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何軼群《太極求真錄》(9—18)

何軼群《太極求真錄》(9-18)

[第九篇]「含胸拔背」淺論

含胸拔背,或曰涵胸拔背,箋傳已久。前賢今人對這四個字,一直有不同的看法和議論,人言各殊,莫衷一是。

愚意此四字須分兩節讀,分兩節解。含胸屬收、屬陰,概指每一拳式由無極態向內收,向下伏時,肩使臂、臂使腕、腕使手,通體回收下落、肩沉肘墜,自然而然形成含胸之勢,為吸外勢、蓄內勁之體用。拔背屬開、屬陽,概指每一拳式自含胸之末尾,自收斂勢、含蓄式、陰勢之極、之終端,開始向上、向外伸展,轉腰松胯之勢不變,全身脊柱逐漸節節放鬆,頭頂如有繩索縛束向上提升,即所謂之「虛領」;因「虛領」而有「頂勁」。以此「頂勁」,隱隱然如拉牽提伸背部脊骨及骨帝二指余位置之兩排穴位,盡量向上伸展,這種感覺,相對於「松胯」而言,成為「拔背」。虛實二足隨全身鬆軟單沉之勁,而粘於地面。如此拔背而至其極,直達無極態。所謂無極態,是雙足雙腿虛實已盡,得雙沉之拳態,脊骨、肩胛骨、勁骨、肘腕骨節、膝、胯骨節等,節節拉伸、鬆開至極度,其中氣內勁,則始終節節如珠,貫串於頭頂與尾閭之間的背脊骨;其自我感覺,則全身如與天地相接,上頂天,下陷地,如打呵欠,如伸懶腰,如蛟龍出水,如大鵬展翅。求此狀態,得此意境,「 拔背」乃其中一個至關緊要的環節。

練太極拳者如能求「含胸拔背」之道並得其真,日積月累,歷時既久,則在生活中,無論坐、立、起、行,其背脊當會筆直、柔韌而有彈性,彎腰駝背者無。

形變、神亦變;內變、外亦變。反之亦然。形神兼具,內外合一,是練太極功夫的要點之一。

太極拳的每一式,都有一個瞬間的無極勢,即陰陽平衡之「雙沉」態。此時即「拔背」之最。與此同時,肩、肘、腕、指,均達到最鬆開、最伸展之位置,上有頂天之勢,左右雙臂,或平行,或一臂上伸、另一臂下墜,有伸展至遠之概。頭頂百會穴、中腹丹田穴與胯下會陰穴三穴聯成的一條線,處於腰背脊頸伸展最長、最松之狀態,並始終與地面相垂直。練拳者自「無極態」變換為上下左右相應的一陰一陽,陰生而長,陽退而消,腰背脊椎骨自然放鬆,於腰、背、脊、軀旋轉之過程中,自然回縮。所有「回縮」,皆不用力,而任憑其各關節放鬆,則「拔背」退而「含胸」生,雙肩胛、雙肘、雙腕自然放鬆,繼續自然回縮,以其「沉肩」、「墜肘」,而成其「含胸」之勢。

「沉肩」、「墜肘」、「含胸」、「拔背」、「松胯」、「虛領」、「頂勁」,其實都是陰陽易變、渾然一體之進程。以意領之,以氣行之,假以時日,就可得其真諦。不練,則不過是紙上談兵而已。

無論是103式還是24式之太極拳,每一式均有一次「拔背」、一次「含胸」。「含胸」盡,則「拔背」起,「拔背」終,則「含胸」生;「含胸」屬陰,「拔背」屬陽,無論陰陽,皆是過程。

「 含胸」或「拔背」都是以自身之腰為軸之螺旋運動態。二者不同之處在於:「含胸」依拳式之不同,有明顯的上下左右前後之「收斂」性螺旋運動,「拔背」則是垂直於地面的上下方向螺旋運動態,其前後左右之動,完全隨身軀之動而動。虛領頂勁,須保持立身中正。切勿歪斜。頭頂百會穴至胯間會陰穴之聯線,即為人體中線,丹田為中線上之中。「守中」,至少有兩個要點:氣守丹田為其一,人體中線始終垂直地面,為其二。以會陰為其最下端的人體中線,始終有上下、前後、左右之整體、柔和、均勻之移動。此移動,則須始終在雙足粘地、兩足心虛聯線的六分之五或五分之四的範圍內,無論練拳盤架子還是推手,還是推手、實用,人體中線之下端會陰穴之地面投影點,切不可越出任何一足粘地處之外。只有在金雞獨立、左右踢腳、蹬腳等拳式中,人體中線與單足相重合。人體中線在任何時間、任何情況下,均須垂直於地面,「守中用中」,為太極拳之要訣之一。無人體中線與地面相垂直之態勢,決不可得其「中」。「守中用中」,當然也就落空了。能「守中 」,才能有雙沉的「樁」的感覺,有「樁」的感覺,才能使周身四肢之螺旋運動,始終圍繞此「中」、此「樁」,而起落放收,上下左右前後,無往而不柔,無往而不利也。

無論內家、外家的中國功夫,均有站樁、騎馬樁等式。練「樁」,神應內斂於「中」,氣須下沉於「中」,肢體似有似無,亦歸守於「中」,得其環中樞紐,此即「萬法歸一」。

有「守中」,才有「用中」,有「萬法歸一」,才有「變化無窮」。於太極拳、劍、刀,「守中」之始,則是雙沉之「無極勢」,是運動中的瞬間勢,是「起勢」,亦是「收勢」。太極之動,即經過種種「無極勢」,陰陽互易,源源不絕也。

「 含胸拔背」乃「陰陽互易」過程中相生相消之現象表現,得之於自然。以意帶領「含胸」與「拔背」,每一式均有內在之互動、之相生、之相長,練得久了,便得內勁,自腰脊發出之螺旋內勁,通過「周身一家」、「節節貫穿」,形之於拳、掌、臂、足、腿、體,即不是單獨上臂肌肉發力所能比擬者。

「站樁」為靜,為「雙沉」,但一呼一吸,均可以有極微、極緩、極松、極自然的內在「拔背」與「含胸」,背、脊、頸、軀、腿,均自然放鬆挺直,久而久之,不以為意,亦有內在之胸、脊之微動,於日常生活中,便可能經常有內息、內功之陰陽互易、互生的過程。

太極名家李雅軒曾說過,「含胸拔背這句話,老論(指《太極拳論》)上沒有。這是形意拳、八卦掌上的規矩。因為陳微明早先跟孫祿堂練過一段時間的形意拳,後來才跟楊老師學太極拳,陳著的太極拳書上,有太極拳十要。把老論上的一些話,反正說了一些,又添了這句含胸拔背。以後練太極拳的人,以為這句話與太極拳也無妨礙,作書的也將這話沿用了,從此就成了練太極拳的規矩了。其實,不是那回事,所以我今告訴你們,對這句話不要過分強調,如強調了,就脫離了自然。太極拳是以端正為主要的基礎。在這種基礎上,胸腰脊背為了動作的需要,是有時含,有時挺,有時凹,有時凸。這是身勢動態,不能抓著這個含字,就說一定非含不可,成了規矩。」(摘自《太極拳理傳真》24頁)

李師之話說明:含胸拔背四字,乃「身勢動態」不可始終「含胸」,同時又「拔背」。至於說此四字為陳微明所引自形意、八卦,創而為論,則未必確實。

楊澄甫著《太極拳體用全書》中的「太極拳起勢」一節,即有「立定時,頭宜正直。意含頂勁。眼向前平視,含胸拔背。不可前俯後仰。沉肩墜肘。」等語。「意含頂勁」即「拔背」、「沉肩墜肘」即「含胸」。「起勢」系「守我之勁,以待人之動,則內外合一。體用兼全。」「含胸拔背」即陰陽合一,有其意而蓄其勢,可見此四字並非陳微明遽然目引之於形意拳、八卦掌,自作主張,隨便添上這四字也。

其實,中國功夫有其相通相同之精粹在,並非只有太極拳、或只有內家的形意、八卦,才有「含胸拔背」的四個字的形容或要求。少林內功,也有類似的拳勢或拳意。

傳為武當山張三峰祖師遺諭的《太極拳論》曰:「虛實宜分清楚。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周身節節貫串無絲毫間斷耳。」有虛實、有陰陽互易互生、此消彼長的過程,才有周身節節貫串,也才有「含胸拔背」這四個字的動勢和變換。王宗岳《太極拳論》中說的「隨曲就伸」,即由陰而陽之意。「虛領頂勁」、「立如稱准」,即含自然的「含胸拔背」之意。

李雅軒在致他的學生的信上說:「練拳,意氣要沉下去,臀部收進垂直座正了,胯部以下,往下沉著,胯部以上,是往上拔著,肩垂肘墜,」(摘自1963年11月18日信)。「吾們練拳,應本老論,行動心解,塌肩垂肘,頂頭拔背,繃開了,沉下氣去,穩穩靜靜地鬆開勁去暈味,決不會錯。」(摘自1964年3月2日信)「關於身勢方面,只要一身鬆開,虛著頂起勁來,氣自然地沉到丹田,也就夠了。上有提勁,下有沉勁,物(身也)必自直,並且勁整。一提一沉,自然就會端正。全身鬆開,自然會下墜,神提起來,自然會有靈機。你們看雞沖頭、蛇行、馬跑,不都是頂起頭來嗎?頭只要頂起來,提起神來,不是動作很機靈了,很迅速了嗎?如他們那種瑣瑣碎碎地在局部上去找,我以為是都不必。要以我的看法,含胸拔背這一條規矩,也不可強調,不然也會練不出很自然的功夫來。」「太極拳是提綱挈領抓大體,不找零體。」(摘自1964年12月18日信)

