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法華經要義(惟賢法師)

佛陀指示我們,要利用我們有限的生命,轉惡成善、轉邪成正、轉染成凈、轉識成智,這麼四個「轉」字,就包含了佛教積極利他精神的人生觀。我看過那麼多的哲學論著,中國的、西洋的,我看還沒講出這個道理的。那些哲學出自於第六意識分別,其空間有限、時間有限、所見的有限,只看到心不看到物,只看到物不看到心。什麼經驗論、理性論、唯心論、唯物論,這些東西在佛家來看是片面的觀點。世間哲學不能統一看問題,佛教的法界觀就不同,對宇宙作統一協調的認識,從宏觀上看世界,不分別宏觀、微觀,從一點可以了知面,從面也可以明了整體,這就是佛教統一的世界觀。從統一上看問題,心物綜合,有心就有物,有物就有心,這種唯心論是佛教的特色,不同於現代哲學、心理學,跟現代的唯心主義也是兩碼事,大家要明白這個道理。 一心三觀

天台宗是中國的一個佛教宗派。天台宗的教義,主要依據《法華經》,是以「一念三千」和「三諦圓融」為中心思想的獨立學派。中國天台宗一祖慧文、二祖慧思、三祖智者,印度初祖是龍樹菩薩。

《中論》中有偈云:

眾因緣生法,

我說即是無。

亦為是假名,

亦是中道義。

慧文讀《中論》時,由此偈就悟入「一心三觀」。什麼是一心三觀?即一切法、一切事物,都離不開「空、假、中」三個範疇。

「空」,就是本體不實在,萬法無自性,是因緣生法,如幻如化。

「假」,就是在因緣生法、如幻如化的現象上,假名安立一切事物的名詞。假名,只有幻象,沒有實體。

「中」,就是那個法裡頭既有幻象的假有,又有無自性的空。亦有亦空,非有非空。「亦有」,就是它有幻象存在,有假名存在,「亦空」,就是自性空,沒有常恆不變的自體。「非有非空」呢,就說不是常有,不是實有,也不是斷滅,所以叫非有非空。「非有」,就是不落「常見」,「非空」,就是不落「斷見」。常見和斷見都是邊見,叫做邪見,都不符合中道(中觀)。

由「空、假、中」三觀能消滅三惑。三惑就是指: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

由空觀消滅「見思惑」。見思惑又雲見愛、見修、四住、染污無智、枝末無明、通惑、界內惑,皆概括三界煩惱之通稱。見惑者諸種之妄見,邪分別計度道理而起之我見邊見等妄惑也;思惑者貪嗔痴等之迷情,思慮世間事物而起之妄惑也。十法界再分,每一法界又有十界,各自相具,故共為百法界。此百界之每一法界各具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之十種事理(十如是),故百界共有千如,即百界千如。此千如各有眾生、國土、五陰三世間之別,則相乘而為三千世間,或叫做三千諸法,是一切法的總稱。在我們日常的一念之中,三千諸法能夠同時具足,這是天台宗的觀法,叫「一念三千」。起染念就是凡夫境界,六凡法界;起凈念就是聖者境界,四聖法界。為凡為聖,即在一個念頭之中,因而起每一個念頭都要特別注意!不要念念落在凡夫境界上,要與善法相應,轉染成凈。佛教的凈宗念佛、禪宗參禪、密宗修法、律宗持戒、天台止觀等,其實都是在降伏念頭、調伏念頭,以保持正念,用的是這個轉染成凈的功夫。一心三觀

天台宗是中國的一個佛教宗派。天台宗的教義,主要依據《法華經》,是以「一念三千」和「三諦圓融」為中心思想的獨立學派。中國天台宗一祖慧文、二祖慧思、三祖智者,印度初祖是龍樹菩薩。

《中論》中有偈云:

眾因緣生法,

我說即是無。

亦為是假名,

亦是中道義。

慧文讀《中論》時,由此偈就悟入「一心三觀」。什麼是一心三觀?即一切法、一切事物,都離不開「空、假、中」三個範疇。

「空」,就是本體不實在,萬法無自性,是因緣生法,如幻如化。

「假」,就是在因緣生法、如幻如化的現象上,假名安立一切事物的名詞。假名,只有幻象,沒有實體。

「中」,就是那個法裡頭既有幻象的假有,又有無自性的空。亦有亦空,非有非空。「亦有」,就是它有幻象存在,有假名存在,「亦空」,就是自性空,沒有常恆不變的自體。「非有非空」呢,就說不是常有,不是實有,也不是斷滅,所以叫非有非空。「非有」,就是不落「常見」,「非空」,就是不落「斷見」。常見和斷見都是邊見,叫做邪見,都不符合中道(中觀)。

