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吳鉤 :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誰說的?

作為一名經常為儒家學說辯護的讀書人,我其實並不反對其他人對儒學展開批評,哪怕是激烈、尖刻的批評,也未必沒有值得傾聽的意義。但我確實比較反感那種連儒家到底主張什麼都不了解就發起攻擊的「噴子」。何以判定他們不了解儒家學說呢?因為我發現他們所欲批倒批臭的觀點,實際上並不是儒家的主張,而是出於以訛傳訛、人云亦云而「栽贓」到儒家頭上的。比如,很多人眾口一詞指證的儒家鼓吹「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便是一個根深蒂固的誤解。

翻遍儒家典籍與歷代儒者文集,都找不到有哪個儒者鼓吹過「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我有一個朋友,曾在微博上懸賞:誰要能從儒家「十三經」(即《易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找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句話,他獎賞2000元。我當時追加了2000元,並將條件放寬:只要從任何儒學典籍與歷代儒家言論中找出宣揚「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意思的話,都可以來領賞。可是兩年過去了,至今這4000大洋賞金仍未能發出去。

我相信對先秦儒學有所了解的朋友都會知道,在孔子老人家的觀念中,儒家並不贊同臣對君的絕對效忠與服從,而是強調君臣各有義務,得相互尊重,君臣關係才可以維持下去,「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君若不尊重臣,則臣大可不必效忠於君。所謂「君君,臣臣」、「君不君,則臣不臣」說的就是這意思。孔子又認為,「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君主雖然尊貴,卻必須接受「道」的約束。如果君主的行事違背了「道」,臣也可以解除君臣關係,跟君主「拜拜」。

孟子的思想比孔子還要激進一些,他說,異姓之卿,「君有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去」;貴戚之卿,「君有大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意思是說,如果君不君,則臣可提出批評;如果君不聽,則異姓之卿可自行解除君臣關係,貴戚之卿更是可廢掉君主,另立新君。孟子又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若君主無道,臣民甚至可以起而革命,「誅一獨夫」。

孔孟開創的儒學,怎麼可能會不分青紅皂白倡言「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呢!在先秦,提出臣要絕對效忠於君的是法家,韓非子說:「臣聞: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為人臣不忠,當死;言而不當,亦當死。」此話大概便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思想源頭。

經戰國—暴秦的摧殘之後,漢代復興的儒家學說已經不可避免地受了法家—秦制的浸染,比較強調「君尊臣卑」,出現了「君為臣綱」的「三綱」說。但即將如此,如果你去檢索史書,便會發現,歷代大臣援引「三綱」告誡君主,都不是為了論證君主的絕對權威,更不是要證明「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合理性;而是要求君主以身作則,為眾臣樹立一個正面榜樣。南宋理學家真德秀對「君為臣綱」有一個解釋:「即三綱而言之,君為臣綱,君正則臣亦正矣。……故為人君者,必正身以統其臣。」顯然,按真德秀的看法,「綱」乃「以身作則」之意,而非指「絕對權威」。宋儒也認為,「至於君,雖得以令臣,而不可違於理而妄作;臣雖所以共君,而不可貳於道而曲從」。還是主張「從道不從君」。

那麼「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究竟是何方神聖提出來的呢?好在今天很多古籍都建成了資料庫,檢索起來非常便捷。我曾經花了一點時間,去檢索「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出處。結果發現,任何正史與儒典,都沒有這句話及類似說法,倒是在明清時期的小說戲曲中,找到大量例子:

——————————

【明】吳承恩《西遊記》:八戒道:「師父,你是怎的起哩?專把別人棺材抬在自家家裡哭。不要煩惱!常言道:『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他傷的是他的子民,與你何干!」

【明】諸聖鄰《秦王逸史》:秦王說:「哪有此理!古語云,君要臣死,臣若不死為不忠;父要子亡,子若不亡為不孝!你眾官替我世民做一個明輔就罷了。取酒過來!」

【明】陳仲琳《封神演義》:文王聽而不悅曰:「天子乃萬國之元首,縱有過,臣且不敢言,倘敢正君之過;父有失,子亦不敢語,況敢正父之失。所以君叫臣死,不敢不死;父叫子亡,不敢不亡。為人臣子者,先以忠孝為首,而敢以直忤君父哉?」

【明清】《靖江寶卷》:鮑青轉而一想:「我如果帶兵造反,要拿我忠良名聲壞啦得,這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哪能不亡』。罷了,罷了,我不如學學宋朝岳飛岳元帥,修修我格忠臣好名聲。」

【清】李漁《無聲戲》:百順聽到此處,不覺改顏變色,合起掌來念一聲阿彌陀佛道:「諸公講的什麼話,自古道:『君欲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欲子亡,子不得不亡。』豈有做奴僕之人與家主相抗之理?」

【清】陳端生《再生緣》:「咳!芝田呀,你可曉得『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那時候若然威逼起來,哪怕你上天入地!死時殉節活時從,兩件事,難脫君王掌握中。」