先賢諸言,已盡釋「含胸拔背」之真意焉。

[第十篇]練摟膝拗步式之要點

太極拳步法,可初分為定步和活步兩大類。定步自起勢雙橫步始,至攪雀尾式而為其大成;還有踢腳、蹬腳的獨步等。活步則有前進步、後退步、橫步、變步等等。

摟膝拗步式為前進步之代表,倒攆猴則是後退步之經典。定步的攪雀尾、單鞭兩式後,有提手上勢、白鶴晾翅 之變步,即緊接樓膝拗步左右式,是全套太極拳前進步之起始,也是所有活步的基礎,是拳、掌、臂、身、腰各勢、各勁的根基,極其重要。其根在足,此之謂也

樓膝拗步拳式的重點與難點,不在掌與臂,而在腰與步。

攪雀尾式為因定步所限,腰的旋轉角度,只能少於180度。樓膝拗步式則有所不同;此式以腰部為軸的身軀旋轉角度,可以達到360度。如初學者練習有困難,亦應不少於300度。

初練樓膝拗步,雙臂可以完全放鬆,自然下垂,不作動作,專註於練習活步的步法。因為最難練、最難掌握並應用者,活步步法也。

白鶴晾翅式後,右足為實步,左足為虛步,此時以腰為軸,上身緩慢而均勻向右轉動,開始下沉,腰部的旋轉,向下、向右旋轉,渾似螺旋鑽地,全身得其沉勁。口吐氣,可有微聲以助其沉勁,是由陽變陰、由升而降之始。腰部和身軀轉換動作以及轉換處,都要柔潤而圓轉,有一個極小的圓弧形運動,作為動作變換之聯結。面部隨身軀之轉動,逐漸轉向正對後方,此時身軀已轉到無可再轉,即以腰為軸,改為向左旋轉,同時仍繼續緩慢下沉,由右轉螺旋轉變為左轉螺旋,轉變處仍為弧線動作。當身軀帶動頭部轉向右前方或前方略偏右時,左腿借腰部左旋之內勁,向前方甩出,大腿動作帶動膝蓋、再帶動小腿與左足,以拖步或滑步方式,邁向前方。腰部繼續左旋,右膝不宜故意回縮或下壓,應雙膝略開,或順其自然。待左足已經粘住地面時,上身繼續以腰為軸,向左旋轉,全身下沉,以其沉勁,求得其反彈勁,如大彈簧一壓下,再一反彈,身軀重心即開始上升,身、腰、胯,都同時由後向前方移動,得兩足雙沉的「無極勢」,左臂自然下垂於兩腿之間,尚未摟膝,右掌運動為上凸弧形,此時大抵靠近右耳邊,亦未向前推出。此「無極勢」只有瞬間,左膝即開始彎曲,右膝任其自然,不可有意下壓,或兩膝略向外分開,左掌以圓弧形動作開始摟膝,右肩帶動右臂再帶動右掌,以上凸弧形動作,向前向下推出,推至右臂幾乎伸直時,左小腿宜與地面相垂直,右腿則近於完全伸直,成弓箭步。此時,右臂應處於自然充分伸展的位置,左掌已完成樓膝動作,下沉於左膝的左側,完成本式的第一個動作——左樓膝拗步。

左樓膝拗步之後,有一個手揮琵琶的動作;在左右樓膝拗步之前、之後,各有一式手揮琵琶。此式應練得十分瀟洒、隨意,以腰轉動軸心,帶動右腿前移半步,再虛領頂勁,將身軀重心下沉,松脊骨、松中胯,丹田與會陰穴,向左前足方向,極緩慢地向上、向前移動,蓄其左轉之螺旋勁。因雙足距離甚近,右足已移前半步,身軀重心極易越過左足掌粘地處,故丹田,會陰的弧形運動曲線的直線距離短,曲線距離長,身軀轉動儘可能達到360度,其轉速,比樓膝拗步式之身軀轉速要快,起伏幅度亦較大,此要點宜予注意。

手揮琵琶的雙手全走弧形,但須完美地體現「揮」這個字。身軀以腰為軸轉動360度,極柔、極勻地帶動雙肩、雙臂揮動,兩掌感覺,幾近於虛空無物,功夫深了,兩掌有在水中輕輕划動的感覺。此時腰部須繼續向左旋轉,動作不停,右足向前半步,仍為虛步;腰轉到面部向後無可再轉時,才向右旋轉,右足成實步後,再接第二個左樓膝拗步。

第二個左樓膝拗步動作完成後,身軀略往後退一退,左足尖略離地,向左方轉一個角度,借勢再落地成實步,身軀以腰為軸,不停頓地向左繼續旋轉,其勢下沉、左旋,以左旋之勢,以腿帶足,帶動右足,以拖步或滑步,移動到左足內側,仍保持虛步狀態。此時,上身繼續以腰為軸,向左旋轉,到面向後方,身軀已無可再轉時,再以小弧形狀的動作,由左轉螺旋變為右轉螺旋,轉到面向前方時,以腰旋轉之勁,帶動右腿向前方以拖步或滑步邁出,右足粘地後,身軀繼續右旋,向下沉至盡頭,以反彈勁右轉螺旋動作而起。這是一種彈勁,如大彈簧在雙足下,一沉一彈即起,轉換處亦為極小的弧形,不宜直沉、直彈、直起,此乃取其柔韌兼螺旋彈勁之意也。

此時左足為實,其整體螺旋勁傳至兩臂雙掌,必然符合「其動在腰,其根在足」之古訓;但不可用力蹬左足(或右足);力蹬單足,則整體螺旋勁必散亂。這一點,與少林羅漢拳之要求「蹬足」者迥異。

樓膝拗步式中的活步——前進步,樞紐在腰,腰轉必須緩慢,均勻,鬆軟、自然,九分氣皆守腰中丹田,惟留一分與足、手。此一分氣中,足多手少,松胯而使全身重心貫注於兩腿之間,始終在雙足掌之內約六分之五的範圍內緩緩移動,使以會陰穴為下沉重點的身軀,決不超越於足掌粘地處之外。動步時,身軀上旋時,虛領頂勁,脊骨鬆開,不可左右前後傾斜。其難點在於:在身軀下沉過程中,既有右螺旋動作,又有左螺旋動作。控制難,轉換亦難。

不少太極拳家練習此式時,常抬起單足,或曲線,或直邁,伸出足去,如此則樓膝拗步式必成獨足。

所謂獨足,即全身重心,立於一足,此足式即是有實無虛、獨陽無陰;而提起之另一足,則是全足懸空,是有虛無實,獨陰無陽。如此,在實用此式時,必然立足不穩,外力一觸,即行躓跌,動作偏慢時,尤其如此。本式中的動步,如果用單足獨立,殊失太極陰陽轉換、陽消陰長、綿綿不絕之本意。活步之難,尤在於此。

太極拳各式,凡活步,皆本樓膝拗步式的前進步,以及倒攆猴式之後退步。其勢須貫穿左旋右轉、腰如螺旋、松胯帶腿、足如趟泥的整體換步前進或後退。細分之,則先沉勁左旋(或右旋,下同),繼續左沉旋轉帶動腿、腿帶右足,靠近左足,再取反彈勁,由左旋轉改為右旋轉,帶動右腿、右足,向前方邁出,架子越低,邁出步子(應為甩出)越遠,右足觸地後即粘住地面,腰繼續右旋少許,一彈即起,腰右旋向上至兩足虛實相當時,為「無極態」,為大伸展態,為全身脊柱、肩、肘、腕、膝諸骨節大鬆開態,常如「大」字形狀然。此「無極態」只在瞬間,卻如擁天,如入地,如靠山,如臨海,似伸懶腰,似打呵欠,別有一番境界。腰部則始終繼續右旋轉換左旋轉,再換右旋轉,上升再下沉,下沉再上升,邁足再收腿,再並足,再邁足,接練下一式活步。

由無極態即兩足虛實俱無時,立即開始由陽轉陰,由螺旋轉勢下沉至雙足已粘地後,再以沉勁練其彈簧力,更為困難,也更為重要。無論下沉或反彈,均可練到極快,一觸、一帶、一彈,即可發勁。此勁出人意料之外,且氣沉如鼎,周身一家,實乃對手所防不勝防者也。

此式乃是太極拳各式活步之基礎,應予多練、熟練、精練。務求通體鬆軟,左旋右轉,螺旋勁如鑽地深及三尺,捲縮如米粒,邁步如貓行,伸展似大鵬;活步熟練後,再增加雙臂、雙掌。

左右樓膝拗步是大開大闔、大起大落、大旋大轉之拳勢,腰軸旋轉由左至右、又由右至左各約360度,至少轉300度。腰旋帶動肩轉,肩轉帶臂動,臂動帶腕掌劃或大或小或圓或扁或正或斜的圓弧,處於身後的一臂,平舉向上弧形移動時,肘部自然彎曲,小臂下落與上臂構成三角形狀,再以腰身旋轉、帶動小臂及手弧形前推,骨節鬆開,至手臂無可再伸時,手略成立掌狀。處於前位的一臂往下方劃弧形,手放鬆,手指尖幾乎觸地,往前、往外劃圓圈,繞過前膝,作摟膝狀,至身軀左方或右方,手腕微曲,掌心向下,如按地狀,完成此式。樓膝拗步與手揮琵琶兩式,均為活步中的前進步,練習時如能仿陳式太極拳的低架,雙足距離儘可能遠,身軀重心,儘可能低,其效果尤佳,唯難度大增、較難堅持耳。

