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內地學子眼裡,香港失去吸引力了嗎

香港街頭近日香港政府統計處公布了最新人口數字,其中2015年年中的香港人口總數為7298,600人,相較過去一年增加了56900人。其中,單程證持有人的移入者為37800人。由於過去每年5萬多個的單程證名額都幾乎用完,而今年卻多出了一萬多個,有社會學家據此指出,香港對內地人的吸引力大降。僅憑這一數據,是否真的能夠斷定香港在內地人心中已經不復昔日光輝?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澎湃新聞採訪了6位曾經或目前在香港高校就讀的內地學子,他們中有人剛剛離開香港,有人已經獲得了永久居留權,有的則正面臨著是否要申請香港永久居民身份的抉擇。在香港高校獲得學位的經歷意味著長期居留的機會,因此,他們對於要不要成為香港移民都進行過用心的思考和權衡。他們的經歷、看法固然不能代表所有在港的內地人,但在香港的吸引力是否下降這個問題上,他們無疑能給出一個中肯的回答。單程證並不是內地人移居香港的唯一路徑Lin來港前有過在內地高校工作的經歷,在香港取得工程學博士學位後目前在香港一所大學工作,對兩地的政策比較熟悉。「我覺得單程證名額用不完很正常。個人印象中,單程證是由內地公安機關批准的基於家庭團聚理由而允許內地人到香港定居的。香港回歸早期,可能在內地的香港人配偶、子女人數較多,每年的配額用的多一些;這幾年可能遺留問題逐漸都解決了,單程證配額就用不完了。」

單程證雙程證單程證是前往港澳通行證的俗稱,申請人必須註銷國內身份證和戶口,正是因為「有去無回」所以被稱為單程證。與此對應,往來港澳通行證也稱為雙程證。持單程證的人士可以在香港合法居留七年,七年後可以申請香港永久居民身份。不過,除了Lin提到的歷史遺留問題的逐漸解決以外,單程證申請驟然減少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即香港2013年開始實施「零雙非」政策。過去十幾年間,內地孕婦為了讓下一代享受香港的教育和福利紛紛赴港生子,由於寶寶出生後即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原本雙方均不是香港居民的父母也就具備了申請單程證的資格。但現在這條路被堵死了,單程證名額用不完,很大程度上是政策使然,並不足以得出香港吸引力下降的結論。Ivan獲得博士學位後在香港從事碳交易方面的工作。他認為單程證申請人數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現在來香港定居的渠道多了,不只是申請單程證這一種方式了。「更多有能力的人會選擇投資移民,或者通過就讀、就業獲得香港的居留權。」內地學子畢業後在港居留依據的是「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Immigration Arrangements for Non-local Graduates,簡稱 IANG)。根據此項政策,只要在香港高校就讀全日制課程而獲得學士或更高學位,畢業時即可獲發在港逗留12個月的簽證,屆滿時,只要受香港本地企業或機構僱傭,就可以申請延長簽證。以Ivan為例,他2008年來港,博士課程期間以學生簽證居留4年,工作後以IANG簽證繼續逗留,只要居留的總時間達到7年,就可以申請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另外,關於Ivan提到的投資移民,香港政府早前已公布由2015年1月15日起暫停「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直至另行通知為止。在香港政府統計處公布的人口數字中,並沒有列出過去一年間通過單程證以外的渠道移居香港的內地人人數。畢竟這些渠道門檻較高,涉及的人數有限,但這些人因為對中港兩地都有比較深入的了解,他們的看法也往往較為中肯。香港社會變得更排外了?移民熱潮的回落也並不完全是政策的原因。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8月18日發布的最新全球宜居度排名顯示,在全球140個城市中,香港的宜居度從去年的第31位跌至今年的第46位,下跌15位。內地城市中,北京排名上升5位至69位,蟬聯中國大陸最宜居城市。一些問題在香港社會始終存在,但近來有加劇的趨勢。比如經濟停滯不前,缺乏創新,貧富差距擴大,高樓價、高消費帶來的高生活成本,底層生活艱苦,等等,與此同時,社會整體上對於內地遷入的新移民的態度問題也日益不可忽視。Rocky來港五年,因為出生在廣東,粵語流利,剛剛完成了商學院的博士課程獲得博士學位。他認為,香港經濟特別是零售業處在一個嚴重的下滑,一方面是因為過去幾年因為國內的政策使得香港零售業達到了一個高峰,高峰之後必然是下降;另一方面,在這個下滑的過程中又發生了一系列事件導致來港旅客數量大幅下降,使得香港零售業的頹勢愈演愈烈。經濟的下行也必然導致更多的社會問題。Rocky和辦公室的香港本地同學相處融洽,每當有人生日或有好事發生都會一起慶祝,同時他也明顯覺察到,「香港社會總是有一些群體在製造一種不歡迎內地人(尤其是不會講粵語的內地人)的觀感,不停出現在新聞里的負面事件會帶來心理上的不適。香港社會政治群體對立的現象日趨嚴重,一個社會把時間精力大量地花在政治鬥爭上面,整個給人一種社會不是很安穩而且勞民傷財的感覺。這個變化是我不願意看到的。」事實上,這種觀感並沒有滲透到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他們一方面不可避免地了解到香港社會正在發生一些變化,但生活照樣繼續。Lin對近年來社會上中港矛盾加劇的趨勢感到遺憾,但他覺得人在香港,對香港社會的變化感覺不是很明顯,覺得與以前沒有太大的不同。在Joey看來,實驗室的香港同學還是一如既往的友好,然而一直以來內地學生和香港本地學生之間就很難建立很深的私交,語言的障礙是一個重要的原因。Joey將在8月底參加博士答辯,來港6年,能說一點簡單的粵語,但平時還是習慣講普通話。「有過因為說普通話被鄙視的經歷,但很少,6年一共也就遇到兩三次吧。有些香港人很熱情。我租的公寓有個保安大叔,每次等電梯的時候都會主動用蹩腳的普通話加手勢跟我聊天,後來我就自然而然地跟他講粵語了。他上個月的時候離職了,我那時也已經決定畢業回內地,告別的時候心情很複雜。」

