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走好出家之路的幾個關鍵

走好出家之路的幾個關鍵[來源:法音|發布日期:2013-09-15]學誠  在成佛之道上,剃度出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是法身慧命的真正開端。出家與在家是不同的,釋迦牟尼佛乃至三世諸佛皆以出家相示現成佛,這證明出家是我們修學佛道過程中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選擇。《菩薩本生鬘論》說:「出家之利,高於須彌,深於巨海,廣於虛空。所以然者,由出家故方得成佛,三世諸佛未有不因舍家出家成佛者也。」(卷第四)《大智度論》說:「出家修戒,得無量善律儀,一切具足滿。以是故,白衣等應當出家受具足戒。」「白衣雖有五戒,不如出家。」(卷第十三)  出家之後具有很多修道的順緣,這是在家無法相比的。能夠順利的剃度出家,也表明自己宿世具有很大的善根和福德,值得隨喜和慶幸。《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說:「然此菩薩各有九品,上根三品皆住蘭若,無間精進利益有情;中下二根諸菩薩等,隨宜所住方處不定,或住蘭若,或居聚落,隨緣利益安隱眾生。」(卷第七)《瑜伽師地論》說:「又諸菩薩或在家分或出家分,雖復同於如是四法正勤修學,而出家者於在家者,甚大殊異甚大高勝。所以者何?當知一切出家菩薩,於其父母妻子親屬攝受過患,皆得解脫,在家菩薩則不如是;又復一切出家菩薩,於為攝受父母親屬,營農商估事王業等種種艱辛遽務憂苦,皆得解脫,在家菩薩則不如是;又復一切出家菩薩,一向能行鉤鎖梵行,在家菩薩則不如是;又復一切出家菩薩,普於一切菩提分法速證通慧,隨所造修彼彼善法,皆能疾疾到於究竟,在家菩薩則不如是;又復一切出家菩薩,安住決定清凈律儀,凡所發言眾咸信奉,在家菩薩則不如是。如是等類無量善法,當知一切出家菩薩於在家者,甚大殊異甚大高勝。」(卷第四十七)  出家修行,於自身,是選擇了生命從無明通向覺悟的方向;於佛教,是肩負了續佛慧命、紹隆佛教的重任;於眾生,是立下了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誓言。從一個出家人剃度的那一天起,就走上了這條無比殊勝的道路。《廣弘明集·凈住子凈行法》說:「僧稱福田,群道宗尚,斯何故耶?良由發矇俗之幽心,啟正道之遐趣,拯沉淪而將濟於三有,御法網而弘護於萬齡。由是道被天下,德光四俗,能生善種,號曰福田;德響揵槌,又稱應供。」(卷第二十七)  一、用心抉擇,堅定生命方向  我們這一生得到人身,可以當國王,也可以當乞丐;可以當法師,也可以當道士、當牧師。雖然身體這個異熟果都是相同的,但是用此人身造的業不同,結果就會有很大的差別。對生命意義的認識水平和理解層次,決定了人生的造業方向。佛教對生命意義和造業方向的看法,可以用「苦、集、滅、道」四聖諦來概括。  苦,必然意味著無奈。人間充滿著種種無奈、種種痛苦、種種逼迫。這些痛苦和無奈是各個階層、各個身份、各個年齡的人都具有的。苦就是整個世間的本質,《入中論》說:「蘊自相謂苦,界性如毒蛇。佛說十二處,是眾苦生門。」組成身心的五蘊本身就是苦性的,六根和六塵都是產生痛苦的地方,十八界系縛我們流轉生死,不得解脫。  所有痛苦從何而來呢?都是由「集「召感而來。「集」就是積聚,所造的各種各樣的業全部召集到一起,到一定的時候就會產生作用,即感果。種種苦因都被召集在一起,就會產生苦果。佛陀用十二因緣來描述這個不斷集業感果的過程,《中論》說:「眾生痴所覆,為後起三行,以起是行故,隨行墮六趣。以諸行因緣,識受六道身,以有識著故,增長於名色。名色增長故,因而生六入,情塵識和合,而生於六觸。因於六觸故,即生於三受,以因三受故,而生於渴愛。因愛有四取,因取故有有,若取者不取,則解脫無有。