[第十一篇]太極拳辯析錄

太極拳及其衍生之太極劍、刀、功,盡得中華文化之精粹,博大宏偉,深不可測,值得一代一代的太極拳家、愛好者們精研深思,發揚光大,決非單一的形體動作之先行後效、師徒傳承所能盡者。太極拳名家李雅軒說:「太極拳,是聰明人練的拳,如無練拳的天才,就練不好。一要有真的太極拳教師的傳授,再要捨得下苦功夫練習,尤須要有聰明智慧,不然就成不了妙手。王宗岳拳論云:"非有夙慧,不能悟也。』又云:"先師不肯妄傳,非徒擇人,亦恐枉費功夫耳。』」(張義敬著《太極拳理傳真》27頁)

此言有理。太極拳之理論、學習、練功、效果、應用,既不是簡單化、單一化的體育形體鍛煉,也不是坐而論道、敬慕終日,就能隨便得其門而入,進而可得其「階及神明」、「從心所欲」的玄妙武功者也。太極拳是「處處總此一虛實」的極其複雜、多元,包含幾乎無窮無盡的子系統的通天達地之動態巨系統。其難處,尤在於得明師、苦鍛煉,默識揣摩,索微探幽,逐步求太極拳之真,進而能得其真、用其真耳。

太極拳、劍、刀、功,有兩方面的性質與功能,亦有兩方面的「真實」在。相傳為武當山張三峰祖師遺論之《太極拳論》曰:「欲天下豪傑延年益壽。不徒作技藝之末也。」說的就是這麼兩個方面:延年益壽,技藝之末。技藝者,武功也。

後人可以把「技藝之末」這四個字理解為:天下強過太極拳之武功,歷代可以千萬計;亦可理解為:太極拳難學、難練、難用、難精,如不能入門,登堂、入室,終將淪為武功之末;又可以理解為:天下武功雖有萬法,其理則一,「萬法歸一」,太極拳忝居其末耳。

「 延年益壽」,即今之保健、養生、長壽,是一項頗有點複雜性的系統工程。太極拳,不過是其中的一木一石、一枝一葉,而非「延年益壽」之主體,更非獨此一家。練了太極拳,斯人就百病不沾、健康長壽云云之說帖,叫做:單一線性思維方式,不是吹牛,就是糊塗;而況學練太極拳,還有徒具形體動作,三天打魚,兩天晒網,稀里糊塗,自作多情者乎。

然而,學練太極拳,只要得其法、求其真,能堅持、能用心,卻真有保健養生長壽之實效作用。為什麼?因為這一拳種有其科學性、文化性、傳承性在。幾百年來,太極拳不但沒有被歷史、社會、生活所淘汰,或自行式微,或悄然湮沒,反而發揚衍生,浩浩蕩蕩,傳布到世界幾十、上百個國家裡去了,就是明證。其技擊性可能失教、失傳,那麼太極拳之所以能吸引越來越多的老、中、青幾代人,吸引老外,恐怕還是太極拳確實有其自身的科學性、文化性等系統內涵,有其舒心、怡情、保健、養生、長壽作用所致。

前賢、今人對太極拳之於養生、保健有益之論述,多而又多,其中不少論述,確是至理名言,實足反覆玩味。其中有些問題,則還可能有待於補充、深化。求太極拳之真,也有求其保健、養生、長壽之理、之道、之度、之行的這番意思在。

學練太極拳,歷來有通體鬆軟、動作緩慢、陰陽互易、守中用中的基本特點。此乃學練其他拳種、特別是學練多種外家拳之所無。一個人如能通體鬆軟,即使沒有外在的形體動作,只是能夠學會太極拳通體鬆軟的預備式「無極態」,或靜坐、冥想、氣功、瑜珈、站樁……等,人體內全部血管,必然會隨之放鬆擴張,血流變速,血壓微降,大腦則隨之緩緩而持續地分泌一種化學物質,名曰:精胺,進而流轉人體器官、肢體,被其緩緩吸收、傳布全身內外。站樁或靜坐或冥想或氣功,練有時日,雙手轉暖,一般名之為「小周天」;或四肢手足發熱,謂之「大周天」,皆血流加速、新陳代謝趨向協調、均衡之正常效應也。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身心完全放鬆,大有利於「延年益壽」,而緊張煩惱,則可致內傷而得病甚或短命,其道理與太極拳理是相通的。

猶有進者,凡人體內或動物體內,皆有解剖學上沒有任何證據存在的經絡。中國幾千年來傳承至今的針灸,已征服全球,其醫理、醫道,就是人體經絡系統,可以對人有病患的臟腑肌體進行修復、治療。眾多老外相當信服針灸,卻不信人體有經絡,或者,對之茫然不知,這也是一種有趣的社會歷史現象。

竊以為,人體經絡乃是客觀相對獨立存在的生物體內的一個非物質巨系統,是人或動物體內的生物能流轉運行的通道;謂之氣或可,稱之為氣血運轉之通道,則可能是謬誤。

生物能者,或生物電能,或磁能,或光能,或微波能,乃是非物質的量子力學和場的領域,是廣義生物科學的領域,而不是有形的臟腑、筋脈、肌肉、骨骼的物質領域。人有腦電、心電之檢測圖形者,體內有生物電能存在為其基礎耳。

人體經絡於胎兒始孕於母腹內即生、即長、即成,其十二經絡、奇經八脈,在母腹中皆通暢無阻,乃其常態也。其經絡、能量、場等的生物能量,與其臟腑、肌骨之生物物質之間,有交換、有轉變,在死亡之前,生生不息,永無休止,也是常態。簡而言之,人體結構之物質質量與非物質能量,在其生命過程中永遠相依存、相轉化。這是生命、生活的一項基礎規律。

人體質量產出能量,即有形的臟腑、筋脈、肌肉、骨骼,產生無形的功能,人多知之;人之無形能量轉化為有形質量,則常被世人公眾所忽略。人之體育鍛煉,學練武功、睡眠充足、靜坐氣功,都是致力於能量之積蓄,進而轉化為人體內部物質的質量。充實臟腑、防治疾病、強身健體、積聚精力,皆是其過程表現。

人體內外之能量——質量——能量——質量……的互相依存、轉化過程,於個人,於全人類,都是無盡無止、至死方休的。人的死亡,則是另一範疇的能量——質量之轉化。

胎兒由單一受精卵子,生長為構造極其複雜的嬰兒,歷經十月。在這十個月里,胎兒無排泄、無呼吸,但卻有感覺,有情緒、有認知、有動作。他所有的細胞、臟腑、肌體構成之營養、所有的感覺、神經、情緒,均經過臍帶,由母體傳入。肚臍是物質、能量、感情、信息的接受、轉換、分配、傳輸的樞紐,亦即歷代中醫、拳家所稱謂之「丹田」的所在。胎兒的大腦、骨骼、神經、肌肉、臟腑之間的協調、平衡,亦由丹田主之,繼而由逐漸長成的大腦接而受之,繼而承之,成而使之。胎兒出生後,臍帶即斷,母嬰封閉型哺育交往之通道,即行斷絕;多個器官、臟腑,即通過不同的、或單一、或複合的通道,包括三、四百個貫通臟腑、經絡的體表穴位(區區在下名之曰:人體能量轉換點),分別與環境、物質、空氣、感覺、事情、大腦相連接,肚臍逐漸退化,丹田溝通、傳輸、主宰、調節胎兒體內外全部臟器、肌體、能量之功能逐漸消亡。既有的胎息,亦由全息而變為無。初生嬰兒可以潛水,過了幾天,即會在水中窒息,道理就在於此。

成人靜坐、氣功、冥思、瑜珈、意守丹田,乃大腦信息群、能量群集中,進而部分地回歸於肚臍,激活「丹田」,遂有丹田恢復部分能量轉換、能量——質量協調、發展、轉換、多臟腑肌體氣血之間的協調轉換等功能,從而大有益於保健、養生、長壽。古人稱之為:內療、養氣、培元、混元功等等,就是這個意思。

學練太極拳全過程中,要意守丹田、神志清靜、通體鬆軟,以腰為軸,內靜外動,凡此皆大有利於人體內外陰陽互易、水火調和。時人只論及太極拳運動有帶動臟腑自我按摩之功,是據物理運動規律想當然之一端,未能盡太極保健、養生、長壽之真、之全、之妙也。吾人練陳式太極拳後,常大汗淋漓而無氣喘,練楊式太極,則得身暖、微汗,手足發熱之效,均非所謂內臟自相按摩之物理現象所能致之者也。

當然,太極拳之保健、養生、長壽效用及過程,卻不能孤立、割裂於天地之能量運轉、人之生老病死這些更大、更廣、更複雜、更深遠、更有不可知性或未知因素的巨系統群。酒色財氣,七情內傷不絕於已,則即使一天練上三遍、五遍太極拳,其人恐怕也未必就得保健之實,得養生之益,長壽云云,就更不必談了。

太極拳是武術功夫,並非只是保健、養生之道。如果有志於功夫之道,學練太極拳者,須有明師指路,須刻苦練習,須勤動大腦,須內外兼修。如此經過五年以上時間的盤架子,練拳人可能已得保健、養生之益,終身循此練習下去,亦是一條康莊大路;轉而兼學或專學功夫,並能有所得,有所能,有所悟,有所用,則是另外一條曲折、崎嶇、艱難的路。

竊以為練太極拳架子、打下基礎,再轉向功夫之途,大抵有三:

其一,以盤架子五年左右為基礎、為起點,得明師之教,有良友之助,於練拳之餘,先練定步推手,約二、三年而得其技;繼練活步推手,亦約二、三年,再大履,再散手。此中有速度、感覺、借力、發勁……之種種小變、中變、大變,其目標前景,乃能接應各門各派之武功拳術而遊刃有餘。可惜歷經幾代也未必能有這樣的宗師高手也。

其二,學練推手,散手之同時、或略後,以既得之太極拳理、拳功為基礎,不失其要,兼練其他拳術。愚意以八卦、形意、擒拿、格鬥等武功為宜,換句話說,不以單一的太極拳式應敵,一招太極「雲手」出,即可繼之以八卦、擒拿,此之謂也。

