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第72集 文字/mp3)凈空法師講於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 儒釋道多元文化講堂

楞嚴經  (第七十二集)  198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072

請掀開經本四十九面第二行:

【阿難。吾今復以前塵問汝。汝今猶以一切世間妄想和合諸因緣性。而自疑惑證菩提心和合起者。】

這是經文說到兩種破解,這一段是講破和合性。佛的問意是舉前塵,所謂『前塵問汝』,就是上面一段經文所說的,「和合妄生,和合妄死」,這個實在講只是世間眾生的妄想。所謂『諸因緣性』,是比喻裡面目眚中事,目眚一邊的事情。『汝今猶以一切世間妄想和合諸因緣性』,是指八識之體名和合識,所謂真妄和合、染凈和合。『而自疑惑證菩提心和合起者』,是無始劫的妄想,以為菩提心也是從和合起的,這是大錯特錯。諸位要曉得,八識是妄心,在百法裡面給我們講是有為法,阿賴耶識是有為法。菩提心是無為法裡面的真如無為,這是我們必須搞清楚,不能發生誤會。我們講八識是「和合起者」,講得過去;真如無為、真實的覺心,你要說它是和合起者,這是妄想,這是錯誤的。經裡面講不和合,實在說和合跟不和合都加不上,為什麼?說出來都是相對的,而菩提覺心是超越相對,不是相對的。佛為什麼又講不和合?這裡頭也有個道理,講不和合是隨順眾生說,須離煩惱習氣才能證得菩提。這一句實在說,就是把我們修學的綱領提出來,我們不是想證菩提嗎?我們念佛不是想得一心不亂嗎?你就得要記住,煩惱習氣要不能夠離開、不能夠放下,就是修三大阿僧祇劫,也證不了菩提,也得不了一心。學佛的人,我們講修行人,總要記住自己第一樁大事,那就是要圓滿我們自己所修所學的目標,在圓滿證得菩提涅槃、圓滿證得一心不亂,這是我們第一樁大事。為了這樁大事,再給諸位說,其餘的事情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要把它舍掉,都要把它放下。這樣的話,諸佛菩薩、祖師大德不知道說過多少遍,我們依然是放不下。放不下那就是煩惱習氣起現行,適合自己心意,喜歡得不得了;違背自己意思,瞋恚心就生起來,就一肚子不高興,這就是煩惱習氣,障礙一心、障礙菩提,諸位修學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

我們天天念佛,人家念佛一聲佛號可以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這是佛經上說的,不是假話;而我們念八十萬聲佛號,恐怕一個罪都滅不掉,這什麼道理?《西方確指》說得很好,念佛要有佛心。《西方確指》告訴念大悲咒的人,念大悲咒要緊的要有大悲心,沒有大悲心念大悲咒有口無心,不靈。由這個例子我們就可以聯想得到,念阿彌陀佛那就要有阿彌陀心。阿彌陀是什麼意思?這是我們學佛的人,尤其常常在我們這個講座多少能曉得一點,阿彌陀是梵語,翻成中國是無量的意思,佛是覺。換句話說,我們念一句阿彌陀佛,我們的心量是無量無邊,一切境界裡面覺而不迷,用這個心去念阿彌陀佛是念念覺、念念無量,正是經論上常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諸位想想,你怎麼不證菩提!你怎麼不得一心!如果這個世間什麼大事、小事都要斤斤計較,都要執著較量,煩惱習氣不肯放下,諸位想想,我們佛號念得怎麼會相應?

念觀世音菩薩,要生大慈悲心、要生清凈心,觀世音菩薩自修是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觀世音菩薩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是大慈大悲,所以心與口要相應。不但是密宗裡面講的三密相應,念佛法門,一顯一密也要求三密相應,但是它不是說結手印,心口相應,我們所作所為、行為要相應,心、口、身行統統要相應,這樣才叫做念佛人,這樣念佛才會有成就,才能夠把煩惱習氣念斷。見思煩惱習氣念斷,就得事一心不亂;無明也念斷幾分,那就是證得理一心不亂,要這個念法。並不是說我們不如古人,實在講我們不得法,古人是心、口、行完全相應的念,所以念不久人家就得一心,就明心見性;我們是心、口、行統統不相應,這樣念一生,不要說是一心沒有念到,功夫成一片都做不到,你看這個多苦!

