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空谷論丹道

胎息辨偽

一、何謂胎息

所謂胎息,本義是胎兒在母腹中的呼吸,在道家引申為以下丹田炁機翕張為核心的內功呼吸方式。胎息是生命的原始狀態,它孕育著生命本質的根本奧秘。古代修道者通過數千年的實踐證實,胎息是補充元炁、消除疾病、返還青春、乃至成就內丹、修真得道的密法。

唐代以前,道家修鍊法門呈百花齊放之勢,導引、行炁、辟穀、房中、服食等各成其派,胎息也為其中重要一支。唐宋以後,內丹奠定了在道家修鍊中一枝獨秀的地位,其它各類修法則被貶斥為旁門,而胎息也納入內丹體系中成為其重要環節。

在佛法看來,人類生命最初的孕育過程,是心識與命炁相合的一個生命體(中陰身),入胎來與父精母血相結合,形成胚胎。父精母血發育為人的肉體,命炁發育為人的經絡系統(七萬二千條炁脈),心識發育為人的精神部分。在這個過程中,命炁的鼓盪開合是其中的主要動力,《入胎經》說「若彼弟子熟調沙糖,即以氣吹,令其增廣,於內虛空,猶如藕根。內身大種,地水火風,業力增長,亦復如是」,而《修真辯難》雲「即人受生之始,父精母血,交合杳冥之中,有一點造化氤氳之氣,入乎胞胎。始而無形生形,無象生象。五官百骸、四肢五臟不期然而然。雖父母亦莫知其所以然。胎中即具先天靈氣。元神已藏於中。」這就是道家所言的胎息原理。因此,胎息的實質,在於生命孕育期間,先天元炁(命炁)通過開合運動,為生命發育提供能量。道家強調人體修鍊必須達到胎息狀態,也就是為了模擬這個發育過程,實現生命再造的奇蹟。

二、胎息旁門

歷史上,各家各派對胎息產生了多種不同的認識,在此不妨一一審辨之。

1、以腹式呼吸為胎息者。如《赤松子胎息訣》:「氣穴之問,昔人名之為生門死戶,又謂之天地之根。凝神於此,久之,元氣日充,元神日旺。神旺則氣暢,氣暢則血融,血融則骨強,骨強則髓滿,髓滿則腹盈,腹盈則下實,下實則行步輕健,動作不疲,四肢康健,顏色如桃,去仙不遠矣。」

2、以毛孔呼吸為胎息者。如《太始氏胎息訣》:「夫道,太虛而已矣!天地日月,皆從太虛中來。故天地者,太虛之真胎也,日月者,太虛之真息也。人能與太虛同體,則天地即我之胎,日月即我之息,太虛之包羅即我之包,豈非所謂超出天地、口月之外,而為混虛氏其人歟。」

3、以閉氣為胎息者。如《李真人胎息訣》:「夫胎氣真氣者,入於一凈室,焚香,面壁東南,結跏趺坐,心無挂念,意無所思,澄神定息,常於遍身觀之,自然通暢。諸學之人,不得全閉定氣,全閉則傷神。但量自家息之長短,放氣出入,不得自耳聞之,如此則妙也。若常常調息,不出不入,久而在於丹田固守在之者,名為真胎也,道必成矣。」

以上三種,皆非道家正宗之胎息觀,只是一家之說。時至今日,坊間廣泛流傳一種以腹部起伏運動為特徵的胎息,且多炫耀其腹部及肢體運動幅度之大,以之攀附《道德經》所言之橐龠。殊不知橐龠只是一種比喻,其本質是人體先天元炁的內在無形運動(見前),而不是腹部和肢體的外在有形運動。此種以外動為特徵的胎息觀,肇始於上世紀90年代氣功熱之某大師,又經當時紅極一時的某氣功流派加以吸收利用,迄今流毒無窮。

三、胎息正法

胎息正法,必先有「胎」而後有胎息。「胎」也是一種比喻,其實是指神炁合一的丹田元炁狀態。前面講過,來母腹投胎者,是心識與命炁相合的一個生命體,這是胎的核心。而道家修鍊要再造胎息狀態,必須先使自身元炁與精神打成一片、混成一體,此即內丹所言的「胎」。

