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第五集)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
(第五集)
2002/7/9 華藏凈宗學會 檔名:WD15-002-0005
請看經文,第九頁,第四行:
【複次彌勒。若菩薩以無希望心行法施時。不著名聞利養果報。以饒益事而為上首。常為眾生廣宣正法。】
從這個地方看起。這段是本經的第八大段的經文,這一段的經文,我們是依照蕅益大師所分的段落。在這一段裡面主要是給我們說明,無希望心行法布施。你依無希望心行法布施,雖然你沒有希望得到什麼,但是佛跟我們說,你自自然然會得到二十種殊勝的功德利益,你沒求,利益自然會得到。
佛說了二十種,實在講,利益是無有窮盡的,不只這二十種,但是為了說法方便,歸納起來說這二十種,這個道理並不難理解。佛法、世法是一個道理,一切限制都是出於妄想、分別、執著,所以產生種種的隔礙,阻隔障礙。如果我們將一切妄想、分別、執著舍掉了,諸位想想看,這個心就沒有障礙,無障礙的心與虛空法界自然就相應。我們從這裡想,我們這樣的心,即使是毫髮善事(「毫」是毫毛,一點點的善事,我們身體這個毛孔,一根汗毛,或是一根頭髮,這是比喻很小很小一點的善事),雖然是很小的善事,如果你的心沒有分別、妄想、執著,它的功德都是盡虛空遍法界,隨你的心量擴展,那個利益真的是無量無邊,哪裡能說得盡!世尊在此地為我們說的,不過是把種種利益歸納,歸納成二十類,每一類裡面都是無量無邊。
可是我們要記住,這樣殊勝的功德利益,不能有絲毫妄想、分別、執著。有希望心,這就是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那你的功德就有限了,就不會大到哪裡去了。所以『無希望心』,功德就無量無邊。這話又說回來,佛在此地說二十種利益,後頭又說二十種利益,這個利益太大,我們還是用「無希望心」去做。
但是諸位同修,這話要聽清楚,佛跟我們說的話要聽清楚,如果我們又起了一個念頭「我現在是用無希望心來清凈說法,這樣我就可以得到二十種利益」,有這個念頭起來,又變成有希望了,諸位想想,是不是這樣!怎麼辦?若無其事。我們清凈說法,是不把它放在心上。如果你常常想「我現在在修無希望清凈心說法,我就可以得到這二十種利益」,常常這樣想,又變成有希望了。話要聽清楚,就是佛跟我們說這二十種利益,我們知道,但是不放在心上,心地還是保持清凈,只要去做就好了,自自然然利益就現前,現前我們也不執著,這樣就對,功德利益就無量無邊。
所以皆在我們的用心、心態,不要放在心上,就是真正「無希望心」。將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一切都放下,這就是念佛堂常說的「放下萬緣」,一心念佛、放下萬緣就是「無希望心」。所有一切都放下,不但我們念佛堂、經典講,就連《了凡四訓》也是這麼說。《了凡四訓?立命之學》,雲谷禪師根據經典(世出世間佛菩薩聖賢的教訓),給了凡居士開示,祈天立命要從無思無慮處感得,「無思無慮」就是心保持清凈,一塵不染,就是這裡說的「無希望心」,這樣我們心裡的障礙就排除了,才能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了凡四訓》有說到這個,就是我們祈天立命要求什麼、希望什麼,都要用這種心態去求,才是正確的。佛教給我們要以無希望心,這個是性德自然的流露,這是真實不虛。
經文說得非常具體,『行法施時』,什麼叫「法施」?通常我們講法施跟財施是對稱來講,說財施、法施、無畏布施,其實財施裡面可以不包含法施;法施裡面必定包含著財施,縱然沒有外財,也有內財。布施說得最詳細、最具體的,無過於《大方廣佛華嚴經》。
一般在講席裡面,把它歸納為三大類,布施分做三大類:財施、法施、無畏施,分為這個三大類,這是我們一般所講的。「財」指財物。「法」是講智慧、弘法、技術這一類的布施。怎樣布施?幫助別人,別人如果肯學,我們會的,他來請教,他不會,我們熱心、耐心的去教他,這個就是法布施。譬如你能燒一手好菜,你在煮菜方面功夫很好,有人要學習,向你請教,你無條件來教他,讓他學會,這就是法布施。所以「法」無量無邊,我們生活當中,凡是你自己會的各種技術、學問知識,我們佛法里更多,人家肯學,向你請教,都很樂意教導人,這就是法布施。所以法布施的範圍廣大無邊。
法裡面有世間法、有佛法。佛法的布施,主要是幫助他開悟、覺悟,他不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你能夠幫助他明了;明了之後,幫助他修行,這就是法布施。修行的方法太多了,經上常常講「法門無量誓願學」,「法」是方法,「門」是門徑,方法、門徑無量無邊。你會的,你能夠教導別人,這都是屬於法布施。
布施和供養的意思完全相同,普賢菩薩在《行願品》裡面告訴我們,最重要的是依教修行供養,供養就是布施。我們對佛菩薩恭敬供養,對一般人叫布施。可是修普賢行的人,對一般人也不講布施,統統供養。對佛是供養,對一般人、一切眾生都是供養,對畜生、餓鬼還是供養。為什麼?普賢菩薩修的是平等心,如果還有布施和供養,那就不平等了。對佛供養,對眾生布施,那就不平等了,普賢菩薩修平等心,所以統統都是供養,這是菩薩最殊勝的大行,我們應當要效法普賢菩薩。我們行法布施的時候,法布施在三施當中為中心。我們導師在三、四十年前,那時候還沒有華藏圖書館,在木柵韓館長的住處印經流通,他成立一個「華藏法施會」,就是專門修法布施。
行法布施時,決定不能著重『名』。有很多人為什麼去修法布施?為了自己出名,財布施、法布施,他要一個名,無論幹什麼,沒有名他就不做了。有的人,「名」對他並不需要,他不要名,但是他為『利』,「利」就是利益。對我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利益?如果有,他就要做;沒有利益,他不做。這就是執著在「名利」上面,不是為了名,就是為了利,行法布施還是為了名利。
『養』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生活條件,對我生活供養的條件有沒有好處?有沒有幫助?這是「養」。『果』是講果報,現前的、來生的果報是不是很好?可以得到什麼樣的果報?世間人學佛,都是為了這個,如果不為這些,恐怕學佛的人會少掉百分之九十,誰還願意來學佛!都是為求這個。
可是諸位要曉得,這些東西只要如理如法的去修學,自然得到,不必要求,一定會得到。有求的心,得到的太小、太有限了。實在講,這裡面講的六個字,就是六樁事情,你所得到的都很有限。如果你不求,不要存一個心去求,得到反而大,大到你自己都沒有法子想像,你要問這是什麼?就是剛才講的「稱性」,變成稱性的功德,福德變成功德,這個理我們要知道。明白這個道理,我們才真的肯放下。佛教我們放下,『不著』就是放下。知道放下是對的,是正確的,不肯放下是錯誤的。
