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六十四卦也許並非由八經卦構成 - 儒學經解 - 國學論壇

周易六十四卦也許並非由八經卦構成《易》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鋼,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 天之道,四象也:春,上陰下陽,少陽。夏,上陽下陽,老陽。秋,上陽下陰,少陰。冬,上陰下陰,老陰。地之道,人之道也如是各有四象,則「兼三才而兩之」,既每才取其一象之兩畫,共六畫而成一卦。因三才各有四象,所能組成的卦數正好六十四個。 基於以上考慮,本人於05年5月在孔子2000網站的儒學論壇貼出了《易經六十四卦的立體卦圖》。有興趣者到該網站搜索作者名」weihuifeng」可以找到原貼。本人以為,這也許是理解周易的另一條門路。六十四卦立體卦圖今天談談對「天行健」和「地勢坤」的理解:天行健:這個「天」是指自然之天,它高高在上,為所欲為。他的明暗冷熱晴雨雷風等等,人力是不能干涉的。古人觀此,思士君子做事為人,當象天一樣轟轟烈烈,自由自在。漢高見始皇威儀嘆「為人當如是」即是此意。地勢坤:地無為,不動。地隨風隨水。地在人們腳下。相對於人,相對於天,完全被動。地之「厚德載物」,不得已也。古人觀地之德,思己之行,當某時某事處於被動時,即縮起頭來「厚德載物」,以圖後起。唐宗降胡之事應類此。行健,是理想是目標。勢坤,是現實是無奈。書找到了。

