郵政於1897年發行的這套加蓋改值郵票,也是中國第一套用其它票券改作的郵票。

6、中華郵政發行的首套郵票 「臨時中立」郵票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清王朝的郵票不能再使用,中華民國自己的新郵票還來不及印製,主持中國郵政的法國人帛黎下令在清蟠龍票和欠資票上加蓋「臨時中立」字樣,票在福州發行後,因遭到社會各界的強烈反對而停用。隨後,法國人帛黎借口省費,在已印就「臨時中立」的郵票上直接加上「中華民國」字樣。形成十字加蓋。以上這些加蓋票共計46枚,其中有28 枚未及發行即被停售,因此館藏全套加蓋票成為民國郵票中難得一見的珍品.

7、中華郵政首套普通郵票—— 帆船票1913年中華郵政發行了第一套普通郵票「倫敦版帆船、農獲、牌坊圖」郵票。分面值圖是帆船,帆船寓意「交通進步」;角面值圖是農夫刈禾圖,背景是先農壇,顯示農業立國;元面值圖是北京國子監的圜橋教澤牌坊圖,表示國家重視教育。這是中華郵政期間使用時間最長的普通郵票。分、角、元各1枚

8、晉察冀邊區發行的「抗戰軍人」紀念郵票(1938年9月)

晉察冀邊區臨時郵政總局1938年9月發行的郵票,這枚票是專供戰士免費寄家書貼用的,是中國人民革命戰爭時期郵票中的第一套紀念郵票,第一套軍人貼用郵票。10、周恩來「傳郵萬里 國脈所系」手跡原件

1940年周恩來為中華郵政第三軍郵總視察段總視察林卓午(字叔卿)的題詞。1980年,林卓午之子林孝祥將周恩來題詞捐獻給國家。11、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套紀念郵票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10月8日新中國發行了第一套紀念郵票,在郵票主圖的畫面上清晰的反映了開國大典的盛況。歡呼的遊行隊伍、威武的坦克車、呼嘯而過的飛機,都真實的再現了開國大典的盛況。紀1郵票的發行標誌著從此中國的郵票發行的歷史掀開了嶄新的一頁。12、梅蘭芳舞台藝術(小型張)

13、外國郵票

情人節郵票

世界盃郵票

巧克力郵票郵政類

中西厘戥1991年12月13日,原廣西區郵電管理局文物普查徵集小組深入北流縣(今北流市)郵電局徵集文物,該局領導捐贈了這把中西厘戥。厘戥用一小琵琶型木殼盛裝,木殼上面用黑體字書寫有「隆盛郵電代辦所蒙運堅」字樣;木殼底部寫有以下字跡:「雙威郵局中西厘戥」,右邊「宣統二年九月七日」,左邊「西曆一千九百十年十月九日」。厘戥桿上兩行刻記,一行星點每點為外國格拉姆,另一行外星點為中國之分錢兩數。木殼上下兩部分組合而成盒式,內部凹面處豎寫三行黑體字「頭耳廿公分起一百止,二耳一公分起八十止,雙威郵局」。星點清晰,仍可使用。為郵政第一代計量用具。

富裕驛印元代富裕驛站封檢公文所用公章,為銅製。此件驛印系由元代中書禮部於皇慶元年(1312年)所制,原郵電博物館1995年通過內蒙古赤峰市郵電管理局高價購得,成為館藏珍品。富裕驛館始建於遼代黑城地區,地處中原入遼必經之地。黑城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甸子鄉黑城村,東北距縣城天義鎮67公里,地處燕山北口的峽谷之中,遼之土河(老哈河)上游的衝擊平原上,因地勢平坦開闊,土質肥沃,易於農耕,地表為黑黏土,故當地人俗稱黑城,是中原通往我國東北的咽喉要道。黑城是中原和草原游牧民族文化交流的橋樑和紐帶,東漢以後此城被北方民族佔據,遼代、金代、元代、明代延用過此城。城址廢棄後至遼代始有建置,遼代時期稱為「勸農縣(富裕館)」,元代時稱為「富裕驛「,明代時稱「富裕衛」,是「草原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驛站。她曾為源源流長的多民族的中華文明,寫下過重重一筆。遼代,利用此城設歸化縣,「澶淵之盟」後,宋遼兩國交往頻繁,來往使臣,絡繹不絕。黑城是必經的驛站。如:宋朝使臣歐陽修、蘇頌、沈括都先後經過這裡,出使中京、上京,並留下了不朽的詩作。金代,黑城沿用之。明代初期,為兀良哈三衛之朵顏蒙古人游牧之地,洪武二十年,改建為新衛城。明末為喀喇沁蒙古游牧地,至清朝以來漸漸頹廢。

