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飾美的變遷與發展(隋唐五代時期

文地址:中國服飾美的變遷與發展(隋唐五代時期)作者:孫慶廣

中國服飾美的變遷與發展(隋唐五代時期)

唐朝帝王常服

隋唐服飾華麗開放

隋唐是中國封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高度發展的時期。絲織、漂染技術有了極大提高。加上對外開放以及絲綢之路的開通,中西文化的結合,相容並蓄,使唐代的服飾華麗清新,充滿大唐風範。隋代短襦長裙披帛

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婦女的裙字有不少名目,在中上層婦女中,曾流行百鳥毛裙,由於這種裙子都用禽鳥羽毛製成,使大批珍禽瑞鳥遭受損害,後被朝廷下令禁止。在廣大婦女中間,則流行一種叫「石榴裙」的裙子,這種裙子用鮮艷奪目的紅色染成,故名。唐人小說中的李娃幾霍小玉等就常穿這種裙子。唐代裙子款式之新、顏色之多、質料之精、、圖案精美,都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披帛,又稱「畫帛」,通常一輕薄的紗羅製成,上面印畫圖紋。長度一般為二米以上,用時將它披搭在肩上,並盤繞於兩臂之間。走起路來,不時飄舞,非常美觀。本圖為隋朝時期的短襦、長裙、披帛女服穿戴展示圖及穿小袖短襦、長裙的隋代婦女(隋代瓷俑實物)。

隋代女服

隋、唐時期婦女的日服飾,大多以上身著襦還、襖、衫,下身束裙子。襦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本圖為隋朝時期內穿大袖短襦、長裙,外罩翻領窄袖衫的隋代婦女(敦煌莫高窟303窟壁畫)。

隋代時期婦女的日常服飾,大多以上身著襦還、襖、衫,下身束裙子。短襦長裙是最為基本形式。它的一個特點是裙腰系得較高,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

短襦長裙是最為基本形式。它的一個特點是裙腰系得較高,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本圖為隋朝時期的短襦、長裙及翻領窄袖女服穿戴展示圖。

隋代戎服及胄甲

隋代使用最普遍的鎧甲為兩襠塏和明光塏。兩襠塏的結構比前代有所進步,形制也有一些小的變化。一般身甲全魚鱗等形狀的小甲片編製,長度已延伸至腹部,取代了原來的皮革甲裙。身甲的下擺為彎月形、荷葉形甲片,用以保護小腹。這些改進大大增強了腰部以下的防禦。明光塏的形制基本上與南北朝時期相同,只是腿裙變得更長。隋代戎服為圓領長袍。本圖為隋代武士復原圖(左為戎服,右為胄甲)。

唐代服裝

唐朝流行女子穿"胡服"。"胡服"就是西域人的服裝。腰帶形式也深受胡服影響。在此以前,人們的腰飾是以金銀銅鐵,這時候流行系"蹀躞帶",帶上有金飾,並扣有短而小的小帶以作系物之用。這種腰帶服用最盛是在唐代,以後延用一直至北宋年代。 盛唐以後,胡服的影響逐漸減弱,女服的樣式日趨寬大。到了中晚唐時期,這種特點更加明顯,一般婦女服裝,袖寬往往四尺以上。中晚唐的貴族禮服,一般多在重要場合穿著,穿著這種禮服,發上還簪有金翠花鈿,所以又稱"鈿釵禮衣"。 唐高宗以後,以紫色為三品官的服色;淺緋色為五品官服色,深綠色為六品官服色,淺綠色為七品官服色,深青色為八品官服色,淺青色為九品官服色,黃色為宮外之人及庶民服色。 唐裝還對鄰國有很大的影響。比如日本和服從色彩上大大吸取了唐裝的精華,朝鮮服也從形式上承繼了唐裝的長處。

唐承隋制,天子用黃袍及衫,黃袍被視作封建帝王的御用服飾。這種規定一直延續到清朝。唐高祖以赭黃袍巾代作常服,以後因天子用赤黃袍衫,於是逐漸禁止臣民服赤黃之色,並以品級定袍衫的顏色,即所謂「品色服」。貴婦人的禮服多以袒胸、低領、大袖為主。同時又有襦裙、半臂短袖、肩披帛巾。當時也流行穿胡服。另外,唐代女子注重化妝,修飾容顏。例如畫眉,當時最流行的是闊眉、八字眉等眉形。額眉間的妝飾,如「花鈿」(用金箔片等材料剪成小花貼在面部),便很有特色。髮髻形式也多種多樣。而唐代織錦,無論在織造技術或花樣圖案上,都已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近年在新疆吐魯番、巴楚及甘肅敦煌等地發現了大量絲織品實物,品種花式極為豐富,染織技術精湛。在新疆出土的彩繪木俑服飾中,還出現了緙絲,比文獻記載早幾百年。唐代紋樣不僅繼承了傳統,而且吸收了西方藝術形式,別具一格。唐裝襦裙線條柔長,十分優美自如,用料主要是絲織品,因此它的衣物以"軟"和"飄柔"著稱。唐裝本身品類多,善變化,從外形到裝飾均大膽吸收外來服飾特點,多以中亞、印度、伊朗、波斯及北方和西域外族服飾為參考,充實唐代服飾文化,使得唐代服飾豐富多采富麗堂皇,風格獨特奇異多姿,成為中國歷史服飾中的一朵奇葩,世人矚目。