反過來我們再看,六道輪迴生死不斷,這是什麼?這就是煩惱之所纏縛,有煩惱就有生死,這是佛在此地講和合的意思。現在既然發心修無上菩提,第一要緊的事情,就是要真正了解煩惱性空即是菩提妙智,哪來的和合相?這個地方就得要用般若觀照的功夫,可是真正能提得起般若觀照,實在也不多見。別人是不是能提起,要記住,不關自己的事情,要緊的就是自己能不能提起,這個才重要。所以《華嚴》裡面的表法,你看修行人,修無上菩提的就一個人,就善財一個人。這就是做出一個榜樣給我們看,他人如不如法不是我的事情,學佛得一個人學。這個話我們在講席里也不曉得講了多少遍,時時提醒同修們,除自己之外,一切的境緣都是善友、都是佛菩薩,這樣你的道業一生成就。再給諸位說,《華嚴》的好處妙處就在此,遇到惡人、冤家,那是佛菩薩、那是甘露火王、那是勝熱婆羅門用這些方法來考驗我的。甚至外道,五十三參裡面外道有不少位,善人、惡人、外道,以及世間各行各業、男女老少,在一個修一乘大法的人的眼目之中,全是佛菩薩、全是善知識。所以,善財童子一生成佛。

這就好像一個學生在學校里讀書,老師有的很慈悲、很愛護你,也有老師很兇、很惡,常常來找麻煩,無故來處罰你,那還是老師,這樣的學生才能成就得了。我們如果連這一點都不認識,這就是沒有智慧。觀照的智慧,就是把一切境界都照空,一切境界都是佛境界。《法華經》裡面給我們講的十如是,那就是般若觀照之下的真實相,《金剛經》裡面講的「諸法實相」,《法華經》裡面講的「十如是」,從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到如是本末究竟,天台大師把它開演成為百界千如,在華嚴會上那就是一真法界,在凈土裡面那是常寂光凈土。我們想想,我們是怎麼做功夫?我們是怎麼修法?這些大經大論天天都圍在我們周邊轉,如果要是不得受用,這真是苦!這是古人所謂當面錯過,「百千萬劫難遭遇」,遇到了當面錯過,你想可惜不可惜?

要如何才不錯過?《西方確指》覺明妙行菩薩教給我們一個方法,他舉一個例子,說有一個人無緣無故給你一個錢,歡不歡喜?很歡喜、很高興。無緣無故人家把你的錢奪去,你難過不難過?一個錢,事情雖然小,如果有得失之心這就是障礙。一個錢沒有看在眼裡,沒有得失之心,這就是修道入門之處,修學都要從最淺近之處,在這裡學。大的得失看得很重,一下確實捨不得放下,從小錢這個地方學著不計較,然後再把你的境界擴大,大的也不計較,這就是有進步,這個境界就一天比一天提升。到了一切事都不計較,心就清凈,而後我們的心、口、行業才能夠相應。這是轉煩惱為菩提、轉八識為四智,那個轉就從這個地方轉法,學佛就要從這個地方學起。菩薩法裡面,從初發心到如來地,修什麼?就是修布施。《金剛經》講得很清楚,尤其是江味農居士的《金剛經講義》,發揮得太詳細。布施是什麼?舍。舍什麼?舍煩惱、捨生死。舍掉煩惱就是菩提,舍掉生死就是涅槃;換句話說,凡是障礙菩提涅槃的統統把它舍掉。這個地方「而自疑惑」,疑惑就是障礙菩提涅槃的,要把你這個疑惑舍掉。但是諸位要曉得,最難捨的就是疑,為什麼?理不明,疑去不掉;道理明白,疑就斷掉,所謂是破迷開悟。佛法裡面給你說這些道理,就是叫你舍疑惑,疑惑舍了之後,一切境緣裡面當然就能夠放得下。這是這一段義趣之所在。再看經文:

【則汝今者妙凈見精。為與明和。為與暗和。為與通和。為與塞和。】

這是先舉一個大前提,教阿難尊者自己去想想,看看菩提心是不是和合生的?『妙凈見精』就是真心,也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真心,大乘法裡面頂重要的就是教你發菩提心,菩提心是真心不是妄心。八識五十一心所都不是菩提心,為什麼我們說小乘阿羅漢沒有菩提心?因為小乘阿羅漢還是用八識五十一心所,所以他沒有菩提心。大乘菩薩為什麼有菩提心?大乘菩薩不用心意識了。參禪的人離心意識參,離心意識就是發菩提心。不離心意識,那要講發菩提心,口皮上的菩提心,不是真的,這是我們應該要辨別清楚的。不要把意地裡面的清凈、無記當作菩提心,這個誤會就大了,一有誤會障礙就大了。「妙凈」,這是顯現真心是離塵獨立的,如果要是有所和,那就涉及前塵,不能叫妙凈。佛在此地舉出四個境界,『與明和』還是『與暗和』,與『通和』還是『與塞和』?舉四個就夠了,這四個就包括一切境界。

經文還是用「見精」,見精還不是第一義,雖不是第一義,但是與第一義最接近,這是阿賴耶的見分。「十番顯見」裡面帶妄顯真,就是說的見精,因為它跟真見是一體。見精與這四種境界就不是和合的,諸位要研究唯識你才曉得,唯識裡面阿賴耶與前五識所緣的都是性境,但是阿賴耶所緣的性境,與前五識所緣的性境還不一樣,那就是阿賴耶所緣的不帶本質的,而前五識所緣的性境是帶本質的性境。換句話說,阿賴耶所緣的性境是真實的,前五識所緣的是帶一層妄的真實,也算是真實,可是還比不上阿賴耶的真實。阿賴耶的見分緣阿賴耶的親相分,這個行相非常之微細,所以佛在楞嚴會上處處都是講的見精。下面這就是考驗阿難尊者。

【若明和者。且汝觀明。當明現前。何處雜見。見相可辨。雜何形像。】

凡是講到『和』,譬如水跟土和合之後,諸位要記住,土的相失掉,水的清凈相也失掉,連名字也失掉,這個時候也不叫土、也不叫水,我們叫它做泥。底下這個幾句所說的,假如你現在睜開眼睛看到是明相,你跟明和。譬如見好比是個水,明好比是個土,這一和合,見裡頭摻著有明,明裡頭也摻著有見,就變成這個樣子。不但明與見分不清,明與見的名字也喪失,所以最後一句說『雜何形像』。這個地方我們要細細的去體會佛的問意,從這裡面我們才能夠開悟,才能夠了解事實的真相之所在。當明相現前的時候,從哪個地方雜入見精跟明相和?實在講,那個相好象是和,並不是和。

我們再舉一個例子來說,就更容易懂一點。像我們這個燈光,燈的光明跟我們這個空間,它是不是和合相?這跟這個意思差不多。我們燈的光明跟這個空間有沒有和合?如果要是和合,你把燈去掉,這個空間還是光明的,為什麼?因為光明已經與虛空和合了。燈一關,光明就沒有了,沒和!空間與光明也不和。我們的見跟明相、暗相、通相、塞相,就是這個道理,不是和合的。為什麼?因為它不相雜。實際上這個道理前面都講得很清楚,「十番顯見」的顯見不雜,凡是和就有雜的相,它不雜。譬如水跟土的和合,水裡雜著有土相,土雜著有水,泥就是水土不分。我們六根的根性與外面的六塵不雜,也沒有染,染雜之相都沒有。這一段是就相來破。再看底下一段:

【若非見者。云何見明。若即見者。云何見見。】

前面兩句,意思是說見與明它們的關係,明相現前而非是見,為什麼你開眼能夠見到明相?底下兩句,假若明相現前這個相就是見的話,你見到明相的時候,那不就等於你自己見到自己的見性了嗎?這個意思在前面「七番破處」已經說得非常詳細。假如我們見性跟明相和合,換句話說,我們的見性就在外、在境界上,那我張開眼睛看到明相就是見到我的見性,這在前面辯駁過,講不通的,沒有這個道理。諸位要曉得,大經後頭反覆的辯論,都脫不了前面的大前提,《楞嚴經》在七番破處的時候就已經說完了,七番破處以後那都是註解。這是從義理上來破除他的疑惑。