民國時期的郵政儲金罐

南京郵政儲金匯業局辦公場所20世紀40年代,上海、南京等地郵局為促進郵政儲金業務的開展,推出一種郵政儲蓄方式——郵政儲金罐。人們儲滿錢後到郵局開鎖,同時儲蓄。儲金罐為鐵質,郵綠色,形式完全仿照信筒,高約 16厘米 ,底圓直徑為 7厘米 。罐身凸鑄有若干文字:儲口下方為「郵政儲金 穩固便利」8字,兩行橫排;右側豎列「郵政匯兌 簡捷省費」8字;左側豎列「簡易壽險 防老安家」8字;底托弧邊橫排「筒內儲款可持向附近郵局開放存儲」15字。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現展出一件由原郵電部職工捐贈的保存完好的郵政儲金罐。郵政儲蓄早期叫做郵政儲金,起源於英國。我國在清末就有開辦郵政儲金之議,派留學生去奧地利學習並進行籌備。1918年,民國政府頒布了《郵政儲金條例》。次年,北京、天津、太原、開封等11個城市率先開辦了郵政儲金業務。開辦後,其業務發展迅速,逐漸成為中華郵政的支柱之一。1930年3月,交通部郵政儲金匯業總局在上海成立。次年,政府頒布了《郵政儲金法》。1935年,「郵政儲金匯業總局」改稱「郵政儲金匯業局」,直屬郵政總局領導。郵政儲金匯業局的設立,在我國金融史上有重要意義,郵政儲金成為金融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時,郵政儲金匯業局經辦的業務,除郵政儲金、匯兌、保險、代收貨價等以外,還包括股票、抵押貸款等銀行業務。其經營方針定位為:「人嫌細微,我寧繁瑣;不爭大利,但求穩妥。」態度是十分審慎的。抗戰之後,物價飛漲,金融業很不景氣,這給機構遍設、以吸收閑散資金為主的儲匯局帶來一定機遇。郵政儲匯局響應國家金融政策,增加網點,增添人手,增開節約建國儲蓄券、節約建國儲金等新業務,使儲戶及儲蓄額穩步增長,抗風險能力增強。再加上儲匯局由中華郵政擔保,穩固可靠,歷來為民眾信賴,從而積累起巨額資金,被稱為「郵政銀行」。郵政儲匯局的超常發展也與當時統治者的扶持有密切關係。1940年4月儲匯局加入四行兩局系統,與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農民銀行、中央信託局合作,成為四大家族官僚資本金融體系的組成部分。政府還動員各界,勸導民眾儲蓄存款;並下令凡是節約儲蓄、國內外匯兌、簡易人壽保險等業務,都交由儲匯局辦理。這一系列措施無疑大大促進了儲匯局的發展。1945年前後,儲匯局為吸收小額資金,對外贈送了一批實用兼玩具型的鐵質信筒型儲金罐,郵政儲金罐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推出了。郵政儲金匯業局作為當時金融系統的重要成員,發展到相當的規模,獲得了很高的信譽。

版權所有2009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服務電話:010-65213894
推薦閱讀:

藏品大賞
巴西挖出700斤翡翠,估價20億,這是真的嗎?
康熙面前紅人高士奇對待藏品為何如此矛盾
只賺不賠的收藏品
文玩人出門必帶的是什麼?

TAG:中國 | 博物館 | 郵票 | 藏品 | 博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