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自性與自性見的演變

自性與自性見的演變自性與自性見1,所謂自性,在傳統佛教中有其特有的,特定的,比較全面的成熟的深刻的含義,為歷來佛教界所認可。在《壇經》里,自性既是萬法之本體,又是眾生之本體,也是眾生成佛之根據。總括《壇經》所言,自性可有以下五義【參方立天:《性凈自悟》,《哲學研究》,1994年第5期。】:其一,自性是清凈性。「自性清凈」【《壇經》第18節。】、 「自性常清凈」【《壇經》第20節。】等語屢屢出現。其二,自性是真如性。《壇經》稱,自性「即自是真如性」【《壇經》第27節。】,所謂真如性就是真實如此的本性。其三,自性是智慧性,「本性自有般若之智」【《壇經》第28節。】。其四,自性是空寂性。《壇經》認為眾生之本源空寂,「性本無生無滅、無去無來」【《壇經》第48節。】,「性」是超時空、無生滅、無去來的絕對之存在。其五,自性是含藏義。「自性含萬法,名為含藏識」【《壇經》第45節。】,即是此義。以上五義可以合併為「真如佛性」而言之。換句話說,《壇經》所言之自性是蘊含於眾生之中的真如理體。因此,它才有諸多功能--含容萬法、觀照萬法、思量自、化及生三身佛。《壇經》中另一引人注目的內容是以無相、無住、無念闡釋自心、自性的體、相、用。無相的標準定義是「於相而離相」。「外離一切相,但能離相,性體清凈,此是以無相為體。」【《壇經》第17節。】這樣的「無相」是對心體本然狀態的一種說明。世人對於聲色諸相容易產生執著,神秀等北宗禪師教人看心就易於著於心相,看凈而著於凈相亦有違心體的本來面目。取相著相就障蔽了自己的本性,如果離相就可頓見性體的本來清凈,如雲散而虛空明凈一般。所以,無相不只是離一切相,更是因離相而顯性體清凈,因而自心是以無相為體的。不過,《壇經》並未停留在這一層面,而是著重於其運用。它對一切修為,統統冠以「無相」的限定詞,如「無相戒」、「無相懺悔」、「無相三皈依戒」、「無相偈」等等,都是它的具體化。特別是其「無相戒」更是《壇經》的一大特色。「無相戒」全稱為「無相心地戒」,「心地」即自性、佛性。《壇經》中兩次引《菩提戒經》所言「戒本源自性清凈」【諸本《壇經》均將「戒」字誤寫為「我。」此據揚曾文先生考證。】。據楊曾文先生研究,慧能的無相戒與《菩提戒經》所言之「佛性戒」、「持心戒」有關【參見《〈壇經〉敦博本的學術價值》,載《敦煌新本六祖壇經》,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299頁。】。因佛性、心體(禪宗將二者看作一回事)是無相之實相,所以可稱之為「無相戒」。慧能不是簡單地繼承此「佛性戒」的提法、作派,而有很大發展。具體的進展就是將其與「四弘誓願」、「懺悔」、「三皈依」融為一體。這樣的嫁接,使得戒體被牢靠地建立在心體之上。隋唐以來,律學對戒體為何迭有爭論,是「色」?是「心」?還是「不相應行」?眾說難一。「《壇經》擯棄了律學的各種主張,將戒體統一於修體,並定修體為無相,使得戒律的意義完全變了。因為戒律是種外在的「無住為本」【以下有關「三無」之旨的論說,參考了印順法師的《中國禪宗史》第8章第3節。】的命題是從《維摩詰經》「從無住本立一切法」演化而來的。依僧肇的釋文,「無住為本」就是「以心動為本」【僧肇等:《注維摩詰經》卷六,《中國佛教思想資料選編》第1卷,184頁。】。 這與《大乘起信論》以心之初動為世界生滅的根源是一致的,所以。可以簡單地說「無住」就是「心動」。《壇經》說:「為人本性,念念不住。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無有斷絕。若一念斷絕,法身即是離身。念念時中,於一切法上無住。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系縛。於一切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壇經》第17節,以下四條引語均見於此節。】「無念」一語,在佛教其他典籍中偶爾也用,集中加以發揮的是《大乘起信論》。《起信論》云:「心起者,無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謂無念。是故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來念念相續未曾離言,故說無始無明。若得無念者,則知心相生、住、異、滅,以無念等故。」《起信論》將「無念」作為心體和最高境界的同義語,用以突出「心」的本然狀態為「不動」的靜態。在《起信論》中,「無念」是心體離言靜寂,心相的流動遷流全不復存在的狀態,《壇經》所言則與其相反。《壇經》言:「於一切境上不染,名為無念;於自念上離境,不於法上念生。」2,自性見一詞的最早來源丁福保佛學大詞典——【自性見】【自性見】 (雜語)頓悟入道要門論上曰:『問:身上以何為見?是眼見耳見鼻見及身心等見?答:見無如許種見。云:既是無如許種見,復何見?答:是自性見。何以故?為自性本來清凈,湛然空寂,即於空寂體中能生此見。』shigc簡評:《頓悟入道要門論》是禪宗大德大珠慧海禪師寫的一本著作,此處的自性見,是以無念無相無住為本的意思,屬於修證境界,是褒義詞,亦為正見的意思。3,自性見在現代佛學中含義的演變自性見的消融-----黃國達「自性」是什麼?這是在眾生的認知中,直覺得事物的存在有著固定不變的實體,但在深層的觀察之下,知道凡是對事物的實體的、固定的、單一的、孤立的認知都是違背真相、虛幻不實的。自性不可得,稱之為「無自性」,以為實有自性可得,稱之為「自性見」。shigc簡評:在這裡下了許多定義,很費勁,其實就是禪宗里的"著相",「執著」、「我執」,「法執」的意思,許多概念歷史上的大德已經做了許多深刻的系統的探討,已經成為經典了,因為現代人看不懂古文,所以得用現代語言重新定義。中國歷史上的翻譯經典工作長期持續了一千多年,許多概念是有約定的相對固定的內涵和外延,因為現代語言與古文的不同,使得佛教文化的傳承出現斷裂和混亂。執著其一否定其餘,其實是自性見的表現。以為「非有非空」是究竟,空不究竟,或「即有即空」究竟而「非有非空」不究竟,在印順導師的「中觀今論」第十章第三節「二諦的抉擇」中說明這是橫豎、單復的不同說法而巳。橫是空有相待,假名安立為空、有、即空即有,豎是絕待的、超絕的,說為空、無、不、非的否定。空是單,非有非空是復,「非」即是空義。明見實相,則橫說豎說、或單或復都可以,若不見實相那麼執有「空」、「有」、「非有非空」或「即有即空」,都是自性見。shigc簡評:現代人對「自性見」下的定義及對治方法沒有超出禪宗「無相、無住、無念」的修行理念的範疇。反對「自性見」其實就是佛教中說修行不要「著相」",「執著」、「我執」,的意思,至於什麼是「無住,無念」,那是要修證才能達到的境界範疇,就不是翻翻書本能想像到的了
推薦閱讀:

【自性的天空】之(二):修行的見地
空性與性空的區別聯繫?
陳兵:慧思大師論自性清凈心的修證(一)
明自心見自性
如何證明自性空?

TAG:演變 | 自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