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哲學系教授魏常海講解《心經》

?

《心經》很短,只有260個字,是屬於般若系統的經典。大乘佛教形成的最早的經典就是般若類經典,大概有600卷,從公元前後開始,到公元五世紀、六世紀陸續產生。《心經》是產生比較早的。有一部經是把般若類的思想做了一個概括,就是《金剛經》。《金剛經》再濃縮就是《心經》,般若類經典的核心,是精要。《般若心經》的心就是濃縮的意思,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探討這部經典。

《心經》翻譯最好的本子有兩種,一種是鳩摩羅什翻譯的,名字叫做《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鳩摩羅什把印度佛教的大乘思想很準確的翻譯成了中文,從鳩摩羅什的翻譯後,中國人對佛教的理解才開始準確了。另一種是玄奘翻譯的,就是我們現在手裡的這個本子,讀起來流暢,與鳩摩羅什翻譯的關鍵性的語言都是一樣的。這兩個最好的本子思想是一致的,沒有出入。對《心經》的整體思想會有個很好的把握。下面我們逐一講解。《心經》按照傳統分為七個部分。

第一部分——總綱分: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這是《心經》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總綱。觀自在菩薩,鳩摩羅什翻譯成觀世音菩薩,一般理解為是同一個人。也有不同看法,認為觀世音菩薩是因位菩薩,觀自在菩薩是果位菩薩。行深波若波羅蜜多時,般若的意思是智慧,不是我們一般所認為的智慧,是出世的智慧,大智慧,超越世間所有的智慧,是關於空的智慧。波羅蜜也翻譯做波羅蜜多,是一樣的,是到彼岸的意思。通過般若智慧就可以到達彼岸。涅槃的彼岸,覺悟的彼岸。修行一種從此岸到彼岸,從不覺悟到覺悟,從世間到出世間,超出生死苦海的大智慧,即般若波羅蜜多。

行深:就是行菩薩行,含修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深是徹底的意思,通過六度修行超脫生死的大智慧。照見五蘊皆空:修行大智慧到徹悟的時候就是照見五蘊皆空。照見:人修行到一定境界時的觀照和內心體驗到的;

五蘊皆空:五蘊(五陰):色、受、想、行、識,蘊:包含、覆蓋。包含世界上的萬事萬物。五蘊:即指構成人的五類聚合要素:色、受、想、行、識。色:即物質世界,對人來說即指構成身體的物質;受:即各種感覺、感受;想:即表象形成概念的思維活動;行:即意志產生的行為;識:即統一各種心理作用的意識。色受想行識就是物和心(精神)的關係。五蘊都是空的,眾生都是生生滅滅的,都是空的,空不要理解為什麼都沒有。此處的空為緣起性空的意思。佛教中所講的空都是緣起性空。緣起性空首先承認這個東西是有的,但是這些東西是緣起的,都是靠別的條件才有它的。《阿含經》中的經文,原文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意思是世界上的任何東西都是緣起。 如:我們坐在這個房間里講課,就是因為有土木瓦石和人工,才能蓋這個房子,這就是此有故彼有,房子是獨立的嗎?是永遠不變的嗎?土木瓦石也有壞的時候,這些它所依託的因素一旦沒有了,這個房子也就不會有了,這就是此無故彼無。再如:蘋果,種下一粒種子,陽光,水,長成蘋果樹,長小蘋果,再長大……,其它同此,人也是一樣,人也是因緣和合才有的。有和無是在空間上說,生和滅是時間,所有的事物都是在時空上流轉。

度一切苦厄:如果能把人生看透,世界看透,精神世界就能達到安樂世界。就不會再有佛家講的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勝苦。生本身是好事,但從出生開始就走向死亡,也是一種悲劇。前面七苦都要歸於第八苦五蘊勝苦,因為人都是從五蘊和合而成。五蘊勝苦,勝:物質和精神的追求過分,即五蘊的追求越是過分越是苦。有的人認為自己前面七苦都沒有,平時的感情、思想、慾望和追求不一定能說就帶來了苦,但第八苦人人都有體驗,即使沒有長久的苦也有一時的苦。人生有快樂和幸福的方面,但八苦仍然成立,就算是幸福和快樂還是要轉成苦,從形式上苦有三種,一是苦苦:苦真是苦,真的有求不得,愛別離;二是壞苦:本來是高興的東西,被破壞了,變成苦了。世界上的很多東西在不斷轉換,就像老子所說的禍福相依,寓言《塞翁失馬》都是講的這個道理;三是行苦:萬事萬物包括人都是在生住異滅中的進行,最後都是行到死,到了死的時候,高高興興的事情都帶不走,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因此最終還是苦。《心經》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即是解脫。