如《胎息經》云:「胎從伏氣中結,氣從有胎中息。氣入身中為之生,神去離形為之死。知神氣可以長生。固守虛無以養神氣。神行則氣行,神住而氣住。若欲長生,神氣相注,心不動念,無來無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勤而行之,是真道路。」《張景和胎息訣》云:「真玄真牝,自呼自吸,似春沼魚,如百蟲蟄,灝氣融融,靈風習習,不濁不清,非口非鼻,無去無來,無出無入,返本還原,是真胎息。」

為便於後人蔘學,我將真胎息要點總結為四條:

1、真胎息發生的條件,是「神氣相抱,一靈獨覺」。

2、真胎息發生前,呼吸必有一個特殊的變化。

3、真胎息發生時,丹田必有一個特殊的運動。

4、真胎息發生後,玄關必開,「先天一炁自虛空中來」。

至於其中的種種內景,則不再贅言,以免使後人產生暗示、心生幻境。

當然,「胎」有不同層次,胎息亦有相應的變化。上品丹法入手即是修胎息,得初步胎息則開命功玄關,此大致相當於佛法所言之「未到地定」,而後只要清靜自守,功夫自然上長,達到煉炁化神之境時,高級胎息方可產生,此則相當於佛法所言之「二禪」至「四禪」。

玄關窺秘

玄關一竅(玄牝),是丹道修鍊中最核心的理法,是整個內丹成就的樞紐,也是歷代丹道通家絕對不肯明言之秘訣。陳攖寧先生曾說「學者果能將玄竅之理論,一一貫通,玄竅之工夫,般般實驗,何患不能縮天地於壺中,運陰陽於掌上?功成證果,可與三清元始並駕齊肩,豈區區玉液金液長生屍解之說所能盡其量哉?」,由此可見玄關之重要!

一、何謂玄關

何謂玄關?玄者幽遠也,關者門戶也。道教教義中的「玄」相當於「道」,葛洪《抱朴子內篇》中稱「玄者,自然之始祖,而萬殊之大宗也」。因此,玄關即玄妙之機關,即通向大道之門戶。可以說,道教修鍊之精華在丹道,丹道最大之秘密在玄關。

陳虛白祖師《規中指南》云:「夫身中一竅,名曰玄牝,受炁以生,實為神府,三元所聚,更無分別,精神魂魄,會於此穴,乃金丹返還之根,神仙凝結聖胎之地也。古人謂之太極之蒂、先天之柄、虛無之宗、混沌之根、太虛之谷、造化之源、歸根竅、復命關、戊己門、庚辛室、甲乙戶、西南鄉、真一處、中黃房、丹元府、守一壇,偃月爐、硃砂鼎、龍虎穴、黃婆舍、鉛爐土釜,神水華池、帝一神室、靈台絳宮,皆一處也。然在身中而求之,非口非鼻,非心非腎,非肝非肺,非脾非胃,非臍輪,非尾閭,非膀胱,非穀道,非兩腎中間一穴,非臍下一寸三分,非明堂泥丸,非關元炁海。然則何處?曰:我的妙訣,名曰規中,一意不散,結成胎仙。……修丹之士,不明此竅,則真息不住,神化無基。且此一竅,先天而生,後天而接,先後二炁,總為混沌,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恍恍惚惚,其中有物,物非常物,精非常精也。天得之以清,地得之以寧,人得之以靈。……然此一竅,亦無邊傍,更無內外,若以形體色象求之,則又成大錯謬矣。……要知玄關一竅,玄牝之門,乃神仙聊指造化之基爾。……採取在此,交媾在此,烹煉在此,沐浴在此,溫養在此,結胎在此,脫胎神化,無不在此。」

《性命圭旨》云:「道之玄教曰:玄牝之門,天地之根,生身處,復命關,金丹之母,玄關之竅, 凝結之所,呼吸之根。甲乙壇,戊己門,心源性海,靈府靈台蓬萊島。硃砂鼎、 偃月爐、神室,氣穴、土釜、穀神、靈根、把柄、坎離交媾之鄉,千變萬化之祖, 生死不相關之地, 鬼神覷不破之機。 難以悉紀, 要而言之, 無非為此性命之道也。……修鍊金丹,全在玄牝。玄牝一竅,而採取在此,交媾在此,烹煉在此,沐浴在此,溫養在此,結胎在此,至於脫胎神化,無不在此。修鍊之士,誠能知此一竅,則金丹之道盡矣,所謂得一而萬事畢者是也。」