這是研究立體易的一本專著:《走進伏羲--破解易學千古之迷》,作者:郭志成(吉林社會科學院易學研究所)、郭韜(郭志成之子);光明日報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這可謂樓主的同道。輸入比較麻煩,把目錄先列在這裡,作者的有些結論我隨手標出(用藍色):導言 (以往的研究,大都把易作為一本書,這本書里記載了古人一種理、一種數、一種象、一種術;而極少有人把這部書中的研究對象看作一種「物」,一種古代曾經有過的。人造的「物」)第一章 《易經》的遺憾一、先天易與後天易的糾葛二、《周易》是卦書三、《周易》為卦學做了什麼?(1、記錄了由六位兩類符號組成的全部六十四個卦;2、編撰者根據自己的了解給已經存在六十四卦逐一標註了卦名;3、作者為每一卦繫上自己認可的卦辭;4、為構成每個卦的六個位置都標上了題目(九、六),註明了說明文字(爻辭);5、為六十四卦編排了一個自己的卦序;6、用卦名、卦辭、爻辭等文字,記錄了該卦可能表示的部分物象,部分還記錄了所代表的方位)四、《周易》的遺憾(1、沒有記載卦的起源;2、沒有對三畫卦作任何說明,3、沒有對六畫的六十四卦卦序排列的原則加以說明;4、沒有記錄用《周易》占莁的方法;5、沒有說明占莁之外,易還有什麼功用,等等)第二章 《易傳》的功過一、《易傳》概說二、《易傳》說易1、易書之易2、形容詞易與動詞易3、易學研究的對象易4、《易傳》論「易」的功能(見繫辭)三、《易傳》說卦 (列出了八卦六種排列順序,三畫的八卦可以有多種排列形式,數學計算,可以排除 8!=40320種)1、《易傳》中的卦字2、《易傳》對於八卦的解說3、《易傳》論六十四卦四、《易傳》的未解之謎(1、沒有解決究竟什麼是易什麼是卦?2、伏羲造八卦的問題;3、序卦作了人文式的解說,沒有解決64卦的排列原則問題;雜卦以兩卦對偶方式對六畫的六十四卦名卦義作了一番解說,直接動搖了《周易》六十四卦排列的經典性;4、記錄了一種大衍莁法,驗之《左傳》《國語》的莁例,多有不合;5、河圖洛書問題。)第三章 離經叛道者的挑戰與貢獻一、漢易正說二、管車各的狂話三、一佛一道的《正易》宣言(麻衣道者和陳摶,《麻衣正易心法》提出了「卦畫為正易說」,還提出了「辭外見意」說)第四章 北宋學者對伏羲易的探索一、邵雍的「先天圖」和「後天圖」二、劉牧的「河圖」「洛書」論(他的功勞是把這兩個本來用數字和文字說明的數圖,改用黑白點代替了。他的聰明之處,是他了解遠古先民的黑白點計數法。近代考古發現這種黑白點計數的實例在新石器時代的陶器上有很多。)三、周敦頤與太極圖第五章 無根無花覓千年--難以證明的北宋先天易1、義理派對先天易的非難2、萊布尼茨可愛的迷信3、無功的求索4、來自先天易學者自己的混亂5、中國的易學被河圖洛書搞糊塗了(河圖和洛書,不是同一個事物。河圖首見於《尚書》,洛書首見於《易傳繫辭》)6、換個角度論先天第六章 柳暗花明--立體易研究者的貢獻1、董光壁的研究 (198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其《易圖的數學結構》第三章《易圖的數學解》第四節《幾何解釋》,指出:「易圖的這些空間對稱性可以由群論給以嚴格的數學描述。」繪出了一幅八卦交綜卦、錯綜卦立體圖。這樣的理解已有先驅,中國1723年出版的《數理精蘊》是在康熙皇帝住持下在皇宮裡編譯的一部百科全書,其中《阿爾熱巴拉新法》就是以八卦陽爻為加號,以陰爻為減號。)2、羅翊重的研究 (1988年《論太極八卦的四維空時流行結構》,八卦在三維立體空間可以用六面正方體八角表示。按二進位數碼的順序,將這八個卦象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則這個曲線可由三個S形曲線組成。)3、丘亮輝的介紹 (《重視易經和現代自然科學的研究》論文中寫道:「用極坐標新排出的八卦,完全符合河圖和洛書的結構,統一了先天卦和後天卦的分歧,太極圖也合理地部屬了八卦的對立部位,走遵循著二進位表現的自然規律。」)4、顧明的研究 (專著《周易象數圖說》,對二元易卦(周易卦)和三元卦(太玄卦)在二維、三維以及三維以上的多維空間的分布,作了系統研究,指出二元卦的八卦在三維坐標系中的排列可以用多種立體模型來表示,而正方體與八面體是最佳選擇。)5、徐道一的介紹 (專著《周易科學觀》指出:八卦則可以二維或三維空間表示。在二維空間中,八卦可表示為按一定順序排列。例如伏羲八卦方位排列,表示平面上八個方向;在三維空間中,三個直角坐標軸把空間劃分為八個區域,每個區域的正負號組合是各不相同,與八卦的卦符可以一一對應。)6、歐陽紅的研究(1996年著《易圖新辨》,認為:「任何物體(包括空間),從外部視之為三維,居中視之為六向」,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天象卦象和天體數理模式論,建立了一個與立體易模型相合的「一體三維六向八宮九區」的天體模式,特別是作者擅長於球體圖的繪製。)7、商桂的研究 (1999年出版專著《易索》,明確提出「八卦是三維的,」「八卦是人類最早的直角坐標系」的主張。)8、張雲鵬的研究9、周發賢的研究10、張之敏的研究補記:張志春介紹叢瑾滋的研究第七章 立體易模型體現的易學意義一、三種模型 (在三維坐標以繫上表示八卦排列的立體模型有三種:1、立方體模型(各面正方形);2、八面體模型(各面三角形);3、圓球體)二、易的兩儀分類與四象組合 (立體易模型就整體而言,本身就是一太極。易的兩儀分布有三種形式:上爻陰陽定,以中爻陰陽定,以下爻陰陽定。)三、易立體模型上的八卦關係(八卦的卦序排列可以有8!=40320種,在立體易模型上這些卦序分兩類三種形態:1、表層卦序,不需要通過立體易的中心點聯結的八卦卦序,又可分為兩種;2、深層卦序,八卦序列中有一處以上是通過立體易中心點聯結的卦序)第八章 古代立體易模型的證明之一--破譯術數學中的三般大卦一、術數學中的三般大卦和大小游年變卦二、解析天定卦三、關於《青囊海角經》--兼論翻卦產生的年代第九章 古代立體易模型的證明之二--破解京房八宮卦編排之謎第十章 古代立體易模型的證明之三--破譯陳摶《龍圖序》第十一章 古代立體易模型的證明之四--伏羲時代易的立體模型和平面化一、關於伏羲和伏羲時代二、神秘的含山玉片--易立體模型的平面圖式三、奇異的帶孔石刀組合 (薛家崗文化三期發現,一套7件帶孔石刀,孔的數目都是奇數,1+3+5+7+9+11+13=49。7件刀疊起來正好是金字塔圖形)四、五千年前的球面幾何學--天球還是元苞?(考古學者從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和薛家崗文化等多處遺址中發現了許多六孔陶球,這些圓球畫出了三維直角坐標系的坐標平面在球面上的交線。上述遺址年代距今5000-6000年。這是立體易模型的實際應用)五、伏羲造六峜--立體易模型的實際應用 (六峜=六基,即祭壇、台,其造作在八卦誕生之前)第十二章 無法結束的結束語--尋找中國的金字塔一、三易新說(《周禮》「太卜掌三易之法」。故《連山》《歸藏》《周易》可能是三代不同的易模型或易圖或易法,連山是立體易模型分解後的形象;歸藏就是龜藏,實物是含山玉龜及玉片圖形,是依照立體易模型變成平面圖式後放在龜甲之中所作的說明。)二、台與易三、尋找中國的金字塔四、尋找伏羲後記