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去行布施?『以饒益事而為上首』,這是一個觀念上的問題,必須要建立這個觀念。換句話說,這一句話的意思就是念念利樂一切眾生,凡是對眾生有幫助、有利益,眾生能夠得樂,我們就盡量去做,不想自己,把自己都忘掉了,沒有自己,只有眾生。希望一切眾生不但得利益,而且得最豐饒的利益,這個「益」就是利益,「饒」是最豐饒的,最豐富的利益。也就是現在所說的,我們捨己為人,盡心儘力為眾生、為社會服務,希望社會大眾能夠得到最殊勝的利益,這樣的心態,要有這種觀念。這是佛心,這個是菩薩心,如果你存的是這種心,無論你做什麼事情,都是菩薩行,穿衣、吃飯也是菩薩行。沒有菩薩心,縱然你修六度,學普賢菩薩十願,說老實話,也不是菩薩行,還是凡夫行,為什麼?因為你是凡夫心。
轉變從哪裡轉?從心上轉,現在人講,從觀念上轉,把過去錯誤的觀念轉過來,轉成正確的觀念。正確的觀念沒有自己,這個諸位一定要曉得。佛法裡面講無我,《金剛經》有很多人念得很熟,「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真的。凡夫起心動念就有一個「我」,因為有我,才有希望,這個希望就是「我所」,「我」與「我所」俱不可得,都得不到,是虛妄的,所以念念為眾生。我們自己是眾生之一,「為眾生」實際上包括我們在其中,沒有把自己漏掉。有人說我念念都為別人,那自己怎麼辦?你自己是不是人?你也是人的其中之一;你自己是不是眾生?也是眾生之一,都包括在裡面,可見得為眾生就是為自己,為人就是為自己,真正得好處、得利益。別人都不能得利益,我們自己也不可能得到利益,這是相關的,這是大原則、大方向,決定要掌握住。
「法施」,此地給我們標得非常明確,不是普通的法施,『常為眾生廣宣正法』,這句話就跟我們說明了法施的標準在哪裡。世尊在此地,你看法布施包含無量無邊,他特別指出這一條,是對我們現在這個時代說的。世尊在三千年前,已經把現前這個社會,就是三千年後的社會狀況,在三千年前他就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然你看經典(古時流傳下來的),說的都是針對我們這個時代。
佛教在這一個時代,表面看起來好像很興旺,香火旺盛,信徒很多,法會莊嚴,可是你要問什麼叫佛法?有很多人不知道。社會上說我們學佛的人迷信,我們聽了感到很不服、不甘心,人家對我們這種說法,也不能不承認,為什麼?我們自己若對佛法不了解,「佛教是什麼?佛法是什麼?」人家如果問我們,我們不知道,人家說我們迷信,也不能怪人家,不知道而糊裡糊塗的信,這不是迷信是什麼!人家這樣講,我們也不能說他不對。
為什麼會迷信?就是宣揚正法的人太少,講經說法的人太少了,宣揚正法的道場太少了。寺院看起來很多,但是宣揚正法的很少,有人去了寺院,他也不了解什麼是佛、什麼是菩薩。有很多人將神與佛摻雜在一起,一般人說神、佛,到底什麼是神?什麼是佛?他也不清楚,這就是沒人跟大家說明,當然不了解,只是去寺廟參加法會,拿香跟著拜,拜完後回家,還是什麼都不知道,依舊是迷信。所以佛在此地特別提出這一句。
法布施無量無邊,何以單單提這一句?諸位同修、四眾弟子,願不願意接受佛的教誨、承擔如來的家業?相信每一位同修,你們在早、晚課誦當中,或者是參與法會當中,都曾經發過願,發什麼願?四弘誓願,四弘誓願第一「眾生無邊誓願度」,都念過,都發過,相信每個人都發過。雖然發,是口頭上發的,不是真心發的,不是從心裡發出來的,有口無心,所以這個願是個空願,不能落實。
今天我們認真反省、檢點,我們這個願是不是要落實?換句話說,我們是不是要救自己?是不是要救度一切眾生?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自己也是眾生之一,度眾生也包括度我們自己在內,是不是要度?這個問題是非常嚴肅的問題。如果真的想救自己,想救度眾生,就要聽佛的話,從今以後「常為眾生廣宣正法」,我們要做。也有很多同修說:我不會講經說法。我問你:你是不是會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會!念一句阿彌陀佛,誰不會念!大家都會念,會念你就有辦法為人說法,你碰到人,你就教他念阿彌陀佛,勸他念阿彌陀佛這就是廣宣正法。阿彌陀佛是一切法當中最純正之法,到處勸人念阿彌陀佛。
就像最近這幾年,我們導師提倡印T恤(就是穿的內衣),一般社會上印一些亂七八糟的圖案,他就提倡印法語、佛菩薩的名號,印在衣服的前、後面。穿這件衣服目的是什麼?廣宣正法。人家一看他,就念了一聲「阿彌陀佛」,就落一個印象,在第八識里種一個金剛種子,這就是廣宣正法。不用說話,只要那件衣服穿出去,到街上走兩圈,就度了很多人,這就是廣宣正法。人家一看,就是「阿彌陀佛」。所以方法很多,廣宣正法的方法很多,要我們用心、認真去做,有很多方面可以做。不一定你非要上台講經說法才是廣宣正法,當然這是主要、最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在生活當中,很多方面都可以廣宣正法。
培養弘法人才,這是最重要的,沒有比這一樁事情更重要、更殊勝了,要論功德,這個功德是第一大,為什麼?你做的是續佛慧命的功德。自己要發心,或者是自己條件不夠,因緣不具足,我們也要幫助別人發心。培養弘法人才,要大家發心來護持,尤其是初學講經的法師,初學當然講的可能不很理想,總是要鼓勵他,給他機會。培養一位法師,真正培養出來,至少也要十年、八年,不是十天、八天就培養得出來,這也要有一段時間,要有耐心,大家共同發心。
譬如初學法師來講經,我們來當聽眾,對他就是一種鼓勵。將來他若成就,廣宣正法,就是我們大家廣宣正法,為什麼?是我們大家護持他,他只是台上,台下很多人護持他,他才能夠成就。這就好像是時鐘,在台上講經說法就是在動的那支針,是表面的,大家都看得到的。針會動,時針會動,怎樣才會動?你看時鐘後面有很多零件,針才會動,缺一不可,後面的零件就是大眾,四眾護法,有這麼多的因緣來護持,法師才能在那裡講。所以我們的導師常常說,護法的功德超過弘法的功德,佛在《大涅盤經》也這樣說。為什麼護法功德超過弘法?因為沒有人護法,弘法就沒有辦法弘了,所以弘、護是一體的,培養人才,這是護法的功德。
如果一個地區,一個道場,一年十二個月,不斷有法師在這裡講經,這個地方只要三年,就是佛國了,就能夠改善社會,使這個社會有善良的風氣,決定改善。人心向善,人心善,佛法常說「依報隨著正報轉」,這個地區就能做到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人民安樂,這是佛法無比殊勝的成果。要大家真的發心,要大家發心護持這件事情。