從有而有生,從生有老死,從老死故有,憂悲諸苦惱。如是等諸事,皆從生而有,但以是因緣,而集大苦陰。」(卷第四)從煩惱生業,由業生苦,由苦引發煩惱,永遠的循環下去。所以滅苦必先斷集。  「滅」就是滅苦和滅集,關鍵在於滅煩惱和滅業。如果煩惱都沒有了,業都沒有了,那麼苦也就沒有了,正如《中論》所說:「業煩惱滅故,名之為解脫。」(卷第三)滅盡一切煩惱、一切業、一切苦,達到最圓滿的快樂,就是涅槃。涅槃不等於寂滅,小乘認為心相續是無始有終的,阿羅漢的身體壞掉之後,心識就斷滅了,因此小乘的涅槃叫做灰身滅智。大乘的涅槃不是這樣,大乘認為心相續是無始無終的,由於大悲心的攝持,成就佛果之後,佛的法身報身不滅,化身則不斷的示現成佛,皆為利益有情而常住世間。智者大師《金剛般若經疏》云:「小乘涅槃,灰身滅智為無餘;大乘以累無不盡、德無不圓名為無餘。」《入中論》說:「直至虛空未變壞,世間未證最寂滅,慧母所生悲乳育,佛豈入於寂滅處?世間由痴啖毒食,如佛哀愍彼眾生,子毒母痛亦不及,以是勝依不入滅。」  「道」就是滅煩惱、滅業、滅苦的方法和道路,一步步把苦集滅掉的過程就是修道,就是修行。滅苦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斷惡修善,一種是自度度人。小乘是從個人出發,勵力斷惡修善而滅苦;大乘是自度度人而涅槃。《菩提道次第廣論》說:「《修世俗菩提心論》云:……遍觀生死苦,斷故修諦道,斷除二種罪,此是寂靜行,亦應取此等,是出離道支。由達諸法空,生悲眾生流,無邊巧便行,是勝出離行。」(卷第三)寂靜行、出離道是小乘的走法,成就的是自己一個人;無邊巧便行是大乘的走法,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道」無外乎戒定慧三學。戒律是佛法大廈的基礎,是佛弟子應該遵循的基本要求,尤其對出家人更是如此。《俱舍論》說:「如世間輪有輻等相,八支聖道似彼名輪,謂正見、正思惟、正勤、正念似世輪輻,正語、正業、正命似轂,正定似輞,故名法輪。」(卷第二十四)如果把八正道比喻成一個輪子,那麼正語、正業和正命就是代表戒律,相當於是輪子的中心;正見、正思惟、正勤和正念是代表慧,相當於從中心放射開去的一根根輻條;正定是輪子的外框。由此可見,定慧皆依戒而立,沒有戒律的攝持,人很容易在定慧之路上誤入歧途,那麼什麼成就都談不上了。  佛法的戒律有別戒、通戒之分。別戒是對個人來說的,佛教徒的身份不同,別戒也是不一樣的,比如對比丘是比丘戒,對沙彌是沙彌十戒,對在家居士是八關齋戒和五戒。別戒有一定的時空範圍,每尊佛根據當時的因緣所設的別戒也是不一樣的。通戒的對象是所有佛弟子,如七佛通戒、菩薩戒,所有在家眾和出家眾都同樣遵循,過去、現在、未來無差別,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凈其意、願度一切眾生,自己的生命和一切眾生關聯起來,這些精神貫徹於所有戒律之中。《梵網經》說:「(諸佛法戒)是諸佛之本源、菩薩之根本,是大眾諸佛子之根本。是故大眾諸佛子應受持、應讀誦善學。佛子諦聽!若受佛戒者,國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黃門、淫男、淫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剛神、畜生乃至變化人,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皆名第一清凈者。」(卷第二)  斷集就是運用業果原則對感果的方向施加影響。業一旦造下,就不會無緣無故消失,必定會在未來感果。不過,業也是可以轉變的,就好比植物嫁接。蘋果樹本來只能結蘋果,若在它的枝幹生長到一半的時候鋸掉,把梨樹的枝幹嫁接上去,就會變成結梨的樹。而且嫁接的時機也很重要,如果等到這棵樹快死了,生命力已經很弱的時候再去嫁接,就無法成功。