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孝親,傳承文化,這是才中元節的真正內涵
文 |風磨山上的獾· 編輯| 一白
今天是農曆七月十五。在民間,俗話說:「七月半,過鬼節。」從唐代到解放前,七月十五中元節歷來和」鬼「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解放後,破除封建迷信,群眾就不怎麼過中元節了。改革開放後,過中元節的風俗有所恢復。在這一天的晚上,總能看見有人在路邊燒紙錢。
中元節其實最早是祭祖的節日之一,和除夕(有的地方是小年)、清明、重陽並列是中國的四大「祭祖大節」。四個節日所在的季節也正好對應「春、夏、秋、冬」四季,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重陽變成了敬老節,中元節變成了鬼節,一年祭祖的日子只剩清明和除夕了。
那麼,中元節是如何從祭祀祖先的節日變成了「中元普渡」的節日呢?
關於中元節,應該最初出現在漢朝。當時,人們在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過節。當然,那個時候它不叫中元節,因為當時的漢朝人估計都沒聽說過「中元」這個詞。
漢朝人可能會說:中元是什麼?
七月十五這一天正好是夏末秋初,古人用兩個字稱呼這一時期「小秋」。這段時候,一些農作物已經可以收成了。所以辛勞的農民就把一部分新收的糧食用來在田間祭祀給祖先和天地,祈禱之後的秋收能順順利利的。當然,除了這些新收的糧食,祭祀還要用到豬蹄和酒,這樣老祖宗吃著才不單調。(見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
古人認為,每年的新糧要讓老祖宗吃第一口
不過,用豬蹄祭祀似乎不符合我們對於古人祭祀的印象。在印象中,祭祀不都應該用豬頭、羊頭嗎?不過,按照現在閩南的一些地方把豬蹄膀叫做豬腳的習俗,也許司馬遷說的豬蹄是豬蹄膀也未可知。
司馬遷記載的豬蹄,也有可能是蹄髈
到了東漢末年,江蘇豐縣(如今的徐州豐縣)有一人叫張道陵。這位可不簡單,他雖然生在江蘇,卻心懷巴蜀。當時巴蜀人大多信奉自己當地的原始宗教,張道陵卻帶著徒弟入川,傳播自己根據老子的《道德經》創立的五斗米教,並且讓這個當時的「外來宗教」在巴蜀站穩了腳跟。五斗米教,又叫天師道,奉老子為太上老君,是道教的最早的宗派。我們常常聽到的上清派啊、全真派啊統統都沒有天師道早。可以說,張道陵把先秦以來的道家學說變成了宗教。而張道陵也被後世尊稱為「張天師」
張天師的畫像
隨著時間的推移,道教的神祇越來越多。在北魏時期,出現了「天、地、水」三大官帝。這三官大帝各有各的用處: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大帝的原型是中國的三個聖王:堯、舜、禹。
可是為什麼我們常常聽到的三才:天地人,而是是天、地、水呢?原因是中國樸素的宇宙觀里,天地開闢後形成的第一種元素就是水。所以說「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水是天地生成的第一元素
可是,作為神祇,你需要知道三官大帝的生日以便祭祀。可是堯、舜、禹的生日哪本書里也沒有啊。於是,道教人士就以正月十五為天官大帝的生日、七月十五位地官大帝的生日,十月十五為水官大帝的生日。並將這三天命名為上元節、中元節、和下元節。
三元節最初只在道教信徒內流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正月十五依舊是祭祀「太一神」的日子,而七月十五依舊是祭祀祖先的日子。多一句嘴,元在中國是最大的時間概念,所謂:元、會、運、世、年、月、日、時、分、秒,這樣從長到短排列的。
三官大帝
兩晉南北朝時期,社會風氣崇尚清談、辯難,這為宗教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道教也慢慢從一個地方宗教變為主流。許多世家大族也都開始信仰道教,比如琅琊王氏的王羲之就是一個道教徒。信眾一多,三元節的觀念開始普及起來。