初唐女服(自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到玄宗開元初713年,約一百年

隋唐女服多用披帛,又稱畫帛,通常以輕薄的紗羅裁成,上面印畫圖紋。長度一般都在兩米以上,用時將它披搭在肩上,並盤繞於兩臂之間。走起路來,隨著手臂的擺動而不時飄舞,非常美觀。從大量圖像來看,唐代婦女在各種場合,如勞動、娛樂或出行,都喜用披帛作為裝飾。隋、唐時期婦女的日常服飾,大多以上身著襦還、襖、衫,下身束裙子。本圖為初唐時期穿襦裙、披長帛的婦女

穿襦裙、披長帛的婦女(河南洛陽關林出土唐三彩俑)

唐代婦女面部化妝   

隋唐婦女的面部妝飾 唐代婦女的化妝順序大致如次:一敷鉛粉;二抹敷脂;三塗鵝黃;四畫黛眉;五點口脂;六描面靨;七貼花鈿。古時婦女常將原來的眉毛剃去,然後用一種以燒焦的柳條或礦石製成的青黑色顏料畫上各種形狀,名叫「黛眉」。唐代婦女黛眉名目甚多,從細而長的「蛾眉」到寬二闊的「廣眉」,應有盡有。《簪花仕女圖》中貴族婦女的眉飾,就是一種廣眉。所謂「花鈿」是兩眉之間的裝飾。據說在南北朝時,一日,壽陽公主卧殿檐下,一朵梅花正落其額上,染成顏色,拂之不去。宮女見之奇異,乃爭相效仿。到了唐代,花鈿除了用顏色染繪之外,還有用金屬製造者。至於面靨,是因為有個貴婦,面頰上有塊斑痕,特點此作為掩飾,眾人覺其妍麗,便競而效之,遂成一時風氣。左1圖為「花鈿妝」婦女;左2圖為「黛眉妝」婦女;左3圖為「花黃妝」婦女。左4圖為「面靨妝」婦女;左5、6圖為「花鈿妝」婦女。

唐代婦女髮髻演變   

婦女髮髻的演變 唐代婦女髮式有半翻髻、反挽髻、樂游髻、愁來髻、百合髻、蹄順髻、盤桓髻、變環望仙髻及各種鬟式等。大體看來,隋代髮式比較簡單,變化較少,一般為平頂式,將發層層堆上,如帽子狀。唐代初期仍有梳這種髮式的,只是頂部不如隋代那樣平整,已有高聳趨勢,大多作成雲朵型。到太宗時,髮髻漸高,形式也日益豐富。左1圖為隋代婦女的髮髻;左2、3圖為初躺婦女的髮髻。左4、5圖為盛唐婦女的髮髻;左6圖為中唐婦女的髮髻。左7圖為中晚唐婦女的髮髻;左8圖為晚唐婦女的髮髻;右圖為五代婦女的髮髻。

初唐武將

唐代胄甲,用於實戰的,主要是鐵甲和皮甲。除鐵甲和皮甲之外,唐代鎧甲中比較常用的,還有絹布甲。絹布甲是用絹布一類紡織品製成的鎧甲,它結構比較輕巧,外形美觀,但沒有防禦能力,故不能用於實戰只能作為武將平時服飾或儀仗用的裝束。此圖為穿胄甲的初唐武將(陝西禮泉鄭仁泰墓出土的加彩陶俑)。

初唐文吏服飾

唐代官吏,除穿圓領窄袖袍衫外,在一些重要場合,如祭祀典禮仍穿禮服。禮服的樣式,多承襲隋朝舊制:頭戴介幘或籠冠,身穿對襟大袖衫,下佩圍裳,玉佩組綬一應俱全。在大袖衫外加著裲襠,也是隋唐時期官吏服飾的一個特點。從出土的陶俑、壁畫來看,穿著這種服飾的官員,身份不會太高。本圖為戴介幘、穿大袖衫的初唐文吏。(彩繪陶俑,傳世實物,原件現在藏上海博物館)。

唐代《禮賓圖》

本圖為戴漆紗籠冠、穿大袖禮服的文吏(陝西乾縣李賢墓壁畫《禮賓圖》)。圖左邊三位為唐代官員朝服形象,左邊第四位為東羅馬使者,左邊第五位為高句麗國使者。

唐代大袖衫及裲襠

本圖為戴冠、穿大袖衫及裲襠的文吏(河南洛陽關林出土唐三彩俑)

唐代文吏服

唐代冠帽有襆頭(由起初一塊包頭布逐漸演變成有固定的帽身骨架和展腳的完美造型)、進賢官(為歷史上重要的冠式,在唐宋法服中仍保持重要地位)、平巾幘及武弁(平幘巾與武弁是同一種冠式,是古時一般人裹在頭上的布,後成為只能罩住髮髻的小冠,即平巾幘)、籠冠及貂蟬(將貂尾插在平幘巾上,平幘巾外罩籠冠)、武士冠(在幘上戴一種雄雞冠)、通天冠及進德冠(通天冠是級位最高的冠帽,與進賢冠結構相同,不同的是展筒的前壁)等等。本圖左1、2、3為戴武士冠、平巾幘、武弁的文吏(長安城郊隋唐墓出土陶俑)。右1為戴武弁的文吏(河南洛陽出土陶俑)。

唐代文官大袖禮服

本圖為唐代文官大袖禮服展示圖(根據出土陶俑及壁畫復原繪製)

