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生活:孝敬父母是最大的善功
孝敬父母是最大的善功
父母之恩:恩重如山,情深似海。在人的一生中,對自己恩情最重的莫過於父母。
一、知孝:知道為什麼要孝順父母!
孝順父母是穆斯林的傳統美德,每一位穆斯林對父母都應當知恩報恩,要報恩首先要知道父母對自己究竟有什麼恩。唯有知恩的人,才能發起深重的報恩心。記得曾在電視里看到這樣一個話題:算一算父母從小到大的撫養費需要工作多少年才能還清。這個帳真的要好好算算。
第一、孝敬父母是真主的命令:在穆斯林看來,孝敬父母、善待老人是真主所命之事,是信仰完善的一種體現。
伊斯蘭教提倡天道和人道的結合:崇拜真主,是天道的要求;孝敬父母,是人道的基本。《古蘭經》說﹕「你的主曾下令說﹕你們應當只崇拜他﹐應當孝敬父母。」(17﹕23) 又說﹕「我曾命人孝敬父母。」(29﹕8﹔46﹕15) 這樣的話在《古蘭經》各處啟示中重複了十一次﹐每次結合不同的啟示情節﹐提醒人們不要忘記自己的父母﹐不僅應當供養﹐而且應當全面體貼﹐畢恭畢敬地侍奉父母。
伊斯蘭教把孝敬父母與信仰真主、崇拜真主放在同等的地位,可見伊斯蘭教對孝道的重視。
第二﹑孝敬父母是最大的善功:孝敬父母是真主與穆斯林的道德契約﹐規定為社會道德規範的第一條﹐否則為違背約言﹐犯了爽約的罪過。
阿布·阿布杜·拉赫曼向真主的使者求教﹐他問﹕「真主的使者啊﹗請告訴我們﹐什麼行為最能取悅於真主﹖」先知穆聖回答說﹕「按時禮拜。」 阿布又問﹕「其它的行為呢﹖」 先知穆聖回答說﹕「孝敬父母。」 阿布再一次問﹕「此外﹐還應做什麼﹖」 穆聖回答說﹕「然後才是為主道而奮鬥。」
第三﹑孝敬父母是天經地義的責任:孔子說:「夫孝,天之經也,地之儀也,民之行也。」「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在大自然中,動物間的孝敬與恩愛,感恩與回報打動著人們的心。
水之有源,樹之有根,人之根源,便是生養自己的父母。沒有他們,我們命從何來?沒有他們,我們何以長大成人?真主創造了我們,借父母的塞白卜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當我們還在母腹中時,父母就開始為我們能平安地出世而操心,當我們伴著第一聲哭聲墜地時,雙親就滿懷欣慰地開始承擔起了哺育我們成長。
真主教導我們:「我曾命人孝敬父母——他母親弱上加弱地懷著他,他的斷乳,是在兩年之中——〔我說〕:「你應當感謝我和你的父母;惟我是最後的歸宿。」(31∶14)。
在我們小的時候,父母把我們視為珍寶,把我們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的養育了我們,總想把他們最好的留給我們。或許每個父母的能力有大有小,但是他們對兒女的那份深情深愛都是一樣,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健康快樂的成長,因此,無論父母能力大小,財產多少,都應該無條件的孝敬父母。
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們養大,又操持著我們結婚生子,一輩子為我們操碎了心。父母一輩子都把心放在兒女身上,為兒女吃盡了苦,受盡了累,卻從無怨無悔。可當父母年邁需要我們照顧的時候,我們又做了什麼?當我們有了自己的小家之後,又有幾個人真正的時刻想到過父母,牽掛關心過父母。甚至很多人連自己父母的名字和生日都不記得,他們唯一記得的是,沒錢了就伸手向父母要。總覺得父母欠他們的一樣,總覺得花父母的錢理所應當天經地義。
有一位母親30多歲的時候,她有個孩子七八歲。有一天,下著雨,兒子走在前頭,母親走在後面,因為路滑,孩子一不小心從橋上掉了下去,落到水裡。母親瞧見,像瘋了般地跳進水,一把抓住兒子。母親不會游泳,只知道在河水裡拚命地托著兒子。在危急關頭,幸好有位水性很好的路人經過,將母子倆救了起來。
幾十年後,像是天意的安排一般,有一天,母子倆再次經過這座橋。只不過這位母親已經60多歲了,由於多年的操勞,她行動已經很不便,但依然走在後頭。老母親腳一滑,從橋上掉下了水裡。兒子回頭看到母親落水,橋離水面並不高,於是,他手裡拿著扁擔,站在橋上,把扁擔伸進水裡,喊母親快抓住。只可惜,老母親連伸手的力氣也沒有,被水沖走了。一天後,人們在下游發現了老母親的屍體,都抹著淚說:母疼兒是長江水,兒孝母是扁擔長啊。
二、懂孝:懂得如何孝順父母!