王羲之的琅琊王氏世代信仰五斗米道
於此同時,佛教也已經開始在中國開枝散葉。佛教不僅把佛經帶到了中國,還把佛教的一個節日帶到了中國,那就是——盂蘭盆節。盂蘭盆是梵語的音譯,意思是「解倒懸之難」。它不是一個盆,就像「冬陰功」不是功夫。
盂蘭盆不是盆
根據《佛說盂蘭盆經》記載,佛有一個弟子叫目犍連。他是佛弟子中神通第一的阿羅漢。有一天,他突然想看看自己死去的母親在哪裡,於是用神通一看,他母親變成了一個餓鬼。
什麼是餓鬼呢?餓鬼的喉嚨都很細,嘴都無法張開,永遠處於飢餓的狀態。哪怕吃了食物,也永遠吃不飽。據佛經上說,吝嗇的人死後會墮入餓鬼道。
目犍連看到母親受苦,十分悲哀,就盛了一缽飯給母親吃。母親接過飯缽,剛撈起飯想吃,飯就變為火炭,不能入口。
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
目犍連就去問佛祖為什麼自己都阿羅漢了母親還在受苦?佛回答說,因為目犍連的母親生前毀謗佛法,所以得此果報。目犍連雖然證得了阿羅漢果,但是母親已然罪孽深重。目犍連十分心疼母親就問佛祖有沒有解決的辦法?佛說,在每年的七月十五,這個僧團結夏安居(相當於閉關)圓滿的日子裡作「盂蘭盆供養」,以百味飲食供養十方眾僧就可以救母親了。於是目犍連就照做,救母親脫難。這個故事後來經過加工演繹變成了一出十分經典的劇目叫《目連救母》。
目連救母的故事深入人心
南梁的梁武帝蕭衍大力提倡過盂蘭盆節,於是七月十五最初這個小秋祭祀祭祖的日子,同時又變成了道教的中元節和佛教的盂蘭盆節。
當時的盂蘭盆節的主要活動還是以供養僧人為主,可是道教已經出現了「放焰口」的救渡亡魂的科儀。到了唐朝,《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這類陀羅尼部經典傳入我國,佛教也有了「焰口施食」的儀軌。同時因為大乘普渡精神的普及,佛道兩家都逐漸把七月十五這一天的節日內容從祭祀亡親、供養僧人擴展到普渡亡魂。所謂「七月半、鬼門開」的俗語也就是在這個時期慢慢流傳開來。
從唐朝開始,中元普渡的思想傳播開來
直到宋朝,七月十五這一天百姓們過節還是以祭祖為主。根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在宋朝時,每到七月十五,家家都要用新收的農作物置辦素齋供養祖先,向祖先報告秋天收成的季節到了。一如漢朝的習慣,只不過不用酒和豬蹄了。這大概和道教、佛教的齋戒、戒殺護生的思想傳播有關。
《護生畫集》由弘一法師執筆,豐子愷繪畫,宣揚「護生」
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開始在正月十五的秦淮河上放水燈。放水燈從此流行起來。到了嘉靖年間,放水燈成了七月十五中元夜的主要活動。
從明朝、清朝一直到民國,中元節的祭祖和普渡功能並行。中元夜是一年中元宵夜之後,最熱鬧的節日。比清明、七夕都要熱鬧。抗日戰爭結束後,各道觀寺廟還有普渡抗日烈士的儀式。
我國放水燈的流行從明朝開始
到了改革開放後,由於此前民俗節日中斷的空白,大多數人只通過一些俗話的表面意思或被網路上獵奇文章的誤導,單純的以為中元節這一天是「鬼節」,以為這一天的活動內容只有「燒紙」。反而忘了中元節,這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傳承的節日,它最重要的精神:祭祖孝親。
-作者-
風磨山上的獾,百草園專欄作者,十五歲留學英國,專業經濟,卻靠寫字為生,天文地理,樣樣精通,樣樣稀鬆,被人諷刺是「百科全書缺一角」。
推薦閱讀:
※歷年黃帝陵祭祖祭文鑒賞
※羅嘉良攜妻蘇岩東莞老家祭祖 撈家外貌酷似其先祖(組圖)
※清明祭祖掃墓上墳必讀:祭祖可以改變自己的運氣!
※因果教育挽救人心——淨空老法師二零一六年清明祭祖法會談話
※清明節風水禁忌:祭祖掃墓務必注意這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