由「空、假、中」三觀能消滅三惑。三惑就是指: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

由空觀消滅「見思惑」。見思惑又雲見愛、見修、四住、染污無智、枝末無明、通惑、界內惑,皆概括三界煩惱之通稱。見惑者諸種之妄見,邪分別計度道理而起之我見邊見等妄惑也;思惑者貪嗔痴等之迷情,思慮世間事物而起之妄惑也。

據小乘俱舍宗,見惑凡八十八種,稱為見惑八十八使。即見道所滅的根本煩惱有五利使(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五鈍使(貪、嗔、痴、慢、疑)等十惑。於見道觀三界之各四諦,其所斷的見惑各各不同,即於欲界苦諦所斷有十使;集、滅二諦所斷各有七使(除五利使中之身見、邊見、戒禁取見);道諦所斷有八使(除五利使中之身見、邊見),共斷三十二使。於色界、無色界各四諦所斷皆如欲界,然各諦之下又除嗔使,故各斷二十八使。色界、無色界共計斷五十六使,故三界共計斷八十八使。十惑中,小乘以貪、嗔、痴、慢四者通於見修二道所斷,疑與五見,則唯為見所斷,說修惑有八十一種,稱為修惑八十一品。即修道時所滅的根本煩惱計有十種,在欲界有貪、嗔、痴、慢,在色界、無色界各有貪、痴、慢。若以此十種配合九地,更依煩惱的強弱來分,則由上上品至下下品九種,共為八十一品。見惑八十八使與十種修惑,合稱九十八隨眠。這些都是由「空觀」就能斷除的。

由假觀消滅「塵沙惑」。塵沙惑指能障礙俗諦的事智,令菩薩化道不得自在的無數染污無知。「塵沙惑」就是對於一切宇宙森羅萬象,我們受它蒙蔽不能了解,就發生所知障。修「假觀」,觀一切現象幻有,假名安立,就可斷塵沙惑。

由中觀消滅「無明惑」。無明就是迷於中道,有偏見叫無明惑。迷於中道第一義諦的煩惱,即障覆中道的根本無明,為一切生死煩惱之根本。因為不了一法界的微細煩惱,遂成法性的障礙。此無明惑,聲聞、緣覺不知道,只有菩薩能了知、斷盡,故又稱別惑。修習中觀般若,能破除無明惑。

消滅「三惑」就能證得「三諦」。哪「三諦」?即由「空觀」消滅「見思惑」證入「真諦」;由「假觀」消滅「塵沙惑」證入「俗諦」;由「中觀」消滅「無明惑」證入「中諦」。稱為「三諦,」即三種真理。「真諦」是一切法空;「俗諦」是一切法有,妙有;「中諦」不偏於一邊,「亦有亦空,非有非空」。

再由「三諦」而圓成「三德」,即般若德、解脫德、法身德。般若德就是有智慧,包括屬於了解世間因緣生法的「盡所有行智」,和了解真如的「如所有行智」。由「假觀」消滅「塵沙惑」就證得解脫(解脫德),既不為煩惱所擾,也不為所知障所惑,不受理蔽,成就般若德。由「中觀」消滅「無明惑」就證得如來法身(法身德)。

般若德、解脫德、法身德,這三德都是佛的境界。修「三觀」,斷「三惑」,證「三諦」,最終圓成「三德」,就是天台宗主要的教義。但是具足三觀不離一心,「空、假、中」不離一心。一心生萬法,這個萬法包括有情世間、器世間、聖者世間。這就是一心三觀,又叫圓融三觀、不可思議三觀、不次第三觀等,是天台宗圓教的觀法。天台宗說宇宙萬有,都具有空假中三種諦理,而這三種諦理又互具互融,空即假中,假即空中,中即空假,如果我們在一心之中這樣作觀,即叫做一心三觀。

百界千如

一個人起一個心念就通於十法界。十法界即包含聖者(聲聞、緣覺、菩薩、佛)四界和凡夫(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六界。「十法界」中每一法界又有十界,叫做「百界」。一心就有百界。仔細觀察「百界」呢,每一界又包括「十如」。哪「十如」?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為「十如」。不管你心法、色法,精神現象、物質現象,都有這個「十如」,都從這個來分析。

如是相,這個法表現於外就有他的相狀。動物也是一樣、植物也是一樣、礦物也是一樣的,各有它的相狀。這是屬於現象界。

如是性,名種法它有本性。地以堅為性,水以濕為性,火以暖為性,風以動為性。

如是體,萬法有它的本體、有它的體質存在,身體相貌各方面是結合起來的。

如是力,即萬法可以發揮它各自的功能。「力」就是功能。不管精神還是物質都會發生功能。精神有精神的作用,物質有物質的作用。

如是作,「作」就是造作。它的行動、它的行為表現就是造作,前滅後生,生生不息。

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即一切事物的產生有它的主因、有它的助緣,由因緣成熟得到某種果報。