二、根本玄關與方便玄關

根本玄關是指真正的玄關,其性質是無形無象、非有非空、不內不外,這種玄關很難體會。張紫陽祖師《金丹四百字》云:「須要知夫身中一竅,名曰玄牝。此竅者,非心非腎,非口非鼻,非脾非胃,非穀道,非膀胱,非丹田,非泥丸。……夫此一竅,亦無邊傍,更無內外,乃神炁之根,虛無之谷,在身中求之,不可求於它也。此之一竅,不可以私意揣度,是必心傳口授。苟或不爾,皆妄之矣。」李道純祖師《中和集》云:「玄關一竅,不在四維上下,不在內外兩旁,不在當中,四大五行不著處是也。」陳攖寧先生云:「玄關一竅者,既不在印堂眉間,亦不在心之下腎之上,更非臍下一寸三分,學者苟能於內外相感,天人合發處求之,則庶幾矣。此乃實語,非寓言也。」由此可見,真正的玄關既不在身內,亦不在身外,並非某一具體竅穴。這裡面又可分為三種:虛懸一竅之玄關、天人合發之玄關、混沌一覺之玄關。

所謂虛懸一竅之玄關,是指這個玄關在人體內呈現「虛懸一竅」,當修鍊或體會這個玄關時,要在意識中把肉身實體排除掉,只感受那個虛空狀態的真炁。這個玄關為真炁與肉身的兼容狀態,本質是無形無象的真炁,但又貫穿於肉身之中。其具體修法,當先虛空設想一球,待此球成形(有形無質的細微存在),再置於體內外交界處以煉之。

所謂天人合發之玄關,是指胎息啟動後的一種特殊狀態,此時「先天一炁自虛空中來」,佛法稱此為「風大來入身中」。其具體修法,一般從呼吸吐納入手。

所謂混沌一覺之玄關,屬於性功玄關,容後再述。

根本玄關之理深奧難明,古人為傳授後學,遂立有方便玄關,即具體指某一處竅穴為玄關。下面略舉數例。

有指下丹田(臍後腎前之玉環)為玄關者,如《道法會元》卷八十四說:「徑寸之質,混涵三才,在臍之後,腎之前,彷彿其中謂之玄關,此其所也。」

有指中丹田(中脘深處之黃庭)為玄關者,如司馬承禎詩云:「虛無一竅號玄關,正在人身天地間,八萬四千分上下,九三六五列循環,大包天地渾無際,細入微塵不見顏,此處名為祖氣穴,虛無一竅正中懸。」

有指上丹田(印堂深處之泥丸宮)為玄關者,如王重陽祖師《五篇靈文注》云:「乾宮乃虛無一竅是也。」。蕭廷芝《金丹大成》也說玄關一竅「在人頭上,工夫容易,下手為難。」此種玄關還別有一支,指眉間性光圓明為玄關,如伍柳派即是。

有指陰蹺穴(會陰深處)為玄關者,如《張三丰全集·一求玄關》云:「一孔玄關要路頭,非心非腎最深幽。膀胱穀道空勞索,脾胃泥丸莫漫搜。」

有指鼻端徑寸之地為玄關者,此乃鼻柱玄關,據稱丹道西派即用此入門。鼻柱玄關為道家吐納法門之衍變,其文字記載可上溯莊子聽息法,並非如某些人所說來自佛家安般法門,且鼻柱玄關與安般法門在操作及效驗上頗有不同,當另文探討。

有指肚臍上一寸三分(相當於下脘穴)深處,或左眼角外眥呈現之紅光點為玄關者,此乃雷法玄關也,配合其它諸法修之可顯現雷府雷將之景。

三、命功玄關與性功玄關

命功玄關,為煉炁之玄關。其可分三種,一是上述以竅穴為玄關者,二是以炁穴為玄關者,三是以炁動為玄關者。

以炁穴為玄關者,如張三丰祖師《煉丹秘訣·打坐淺訓》云:「玄關者,炁穴也。炁穴者,神入氣中,如在深穴之中也。神氣相戀,則玄關之體已立。」此說實際是指凝神炁穴、神炁合一的狀態,屬於築基功夫。