唐代文吏服飾

裹襆頭、穿圓領袍衫是唐代男子的普遍服飾,以襆頭袍衫為尚。襆頭又稱袱頭,是在漢魏幅巾基礎上形成的一種首服。唐代以後,人們又在襆頭裡面增加了一個固定的飾物,名為「巾子」。巾子的形狀各個時期有所不同。除巾子外,襆頭的兩腳也有許多變化,到了晚唐五代,已由原來的軟腳改變成左右各一的硬腳。唐代官吏,主要服飾為圓領窄袖袍衫,其顏色曾有規定:凡三品以上官員一律用紫色;五品以上,緋為色;六品、七品為綠色;八品、九[品為青色。以後稍有變更。另在袍下施一道橫襕,也是當時男子服飾的一大特點。此土為裹襆頭、穿圓領袍衫、烏皮靴的官吏(陝西乾縣李重潤墓壁畫)。

唐代官吏常服袍衫

唐代官吏,主要服飾為圓領窄袖袍衫,其顏色曾有規定:凡三品以上官員一律用紫色;五品以上,緋為色;六品、七品為綠色;八品、九[品為青色。以後稍有變更。另在袍下施一道橫襕,也是當時男子服飾的一大特點。此土為唐代圓領袍衫展示圖及紗羅襆頭圖。

《步輦圖》畫的是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吐番丞相祿東贊前往京都長安,迎文成公主入藏,受到唐太宗接見的歷史故事。畫面右側坐在步輦上的是唐太宗。左側站立三人,中間一人戴氈帽、穿錦袍的是吐番使者丞相祿東贊。另外兩人都是唐代官吏。唐代男子服飾,以襆頭袍衫為主,在這幅作品中反映得比較全面。畫中男子除吐番使者外,都著襆頭袍衫,連皇帝也不例外。按照常規,皇帝接見賓客,應穿繁重的禮服,而本圖所繪通穿常服,這既表現了漢藏兩族的親密無間,也反映了襆頭袍衫在當時流行的程度。

唐代新疆笠帽

唐代的幃帽、笠帽都婦女出行時,為了遮蔽面容,不讓路人窺視而設計的帽子。這種帽子多用藤席或氈笠做成帽子骨架,糊裱繒帛,有的為了防雨,再刷以桐油,然後用皂紗全幅綴於帽檐上,使之下垂以障蔽面部或全身。此圖為新疆吐魯番出土的彩戴笠帽的婦女(敦煌莫高窟壁畫)。

唐代舞女服飾

唐代舞蹈,有文、武之分。武舞又稱「健舞」,文舞又稱「軟舞」,兩種風格截然不同;前者威武激越,後者飄然若仙。胡舞大多屬於前者,而傳統的漢族舞蹈,則基本屬於後者。兩種不同的舞蹈,決定了兩種不同的服飾。總的看來,健舞的舞服以小袖為多,以便騰越旋轉。而軟舞的服裝則多用大袖,以表現出婉轉、舒展的姿態。圖為穿舞衣的婦女(陶俑)。

圖為穿襦裙、套衫袒領半臂舞衣的婦女(陶俑)

圖為穿舞衣的婦女(陶俑)

圖為穿舞衣展示圖及穿舞衣的婦女(陶俑)

圖為穿舞衣的婦女(陶俑)

盛唐女服(公元626年到公元741年時間)

穿襦裙、披帛或袍衫的貴婦及侍女(張萱《虢國夫人游春圖》局部)。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披帛,又稱「畫帛」,通常一輕薄的紗羅製成,上面印畫圖紋。長度一般為二米以上,用時將它披搭在肩上,並盤繞於兩臂之間。走起路來,不時飄舞,十分美觀。另外女裝男性化是唐代社會開放的表現之一,婦女穿著男裝是當時一種時尚。《虢國過夫人游春圖》所繪的是唐玄宗時代顯赫一時的皇親楊氏姊妹出形游春時的情景。其中四人穿襦裙、披帛包括女孩,另外五人都穿男式圓領袍衫。虢國夫人在畫面中部的右側。她身穿淡青色窄袖上襦,肩搭白色披帛,下著描有金花的紅裙,裙下露出繡鞋上面的紅色絢履。

《搗練圖》是張萱的代表作,它描繪了一群婦女正在搗練、絡線、熨燙及縫衣時的情景。練是絲綢的一種,初織成時質地較硬,需煮熟後加漂粉用杵搗後才能柔軟,然後還要用熨斗燙平。圖中婦女為成年婦女,都穿短襦,肩上搭有披帛。從衣袖的窄小、襦腰的上系及襦裙的紋樣來看,都是典型的盛唐樣式。

中唐女服(從代宗大曆元年766年到文宗太和九年835年約七十年)

中唐時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較寬闊一些,其它無太大變化。本圖為中唐的襦裙、披帛穿戴展示圖。

本圖為穿襦裙的貴婦及戴襆頭、穿袍衫的侍女

本圖為穿襦裙、披帛的婦女

本圖為梳高髻、穿襦裙的婦女

此圖為穿短襦長裙、披帛的貴婦

唐代婦女,以體態豐腴為美,在畫中表現的十分具體。同時期的壁畫、陶俑婦女形象也大多如此,連石窟寺里的菩薩也是這種形狀,反映了當時的審美情趣和社會風尚。由於身材豐碩,服裝也漸趨寬大,裙子的寬度比隋末唐初時要肥大的多。衣衫雖為小袖,但與初唐、盛唐女服相比,也明顯趨於寬鬆。

盛唐以後,胡服的影響逐漸減弱,女服的樣式日趨寬大。到了中晚唐時期,這種特點更加明顯,一般婦女服裝,袖寬往往四尺以上。本圖為中晚唐寬袖對襟衫、長裙、披帛穿戴展示圖。這是中晚唐之際的貴族禮服,一般多在重要場合穿著,如朝參、禮見及出嫁等。穿著這種禮服,發上還簪有金翠花鈿,所以又稱「鈿釵禮衣」。