如是報,就是看落在哪一界,哪一趣。

如是本末究竟,從「相」到「報」,這九種從始到終就是「本末」。「究竟」呢,就是離不開真如、離不開真心、離不開唯心所造。

所以森羅萬象,不管精神的、物質的,從各方面分析,都不出一心。這個「心」在聖就是真如、真心;在凡就是無明障蔽、妄心。

以上是解釋十如的意思。

一念三千

「一念三千」,我們生一念就通於這個三千世間的境界。學佛的人,不可以不注意這個事情。禪宗參禪,要提起你的念頭;凈宗念佛,要消滅你的妄念;密宗修法,身口意三密結合,目的是要達到大圓滿境界,證得空性。證空性就要離開虛妄,就要保持「正念」或者「凈念」。「正念」就是不邪,走正道;「凈念」就是不染污,保持清凈。佛法修行,就要有這個「保持正念」的功夫。否則你念頭不正,就容易落入惡道之中:貪心重、慾望重墮落餓鬼道;嗔心重,想搞鬥爭,就墮落修羅道;起了害人之心,一念殺欲,墮入地獄道;痴心重,不信因果,詆毀三寶,就墮入畜生道。這個念頭很要緊,一個念頭不慎,就會墮落呀。一念之差,墜入深淵,掉下懸崖,悔之晚矣。

清末民初高僧諦閑法師是天台宗的四十三代祖師,在近代很有名。他有一段話解釋這個「一念三千」的「一念」,說明這個心念的重要。他說:「若起一念心,清凈平等,不著有為,不滯無為,即佛因也。若起利人心,拔諸眾苦,菩薩因也。無大悲心,但求獨善,緣覺因也。知苦發心,以求自樂,聲聞因也。以滯著心,作大善事,天因也。悠悠散善,無勇猛心,人因也。雖發大善心,我慢勝他故,修羅因也。起大惡念,作諸惡事,地獄因也。起多貪心,慳吝不舍,餓鬼因也。起嗔恚心,造殺生業,畜生因也。」

人的這個心念哪,「萬法唯心,一切唯心造」是可以證明的真理。天台宗一方面是根據《中論》建立「空、假、中」三觀,由三觀斷三惑、證三諦、圓三德,另一方面,根據《法華經》一心有百界十如,進一步闡發出「一念三千」的道理。一念三千,不出一心。在一念三千之中,鼓勵我們要走佛乘。《法華經》由「權」到「實」,引人入佛道,走佛道才究竟。「開權顯實」就是這個經的內容。

法華經》開顯三諦圓融

第三點,佛說《法華經》,彰明大乘知見,開顯三諦圓融。真諦與俗諦是相結合的,真諦、俗諦結合就是中諦。真諦、俗諦、中諦合稱為「三諦」,即三種真實的道理。這話怎樣講呢?「真諦」即是「勝義諦」,屬於出世間法、無漏法;「俗諦」屬於世間法、有漏法。

能夠證得真諦就要透視俗諦,從一切因緣生法中了解諸法性空,達到勝義的境界。所以談真諦並不是廢除俗諦;說出世間法並不是說不要世間法。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講過: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覺。

離世覓菩提,

猶如尋兔角。

禪宗論道就在平常生活中,能透徹觀察、不迷戀、不執著,視諸法如幻如化,當體即空,就可以悟得真諦。所以真諦不離俗諦,這個思想在《法師功德品》中佛有幾句很重要的原話:「若說俗間經書、治世語言、資生事業等,皆順正法。」

這幾句話大家仔細聽啊!世俗間的聖賢教人做好人的這些書,象我們中國儒家的「四書五經」乃至道家的《道德經》,西方古代哲人譬如羅馬帝國以前的蘇格拉底、柏拉圖的著作,這些都是世俗間的經書,對於做人、立身處世有很多好處。

「治世語言」就是指能夠治理世間的語言,這包括得很寬,政治、經濟、科學、哲學,凡有利於世間的統統都包括在「法門無量誓願學」的範疇裡面,都可以學,都可以看。現在佛學院開設的課程,70%是佛學,30%是世間學問,包括外語、文學、法律、歷史、政治、地理、經濟都在裡面。並不是什麼都不可以學,而是要博學多才,才能做好弘法利生的事業。

這個「不二法門」是什麼呢?就是開頭講的《法華經》里那個法界觀,「理事不二」。在我們佛典中,講「不二」就是統一地觀察現象,統一地觀照一切。色心不二、色空不二、修證不二、依正不二……有很多「不二」,也可以叫「無二」。你不要象世間哲學一樣的,什麼主觀、客觀,理性、經驗,唯心、唯物,在佛教來講那是片面的,色心不二嘛,統一來看,色空不二就是《心經》講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因緣生法的一切現象它本體就是空,也就是空性所顯的這一切現象不能把它分開的呀!