這件事情現在的人比較不了解,也比較不知道要發心來做這件功德,因為教育、弘法,一般眼前看不到。如果說趕快來做一些好事,來救急難,這個大家比較容易看得到,大家很認真去做。培養法師講經說法,來教化社會大眾,這不是短時間、不是眼前就可以看到效果,所以比較沒有人知道要來修這個功德。實在說,修這個功德才是根本,這個根本就是教育,可以使我們改善社會風氣。社會風氣改善,人心向善,社會問題及災難自然就會消除,這才是根本。並不是等災難來了,我們才去幫助、救濟,那就太晚了。教育就是防範,使災難不會發生,大災難化小災難,小災難化無災難,這就要靠教育。常年講經說法,廣宣正法,大家明理、向善,自然就能夠得到效果。
所以理跟事都要清楚、明白,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做佛的好學生、好弟子,將佛的大法盡心儘力發揚光大。除這個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也是佛在經上所說的,我們要把佛的教誨認真的去做到。前面彌勒菩薩代替我們請法,特別指出佛的末法時期後五百歲,就是指現前這個時代,在這個時候我們要修行,成就幾種法,才能夠安安穩穩真正得到解脫?末法時期的解脫就是念佛往生、不退成佛,這是究竟圓滿的解脫。佛跟我們說了四法,又說四法,說了八種,我們要記住,記住之後在生活當中要去做,如果沒有做,那我們就違背了佛的教誨。
這四種法要記住。世尊慈悲到了極處,唯恐我們記不住,後面用兩首偈。這個偈好記,一定要念熟,要熟記在心頭,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依教奉行,絕不違背,這是真正的學佛。我們如果真肯做,那就是法布施。法布施不是用言語宣說,是用我們身體力行做出來給大家看,這叫身教。口說是言教。身教與言教功德一樣殊勝,做出樣子給大家看。前面曾經跟諸位說過,諸佛菩薩是一切眾生最好的榜樣,佛弟子要給世間人做好樣子,這個就對了。下面說:
【當得成就二十種利。云何名為二十種利。所謂正念成就。】
這個經文在第九頁第五行第三句,這是第一句,第一句很不可思議。什麼叫『正念』?正念揀別不是邪念,邪念都沒有了,說實在話,只要你有念頭都是邪念,都不是正念。
世間一切法的念頭是邪,「我想佛法」這個念頭正不正?給諸位說,你想佛法的念頭也不正,也是邪念。這一樁事情,《般若經》上講得最透徹,六百卷《大般若》講得清楚。佛說了,三十七道品唯有名,六度也唯有名,菩提薩埵唯有名,諸佛如來唯有名,名是假名,不是真的有。這意思就愈說愈深了,不如《金剛經》上有一句很淺顯的話,大家都能夠明了,「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那個「法」是指佛法,意思就是說佛法也不能執著。
佛法是不是要行?要去行,但是不能執著,執著就錯了。清凈心中本來無一物,哪裡來個佛法!我們現在念阿彌陀佛,怎麼辦?我們的心不清凈,還不能達到清凈,現在只好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將來就能夠見阿彌陀佛;見了阿彌陀佛之後,心就清凈,阿彌陀佛也沒有,也舍掉了。
舍了以後,是不是還念阿彌陀佛?跟諸位說,舍掉以後還是念阿彌陀佛,這是怎麼一回事?到那個時候念佛,跟我們現在念的就不同。我們現在是念而有念,我們確確實實有這個念,到那個時候是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一句佛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這個當中不分別、不執著、不妄想,所以到這個境界,「無念」跟「念」是一不是二,叫做念而無念、無念而念。
但是我們現在將「有念」念到功夫純熟,自自然然就達到「無念」,這就是佛法講的「入不二法門」。這個境界我們目前沒法子體會,也不要去想,怎麼想也想不到,愈想,妄想愈多;愈想,距離事實愈遠。這是境界,我們自己沒入這個境界,不能想,一想就壞了,想就是妄想,落到心意識去了。這個境界是不可以用心意識,要離心意識,你才能體會到,所以這是境界上的問題。到那個時候,你問他念還是沒念?他還是念,但是他那個念,跟我們現在的念完全不一樣,這個意思就更深了。這是法身大士他們的境界,正念現前,是指這個境界。
「正念」就是無邪念,可見得無邪念就叫做正念。正念從哪來的?從邪念那邊相對來建立的。邪念沒有了,再問你有沒有正念?,正念也沒有了,那才叫真正的正念。如果說邪念沒有了,我還有正念,那一念還是邪念,正念也變成邪念,你總是偏在一邊。兩邊都沒有了,還有一個中道,還執一個中道,又錯誤了!連中道也沒有,兩邊不立,中道不存,這個時候正念現前。正念現前是什麼?真如本性現前,不是別的,真心的顯露,自性現前,這個境界宗門裡面叫明心見性,我們凈土宗裡面叫理一心不亂,就是這個境界。正念現前,念佛的人得理一心不亂,參禪的人明心見性,要知道,這是已經超越十法界;不但超越六道,連四聖法界也超越了。
由此可知,六凡是邪念,四聖也還沒有達到真正的正念,超越四聖、超越十法界,這個時候是正念。這就是佛為什麼教給我們「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這個四聖還沒有舍佛法,還有執著佛法,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個十法界裡面的四聖法界,還沒有明心見性的佛、菩薩、聲聞、羅漢,他們還沒有舍,還沒舍佛法,所以他在十法界。他連佛法也舍,他一舍,那就超越十法界,入一真法界。這個時候「一真」,也是不得已用一個名稱叫一真,但是我們的心不能再執著一真,再執著又錯誤。千萬不要執著「我到一真法界,我已經離十法界」,如果還有這個念頭,保證你還在十法界裡頭,為什麼?因為你還有個妄念,你還執著「我還有一個一真法界,還有一個十法界」,實在講,要連那個一真的念頭都沒有,那你才是真的入了一真法界。
這個意思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言語說不出來,因為能夠說出來的,總是落在一邊。真正的境界是不可言說,經典告訴我們不可思議,「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從這裡面諸位去體會,去領會這個意思。這是擺在第一句,這真的是明心見性的成就。所以它這二十種成就,第一種是總說、是根本。這一個成就了,那下面跟你講的時候,就很容易了,性德的流露,自然而然,我們能信得過。
【智慧具足。】
權、實兩種智慧具足了。《般若經》上所講的「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知是根本智,無所不知是後得智。無知是體,是智慧之體;無所不知是智慧的作用。它起作用的時候,無所不知;不起作用的時候,無知,你說他的心有多清凈!決定沒有分別、執著。起作用的時候,隨問隨答,人家有問題向他請教,隨時可以答覆。