我們造業和轉業也是一樣,要把惡果轉變為善果,需要內心能夠堪能接受善法。如果我們內心已經積累了很多很多的惡法,障礙的力量很大,就很難接受佛法了。所以,改變生命、滅苦斷集,關鍵靠的是心的生命力。內心障礙越輕,接受佛法的能力越強,改變業果的力量就越強。這好比在足球場上踢球,你可以把球踢到東邊,也可以把球踢到南邊、北邊、西邊,球的軌跡跟你的心有關係,心想把球踢到哪個方向,球就會到哪個方向去;同時,這也跟你踢球的技術有關係,技術不好的話,想踢到東邊,說不定球會跑到西邊去。修行也是如此,我們的業與心有關係,心與修行的功夫有關係,修行要去面對我們的業、改變我們的業,就要從心上著手。《廣弘明集·凈住子凈行法》說:「經云:『不得貪慾、瞋恚、愚痴邪見。』故知萬惡川流,事由心造。何以知其然?若瞥緣心起,故口發惡言;言由意顯,便行重罪。今欲緘其言而正其身者,未若先挫其心而次折其意。故經云:『制之一處,無事不辦。』既心會於道,身過不遏而止;意順於理,口失不防而滅。」(卷第二十七)  出家之路,是用心去抉擇的生命方向。一旦抉擇清楚了,就要堅定地走下去,永不動搖,不斷減輕惡法的障礙,增長佛法的力量,如此我們的業才會改變,我們的生命才能成就佛果。  二、勵力懺悔,凈除修道業障  在踢球之前,首先要把球場的障礙物清除乾淨。所有的公路、鐵路,乃至飛行航線,都要事先把一路上的障礙清除,車輛、火車、飛機才能夠順利通行。修道亦復如是,必須要先把身心當中的障礙清除乾淨,修道才能順利,所以一定要至誠的懺悔業障。《佛名經》說:「若善男子善女人,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先懺悔一切諸罪。」(卷第八)《廣弘明集·凈住子凈行法》說:「既知其患苦,則應挫而滅之。滅苦之要,莫過懺悔。」(卷第二十七)  如果內心的障礙沒有懺悔掉,就會有惡法的力量擋道,讓我們沒辦法修下去。比如手上扎了一根刺,要立刻把刺挑出來,這樣才會很快康復。如果不及時把刺挑出來,過兩三天就會化膿,最後手指就壞了;再不治的話,可能整個手掌都會爛壞;再不治療的話,或許生命都有危險。肉體上的傷口會惡化、擴散,內心的業障同樣如此。很多人修行修不上去,就是因為有業障。但是我們自己並不知道這是業障,總是在眼前找原因,卻找不到。業障是無始劫以來積累的,不知道在哪一天,哪一顆種子現行了,就會把人障礙住,很難過得去。所以一旦自己起了煩惱,有了問題,身心不舒坦,就一定要懺悔、拜懺、祈求。《金光明最勝王經》說:「若有造罪,一剎那中不得覆藏,何況一日一夜乃至多時!若有犯罪欲求清凈,心懷愧恥,信於未來必有惡報,生大恐怖,應如是懺。如人被火燒頭燒衣,救令速滅,火若未滅,心不得安;若人犯罪亦復如是,即應懺悔,令速除滅。」(卷第三)  不僅宿世的業障需要懺悔,我們當下的身語意三業若不如法,也是不斷地在積累新的業障。比如在團體里很容易對身邊的人觀過,當看到別人有一大堆毛病,自己又沒有悲憫心,就會很苦惱。觀過是讓別人的過失跑到自己心裡,成為自己的障礙。本來是別人的問題,被自己看到、聽到、接觸到了,還不斷去觀察,內心不斷去緣它,就會形成觀過的心,不知不覺自己就把問題接受下來,變成自己內心的障礙。如果這種障礙一直在內心中累積,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善法就再也進不去了,因為內心已經失去了吸收善法的能力,都被惡法障礙住了。如果惡法和業障一直在現行,善法就一直無法產生,所以必須要懺悔。《大乘集菩薩學論》說:「譬如苗稼為草所覆而不滋茂,是菩提芽為煩惱覆,亦不增勝。若不行對治思惟悕求,何容解脫令彼增長?汝諸世間一心伺察,罪業清凈則身器清凈,說為正覺。」(卷第十)  我們的業障是很深的,「往昔所造諸惡業」,是無始劫以來生生世世累積下來的,所以惡業非常重,障礙非常大。只有藉助三寶的力量、佛法的力量才能凈除,不可能憑自己的經驗或感覺就能解決問題。自己整天想:哪裡做對了、哪裡做錯了,這都是不行的。