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一起玩出自信和勇氣
在生活中,假如孩子發脾氣,耍性子,「無理取鬧、惹是生非」,或者把自己關在房間里,或者沉溺於電子遊戲……我們該怎麼辦呢?一遇到這樣的情況,大多數的父母可能是無奈、煩躁甚至憤怒。但在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博士看來,與其跟孩子對著干,不如與孩子一起遊戲。因為「遊戲力——基於玩耍式遊戲的養育方式——可能是重建親子間深情聯結的橋樑」。
「遊戲力」,即孩子玩遊戲的能力了。對孩子而言,遊戲是一個充滿魔幻和想像的場所,可以任意出入,完全釋放自己,變得自信和成熟。從這個意義說,當下的孩子喜歡玩電子遊戲與網路遊戲同樣是其內心的渴求。所不同的是孩子所面對的生態環境改變後,遊戲的內容和玩法也不一樣了。這些遊戲也並非洪水猛獸,大人更無須談遊戲色變,如臨大敵。
孩子喜歡遊戲,不只是因為「喜歡玩」,也是由於遊戲本身蘊藏著某種深意。作者認為遊戲具有三個意義:一是「孩子嘗試成人角色和技巧的途徑」,二是「滿足人們對聯結、對親密情感的無盡需求」,三是「從情感創傷中得到康復」。作者在書中舉了親子間相互拋擲壘球的案例。孩子在遊戲中習得了拋擲壘球的技巧,父親的誇讚給孩子帶來了自信。父親與孩子通過這個遊戲,建立起更為親密的關係。
不同於成人的是,遊戲就是孩子的工作,也是他結交朋友、體驗生活和探索學習的主要途徑。即使是最平常的「過家家」遊戲,同樣是孩子學習生活技能的途徑。相反,一個不願意或不會投入遊戲的孩子,極有可能存在某個心理問題。
《遊戲力》的副標題是「笑聲,激活孩子天性中的合作與勇氣」,重點關注的是大人如何通過遊戲解決孩子常見的行為問題,修復孩子的憤怒、悲傷、恐懼、焦慮等情緒,並重建親子之間的親密關係。作者的女兒在上幼兒園大班後,有一段時間不願意自己穿衣服,一味堅持自己穿不了衣服。作者意識到,嘮叨和說教不但毫無效果,而且會激怒孩子。情急之下,作者抓起兩個布娃娃表演起了穿換衣服的玩偶劇。這一表演,讓孩子笑得樂不開支。結果,她在笑聲中穿好了衣服。當然,在收穫這個結果之前,大人肯定需要投入一些時間和精力。
孩子由於自身的原因,常有自卑心理和無力感。尤其當孩子受挫或失敗的時候,「無力感」特別明顯,他將自己藏著嚴嚴實實,表現出煩躁不安和懦弱無助,甚至伴有先發制人、對他人進行攻擊的行為:「我恨你!」「你這個大笨蛋!」「你走開!……例如一個4歲的孩子在幼兒園被同伴欺負後,一回到家便對父母大喊大叫,亂扔東西,還倒在地上撒野。在這時候,大人只需扮演弱者,任由孩子欺負,且可以大聲喊:」我痛,不要打我!求你了,不要!不要!「這個遊戲讓孩子處於強勢一方,讓他看到大人也有無能為力和丟臉的時候,讓他的心理得到補償,變得強大起來。
遊戲能讓孩子充滿歡聲笑語,但有時孩子並不需要大笑。所以作者認為:「跟隨笑聲,不是要到處逗人開心,或是哄騙孩子轉移他們的情緒。」孩子可能在平靜中修復了情緒,感到了滿足。但話說回來,孩子在遊戲過程中的情緒也是多變的,一會兒笑、一會兒哭、一會兒鬧,因為有趣的遊戲為孩子敞開了情緒的大門,他有可能將埋在心裡的情緒一齊宣洩出來。在孩子發泄了一些痛苦情緒之後,他反而更能享受遊戲的樂趣。
不過,遊戲對許多成年人而言,早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別是那些忙碌的父母,對與孩子一起玩遊戲存在抵觸心理。但有些時候,孩子仍需要大人一起參與遊戲。因此,作為大人首先得放下身段,融入孩子的遊戲世界。在遊戲中,大人要學會打鬧,必要時擔任演員和導演,用心跟隨孩子的腳步。即便是你不喜歡的遊戲,你也要饒有興緻地參與進去。否則,這不但會傷及孩子的心理,而且會讓我們深感愧疚。
當然,遊戲不是萬能的,並非每一次遊戲,都能解決當時的問題。遇到孩子事事被動、情緒低落、身陷孤獨與無力的時候,大人所要做是放下焦慮,保持平靜和幽默,傾聽孩子的情緒。強行引導孩子遊戲,非但製造緊張和焦慮,而且解決不了問題。
何賢桂,台州人,教育研究者,已出版《陪孩子一起快樂成長》、《父母與教師的最佳溝通》、《靈魂的拷問》
推薦閱讀:
※自己孩子的相貌特別出眾是種怎樣的體驗?
※千萬別讓孩子和寵物待在一起!
※分娩的痛歷歷在目,請好好疼愛為你生孩子的女人
※成人在婚姻里欠下的債,別讓孩子來還
※如果遇到年輕的父母面對孩子被暴力你會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