佛與大菩薩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我們展開經卷,經卷都是別人問的比較多,你看看這個問題一提出來,佛立刻就答覆。佛沒有去思惟,沒有去想一想「這個問題我稍微考慮一下,要怎樣來答覆」,沒有!如果考慮,就已經落在意識裡面了,你的答覆還是打妄想,還是不能解決問題。佛從來沒有說讓他考慮一下,沒有,就像我們敲磬一樣,這磬敲下去,磬聲馬上就響。不會說這個磬槌將磬敲下,那個磬說我想想看要不要響,沒有這樣。只有大叩大鳴,小叩小鳴,你敲用力一點,它迴響就大聲;敲小力一點,迴響就較小聲;你沒有去動它,不去敲它,它就不會有聲音。所以佛的智慧作用就是如此,如同磬一般。
我們求智慧,怎麼個求法?要懂得求根本智。根本智是個什麼樣子?實在講,根本智就是禪定,根本智就是清凈心,根本智就是一念不生,它起作用的時候是無所不知。人到真正心清凈的時候,六根聰利(聰明、猛利),世出世間一切法,六根一接觸就通達明了,哪裡還要去學!眼睛一見就明白了,耳朵一聽就明白了,六根的能力完全恢復了,這是智慧具足,這是第二種利益。第三:
【有堅持力。】
我們世間人沒有這個力量,於一切法都沒有能力堅持,做什麼事情都不能成就。你要問什麼原因不能貫徹到底?沒有恆心,沒有耐心。『堅持力』就是恆心跟耐心。
佛法的修學,無論在家學佛、出家學佛,古時候老師訓練學生,一進山門,首先就是訓練你的耐心,訓練你的定力。每天叫你做這些雜務,做這些事情,做這些雜差事,天天做一樣的,做上個三年五載,觀察你是不是會不耐煩?你若嫌很煩,這就沒堅持力,沒耐性。這是古時候老師訓練學生,一開始就是先訓練耐心,訓練你的定力。你要學什麼東西,沒有一開始就叫你學,先叫你做這些,等到你耐心磨鍊到一個階段,三年、五年有一個基礎了,耐心成就,這樣才傳授這個法,這樣要修一切法就容易成就。現在一般學校教學,對於這一樁事情疏忽了,沒有先磨鍊學生的耐心、定心。我們學佛要懂得這個道理。
這裡說「堅持力」,有堅持力,他當然是堅持力達到圓滿,真的是到波羅蜜究竟圓滿。為什麼?因為人家正念具足、智慧具足,有正念、有智慧,哪有說沒有堅持力!一定有。無論是自己修道,無論是自己度生,都有堅持力,他不會中途改變,特別是堅持原理原則,決定不違犯。到諸佛、大菩薩的境界,正如孔老夫子所說的「七十歲,隨心所欲而不逾矩」(矩就是規矩),隨心所欲,雖然是隨心所欲,但是一切作為還是合乎規矩,不會超越這個規矩,決定沒有絲毫違背規矩。所以到如來的果位,甚至於如來倒駕慈航,以菩薩的身分來教化眾生,依舊不逾矩,沒有違背這個規矩。這一個道理、行法、事實,我們要明了,要認真去體會、去學習。
【住清凈行。】
菩薩教誨眾生,他所現的相不一樣,是不是隨自己的心現的相?不是。如果菩薩隨自己心現相,那菩薩還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諸位要明了,佛在《楞嚴經》上說得很清楚「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這兩句話要詳細解釋,《普門品》裡面的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就是解釋這兩句話。隨眾生心,不是隨自己,自己沒有。諸佛如來能隨眾生心,應眾生他所知的這個量,這就是應當以什麼身分得度,佛菩薩就現什麼樣的身;應當為眾生說什麼法門,佛菩薩就給他說什麼法門。
由此可知,諸佛菩薩現身說法,那個條件是眾生,不是自己。自己有沒有?自己沒有身,所以能現一切身;自己沒有法,所以能說一切法。你要是有身,就糟了,有一個身就不能現第二個身了;有法,有一個法就不能講第二個法了,這就壞了。所以諸佛菩薩沒有身,也沒有法,他能為眾生現一切身、說一切法,說了眾生都能夠覺悟,都能夠開解,都能夠得度。這是他高明之處,是我們要學習的。什麼時候學習?現在就要開始學習。
不論現什麼樣的身,說什麼樣的法,心地還是清凈,依舊一塵不染。現身即非現身,在《金剛經》上講是名現身;說法即非說法,是名說法。你想想《金剛經》那個味道,有很多同修聽過《金剛經》,《金剛經》確實般若味重,因為《金剛經》是《般若經》的菁華,法味無有窮盡。所以心永遠是清凈的,絕對不染前面講的「名聞利養果報」,都不會染著。
【生覺悟心。】
這就是覺而不迷。在十法界裡面度眾生、成佛道,念念覺而不迷,時時覺而不迷,處處覺而不迷,這個非常要緊。凡夫最大的毛病,就是禁不起外面境界的誘惑。世間五欲六塵的境界,佛法聲聞、緣覺、菩薩種種的境界,世法境界會迷人,佛法也會迷人。學佛如果迷在裡面,那就壞了,就沒有辦法成就證果、明心見性,這是我們不可以不知道的。
【得出世智。】
『世』,有世出世間。什麼叫世間?什麼叫出世間?有了智慧就出世間,沒有智慧就在世間。世間跟出世間這裡面沒有界線,這裡頭沒有界線,就是迷與悟的差別。你看諸佛菩薩,不曉得有多少應化在我們這個世間!你說他是在世間,還是在出世間?為什麼我在世間,他在出世間,我們兩個人手牽手把手同行,我們和佛菩薩手牽手,凡夫我在世間,佛菩薩他在出世間;我在人法界,他在一真法界?這就是迷跟悟的差別。
覺悟了再看看十法界裡面的這些森羅萬象,正如《金剛經》上所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那一觀你如果觀察到,你就出世間了,可惜我們不會觀,我們這四句會念不會觀,差就差在這裡,人家會觀。你看那個「觀」,觀照、照住、照見,過去我們導師在講席當中講過,功夫的三個層次。他真的作如是觀。我們能不能把這四句偈變成我們自己的宇宙觀、人生觀?如果真的變成了我們自己的宇宙人生觀,那你就是有觀的功夫了。你有這個觀察的功夫,你漸漸的跟這個世間就遠離了,出世間了,這是要有「觀」的能力。
「觀」是功夫得力。「觀照」,功夫得力就是觀照。再進一步就「照住」,「照住」是你的心安住在這個境界裡面,我們一般講得定了,心已經定了。定再提升到「照見」,那就超越了,出世間了。《心經》上講的觀自在菩薩,他用什麼功夫?他用的觀,達到了上乘的功夫,照見五蘊皆空。「照見五蘊皆空」,就是《金剛經》上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他見到了,事實真相被他見到了,這就叫照見。他用什麼見的?智慧見的,甚深智慧照見,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他看到了。看到的時候,世間即是出世間,世間跟出世間不二。
一個是照見,一個是迷在這個世間裡面,這兩個人雖然在同一個境界,但是他的內心感受不相同,觀感完全不一樣。一個是把夢幻泡影當作真實的,把這些假的現相當作真的,迷在這個裡面,起貪瞋痴慢的煩惱;另外一個是對於這個環境了解得透徹,看得清清楚楚,看出這個是假的,不是真的,他就不迷了、不執著了,不會起貪瞋痴慢這些煩惱,這是一念不生、一塵不染,這就是得到出世智了。同樣是這個境界,心不相同。第七:
【不為眾魔之所得便。】