覺察到心裡的障礙之後,就去努力拜佛、祈求、懺悔。懺悔是很好的用功方法,能夠堅持這樣做,人的整個身心就會很安穩。  懺悔有悔過、對治、制止和依止四種角度,應該相互配合,如《大乘集菩薩學論》說:「複次罪清凈者,四法經雲,佛言:『慈氏!若菩薩摩訶薩成就四法,滅先所造久積過罪。何等為四?所謂悔過行、對治行、制止力、依止力。複次悔過行者,於不善業行多所改悔;二對治行者,謂造不善業已,極為善業及餘利益之所對待;三制止力者,由讀誦禁戒,得無毀犯;四依止力者,謂歸依佛法僧寶,亦不棄捨菩提之心,由能依止是力,決定滅彼罪等。』佛言:『慈氏!是為菩薩摩訶薩成就四法,滅先所造久積過罪。』」(卷第十)  懺悔時要避免悔箭入心,也就是過分的自責和反省,緣不到善法和光明,看不到改過自新的希望,導致自己長期處在巨大的緊張和壓力之下,陷入不能自拔的泥潭。這種現象不是正常的學佛心態,一定要調整過來。如《大智度論》說:「悔法者,如犯大罪人,常懷畏怖,悔箭入心,堅不可拔。如偈說:『不應作而作,應作而不作;悔惱火所燒,後世墮惡道。若人罪能悔,已悔則放舍,如是心安樂,不應常念著!若有二種悔,不作若已作,以是悔著心,是則愚人相!不以心悔故,不作而能作;諸惡事已作,不能令不作。』」(卷第十七)  因此懺悔時一定要提起皈依三寶的力量,把三寶作為我們信心和力量的不竭源泉。懺悔業障不是讓自己一味沉浸在自怨自艾之中,而是應該樹立積極向上的心態,發起廣大的善心善行,以善業之力抵消業障之力。積極的消罪方便有很多,如《金光明最勝王經》說:「若人成就四法,能除業障,永得清凈。云何為四?一者、不起邪心,正念成就,二者、於甚深理不生誹謗,三者、於初行菩薩起一切智心,四者、於諸眾生起慈無量,是謂為四。」「復有四種對治業障。云何為四?一者、於十方世界一切如來,至心親近,說一切罪;二者、為一切眾生勸請諸佛說深妙法;三者、隨喜一切眾生所有功德;四者、所有一切功德善根,悉皆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卷第三)  障礙減輕了、身心安穩了,我們就很容易接受佛法,善法就很容易入心。如果聽一次佛法就能夠記住和相信,並且在日常生活中,在自己身語意當中能夠體現出來,就說明我們學佛很得力、很有功夫。《大寶積經》說:「若在家若出家而有辯才,何以故?以心凈故而令智顯,以智顯故而顯辯才。」(卷第九十九)相反,如果只是天天口念,天天討論,而沒有把佛法用在心上,那麼佛法跟我們的業就沒有太大關係。  佛法是心法,一切都是跟自己的心有關,修學佛法的功夫體現在內心的起心動念上。內心快樂與否是修學佛法的晴雨表。內心覺得學得快樂,就說明佛法學對了;如果學得很苦,沒有現法樂,就說明學得有問題、學錯了。修行要有現法樂住,才能修得長久。如果沒有現法樂,感覺修得很苦,那麼就容易放棄修行。假如自己平日能用得上一個法,能夠把煩惱伏住,不讓它現行,雖然還沒有徹底斷滅,但也有利益,也有快樂,這就叫現法樂。如果能持續地住在現法樂上,那麼整個人的心態就會很好,煩惱就起不了。當善法一直現行的時候,惡法是起不來的。  修行就是把苦變成樂,空變成有,無常變成常,最後達到涅槃,即是常樂我凈。當所有的煩惱都斷盡了,一切業都沒有了,就叫究竟涅槃,所以涅槃是快樂的,不是死了才叫涅槃。快樂有很多層次,修行越是深入下去,快樂也就越多,所以修行是越來越快樂的。《順正理論》說:「又契經言,樂有五種:一出家樂,二遠離樂,三寂靜樂,四菩提樂,五涅槃樂。」(卷第七十七)《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說:「第一法寶所謂涅槃甘露解脫,常樂我凈而為體性,能盡一切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卷第一)《大般涅槃經》說:「三寶性相常樂我凈,一切諸佛無有畢竟入涅槃者,常住無變。」(卷第二十一)涅槃也可以分分斷證,斷一分煩惱,證一分涅槃。