中晚唐回鶻女服

回鶻裝展示圖。梳回鶻髻、戴金鳳冠、穿回鶴裝的晚唐貴婦及變體寶相花紋雲頭錦鞋。回鶻是西北地區的少數民族,即現在的維吾爾族的前身。在唐朝開元年間,回鶻曾一度是北方最強盛的少數民族政權。回鶻族人民與漢族人民,有著親密友好的關係,相互間的文化交流與經濟來往從未間斷。回鶻族的服裝,對漢族人民曾帶來較大的影響,尤其在貴族婦女及宮廷婦女中間廣為流行。回鶻裝的基本特點略似男子的長袍,翻領,袖子窄小而衣身寬大,下長曳地。顏色以暖色調為主,尤喜用紅色。材料大多用質地厚實的織錦,領、袖均鑲有較寬闊的織金錦花邊。穿著這種服裝,通常都將頭髮挽成椎狀的髻式,稱「回鶻髻」。髻上另戴一頂綴滿珠玉的桃形金冠,上綴鳳鳥。兩鬢一般還插有簪釵,耳邊及頸項各佩許多精美的首飾。足穿翹頭軟錦鞋。

唐代婦女面部化妝

唐代婦女的化妝順序大致如次:一敷鉛粉;二抹敷脂;三塗鵝黃;四畫黛眉;五點口脂;六描面靨;七貼花鈿。古時婦女常將原來的眉毛剃去,然後用一種以燒焦的柳條或礦石製成的青黑色顏料畫上各種形狀,名叫「黛眉」。唐代婦女黛眉名目甚多,從細而長的「蛾眉」到寬二闊的「廣眉」,應有盡有。《簪花仕女圖》中貴族婦女的眉飾,就是一種廣眉。所謂「花鈿」是兩眉之間的裝飾。據說在南北朝時,一日,壽陽公主卧殿檐下,一朵梅花正落其額上,染成顏色,拂之不去。宮女見之奇異,乃爭相效仿。到了唐代,花鈿除了用顏色染繪之外,還有用金屬製造者。至於面靨,是因為有個貴婦,面頰上有塊斑痕,特點此作為掩飾,眾人覺其妍麗,便競而效之,遂成一時風氣。左1圖為「花鈿妝」婦女;左2圖為「黛眉妝」婦女;左3圖為「花黃妝」婦女。左4圖為「面靨妝」婦女;左5、6圖為「花鈿妝」婦女。

唐代婦女髮髻演變

唐代婦女髮式有半翻髻、反挽髻、樂游髻、愁來髻、百合髻、蹄順髻、盤桓髻、變環望仙髻及各種鬟式等。大體看來,隋代髮式比較簡單,變化較少,一般為平頂式,將發層層堆上,如帽子狀。唐代初期仍有梳這種髮式的,只是頂部不如隋代那樣平整,已有高聳趨勢,大多作成雲朵型。到太宗時,髮髻漸高,形式也日益豐富。左1圖為隋代婦女的髮髻;左2、3圖為初躺婦女的髮髻。左4、5圖為盛唐婦女的髮髻;左6圖為中唐婦女的髮髻。左7圖為中晚唐婦女的髮髻;左8圖為晚唐婦女的髮髻;右圖為五代婦女的髮髻。

唐代大袖衫

盛唐以後,胡服的影響逐漸減弱,女服的樣式日趨寬大。到了中晚唐時期,這種特點更加明顯,一般婦女服裝,袖寬往往四尺以上。本圖為中晚唐寬袖對襟衫、長裙、披帛穿戴展示圖。這是中晚唐之際的貴族禮服,一般多在重要場合穿著,如朝參、禮見及出嫁等。穿著這種禮服,發上還簪有金翠花鈿,所以又稱「鈿釵禮衣」。此圖為大袖對襟紗羅衫、長裙、披帛穿戴展示圖。

唐代婦女服飾

穿大袖紗羅衫、長裙、披帛的貴婦(《簪花仕女圖》局部)。大袖衫裙樣式為大袖、對襟,佩以長裙、披帛。《簪花仕女圖》描繪的是貴族婦女在庭院中散步、採花、捉蝶及戲犬時的情景。圖中人物服飾,與其他唐人畫像不同,如頭戴特大花朵、身穿透明紗衣等,都是罕見的新奇的裝束。以紗羅作女服的衣料,是唐代服飾中的一個特點,這和當時的思想開放有密切關係。尤其是不著內衣,僅以輕紗蔽體的裝束,更是創舉,所謂「綺羅纖縷見肌膚」,就是對這種服裝的概括。

晚唐士人袍服(從文宗大和以後的約八十年828一907

戴硬腳襆頭、穿袍服的晚唐士人。圖中人物服裝,已接近五代時的樣式。所穿圓領大袍下擺都施一道橫襕。這種服式起始於唐初的「襕袍」一直到宋代仍在使用,只是具體樣式與初唐相比略有不同,如領口用同色衣料的闊邊鑲沿,內衣白色護領等等。袍服的袖子,也比初唐、盛唐時寬鬆。圖中文人頭上戴的襆頭,也是中晚唐的樣式。

晚唐供養服飾

此圖為敦煌莫高窟晚唐女供養人服飾(襦裙、披帛)