「魔」是折磨。古時候翻的經典,古時候寫的經本,諸位如果看到漢唐時代寫的經,有不少圖書館、博物館裡面有收藏,北京大學的圖書館還收藏了不少,這是用手寫的,早期翻譯經典是手抄的。「魔」這個字,下面不是鬼,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魔字,上面是「麻」,一個麻字,下面一個是「鬼」。早期的經典,這個字下面不是鬼,上面是個「麻」,下面是個石頭的「石」,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折磨這個「磨」字。所以「魔」這個意思,原來是折磨的意思,這個魔是折磨。折磨的事情太多了,『眾魔』,折磨的事很多,所以「眾」就是多的意思。
相傳改成鬼這個字的「魔」,這一個字是梁武帝造的。早期印度翻譯經典,翻成中文經典,譯經的時候造了不少新字,我們中國原有的字不夠用,所以佛經那時候造了不少新字。梁武帝這個「魔」字,就是他造的,他看到這個「磨」,折磨太苦了,比遇到鬼還可怕,所以把下面這個石頭換成「鬼」,這是梁武帝造的。到以後寫經、刻經,多半都用這個字。如果諸位看到「魔」下面還是石頭的「磨」,那是古字,是正確的,沒有錯誤。
折磨的事情,我想每一個人都有感受,可以說在我們生活中,我們感受折磨的事太多了!佛在經上把魔分成四大類。第一大類「五陰魔」,五陰是指什麼?我們的身體,我們這個身心。身體稍稍受一點風寒,你就受不了,就要受折磨。這個「魔」是五陰魔:色、受、想、行、識。「色」是四大,指我們這個身體,我們的身體是四大(地、水、火、風)合成的。四大如不調,身就有毛病;人的身如果有毛病,就很痛苦,受病苦的折磨。「受」是感受,我們說享受。「想」,心裡的妄想。「行」,就是我們的念頭遷流不息,念念不住。「識」是妄心。受、想、行、識若是不調,這心就有病,我們一般講是心理的病;「色」是生理的病,都是屬於五陰。所以「五陰」就是我們的身心,我們的身體和心,本身就會折磨,折磨我們,這是第一類。
第二種叫「煩惱魔」,就是說我們心裡生煩惱,煩惱太多了,這個煩惱把它歸納:貪、瞋、痴、慢、疑、惡見,這六個是根本煩惱。這六個再展開,一百零八煩惱;一百零八煩惱再展開,八萬四千煩惱;八萬四千煩惱再展開,就有無量無邊的煩惱,就夠受的。煩惱折磨我們,這個都是屬於內在的,我們內心裏面的。我們現在一般講無始劫來的惡習氣,這是煩惱,這些講的惡習氣。這是第二類的煩惱魔。
第三種「死魔」。人的壽命很短促,我們希望學一樣東西,時間不夠用,還沒學成功,壽命到了,壽命到了又中斷了,這個是折磨。我們想做一樁事業,事業還沒做得成功,壽命到了,做不成了,又要中斷了,也是屬於折磨。哪一個人曉得自己能活多久?誰去跟閻羅王簽了合同?佛告訴我們「人命無常」,我們要提高警覺,這個是死的折磨,人人都不能避免。
五陰、煩惱、死這三種魔,都是屬於自己本身的魔,我們自己內在的,不是屬於外頭的。除本身之外,外面也有折磨我們的,所有我們身心以外的魔,這些折磨一概都叫做天魔。天魔,我們不必去講什麼大自在天、六欲天,不必講這些。天魔在哪裡?天魔就在我們四周圍,人事的環境,物質的環境,天天在誘惑我們,把我們心裏面的煩惱勾引起來,里外相應,這還得了!裡應外合,這個我們才受不了。所以佛教我們少欲知足,讓我們不被外界的誘惑力量所干擾。
人能夠不受誘惑,天魔對你就無可奈何了。這個要自己做得了主宰,決定「不為眾魔之所得便」。你不要有把柄讓別人抓住,什麼是把柄?前面有幾個例子很好,你好名,這個名就是一個把柄。你好名,愛出名,人家就抓住你這個把柄,就利用你這個弱點,來利用你,就給你折磨。你們看過小說《西遊記》,孫悟空了不起,七十二變,本事很大,他有個大毛病,什麼大毛病?好名、愛名,喜歡人奉承他、讚歎他,所以觀世音菩薩,就給他戴一頂高帽,稱讚他、讚歎他,帽子一戴上,永遠被觀音菩薩控制。如果他要不好名,觀音菩薩也沒辦法,對他無可奈何,所以他有把柄被人抓到。你如果好利,人家就利用「利」來控制你。只要你有愛好,那就是人家的把柄,就是外面境界魔的把柄。
現在社會的誘惑力量太大了,魔的頭腦很聰明,天天想一些奇奇怪怪的花樣。像現在的電腦,裡面是五花八門,打開電視、電腦,設計的人搞那麼多的花樣,都是魔,魔掌在那裡抓你。看你喜歡美的,那個美容術每天有,每天有新的,這些廣告,讓你辛辛苦苦賺來的錢送給他,買了他的東西是不是有效果?很難說,可能愈用愈起反效果,錢被人家騙了不要緊,得到的是反效果,那就更苦了。所以這個社會上的魔掌,你要認識他。
實在講,眾生可憐,真的是可憐憫者。佛菩薩是好人,不肯親近,妖魔鬼怪天天在折磨你、傷害你,你歡喜得不得了,他不來找你,你還主動去找他,你說有什麼辦法!你看天魔在哪裡?就在你的身邊,眼睛張開仔細一看,魔太多了,眾魔。這是必須認識清楚,要知道的,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會被眾魔所得便,不會被魔欺騙。第八:
【少於貪慾。】
第九:
【無有瞋恚。】
第十:
【亦不愚痴。】
這三句好懂,我們一般說不貪、不瞋、不痴,這三種是佛法裡面講的三善根。如果你這三句做到,世出世間的善法都從這裡產生,這三善根。不但世間一切法不能貪,知道貪心一起來,瞋恚心一起來,這個心如果起來,你就要念《金剛經》這一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念了還會起來,要多念幾句,念這個要做什麼?把這個貪心、瞋恚心念掉。消除這個貪心、瞋恚心,你就不愚痴了。
如果再念「三心不可得」,效果更大,我們可以徹底體會到「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我們現前起心動念,這個心都是虛妄的,不是真的,你如果觀察到這一點,你這個煩惱自然就沒有了。所以要常常念經,就是提醒我們自己。不但要念,常常要觀察這個境界,思惟這個境界,我們對於世出世間法,這種貪愛的念頭自然就少了、淡薄了。你能夠淡一分,你的智慧就透一分,你的心也就清凈一分,非常重要。第十一:
【諸佛世尊之所憶念。】
這一句是說得諸佛護念,是與佛菩薩自自然然感應道交。佛菩薩大慈大悲,哪有不念眾生的道理!九法界有情眾生都蒙佛護念。為什麼這個地方特別要說『諸佛世尊之所憶念』,諸佛護念,我們自己有障礙,我們不讓他護念,這個就沒法子了。正是所謂阿彌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沒有一個世界漏掉的,阿彌陀佛的光明,沒有一個世界是照不到的。我們為什麼見不到阿彌陀佛的佛光?那就是我們偏偏要撐個傘把它遮住。就好像白天的太陽光出來,太陽光普照大地,你如果拿一把傘把它遮住,當然就照不到,不是它不照你,是你自己有障礙,這個傘就好比障礙、污染。
我們的心被七情五欲所染,嚴重的妨礙了佛光注照,佛光雖然照,我們看不到。我們雖然看不到,但是能夠感受到。明顯的我們看不到,業障太重,但是冥冥當中,你如果是在道場,會感受到很歡喜,我們一般說法喜,感受到安穩、清涼、自在。這個歡喜從哪裡來的?佛光注照,佛光加持道場,得佛的加持。諸位到這個地方來,能生歡喜心,甚至你在電視機前面聽經聞法,能生歡喜心,這都是佛光注照,得佛力的加持。不是我經講得好,是佛力的加持,你才能夠聽了能理解,能夠生歡喜心,會接受,這都是沐浴在佛光之下,這是感應道交,是這麼一回事情。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
