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東亞「火」拼五百年

1592年12月25日,奉命總理薊、遼、保定、山東軍務,並充任防海御倭總兵官的明朝大將李如松,親率精銳明軍四萬三千餘人,自遼東渡過鴨綠江進入朝鮮。第二年元月,明軍進抵平壤城下,與小西行長指揮的侵朝日軍第一軍團15000人爆發激戰。

赴朝明軍配有各種火炮數百門,日軍裝備的火槍性能雖然略優於明軍的火銃,但火炮卻不如明軍威力強大。依照朝鮮官方的記錄,明軍「在距城五里許,諸炮一時齊發,聲如天動,俄而火光燭天」,「倭銃之聲雖四面俱發,而聲聲各聞,天兵之炮如天崩地裂,犯之無不焦爛」。此戰明軍大勝,殲滅日軍一萬餘人,燒殺溺斃無數,日方僥倖逃散者不及全軍的一成。明軍則陣亡796人,傷1492人。

「東洋」崛起  不甘寂寞

  

1592年,按照東亞通行的中國傳統紀年(夏曆)是壬辰年,在明朝是萬曆二十年,在日本是文祿元年,故這場戰事中國史籍稱為「壬辰之役」,朝鮮史籍稱為「壬辰倭亂」,日本史籍則稱為「文祿之役」。

  

「壬辰之役」是「萬曆朝鮮之役」(又稱「萬曆三大征」的「東征」之役)首戰。整場戰爭前後歷經六年(1592~1598),中日雙方在朝鮮打打停停。到1598年「丁酉之役」(當年為夏曆丁酉年,日本是慶長三年,故日方稱「慶長之役」)明軍獲勝,日方主腦豐臣秀吉病死,侵朝日軍被迫撤離朝鮮半島而結束。

  

日本發動這場戰爭是想佔領朝鮮,並以此為跳板進攻大陸,最終征服中國。豐臣秀吉的野心並非狂人妄想。明朝的領土和人口都十倍於日本,豐臣秀吉要打敗中國,必須具有強大的實力,並進行充分的戰爭準備。客觀地講,那時候上述條件日本大體上都具備了。

  

首先,日本是當時世界上第三大人口大國,人力資源豐富,可以徵調大量兵員參加戰爭。其次,日本是當時世界上主要產銀國之一,擁有充裕的國際貿易硬通貨,購買力相當強大,可以支付軍費和採購作戰物資。再次,經過多年內戰,日本在火槍的製造和使用技術上已處於國際前列,軍隊久經沙場,有豐富的實戰經驗。

  

15至17世紀中期,在明朝中國以東的「東洋」地區,有日本、朝鮮、琉球等國,以日本最為重要。其重要性從以下事實可略窺一斑:1500年,日本的人口已達1540萬,同期中國的人口約為1.3億,朝鮮為800萬。因此日本人口為中國的1/7,幾乎多出朝鮮一倍。此時西方最強大的國家是蘇萊曼大帝(公元1520~1566年在位)時代的奧斯曼帝國,該帝國巔峰時期,橫跨亞歐非,領土面積達450萬平方公里,人口卻只有1400萬。而正在全球擴張的歐洲海上強國西班牙,本土人口只有500萬,英格蘭更僅有250萬。

  

再看歐洲第一人口大國俄羅斯帝國,1550年人口大約1100萬,到了1600年也才達到1300萬~1500萬。在亞洲,印度莫卧兒帝國沒有人口統計數字,其1600~1610年的人口估計在1億~1.5億之間,其中比較可靠的統治族群穆斯林的人口數字,只有1500萬。1600年,整個東南亞地區人口合計不過2200萬,即使是三個地區強權人口也不多:安南約為470萬,暹羅220萬,緬甸310萬。因此,在16世紀和17世紀前期的世界上,日本是除中國和莫卧兒帝國之外人口最多的國家。

  