以炁動為玄關者,如柳華陽祖師《金仙證論》云:「炁發則成竅,機息則渺茫」。這裡的「機」指元精產生(所謂產葯),即所謂正子時,實際是指中下品丹法「煉精化炁採藥歸爐」之時機,嚴格來說屬於精動之玄關。而上述「天人合發之玄關」亦可歸入此類,屬於上品丹法之採藥,是真正的炁動玄關。

性功玄關,為煉神之玄關。其也可分三種,一是以「空洞無涯」為玄關者,二是以「念頭未動」為玄關者,三是「混沌一覺」之玄關。

以「空洞無涯」為玄關者,如《性命圭旨》云:「空洞無涯是玄竅,知而不守是功夫,常將真我安止其中,如如不動,寂寂惺惺,內外兩忘,渾然無事,則神戀氣而凝,命戀性而住,不歸一而一自歸,不守中而中自守,中心之心既實,五行之心自虛,此老子抱一守中,虛心實腹之本旨也。」此說實際上是上述「虛懸一竅」之玄關的延伸,先須從理上明白根本玄關無形無象、非有非空、不內不外之體性,再用意識體察之,當意識與此玄關境界契合,則呈現玄關竅開的空洞無涯、虛靈明凈之景象,一得永得,直達上乘。此法即古人所謂直接煉神還虛的上品丹法,約相當於佛家的四空定。

以「念頭未動」為玄關者,如李道純祖師《道竅談》云:「中者何?玄關是也。《參同》云:『運移不失中』,『浮游守規中。』皆指此也。陶仙云:『中非四維上下之中,儒曰喜、怒、哀、樂之未發;道曰念頭不動處為玄牝;釋曰不思善、不思惡,正恁么時,那個是本來面目,乃是真中也。』中境妙自養己凝神,入室還丹,以至脫胎神化,無不在是。故初入道者,即要識得這中,乃有登進之路。」此說是指念頭未生之前的意識狀態。

以「混沌一覺」為玄關者,如黃元吉祖師《樂育堂語錄》雲「夫玄關一竅,是吾人煉道丹頭,勿區區於大靜中求。……可見學人修養時,忽然靜定,一無所知所覺,突起知覺之心,前無所思,後無所憶,乾乾淨淨,即乾元一氣之本來面目也。……如酒醉之夫,迷睡路傍,忽地一碗涼水,從頭而噴去,猛然一驚而醒,始知昏昏迷迷,一場空夢,此即玄關竅也。昔鶴鸛子示,真元心體實自玄關一竅尋來,動靜與俱,隨時皆有,但非感動無以覺耳。試有人呼子之名,子必應之,有此一應是誰?雖曰是口,然主宰其應者,是真元心體也。是一應間,直將真元心體憑空提出與人看,此真善於指點者也!是知知覺不起時,萬境皆滅,即呼即應,真元顯露,方知此心不與境俱滅。知覺紛起時,萬境皆生,一呼一應,真元剖露,方知此心不與境俱生。以此思之,知覺不起時,心自若也。知覺紛起時,心亦自若也,以其為虛而靈也,虛則有何生滅哉!總之,此竅只此息之頃,以前不是,以後不是,如人當悶寂之時,忽有人呼其名,猛然一應,即玄關矣!」此說則是指一念返照,同於佛家禪宗所言見性開悟之破初關。

綜上而論,玄關之內涵極其深遠,既有修命之方便,也有見性之解脫,故可稱丹道之總樞機,古人之所以不曾明言,亦因此事關係重大。筆者此文,已泄千古之天機,破萬卷之隱秘,望識者珍之!