香港這個國際大都市在很多方面光彩依舊是去是留:理性的權衡不可否認,今天的香港在很多方面仍然值得稱道。經濟學人智庫從穩定性、醫療保健、文化與環境、教育和基礎建設五個方面對城市對宜居程度進行評分,儘管排名下降,宜居度得分88.8的香港仍然是最宜居的一類城市(這類城市得分在80-100之間)。香港作為發達社會的相對優勢在採訪中被反覆提到,居民較高的整體素質、極其便利的基礎設施、自然風光與現代化城市的交融、文化的豐富性、政府的廉潔等特徵凝聚成這個國際大都市的獨特魅力。具體到每一個人,相比起媒體渲染的大眾情緒,事業、生活、家庭才是在香港的內地人考慮去留時的主要考量。Joey之所以決定離開香港,是因為在博士後期發現自己並不適合高校的工作,而專業對口的電力行業在香港的經濟體系中又處在相對薄弱的位置,對他來說回內地工作是理所當然的選擇,儘管香港是他所有生活過的城市中最喜歡的一個。Kelly的例子恰恰相反,她在香港取得社會工作碩士學位的同時也獲得註冊社工的從業資格。社會工作這個行業在香港相當成熟,但在內地卻剛剛起步,薪資也存在較大差距,但在香港做過兩份工作之後,她還是在不久前做出了離開香港的決定,理由是「10年後想要生活的模樣」在內地更有可能實現。Lin在不久前獲得了香港永久居民身份,除了工作和事業發展前景方面的考量,孩子教育的連續性、往返中港兩地的便利性等因素也是他納入考慮的因素。Yip博士畢業後在香港從事金融業的工作,事業方面順風順水。金融服務業是香港的一大支柱產業,因此一直以來香港對金融相關專業的人士有著很強的吸引力。聽說Yip決定放棄申請香港永居身份回內地發展,很多人都感到十分意外。除了對香港目前社會形勢感到悲觀之外,他還強調了放棄內地戶口的潛在損失。Rocky臨近畢業找工作的那段時間曾在內地和香港之間來回搖擺,直到一個工作機會出現,他在爭奪教職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成功獲得一所香港高校的工作邀請才塵埃落定。在旁人眼裡,進入香港高校任職是一條近乎理想的道路,但Rocky並不確定自己將來是否會長期留在香港。他認為香港是一個安安份份努力工作可以過上中產生活的地方,但如果想要通過創業積累更多的財富,內地的機遇和空間似乎要更多一些。Ivan的總結是,香港沒有退步,只是沒有進步所以顯得不進則退。雖然即將滿足申請香港永久居民的年限要求,但究竟要不要這個永居,他還沒有想好。
推薦閱讀:

地學形勢集
蔣氏家傳地學真書
空間數據平台整理

TAG:香港 | 吸引力 | 吸引 | 引力 | 內地 | 地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