我們先看一下漢字的「孝」,一個缺了腿的「老人」被「兒子」頂在頭上。這就是孝的真諦。「孝」, 上面是個「老」字頭,下面是個「子」字底,它代表什麼?你一看就明了了,這叫會意,你看這個字你就能體會它的意思。這講什麼?老一代和子一代一體,這叫孝。合在一起叫孝,你分開了,這個老一代和子一代分了那就不成為孝字,就不孝了。現在人講所謂代溝,代溝是把老一代和子一代用一條溝把它隔開了,那就沒有孝了。
孝敬的「孝」從漢字結構上分析,上面是「老」,下面是「子」,老人在子女的頭上。這就告訴我們,孝敬老人就是尊重老人,關心老人,包容老人,處處要想著老人,把老人放在最上面、最前面。
伊斯蘭提倡孝敬,視孝敬雙親為高尚的美德。如何孝敬父母呢?《古蘭經》和聖訓有明確指示。
一、順從父母,不違抗父母的正確命令,只要他們不命人去犯罪。真主說:「如果他們倆強迫你給我舉伴你無法理解之事物,那麼你就不要順從,但在今世你要善待他倆。」(31:15)
二、善待父母,響應他們的召喚,即便她是一位非穆斯林,穆聖說:「天堂在母親的腳下,不孝敬父母的人,不能進入樂園。」
三、未經父母同意不能參加志願兵役或出門旅行,除非去服義務兵役。穆阿維葉.本賈黑邁.素來米傳述:「我來到穆聖跟前說:『穆聖啊!我要和你一起出征,想博取主的喜悅和後世幸福。』穆聖說:『緩一緩吧,你母親還健在嗎?』我說:『是的。』穆聖說:『你回去孝順母親吧。母親腳下是天堂。』」
四、不說令父母煩惱和傷心的話,真主說:「如果他倆之一或兩人在你跟前上了年紀時,你不可對他倆說表示厭惡的話,更不許呵斥他倆。」(17:23)穆聖也說:「早晨討父母喜歡的人,真主已為他打開了天堂之門;晚上惹父母惱恨的人,真主已為他打開了火獄之門。」
穆聖說:「你應當對他倆說有禮貌的話。」子女對父母說話不可高聲,說話的音量不得超過父母,除非是父母耳聾。對父母的稱呼要禮貌,不能沒大沒小不分輩份呼喚父母的名字。也不能因為自己的孩子會叫爺爺、奶奶的名字而高興。更不可罵自己的父母。為了保護自己父母的尊嚴,也不罵別人的父母。
據伊本·阿巴斯傳述,穆聖說:「只要孝敬的孩子仁慈地看他父母一眼,真主就會針對其每一眼而記錄下善功」穆聖又說:「身為兒女者,只要以憐憫與敬愛的眼光看望他的父親和母親,必獲得一次正朝與副朝的回報。」
五、對待父母態度和藹恭敬、語氣溫和謙恭,凡事要做到畢恭畢敬,真主說:「你對他倆說話要溫和,要畢恭畢敬地服侍他倆,並說:『主啊!求您慈憫他倆,就像他倆在我年幼時撫育我一樣。』」(17:23-24)
孔子說,犬馬也都是有人餵養的,如果對父母不是發自內心地孝與愛,那麼,視父母和犬馬又有何異?