了解諸法實相,你要從現象中深一步透視,深一步觀察。「不二」他分不開的。什麼叫「修證不二」呢?你在修行中積一分功德、修一分善,就有一分善的果報放在那裡,就可以斷一分無明。修與證是結合的,也是同時的,有修就有證。所以這點你們居士要注意,你不要怕沒有功德,你能夠行善、你能夠供佛、布施,同時就有功德存在。等於凈土宗講的「念佛的人,西方極樂世界蓮花就為你開,你當下越念得好,蓮花當下就越長得大,光明就更大。假如你當下退墮了,你不念了,蓮花當下就萎謝了、凋謝了。」當然這個念是正念,是以慈悲喜舍之精進心來念,與佛心相應,就可感果。這個就是修證不二,因果俱有。

還有「依正不二」。什麼叫「依正不二」呢?依就是依報,正就是正報。「正報」是我們的「五蘊身」,「依報」就是所認識的外在境像,比如物質、享受的生活,包括山河大地、田園舍宅等都是依報,即我們認為自身所依止的。「依、正」是不能分開的。在唯識學來講,當這個生命識投生的時候,由業種激動識種,識種激動大種(大種就是四大種子),在這個時候就顯形,內變根身,外變器界。有此根身,就有此器界。也就是說有這個正報就有這個依報,不能把它分開。所以一個人的人生和際遇與他過去的因是分不開的,正報、依報是分不開的。你是什麼人?你遭遇什麼?你遇到什麼境界?這是由因來決定的,你不能把它分開。這一點諸經論中都講得有,唯識學中講得尤其細緻。這就是「不二」。

「二」是什麼呢?是相對的;「不二」是絕對的。注意這個問題,世間上一切事物,世間上的一切學術都是相對真理。而佛法講的真如境界,由相到性,性相不二,顯示真如的本體,這就是「不二」。法門不二,實相也是不二。實相就在諸法中求,也是「不二」。這一道理比較高,這個就叫「不二法門」。我只是口頭上講,實際上要深入「不二法門」,更重要的是還要修證。我們凡夫只能說理論上有這麼個見解,還說不上親自體證。

法華經》開顯三諦圓融

第三點,佛說《法華經》,彰明大乘知見,開顯三諦圓融。真諦與俗諦是相結合的,真諦、俗諦結合就是中諦。真諦、俗諦、中諦合稱為「三諦」,即三種真實的道理。這話怎樣講呢?「真諦」即是「勝義諦」,屬於出世間法、無漏法;「俗諦」屬於世間法、有漏法。

能夠證得真諦就要透視俗諦,從一切因緣生法中了解諸法性空,達到勝義的境界。所以談真諦並不是廢除俗諦;說出世間法並不是說不要世間法。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講過: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覺。

離世覓菩提,

猶如尋兔角。

禪宗論道就在平常生活中,能透徹觀察、不迷戀、不執著,視諸法如幻如化,當體即空,就可以悟得真諦。所以真諦不離俗諦,這個思想在《法師功德品》中佛有幾句很重要的原話:「若說俗間經書、治世語言、資生事業等,皆順正法。」

這幾句話大家仔細聽啊!世俗間的聖賢教人做好人的這些書,象我們中國儒家的「四書五經」乃至道家的《道德經》,西方古代哲人譬如羅馬帝國以前的蘇格拉底、柏拉圖的著作,這些都是世俗間的經書,對於做人、立身處世有很多好處。

「治世語言」就是指能夠治理世間的語言,這包括得很寬,政治、經濟、科學、哲學,凡有利於世間的統統都包括在「法門無量誓願學」的範疇裡面,都可以學,都可以看。現在佛學院開設的課程,70%是佛學,30%是世間學問,包括外語、文學、法律、歷史、政治、地理、經濟都在裡面。並不是什麼都不可以學,而是要博學多才,才能做好弘法利生的事業。

還有「資生事業」,什麼是資生事業呢?有利於人民生活的,如工業、農業、商業,搞經濟建設呀等等,這些都叫「資生事業」。學佛的四眾弟子包括「工、農、商、學、兵」除了學法以外,你就安心於各自的事業、各自的職業,搞農業、工業、商業。這些你只要以佛家精神來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有利於國家人民,這個都是順於正法,也就是佛道。這說明佛教非常圓融廣大,有很強的包容性,一切資生事業,一切世間學問,都包含其中。

推薦閱讀:

法華經概說
法華經大意 (45)我們存的是什麼心,所得的果報,一定與存心相應。
《法華經》講座 八
法華經演義卷十九
法華經科拾懸談卷首一卷(清 普德立科、智一拾遺)

TAG:法師 | 法華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