進入16世紀後,日本國內發現了多個銀礦。這些銀礦的開發,使日本一躍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白銀產地之一。到了16世紀末,日本白銀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1/4到1/3,成為世界上購買力最強的國家之一。而同一時期的中國,則是全世界最大的商品出口國,也是最大的白銀進口國。

  

對主導東亞秩序的明朝中國來說,日本是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卻也是惟一有能力發起挑戰的潛在對手。日本國內形勢及對外策略的變化,必然給中國乃至東亞世界帶來影響。

偷師學藝  有料無方

下面專門講講日本在火器製造上如何「偷師學藝」,以支持其軍力提升和對外擴張。

  

中國的火器技術有「西傳」和「東傳」之分。「西傳」即經蒙古人傳到西亞,又經阿拉伯人之手傳到歐洲。「東傳」說的是東亞各地的火器技術都源自中國,屬於漢字文化圈的朝鮮、安南、日本,以及中南半島上的緬甸、真臘和暹羅等,先後從中國學會了使用火器。

  

1201年,元朝征服高麗,設立征東行省,火器技術由此傳入朝鮮半島。1274年(元朝至元十一年,日本文永十一年),元朝尚未滅亡南宋,就派遣大軍東征日本,佔領了朝鮮海峽的對馬島和壹岐島,進兵到九州島北部的博多灣。後因為不熟悉水戰,又遇颶風,遂退兵。日本史稱此戰為「文永之役」。1284年(元朝至元二十一年,日本弘安七年),元朝再派遣大軍東征日本,結果又遇颶風,軍中疫病流行,無功而返,日本史稱「弘安之役」。

  

在這兩次戰爭中,元軍威力強猛的火藥火器使日本人受到很大震動。日本的《蒙古襲來繪卷》(1292)描繪了「弘安之役」的情景,說元軍發射出的盛有火藥的鐵罐,向日本武士飛來,爆炸後冒出黑煙和閃光,伴隨震耳欲聾的巨響,日本武士慌亂,人馬死傷甚眾。

  

到了15世紀初,日本軍隊已會使用火器,在日人所繪的《元寇襲來圖》上有了火炮。15世紀中葉,日本發生「應仁之亂」(1467~1477年,1467年為應仁元年),這場大規模內戰中各方都動用了飛炮、火槍。隨後,日本繼續引進中國火器技術。日本永正七年(1494),中國的銅銃傳入和泉國堺町(今屬大阪府),而後又傳入關東(今東京、橫濱地區)。

  

日本享祿元年(1528),堺町的工匠按照中國火銃的式樣,仿製出了長度30~40厘米、重為2公斤的小銅銃,但這種小型火銃的實戰能力有限,沒有成為日本軍隊的主要武器。此時的日本尚未掌握生產火藥必需的制硝技術,卻盛產火藥的另一種重要原料——硫黃。

  

明永樂初期,中國與日本之間的貿易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和發展,日本以硫黃和銅為大宗出口貨物。永樂元年(1403),在中國沿海一處港口,日本船一次就卸下硫黃上萬斤,可見這種極具潛力的軍事物資,已成為中日貿易的重要商品。

「南蠻」「火種」 輾轉東傳

歐洲火器傳入日本始於1543年(日本天文十二年),過程極富戲劇性。據日本僧人南浦文之在《鐵炮記》中所言,那年八月,後來成為「倭寇」首領的徽州海商汪直的海船從寧波雙嶼港出航,船上乘客中有兩個葡萄牙人,日本人音譯其名為牟良叔舍和喜利志多侘孟太,其中一人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費爾南·門德斯·平托(16世紀歐洲著名探險家,其東亞遊記手稿收入《葡萄牙人在華見聞錄》一書)。

  