六、穆斯林不能忤逆和辱罵自己的母親,這屬於大罪。阿卜頓拉.本阿慕爾傳述:「穆聖說:『辱罵自己的父母是大罪。』人們問:『穆聖啊!有人會罵自己的父母嗎?』穆聖說:『是的,罵別人的父親;罵別人的母親,激怒別人回罵他的母親。』」(《穆斯林聖訓錄》)
七、滿足母親的基本需求,替他們料理事物,接續他們喜歡的人,經常為他們祈禱,為他們向真主求饒。穆聖說:「父母是天堂最正中的門,要棄要守這道門,就看你自己的意願了。」
孝順父母,就是讓父母衣食無憂,父母有病,照料父母要和顏悅色,不能給父母臉色看。父母喊的時候:答應要快;叫你做事:行動要快。說話時:要恭敬聽;責備時:要順從改。外出、回來都要說一聲;長輩喜歡的,要準備好;不喜歡的,要趕快拿走;要珍愛身體,省得長輩擔心;要有好品德,免得父母羞愧。
有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兒子因為母親病重,急於回家探親。由於當時正值春運高峰,買不到票,兒子就騎著摩托車帶著妻子回家探望母親。兒子騎車800里,歷經艱辛,終於趕到家,只求見娘一面。殷殷孝子情,拳拳赤子心,他做人的真情孝心,實在是值得我們今天效法和學習。
在生活中,我們要尊重父母、體貼父母、包容父母。長輩不喜歡我,還能孝順長輩,是真孝;長輩犯錯誤了,要和顏悅色輕聲細語的勸說,甚至於因此被長輩責打,也不能心生怨恨。
漢朝有一位孝子,名叫韓伯俞,他侍奉母親非常的孝順,由於母親對他的教導十分嚴格,韓伯俞一不小心做錯了事,母親就會用手杖打他,雖然很痛,但是韓伯俞總是忍受著,不敢有違抗的行為。有一次,他做錯事,母親打他的時候,他卻大哭起來了。母親覺得很奇怪,就問他說:「以前打你,你從來就沒有哭過,今天為什麼哭了呢?」韓伯俞哭著說:「以前母親打我的時候,我覺得很痛,知道您年輕有力氣,身體還是很健壯的,今天母親打我,我卻覺得不疼,知道您的氣力漸漸衰弱,必定身體狀況不如從前了,我非常難過,就哭了出來。」
三、行孝:用自己的真心和行動回報父母
孝敬父母,是子女以實際行為表現出來的。為什麼現在的人不知道孝順父母呢?
第一個原因:他們不知道孝敬父母是天命。一個家庭中有不孝之子,不僅是個人的事情,而是整個社會的事情。所以,一個人若不孝敬父母,就是違反了天命,觸及了做人的底線。
第二個原因:父母不是超人,父母都會有生老病死。而我們也都有老的時候。年輕時幹什麼都行,無所畏懼,但一旦老邁,身體衰弱,必須有人照料。自己不孝敬自己的兒女,自己的兒女怎麼會照顧自己呢?