第二部分——色空分: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色空就是色和空的關係,進一步解釋五蘊皆空,緣起性空。 緣起性空就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色不異空和空不異色簡單的說就是色和空沒有區別,不是兩個東西,佛教講的色空不是桌子是色,空間是空,要特別注意,色和空沒有什麼不同,他講的是同一個東西的兩個方面。一個桌子一方面是色,是有形的,另一方面它是空的,它是緣起的,它是別的東西和合而形成的,如果其它東西沒有了,就不再有這個桌子。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一個東西的兩個方面,誰也離不開誰。我們說這個桌子是緣起性空,說這個桌子是色,但它離不開空,如果離開桌子單說空也不行。只能有這個桌子才能說這個桌子空。桌子本身沒有固定不變的性質。不理解緣起性空就什麼都理解不了,甚至理解歪了。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幾個字極其重要,展開了講應該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 ;想行識也如此,色受想行識是人所有的,因此人的五蘊都是緣起性空的。

道家對此早有認識,莊子的思想比《心經》出現的還要早。莊子講的故事《莊周夢蝶》,莊周和蝴蝶的不同都是在夢的世界裡,因此得出結論是天下任何事物都是物化,歸根到底是一切事物都是緣起性空,對人生也就看的更開。莊子說,貪生生迷惑,怕死很盲目,貪生就像一個少小離開家的孩子一樣,不知道家在哪裡,可能回到家挺好。視死如歸就是從莊子處來的。莊子《齊物論之麗姬悔泣》(從前有一個美麗的姑娘,原來是鎮守「艾」那個邊疆地方的人的女兒。晉國的國君看到她美貌,就把她搶去當妃子。當晉國剛迎娶她的時候,她哭得非常傷心,眼淚把衣服都濕透了。後來她到了晉國的皇宮,與國王同床共枕,吃的是甘美的魚肉,過著幸福的生活,她反而後悔當初的哭泣了。)莊子說人都知道死不好,但誰知道是不是死後像那個美女一樣個,感覺很好呢。

莊子《鼓盆而歌》,(莊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往表示弔唁,莊子卻正在分開雙腿像簸箕一樣坐著,一邊敲打著瓦缶一邊唱歌。惠子說:「你跟死去的妻子生活了一輩子,生兒育女直至衰老而死,人死了不傷心哭泣也就算了,又敲著瓦缶唱起歌來,不也太過分了吧!」 莊子說:「不對哩。這個人她初死之時,我怎麼能不感慨傷心呢!然而仔細考察她開始原本就不曾出生,不只是不曾出生而且本來就不曾具有形體,不只是不曾具有形體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元氣。夾雜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變化而有了元氣,元氣變化而有了形體,形體變化而有了生命,如今變化又回到死亡,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運行一樣。死去的那個人將安安穩穩地寢卧在天地之間,而我卻嗚嗚地圍著她啼哭,自認為這是不能通曉於天命,所以也就停止了哭泣。」)

緣起性空的思想傳到中國已經成為了中心思想之一。比如:六祖慧能頌偈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佛性常清靜,何處惹塵埃。」(敦煌本),神秀的偈子不是不講空,只是慧能的這首偈子講的是緣起性空。一定要知道《金剛經》中所講的空是緣起性空。《金剛經》的論證形式:所謂A,即非A,是名A,這就是緣起性空的邏輯。有個笑話,毛澤東一次接待緬甸佛教代表團,來之前,毛與趙朴初聊天,說佛教中的話真的很有意思,比如所謂趙朴初,即非趙朴初,是名趙朴初。這是辯證法,不是一無所有。對佛教的認識有兩種邊見:一種是有,一種是斷滅空,即認為什麼沒有,什麼都是假的。佛教非常反對斷滅空,《楞伽經》中有兩句話:寧起有見如須彌山,不起空見如芥子許。如果沒有正確的理解,寧可取第一個錯誤,哪怕像須彌山一樣大,有不可怕,但順著這個有,可以證悟;但是有草籽那麼大的斷滅空都會很要命。

第三部分——本體分: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此部分所說的本體與現代哲學的本體論不同,佛教是本質論,不是本體論,緣起本質上是性空,並不是緣起背後還有個性空支持。馬克思主義也是本質論,講世界是物質的世界。

