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咖啡新模式:賣杯子的綠山咖啡
克里斯蒂娜(Christina)是美國東部西雅圖市一名典型的公司人。一大早,她開著車去上班,行駛在寬闊的高速公路上。在埃克森美孚加油站加油時,她習慣性地在一種名叫克里格的單杯咖啡機前自助沖了一K杯咖啡,這種咖啡叫綠山咖啡(Green Mountain Coffee)。這杯咖啡花費1美元,而一杯同樣品質的咖啡在星巴克動輒要價6美元。兩相比較,克里斯蒂娜這樣的消費者自然選擇綠山咖啡了,它價格低廉,口感還很上乘,顧客不必專門跑去咖啡店裡喝—綠山咖啡沒有自己的門店。在路邊的加油站或者街口的便利店,隨時隨地都可以享用。
克里斯蒂娜所在的公司在中國上海也有分公司,年輕的李曉供職於此。她清晨趕著去陸家嘴上班,前腳剛踏出地鐵站,後腳就邁進了寫字樓底層的星巴克,排20分鐘的隊,花28元人民幣買了一杯拿鐵。28元一杯的咖啡並不便宜,但李曉依舊天天排隊買咖啡。說不上為什麼,可能是受星巴克標榜的白領文化的吸引,又或者是現磨熱咖啡的口感實在讓人難以抗拒。直到克里斯蒂娜到上海出差,李曉才知道原來在大洋彼岸有一種咖啡叫綠山咖啡,有一種杯子叫K杯。於是,綠山咖啡引出了中外兩個咖啡愛好者的一段對談。
K杯?!
克里斯蒂娜到公司的第一天,李曉在茶水間遇到了埋頭找東西的她。
「怎麼了?需要幫助嗎?」作為「地主」,李曉很熱情。
「我想喝咖啡。」克里斯蒂娜說。
「那還不簡單,我來沖一壺。」李曉立刻作答,自己也是個咖啡控呢。
「一壺咖啡?哦,NO!」克里斯蒂娜急急擺了擺手,「一煮就是一大壺,而我只要喝一杯新鮮的咖啡,時間一久,剩下咖啡的香味會散發掉,口感也沒那麼好了。」
還真挑剔。李曉心裡嘀咕了一句。你以為這是在星巴克啊,這是在辦公室。
「有K杯嗎?我在找綠山咖啡的K杯。」
「什麼?K杯?」李曉懷疑自己聽錯了,「我只知道K歌,不知道K杯。」
辦公室沒有更多的選擇,李曉只好為自己和克里斯蒂娜各沖了一杯速溶咖啡,在休息區的一角邊喝邊談。
「怎麼會不知道K杯呢?」克里斯蒂娜也奇怪了。要知道在美國,特別是東部,數以千計的辦公室和家庭都有綠山咖啡的K杯。綠山咖啡的前身是創立於1981年的綠山咖啡烘烤店,總部位於佛蒙特州的沃特伯里,生產70多種阿拉伯咖啡。綠山咖啡沒有自己的門店,主要的下遊客戶是6,700多家批發商,像雜貨店、便利店、加油站、度假勝地。此外,它也經營辦公室送達業務。綠山咖啡賣咖啡並不掙錢,但賣單杯咖啡機和一種叫克里格的與之相配套的杯子(內含咖啡或茶),卻能佔到全年收入的四分之三。
「K杯是一個保證咖啡香味最大化的專利設計,外表像紙杯,裡面有一個小一點的紙杯狀滲透裝置,只能滲透液體,裡面裝的是咖啡粉,上面用鋁箔蓋封口,以保證咖啡的香味不散發。將K杯置入綠山咖啡的單杯咖啡機,按一下按鈕,加壓注水管就會穿破鋁箔蓋進入濾杯中,注入熱水。不到一分鐘,一杯香濃的咖啡就出現了。」克里斯蒂娜邊說邊用手指畫著。
「是一次性的嗎?」李曉有點好奇。
「對,一次用一個。K杯用完一次就沒有價值了,因為杯子已經破了,內容物也被消耗了。簡而言之,K杯就是一大一小兩個杯子,大杯套小杯。小杯子就是濾杯,裝的是烘焙過的咖啡豆磨成的粉,水一衝,液體就過濾流入外面那個杯子了,我們喝的就是外面這杯咖啡。K杯的頂部完全密封,可以保證咖啡香味留在整個杯子中。」
「一次用一個,那價格得多貴啊?」李曉問。
「你猜一下價格?」克里斯蒂娜俏皮地眨了下眼。
「應該挺貴,至少和星巴克的價錢差不多吧?聽你說話,感覺你對咖啡要求也不低,你那麼推崇綠山咖啡,這什麼K杯的,價格自然不菲。」
「呵呵,答錯了。」克里斯蒂娜爽朗地笑了,「在美國,24杯裝的K杯通常只賣12美元,相當於每杯0.5美元,而同樣一杯咖啡在星巴克要賣到6美元。現在經濟不景氣,很多美國人轉而喝綠山咖啡的K杯了,因為性價比高。」
「呵呵,老美現在也會算計著過日子了」,李曉追問道,「綠山咖啡的K杯那麼便宜,那它專屬的咖啡機肯定很貴,羊毛出在羊身上嘛。」
「在美國,只賣100美元一台。」
「啊?」李曉又懷疑自己聽錯了。作為一個資深咖友,好歹也知道咖啡機的價格,曾經還有意買一台。「這不會虧本嗎?」
「沒虧,當然也基本沒賺,是按照成本價在賣。」
剃刀—刀片模式?!