這艘船出海後遇到逆風,迷失了方向,漂到日本九州鹿兒島所屬的種子島,這兩個葡萄牙人也成為第一批到達日本的歐洲人。他們帶來了兩把日本人從未見過的火槍,「長二三尺,中通外直,底部有塞,其旁有一穴,為通火之路,入葯其中,添以小團鉛」,即可進行射擊。試射之時,「其發也,如掣電之光;其鳴也,如驚雷之轟。聞者莫不掩其耳矣」。

  

這種火槍的性能遠遠優於日本人所使用的火銃時,他們遂稱之為「南蠻鐵炮」(當時日本人把西洋人叫做南蠻,把火繩槍叫做鐵炮),日本史家也認為此乃「日本鐵炮之始」。種子島的領主惠時、時堯父子見新武器威力強大,便花費重金購置了兩把「南蠻鐵炮」作為家藏珍寶,力邀葡萄牙人傳授製造和使用之法,並請著名的工匠八板清定來研究仿製,但未成功。

  

1544年,葡萄牙商船也來到薩摩藩管轄下的種子島,八板向這些「南蠻」學得製造「鐵炮」的秘訣,第二年,第一支日本火繩槍誕生了,八板清定因此被譽為「薩摩鐵炮鍛冶之祖」。領主時堯購買的兩支火槍中的一支,後來轉讓給了紀州(今本州和歌山縣,鄰近大阪)城主之子津田算長。津田與鐵匠芝清右衛門一起也仿製出「鐵炮」,成為「津田流鐵炮術」的始祖。很快,商人橘屋又三郎從八板清定傳授鐵炮製法後回到堺町,由此成為鐵炮貿易商,於是堺町成了日本國內鐵炮與火藥供給的中心都市。

  

在仿製和傳播的過程中,日本人對火槍不斷改進,如著名武將立花道雪設計了一種名為「早入」的裝置,射手事先稱量好一次發射所需的火藥,與彈丸一起封裝在一個個竹筒里,隨身攜帶。作戰時,依次拆開這些竹筒,迅速完成裝填,可以大大提高了火繩槍的射速。經過日本人改進的火繩槍,中國人稱為鳥銃,性能比葡萄牙人帶來的火繩槍好,因此明朝也從日本引進這項技術,故有「鳥銃得自倭人」之說。

鐵炮火炮  力強者勝

  

在火槍改進過程中,日本工匠在螺絲技術、硝石人工製造技術方面也取得了進步。在火槍使用上,進步更大,最重要的是「日本戰國三傑」之一織田信長發明的「三段擊」方法。他安排士兵三個人一組,讓射擊精度最高者充當射手,其餘兩人則負責槍彈和火繩的裝配,實現不間斷射擊,這是火繩槍最有效的戰法。

  

日本人製造大型火繩槍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們稱火繩槍為「鐵炮」,大型火繩槍自然就是「大鐵炮」。大鐵炮產於天正年間(1573~1592),代表作品為國友宗俊出品的「雷破山」,因其威力強大可比迅雷而得名。稻富一夢齋也是製造大鐵炮的高手,曾經製造了186厘米長的大鐵炮「稻富筒」。大鐵炮可以單人持用,織田信長、豐臣秀吉等在討伐日本各地諸侯的過程中,麾下部隊都裝備了這一新武器。後來大鐵炮裝備在船上,成為豐臣秀吉發動侵朝戰爭時日本水軍的主力重型火器。

  

但日本在引進火炮技術方面做得不成功,原因是該國鑄造工藝不發達,不能很好地消化西歐火炮製作技術。在「萬曆朝鮮之役」中,沒有關於日軍使用火炮的記載。他們最強的遠程武器,就是名為大鐵炮的大型火繩槍,它雖然比普通火繩槍威力大,卻不能與真正的火炮相比。

  