【必見圓滿。何處和明。若明圓滿。不合見和。】

這一段才是正破無和之體。前面兩句是說,若是一切處便是見精,換句話說,全體皆見。見性圓滿,見性裡頭怎麼能夠容納明跟它和合?譬如我們這杯水,這個水是滿杯的,我們現在想拿土跟它去和合,那個土裝不進去,一裝,水就潑出來,這不行,它是滿的不能容納。要和合怎麼樣?它一半,不滿才可以和。我們平常講水乳交融,你們常常喝牛奶,沖奶粉,總是一半水,你要是裝滿就不行,這就是取這個意思說。我們見性盡虛空遍法界是圓滿的,諸位想想,哪個地方能夠和明?後面兩句,見性不圓滿,明是圓滿的,假如明要是圓滿的,明裡頭也容不了見,也不能夠和見。這是從體上來破,見體圓滿不容明,明體圓滿不容見。

【見必異明。雜則失彼性明名字。】

這就是我剛才給諸位做的比喻,水和土相和,水必定跟土不一樣,它兩個相雜,相貌都失掉,名字也失掉,也不叫水,也不叫土,叫泥。如果說是見精跟明相要是真的和合,那它產生什麼樣的樣子?底下兩句說得好:

【雜失明性。和明非義。】

如果真的雜和,見精失掉它的名字,明相也失掉它的名字,按理說要給它列一個新的名稱,『雜失明性』,明性、見相,這兩種名字統統喪失掉。我們看看事實上不是如此,『和明非義』,不是真實的事理。這樣看起來,「雜」講不通,「即」也講不通,你說它兩個是一個講不通,不是一個也講不通,確實不能成立,這是從名字上來破。你看看它這四層,從相上、從義理上、從理體上、從名字上,無論從一哪方面去觀察都不是和合相。這四種相裡頭舉一種就行,其餘三種道理跟這是完全一樣,底下就略說: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只要你對明和合這個道理懂得,其餘的一切都通達,不必要一樁一樁的細說。

【複次阿難。又汝今者妙凈見精。為與明合。為與暗合。為與通合。為與塞合。】

前面是破一個和,這個地方講合,和不成,再看看合成不成?和跟合是兩樁事情,諸位要曉得,我舉比喻來說,和是水乳交融,融和成一個。合就好像杯子的蓋子,蓋起來合上了,這叫合,和跟合是兩個意思。和不成,再來看看能不能合?經裡頭前面這段意思,這個文的文法格局跟前一段大略相同。這是說明我們的『見精』,與明、暗、通、塞俱非是見,所以才叫做『凈』,但是明、暗、通、塞莫非是見,所以是『妙』。這個地方所講的全是諸法實相,我們所疑惑的全是妄相。我們有和、有合的念頭,這是凡夫錯覺、妄念,佛給我們講非因緣、非自然、非和合、非不和合,這是如來現量所證的實相。五根,我們講五識來得好,同依凈色根,不涉妄塵,所以它並不是和合而生。何況見見的覺性尤其是清凈之極,凈極、妙極了,怎麼會是根塵和合而起的!凡是講合,就是像杯子跟蓋子一樣,杯離不開蓋,蓋離不開杯,它們是合起來的。佛在此地也是舉四個境界,在破的裡面也單舉一個明相來廣破,其餘的三個境界就比例而知了。

【若明合者。至於暗時。明相已滅。此見即不與諸暗合。云何見暗。】

『合』,剛才講是附帶而不能離開的意思,這個叫合。假如我們見性與明合,明裡面有見,那我們見明是應該的,這是我們見性跟明合。明去暗來,我們見性應當隨著明相去,因為你跟明相合的,暗的境界來了你怎麼能看到暗?不應該看到暗,所以說『云何見暗』?