元炁盈虧論

一、元炁與道

元炁,即元始祖炁,又名先天真一之炁(先天一炁),在道家世界觀里,是生化萬物的根本。道家認為,天地萬物皆是元炁所化,此元炁則是大道所化。譚峭《化書》云:「道之委也,虛化神,神化炁,炁化形,形生而萬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炁,炁化神,神化虛,虛明而萬物所以通也。是以古聖人窮通塞之端,得造化之源,忘形以養炁,忘炁以養神,忘神以養虛。虛實相通,是謂大同。」蓋後世丹道之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等理論,皆從此而來。

道,作為道家或道教哲學的最高範疇,歷來諸家都說其性質是無名(無法用語言描述)、無形(無具體形象可捉摸)、無為(無主觀意志),這三個特點又被概括為虛、空、無,其中虛常常被作為道的代名詞。所以《化書》的道化過程,從虛開始。

成玄英《老子義疏》雲「夫道者何也?虛無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這裡,把道的概念從四個方面展開,所謂虛無之系,是解釋道的基本性質;所謂造化之根,是以道為萬物運動變化的根本規律;所謂神明之本,是把道作為一切神明的本質,諸神皆是道在不同層面的化身;所謂天地之源,是從宇宙生成的角度,以道為生成萬物的元炁。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說,元炁是道的直接派生物,是無形之道與有形萬物之間的過渡階段,或者說「大道為體、元炁為用」。

劉一明《修真後辨·先天真一之炁》云:「先天之炁,為生物之祖炁,乃自虛無中來,為萬象之主,天地之宗。無形無象,無聲無臭,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然雖無形而能生形,無象而能生象。……夫先天真一之氣,是混元祖氣,生天生地生人物。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動靜如一,陰陽混成。」其《周易闡真》又云:「太極者,萬化之根本,生物之祖炁。……但此虛無太極,不是死的,乃是活的,其中有一點生機藏焉。此機名曰先天真一之炁,為人性命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虛無中含此一炁,不有不無,非色非空,活活潑潑的,萬象變動於此而出矣。」這裡,把元炁解釋為生機,是萬物變化的總動力。在宇宙本體論的層面,道家這個炁本論的觀點,可與佛家的心本論相參證。佛家言心之本質是明覺,則心之明覺與炁之生機,或可互通互補。(寫到這裡,想起我的師爺傅元天真人在講解道德經的時候,把道的最高含義解釋為生機,實為妙論。)

二、元炁與人

人為萬物之靈,人亦是元炁所化,人之生老病死皆由元炁之盈虧變化而主宰。《化書》云:「虛化神,神化炁,炁化血,血化形,形化嬰,嬰化童,童化少,少化壯,壯化老,老化死。死復化為虛,虛復化為神,神復化為炁,炁復化為物。化化不間,由環之無窮。夫萬物非欲生,不得不生;萬物非欲死,不得不死。達此理者虛而乳之,神可以不化,形可以不生。」

中醫經典《黃帝內經》提出了著名的「男八女七」的人類生命周期律,即男性的成長周期是八,也就是每八年為一階段,有一次顯著變化;女性的生命周期數是七,每七年為一階段,有一次顯著變化。28歲和32歲,分別是女性和男性的生命巔峰階段(最強壯)。

而道家則用易經十二辟卦的陰陽消長規律來解釋人類生命的元炁盈虧。按道家的說法,人在胞胎之中,即含有天地虛空所賦予的一點元始祖炁(劉一明《象言破疑》雲「男女陰陽二炁交感之時,杳冥之中有一點生機自虛無中來,所謂先天真一之祖炁者是也」),然後在生長過程中,不斷吸收天地之正炁,男性每32個月增長元炁六十四銖(古重量單位,24銖摺合16兩制的一兩),直至16歲盈滿;女性每28個月增長元炁六十四銖,直至14歲盈滿(自古丹書只言男性規律不談女性規律,此女性周期乃我派之獨家理論)。在此過程中,共採取天地正炁360銖,再加上胞胎中帶來的元始祖炁24銖,共得384銖,是為天賦1斤16兩之正數,合於易經64卦384爻數,以全周天之造化。此後,男性每96個月消耗元炁64銖,直至64歲耗盡元炁;女性每84個月消耗元炁64銖,直至49歲耗盡元炁。先天元炁耗盡之後,若無道家明師指點補虧複壯之法,雖然仍有餘年可享,但僅僅是依賴水谷之精(食物營養)而養後天之炁,缺乏生命的原始動力,體衰不振,難有高壽,更不談超出造化之事。若得道家真訣而勤於修鍊,時時採藥栽接(取天地正炁補我元炁),則陰極而生陽,返老而複壯。