此圖為敦煌莫高窟晚唐供養人服飾。梳寶髻,廣插簪釵梳蓖,穿直領大袖衫,高胸裙,束紳帶,披帛,笏頭履。

敦煌莫高窟晚唐女供養人服飾(襦裙、披帛)

晚唐士人服飾襕袍

(韓晃 《文苑圖》局部)。圖中人物服裝,已接近五代時的樣式。所穿圓領大袍下擺都施一道橫襕。這種服式起始於唐初的「襕袍」一直到宋代仍在使用,只是具體樣式與初唐相比略有不同,如領口用同色衣料的闊邊鑲沿,內衣白色護領等等。袍服的袖子,也比初唐、盛唐時寬鬆。圖中文人頭上戴的襆頭,也是中晚唐的樣式

隋唐胡服

胡服是古代諸夏漢人對西方和北方各族胡人所穿的的服裝的總稱,即塞外民族西戎和東胡的服裝,與當時中原地區寬大博帶式的漢族漢服,有較大差異。後亦泛稱漢服以外的外族服裝。胡服一般多穿貼身短衣,長褲和革靴。衣身緊窄,活動便利。

胡服流行於唐朝開元、天寶年間,女子流行穿胡服騎馬。它的特徵是翻領、對襟、窄袖。在陝西等地的墓中壁畫有大量反映。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出土的絹畫中也有這類服裝的婦女。唐代流行於西域地區以及波斯等國的胡服卡弗坦,卡弗坦形製為錦繡渾脫帽,翻領窄袖袍,條紋小口褲和透空軟錦鞋。流行的原因是初唐至盛時期,中原與西域經濟文化交往及胡舞的興盛。

隋唐侍衛服飾

隋唐時期的男子服裝主要形式,為圓領袍衫。官員的袍衫一顏色來區分等級。唐人閻立本繪《步輦圖》,是吐蕃丞相祿東贊進見太宗李世民的故事,其中漢族男子都戴襆頭穿袍衫,惟以顏色區別。圖中所繪袍衫,下部施有一橫襕,這種襕衫一直延續到宋代,當作「士人上服」。

唐代的胡服,流行於開元、天寶年間。它的特徵是翻領、對襟、窄袖、錦邊。唐代,曾一度定為文武官員必佩之物,上面懸掛算袋、刀子等七件物品,俗稱「蹀躞七事」。開元以後,由於朝廷有了新的規定,所以一般官員不再佩掛。但在民間婦女中十分流行,凡穿這種服裝的婦女,腰間都系有革帶,革帶上還常有若干條小帶下垂,只是裝飾之意,無使用價值。戴風帽、穿翻領胡服的侍衛(三彩俑)。

隋唐侍女服飾

胡服流行於元、天寶年間。女裝男性化是唐代社會開放的表現之一,婦女穿著男裝是當時一種時尚。凡穿胡服的婦女,腰間都系有革帶,革帶上原來是北方民族的裝飾,在魏晉時傳入中原。到了唐代,曾一度定為文武官員必佩之物,上面懸掛算袋、刀子等七件物品,俗稱「蹀躞七事」。開元以後,由於朝廷有了新的規定,所以一般官員不再佩掛。但在民間婦女中十分流行,省去「七事」,以窄皮條代替,僅存裝飾之意,無使用價值。本圖為穿胡服及襦裙披帛的侍女。

翻領對襟胡服、條紋褲、蹀躞帶穿戴展示圖,圖中所繪女服,是胡服的典型樣式,流行於開元、天寶年間。它的特徵是翻領、對襟、窄袖、錦邊。在陝西等地的墓中壁畫有大量反映。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出土的絹畫中也有這類服裝的婦女。凡穿胡服的婦女,腰間都系有革帶,革帶上原來是北方民族的裝飾,在魏晉時傳入中原。到了唐代,曾一度定為文武官員必佩之物,上面懸掛算袋、刀子等七件物品,俗稱「蹀躞七事」。開元以後,由於朝廷有了新的規定,所以一般官員不再佩掛。但在民間婦女中十分流行,凡穿這種服裝的婦女,腰間都系有革帶,革帶上還常有若干條小帶下垂,只是裝飾之意,無使用價值。本圖為穿胡服及襦裙披帛的侍女。

隋唐穿胡服的官吏

本圖為唐代裹襆頭、穿翻領胡服的官吏(陶俑)。

隋唐騎士服飾

此圖為裹襆頭、穿翻領胡服的騎士(唐三彩俑)。

此圖為本裹襆頭、穿翻領胡服的男子(三彩俑)

隋唐婦女服飾

本圖為隋唐襦裙、半臂穿戴展示圖。

圖為穿襦裙、半臂、披帛的宮廷侍女(唐代壁畫)。

本圖為穿襦裙、半臂、披帛的婦女(唐代陶俑)。

此圖為袒領套衫半臂及襦裙穿戴展示圖。

本圖為穿窄袖短襦、袒領套衫半臂及長裙的婦女。

穿襦裙、半臂、披帛的婦女(新疆吐魯番出土絹畫)。本畫出土於張禮臣墓,原畫嵌在屏風上,畫面人物似為舞伎形象。圖中婦女頭挽高髻,額描花鈿,短襦長裙之外,還罩一件卷草紋半臂,足穿高頭絢履。左手拈著披帛,可惜已破損而難得全貌。從人物動態及手臂的姿勢來看,披帛的一端從胸前的衣襟中伸出,然後繞至背後。披帛的另外一端則由右手牽拈(右手也已破損,僅存手臂)。該圖出土表明,半臂這種服飾,早在初唐即已出現,不僅在中原地區流行,西北地區的婦女也同樣喜歡穿著。