如以制敵為要務,則任何後招、變招,均可不以太極拳招式為限耳。

李雅軒不以雜學為然。他說:「只要將太極拳的東西練好了,就夠了,不要兼練其它的功夫,以免藝多不精。(摘自1964年12月18日信)「我追隨澄甫老師十有餘年,從未聽見說過太極拳非與其他硬拳交手鍛煉,而後方可對付外家拳術,只聽說如太極拳功夫好了,無論任何奇形怪狀拳術,都能對村。如太極拳功夫不好的話,那是另一回事了。」(摘自1972年8月4日信)。

此言大抵有理、有據,不過一家之言,恐怕未必能盡其實、得其全。太極拳名家孫祿堂將八卦掌功夫融入太極拳,首創孫式太極拳,即是顯例。多個太極拳家,亦未嘗拒學、拒練各門功夫,其要點和難處,只在於兼練之,能不能戒除「藝多不精」之弊,能不能達到「萬法歸一」的境界耳。蓋學練太極拳是極難的進程,終人一生,一般難能入其門徑,窺其精徽,遑論登堂入室、兼收並蓄、從心所欲、階及神明乎。

從師少林寺釋德根大師、並盡得其真傳的一代少林名家朱天喜,敘其內功之習練過程曰:「恩師待我拳腳已練到呼呼生風,全身上下的肩、肘、胯、膝等部位崩、抖發力自如的時候,又將我叫至身邊說:"從今天起,你用意不用力,開始給我劃圈。』首先要從雲手裹開始學起,練慣劈山倒海,破牆斷壁,大開大合,竄蹦跳躍的我大為不解。一身的僵勁拗力,怎麼也松不下來。

「什麼雲手、捋手、纏手,一個圈接一個圈,一個圓又一個圓,整天划來划去,鬆鬆軟軟,有力用不上,有勁發不出,真是練的煩死人!這哪是少林拳,這不是練太極嗎?

「 恩師看出我的心事,對我講:"你發招過來打我,只管用力。』我不肯。恩師講:"來吧,沒關係!我是給你喂招。』我忐忑不安的試試摸摸向他打了幾拳,不知怎麼回事,恩師手一攔,身子一扭,我就像打在圓球上一樣,拳拳落空,這才敢竭盡全力進攻,恩師大聲喊道"好,拳腳一齊來!』

「用慣腿的我,左右兩拳貫耳,緊接一個穿心腿蹬了過去,感到腳掌已經蹬到恩師前胸,只見恩師扭腰一轉,我便一腳蹬空,向前騰空倒了出去。在我即將倒地時,恩師卻從後面一把把我提了起來。我一看,恩師已閃在我的背後,步法之快,身法之巧,手法之妙,令我終生難忘,記憶猶新。

「 談到少林絕招,恩師淡淡的講道:"少林絕招,啥是絕招?扭扭晃晃,一扭,一晃,人就出去了。』簡單形象的語言,道出了千年少林絕技的奧妙。少林拳並非世人所傳銅頭鐵臂,什麼鐵沙掌,鐵布衫,鐵頭,鐵拳,無堅不摧,而是剛柔相濟,軟如棉花,硬如鐵,輕如鴻毛,重如泰山。」

這段話,充分說明了歷代相傳為外家頂尖功夫的少林拳派,其實有其自有、自在的深厚內功之內涵在。

中國功夫門派以千百計,其間之同異、分合、傳承、交融等複雜歷史過程,也就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變異過程。修文偃武,分門別派,是正常現象,相通相合也是一種必然。

其三,習練太極拳至周身一家、內勁、外招均達返樸歸真之境界,則自己偶遇意外事故,或有強敵突然襲擊,就會有超乎自覺的對應、反制功夫,全身任何部位,皆可以發勁或變招,其化勁、發力,就有可能隨機應變、隨心所欲,種種突如其來的爆發性反應,完全可能出乎人與我的意料之外。得此境界、能量者,可能經過、或未經過活步推手、散手之意識、動作鍛煉,只是確有靈機充沛之真功夫在耳。此乃可望而未必可即,可遇而未必可求之事,故歷代拳家雖眾,萬中未必有一、二人也。

李雅軒說:「近來之練太極拳功夫者,百分之九十九弄不對,所以有太極拳十年不出門之說,漫說十年,如無真傳,就算一輩子,也是瞎搗鬼,就不止十年而已。」他說的,還只是「盤架子」對與不對這個淺層次。學拳人盤架子弄不對,卻又急於「定步推手」,出力猛推,還沾沾自喜,自以為是,如何能說到「入門」和「出門 」?

陳微明在《太極長拳》書中說:「余從澄甫先生學習數年,澄甫先生曰:"世間練太極拳者,亦不在少數,宜知分別純雜,以其味不同也。純粹太極,其臂如綿裹鐵,柔軟沉重,……其拿人時,手極輕而人不能過,其放人之時,如脫彈丸,迅疾乾脆,毫不費力;被跌出者,但覺一動,而並不覺痛,已跌丈餘外矣。其粘人時,並不抓擒,輕輕粘住,即如膠而不能脫,使人兩臂酸麻不可耐,此乃真太極拳也。……反之,吾欲以力擒制太極拳能手,則如捕風捉影,處處落空。又如水上踩葫蘆,終不得力,此乃真太極意也。』」

前賢論太極者如是,然而習拳者如何能臻此高手境界,則語焉不詳矣。後人即使朝夕「默識揣摩」,恐怕得其真意、真傳,還是頗有難度的。

有的太極拳論著,提倡在技擊上一律歸之於推手聽勁、引進落空、借力打力云云,就有可能自我限制了太極拳兼收並蓄、深不可測的奇妙功夫。《鄭子太極拳十三篇》曰:「身似行雲打手安用手,渾身是手手非手」這兩句,就提出了這麼一個問題:聽勁靠手,還是靠"渾身是手』?眼睛,耳朵、思維還有沒有用?有多少用處,又用在何處?

陳長興曾以背部彈徒弟於數丈之外;楊露禪從陳長興學太極拳多年,後入京都接戰各方武林高手,人稱「楊無敵」。他怎樣達到這樣的高境界、高水平,卻也是無跡可尋。李雅軒自二十歲起,師從楊澄甫亦十多年;至其晚年,據張義敬敘述,其功夫「真是神妙莫測,只要你一出手,就站立不穩,兩腳不聽使喚了。總得受他的指揮。……你用大力不行,用小力也不行,前進不行,後退也不行,有力無處使,兩手毫無用處了,只覺如蛛網纏縛,全身不得勁,精神恍惚,六神無主,東倒西歪,同時又覺得他有很多手,自己到處都在挨打。……在一刻鐘之內,他可以接二連三將你打出去二三十次,而且次次打得乾脆,打得準確,打得精彩,真是妙不可言!更妙的是真的到了"打人不現形』的程度,只覺身上有股勁一推,如觸電一樣,就飛出去倒在他的大床上了。他說:"高手出手難見,不是假話的。剛才我是在推手的接觸中打你出去的,我也可以不先接觸,一樣打你出去,你保護好。』我以"雲手』快速護於身前,還是被打出去了,最後,他說:"這才是楊式太極拳的發勁。』」

李雅軒可能也沒有來得及把他如此這般「發勁」的道理、方法、練習、實踐、經驗,完全傳授於徒、於世。

王宗岳《太極拳論》曰:「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乎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也。察四兩拔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他所稱的「學力」,即是功夫。有功夫,才有「四兩拔千斤」、「耄耋能御眾」之能,這就和多數學練太極拳的常態與觀念,有一個相聯結、相補充、相轉換的過程和需要。歷來被稱為太極拳特性的「緩慢」、「均勻」、「聽勁」、「借力」等等,就都有必要進一步探討;但至少太極功夫並不限於單用雙手與固定招式,那是一定的。

多數太極拳家歷來均強調習練招式要「緩慢均勻」,尤以楊式門派於此為最。但其始祖陳式太極拳對其招式,則明確要求有快有慢,可見後續之太極拳門派的部分傳人,在招式速度上,可能有所偏頗。究其實,前四、五年,各家太極拳盤架子,誠然可以或應該要求「緩慢」,力求「均勻」,以求卸盡拙力,練成周身一家;但如要入技擊之門,求功夫之道,則在卸盡拙力、通體鬆軟之後,任何一家太極拳派,就一定要有變速、加速,要有變招、後招,決不可以死守「緩慢、均勻」這個對基礎練習的要求,作繭自縛。習練太極拳功夫,理應通體鬆軟依舊,以腰為軸依舊,螺旋勁道依舊,所有招式還是以圓弧形動作上下進退,變速加速,兼練大架、小架、高架、低架,才能練出螺旋纏絲勁力,練出曲勁比直力後發而先至,才能「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

練太極拳,多有「均勻」的要求。這個要求,即使在盤架子時,一般也是做不到的。習練者的兩臂、兩腿互相之間,就常有動靜、快慢之別。而在練技擊功夫過程,尤難「均勻」。奪對手之重心,只可能出其不意,自己出拳招,一味死守「緩慢、均勻」,那就完全是舍人從己,出其不意,是萬萬辦不到的。世人傳聞的所謂太極拳能「以慢打快」,純系無中生有,不值一論。

論太極拳者,多以「推手聽勁」、「借力打力」為圭臬,似乎有「聽勁」,才能「引進落空」,有「借力」,才有「借力打力」,而置眼光、聚神、解析、會心不顧,是欠全面、欠妥當的。太極拳之練、之用,須得耳、目、心、神、腦、體、手、足,全體綜合運動,知彼此微末之動,才能得「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 的能力和境界。