而16世紀前期明軍在戰場上繳獲到葡萄牙人的火炮,即「佛郎機炮」後,認真加以研究改進,將這種只能用于海戰或守城,「持以征戰則無用矣」的船炮,改造成守城用的流星炮、性能機動的架駝佛郎機銃。火器專家們還結合自身固有技術,繼續開發出手把佛郎機銃、銅體鐵心的合金炮中樣佛郎機銃、裝在戰車上的熟鐵小佛郎機等多個品種。他們甚至可以將兩三門佛郎機組合起來連續射擊,稱為連二或連三佛郎機,大有現代機關炮的雛形了。

  

據史料所載,明朝造出的佛郎機有大中小十多種,最大的長3米、重250公斤,最小的長70厘米、重56公斤,分別可用為艦炮、城防炮、戰車炮、野戰炮、騎兵炮等。因此,在朝鮮戰場上,只有鐵炮(火繩槍)的日軍遭到明軍名副其實的大炮痛擊時無招架之功,更無還手之力,也就一點不奇怪了。

「軍威之盛、史所未有」

足利幕府時期(1336~1573),日本國內戰亂不已,國力疲軟。1404年,足利幕府承認了中國對日本名義上的宗主權,並且勉強接受明朝政府對中日雙邊貿易額的限制。但軟弱的足利幕府無法約束各地的藩主和大名,以致諸多大名紛紛下海為寇,那也是倭寇最猖獗的時期。

  

此後,在織田長信、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三個軍事強人的相繼努力下,日本重新在政治上實現了統一,國力開始上升。豐臣秀吉於1592~1593年和1597~1598年兩度發動侵略朝鮮的戰爭,作為侵略中國的序幕。由於「倭患」長期危害中國,明朝人把日本的威脅與蒙古的威脅相提並論,稱之為「南倭北虜」。

  

正如本文開頭所述,「萬曆朝鮮之役」是東亞歷史上的一場大戰。明朝人說:「其軍威之盛、戰勝之速,委前史所未有。」當代歷史學家斯沃普將這次戰爭稱為「第一次大東亞戰爭」,並以此作為他的新著《明代中國的軍事崩潰》一書的副標題。戰爭最後以明朝的勝利告終,固然表現了明軍在大型國際戰爭中的實戰能力,而中日雙方在四五百年前新型「高科技」武器的「火拚」中分出的高下,同樣也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素。

  

作為明代中後期練兵強軍運動成果的受惠者,清朝軍隊在相當長時期內保持著強大的戰鬥能力。軍事史學家布萊克指出:放眼18世紀的世界,「在陸地上,最有活力的國家和最成功的軍事強權是中國」。正是清朝雄厚的武力,使得明朝四面受敵的嚴峻局面,在清中前期的兩百年統治中不復存在。清朝的鄰國都不得不謹小慎微,唯恐開罪於中國,明朝的幾個宿敵,至此對中國的態度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以日本方面尤甚。

  

德川幕府統一日本後,國力更為強盛,明朝滅亡之際,再度拾起豐臣秀吉侵略計劃的時機似乎到來了。1646年,幕府將軍德川家光寫信給板倉藩主永佐,清楚地表達了欲入侵中國的秘密計劃:

  

「艦隊駛往大明,建立橋頭堡;軍隊保持高度戒備。當發動攻擊時,要預先掘好塹壕。……征服大明者受賜珍貴禮物和莊園。……如無意外,一旦佔領大明沿海地區,運兵船絕不能留下,應將其付之一炬……此信閱後即焚。」信中還提到一支2萬人的先遣隊已集結完畢,等候調遣。日本想要「佔領大明」的企圖,昭然若揭。

  

但清朝統一中國之後,懾於新王朝百年盛世的威望和實力,日本的這一圖謀不得不中止,一直要等到19世紀末才又提上議程!

推薦閱讀:

朝鮮丨朝鮮採礦業
脫北者S:「中國朝鮮族是二等國民,我們才是真正的賤民。」
【截止目前】中日鏡像對比知識點小結
避暑勝地大寺基東亞山莊
朝鮮丨美國情報機構眼中的朝鮮礦業

TAG:東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