易經立體卦圖

感謝樓上的朋友提供了這些資料,本人將詳細研究。今天再在這裡談談我對太極兩儀四象的理解:我以為《易》是借物說事的,而事起自人之欲,人之欲出自人之需。人只要活著便有多種需求(這便是太極),又依據這種需求對各種事物進行分析與描述,如:冷,暖。好,壞。是,非。大,小。高,低。強,弱。遠,近。等等。每個事物都人為的分成兩種狀況(這便是兩儀)。而每個事物的兩種狀況又是相互關聯並不斷轉化的,為了描述這種關聯與轉化,再在每個事物的兩個極端狀態間加上兩個過渡狀態(這便是四象)。一己之見,還情各位指教。

不用謝。其實我見到的那些研究易立體模型的人,不是用現代數學研究,就是從天文象數著手,基本上還是以八卦(三爻卦)為基礎來推演的,與你的用天地人三才,即二爻三次排列組合排演64卦是不同的,但是結論上,頗有殊途同歸的結果。本人高等數學方面知識欠缺,所以,很多東西只能是把人家的姓名文章列在這裡,無法作概述,不知為不知也。我比較認同卦最初是用來記錄天象的,由此觀象授時而逐漸有了卦序,卦序之出同時就含著數的運用,演卦形成卦序就等於數學公式,用於天象、授時、製造、建築等實際造作運用,當然數同時也可以用來算卦了。等天時、物候、地理、人文、歷史積累多了,形成歷史經驗和規律認識,卦辭、爻辭就陸續出現了,並且更多用於算卦了。算卦預測其實在當時並不是單純的迷信,也是很重要的工作,帶有通天感應的神聖性。易傳,將卦哲理化,這是功勞貢獻,但是遮蔽了卦的本來面目,對後人也是一種遺憾,好在用心讀易傳,它還是保留了很多原始面貌的東西,有心人自然會知道。易傳作為集大成者,名副其實。易經立體卦圖

我從乾卦的到的提示:基於三才四象成卦的理論,當事件的當事一方處於絕對強勢時,可以用「乾」來描述它所處的狀態(或地位)。在事件中擁有絕對優勢的一方可以怎麼做呢?「乾」卦提示我們:1:這時做事成功的幾率很大,不必太多顧慮。2:雖然擁有優勢,什麼也不做也是一個好的選擇。3:如果要做事最好多找一些同盟者,這樣就可以把更多人拉到同一條船上,擴大自己的優勢。4:雖然擁有優勢,做事仍需謹慎。不能犯大的錯誤,不能過分使用和消耗己方實力。5:「亂世出英雄」也是古人總結出來的道理。其原理也適於商務領域。如果要在商務上做出成績,新興行業或市場中當有更多機會。我從坤卦的到的提示:基於三才四象成卦的理論,當事件的當事一方處於絕對弱勢時,可以用「坤」來描述它所處的狀態(或地位)。在事件中處於絕對弱勢的一方可以做什麼呢?「坤」卦提示我們:1:因處弱勢,無主動權可言,只能象牝馬順從種馬一樣無條件服從才能得以生存,別無選擇。2:在這種情況下各種意想不到的困難會接連而至,心理上應有準備。3:如果這時候還有什麼榮譽和利益的話,都要主動讓與佔優勢一方。不可自居其功,更不能圖謀私利。4:不可意氣用事,爭一時一事之短長。5:否極自有泰來時,要有耐心,等待時機。