太極拳一招一式,都可能、也可以千變萬化。學練拳時,對明師之教導,對盤架子的任何招式,應該都是中規中矩,既神似,亦形似;待自己拙力卸盡、周家一家、鬆軟園轉、柔無稜角後,則任何招式,皆可變招,亦有後招。以既有招式出手,便不會舍已從人,更不能「從心所欲 」。如敵人右手持利刀,由上、中、下三路劈、刺、挑,則應敵之道,恐難以有待於觸敵之臂腕,面後方知其刀尖所向、其重心所在者也。一言以蔽之,無變招,則無以「舍已從人」,以應千變萬化,疾如閃電之敵招也。

習練太極拳者,多重推手,聽勁、發力、重在上肢,而忽視腰足,未免有違太極之本意。傳為張三丰所著的《太極拳論》曰:「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後退乃能得機得勢,……」這段話中,說明了手、臂之能聽勁,能發力,能粘連,能不丟不頂,能棚履擠按,其根在腳,主宰於腰,而有進有退,才得其機勢。太極拳步進退、腰旋轉,比練手掌之 "聽勁』尤為困難,尤為重要,尤為根本。太極名家李劍方稱,太極拳步法重於拳法,吾人習練太極拳時,可自然下垂雙臂,單練步法,說的很對。竊以為,慢練太極拳各種步法數年後,則宜快練,「總須完整一氣」,才能得「瞻乎在前,忽焉在後」的靈動步法、腰法、身法。避敵之鋒,大可學八卦掌之趟泥步、學蛾眉玉女拳之閃避步,出掌、出手,則以太極、大成拳之腰勁發之,如此持之以恆,當可入太極技擊之門。

中國功夫,可謂爭芳奪艷、千家萬戶,原不限以其中任何一家為圭臬、為始祖。學練拳術忌雜亂,倡純凈;這是完全正確的。研討功夫、精益求精,則四海之內千百家,皆可師法者也。所謂之:「海納百川,乃成其大」。

所謂研究、討論、師法,其犖犖大者,有二:其一,吸其優;其二,試其為對立面。前者易於理解;後者,即是以對手所用之各家各派之拳招為「上聯」,以已之功夫招式為「下聯」,設想出應對工整的「對子」來。其後,更以對方為一派高手,或持刀用槍,或發射現代火器為目標層次,反覆「默識揣摩」,此一也;「以武會友 」,二也;「有備而無患」,三也;「從心所欲」、「階及神明」,四也。走這四個階段,可能需要專心一志並持之以恆,需要付出一生的時間和精力,但於已於世,於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與功夫,卻都是功莫大焉,善莫大焉,德莫大焉。

王薌齋創「大成拳」,力主「渾元貫通」,其動態招式千變萬化,內在機制則唯此四字而已。薌齋先生《拳學新編》論「試力」曰:「最妙這試力二字,亦勿存於意中,徐徐運動肢體,動一處則作全體想,以意領力神經支配全身,動時大動不如小動,快動不如慢動,動愈散而神愈全,如能做到不動之動,方得生生不已之真勁。」其《大成拳》一文中曰:「大動不如小動,小動不如蠕動,鼓蠕的動作,雖微不可見,卻是全身皆動。大成拳的要求,就是要一鼓蠕就能把力發出來。」要求練拳用招時,不拘於任何固定拳招,而要「默識揣摩」,「為何有此一靜?為何有此一動?這一動一靜符合渾元貫通否?」如此得其精髓,就是真正徹底的「舍已從人」,無招勝有招多矣。

太極拳練反彈勁、下沉勁、爆發勁、虛無勁,取之於、亦得之於通體鬆軟、周身一家,以腰為軸,一動無有不動的長期習練過程之積累。這些勁道,其實隨時隨地都可以練,其動作、招式,都能練到極其微細而人不可察;站在開動的公共汽車上,就大可借用汽車猛加油、急剎車的無形致人前傾後倒的力,練習太極拳功夫。對常人而言,非不能也,乃不為也。

「主宰於腰」這四個字,乃太極拳與大成拳相通之要訣之一。人體關節,筋肉,之間自然伸縮放收,氣血臟腑功能之陰陽轉換,由淺而深,由鍛煉而成習慣而成自然,微動即可得其內勁矣。此勁極微極細,又極強極速,或慢或快,卻都是螺旋形之動作和動能,腰之旋轉與四肢之動,是雙向螺旋,其發勁好像電光石火,在一瞬間爆發,即不限於掌、單臂「聽勁」,再行「借力打力」也。

「學海無涯勤作舟」,是一句古話,用於求太極拳功夫之「階及神明」,也是十分準確貼切的。

[第十二篇]太極拳的速度變化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太極拳已經發展到世界各國。愈來愈多的太極拳習練者,理解到太極拳的深厚傳統文化內涵,也體驗了長期練拳對自己保健、養生、長壽以及治療慢性病的效能。在習練太極拳過程中,一般老師傳授的、習已為常的動作,大抵都是:全身鬆柔、動作緩慢、舒展均衡,鮮有對練拳速度有什麼異議、取什麼另途的。論之者傳稱,楊祿禪、楊班候、楊澄甫三代在北京授拳,以弟子中不少是豪門子弟、富貴中人,因而舍技擊而偏養生,棄猛烈急驟動作而就鬆柔舒緩。後世以楊式太極拳為代表的練拳速度,如此這般地傳將下來,遂成定見積習。

1950年以後,政府體育部門以楊式太極拳為本,定普及十四式、四十八式太極拳,鼓勵全民習練,皆以緩慢、均勻為范,約定俗成,沿革成規,時人已不知道陳家溝陳氏子孫自稱為「炮錘」的太極拳的動作,其實並非如此緩慢、均勻的。

習練太極拳者,大都知道王宗岳的《太極拳論》,以及傳為張三丰所著的《太極拳論》。被名家後人如李雅軒稱之為「老論」的這兩篇短文,各自字數不過三百有餘,其論則是博大精深、高山仰止,足為後世傳人之不二圭臬;但其中並無片語隻字論及太極拳之習練,必須、或應該從頭至尾以緩慢、均勻速度為之。太極拳之名、實、論,從兩篇「老論」始,至今已經數百年;楊祿禪從陳長興為師,不過十有餘年,其後更得陳長興秘傳《王宗岳太極拳之秘訣》;班侯子楊澄甫晚年著《太極拳法歌解》、《太極拳體用全書》,太極拳之名始盛,其術乃顯。自明代中葉王宗岳定名之「太極拳」始,至楊祿禪得《王宗岳太極拳之秘訣》之數百年中,武籍史書、拳家武林,均不見傳衍《太極拳論》之盛事,接近空白一片。

但在那幾百年中,習練太極拳並非限於緩慢、均勻的速度,卻是一定的。因為兩篇《太極拳論》關於習練太極拳的速度,並無「緩慢、均勻」之類的考語或提示,獨有論及出拳速度的「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十個字。此十字,充分體現了「舍已從人」這一原則。如此,則太極拳必有變速,對手出拳如電光石火、疾風驟雨,如以太極拳「動急則急應」,哪裡能夠緩慢、均勻地盤自己的架子乎?整個套路,無論二十四、四十八、八十八,必當破離無疑。此破離,亦應當是應對原則之「動急則急應」得以致之;不得不然耳。王宗岳在此後加上這樣的話:「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變化萬端」,理應包括用拳之速度;當然也包括「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這條直述太極拳運動作速度的這麼兩句話。

《太極拳論》還有一句與練拳、用拳的速度有關,曰:「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七老八十的人,能以太極御人「眾」,不怕其人動作快,而是耄耋獨有巧、智、走、粘、「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的太極真功夫也。王宗岳所肯定的,還是這麼十個字:「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

武禹襄著《十三勢行動解》曰:「彼不動,已不動,彼微動,已先動。」「先動」二字,在「微動」之後,故不可稱曰「先」,除非對方「微動」是意,是極輕微的出擊前的準備性動作,如縮肩、提臂、捏拳、動掌之類,而已之「動」,卻是搶先一著、如電光石火般的實動,方可曰:「先動」。而這種「彼微動,已先動」的格局,只是多種情況之一,因為還有粘、連、隨、化等太極拳勢,都是對手已動、真動之後的短時間內,已之出拳動作,才隨機應勢而應之者也。所以武禹襄說的「彼微動,已先動」,似宜歸於常言所謂的:「後發先至」、「舍已從人」的拳理、拳道中去,而其重要內涵之一,就是「動」的速度。倘若自己動拳、動休、動肩…… 的速度,比對方的「動」要快,則無論對方的動速有多少「微動」,所指的拳勢,必是對方出拳,「微動「之初,自己卻已「後發先至」。

太極之弧形拳路雖小,螺旋動作雖微,卻都是有的,所以,速度必定要快一點。所謂「快一點」,應該是恰到好處,不能饅,但也不能太快。「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耳。

「 彼微動,已先動」,只是雙方交手的一種情況,而非其全。故後人理解、應用此六字,不宜膠柱鼓瑟,不宜偏執僵化,蓋對方無論動拳、掌、指、足、肩、體,除如太極、形意、武當等柔性、弧性動作外,其速度,其勁力,大抵都是走直線,由緩而弱、到急而強、又變緩而弱,繼而力盡、動止;則已之「動」,在速度上,當然有所不同,過緩則不及,過疾則無粘、失隨、不連、難化。故已之動,當用能迅速切入並切合對方不同之緩急動程最適宜的速度。其最優值,理應是在雙方肢體相接觸之一瞬間,無論方向、速度,皆與對方之勁力、動作之方向、速度相同,或至少相接近。如此,方能體現「舍已從人」之太極拳理。