這部分是回答前面見所說的諸法空相是什麼樣子?是諸法空相,「是」在此處為此的意思,空相:空的樣子,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包括人在內,這是一切事物的最基本的性質,但與事物的具體屬性又不同。人本來是有佛性的,與佛一樣,未成佛時不等於佛性沒有或者佛性被污染了,也不等於佛性減了幾分,少了幾分。同樣佛性顯現出來呢,並不能說佛性就生出來了,就增加了,乾淨了。無論從事物的本質來看,還是從人的修行和佛性角度來說都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第四部分——妙用分: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前面講了本體,本體也是本質,本質是這個樣子,如果你領悟了這種本質,可以由體啟用,它有它的妙用,下面就是妙用分。其實妙用分我看講的也不光是用,它講的還是體。所謂妙用就是說,你前面所理解的緣起性空這個本體,那麼對下面一系列的問題會有一個更確切的領悟。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這就是我們前面反覆講的,色受想行識五蘊本質上是空的。「無」表達的不是完全沒有,表達的也是緣起性空,你不能執著這個東西,下面講的無,都是這個意思。離開對這個東西的一種錯誤的執著和一成不變的想法。即是講五蘊的緣起性空。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此處講十二處(十二入)、十八界都是緣起性空,六祖慧能曾立遺囑,要求後人學習三科。三科:佛教大小乘都承認的分類法,即把一切諸法分為五蘊、十二處(又稱十二入)、十八界。這是佛教中對於宇宙萬有的廣略不同的三種分類。十二處:即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和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亦即六種感覺器官及其相對的客觀對象。十八界:即六根、六塵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幾句話在概括十二因緣,即:從無明開始,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十二因緣都是緣起性空,所以說乃至無老死,無老死盡,每一個環節都是緣起性空。十二因緣不是說都沒有,緣起性空這個無不是根本沒有,它是緣起法,一旦覺悟,超脫之後,你就會離開生死,它是假法。因果報應有信仰的方面,也有事實的方面,因果是客觀事實。想想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是有因果規律的,一個人做的事情最後能否達到預想的目的,與思想是否正確都是有關係的,這就是因果法。佛教里講的業,業就是你過去所思、所想、所做、所為,它會對你後來有影響。業有兩種,一是個業,個人的業,講個人過去做的事情,你會得到相應的果報;一是共業,共同的業。一個集體,一個團隊,你的集體意識或者主流意識,主流做的事情怎麼樣,一定會影響你的團隊,今天做的從長遠看一定會帶來影響。佛教講的因果律是非常有道理的,三世信不信由你們,但是因果報應、因果律你們是一定要信的。什麼都不信是一定做不好事情的,馬克思主義也講因果律。佛教講你以後是好是壞,結果怎麼樣,不是外在的東西,主要是你自己,你自己可以決定你自己。儒家也有這種思想,孟子講禍福都是自己求得,《詩經》中有句話自求多福;《尚書 太甲》中也說: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天作孽,天災,洪水、地震,將來地震也可以預報了,有天災了可以走了,躲開。但是自作孽,一定逃不掉。剛才講十二因緣緣起性空,不是說它沒有,人在沒有覺悟之前,沒有達到佛的境界之前,你在生死輪迴中就有因果報應,因果報應是存在的。十二因緣講有無明,然後……是因緣循環。

無無明,也就無無明盡,這裡面有個區別,不光是針對我們常人,它與小乘佛教也有區別,小乘佛教講有無明,小乘佛教講無明盡。小乘佛教有聲聞,有緣覺,緣覺是他體驗到十二因緣,因為人有無明,然後產生貪愛,貪愛之後就生生死死在那轉悠,緣覺有這點覺悟,覺悟之後覺得這是悲哀的,就去掉貪愛,去掉貪愛就能剋制無明,讓它起不來,起不來當然就超脫了。就可以達到無明盡,就可以到涅槃,小乘佛教是厭離生死,樂求涅槃。他追求的是無明盡,後面追求的是老死盡,沒有煩惱,脫離生死。大乘思想說無明和老死都是沒有根本覺悟的在轉悠,如果根本覺悟了就是緣起性空,這時候不是追求不是無明盡,老死盡,追求大慈大悲,普度眾生。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菩提及煩惱。《楞伽經》講兩種人不能成佛:一是斷了善根的人,一是菩薩一闡提,不是不能成佛,而是他不成佛,他追求的境界是自己不脫離生死,而是所有的人成佛後自己才成佛——地藏王菩薩。這是大乘佛教的思想。不是說你一個人擺脫生死,從此岸到彼岸,而是你要在現實中普渡眾生,人生下來幹什麼,如果都是緣起性空,人活著有什麼意義,人活著是有意義的,是你先覺悟,同時讓眾生與你一起覺悟,你承擔著這樣的責任,這就是你人生的使命,你的歷史使命和人生價值。大乘佛教不是很消極的東西,是非常積極的。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四諦:苦、集、滅、道,證悟四諦是聲聞境界,最高境界是羅漢果位,戒定慧,八證道都是解脫之道,都是追求離開生死,大乘認為真正的菩薩道這是不夠的。無智亦無得。的到最高的智慧不是另外得到的,所有的一切都是緣起性空,悟到了最高的智慧,也是本有的東西。通過修行把人人都有的東西顯現出來了。