過去我們導師凈空上人在外國,尤其在美國講經,有些時候講經的道場,有一些外國人來聽,我們是講中文,外國人也不會中文,實際上他聽不懂,雖聽不懂,每次講經,每次都來坐在那裡。有一次導師就問他:你們來聽,聽得懂嗎?他說:聽不懂。聽不懂那你為什麼每天來?這外國人說:坐在這裡感覺很舒服、很自在,雖然聽不懂,感覺很好。所以他就每天來,感覺坐在這裡很安穩、很清涼、很自在,他感覺這是享受,所以聽不懂他也每天來坐在這裡。他享受什麼?這當中就是有佛光沐浴在其中,他到這個地方來坐兩小時,聽兩小時,他的心很清凈、很歡喜,法喜充滿,這個是實實在在的事情。這個場合如果要用現在科學家來講,他們的說法是磁場不一樣,佛光注照的場所,這個氣氛很適合於一切大眾。外國人說的磁場,我們講的佛光,名稱不同,意思是一樣的。第十二:
【非人守護。】
『非人』是指諸天護法神,他們保佑你,不必要求,自自然然他就保護你。為什麼他會保護你?他佩服你、尊敬你,自動就來了。如果你是以一個有希望心修法布施,天天跟韋馱菩薩磕頭作揖,天天供養他,他未必會來,那個有求不應。果然以無希望心修法布施,不求他就來了,不求他也有應。理跟事我們都要明了。底下一句:
【無量諸天加其威德。】
這一句講的是天神,帝釋天、忉利天主、大梵天王,這些諸天天主對你尊敬。他們以他的威德也加持你,得到諸天天神的加持。第十四:
【眷屬親友無能沮壞。】
『沮壞』是破壞。這個裡面有兩個意思,這一句是雙關語。世間真正通達明理的人,畢竟是少數。有一些你的親戚朋友,看到你以無希望心去修法布施,他認為你是錯誤的,他跟你說:你看,你辛辛苦苦賺來這些錢,統統拿去印經、布施,你為什麼不拿去好好的享受?你為什麼不想想你後半輩子要怎麼過?這也是我們時常聽說的,聽過的。
一些同修他們的親戚朋友來勸他們,他們也是很愛護你,為你想得很周到,但是他不明了另外一個道理,他不知道財布施愈布施愈多,他不知道這個道理。他只認為錢財放在銀行放利息,才會愈來愈多,他不曉得愈布施愈多,這個道理他不懂,他只看到這一面,沒有看到那一面。實在講,錢放在銀行利息太少了。現在台灣,銀行利息愈來愈少,可能將來會跟日本一樣,全部沒有利息,不但少,可能還沒有利息。所以錢放在銀行那個利息太少了。你如果拿出來布施,得的就多,這是佛家常講「舍一得萬報」,一本萬利這個生意,你們想想看到哪裡去找!只有佛門有一本萬利的生意,其實一本不只萬利,那個利算不清的,真正明白通達,他才知道。
你親戚朋友當中不明白這個道理,不知道事實真相,往往來阻止你,來勸你,他是出於好心,他是很愛護你。那麼你遇到的時候,人家這樣勸你,也能如如不動,你還是做你的,這一邊很感謝他,感謝他的愛護,一面還是繼續做我的事,繼續做我的布施,也不必傷害他,非常感激他,他走了,我們照做,這就對了,不要受到他的影響。我們學佛的人,一定以佛告訴我們的為主、為標準,這就是不能夠沮壞,我們修這個功德不會受到阻止、破壞。你的親戚朋友如果來勸你,你能夠進一步跟他說明,當然更好。有些人你跟他說,他不接受,他不聽,你一跟他說佛法,他掉頭就跑掉,他不聽,這就沒辦法了。所以確實有這些事情。底下一句,第十五:
【有所言說人必信受。】
有智慧,有德能,真誠、清凈、平等,常常能夠關心一切眾生,你說的話,哪有人不相信!哪有人不接受的!第十六句:
【不為冤家伺求其便。】
冤親債主都被你的德行所感化了,縱然跟你有怨,看到你的德行,他也從內心佩服你,他也不再找你麻煩了,也不再去障礙你了。看到你,你是真的行道,他也佩服,甚至於他也來護持你,這個是真誠感人。第十七句:
【得無所畏。】
雖然不能像如來果地上的境界,也與菩薩們相似,所以得四無所畏。第十八句:
【多諸快樂。】
我們常講的法喜充滿。無論現什麼樣的身,無論修什麼樣的法,都能得大自在,世間人所講的幸福快樂。十九句:
【為諸智人之所稱嘆。】
這是講有真智慧的人,真正有智慧的人見到你,沒有一個不讚歎的。最後一句,二十句:
【善能說法眾人敬仰。】
諸位細細看世尊所說的這二十句,把「正念」擺在第一,把「說法」擺在末後,這個用意很深。『善能說法』,一定是以正念、智慧、堅持、清凈做基礎,如果沒有這個基礎,說法要達到善的水平,很難!善說,如佛所說,這是善說。前面這個四條,我們要真正下功夫。所以這個二十句次第、順序不能夠錯開的,有一定的順序。再看下面經文:
【彌勒。是為菩薩當得成就二十種利。不著名聞利養果報。】
佛前面說了,後面又說,反覆的說,重複的說,為什麼說這麼多遍?就是讓我們加深記憶,一定要記住。所講的二十種利益,你記不記得沒有關係,但是修因這句要記得,『不著名聞利養果報』。
【行饒益事而為上首。常為眾生。以無希望心清凈說法。】
這幾句才是要緊的事情。所以『清凈說法』的確能得諸佛護念、龍天擁護、天王尊敬,這種殊勝的利益,我們如何不求!一個真正聰明人,真正有智慧的人,我相信讀了佛這一些教誨,必定有所感受。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還是這一大段的經文,這一大段經文再接下去。請看經文,這個經文在第九頁第四行:
【複次彌勒。】
經文上凡是叫著當機者的名字,意思是提醒,下面有重要的開示要說,我們要知道,這是一個例子。
【若菩薩以無希望心行法施時。不著名聞利養果報。以饒益事而為上首。常為眾生廣宣正法。又能成就二十種利。】
這是佛說了二十種利益,余意未盡,又跟我們說二十種,就是說了二十種利益,再補充二十種利益,顯示出「以無希望心饒益眾生、宣揚正法」利益無有窮盡的意思。這二十句,佛特別補充說明,實在講有其必要,為什麼?正是我們心目當中所想的、所期望的、所疑惑的,佛這麼一說,把我們的問題全部都解決了。
【云何名為二十種利。】
再講二十種利益。第一:
【所謂未生辯才而能得生。】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個疑問,我很想發心來學講經說法,沒辯才。沒辯才不怕,你一發心,佛菩薩就加持你,就得辯才,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已生辯才終不忘失。】
你得到的辯才不會失掉,佛力加持。尤其是修凈土法門,我們這一發心,沒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但是這個心是堅定的心,我非去不可!有這樣堅定的心。這個世間,我們依佛的教誨,身心世界統統放下,一塵不染,只有一個願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威神,現在就加持你,就得到了。假如對這個世間還有貪戀,名聞利養還是放不下,果報念頭還是放不下,阿彌陀佛的願力就加不上了。你要想現前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依教修行就得到了,一發心就得到了,這實在不可思議!