比如滅了一分慢心,當下就能得到不慢的快樂;滅了一分貪心,當下就能得到無貪的快樂。所謂分證涅槃,就是一部分、一部分的證到涅槃,這樣去理解,佛法就變得很實在。如果對涅槃的意思搞不清楚,修學佛法就不容易堅定。  出家修道,要好好地懺悔業障,讓內心安穩快樂、充滿善法,得到現法樂,慢慢就能走得上去,走得越來越好、越來越穩、越來越遠。  三、珍惜因緣,營造和合團隊  出家本身需要極大的善根福德因緣。一個僧團里有這麼多人一起學佛出家,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件非常值得慶幸的事情。同行道友之間的法誼,應該比世間的兄弟之情還要深厚,因為大家都是同心同願求取佛道,能有一起共住、共修的因緣,要倍加珍惜。  清凈和合的僧團非常珍貴、非常殊勝。俗世中的團體靠利益關係維繫,僧團則完全不同。在僧團里,大家做事不會計較利益,許許多多人一起做事都很平穩順暢,而且每個人都做得很高興、很開心,跟在世間做事的感覺很不一樣。為什麼會有這些不同呢?因為在不同的環境下有不同的發心。在清凈莊嚴的三寶地,在僧團中,我們的向道之心、奉獻之心都很容易生起來。而在另外一個環境下,因為缺乏這些清凈的外緣,我們的心就發不出來。這就是增上環境對我們修學佛法的重要意義。  增上環境是僧團里每個人共同創造、共同努力的結果,跟每個人都是息息相關,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倍加珍惜,積極主動地維護團體的和合。大家在團體中一起共事,如果發生矛盾或問題,我們要去反省自己的過失,及時懺悔、念佛、誦經,把矛盾解決掉,這才是一個修道人應有的基本心態,而不是一旦遇到不順利、不開心的事情,就認為都是別人造成的。這種起心動念是錯誤的,這樣只會造成更多的麻煩。團隊的和合與團結,要靠大家互相接納包容、拉拔提攜。《阿術達菩薩經》說:「菩薩法與一切天下人共合適,不疏遠,是則菩薩身行善。」《大寶積經》說:「菩薩成就四法處世無怨。云何為四?一者,以無諂心親近善友;二者,於他勝法無嫉妒心;三者,他獲名譽心常歡喜;四者,於菩薩行無輕毀心。」(卷第九十八)  同行道友對我們是非常重要、非常關鍵的。出家之後,有了清凈的道場,有了具量的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有好的同參道友。一個道場有那麼多出家人,每天人來人往,真正與自己業緣近的只有同行道友。同行道友是天天和我們在一起、能夠直接幫助我們的人。一般跟善知識不容易經常在一起,只能偶爾見面,我們更多的時間是和同行在一起。如果同行之間的業緣沒有用心去建立,沒有把佛法用到周遭的同行道友身上,沒有促進團體的團結增上,結果反而會成為彼此的障礙。同行之間互相障礙,就是影響自己修道的障道因緣。反過來說,如果同行道友之間有很好的業緣,那麼出家學佛的道路則更加順暢。  如何在與同行道友的相處中運用佛法呢?思維無常和學會隨喜是兩個很重要的方法。  無常體現在過去、現在、未來,昨天、今天、明天。比如今天某人突然發火,若自己思維這是無常,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內心就容易過得去。自己要是去想:「剛才還好好的,怎麼突然之間發一通火?」就很容易產生執著分別,引發內心的煩惱。把世界上一切不正常的現象都看作是無常,才是在修無常,才是佛法。如果認為一切都是固定不變的,今天你對我好,明天也一樣對我好,今天你對我不好,明天也一樣對我不好,這就比較麻煩了,這都是世間法。我們所看到的種種變化,其實就是無常的本質。如果時刻用心體會無常,那麼外在的境界就不能影響我們的心。如果不是這樣作意的話,天天瞧這個人看不慣,看那個人不順眼,那都不是佛法,只會讓自己天天叫苦不迭。簡單地說,心裡過不去就是苦。苦是怎麼來的?因為自己有煩惱,有執著。如果認為境界本來就是不實在的,都是因緣所生法,所謂的本質是沒有的,把境界觀成空的,痛苦就沒有了。