【清】《呼家將》:千歲道:「古云:『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父要子亡,不得不亡。』俺呼家將歷受國恩,襲叨帝蔭。

【清】錢彩《說岳全傳》:岳爺道:「賢弟休如此說!自古道『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你我已經食過君祿,況為人在世,須要烈烈轟轟做一番事業,顯祖揚名。」

【清】如蓮居士《薛丁山征西》:薛丁山說:「今朝廷不來捉拿,是為幸也。今來欽召,國恩難報,君要臣死,不死不忠。」

【清】許嘯天《唐代宮廷艷史》:建寧王慨然對太子說道:「從來說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如今依哥哥的話,人子獲罪於父,不得骨肉的原諒,便活在世上,也毫無趣味。俺便回家去候死罷了!」

【清】雪樵主人《雙鳳奇緣》:昭君見文龍推卻不去,柳眉直豎,杏眼圓睜,喝聲:「文龍,你太無禮!常言:『君要臣死,臣不死乃為不忠。』豈容你貪戀妻子,膽敢抗旨以違君命么?」

【清】張傑鑫《三俠劍》:伍子胥之兄名尚,兄弟二人接書,伍子胥問其兄如何,其兄云:「父叫子死,子不死為不孝;君叫臣死,臣不死為不忠。吾將赴父之召,以全孝道。」

【清】蔡東藩《清史演義》:吳三桂道:「休得亂言!俗語說道:『君要臣死,不得不死。』只我前半生是明朝臣子,為了闖賊作亂,借兵清朝,報了君父大仇。你尚知有君父么?

——————————

可以看出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句話最早出現在明代小說中,而在清代小說與戲曲中更為常見。小說作者提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時,前面通常還冠以「常言道」「古語云」「自古道」「俗話說」之類的前綴,表明它可能是明清時期流行於民間的一句俗語。至於到底什麼時候開始有了這句俗語,已不可考,但可以肯定,此語的流行,應該跟明清兩代皇權專制的高漲、愚忠思想的滲透有關。

朱元璋創建了一個庶幾脫離了儒家教義與唐宋治理傳統的皇權專制政體,他本人對孟子關於君臣關係的論述更是視之如寇讎。一日他偶覽《孟子》,讀到「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這一段時,勃然大怒,說,這等反動的話「非臣子所宜言」。還殺氣騰騰地罵道:「使此老(孟子)在今日,寧得免耶!」下令將孟子牌位逐出文廟,不得配享。後來又命翰林學士劉三吾等人對《孟子》進行刪節,刪掉近三分之一的內容,只准全國學生讀「潔本」。

孔子的「君使臣以禮,則臣事君以忠」說法,也受到明朝人的批判。當過錦衣衛的沈煉(不是電影《綉春刀》中的那位)辯稱:「父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夫不義,婦不可以不貞;朋友不孚,吾不可以不誠。而曰『君使臣以禮,則臣事君以忠』,此儒者之誤也。」將儒家對君臣雙邊義務的強調當成是「儒者之誤」。

我估計沈煉本人應該沒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意思,但有明一代,士大夫屢屢被帝王誅殺、羞辱,當庭打屁股,幾無尊嚴可言,確實透出幾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恐怖氣息。清王朝的皇權專制與思想禁錮程度,比之明代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民間俗語與文人小說中流行起「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說法來,也就不奇怪了。但我們還是要澄清:沒有一個儒家會贊同、宣揚「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混賬主張。只有專制的帝王才喜歡這一套理論。

在這篇小文的最後,我還想順便澄清另一個誤解:與「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一說並列出現的還有所謂的「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但「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同樣也不是儒家教義。

孔子的學生曾參曾向孔子請教一個問題:「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服從父親的命令,是不是孝道?孔子憤然說:「是何言與?是何言與?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孔子認為,做兒子的,對父親不該一味服從,而是要辨明是非對錯,若父親有錯,則應諫爭,這樣才可避免父親身陷於不義,這才是孝道。

曾參是一個有點愚孝的人,有一次鋤瓜,因不小心弄斷瓜根,被暴怒的父親一棍子打昏了,他蘇醒後卻向父親賠罪,還回房彈琴,表示身體並無不適。孔子得知後,非常生氣,對弟子說:「參來勿內。」拒絕見曾參。孔子還藉此事告誡弟子:「汝非天子之民也?(你父若)殺天子之民,其罪奚若?」在孔子看來,每一個人都有雙重身份:既是父親的子女,又是國家的公民(天子之民)。父權並不是絕對的,父權之上,還須有普遍保護人權的王法。

今天,在美國那裡,如果父親體罰孩子,鄰居肯定會報警,請國家介入。孔子會怎麼看待這事兒呢?如果體罰太嚴重的話,我覺得孔子也會贊同報警的。


推薦閱讀:

母嬰同睡要不得 或有4問題
十二星座2014年的規劃 不得不...
一旦門口有這3種東西,主人一生難富,真是不得不防!
風水中的四大靠山,全有的話你就不得了!

TAG: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