【若見暗時。不與暗合。與明合者。應非見明。】

這是反過來說,與明合,明去,暗來了,『不與暗合』,見到暗;換句話說,與明合的時候也不應該見到明。為什麼?要不見就同不見,有見則同見,不能說是明我見到、暗我見不到。下面一句說得更好:

【既不見明。云何明合。了明非暗。】

這個意思說,明尚且不能見,這都是假設的話,又怎麼能說見與明它兩個相合,而能了別那不是暗的境界?『了明非暗』,「非暗」就不是黑暗的境界,你能夠明了。現在說既能夠見明又能夠見暗,由此可知,我們的妙凈見精決定不是與明合的,怎麼可以隨意的說見是與明合?這一番的破,比前面稍微要簡略一些,因為義趣相通,可以舉一反三。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以此類推就行了,不必多說。這就是佛給我們分析,真心與外面的境界,這個見精就是真心,與一切境界實在沒有和合相。這個道理要是明白之後,諸位想想,煩惱就放下了。因為我們總認為是個和合相,所以煩惱放不下,不明了事實真相。譬如人家罵我幾句,罵的是音聲,聽的是耳根、是聞性,聞性也是妙凈聞性,妙凈聞性與聲塵非和、非合,他罵我,我生什麼氣?不和合。如果真要是和合,我生個氣、發個脾氣是應該的,講得通;它不和不合,那你聽了發個什麼脾氣?你不叫自生煩惱嗎?諸位要懂這一個道理。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六根根性都是妙凈的,與六塵非和非合,你說和合都錯誤的。這個道理通達,能夠擺脫掉六塵,心自然就凈,比我們一般所講的身外之物這個意思要深得太多。因為我們捨身外之物,那個說老實話,世間人也能舍,財色名食,世間人也能舍,煩惱可不是世間人能舍的。佛法給我們說這個道理叫煩惱性空,可見得我們在一切境緣裡面要生煩惱,是自己錯了,外面境界沒錯,自己錯了。

這個道理,諸位如果要真肯發心細細研究,全在唯識裡面。唯識得研究《成唯識論》跟《瑜伽師地論》。如果真正是一切都能看得破、放得下,你不搞唯識也行,不去找這個麻煩也可以。真正放不下的要搞,為什麼?把真相徹底明了,我們千萬不要被妄相欺騙了。唯識,說老實話,就是給我們辨別真妄,它把所有的妄相詳加分析,給我們剖析明白了,使你恍然大悟,這個時候一切放下,再不為外境所轉,這就是覺悟。覺悟什麼?我們在境界上起心動念是自己錯了。人能夠覺悟到這一點,這是大覺,在我們大乘佛法叫始覺,你就開始覺悟。如果你還認為是別人錯了,這是迷、這是不覺,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凡夫之迷就是:我沒有錯,一切都是別人的錯。這是迷!佛跟我們講,我們還不相信,唯識一分析才恍然大悟,為什麼?全是自己心所虛妄的反應。外面六塵境界是阿賴耶的相分,而我們的六根,這裡面緣的境界很複雜,所以有性境、有帶質境、有獨影境,這是大致上分為三大類,每一類裡頭又很複雜。

譬如我剛才跟你稍微提一提的,同樣是性境,阿賴耶緣的是無本質的,而前五識所緣的是有本質的;帶質境裡面有真帶質、似帶質;獨影境裡面,有有質獨影境、無質獨影境,你看這一分就是六類。六類裡頭細分還很多,所以這外面境界相當的複雜,緣境複雜。境界是單純的,叫一真法界,境界是一真一點都不錯,是我們自己,你想想看,八個心王、五十一個心所,自己把自己搞亂了,我們自己不知道自己亂,還去怪別人,還去怪境界,這就迷惑顛倒。佛說真話,真話我們不相信,說假話我們一聽就相信了。諸位想想,諸佛菩薩度我們,為什麼度不了?我們自己苦心的修學,為什麼不能成就?境界沒搞清楚。你要是把境界果然搞清楚,哪有不成就的道理?境界恆真恆一,所有的問題都是發生在自己。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都是說我們自己的心行,指出我們自己錯誤的所在,確實是一念之間,一念覺就是佛菩薩,一念迷就是凡夫,可是這一念不容易轉過來。

