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布爾又發生爆炸,中東還會迎來和平嗎?
今日土耳其再遭恐襲,伊斯坦布爾最大機場成為武裝恐怖分子最新攻擊目標,目前爆炸已致41人死亡239人受傷。而就在今年1月12日,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市中心廣場上就發生過爆炸。除了土耳其,敘利亞、伊拉克、黎巴嫩等中東國家更是接二連三的發生恐怖襲擊。在這千瘡百孔的中東地區會迎來和平嗎?
當地時間28日夜間,伊斯坦布爾機場爆炸現場
《超級版圖》作者、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高級研究員帕拉格·康納認為,儘管中東目前的政治地理狀況「一地雞毛」,但阿拉伯文明並不是不可能恢復千年榮光,走向互聯互通。以下摘編自《超級版圖:全球供應鏈、超級城市與新商業文明的崛起》:
帕拉格·康納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高級研究員
2007年時我曾跟隨美國特種部隊做隨軍記者,當時我親眼看到了美國將高新技術用在戰場上的超級能力。反映伊拉克地形的電子地圖上顯示著各種衛星數據、無人機偵查情報、當地暴力活動的熱點圖、來自地面部隊的實時報告以及其他各種形式的人力和數據情報。在收到報告的兩個小時內,美國特種部隊可在伊拉克境內任何地方開展軍事行動。在所謂的高峰時段,計算機的運算能力令人驚嘆,但即便如此,西方軍隊對伊拉克的控制也只是曇花一現。
來自地球另一端的勢力,想在一個地形十分複雜的區域強行施加政治目標,這種局面顯然很難維持一年。我給美國的指揮官講解,為何小布希政府想要建立統一、多民族、民主和親美的伊拉克政府完全是痴人說夢時,這些指揮官都聽得聚精會神。
在此有必要強調,世界上大部分穆斯林其實並不生活在中東,而是生活在巴基斯坦和印尼等亞太南部地區,但這些地方卻並沒有像中東那樣爆發如此劇烈的宗教衝突。因此中東問題的解決,除了宗教途徑,還應該靠政治地理和治理方法。實際上,中東地區的教派分歧更多是政治性而不是宗教性的,通常都是用難以理解的細微教條差別去掩蓋赤裸裸的政治和領土目標。
利比亞、敘利亞和伊拉克的情況如此糟糕,現在根本談不上對其進行合理分割。但由於已經遭受了伊斯蘭統治、外國殖民、帝國征服、國力羸弱、泛阿拉伯主義、充滿痛楚的內戰,以及現在的國家敗亡等歷史坎坷,阿拉伯世界更應該向前看,而不是走回老路。阿拉伯世界重組的時機已經成熟。現在不是要去追求政治強人統治下的虛幻民族國家,而是要重新恢復阿拉伯世界內在互聯的歷史機理。
中東地區後殖民時代的體系是如此腐朽不堪,現在甚至許多阿拉伯人,不僅僅是土耳其人,都開始公開懷念奧斯曼帝國時代。正如歷史學家菲利普·曼賽爾(Philip Mansel)所說的,在其統治的300 年時間裡,奧斯曼帝國都是文明衝突的調停者、多元文化的協調者,以及伊斯蘭教、猶太教和基督教的共同領地。
雖然數百年來關於邊境的爭論從未斷過,但至少這些邊境是開放的。儘管過去數十年西方國家都對伊朗採取了隔離制裁措施,矛頭指向伊朗的核武器和恐怖主義,但隨著伊朗核計劃的繼續推行,伊朗在黎巴嫩、敘利亞和伊拉克的影響力不降反升。如歷史可為鏡鑒,那麼現在就應對伊朗實行更大膽的開放政策,阿拉伯和波斯世界的貿易發展起來,雙方才能慢慢相互理解。如果中東能同時採取「各得其所」的版圖政策和供應鏈互聯,那麼寬容和共存就可能回到中東。
在「和平中東」的目標下,各國可建立起各城市綠洲之間的互聯設施,由此共同推動地區的繁榮。要知道,如今黎巴嫩境內的提爾曾經是腓尼基的城邦,那裡的商旅和探險家曾在愛琴海和地中海各島建立殖民地,其中包括西西里島、西班牙南部還有北非的迦太基。從突尼西亞到貝魯特(黎巴嫩首都)、從大馬士革(敘利亞首都)到巴格達(伊拉克首都),許多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貿易城市都位於阿拉伯世界,這也提醒我們,阿拉伯世界幾乎是完全城鎮化的。阿拉伯世界的自然地圖應該是這樣:若干商業城市建立起通往歐洲、土耳其和波斯的商旅聯繫,這才是真正的阿拉伯傳統,而不是過去100 年看到的無盡爭鬥。
恰巧是在100 年前,《賽克斯–皮科協定》(1916 年)和《聖雷莫協定》(1920年)分裂了中東,由此奧斯曼帝國的屬國變成了西方勢力的代理國,此後又變成了強人統治的獨裁國家。但黎巴嫩的內戰、兩伊戰爭、美國入侵伊拉克、「阿拉伯之春」、利比亞陷入無政府亂局、什葉派攻佔巴士拉以及巴格達的教派清洗、庫爾德斯坦的獨立運動以及敘利亞的內戰使得中東地區混亂不堪。