交手雙方,常對面立足、出拳,偶有側面、背面應敵者,故「已之動」的方向,經常與「彼之動」的方向相反,或相交一個角度,故出手而得先至,誠然有其急快的速度在,但一經雙方肢體接觸,則已之動作勢必掉轉方向,順應「彼之動」的方向,才能繼之以粘、連、沾、隨,才有借彼之力的可能,才有其後之化與發。己之拳路的轉折,固然是柔性孤形動作,但其關鍵,在於出拳伸掌,即有迴路,首尾相隨、連為一氣,有出即有回,有進即有退,是一個整體。

自已動作的方向、速度之轉折,在意不在力,亦不在氣。用力、用氣,動作必滯呆緩慢,凹凸分明,不是「過」就是「不及」。已之動作,無斷續、無凹凸;而避彼之動,以已之動襲對方之空門、弱點,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其速度,則應在對方沒有來得及為其空檔、弱處設防之前。

真正的太極拳勢之練習與實用,既有快速,還有變速,更有加速。習練太極拳,要「緩慢、均勻」之說,用之於保健養生長壽則可,於實用、於技擊,則叫做:走進了一個誤區。

太極拳練習,歷來有兩種途徑、兩個可能。為保健、養生、長壽,始終緩慢、鬆軟,是其一;練太極功夫進而發展為技擊實用,是其二。前者可以不改變拳勢動作的速度,後者,則必須要在練習和實用太極拳的過程中,有種種不同的速度變化。

其速度變化,仍然是式式通體鬆軟、時時不離太極、陰陽相濟、虛實相生、收發一體。

太極拳的拳式,均以弧形動作相連,無凹凸、無終止,虛實、陰陽、進退、攻守,始終相生相易。如以大弧度慢動作,進行太極拳的練習、甚至實用,其人與其它拳家相交手,就不可能「後發先至」、「四兩撥千斤」、「以靜制動」,更不可能「動緩則緩隨,動急則急應」。如果其拳不能「捨己從人」,太極拳也就不成其為太極了。

太極拳動作之速度,在初級練習階段,只能緩慢、均勻、均衡、通體鬆軟,這是對的。無論為健身、養生,還是求技擊之用、之精,只有卸盡自己全身拙力、僵勁,才能說後話。此緩速盤架子練拳階段,似宜需四、五年時間,需明師、需益友、需苦練、需朝夕默識揣摩,求諸於己、求之於內,方能入此門,得其道也。習練太極拳而有志於技擊者,必須廢除歷來轟傳的太極拳動作是緩慢、均勻的基本概念,得通體鬆軟,拙力盡除,內外相應,周身一家的基礎,就必須兼有拳路快速、加速、變速之練習與實用,否則,習練者只能算是太極拳的「搓箭派」、或「保健養生派」。

於 1927年農曆9月謝世的宋世榮大師,有《內功四經》傳世。1885年,宋以《神運經》之理,點撥其師侄、時年二十一歲的劉緯祥(1864-1935年)曰:「以柔用剛方是真疾,以柔用疾方是真剛」,令劉在「柔」字上狠下功夫。劉生前常說:「我曾親得宋世榮先生內功經"柔』字真傳。」劉對其弟子馬禮堂(1903-1989年)常提起宋世榮親授「柔」字內功要訣之往事。

《十三勢行功心解》有言曰:「極柔軟,然後極堅剛。」此「堅剛」,為深厚內功勁力之必然;對照宋世榮《神運經》之語,「……以柔用疾,方是真剛」,所點明者,乃自己運拳用掌的極柔軟動作,加上疾速的速度,才是真「堅剛」。

反過來說,練拳者無論練外家,還是練內家,只要身僵硬,用拙力,肌肉緊張,動作速度就不可能很快、很持久。宋氏《神運經》:「以柔用剛方是真疾」這句話確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在人類生活中,於此已有大量實例,豈止習練武術功夫、中西樂器而已。

太極拳動作的快速練習,不可一蹴而就,而須自己於勤盤拳架、得通休鬆軟的同時,予以單獨練習,由慢而漸快而至極快,是一個相當長久的過程。練習的方法,首以各種角度旋轉腰胯,轉折處必須是柔性圓弧形動作。無論扁平、扁斜形的腰胯旋轉,都是可大可小、可高可低、可正可斜、不拘一格。習練時,先以意轉腰,而至極緩慢並得減除意識而少想腰,不想腰,再到徹底的活腰虛胯,在意識上、動作上,始終都是若有若無,似虛似空,不掛本力,更不受絲毫拙力,而得極疾速、極虛空的境界。祝大彤、王培生積數十年的經驗提煉而得的「空腰」之見,可能是一種自我感覺,也就是李雅軒所說的「虛無勁」之由來,皆得先見之明也。

腰虛空既得,則肩、臂、掌自然下垂,此時可單練腿足之動。定步則練雙足之虛實互易的速度,亦由慢而快,由意識而虛空;活步則練斗室之內,向四面八方前進、後退、橫跨、斜行,宜設想對手四人分立四方之勢,再行練步。

練習活步,首重趨避,次重急速切入對方空門。落腳方式,可提足,可用滑步或拖步,也可用梅花樁步或八卦趟泥步,唯其至要,在於以虛空靈動之腰胯旋轉,帶動腿、足耳。其雙腿之虛實變換,亦盡在其中。

練肩、臂、掌太極動作之速度,首取諸關節完全虛空,再轉動腰胯,得臂掌之動,上下、前後、左右,如懸錘,如鐘擺;雙足可先取無極式,再取三七虛實式,以意貫串足,腰、臂、拳、掌;此意之貫串,為斜向,左足為實,右足為虛,則意由地而左腳,左腿而腰,向上貫穿右肩、臂、掌,腰微動而帶動右臂右掌上下、前後、左右而疾動;反之亦然。如此習練這樣的大松大軟之快速動作,可以持續幾百次、上千次,而氣不喘,力不竭、面不紅、身不熱。這是體育肢體運動要求肌肉、韌帶關節緊張用力所難能做到的。

練習這樣的快速動作,只是練意之貫穿,練意之變換,卻不用分毫的力或氣。練之日久,自然能夠達到「 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後退,乃能得機得勢」,「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周身節節貫串,無令絲毫間斷」、「人不知我,我獨知人」,「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的高境界。

太極拳動作之加速,得增額外的大力。按牛頓物理定律,力為物體質量和速度之乘積。太極拳既是周身一家,「一動無有不動」,其質量必大於一般拳家只能以肩胛驟動、肌腱縮放之質;而且以自己的足掌粘地,借地之部分質量,乘之以動作之加速度,得較大的力,那是一定的。

習練加速,首先可取旋轉沉體與螺旋反彈之瞬間。此為常。要點在於始終以意為之,繼而再在任何動作過程中,練習加速。即在自己接觸對手的肢體任何部分的一瞬間,迅速加速。那就是隨機性的變速。

有心習練太極技擊功夫者,應知練習全套太極拳,其中一定有快速、加速、變速這三種必不可少的速度變化。棄此者,唯得健身養生之用而已。

[第十三篇]太極拳的發勁

太極拳名家李雅軒從楊澄甫學拳十八年有餘,晚年深研拳理,能言人之所未曾言,發人深省,得成一代名師。他在致弟子的信中,述及太極拳發勁,曰:「太極拳的發勁機會,應是在打手中趕現成的,送到手上來的,這樣子打的才幹脆,而不是把發勁的機會硬作出來的;否則打不出人去,就算是憑自己的力大,勉強把人打出,也必拖泥帶水。」(摘自1963年10月10日信)

「老論云:"發勁須沉著松凈』,是說在發勁時,必須要松、要沉,並且還要松得純粹,松得乾淨,不留有絲毫拙力在筋骨肌肉之間束縛著,如這樣子,才算松凈。否則就未松靜,就發不出松沉軟彈的靈脆勁去。」「如身體各部未能松得凈,那意識神氣就指揮不出靈脆的動作來,就打不出迅雷不及腌耳、驚心動魄的勁來。只是憑著肌肉、筋骨的伸縮動作,那是絕對不夠快的。」「太極拳是提綱挈領抓大體,不找零體。」「按太極拳之發勁有幾十種之說,我以為不對。我以為只有一個懂勁和不懂勁的問題。如不懂勁,會一百個發勁,也等於零。如懂了勁,雖變一百個、一千個也是一個道理。千變萬化,想如何打,就可以如何打,又豈止是幾十個哉?」(摘自1964年11月20日信)「太極「發勁的功夫,等於水到渠成,不宜單單地求這一技能。」(摘自1968年2月17日信)

「練功夫要能輕,輕到空無所有;要能重,重如山嶽。進之則令人難覺,退時則使其莫知。能打人於不知不覺之中,變化神奇,鬼神難測,這才算高手,否則就不可能斗大力士、蠻幹漢也。」(摘自1968年12月1日信)

「關於練功,腳下要穩,是松沉下去了,自然的穩,不是用固勁的穩。腰部要活,是要因有力來觸,自然的活,而不是無故自己轉動幾下的話。手上的靈,是在鬆軟穩靜著長期練功,養出來的靈,不是故意動幾下的靈。」(摘自1973年9月5日信)

「要想功夫成熟,還是在大松大軟的舒適穩靜中練功夫,久之方可。」(摘自1975年正月初七的信)

腳穩、腰活、眼明、手靈;大松大軟,周身一家,久之即可懂勁、發勁。這大抵是練太極拳功夫的要領。

筋骨肌肉動作,包括骨關節鬆開又自然回復的力道,都是物理的力,不是太極拳的勁。練太極拳勁,須另闢蹊徑。

盤架子,是習練太極拳的基本功夫。大松大軟,而得周身一家,伸展如接天地,捲縮如成泥沙,即可以練意。按古籍所載,意在心,以現代生理知識而言,意即是頭腦中的思維、意識為主宰。