此圖為穿襦裙、半臂的婦女。(唐代陶俑)

隋唐幃帽

戴幃帽、穿襦裙的婦女(唐三彩)。本圖婦女所戴的帽子,是帷帽發展變化而來,它雖然沒有寬檐的「斗笠」和網狀的紗面,但仍屬幃帽的一種,且比原來的形制更為簡便,所以在當時非常流行。它的作用,僅限於遮擋風塵,與原來用以「避人窺視」已完全不同。

隋唐幃帽及襦裙

襦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幃帽是婦女出行時,為了遮蔽面容,不讓路人窺視而設計的帽子。此圖為戴幃帽、穿襦裙的婦女(新疆吐魯番出土的彩繪陶俑)。

隋唐服飾

隋代髮式比較簡單,變化較少,一般為平頂式,將發層層堆上,如帽子狀。唐代初期仍有梳這種髮式的,只是頂部不如隋代那樣平整,已有高聳趨勢,大多作成雲朵型。到太宗時,髮髻漸高,形式也日益豐富。唐初婦女服飾,仍以小袖短襦及長裙為主,裙腰束至腋下。本圖為梳「拋家髻」、穿襦裙的婦女(陝西西安東郊出土陶俑)。

本圖為梳「單刀半翻髻」,穿窄袖襦、外加半袖、袒領露胸、長裙的婦女(陝西西安出土陶俑)。

到太宗時,髮髻漸高,形式也日益豐富。隋唐婦女日常服飾,大多為襦、衫、襖、裙等。唐玄宗開元年間,胡服盛行,男女皆穿著胡服胡帽。左圖為隋唐戴高冠、穿大袖衫的唐代貴婦。右圖為隋唐穿翻領胡服及條紋褲的婦女

左1穿襦裙、披帛的婦女(陝西乾縣李賢墓壁畫)。左2穿襦裙、半臂的婦女(陝西西安西郊出土三彩泳)。左3麻鞋(新疆吐魯番出土實物)。左4蒲草鞋(新疆吐魯番出土實物)。

隋唐皇帝冕服

隋唐時期,南北統一,疆域遼闊,經濟發達中外交流頻繁,體現出唐朝政權的鞏固與強大。在服裝服飾上也達到空前繁盛時期。隋文帝厲行節儉,衣著儉樸,不注重服裝的等級尊卑,經過20來年的修養生息,經濟有了很大的恢復。到了隋煬帝即位,崇尚奢華鋪張,為了宣揚皇帝的威嚴,恢復了秦漢章服制度。南北朝時期將冕服十二章紋樣中的日、月、星辰三章放到旗幟上,改成九章。隋煬帝又將其放回冕服上,也改成九章。將日、月分列兩肩,星辰列於後背,從此「肩挑日月,背負星辰」就成為歷代皇帝冕服的既定款式。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參加祭祀典禮時所戴禮冠。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的祭服。冕冠的頂部,有一塊前圓後方的長方形冕板,冕板前後垂有「冕旒」。 冕旒依數量及質料的不同,是區分貴賤尊卑的重要標誌。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上衣、硃色下裳,上下繪有章紋。此外還有蔽膝、佩綬、赤舄等。組成一套完整的服飾。這種服制始於周代,歷經漢、唐、宋、元諸代,一直延續到清代,綿延兩千多年。此圖為唐代戴冕冠、穿冕服的帝王(敦煌莫高窟220窟壁畫)。

戴冕冠、穿冕服的帝王(閻立本《歷代帝王圖》局部)。閻立本是唐代傑出的畫家,曾擔任過朝廷的要官。他常配合唐代的政治事件作畫,創作了許多重大題材的作品。據文獻記載,閻立本曾為唐太宗畫過像,並直接參与了唐代官服制度的制定。所以,他所畫的帝王服飾比較接近現實,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參加祭祀典禮時所戴禮冠。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的祭服。冕冠的頂部,有一塊前圓後方的長方形冕板,冕板前後垂有「冕旒」。 冕旒依數量及質料的不同,是區分貴賤尊卑的重要標誌。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上衣、硃色下裳,上下繪有章紋。此外還有蔽膝、佩綬、赤舄等。

隋唐皇帝便服

隋唐時期的士庶、官宦男子普遍穿著圓領袍、衫,上自皇帝下至雜役都可穿著,為當時的常服。此圖為穿對襟、闊袖便服衫的帝王(閻立本《歷代帝王圖》局部)。

隋唐官吏服飾

隋唐時期群臣服飾有袞冕(入朝、祭、親迎等服之)、氅冕(侯八旒、伯七旒、服七章,受冊、入朝、祭、迎親服之)、毳冕(子六旒、男五旒,服五章)、弁服(自天子以下,內外九品以上,朱衣裳,素革帶,穿皮履,為公服)、褲褶(五品以上為紫、六品以下為絳,宿衛及仗內加兩襠,為文官副職)、禮服(承襲隋朝舊,:頭戴介幘或籠冠,身穿對襟大袖衫,下佩圍裳,玉佩組綬一應俱全,在大袖衫外加著裲)等等。唐代官吏,除穿圓領窄袖袍衫外,在一些重要場合,如祭祀典禮仍穿禮服。也是隋唐時期官吏服飾的一個特點。左圖為戴小冠、穿大袖衫及裲襠的隋朝侍臣(河南洛陽出土陶俑)。中圖為戴介幘、穿大袖衫及裲襠的隋朝文吏(河南安陽張盛墓出土白磁黑彩俑)。右圖為戴盔帽、穿披風式外衣的隋朝武士(黃釉陶俑,傳世實物,原件現在藏上海博物館)。