所以辯才不是困難事情,只要你一發真心,就會得到的。也不要認為我們的程度很低,沒有讀大學,實際上,我們的導師在講席當中常常說,他說他初中畢業,但是我們看他現在的德學、成就,我們一般的教授確確實實是比不上他。還有過去演培老法師在新加坡,這也是我們的導師在講經中常常提起的,演老他是法相唯識的專家。他請人找徒弟,他說:你替我找一個初中畢業的就好。人家覺得很奇怪,大家要找徒第都是想找一個大學畢業的,你怎麼只要找一個初中的,演老很客氣的說:我就是這個程度,我的程度不高,我找這種就可以了。學佛這件事情,不在於學歷、辯才,主要要發真心。從前李老師教的,只要發真誠心,要求佛菩薩感應。
導師常常告訴我們,發心講經說法不是容易的事情,不能看得太容易,也不能看得太困難,看得太難,你就不敢學了;看得太容易,你決定學不成功。這樁事情,要通達世出世間法,出世間法通達。要不通世間法,你講經不契機,你對世間這些現象、這些情形都不知道,你講經就不能適合這些社會大眾。世間法通達,不懂佛法,雖然說得契機,但不契理,違背了佛經的道理,這更不行了。講經說法得契理契機,要契理契機。
世出世間法通達,都要知道,這談何容易!那怎麼辦?有一個方法,求感通、感應,也就是求佛力的加持。什麼方法才求到感通?至誠,我們的心誠到極處就通了。我們在講台上講的大家聽了,好像有這麼一回事,是不是自己的能力?不是的,是佛菩薩的感應道交,是我們大家的真誠心。我有個誠心,真誠發心來學講,大家有誠意到這裡來聽經,我們共同的真誠,感應到佛菩薩的加持。所以講經,這個是很多同修都知道的,我們導師講經從來沒有準備,沒有準備說的道理卻無窮無盡,講完他說我什麼也不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佛力的加持,三寶的加持。
初學當然一定要準備,初學要先學一些規矩,來學沒有別的,學規矩而已。不依規矩,不成方圓。大家來學習,老師就是傳授規矩。依照這個規矩、模式去做,認真去做,做個十年、八年,熟了,自然就得心應手、左右逢源,那個時候就得佛加持了。佛力加持是一年比一年殊勝,你自己會感覺,強烈的感覺到,不是人的力量。這種深經(深的經典),人的力量講不出來,因為是凡夫,還沒入這個境界,怎麼說得出來!怎麼去想也無法講,所想的全是妄想、分別、執著。這個道理要懂得、要相信,不信不行,這是事實。你如相信,辯才這個事情就好解決,不是很困難的事情。至誠求佛加持。再看第三句:
【常勤修習得陀羅尼。】
『陀羅尼』是梵語,翻成中文意思是「總持」,要用現在話來講,就是綱領。『常勤修習』,你自然能把整個佛法的綱領掌握住了,能夠掌握綱領,那就千變萬化了,這個非常重要。抓不住綱領,找不到重心,那當然就是困難重重。第四句:
【以少功用善能利益無量眾生。】
『少功用』,特別是指凈宗法門,經典最少,只有五經一論,六樣東西。所以有人說佛教好,不敢學,為什麼?經典太多,看到一部大藏經經典這麼多,是要從哪裡學起?如果有這個問題,你來學凈土,只有五經,凈宗所有的經典就這麼多,全部都在裡面。嫌多,有少的;你嫌太少,有多的,一部大藏經就夠你讀了。喜歡少的,有少的;喜歡多的,有多的,世尊所說之法,能滿一切眾生的願望。喜歡簡單的,有簡單的;喜歡麻煩的,有很麻煩的,讓你自己去挑選,這才能夠真正做到盡如人意,隨各人的需要,這是佛的真實智慧,這是佛的善巧方便。以極少的功用,能夠利益,真正利益到無量眾生,這確確實實是指念佛法門。本經最後彌勒菩薩,彌勒十心,導歸極樂。
【以少功用令諸眾生起增上心恭敬尊重。】
眾生得利益,自然就尊重三寶,這是一定的道理。特別是在這一個時代,時代不斷的在轉變。過去有很長一段時間,社會停留在農業的時代,農業時代,我們知道耕作是有時間性的,農忙過後,就有相當長時間的休假。於是假期當中,寺院、庵堂往往選擇在這個時候講經說法,有的是時間。所以一部經開出來,可以長達三、四個月,利用長的假期來講一部經,較長的經典。一些喜歡聞法的在家居士,都能夠到寺院去討經單,他有時間去聽經,住在寺院把這一部經聽完。
現在社會變了,以美國為例子,這是世界科技先進的國家,他們的假期,最長的假期差不多五天。所以要是到美國弘法,你心裡要有數,人家請你講一部《無量壽經》,不要講得太長。《無量壽經》,你要曉得五天講圓滿,一天兩個小時,總共十個小時,你要把這一部經講完,不能有漏掉的,每個字都要講到、要念到,那才叫高手。前面講你能夠得陀羅尼,你就有這個本事了,一切經可以長講,可以短講、淺講、深講,你得陀羅尼,你就自在。他最長的時間五天,你講七天,有兩天他們就沒辦法來。
在新加坡那個地方,最近這幾年,我們的導師在那裡弘法,能夠講較長的經典,還有很多人有時間去聽,這個不容易,現在這個時代,可以說這情形很希有了,這個情形很少了。我們要了解這個時代的趨向,要能應付這個時代,所以講的東西要精簡。
過去導師也說起台中蓮社李老師教學講經,他的一個規定。李老師規定的時間,一部經,短的經不能少過三次,就是你講一部經,最少不能少於三次,最長不可以超過十次。你講給他聽,從「如是我聞」一直講到「信受奉行」,一個字都不可以漏掉。這叫什麼?全講,全部都講,不可以挑那幾段來講,不可以的,一定這一部經完完整整講出來給他聽。
可是諸位要曉得,那個時候講十次,實在講,十個小時都不到,一次是四十五分鐘。大多數是五次,老師是以五次為標準,七次就很少了,十次更加希有,一般都是講五次。五次多少時間?一次四十五分鐘,五次約四個小時。譬如講《彌陀經》,《彌陀經》不長,從「如是我聞」到「信受奉行」,四個小時要把一部經從頭至尾講一遍,清清爽爽,沒有枝葉,行家來聽都佩服,這就是你講經,消文釋義,什麼理論、議論、發揮都不可以,就是把字句講得清清楚楚,交代清楚那就好了,如果一夾雜、一發揮,就壞了。這個方法是教什麼?教學規矩,沒有別的,就是學講經的規矩,沒什麼發揮。