「那綠山咖啡靠什麼掙錢呢?」搞了半天,原來是賠本賣吆喝,李曉想。
「當然是K杯了,北美的家庭和辦公室,每天會消耗掉300多萬個K杯。這個數據可是很龐大的。我記得曾經有一年,綠山咖啡的年報上披露,全年銷售收入中,四分之三的收入來自咖啡機和K杯。」
「所以,綠山咖啡賣單杯咖啡機和內有咖啡的K杯,主要的利潤增長點在K杯咖啡上。」李曉仔細想了想。學了幾年經濟學,也概括總結一回:「那不就是剃刀—刀片模式嗎?19世紀末,吉列公司率先嘗試剃刀—刀片商業模式。剃刀便宜,刀片卻需要不斷更換,吉列公司正是以便宜價(或者免費)出售一個主要產品,再通過賣對應的消耗品來賺錢。」
「有點像,還要更進一步。」兩個都是學經濟學出身,又同是咖啡愛好者的同事開始思考了。
「那和雀巢的咖啡包有啥區別,我們這邊多的是。」李曉晃了晃手裡的咖啡杯,裡面的雀巢咖啡看上去也不錯。
「不不不,當然有區別。」克里斯蒂娜擺手,「首先,口感是不同的。雀巢也提供類似的產品,它授權電器生產商為它生產咖啡機,但所用的咖啡只能是雀巢生產的咖啡包。而綠山的商業模式則更進一步。其他咖啡生產商、茶或者熱可可生產商也可以採用「K杯」包裝銷售,在綠山的咖啡機上使用,但它們為此要向綠山公司支付每杯6美分的權益金。我記得在2008年,綠山咖啡一年就賣掉了10億個K杯。而且綠山咖啡的單杯咖啡機和K杯是完美匹配的,單杯咖啡機精確控制水量、水溫和壓力,這些都是設計好的,以保證咖啡香味的最大化。」
「簡單算一下,每個K杯6美分,10億杯,那就是6000多萬美元啊。」李曉被這數字打動了,沒想到小小的K杯居然也有這麼龐大的銷售規模,「那現在K杯種類多嗎?」
「當然多了。就像我剛才說的,綠山咖啡允許其他咖啡或飲料生產商採用「K杯」包裝,現在已經有十多個品牌的幾百種咖啡、茶和熱可可。比如2007年,美國知名咖啡品牌嘉瑞伯就通過特許權協議加入了K杯品牌組合。在美國,綠山公司的K杯、包裝線和咖啡機的創新技術申請了32項專利,在全球範圍內則總共申請了69項專利。」
小身材?大胸襟!
「如果說每個行業都能成長出一個老大,星巴克無疑是咖啡行業的巨頭,但在星巴克的光環下,小企業綠山咖啡也有自己的大智慧。而且它的表現還比行業領頭者要好,後勁更足,帶給我們更多驚喜。有了價格優勢,我想會有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選擇綠山咖啡的。」克里斯蒂娜說起綠山咖啡如數家珍。她消耗了那麼多K杯,上班路上喝,辦公室也喝,去便利店還會買一杯,算是綠山咖啡的資深客戶了。
「對了,我記起來了,之前出了則新聞,2011年3月,星巴克就和綠山咖啡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星巴克攜手綠山旗下單杯咖啡機衝擊全豆包裝咖啡產品的零售市場。當時我還奇怪這綠山咖啡從哪冒出來的呢。」李曉感嘆道,「原來,小企業也能和大企業站在一個平台上對話。」
「不只是這些呢,綠山咖啡是小企業,可也有大胸襟。」
「何出此言?」聽克里斯蒂娜解釋了那麼多,李曉覺得綠山咖啡的盈利模式是清晰了,但要說大胸襟卻不知從何說起。
「咖啡是什麼?」克里斯蒂娜話鋒一轉。
「這你算是問對人了,我喝咖啡已經很多個年頭了,咖啡當然是個好東西了。你看,現在大冬天的,喝一杯咖啡,很溫暖,再則,自然是醒腦了。」
「綠山咖啡認為:Coffee is more than just something to drink. It connects us to each other, and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克里斯蒂娜一本正經地說。
「咖啡不僅僅是用來喝的飲料。它讓我們彼此聯繫,讓我們與這個世界緊緊相連。」李曉馬上懂了這意思。
「從咖啡的整個製造流程來說,在種植環節,綠山咖啡的宗旨是保護環境。1989年,綠山公司設立了一個員工環境委員會,希望通過該委員會探索在業務實踐中落實公司環境目標的各種方式。收購環節,綠山一直堅持保護農民利益。而在生產環節,綠山極力減少排放與污染。這些都是有具體事例的,回頭你可以自己去查資料。」
「你說了那麼多,其實都是有關社會責任感,可綠山咖啡,終究是要上升到商業訴求啊。」
「是啊,這就是綠山咖啡聰明之處啦。這種環保的理念和綠山咖啡本身推崇的美味、健康,完美融合起來了,成為了綠山咖啡的賣點之一。你想這咖啡,從源頭種植、收購到最後的生產,都是嚴格遵循綠色理念,最後我們所享用的K杯自然是健康、綠色的。這就很好地詮釋了什麼叫真正的價廉物美啊。」
「是啊,企業的社會責任感,看似很虛的東西,但只要能轉化成一種商業價值,就很實在了。」李曉附和道。
李曉仔細聽著,認真記著,想著哪一天去米國了,也要好好嘗一嘗這綠山咖啡,仔細研究一下這小身材的K杯。哦,不僅僅是小身材,還是大智慧啊。
推薦閱讀:
※專欄回饋活動~快來吧~
※去年什麼網購咖啡最吃香?
※咖啡行業大變天!雀巢花5億買入Blue Bottle近7成股份,叫板星巴克!
※茶和咖啡,到底哪款適合你?
※喝了咖啡還是困?你只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