第五——果德分: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磐。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修行的境界得到了什麼?因為有前面的無所得,所以才有這裡的有所得,證得了境界後,就可以心無掛礙,不會再去鑽牛角尖,就不怕什麼了也不會悲傷和焦慮了。遠離顛倒夢想,徹底了解這個世界緣起性空,人生是緣起性空的。究竟涅槃:達到最高境界,小乘聲聞覺是不究竟涅槃,他仍然有執著,執著涅盤和生死有區別,它是在生死之外求得一個涅槃。真正的涅槃是在這個世界上完全徹底的實現,就在做事情的當,你做這個事情的意義,就是讓人人達到最終覺悟,這才是究竟涅盤。所以說三世諸佛都是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而得以成佛的,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緣起性空證悟不容易,真正達到心無掛礙,達到心裡什麼都沒有,說是說,但不容易做到,但還是要向這個方向努力,而且不是說一時做做就行了,我禪定的時候心無掛礙,等我出定的時候又有掛礙,還是不行。《金碧峰禪師的故事》(明朝朱元璋建新政權後,賜給五台山碧山寺方丈金碧峰禪師一個玉缽,禪師非常喜歡。金碧峰禪師自從開悟以後,能夠放下對其他諸緣的貪愛,唯獨對這個吃飯用的玉缽愛不釋手,每次要入定之前,一定要先仔細地把玉缽收好,然後才安心地進入禪定的境界。有一次,閻羅王因為他的世壽已終,準備把業報還清,便差幾個小鬼來捉拿禪師。金碧峰預知時至,想和閻羅王開個玩笑,就進入甚深禪定的境界里,心想, 看你閻羅王有什麼辦法。幾個小鬼左等右等,等了一天又一天,都捉拿不到金碧峰,眼看沒有辦法向閻羅王交差,就去請教土地公,請他幫忙想個計謀使金碧峰禪師 出定。土地公想想,說道:「這位金碧峰禪師最喜歡他的玉缽,假如你們能夠想辦法拿到他的玉缽,他心裡挂念,就會出定了。」小鬼們一聽,就趕快找到禪師的玉缽,拚命地搖動它。禪師一聽到他的玉缽被搖得砰砰地響,心一急,趕快出定來搶救,小鬼們見他出定,就拍手笑道:「好啦!現在請你跟我們去見閻羅王吧!」金碧峰禪師一聽,了知一時的貪愛幾乎毀了他千古慧命,立刻把玉缽打碎,再次入定,並且留下一首偈曰:若人慾拿金碧峰,除非鐵鏈鎖虛空;虛空若能鎖得住,再來拿我金碧峰。當下進入了無住涅槃的境界。)

第六部分——證知分: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大神咒:神用莫測,神妙;

大明咒:所有黑暗的地方都能照到;

無上咒:沒有更高的咒了,至高無上;

無等等咒:無有可以與之類比,還有一種說是平等的,與佛平等。

第七部分——秘密分: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此句的意思:自度去,度他去,度到彼岸去,普度眾生到彼岸去,速疾成就證菩提

揭諦:普度眾生中度的意思。波羅揭諦:到彼岸去;波羅僧揭諦:普度眾生到彼岸去;菩提:無上最高的智慧,薩婆訶:速疾。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我們看到的顏色相同又不同」這句話
地球可以沒有人類,人類卻離不開地球
對於楚門的世界,你了解多少?
『遞答團』-【辯論】人是本性難移還是可以改過自新?

TAG:哲學 | 心經 | 教授 | 哲學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