第二個訓練你的耐心,你有意見、有悟處,不准你發揮,訓練你的耐心,看你能忍耐多久、多少年!愈能忍受,你的功力愈深,古人講的「厚積薄發」。印光法師為什麼有這樣大的影響?實在講,他老人家講經很少,只有在上海護國息災法會講過開示七天,其他的沒有聽說他講過經,他都是跟人書信往來,人家有問題寫信去問他,他給人答覆,書信往來,一生講過一次而已。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因為他忍耐了七十年,七十歲才出來。他在普陀山藏經樓住了三十多年,天天在那裡用功,從來沒有表現,這是長年累積起來的,一旦發揮出來,那個力量就太大了,所以說「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老師訓練學生也是如此,一開始不叫你鳴,等到哪一天叫你一鳴驚人。你天天在鳴,驚不了人,你才曉得老師那個苦心。你真學成之後,你對老師一生不會忘記,佩服得五體投地。老師對學生的愛護,真的是無以復加,他要成就你,先訓練你的耐心,不准你鳴,不准你發揮,不准你表現。你就是老老實實規矩講,等到講個十年、八年,到那時你就一鳴驚人了。
從前這個教學法,老師對學生要負責任的。不像現在,現在不負責任,實在講,現在也負不了責任,學生不聽,那怎麼能負得了責任!負不了責任。負責任就是百分之百的服從,這要找什麼?找初中以下的程度,比較會聽話。學歷如果太高,就比較不老實,老師說了,意見很多,他有他的看法、想法,他的意見,老師是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演培老法師說找初中以下程度的,就是這個道理。程度比較低的,比較沒有妄想,你叫他去找什麼資料,他沒有這個能力,那隻好乖乖聽話,聽老師的話,這種人好教,反而容易成就,道理就在此地。底下一句,第六句:
【得身口意清凈律儀。】
這三業清凈,是前面這三業更進了一步。前面斷貪瞋痴,這個得『清凈律儀』。第七句:
【超過一切惡道怖畏。】
決定不墮三惡道。縱然有這些惡的習氣,阿賴耶識裡面有這些種子,緣他控制住了,這個就是不會受外面境界的誘惑。他有定力、有耐心、有智慧觀察,緣斷掉了,一切惡道自自然然這種恐怖的心沒有了。
【於命終時心得歡喜。】
臨命終時不會怕死。世間人對死感覺很恐怖,修行人不會,臨命終時知道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去了,去到更好的地方,舍這個身去換金剛不壞身,哪有不歡喜的道理!哪有恐怖!所以得歡喜心。
【顯揚正法摧伏異論。】
『異論』是指外道。外道裡面,還有佛門裡面的外道,叫「門內外」,更要認識清楚。門外的外道很容易辨別,門內外道不容易辨別,要有智慧。當然最重要的,要認真反省檢點自己是不是外道,這個問題很重要!別人是不是外道,與我沒有什麼多大關係,就怕自己變成外道。怎麼變成外道?心外求法。佛法裡頭外道的定義是「心外求法」,佛法稱為內學,不能心外求法,不能向心外去求,要回頭向我們自己內心去求,這才是內學。向心外去求,就是外道,永遠也求不到。
【一切豪貴威德尊嚴。猶自不能有所窺望。何況下劣少福眾生。】
這是講你『威德』的成就,你的智慧、威德。世間豪門貴族,在社會上有尊嚴的人,也不敢輕視你,也不敢怠慢你,換句話說,自自然然得到他們的尊重,何況一般普通的百姓!這也不是自己求得來的,所謂是「實至名歸,德高望重」,它自自然然的成就。
【諸根成就。】
這個十一。此地『諸根』就是講六根聰利,六根聰明、銳利。第十二句:
【無能映蔽。】
你的智慧德能,你的威德,沒有任何人能夠障礙你,不必要宣揚,這都是自然得到的。
【具足攝受殊勝意樂。】
『具足』是圓滿的,你『意樂』是圓滿的。這就是前面講的法喜,你能得法喜充滿。
【得奢摩他。毗婆舍那。】
這兩種都是定的名詞。從放下得到的定叫做『奢摩他』,「奢摩他」是止的意思。我們用「放下」,這個名詞常常說,大家比較能理解,我們比較常說。一切放下,放下後你的心得到定,定下來,這叫奢摩他。『毗婆舍那』是依你看破事實真相,像剛才說的觀照,從這看破、觀照得的定,這叫「毗婆舍那」。「毗婆舍那」就是觀,「觀」就是看破,「止」就是放下,這樣說法,一般的聽眾比較容易體會。
「奢摩他」、「毗婆舍那」,這兩句都是梵語音譯的。所以得清凈心、得定有這兩種方法。方法是很多,歸納起來不外乎這兩大類,一個從「止」得到,一個從「觀」得到,合起來叫做止觀。也就是一個從放下得,一個從看破得,這兩方面,兩種方法,都能夠得定。第十六句:
【難行之行皆得圓滿。】
這個好懂,雖然好懂,境界也非常的廣大。
【發起精進。】
這第十七句。
【普護正法。】
是第十八句。你這個時候才能真正精進,「精」是純而不雜,「進」是進步。我們平常講一門深入,這個叫精進,可是對於佛法決定是普遍的護持。不能說我修凈土,讚歎凈土,人家修禪宗,我就毀謗禪宗,這個是錯誤的。一切法都是世尊傳下來的,我修凈土,我見到禪,我要護持他;那個人學密,我也要護持他;他學教,我也要護持他,能幫忙的地方,盡心儘力去幫助他、成就他,這是普遍護持正法,護持一切眾生。
一切眾生的根性不相同,佛開無量法門。我們要普度一切眾生,眾生無邊誓願度,就是一切正法都要護持,只要他不是邪法,確確實實是正法,我們要盡心儘力護持。我雖然不修那個法門,有一些人修,修學那個法門,我要護持他,我也要護持他的道場,這個觀念一定要有,才能真正做到僧團裡面的「六和敬」。
【速疾能超不退轉地。】
這就是阿鞞跋致,圓證三不退。末後一句:
【一切行中隨順而住。】
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是世尊又給我們說了二十句,這二十句重要,確實把我們的疑問連根拔除了。再看底下這一段經文:
【彌勒。是為菩薩當得成就二十種利。不著名聞利養果報。行饒益事而為上首。常為眾生以無希望心清凈說法。】
諸位看這一段,世尊這一段話重複四遍,意思深,千萬不能忘記。重要就是『不著名聞利養果報,行饒益事而為上首,常為眾生以無希望心清凈說法』,重複的地方就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不斷重複,就是怕我們忘記。所以其他經文說一次就比較容易忘記,重複的就比較記得住,重複的就是他的重點。
來源:http://ft.amtb.tw/dv.php?sn=WD15-002-0005&lang=zh_CN推薦閱讀:
※三十五佛懺的殊勝
※索達吉堪布:修持此殊勝法門,免除一切災難,魔王無機可乘
※知因緣殊勝 從此初發心
※1 佛門四眾同學,有很多確實很發心,布施財物、做義工(內財布施),可是沒有獲得像經上所講的那麼殊勝的果報,這是什麼原因?他布施修福,疏忽了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