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怎麼破?別被解酒藥忽悠了
春節期間,與親朋好友聚會難免要喝上兩杯,氣氛一上來又難免多喝幾口,沒一會兒也就真的醉了。有些朋友為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就在喝酒之前備上了解酒藥,自認為是上了一道保險。
解酒藥管用嗎?
真相是:不管用。
為什麼不管用?先來了解一下喝酒後身體發生了什麼變化。
酒被喝下去後,首先進入胃部與胃酸混合,在胃蠕動的作用下經幽門進入腸道,被小腸黏膜上皮細胞吸收,進入血液循環,進入循環後的酒精有10%以汗液、呼吸等形式排出體外,其餘90%進入身體的化工廠——肝臟進行處理。
肝臟代謝乙醇需要兩步以及對應的轉化酶——第一步是由乙醇脫氫酶(ADH)將乙醇轉變成乙醛,乙醛是導致噁心、嘔吐等醉酒表現的主要原因;第二步是由乙醛脫氫酶(ALDH)把乙醛轉化成乙酸,乙酸是身體正常代謝就會產生的物質,最後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
因此,大家可以看到,要想不醉,就是需要乙醛脫氫酶在肝臟中大量產生,把乙醛氧化,而這個過程是一個緩慢的生物化學反應,在人體中是不能迅速完成的。
從上面敘述的內容來看,市場上的「解酒藥」本身都不包含這種「乙醛脫氫酶」,即使「有酶也不行」(酶是蛋白質,吃進去就會消化,不能繼續成為酶起到解酒的作用)。所以當酒精進入到血液循環後,是很難在短時間內把酒精含量降下去的。
可能有的讀者會問,吃了「解酒藥」,在肝臟中會不會產生「乙醛脫氫酶」呢?
對於這一點,還沒有相關的文獻進行研究報道。藥物學中還未見有酶的促進劑的說法。在體內適宜的溫度和酸鹼度下,酶的能力已是最大。我們可能無法通過吃藥再使體內酶的能力增加。
還有些朋友會說,我服用一些解酒藥後再飲酒,確實感覺不容易醉,第二天也不頭疼。這是為什麼呢?
這種情形或許更讓人擔憂,服用了解酒藥後感覺精神振奮、不容易醉,很有可能是廠家在葯中添加了利尿劑、激素等。這些成分能使服用者短時間內感到清醒、亢奮、食慾大開,但長期服用將傷到身體。
除了解酒藥,還有哪些解酒誤區?
1汽水解酒
用汽水解酒的做法是不對的。酒和汽水在胃中混合以後會讓酒精更快地被吸收。汽水含大量的二氧化碳會刺激胃黏膜,減少胃酸分泌,甚至會導致急性胃腸炎、胃痙攣。此外,血壓不正常的人在酒後喝汽水,可導致血壓迅速上升。
2
濃茶解酒
這種做法並不是在解酒,而是在傷身。酒本身對心血管就有一定的刺激,而濃茶里含有茶鹼、咖啡因,對心血管系統無疑是火上澆油。此外茶鹼還有利尿作用,排尿多,會使血液中的甲醛帶入到腎臟,對腎臟造成損傷。
3
扣喉嘔吐
摳喉嘔吐確實能解一部分酒,但是嘔吐的時候帶出的胃酸會損傷食道黏膜。雖然食道黏膜可以自行恢復,但反覆的損傷恢復就會導致增生,甚至癌變。而且喝酒後胃黏膜處於充血狀態,嘔吐會更加刺激他,增加胃炎風險。
如何正確解酒?
蜂蜜解酒法
酒後頭痛喝點蜂蜜水能有效減輕酒後頭痛癥狀。有研究指出,蜂蜜中含有一種特殊的果糖,可以促進酒精的分解吸收,減輕頭痛癥狀,尤其是紅酒引起的頭痛。
酸奶解酒法
酒能使蛋白質凝固變性。酒後喝牛奶或酸奶起到中和酒精的作用,從而保護胃部,減少酒精對胃黏膜的刺激,同時也可減慢身體對酒精的吸收速度。如果在飲酒之前喝,能有效預防醉酒。
果蔬解酒法
橙汁:取新鮮的橙子榨汁後服用。促進排泄,加速酒精代謝,幫助緩解醉酒癥狀。
白蘿蔔:去皮後嚼食或者榨汁服用,防止燒心和加快乙醛的排出。
西紅柿汁:西紅柿鮮榨,能促進酒精分解。
芹菜汁:酒後胃腸不適時,喝些芹菜汁能明顯緩解,這是因為芹菜中含有豐富的分解酒精所需的B族維生素。此外,喝芹菜汁還能有效消除酒後顏面發紅癥狀。
穴位解酒法
如感到頭痛、胃難受等,可以試試穴位按摩。
緩解頭痛:可按壓頭頂和腦後的百會穴和天柱穴。
緩解胃部不適:可按壓手腕內側的內關穴、第二腳趾根部的厲兌穴以及胸前的期門穴。
酒後疲乏:較好的按摩穴位是腿部的足三里和三陰交穴。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