我們研究教理,要是把這個事情明白了,自己把念頭轉過來,這是我們在教下得到受用。並不是「這個怎麼講法?這是什麼道理?講得天花亂墜,文章寫得洋洋大篇」,沒有用處的,心還為境界所轉。心為境轉是順凡夫所說的,是你根塵相接觸的時候,叫自生煩惱。般若裡面教我們最簡單的一個方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果然能提醒這一句,煩惱也消除了。順境現前的時候心裡歡喜,「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歡喜心沒有了,心平靜了;逆境現前,「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人家拿刀來殺頭,殺頭也不煩惱,也不害怕,為什麼?虛妄的!僧肇大師所說,「將頭臨白刃,猶如斬春風」。世尊在修忍辱波羅蜜,做忍辱仙人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沒有一點憤恨心,沒有一點不高興,這是我們要學習的。他為什麼能做到?他就是曉得境界的真實相,他知道、他明了,不為境界所轉,心得自在,他自己能做得了主宰。我們今天要學的是學這個,不是學理論,不是談玄說妙。

事理明白了,我們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頭,身心清凈,境界也清凈。所以佛法,要拿世間話來說,非常現實。如果你說脫離現實,那是迷信,那根本不了解佛法。佛法是最現實的,明白這個道理立刻就得受用,真正所謂是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個樂是真樂,不是苦樂之樂。苦樂是相對的,相對的二邊統統都離開,得的是真正之樂、清凈之樂,希望同修修學的時候要注意到這一點。經文講到這裡,和與合都被佛給破除了。可是凡夫的虛妄、執著、習氣真的很難斷,這一邊不能成立,馬上就偏到那一邊,「這樣說起來是不和、不合?」不和、不合又錯了。底下就是破非和合,在文還沒有念我們就從科題上來點醒諸位,所謂是「開口便錯,動念皆乖」。假如阿難把和合這一段的意思聽懂了,恍然大悟,《楞嚴經》到此了就沒有了,後頭就沒有。你看阿難一聽了怎麼樣: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覺元。與諸緣塵。及心念慮。非和合耶。】

麻煩大了,沒悟,這是沒悟,悟了的人沒話說,說話的人都沒悟。你們聽眾也如此,你提出問題來發問,問的沒有悟,悟的不問,悟的沒話好說。像這樣的公案在禪宗裡面最多,為什麼不悟?我們得研究這個道理,就是習氣太重,虛妄分別的習氣重,這個分別的路給它堵死了,立刻就分別那一條。諸位一定要知道,不起心、不動念,妙覺真心就現前;不起心、不動念的時候,境界是一真,一真法界,凈土裡面講的實報莊嚴土。我們不起心、不動念的時候,一切明了,是實報莊嚴土、是一真法界;才一動念,就落到十法界。阿難尊者在楞嚴會上就是代表一個典型的凡夫,分別習氣重,名言習氣重,執著還好,佛一說他馬上就能夠放棄,但是他立刻轉移目標,這也是麻煩。如果是執著心再重就變成剛強難化,阿難還不是一個剛強難化的人,就是什麼?意思太多、分別太多。禪宗的手段,當時把你的妄想立刻給你截斷,禪宗用的是這個手法。我們看楞嚴會上,佛不是這個說法,佛是用疏導的方法,不是立刻給你截斷,是給你來疏導。

立刻截斷那是要相當的根機,所謂是上根利智,用那個方法非常快、非常有效;中下的根性那個方法用不得,不能發生效果,中下根性就要疏導,所謂是開導。楞嚴會上所看到的,釋迦牟尼佛用的方法就是開導的方法,隨你怎麼偏,你偏到哪一邊,再慢慢給你分析。由這裡也能看到佛耐心教學,不厭其煩,這正顯示大慈大悲。這也是我們要學習的,不怕煩,要有耐心、要肯幫助人,人有錯誤,肯原諒人。阿難處處犯錯,佛不計較,很耐心的去疏導他,這樣才能夠教阿難開悟。所以在經論裡面,只要我們自己會學,真是處處都學到很多東西,句句都能體會到很多道理,實在是受用不盡。底下這一段,今天時間到了,我們留到下一個星期六再來研究,破非和合的這一段。

推薦閱讀:

靈遁者:文字和書籍是我們進步的階梯!
修行與生活座談會文字版  鍾茂森博士主講  (第四集--五集)
修行與生活座談會文字版  定弘法師主講  (第一八0集)
純文字表情包 想睡我嗎?
朝鮮、日本字的「土字漢化」現象

TAG:台灣 | 文化 | 圖書館 | 凈空法師 | 文字 | 法師 | 多元文化 | 儒釋道 | 楞嚴經 | 凈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