隋唐服飾

盛唐以後,胡服的影響逐漸減弱,女服的樣式日趨寬大。到了中晚唐時期,這種特點更加明顯,一般婦女服裝,袖寬往往四尺以上。敦煌莫高窟出土的絹畫婦女及《簪花仕女圖》所繪的貴族婦女以及南唐二陵墓出土的陶塑婦女服飾,都是這一時期的典型樣式。唐代貴族婦女,頭簪特大花朵,身穿透明紗衣,紗衣的裡面不穿內衣,僅以輕紗蔽體,這是一種大膽的裝束,從中也反映出當時婦女的思想開放。大袖衫裙樣式為大袖、對襟,佩以長裙、披帛。此圖為敦煌莫高窟五代壁畫,頭戴鳳冠寶髻、金花簪蓖,珠寶頸鏈,大袖衫裙,披帛,圓頭履的貴族婦女。

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披帛,又稱「畫帛」,通常一輕薄的紗羅製成,上面印畫圖紋。長度一般為二米以上,用時將它披搭在肩上,並盤繞於兩臂之間。走起路來,不時飄舞,十分美觀。本圖為梳寶髻、穿短襦長裙、披帛及翹頭履的婦女(敦煌莫高窟唐代都督夫人太原王氏供養像壁畫)。

隋唐女穿男裝

隋唐婦女穿戴男裝 隋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披帛,又稱「畫帛」,通常一輕薄的紗羅製成,上面印畫圖紋。長度一般為二米以上,用時將它披搭在肩上,並盤繞於兩臂之間。另外,女裝男性化是唐代社會開放的表現之一,婦女穿著男裝是當時一種時尚。唐代男子服飾,主要服飾有圓領窄袖袍衫、胡服等。本圖為梳高髻或同心髻,穿圓領袍衫、小口褲,襦裙、披帛、半臂,淺履的年輕宮女(陝西省乾縣唐章懷太子墓壁畫觀鳥捕蟬圖)。

襆頭袍衫是唐朝男子的主要裝束,至天寶年間,婦女也模仿穿著。先是在宮掖,多為宮女所穿著,後來傳入民間,成為普通婦女所喜愛的服飾。女裝男性化是唐代社會開放的表現之一,婦女穿著男裝是當時一種時尚。從當時畫跡來看,婦女穿著男裝,並不都戴襆頭,也有挽各式髮髻而單穿圓領袍衫的。本圖為裹襆頭、穿圓領袍衫的婦女。(張萱《虢國夫人游春圖》局部)。

隋唐男子服飾

隋唐時期的男子服裝主要形式,為圓領袍衫。官員的袍衫一顏色來區分等級。 胡服流行於元、天寶年間。它的特徵是翻領、對襟、窄袖。在陝西等地的墓中壁畫有大量反映。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出土的絹畫中也有這類服裝的婦女。到了唐代,曾一度定為文武官員必佩之物,上面懸掛算袋、刀子等七件物品,俗稱「蹀躞七事」。開元以後,由於朝廷有了新的規定,所以一般官員不再佩掛。此圖為穿翻領胡服、腰束革帶、革靴的客使。

隋唐胄甲

唐代胄甲,用於實戰的,主要是鐵甲和皮甲。除鐵甲和皮甲之外,唐代鎧甲中比較常用的,還有絹布甲。絹布甲是用絹布一類紡織品製成的鎧甲,它結構比較輕巧,外形美觀,但沒有防禦能力,故不能用於實戰只能作為武將平時服飾或儀仗用的裝束。圖為胄甲穿戴展示圖。

唐代胄甲

初唐的鎧甲和戎服的基本保持著南北朝以來至隋代的樣式和形制。貞觀以後,進行了一系列服飾制度的改革,漸漸形成了具有唐代風格的軍戎服飾。高宗、則天兩朝,國力鼎盛,天下承平,上層集團奢侈之風日趨嚴重,戎服和鎧甲的大部分脫離了使用的功能,演變成為美觀豪華,以裝飾為主的禮儀服飾。「安史之亂」後,重有恢復到金戈鐵馬時代的那種利於作戰的實用狀態,特別是鎧甲,晚唐時已形成基本固定的形制,唐代的鎧甲,據《唐六典》記載,有明光、光要、細鱗、山文、鳥錘、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鎖子、馬甲等十三種。其中明光、光要、鎖子、山文、鳥錘、細鱗甲是鐵甲,後三種是以鎧甲甲片的式樣來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則是以製造材料命名。在鎧甲中,仍以明光甲使用最普遍。圖為唐代穿明光甲及戎服的武士復原圖。

圖為唐代穿明光甲及戎服的武士復原圖。

隋唐胄甲

本圖為戴兜鍪、穿鎧甲的武士。這種類型的鎧甲,比初唐更加精緻,甲衣上的裝飾,也更加繁縟細緻,是中唐時的典型樣式。

隋唐胄甲的演變

初唐的鎧甲和戎服的基本保持著南北朝以來至隋代的樣式和形制。貞觀以後,進行了一系列服飾制度的改革,漸漸形成了具有唐代風格的軍戎服飾。高宗、則天兩朝,國力鼎盛,天下承平,上層集團奢侈之風日趨嚴重,戎服和鎧甲的大部分脫離了使用的功能,演變成為美觀豪華,以裝飾為主的禮儀服飾。「安史之亂」後,重有恢復到金戈鐵馬時代的那種利於作戰的實用狀態。本圖從左至右依此為隋代胄甲、初唐胄甲、初唐胄甲、初唐胄甲、盛唐胄甲、盛唐胄甲、中唐胄甲、晚唐胄甲。