綜觀以上論述,道家所言之生命周期與醫家顯然不同,醫家著眼於人體器官之強壯,故曰男女的巔峰期分別在32與28歲,道家著眼於人體元炁之盈虧,故曰男女的盈滿期分別在16與14歲。人類生命的本質特點之一,是通過陰陽異性交合而繁衍後代,生殖能力實與生命力息息相關,男16歲元精漏,至64歲而絕,女14歲天癸至,至49歲而絕,此即元炁盈虧所致。從人之發育到最後終老來看,元炁足則體壯,元炁虧則體虛,元炁實為支撐生命存在的最大支柱、衡量生命質量的最終指標。

三、元炁與丹道

上文闡述了人一生之元炁盈虧的規律和過程,這是道家對生命科學的重要認識。而生命隨元炁耗散而流逝,誠然使人觸目驚心。

元炁耗散的途徑是多方面的,概括言之不過「上溢下漏」。上溢是指精神上的消耗、感官上的過度享受,即《道德經》所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下漏,則是指性行為損耗人體生殖細胞,這是消耗元炁最主要的途徑。故呂洞賓有詩云:「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仗劍斬愚夫,雖然不見人頭落,暗裡教君骨髓枯。」

元炁既存在耗散現象,也自有補養之法,只不過並非食物營養品所能補之。薛道光雲「竹破須還竹補,人衰須假鉛全」,這裡的鉛乃是內丹隱語,就是指元炁。人體元炁損耗,只能用同類的元炁來補充,乃至要進一步逆轉造化而返老複壯,也在於積累元炁,正如《黃庭經》所說「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累炁以為真」。其系統的修鍊方法,就是道家自古秘傳的丹道之學。

丹道之學博大精深,非只一類,然而其中最上乘者,乃是直接採取宇宙先天一炁的所謂上品丹法。其法以神炁合一為基本方法,返還胎息為入門階梯,以打開玄關為核心秘訣,具體論述請參考拙著《丹道指迷》、《胎息辨偽》、《玄關窺秘》諸文,此不贅述.

先天後天論

一、何謂先天後天

道家修鍊經常提到先天、後天,但其內涵往往隱晦不明,下面略加解釋。

其一,以有形無形劃分先天、後天。

先天都是無形的,後天都是有形的。《玄膚論》云:「先天之真不可見。凡可見者,皆後天也。今之言涕、唾、津、精、氣、血、液者,皆有形滓質之物,俱屬後天而不可用,則又以精氣神當之。不知後天之用既行,則精、氣與神又皆隨用顯發,而落於後天。何者?已鑿之後,說著用著皆落後天,而先天之真,沉潛淪匿,孱弱微細,日就蕭索,而不足以為一身之主,至於老病死苦者,後天之用竭,而先天不存也。」

其二,以人生階段劃分先天、後天。

第一階段為「先天之先天」,就是父母未生我之前,自己還未 入胞胎的階段。這個時候的生命狀態是無形無質,相應於易學概念之無極,也稱為「天元階段」。

第二階段為「先天之後天」,就是母親十月懷胎,自己住於胞胎內的階段。這個階段,自我之肉身開始發育,炁脈開始生長(先長出奇經八脈),相應於易學概念之「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階段。這個階段也叫做「地元階段」。

第三階段為「後天之先天」,即男16歲、女14歲前的階段。這一階段,身體智力都在發育,元炁仍在增長之中,也叫做「人元階段」。

第四階段為「後天之後天」,即男16歲、女14歲以後的階段。這一階段,人體元炁開始消耗,身體逐漸走向衰老死亡。

以上四個階段,亦可對應自然界之冬、春、夏、秋,而為天人合一之周期規律也。

道家內丹之修鍊,有個重要概念就是「返還」。其第一段功夫,即是從「後天之後天」返還到「後天之先天」,也就是返還到男16、女14的年齡階段。這個返還,不是外貌形態上的返還,而是在生理機能、元炁狀態上返還到那個階段,如果能做到,就可以稱為「人仙」成就。再進一步,則從「後天之先天」返還到「先天之後天」,稱為地仙,據說可以長壽住世。最後,從「先天之後天」返還到「先天之先天」,則為天仙功夫,可修成陽神、證得大道。

