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是寶寶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面「鏡子」

媽媽是寶寶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面「鏡子」

ta從媽媽的表情里,認識了自己……

媽媽是寶寶的鏡子,媽媽快樂、愛笑,寶寶就自信、勇敢;若媽媽抑鬱、焦慮,寶寶也會膽小、退縮。

我們先來看一個視頻,這是韓國的一個親子綜藝節目,基於心理學經典的「視覺懸崖」實驗而設計。媽媽和寶寶隔離在視覺懸崖的兩頭,媽媽引導寶寶爬過視覺懸崖↓↓↓

(視頻時長2分44秒,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

實驗中,先出現的是一位面無表情的媽媽↓↓↓

寶寶看到面無表情的媽媽,對「懸崖」猶豫不前,不敢嘗試,折返了↓↓↓

第二個媽媽,面帶微笑,並給予積極言語鼓勵↓↓↓

寶寶的情緒狀態顯然放鬆下來,能通過不斷觀察和嘗試,並勇敢地爬過「懸崖」↓↓↓

可見,媽媽的態度是寶寶勇敢與否的一個重要參照!

「Tips: 視崖實驗

上世紀60年代,心理學家沃克和吉布森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視覺懸崖」,他們希望通過這個「視崖」裝置來觀察1~6個月嬰兒對於空間知覺的感知是否與生俱來。之後,這個「視崖」成為研究人類知覺、情緒等發展的一種實驗工具。

媽媽們,趕緊對著寶寶笑一個!

把你的肯定和愛,用表情告訴寶寶!

你可是寶寶,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面「鏡子」,

寶寶從你的表情里,認識了ta自己……

媽媽是寶寶的鏡子

客體關係大師溫尼科特認為,母嬰之間相互的作用能夠阻礙或滋養嬰兒的發展,寶寶在媽媽的眼中看見他自己。即寶寶從媽媽的反應當中去感知,自己是如何被看到的,當寶寶哭鬧或提出情緒需求時,媽媽是否能及時看到並回應,是讓寶寶形成自我認同、自我價值感的基礎。

我們終其一生都在追求「我是誰」這個問題,這個問題的最初印象來自童年早期,並將在一生不斷重複和修正,媽媽這面鏡子促成了寶寶對自己的認識。比如,寶寶餓的時候大哭、呼喊,如果媽媽能快速識別寶寶的飢餓需求,及時給予哺喂和安撫,寶寶能感受到媽媽的平和,感受到媽媽給予的愛是穩定和連續的,寶寶就會認為自己是能被看見的,是值得被愛的,形成較高自尊的自我認同。同時,寶寶本身的焦慮感也就能被不斷修正。

媽媽笑,寶寶也笑,媽媽哭,寶寶也哭。對小寶寶來說,ta的心理是和媽媽一體的,媽媽對著ta笑,讓ta覺得自己是能被接納和認同的,自我價值感即是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所以,在童年早期,多和你的寶寶互動,並且帶著積極的微笑,就能給予寶寶一個良好的自我認同。

心理學領域,對於成人依戀的研究在追蹤了三代人之後,確定的發現孩子人格的形成與母親情感的相關。

焦慮的鏡子 映出孩子的怯懦

心理學「社會性參照」理論認為,寶寶會從媽媽或主要養育者的表情中搜尋情緒信息,通過情緒信息來對環境做出判斷,指導自己的行為,進而選擇行動趨近或躲避。

也就是說,當寶寶遇到陌生人遞過來一個玩具,會猶豫不決,這時,ta會抬頭看看媽媽的反應,通過媽媽的表情來搜集與當下的情景相關的信息,然後再決定採取怎樣的行動。當媽媽的表情是放鬆和微笑的,寶寶就會表現出對陌生人的接納。

我曾觀察過那些膽小的孩子,ta們多半有一個焦慮的媽媽。比如小寶寶在剛學會走路時不小心絆倒了(若是在木地板上摔倒,又沒有撞到什麼硬物,其實未必會摔得有多痛),這時若媽媽大喊著飛奔過來扶起孩子,那寶寶多半會被媽媽緊張的表情給嚇到,雖然本身並沒有多害怕,但媽媽的表情似乎在告訴ta,自己遭遇了極大的危險。但若這時媽媽只是淡定地給寶寶送上一個微笑,把摔倒看成一件很小的事情,並給予言語鼓勵,多半寶寶會試著自己爬起來,繼續追逐ta的探索了。

父母的笑容,能給予孩子安全感,能讓孩子感受到家的可靠,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和寶寶相處時自己的表情和情緒。

*部分插圖圖片來自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小兔子認真的告訴大兔子「我好愛你」,而大兔子回應小兔子說:「我更愛你!」如此一來,不僅確定大兔子很愛自己,更希望自己的愛能勝過大兔子的愛。


推薦閱讀:

新聞哥吐槽:把別人的老公變成自己的,這個女人只用了一招 2017.07.08
2016年這個生肖牛氣衝天,將要行大運!
這個不錯的撩妹技巧,只有少數人知道!
眾多女性自白: 那麼多星座,只有這個星座男最渣啊~
搞定這個人,你就離搞定妹子不遠

TAG:媽媽 | 世界 | 寶寶 | 鏡子 | 寶來 | 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