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張若虛僅憑一首《春江花月夜》就能「孤篇壓全唐」?這首詩特別在哪裡?

張若虛是初唐詩人,其作品留存至今只有兩首,《春江花月夜》便是其中一首,在唐朝詩歌人才輩出的年代,上有「初唐四傑」,中有「李杜」,晚有「韓愈、白居易」,個個都是響噹噹的人物,這首詩何德何能被後人冠以「孤篇壓全唐」,我先簡要的說一下這首詩的特點。

一是章法變化多端,大量的排比、對偶和流水對,上下銜接,整個節奏的把握相當到位,難度之大位居唐詩之首。二是格律優美,詞藻華麗。該詩明快而不拖沓,華麗而不艷麗,色彩清新而不入俗,對後來的唐詩風格起了指導作用。三是春、江、花、月、夜,尤其對月的描寫,無論唐朝還是其它年代無出其左右,而且上升到了對宇宙、人生認知的高度,其深刻的哲理內涵冠絕唐詩之首。

下面奉上《春江花月夜》全篇,我們分段進行賞析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起篇春江、潮、海、明月交錯疊加,神奇而又美妙,彷彿緩緩展開了一副畫卷,開啟了整篇的序幕,同時最後落腳江月,點出主題。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這部分我認為是全篇的核心思想部分,作者由緩緩升起的明月,開始深刻感悟人生哲理,「江畔何人初見月」江邊是什麼人最先看到的月亮,「江月何年初照人」江上的月亮是哪一年最初照耀著人,這個連我們現代人都無法弄清楚的道理,卻出於一千多年的古人之口,何其雄哉?我已哽咽無語,只有深深的膜拜。然而作者話鋒一轉,「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人生一代代無窮無盡,而江月年年總是相像,不知道江月在等待何人,只是看到長江的滾滾流水,雖然人在月亮面前生命短暫,但是人一代又一代,與月亮相依相守,生命不息,代代相傳,表達了對人生積極進取的態度,由宇宙感嘆人生,道出天與人的和諧相處,該部分月的疊加、人的疊加以及江的疊加,清俊雄偉,絲絲入扣,無不令人拍案叫絕!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場景轉換,作者開始轉向白雲,落到扁舟和明月樓台,開始帶出婦人的相思之愁,回到了人的細微情感。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明月樓台的婦人徘徊惆悵,連鏡台都懶的用明月映在簾和砧上,捲簾不去、手拂不開,遠行的人兒只能思念,多想像這月光一樣和他一路跟隨,即使鴻雁高飛、魚兒潛躍也不能相見。我們可能不了解古人的相思之苦,古代的男人離家,不是去服兵役就是為生計奔波,可能一別就是兩世相隔,怎能不愁,這裡句句都說到了人的內心,同時以「雁」「魚」不能相見,更加烘託了相思之愁,無不讓人感同身受,潸然淚下。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這裡又將思緒轉到遠方的遊子,回家的日子遙遙無期,江水奔流不息,彷彿要把這春天帶走,明月已經快要落下,不知多少人在家,而我只能獨守,思念著遠方的親人,「落月搖情滿江樹」,人間的離情隨著落月在樹上搖曳、瀰漫,在這充滿情魂的意境里全篇結束……餘音繞耳,令人回味悠長。

這首《春江花月夜》,反覆的讀,反覆的悟,前期看到的是景,中間看到的是情,而最後看到的是宇宙蒼生。

張若虛的這首詩他會不會想到,一千多年過去,無人再能把這一輪江月渲染的如此凄美動人,春江花月夜不愧是不朽之傑作,「孤篇壓全唐」名不虛傳!

落花流水而江月依舊!

這就是我對春江花月夜的淺薄認知,請指正!


推薦閱讀:

什麼盆景600萬都不賣?它在哪裡?
你的痣都長在哪兒了?人身上30處痣的含義全解!
痣相詳解,你的吉祥痣長在哪裡
玫瑰和月季的區別在哪,男朋友再也別想拿月季來騙你了!
12生肖在哪個月份出生最好命

TAG:在哪 | 特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