隋唐胄甲

《唐六典》列舉的十三種鎧甲中,最後一種名為「馬甲」。有人以為是當時戰馬所著,其實不然。根據東晉以後的習慣,只有人穿的胄甲才能稱「甲」,馬著的甲衣只能稱「具裝」,而不叫「馬甲」。圖中所穿的鎧甲,便是馬甲的一種。此圖為披甲的騎士。

隋唐五代冠帽

襆頭是一種包頭用的巾帛。早在東漢就已流行這種裝束,魏晉以後巾裹更加普及成為男子的主要首服。隋代襆頭較簡便。初唐襆頭巾子較低,頂部多呈平型,即為「平頭小樣」巾子。以後巾子漸漸增高,陸續出現「英王踣樣」巾子、「官樣」巾子、「開元內樣」巾子等。襆頭有軟腳襆頭和硬腳襆頭。除襆頭外,還有紗帽等。左1圖為巾子(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出土實物)。左2圖為「平頭小樣」巾子(四川邛崍石雕)。左3圖為「英王板踣樣」巾子(陝西咸陽出土陶俑)。左4圖為「開元內樣」巾子(陝西西安東郊出土陶俑)。

五代服飾

  五代自後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至南唐交泰元年(公元958年)約50年,雖處於五代十國分裂時期,但服飾方面官服仍大體沿襲唐制。一般服飾,如襆頭巾子,頭腳都用硬腳,形式也出現不少變化,如團扇形、蕉葉形、平展伸直形、翹上形、反折形等,並用珠絡為飾或金線棱盤。五代的裹巾如後唐李存勖當皇帝,有聖逍遙、安樂巾、珠龍便巾、清涼巾、寶山巾、交龍巾、太守巾、六合巾、舍人巾等種種名稱。南漢劉氏作平頂帽,名「安豐頂」。南唐韓熙載在江南造輕紗帽,稱「韓君輕格」。他所戴巾子,比宋代的東坡巾還要高。西蜀王建喜戴大帽,出行時恐人認出,故令百姓也戴大帽。王衍戴形如錐狀的尖巾,晚年又推出小帽,叫作「危腦帽」。其嬪妃衣道服、戴蓮花冠、作高髻。後蜀孟昶末年,婦人競治高髻,名「朝天髻」。南唐昭惠後周氏梳高髻,飾首翹鬢朵之妝。著纖裳(細腰裙)。   後唐同光年間,帝見晚霞雲彩可愛,命染坊作霞樣紗做千折腰,分賜宮嬪。後民間競作彩裙,名「拂拂嬌」。五代婦女有一種披於頸間領下的帔,名為「訶梨子」。衣服式樣漸趨俏麗方面發展。

五代婦女服飾

本圖為穿襦裙、披帛的婦女(顧閎的《韓熙載夜宴圖》局部)。南唐後主李煜統治時期,曾想擢用中書侍郎韓熙載為相,但聽說韓熙載不聞政事,縱情聲色,經常聚集聲伎密友於家中夜宴。於是派當時的畫院畫師顧閎中窺視和默記賓客夜宴時的情景,然後繪成圖稿呈給李煜。這幅畫稿,就是在中國繪畫史上享有盛譽的《韓熙載夜宴圖》。畫面所繪的人物服飾及生活器具都比較真實,反映了這個時期的情況。圖中男子除韓熙載及另一僧人以外,都戴襆頭著襕袍,襕袍的顏色,一律用綠色,似與當時的制度有關。襆頭的兩腳,微微下垂,可能在中間納有「絲弦」,故有一些彈性,是晚唐五代通用的樣式。韓熙載本人,則頭戴紗帽,身穿寬衫,腳著練鞋,完全是一種家常便服。圖中婦女服飾,也符合當時的實情,以短襦及長裙為主,也有圓領袍衫。腰間一般都用絛帶系束,餘下部分下垂,形似兩條飄帶。披帛較唐代狹窄,但長度有明顯增加,長度大約在三至四米之間。

五代鎧甲及戎服

本圖為五代時期穿鎧甲及戎服的武士復原圖。

隋唐五代冠帽   

隋唐五代冠帽 襆頭是一種包頭用的巾帛。早在東漢就已流行這種裝束,魏晉以後巾裹更加普及成為男子的主要首服。隋代襆頭較簡便。初唐襆頭巾子較低,頂部多呈平型,即為「平頭小樣」巾子。以後巾子漸漸增高,陸續出現「英王踣樣」巾子、「官樣」巾子、「開元內樣」巾子等。襆頭有軟腳襆頭和硬腳襆頭。除襆頭外,還有紗帽等。左1圖為巾子(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出土實物)。左2圖為「平頭小樣」巾子(四川邛崍石雕)。左3圖為「英王板踣樣」巾子(陝西咸陽出土陶俑)。左4圖為「開元內樣」巾子(陝西西安東郊出土陶俑)。


推薦閱讀:

馬雲說:2018中國經濟會迎來前所未有機會,農業也會有新的機遇抓住機會一定致富!
關於珠寶市場發展解析
這種手相易得幫扶,容易發展
姓名,影響運勢及命運的發展
陳鑫:中國太極拳發展史上一座里程碑

TAG:中國 | 服飾 | 發展 | 美的 | 國服 | 變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