《易》最初只有卦畫而無文字,至文王周公始有卦爻辭,後孔子作十翼而成今之《易》。由此可知六十四卦怎樣構成,文王以前的人沒說,文王周公也沒說。孔子的說法之一是由八經卦兩兩相重而來,並依此作「象」,但在大傳中又保留了有關三才四象成卦的說法。孔子以後的人讀《易》,多以八經卦兩兩相重為六十四卦的說法為出發點來分析易理,但兩千多年來始終爭議甚多。邵雍和朱熹都提出了自己的構成六十四卦的方法,但在對卦爻辭的解說上仍遵循了孔子的說法,這是一個矛盾。我建議各位現在換一種思路來分析一下易經,採用大傳中三才四象成卦的說法,分析卦爻辭時暫把「彖」「象」等放置一邊。這樣或可以覓到另一重「易之本義」。我理解的陰陽相推而生變化:八卦(此指六十四卦)的變化來自兩儀的變化,兩儀的變化通過四象的相互轉化表現出來。四象轉化的順序是:――老陰――少陽――老陽――少陰――老陰――。封閉循環,無始無終。變化可以從四個狀態(四象)的任一個作為起點。如果從老陰為起點:從外界來一陽爻到老陰下爻的位置,老陰的下爻上升到上爻的位置,原上爻被推掉,變成了少陽。再往下變:從外界來一陽爻到少陽的下爻位,少陽的原下爻升到上爻位,原上爻被推掉,變成了老陽。這種變化反映的是物極必返的道理。所以老陰變時只能是下邊來一陽爻,老陽變時只能是下邊來一陰爻。一爻外來所「象」的是新生因素推動原有事物發生變化。依此,由任一六畫卦開始,可以推出另六十三卦。因業餘時間邊思邊寫,內容不連續,且形成了自己頂貼,還請各位諒解。這些想法是否有道理,也請各位共同思考。推背圖的卦序

近讀網上《推背圖》,發現其卦序很特別,不象是用某種「筮法」「算」出來的。今把此六十象卦序貼在這裡,希望有興趣者共同研究一下。

第一象 甲子乾下乾上乾第二象 乙丑巽下乾上姤第三象 丙寅艮下乾上遯第四象 丁卯坤下乾上否第五象 戊辰坤下巽上觀第六象 已巳坤下艮上剝第七象 庚午震下乾上無妄第八象辛未坤下離上晉第九象 壬申乾下離上大有第十象 癸酉坎下坎上坎第十一象申戌兌下坎上節第十二象乙亥震下坎上屯第十三象丙子離下坎上既濟第十四象丁丑離下兌上革第十五象戊寅離下震上豐第十六象已卯離下坤上明夷第十七象庚辰坎下坤上師第十八象辛巳艮下艮上艮第十九象壬午離下艮上賁第二十象癸未離下乾上同人第二一象甲申兌下艮上損第二二象乙酉兌下離上睽第二三象丙戌兌下乾上履第二四象丁亥兌下巽上中孚第二五象戊子艮下巽上漸第二六象已丑震下震上震第二七象庚寅乾下震上豫第二八象辛卯坎下震上解第二九象壬辰巽下震上恆第三十象癸巳巽下坤上升第三一象甲午離下巽上家人第三二象乙未巽下坎上井第三三象丙申巽下兌上大過第三四象丁酉巽下巽上巽第三五象戊戌震下兌上隨第三六象己亥乾下巽上小畜第三七象庚子震下巽上益第三八象辛丑震下離上噬嗑第三九象壬寅巽下兌上頤第四十象癸卯巽下艮上蠱第四一象甲辰離下離上離第四二象乙巳艮下離上旅

第四三象丙午巽下離上鼎第四四象丁未坎下離上未濟第四五象戊申坎下艮上蒙第四六象己酉坎下巽上渙第四七象庚戌坎下乾上訟第四八象辛亥離下乾上同人第四九象壬子坤下坤上坤第五十象癸丑震下坤上復第五一象甲寅兌下坤上臨第五二象乙卯乾下坤上泰第五三象丙辰乾下震上大壯第五四象丁巳乾下兌上夬第五五象戊午乾下坎上需第五六象己未坤下坎上比第五七象庚申兌下兌上兌第五八象辛酉坎下兌上困第五九象壬戌艮下兌上咸第六十象癸亥坤下兌上萃

(還有兩個問題:第三九象「巽下兌上」不應是「頤」。第二十象與第四八象都是「同人」。)

[ 本帖最後由 weihuifeng 於 2007-7-11 10:43 編輯 ]