意之動,可以疾速,也可能遲緩;可以飛躍,也可能停滯;可以遨遊宇宙,也可以深藏丹田;習練太極拳者,須明暸自己的「意」之種種內涵、屬性,明暸意與能量,呼吸、勁力的本質區別,明暸自己與他人的「意」,都是無質、無形、無量、無拘的客觀存在;再急促的呼吸,再迅急的動作,都沒有「意」之動那樣的速度。在宇宙範圍內,光速最高,至今尚無可超越。但是人之「意」動的速度更高,惜乎人尚未知其價值及可利用之渠道耳。

太極拳之練功,首在練「意」。身軀僵硬、精神緊張、私慾糊心、思維固定,是人之常態,難得大松大軟,難得清心寡欲,故多數人的「意」,是僵化的,是遲滯的,是狹窄的,也是懶惰的。試以意反覆升降用於自己的頭、足,就會發現意動之速度並不快,而且還會感到頗不習慣;為什麼?因為人的「意」之運動,也有其自在、自為的慣性和惰性也。「意」怎樣動、怎樣靜,怎樣合、怎樣分,怎樣動得快、動得慢,都要習練,還要持之以恆。

習練太極拳練「意」,首在於「 意守丹田」。久之,分三分意於左手右足,或右手左足,而留七分意在丹田。這是最基本的練意功夫。久之,便由內而外、又由外及內,得「周身一家」的修為和感覺。這樣的練習,除靜坐、站樁、練拳均須進行以外,在日常生活中,亦可時時、處處應用。簡而言之。七分意守丹田,三分意分流手足也。

如此練習一段時間後,即可導「意」入地,由三寸而三尺而三丈,又復返回至左臂左手,或右臂右手,如此反覆為之,便能夠使自己全身軀與大地逐漸連結、融合為一。故練拳或靜坐時,習練者最好不要在房內、樓上立足,而宜和土地相接,赤足更好,布鞋亦宜;雙腳掌皆不可蹬地用力,而須尋求腳掌和土地互相粘連為一體的感覺。這種感覺,是全身松沉於雙腿雙足而致之者。這也就是李雅軒致其弟子信中所說的「腳沉。」

這種「腳沉」的感覺,來自沉的實際,人與地之連結融合在此,人之「意」動,迅即能發至手臂,亦在此。

習練太極拳盤架子,無論師事揚式、武式、陳式、孫式,在左或右掌臂由虛變實時,習練者的三分意緩慢或急速由地而足而腿、經丹田而肩而臂而掌,以丹田為中心,成斜線或對角線方向變換。此「意」可發於指尖、可止於掌緣,也可以離開自己手掌五指,而達到近距離或遠距離的一個定點目標。此練習,宜由內而外,由近及遠,宜緊束而不可散亂,似有似無,似疾似緩,歷練之,而總在有意無意之間。

《十三勢行動心解》有言曰:「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

人之「意」、「氣」,是不同的。「氣」或「內氣」,是人的功能、能量的總體,包括輕柔綿長的內呼吸在內。以意導氣,緩速自如;以氣行力,而忘意、棄意,就難免拙力復生,動作僵硬,發力遲滯,在所難免。「有氣者無力」者,得內氣而無拙力也。「無氣者純剛」者,忽內氣,可得者唯剛僵之力耳。意、氣、力之分別,在此數語內亦可見其概義。

時人學練太極拳,其多數用在求其與師「形似」上,注意於一招一式的姿勢、動作;亦有進者,則屬意於內外意識,軀體的柔化鬆軟。其實,這兩個層次的練習,誠然必要,但不是惟一,不是終結;更困難、更重要的是、習練者自身的「意」的習練。

在練「意動」的長時間過程中,人有噯氣、體動、挺脊等效應,概屬正常,不必在意。如動作過大,可以意默念,「停止動作」而緩止之。

《太極拳論》曰:「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說的是功夫進程的三個階段。招式不熟,習練者之意必然貫注於拳式之正誤,而無暇致力於去除拙力、僵勁。著熟乃初級功夫,重在默識揣摩、大松大軟,氣沉丹田、虛實分明,動作熟練、拳式協調為其要點。懂勁為其次的功夫。由習慣招式而自然本能,而內意、外式之協調同一,由外及內,以內馭外是其重點。神經反應之靈敏,首先在自己的「意」的靈敏。「階及神明」則是高級功夫,心、意、氣、身、內、外、體、用,都渾為一體,沒有絲毫分割。有論者把內勁、外力截然分開,引「用意不用力」之古訓,力論太極拳用內勁而不用外力云云,未免過於膠柱鼓瑟,難免刻舟求劍之失也。

李雅軒論太極拳功夫,分三步,先練體,次練氣,後練神。而貫穿體、氣、神、即「著熟」、「 懂勁」、「階及神明」這麼三個層次,唯意而已。練意、知意、用意,這才是「用意不用力」這句話的真義所在,這才符合《十三勢行動心解》所說的:「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的真意。

李雅軒把太極拳勁分為五種:「硬勁不如僵柔勁,僵柔勁不如松沉勁,松沉勁不如輕靈勁,輕靈勁不如虛無勁。」皆指自己習練、得成的太極拳勁力。虛無勁,為己之整體虛無;發出的內勁、外力相合的拳勁,卻都是實的,所謂「有虛必有實」,「虛實相生」 是也。李雅軒與弟子、訪客推手,發勁就是「一股大力」、「有股重力一撞,如觸氣一樣」,「如蛛網纏縛」,「有很多手」,其虛無勁已爐火純青,瞬間即轉化為實勁,疾速絕倫,堪為一絕。

太極拳之發勁,內外不分,亦不必分,不能分;貫串者,在意。在意,才能真正「豁然貫通」,而拳意、心意、勁意,都是要練習的。全身松沉亦在「意」,在丹田之八分意,持下沉之勢,久之,便覺體沉、足粘,腰活、胯松,大松大柔遍及全身,特別是上身由輕靈而虛無,轉腰時帶動手臂在旋轉中甩動,用意至指、掌、腕而不用力,臂帶動掌、拳出,可快可緩,更可以極疾速。這樣的動,才能達到「運動如百鍊鋼,無堅不摧」的層次。

勁轉為無,實轉為虛,須「勁斷意不斷」。《十三勢行動心解》言:「極柔軟,然後極堅剛」,是太極拳家極為熟悉的古語。此能力,此境界,來自盤架子的大松大軟的功夫。極虛無,然後極厚重,極緩慢,然後極疾速,極柔軟,然後極堅剛,這三句話,是密切相關,不可須臾分的。

自己用意貫穿足下之地,腳腿、丹田而肩、臂與掌發勁,可練習斷瓦片,自一片可練至數片,要點在於丹田之意,瞬間盡出也。

太極拳家出掌、打拳,第一層次,是直接打到對方身軀的任何部分,如無內勁,則無力、無功;第二層次,是捉住對方手腕、臂、腿,順其力、其勢,用太極八法發勁;第三層次,是雙方肢體之沾、連、粘、隨,如吸附,如膠結,借力打力。第四層次,是再返回到第一層次,不過出手含蓄內勁,意在對方身體之內、或其後,則可傷對方之臟腑,甚或致命。推手,有時可能在打出一方之時,可能致其吐血,就是這個緣故。至於再上層次,則已非太極八法所能盡者也。

「借力打力」這四個字,是習練太極拳者都十分熟悉的。「四兩撥千斤」之語,亦從這個四個字來。時論對此四字的解釋,幾乎都是反覆說明「不丟不頂」,借對方的來力之勢,同方向施之以已力,而致其合力達到最大,使對方迅速躓跌云云。這種分析論斷,誠然不算錯,但遠不完全。「借力」者,吾人還可以借重力和地心吸力這樣兩種力,然後才借對方之力。三力不可偏廢。

吾人習練拳架過程中,每式均有松沉動作,這就是重力;是自己全身一家,渾然一體的下沉重力。沉至盡頭,周身以螺旋轉動之勢的反彈力,就是利用足下土地的地心吸力的一種特殊反彈,也自然而然地利用了自己大腿二頭肌的彈力。以慢動作盤一趟太極拳架子,約需三十分鐘左右。而無論動作速度如何變化,只要習練者利用了自下沉而轉升身體的反彈力,盤完全套拳架以後,其大腿二頭肌就會發熱,較大腿、膝頭的任何部分的手感溫度明顯要高。這種反彈力,經過久練,借土地地心吸力之突然逆轉與加速,而得其勁;又以全身鬆軟,而成其渾然一體;再由己意導到掌、拳、臂、肘、肩、體,進而發勁,瞬息之間一抖即出,遂成李雅軒名之為「扔勁」、「冷勁」的勁道。此勁無內外之別,一及對方肢體,對方即有像觸電一樣的感受。

太極拳每一招式,都有這種周身一家的松沉力(勁)、反彈力(地心吸力之反方向彈動)。呼吸,用意、變速……全部溶合在一起,這是太極拳與其它任何拳種不同的地方。如果單獨以牛頓的力學定律來分析自己的太極拳發勁,則MA之中的M(質量),是自己全身甚至借有部分土地之質量,A(加速度)愈高,此力愈大,而決非單臂、獨肩或者再加上轉腰之筋骨肌肉的爆發力所能比擬者也。

李雅軒論拳勁,說:「 扔勁是扔出去、摔出去、擲出去的意思。練槍的手法常用扔;練拳的手法,用扔的地方不同,只有野馬分鬃和按勁。將對方拿著(這就是用手抓住對方臂膀或其他處,是上述的第二種層次),則來得特殊的快(此即是在下所說的:"加速』),能使對方冷不防,就已經打上了,這就謂之冷勁。也就是勁起於陡然之間,能打人於不知不覺之中的意思。要和外功拳比手,就非會發這種勁不可,如只是揉揉扭扭地周轉幾手,就不足以敵高手也。」(摘自1963年3月22日信)