第三個原因:兒女們自私自利,不肯付出代價。人不孝敬父母,就是「自私」。孝敬父母,不光是嘴上說說,還要付諸行動。有些年輕人,當自己的小孩生病的時候,總是趕緊帶孩子去看醫生。往往看一個不夠,再換一個,不行再換,看三個四個都不嫌煩。就是忙得團團轉,也毫無怨言。孝敬父母也是要付出代價的。你需要花時間、花錢、花精力在父母身上,父母沒病時要及早預防,不要等到父母病危才想起來給父母看病,不要等到父母走不動時才想起帶父母外出旅遊。
第四個原因:兒女們對父母有誤會和偏見。有一個年輕人,在外地工作,他想讓父母幫他帶孩子,可是他父母的確患有心臟病和腦梗塞,他以為是父母故意推拖,氣得要死。從此他就賭氣不再搭理父母。所以,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孝敬父母,是我們跟父母之間可能有很多誤會,本來不是什麼問題,卻因誤會製造出問題來。
第五個原因:不願包容父母的缺陷。有些兒女抱怨父母動作遲緩、倚老賣老;有些兒女抱怨父母沒本事,沒給他們留下家業;有些兒女抱怨父母說話啰嗦、顛三倒四。
今天很多時候我們都以為,千錯萬錯都是父母的錯。所以當我們跟父母關係不好的時候,我們總是怪罪他們。我們不知道自己虧欠了父母多少,不知自己得罪父母有多深。我們常意識不到要尊重父母,我們常常忽略父母,我們的冷漠,也會帶給父母很大傷害。我們要想好好地孝敬父母,一定要先謙卑地向父母認錯,除去橫在你和父母中間的牆,才能與父母有好的關係。
這個世界上確實有一些很不稱職的父母,給兒女帶來很深的傷害。受過這種深層傷害的孩子,很難做到孝敬父母。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唯一的辦法是饒恕。你要明白的是,你不饒恕對方,受罰的不是對方,而是你自己。你裡面懷著恨,對過去的傷害不寬恕,跟自己、跟他人、跟自己孩子的關係也沒有辦法好。
孝順父母難在何處?有一天,孔子的學生子夏問孔子什麼是孝,孔子回答得很簡單,只說了兩個字:「色難」。就是說給父母一個好臉色是最基本的孝道,和父母說話是否和氣?有沒有給過父母臉色看?兒子在父母面前總保持愉快的表情和容顏,這是很難的。
「色難」難在何處?難在很難有一顆恭敬的心,就是說,經常對父母微笑,經常敬重地對待他們,關心他們的精神生活。不嫌棄,不抱怨,想對母親發脾氣時克制一下,始終和顏悅色對待父母,她們就會生活得開開心心的。
為什麼孝順的人都會發家致富,平平安安,而不孝之人有的不發財,有的發了財也守不住?因為真主的慈憫取決於父母的喜悅。穆聖說:「真主的喜歡取決於父母的樂意,真主的惱恨取決於父母的怨恨。」真主有厚生之德,最喜歡人厚道孝順了,這樣的人即使身處絕境也會有真主護佑的。
父母為根, 兒女為花果, 在世父母心情好身體好, 則兒女必繁榮順遂發達。不顧老母只顧老婆兒子,就如毀壞了樹根,還妄想開花結果呢。一切財富、名譽、地位,都是外在表象。德行才是根本,厚德載物這句話絲毫不假。一個連父母都不肯包容的人,肯定是一位斤斤計較、眥牙必報、不大氣的「小人」。沒有大氣,何以成大事?
父母去世後,子女也可繼續敬孝,其方法如下:
一、做一個清廉的,教門上進步的人。
對於父母親來說,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兒女的清廉。清廉的兒女,在父母活著時是孝子,父母去世後,也能得清廉兒女的濟。穆聖說:「人一去世,他的功課就中斷了,除過三件事:永恆的施捨;對人有益的知識;清廉的禮拜的後代。」
二、接續亡故父母的親友。
在父母亡故後,對父母的生前友好親屬繼續保持聯繫,也是一種對父母的敬孝。有人問穆聖 :「我父母已去世了,我還可以對他敬孝嗎?」穆聖答道:「可以,你可以為他倆求饒。執行他倆的約會。尊敬他倆的朋友,聯繫他倆的骨肉近親。」
三、為父母求饒、祈禱、施捨。
活人為亡人的求饒、祈禱及施捨等,其回賜都可到於亡人。阿依舍傳述的一段聖訓說:一個人來見穆聖說:「主的使者啊!我的母親突然亡故了,她沒有遺囑,我認為,如果能說話 ,一定她要施散。那末,如果我替她施散,她能否獲得回賜呢?」穆聖答道:「能」。
推薦閱讀:
※年過50的張曼玉美到發光,為何還是如此的美?
※你是否也有人生思維空白段,么有工作,么有想法,么有鬥志、沒有方向?
※如果你在餘生中只能說三個詞語,你會選哪三個?
※在設計的過程中,怎樣讓自己變得更聰明?(上)
※去寺廟做義工三天,準備跟組織者一起去,但是要交1000元行程費,靠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