晉和明夷

我對晉和明夷兩卦的理解:晉:代表地的下兩爻為老陰,象徵當事之人做某事的基礎條件已失去了(比如當今之人想做實業而既無資金也無技術)。代表人的中間兩爻為少陰,象徵當事之人做某事的自身條件也已過了如日中天之時,但還尚存部分能量。代表天的上兩爻為少陰,象徵當事之人所受到的外部支持也大不如前了。綜合六爻,當事之人手上還存有部分主動權,但比「乾」的狀態已相去甚遠,且趨勢是走向不利。「健」是行不得了。當此之時該怎麼做呢?《易》為為王之人開出了藥方(當然,當一事之權者也可參照之):求賢濟世:求賢要有誠心,象古人的晝日三接,一飯三吐,一沐三握,都是榜樣。要有緊迫感,求到了賢人並委之以政才能無咎。求賢要以身下士才能成功。求賢之道可走「群眾路線」,有聲望者可看做賢人。如用上了無能之人可就要受害了。求賢用賢要長期堅持,且勿求全責備。明夷:代表地的下兩爻為少陽,象徵當事之人做某事的基礎條件已越來越好,但尚在「初級階段」。代表人的中間兩爻也為少陽,象徵當事之人做某事的自身條件也在趨向成熟。代表天的上兩爻為老陰,象徵當事之人做某事的外部條件並不具備,還存在敵對勢力。綜合六爻,當事之人已走出極端不利的「坤」的狀態,事業已向好處發展,光明就在前頭。但還處在起步階段,困難還很多。當此之時該怎麼做呢?要韜光養晦,不要引起敵對勢力的注意。要偽裝自己,自損其形,不讓對手看出「野心」。做人做事要以順為則,勿求出人頭地。知懷壁其罪的道理,有功勿居,有財勿守。不可表現得比上司更正確更有能力。此時若不知「明夷」之道,可獲一時之成功,因「天不佑」,終會失敗。

既濟和未濟

既濟:代表地的下兩爻為少陽,象徵已具備了一些做某事的基礎條件。代表人的中間兩爻為少陽,象徵自身條件也越來越適合做某事。代表天的上兩爻為少陽,象徵做某事的外部條件也初步具備了。綜合本卦六爻,象徵做某事的各項條件都已不錯,事業已進入了順風順水的階段,不論哪一「才」變,都是越變越好,所以卦名既濟。此時當事者該怎麼做呢?《易》提示:趨勢雖定但仍在「初級階段」,基礎尚弱,要防止出現反覆。做事要從大處著眼,寬以待人,寬以處事,大方向對就行,不要想一下子解決全部問題。發展過程中或有小的失敗,不必在意,終會變好的。成功需要時間,不要急於求成。面臨的困難要看到,過去的教訓不能忘。做事應實事求是,不要花架子,量力而行既可實受其福。這時離「行健」之時尚遠,若錯詁形勢,尊大妄為,會吃虧。未濟:代表地的下兩爻為少陰,象徵做某事的基礎條件已變壞。代表人的中間兩爻為少陰,象徵自身條件也越來越不適合做某事。代表天的上兩爻為少陰,象徵做某事的外部條件也趨向不利。綜合六爻,象徵某事已走上下坡路,這時不論哪一「才」變都是越變越壞,所以卦名未濟。但此時基礎尚未盡失,表面上還是歌舞昇平,日子也還過得。此時當事者該怎麼做呢?《易》提示:做小事也未必會成功,小心為是。認為有把握的事可能也做不成。這時應充分分析問題的原因。如再出錯,證明當事者是極為不智的了。此時謹慎小心,才會吉祥。此時不要有大的作為。行為正確形勢才能好轉,但需很長時間。畢竟此時還不是十分的不好,但若無清醒的認識,任其發展下去則不好。----------------------------------------------------------------------------------------------------------------------如此解經,是否正確,是否有益,還望各位賜教。

平面或立體,個人習慣不同

周慎道把「循天道」看成仰望天空,得「導」天時,用九,因此有「九無」,周恩來把「循天道」看成吐脯地、人,得「導」六合(地、人),用六,因此有「六無」。因此,循道有兩儀可以導出,用九就遵循二維直角平面坐標系,用六就遵循三維立體直角坐標,劃圓「天園地方」就用級坐標系,不必強求古人對,還是今人對。「心生萬物」,以經解經不是很好,以俗解經未必不對。基督教門徒也僅僅有「三公理」,古人給我們僅僅留下「直、方、大,不習,無咎」(同樣是「三公理」),所以,先生僅為一家之說,沒有對錯。