不管有沒有獨立國家的名號,伊斯蘭國現在就像一個國家,統治效率毫不遜色於其阿拉伯鄰居。伊斯蘭國開始籌集資金,發行當地貨幣,簽發自己的護照,而且還對全世界開展了宣傳運動,主要針對數百萬一心要冒險的處於社會邊緣的青年,現在已經有數千名青年投身伊斯蘭國,有些甚至來自美國和澳大利亞。
伊斯蘭國正迅速將敘利亞的代爾祖爾省和伊拉克的安巴省連成一片,這也顯示了中東世界的許多國境線其實形同虛設。伊斯蘭國的目標是建立國家,推行宗教極端主義,但其策略卻是控制基礎設施,包括水壩、油氣管道、煉油廠以及道路等,與此同時伊斯蘭國還在試圖切斷對伊拉克城市的供水系統。
隨著國境線的消亡,人口融合開始加劇。現在科威特生活著50萬巴勒斯坦人,在利比亞有100 萬埃及人,阿拉伯世界的勞動力流動對本地區的建設至關重要。但過去10 年來伊拉克和敘利亞政權的更替讓中東產生了難民危機,聯合國難民署負責人曾將此形容為「絕非是普通增長勢頭,而是原子級爆炸態勢」。
長期以來,有人把中東稱為由各種「打著國家旗號的部落」組成的區域。如今像庫爾德人這樣沒有歸屬國的部落更有理由去追求民族獨立,而約旦和黎巴嫩雖然有國家之名,但沒有國家認同感。實際上,像庫爾德斯坦和以色列這樣在單一部族基礎上建立的國家將會是地區未來地圖的主要組成部分。
庫爾德民族分布在伊拉克、敘利亞、土耳其、伊朗之間
埃爾比勒是世界上一直有人居住的歷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現在這座城市已經成為庫爾德斯坦的核心城市。雖然庫爾德斯坦的政治地域局限在伊拉克的庫爾德地區政府所掌管的區域,但其有效的影響半徑卻越過了國境線,覆蓋了土耳其、敘利亞、伊拉克和伊朗的庫爾德人聚集區庫爾德人也加強了對石油城基爾庫克的控制。雖然庫爾德地區政府在與外商簽訂協議前要先獲得巴格達的批准,但庫爾德人還是跟埃克森美孚這樣的西方石油企業簽訂了多項協議,現在庫爾德人已經開始將基爾庫克的石油出口到庫爾德斯坦、敘利亞和土耳其的交界處,然後再運往地中海沿岸的傑伊汗港口。
現在土耳其也希望在本國和阿拉伯動蕩地區之間有一個緩衝地帶,因此儘管數十年來土耳其都拒絕承認庫爾德族裔的存在,現在土耳其卻成了庫爾德斯坦的實際保護國。庫爾德斯坦地處內陸,但實現了自治,還擁有兩處石油出口孔道:土耳其和伊拉克。儘管庫爾德與這兩個國家沒有民族認同感,但卻與兩國共同經營著供應鏈。至少現在,保護這些供應鏈走廊才是要緊之事,而不是忙著去建立國家。
現在阿拉伯出現了更多的分化,聚合依然遙遠。因此要想從現在的無序狀態轉變到阿拉伯自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現在只有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的核心產油國開啟了聚合過程。海灣南部地區的高鐵網以及從卡達到阿曼的海豚石油管道等重大項目在推進,勞動力流動、清關效率提升以及貨幣聯盟構想也在繼續。由於本國的穩定也受到了敘利亞和葉門亂局的威脅,海合會國家也在商談泛阿拉伯聯合軍事力量,同時考慮如何利用埃及以及黎巴嫩和敘利亞的各種政治派別和軍事力量。
儘管現在的政治地理狀況一地雞毛,但阿拉伯文明有著文化共性,同時阿拉伯世界也有足夠的財富來建設新的互通互聯的地區。約旦、敘利亞和伊拉克曾經是羅馬帝國的東緣、伊斯蘭哈里發帝國的基石以及歐洲大國角力的舞台,但只有當阿拉伯世界聯合在一起時,阿拉伯才是強大的。與哈里發帝國時代不同,未來的和平阿拉伯應該不止一個首都,開羅、迪拜和巴格達都可成為首都,阿拉伯世界將是由眾多城市節點連在一起的群島式分布。
海灣國家將藉助中國高鐵實現互聯互通
如果說鎮壓叛亂的一種方法就是尋求、保護和建設安全堡壘,那麼這也是自上而下徹底更新阿拉伯地圖的正確方法,阿拉伯應建設更多的核心城市,用商貿路線將之連接在一起。奧斯曼帝國時代的漢志鐵路從伊斯坦布爾一路通往麥加,並有分支通往開羅和今天以色列的海法,這條連接各大城市的鐵路線應該可以用來啟迪我們今天的思考。阿拉伯人排斥土耳其或波斯霸權的重新崛起,但如果阿拉伯希望恢復千年之前的榮光,就必須走向互聯互通。
兔子公社,中華兔的微信家園
推薦閱讀:
※恐懼是不是抑制戰爭最有效的手段?
※朝鮮想出一個諾貝爾,總共分三步
※黃錦輝:諾和平獎舍斯諾登其誰?
※會不會有現實中的復仇者聯盟出現?
※【西漢篇】不顯於外的漢初三大戰將之肅侯靳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