《中論》說:「業煩惱非實,入空戲論滅。」(卷第三)《入菩薩行論》說:「故於諸空法,何有得與失?誰人恭敬我?誰復輕蔑我?苦樂有何生?何足憂與喜?若於性中覓,孰為愛所愛?」如果不能觀空,面對外境的時候內心會產生無數的分別、計較、執著,哪怕這一件事情過去了,但心裡的苦因還是有殘留,那麼下次再遇到境界的時候內心還是會苦。所以,我們要常常去思維無常。  隨喜別人也是相當重要的,要學會分享同行善友的功德。成辦佛法的事業,需要非常多人參與,眾緣和合才能做成,不是靠某一個人或幾個人就可以的。有的人覺得「這件事跟我沒關係」,就漠不關心;有的人看到別人做了事情,自己什麼也沒做,心裡就很難受。這兩種心態都不好。我們應該如是思維:「別人做好了,我是團體中的一分子,我也有功德。」這樣心裡就會很歡喜,功德也能增長。大家各司其職、安住本位,互相隨喜善法,那麼每個人都能得到整體的功德,團體和個人都會越來越好,和樂無諍,輾轉增上。《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說:「現在世中見他富貴不生貪嫉,作是思惟:彼人富貴皆宿福生,以我貪嫉豈能侵奪?以是因緣,應永斷除慳貪嫉妒,若不除斷,常受貧窮無復威力。以是義故,菩薩觀之除其貪嫉,於他富貴生隨喜心,不舍毫釐獲大功德。」(卷第五)《月燈三昧經》說:「童子!云何菩薩摩訶薩成就善巧方便?童子!是菩薩摩訶薩,於一切眾生所而起親想,是諸眾生所有善聚而生隨喜,晝夜六時於彼福德而生隨喜緣一切智,以緣一切智心於一切眾生所而生福德,是菩薩以此善根速得此三昧,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卷第六)  成佛雖然漫長,但佛法並不遙遠。佛法是很現實的,是可以一點一點落實的,在每一個境界中都可以用到佛法。用心經營清凈和合的團隊,是出家修行用功的重要內容,也是一個現實的下手處。  四、牢記責任,堅守菩提大願  出家人僅僅愛道、樂道還不夠,還要守志奉道。守,是堅守、固守;志,是志向、志願,也就是願心。守志,就是要固守菩提大願,不能中斷。最重要的是奉道,就是依教奉行,實踐這個「道」。如果只是愛道、樂道,沒有大願,那麼說的、做的都不過是個人情緒的表現罷了。光是嘴上說好,而沒有辦法在言行上體現,這表明自己的志向還沒有守住。必須時時刻刻固守菩提大願,心才會有方向。  我們要常常反問自己:「出家到底為了什麼?」我們只有清楚意識到出家的意義,懂得自己應該怎麼做,應該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僧才,應該為佛教、為道場、為國家盡到什麼責任,活得才是有價值、有意義的,才不是優遊度日、虛生浪死。一定常常提醒自己不忘發心、不忘宏願。《廣弘明集·凈住子凈行法》說:「何謂檢校?檢我此身,從旦至中,從中至暮,從暮至夜,從夜至曉,乃至一時一刻一念一頃,有幾心幾行幾善幾惡?幾心欲摧滅煩惱?幾心欲降伏魔怨?幾心念三寶四諦?幾心念苦空無常?幾心念報父母恩慈?幾心愿代眾生受苦?幾心發念菩薩道業?幾心欲布施持戒?幾心欲忍辱精進?幾心欲禪寂顯慧?幾心欲慈濟五道?幾心欲勸勵行所難行?幾心欲超求辦所難辦?幾心欲忍苦建立佛法?幾心欲作佛化度群生?」(卷第二十七)  佛法要靠一代又一代不斷的傳承下去。如果沒有人出家,世人就不知道佛教的存在。如果出家人不去講經說法,寺廟裡不辦法事法會,不做種種利益眾生的事業,芸芸眾生如何知道學佛、信佛呢?縱觀整個世界、整個國家,到底有多少人認識佛法、了解佛法呢?可以說,大部分的人都是不知道的,甚至還有相當多的人對佛法充滿了誤解,以為信佛就是到廟裡面燒燒香、磕磕頭而已,幾乎不了解佛法的真正意義。所以我們出家,並不僅僅是為自己的解脫,更要發誓續佛慧命、紹隆佛種!  當年偉大的世尊在決心出家之際,曾發下了四個大願。《毗尼作持續釋》中說:「釋迦如來初欲出家,發此四誓願,度脫眾生:一謂願濟眾生困厄。