剝與復

剝與復剝代表地的下兩爻為老陰,象徵某人做某事的基礎並不具備。代表人的中間兩爻為老陰,象徵某人做某事的自身條件也不具備。代表天的上兩爻為少陰,象徵某人做某事的外部條件也已變壞。綜合看,三才皆弱,象徵某人某事已近於徹底失敗,基礎不具,自身亦弱,僅存一點外部條件尚可依持。此時應分析(剝)失敗的原因,總結教訓,以利將來。《易》提示:此時不要再有大的作為,再錯一步,成了「坤」,便啥也不能做了。要分析失敗的原因,不滅虛求實,仍會凶。不承認失敗則會繼續失敗。弄清失敗的原因是目的,不要責難別人。歸罪別人,不糾正自己,會繼續失敗。總結教訓,選賢任能,自有反敗為勝之時。復代表地的下兩爻為少陽,象徵某人做某事的基礎條件已有所改善。代表人的中間兩爻為老陰,象徵某人做某事的自身條件尚不具備。代表天的上兩爻為老陰,象徵某人做某事的外部條件也不具備。綜合六爻,象徵某人某事已走出至為被動的「坤」的狀態,但僅略有了一點基礎而已。《易》提示:這時,形勢會往好處發展,可以開始創造條件為事業打基礎,但不能急於求成。想一步成功是不可能的,事業要一點一點做。(不遠復)不冒進會有好處。(休復)事業開始會有困難和挫折,應有屢敗屢戰的精神。(頻復)順勢而為才會成功。(從道)要不斷審查自己的行為是否合適。(自考)若此時不自量力,有大的作為,會失敗。(迷復)

回defend先生:雖說是生有涯而知無涯,然事而優則學,自言自語,自愚自樂,娛己娛人,也是一種逍遙吧。今天再說說關於預測的問題:人類社會中許許多多的現象都是在不斷的重複中,如國家層面上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人們只要對以前發生過的類似事情有充分的了解,再準確判斷眼下處於什麼狀態以及受到哪些因素影響,就能夠預測這件事的將來。即所謂知道它的過去,知道它的現在,就知道它的將來。一般來說,參與的人多,作用時間長的重大事件,其規律易於總結和掌握,因而易於預測。我以為《易經》正是總結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一般規律的書,並在總結規律的基礎上,指出了形成這些規律的根本原因(這就是人之需——太極),以及推動事物轉化的直接原因(各方力量的強弱對比——陰與陽)。並進而指出了當某件事處於什麼狀態時人們該怎樣趨吉避凶。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不斷地對某些事件進行預測。比如當下的中國足球隊要與巴西足球隊打一場比賽,有點足球知識的,誰能預測不出結果呢。只是這種預測沒有與易經相聯繫而已。只要了解了某項事物的基本規律,就能進行預測,並非是只有懂得了易經才能預測。例如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在中國貧弱混亂之時預測中國必將強大起來,我想他可能不懂中國的易經。許多股民也準確預測了股市的升與降,他們中的許多人也可能不懂易經。見光明網學術論壇/哲學,本人關於〈易〉的帖子,其中有兩卦的全文解讀。64卦已全部通解,約80萬字。以玄學解〈易〉,擺不掉巫卜,永解不了!談談陰陽

史湘雲論陰陽 ___<紅樓夢>三十一回湘雲道:「天地間都賦陰陽二氣所生,或正或邪,或奇或怪,千變萬化,都是陰陽順逆。多少一生出來,人罕見的就奇,究竟理還是一樣。」--------「什麼『都是些陰陽",難道還有個陰陽不成!『陰"『陽"兩個字還只是一字,陽盡了就成陰,陰盡了就成陽,不是陰盡了又有個陽生出來,陽盡了又有個陰生出來。」--------「陰陽可有什麼樣兒,不過是個氣,器物賦了成形。比如天是陽,地就是陰,水是陰,火就是陽,日是陽,月就是陰。」---------「比如那一個樹葉兒還分陰陽呢,那邊向上朝陽的便是陽,這邊背陰覆下的便是陰。」-------「這邊正面就是陽,那邊反面就為陰。」--------「走獸飛禽,雄為陽,雌為陰,牝為陰,牡為陽。」-------"翠縷道:「姑娘是陽,我就是陰。」--------「人規矩主子為陽,奴才為陰。我們順著這說法往下說,是否可以說:高是陽矮是陰,大是陽小是陰,長是陽短是陰,上是陽下是陰,硬是陽軟是陰,多是陽少是陰,先是陽後是陰,進是陽退是陰,順是陽逆是陰,―――――主是陽次是陰,強是陽弱是陰。本人是以這樣的陰陽觀來研究易經的,不知對否,還請教各位。