需要指出的是,這種返還,並不是簡單的倒退,而是類似哲學上所說的「螺旋式上升」,實質是生命層次的升華。

二、藥物先天後天之別

古代丹家一向有「內丹三要」之說,是指爐鼎、藥物、火候,此乃借用外丹名詞而描述內丹也。所謂鼎爐,原指冶煉外丹所用的鍋灶,在內丹中則指人體炁脈層面之某些關竅,這些關竅是儲存、聚集、運化人體能量的特殊部位,又稱為玄牝、玄關(詳見拙著《玄關窺秘》)。所謂火候,原指外丹燒煉時的用火技巧及程序(時間、溫度等),在內丹中則指意念和呼吸的運用技巧及程序(將另文探討)。所謂藥物,原指冶煉外丹所用的鉛、汞、硫磺、硃砂等原料,在內丹中則指人體之精、炁、神。《心印經》云:「上藥三品,神與炁精。」

精、炁、神這三品藥物,有先天後天之別。白玉蟾曰:「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涎;其氣即非呼吸氣,乃知卻是太素煙;其神即非思慮神,可與元始相比肩。」

後天之精,即普通人交感之精,主要是指生殖細胞相關的液體,古代丹家稱為濁精。先天之精,即丹經中所謂「神水」。陳攖寧先生《覆蔣維喬函》云:「自先天無形的真炁,一變為有形的神水。自有形的神水,再變為不僅有形而且重濁的涕唾精血淚汗等物,其中顯分階級。可知本篇所謂神水,乃先天無形真炁變為後天有形物質時中間過渡之物。今世醫學家所謂內分泌者,或不無關係。」此種「神水」,最顯著的是在練功進入較佳狀態時,口中分泌的清涼甘甜的津液,此津液乃煉炁所生,較之平常口中唾液,實有清濁之別,對人體頗有補益,古代丹家又譽為「人蔘果」、「長生酒」、「玉皇口中涎」。

後天之氣,即呼吸之氣,此氣雖亦不見得全是空氣,也包含一定之虛空元炁,但主要是出入肺部為人體供氧。先天之炁,乃是「男女陰陽二炁交感之時,杳冥之中有一點生機自虛無中來,所謂先天真一之祖炁者是也」,即父精母血結胎時宇宙虛空有一點真炁注入,故曰「其氣即非呼吸氣,乃知卻是太素煙」。此先天元炁藏之於下丹田,為人體之根本生命力。

後天之神,即思慮之神,吾人日常之思維活動也,古代丹家稱為識神。先天之神,即靈明不昧、無念無住之神,古代丹家稱為元神。也就是說,當意識完全澄清、明明朗朗、一念不生、一切無住時,即是元神狀態;當意識生起念頭思慮,便是識神狀態。元神為體,識神為用也。《黃庭外景經》石和陽註:「元神者,心中之意,不動不靜之中活活潑潑時是也。」《脈望》云:「內念不萌,外想不入,獨我自主,謂之元神。」《玄膚論》云:「所謂元神,非思慮之神之謂也。神通於無極,父母未生以前之靈真也。」《性命圭旨》云:「未發之前心是性,已發之後性是心。心性源頭參不透,空從往跡費搜尋。」

精炁神雖然是三種物質,但內丹理論又認為其實它們同出一源。陸西星《心印妙經注》云:「靈明知覺之謂神,充周運動之謂氣,滋液潤澤之謂精。以其分量而言,則神主宰制,氣主作用,精主運化,各專其能。……神之所至,氣亦至焉;氣之所至,精亦至焉;又皆相依相濟,以成自然之用。」

推薦閱讀:

專題| 《關於丹道、南宗丹法的一些思考》3.丹道修鍊
自字築基
想真正的學習丹道應該去哪裡拜師呢?各位都是怎麼碰到自己師父的?
丹道基功——靜功總要!!!
道教丹道養生功法一

TAG:丹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