謂我設成正覺,得一切智時,眾生困厄,塗諸惱患,我當濟脫,令斷恩愛!二謂願除眾生惑障。謂眾生沒在生死苦海,無明暗蔽,悉無所知,我當為其顯示,如清凈眼,內外無障,令其出離!三謂願斷眾生邪見。謂眾生在世,我慢自大,尊己賤彼,心存邪見,不慕聖道,我當開化,令入正真!四謂願度眾生苦輪。謂眾生處於生死之苦輪,轉無際滅,智慧眼不能自濟,我當為其說法,令得度脫!故云出家功由菩薩也。」(卷第四)  要有菩薩的發心,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出家,否則跟一個在家人有什麼不同呢?《大莊嚴法門經》說:「菩薩出家者,非以自身剃髮名為出家。何以故?若能發大精進為除一切眾生煩惱,是名菩薩出家!非以自身披著染衣名為出家,勤斷眾生三毒染心是名出家!非自持戒行名為出家,能令毀禁安住凈戒是名出家!非以阿蘭若處獨坐思惟名為出家,能於女色生死流轉,以慧方便化令解脫是名出家!非以自身守護律儀名為出家,若能廣起四無量心,安置眾生是名出家!非以自身修行善法名為出家,能令眾生增益善根是名出家!非以自身得入涅槃名為出家,為欲安置一切眾生入大涅槃是為出家!非以自身除煩惱故名為出家,勤斷一切眾生煩惱名為出家!非以自能將護身心名為出家,將護一切眾生名為出家!非以自解身心縛故名為出家,為解一切眾生身心縛故名為出家!非以自身於生死怖畏得解脫故名為出家,能除一切眾生生死怖畏、令得脫者名為出家!非以自樂涅槃名為出家,勤行精進為令眾生滿足一切佛法故名為出家!」(卷第二)  我們追求至善至高的人生境界,開創廣大的利生事業,這些都是能夠做到的。關鍵是如何做到呢?不是僅僅埋頭勞動幹活就可以的。佛法之所以能夠改變一個人的生命,關鍵是看他有沒有願心,有願力才有動力。現在人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是動力不強。比如在世間參加某個培訓班,事先要清楚自己要學到什麼東西,獲得什麼技術,解決什麼問題,否則肯定是學不下去,學下來也不會有什麼興趣。連自己的願望都搞不清楚,怎麼可能有真正的動力呢?出家更是如此,既然拋棄了一切世間追求,放下了所有親友眷屬,內心一定要非常明確、非常清晰、非常堅定地知道自己要追求什麼東西,出家到底要做些什麼。否則沒有理想、沒有願力,怎麼可能覺悟?必定是學不到東西、走不下去的。《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說:「菩薩摩訶薩發大誓莊嚴,常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菩薩不疑我當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用實法利益眾生,令出顛倒。」(卷第二十五)  出家修道,要不斷地堅定信心,堅定宗旨,腳踏實地去行持。所謂「心行、緣聚、果成」,就是說內心發心發願,就能吸收外在的養分,緣就能聚在一起,最終果就能成就。做大事需要廣大的因緣,所以內心一定要發起廣大的願力!《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說:「菩薩摩訶薩大誓莊嚴,不齊限眾生『我當度若干人,不度餘人』,不言『我令若干人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餘人不至』,是菩薩摩訶薩普為一切眾生故大誓莊嚴。」(卷第四)要把這個菩提大願守住,然後去做,那麼很多因緣就會聚集起來,發的大願就能夠成就。這就是所謂願力不可思議、緣起不可思議!
推薦閱讀:

出什麼家?去他媽的世界
如何才能了無牽掛的去出家?
曾是吳京的最佳CP,男友一死一出家,現在只能在tvb跑龍套
年輕人想皈依佛門求推薦寺廟?
他為什麼出家?

TAG: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