再說太極《釋迦牟尼傳》中有這麼一段文字:進入三夜(三更)時分,悉達多進而觀照眾生的本性,「它們究竟是為了什麼緣故而有衰老和死亡的呢?」悉達多馬上就知道了衰老和死亡是以生作為根本的,如果離開了生,也就不會有衰老和死亡。而且這個生不是從天上而生的,也不是從自身而生的,它不是無緣無故而生,而是從因緣而生,因依於欲界、有色界、無色界三種有業(指決定來世所得果報的思想行為的總和)而生。悉達多又觀察三種有業是從什麼地方而生,他馬上知道了三種有業是從四取(取,是追求執著之意;四取為四種追求,即一、欲取,對色、聲、香、味、觸等五妙境的追求;二、見取,對各種非佛教的世俗觀點的追求;三、戒禁取,即執著於各種非佛教的戒律;四、我語取,即執著於我的偏見)而生;又觀察四取從什麼地方而生,馬上知道四取是從愛欲而生;又觀察愛欲從什麼地方而生,馬上知道了愛欲是從感受而生;又觀察感受從什麼地方而生,馬上便知道是從接觸而生;又觀察接觸從什麼地方而生,馬上便知道是從六入(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和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境的總稱)而生;又觀察六入從什麼地方而生,馬上知道六入是從名色(名色,為身心的統稱。受、想、行、識這四蘊為心法,稱『名』;色蘊為可視知的形象,為『色』,主要指形體而言)而生;又觀察名色從什麼地方而生,馬上就知道是從心識而生;又觀察心識從什麼地方而生,馬上就知道是從行(一切精神現象及物質現象的生髮以及變化活動,稱作『行』)而生;又觀察行從什麼地方而生,馬上知道是從無明(愚痴為無明)而生看來古時印度人認識到了世間的「事」並無上帝在主導著,而是來自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和聲色香味觸法這六境。我們的祖先在研究「事」的發生髮展規律後,結論是——太極生萬物。我現在乾脆把「六入」理解為就是「太極」是否可以呢?對於52#的說法,我想說:用易經給出的方法研究「人類行為的規律性」才是有用也有效的。人類個體的行為與機遇有其偶然性,而群體的行為則其必然性很大。至於「物」與「物之間的事」,科學家用技術手段研究,成績巨大。而易學家在這方面好像沒多少進步。物質組織體由來的事,已由核物理專家研究到基本粒子了。當然,研究「事」離不開研究「物」,「物」的行為或變化就是個「事」。古人就說「格物致知"嗎。我覺得,用太極來解釋與人有關的事是怎麼來的,有助於人們理解事怎麼會這樣,將來會怎樣。用太極解釋物質組織體由來的事,於人無助。在百度搜索"兼三才而兩之......",見下面這段文字,轉貼過來請網友欣賞:孔子說:《易》有六位三才,天地人道之分際也。三才之道,天地人也。天有陰陽,地有柔剛,人有仁義。法此三者,故生六位。《易緯》將《易經》的六畫卦象結合天、地、人三才,與及陰陽、柔剛、仁義道德等說,亦即《上系》第一章「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下系》第十章「《易》之為書也,廣大備悉,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和《說卦傳》:「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諸說的總和,泛指《易》學涵攝天、地、人之道。加上後來《說文》王字註:「天下所歸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貫三為王』。』」《史記.太史公自序》:「通天地人之變,成一家之言」,《郭店楚簡.語叢》:「《易》,所以會天道、人道者也」種種,予人一種清晰理念:《易》學就是一種參造化,究天人之學。更由此說而衍生揚雄的「仁柔義剛」的細節,即匯聚成一套完善「天人合一」的理論,所謂「天大地大人亦大」。把人的地位提升到與天地並列,范文瀾《中國通史》以為是由於春秋以來,人的地位逐步提高,是人性醒覺的表現,從而加強了孔子「人本」思想,也是《易學》從原始宗教迷信,通向人文主義的結果。然而,把三才套入卦象六爻位序之中,天地人究竟誰孰?此種三分之法又是否完全適合六十四卦,抑或只適合用於某些卦象之中,《經》、《傳》都沒有明確交代。第一個把「三才」用於「六畫卦」之中,以「六爻位象三才」,替它定位的,據現存的資料得知,是東漢時的鄭玄,他分別在《乾卦》的二、三和五爻之下注云:二於三才為地道,三於三才為人道,五於三才為天道。鄭玄是馬融的學生,這位被尊稱為「五經無雙」的大儒,當然聞道有自,有本有源,到了唐時孔穎達編纂《五經正義》,也直取其說而無所懷疑。孔氏在《周易註疏.乾卦》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下《疏》引「先儒」云:「《易》含萬象,為例非一,及其六位,則一二為地道,三四為人道,五上為天道。」所指的「先儒」說,李道平謂「即鄭義也」。至於南宋朱熹在《易經集注.下系》第十章「《易》之為書也」一段之下也認同鄭說,云:三畫已具三才,重之故六,而以上二爻為天,中二爻為人,下二爻為地。三才的劃分,解家每每拿《隨卦》舉例,六畫之卦包括天、地、人之陰陽、柔剛、仁義在內,所謂「奇耦之畫,函三於一」,於是三才六位之說,今日已廣為學《易》者所接受。不過,正如鄭玄也得承認「《易》含萬象,為例非一」,按照《易經》一貫「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六爻之位),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的特點,處處教人善變趨宜,不可墨守成規,及後王弼的學生韓康伯在此數句之下注,也叫人「不可立定準」,只要大家一讀《乾.文言》對九三、九四兩爻的闡釋,不難發現「三才六位」義確有圓鑿方枘,鉏鋙不相入處。九三曰: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又九四曰: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無咎。 二元現象與兩儀自然界普遍存在著兩元現象。一年之內的氣候可粗分為一冷一熱。一天二十四小時可分為一白一黑。當兩件物體比較時,有大與小,長與短,高與矮,粗與細。距離有遠與近,速度有快與慢,電有正與負,磁有N與S。動物有公母之分,人有男女之別。人與人和人與動物比較力氣時,有大有小;比較智力或技巧時,有強有弱。這樣的比較事項是難以說盡的。我把它叫做二元現象。我們的祖先有可能是在觀察分析並匯總了這些現象後,發明了「兩儀」一詞來表述這種現象。並且使用了我們叫做陰爻與陽爻的符號來表示這種比較的結果。三極原理與八卦三極原理易經里多次提到。如: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如果說兩議現象是先人觀察研究可見可感之事物而發現的,那麼三極原理則是先人總結眾多的較量的成敗得失之後,通過哲學思考而發明出來的。三極原理包含了三才的觀念和天地定位的基本理念。當先人用三極原理與兩儀現象相結合來描述事物的時候,八卦就產生了。當先人把兩儀進一步細分為四象後,六十四卦就產生了。說說易經里的「數」:易經中多次提到「數」。如:極數知來之為占。參伍以變,錯綜其數。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我以為,這個「數」,指的是與某個事件有關的「因素」。任何一件事情,其影響因素有很多。如果我們能夠把與某事有關的全部因素都了解透徹了,這件事情處於什麼狀態及下一步會成什麼樣,我們也就心中有「數」了。對事件構成影響的全部因素中,有的影響大,有的影響小。有的我們可控制,有的能控制我們。有的對事件的影響是正面的,有的對事件的影響是負面的。有的是顯而易見的,有的是隱藏的。有的是常在的,有的是偶然的。有的越積越多,有的越來越少………。是否可以認為,把所有的影響因素都想到了,便做到了「極其數」。當我們計劃做某件事時,把法律法規,人文環境等我們必須遵從的因素,我們自身的某些條件,我們手中掌握的可使用資源,按兩儀三極的方法分類後套入「八卦」,易經便會幫我們判斷這事可做或不可做。現在我們經常對項目做「可行性研究」,就是在使用易經里的方法。所謂「日用而不知」啊。先謝謝這位網友提出問題。易書中把上陽下陰作為少陽,似乎始自朱熹的加一倍法成六十四卦之說。他的這個理論有些方面不能自圓其說。其中的上陽下陰為少陽的說法,與易經中十二消息卦所包含的陽從下來為陽生的理念就有矛盾。從筮法中陽老變陰,陰老變陽的說法看,應是先少後老,少陽應為陽氣初生。而陽爻出現在下面才為「來」為「生」。這個理念在十二消息卦中表現明顯。十二消息卦,從復到乾,越來越吉。從姤到坤,越來越不吉。復卦,陽爻從下面來,為「剛反」,「剛長」。姤卦,陰爻從下面來,為「柔遇剛也」,「不可與長也」。參照這種理念,我以為,陽下陰上作為少陽,陰下陽上作為少陰,更能說得通。不知當否,還望眾網友共同探討。
推薦閱讀:

12-周易杭氏學-清-杭辛齋 > 4-周易杭氏學-清-杭辛齋
周易文化的本源、價值與現代應用--游理宗
周易用表
《周易》:卦名由來
正說周易八卦

TAG:國學 | 周易 | 儒學 | 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