此言有理。但是,「扔勁」既是「扔出去、摔出去、擲出去」,就不止是「野馬分鬃和按勁」而已,太極拳的任何招式,除極少數如「下勢」等以外,都可以、也應該有反彈勁,那就都可以是「扔勁」、「冷勁」,只在於自己悟或不悟、用或不用耳。

發「冷勁」即發極高加速度的勁,關鍵在於自己的「意」之長期習練、極度靈敏。對接對手之來力,即粘住對手之拳、臂、不丟不頂,決非易事。因為並非每次都能等到對手之力、之拳,接觸到自己,才能「聽勁」、才能出手也。

太極拳之化勁可接發勁,化勁就是發勁,發勁也就是化勁。

[第十四篇]太極拳的後退步法

在楊式太極拳103式中,左右「倒攆猴」用的完全是後退步法,重複兩次:一次上接「肘底看錘」,下續以「斜飛勢」;另一次,上接「金雞獨立」,下接「斜飛勢」。此外,還有「退步跨虎」、「玉女穿梭」等,都是一步後退。其步法基礎,都是「倒攆猴」。

太極拳之後退步法,比前進步略微困難一些。其難在於「通體鬆軟」、「以腰為軸」、「時刻留心在腰間」這些關鍵要求,不容易做到。其根本原因,在於所有練拳者在生活中行走、上下樓、跑步,都是用前進步,沒有用後退步、特別是連續後退步的習慣的經驗,也在於「後退」包含著相當成分的「未知」。

太極拳後退步法的練習,在全套拳式中,只佔極少部分,滿打滿算,不過重複三、五、七式而已。連續後退步法之練習,則只有「倒攆猴」。如果為保健、養生、長壽計,那麼練一趟拳,有這麼兩次連續後退步法,再加上兩、三次單一後退步,能求其基本鬆軟,也就罷了。若求技擊、功夫上身,進而「從心所欲」、「捨己從人 」、「階及神明」則循規蹈矩、一式一招地練幾次全套太極拳,那是永遠不夠的。

在太極拳的練習中,下盤功夫比上盤功夫更重,也更難;步法比伸掌、出拳更重,也更難。有心練好太極拳者,應該單練、多練、活練後退步法,每練都可以重複幾十次、幾百次、幾千次,才能夠窺其奧妙,得其訣竅。否則,不足論太極拳技擊之體用也。

練習太極拳的後退步法,前期應該沉肩墜肘,雙手自然下垂腿側,除稍許自然揮動外,不做任何動作,全神貫注於後退步。其動作,須以已腰的轉動,帶動完全放鬆的盆骨、胯骨、股骨、大腿,以滑步移動小腿與單足,其動類似鍾擺,而擺心和動力,都在腰脊。

腰脊之轉動,同時帶動練拳者上身之螺旋形轉動。無論上式是「肘底看錘」還是「金雞獨立」進到瞬間的「無極式」時,全身由「無極」轉化為太極,即有一個全身「 下沉」的動作,從而得一「沉勁」;這一「下沉」和「沉勁」,都是整個身體螺旋形下降之動、之勢,藉腰脊之轉動,而「甩」出移動之單足。至足底已粘貼地上不動時,立即有一個「反彈勁」,腰脊即藉這個「反彈勁」,以柔和的弧形動作連接,反向旋轉上升。兩足之虛實,即向反向變化,各自承擔的身體重量,一增一減,再次達到雙足同時、同等承擔全身之重量,即其重心正好在雙足中間,而再成「無極式」。如此再「沉」、再「甩」、再「降」,移動另外一足向後移動再度形成一動一靜、一陰一陽,此消彼長、此前彼後的「太極式」。

太極拳立足之勢,是「不丁不八」,既無「丁字步」之倔,亦無「八字步」 之滯,更便於換步移形。在太極勢變無極勢,再變太極勢之連續不斷的過程中,移形換步,首在足掌之變。承重之單足轉動足掌,大抵是微抬足尖,以足跟為軸心而轉動;不承重之單足轉動足掌,則略抬起足尖或足跟,再轉動,兩可。「不丁不八」之立足勢,轉動足掌,角度最小,因此也最迅速,最輕巧,於不知不覺之間,回復到「無極勢」所要求的另一個「不丁不八」式之立足位置。這是正常的循直線後退的步法常規。

實際上,後退步並非只是一條直線正面後退的太極拳步法。有的太極拳書籍,畫出前進、後退的足印,用虛線連接,表示步伐之落腳處,似乎非如此不足以練正宗太極,未免有點膠柱鼓瑟,刻舟求劍。其道理就在於太極拳和所有的名拳相類似,得須活練,實練,才能求其實、得其真。

太極拳的後退步法,可以向任何方向後退,其關節,即在於足掌之多方向轉動。

這種多方面後退步法的練習,可以從大角度的鈍角開始,而不拘泥於直線後退。足掌轉動以後,即化為定足,則移動的另一足,以不轉動的定足為據後退,即構成大鈍角之後退步。如果踩定地面的足掌,向左或向右轉動不同的角度以後,以此立足地面的單足為根據的「不丁不八」步的直線方向,為另一隻移動的單足的動向,即可構成不同角度的後退步。最大的可動、可變角度,是三百六十度,即原地轉體一周,雖然皆取後退步法,練拳者都在原地不動,只反覆旋轉、反覆後退。這一種極端的練習方法,可以向一個方向不斷旋轉,也可以擺動式地一左一右反方向旋轉,也可以綜合兩者,相互交替,以意為之,不拘一格。

太極拳之步法至難、至重,無論前進步、後退步、橫向步、單足站立、變步,都可以、也應該朝向四面八方,無可無不可,無為無不為。其起點與關節,首在於自己定足的足掌之任意角度之轉動。如此,則太極拳之動,無論邁步、出掌、揮拳、撞肘、靠體,皆有四面八方之勢。無論是24式、88式還是103式的太極拳練習,都可以在一間兩米見方的斗室中進行,首尾貫穿,一氣呵成。師承王其和之已故太極名家劉仁海曾經說過:「要學會擠時間練拳。練太極拳不論時間多少,地方大小,有幾分鐘、一米見方的地方就可以練。可練整趟,也可練半趟,也可以單練一勢,還可以站一會兒樁步,揉一揉腿。」即此之謂。

在一米多或兩米見方之地練習全趟(即全套)太極拳,即是求得真功夫。太極拳勢之陰陽相生,目光隨之,於可能遭遇的實際技擊中,未必是一對一,而更可能是一對二或一對三;發勁於先者,理應是對方二、三、四人中之首者,繼之以另外方向的次焉者,因為二、三以上之對手,必成圍困之態勢,而不可能都擠站在單獨一個方向者也。

在太極拳的散手練習或實際技擊過程中,拳式之間的連接,根本不拘一格,決非在「肘底看錘」或「金雞獨立」之後才能接「倒攆猴」之後退步。換一句話說,任何定步、前進步,都可以下接後退步。而拳之名為「太極」,也在於拳勢之千變萬化,不離陰陽交替、虛實互易之理。步法、拳法皆循太極之理而變,則為整體拳勢之根基。

後退步法練熟、練柔、練活以後,繼之以掌,即順理成章,自然天成。其法乃以腰之升降旋轉,帶動肩肘,再帶動雙掌一前一後、一虛一實,其力之根,出自於足,而且掌之前推,另一掌之後揮,略遲於腳步之後退及粘地。這個時間差,極微極短,無論於前於後,皆為主攻之式。後退步之移動、立足,乃立其基,成其勢;其步伐之大小,取向之左右,甚至接近對手之雙足間或胯下,均非攻點而是出掌之基、之助。「倒攆猴」之拳勢,不可妄用,因此勢可能具有穿透力,足以傷人之內臟之故。

太極拳之後退步法,可以單練,更可以多練。即使不求技擊之功,練之日久,對練者的健康、長壽,大有裨益。其人之全部臟腑經絡氣血,都能夠藉此倒退步法之練習,得到充分的鍛煉,其能量之積蓄,其氣血之充盈,非言語文字所能盡述者也。

楊澄甫著《太極拳體用全書》釋「倒攆猴」式曰:「設有敵人用右手,緊握我手左腕或小臂間,倘又以左手托住我肘底拳,則我先受其制,不得施展時,即翻仰左掌,用沉勁松腰胯,向左後縮回,左腳亦退後一步、屈膝坐實,右腳變虛,則敵之握力頓失。右手同時向後分開,至其失卻握力時,急向前按去。此式雖然倒退一步,仍可攆去敵勁,故謂之倒攆猴,其要求在松肩沉氣也。」

這段話,設對手為一人,在我之正前方,且已握我之「左腕或小臂間」,脫身後退,同時以右掌「急向前按去」,是寓攻於守,退步進掌之基本拳勢。沉左臂並帶有纏絲旋轉之力,而且後沉旋動之力,宜取向於對手握臂的右手虎口處,脫臂腕之際,還可能帶動對手上身前傾;因此,對手隨時可能出自本能,自然向其後上方拔動身軀。在此瞬間,我之右掌已粘接對手之左前胸或左上臂,即可接其上拔之勢,借其後退之力發勁,可使對手立足不穩,轉跌於地。如對手上身仍處於前傾之勢,則我之右掌及其身,恐有傷害其臟腑之虞,不如擊其左臂。尤有進者,是我之左腕臂脫開敵握之後,借腰脊旋轉下沉勁向後方或側方揮出,以左手手背擊出,即左掌變實、右掌變虛而兼顧前後或前側兩敵。或者,對手雖然沒有「緊握我手左碗 」,卻以其右手握拳或持刀,攻我右側,則我可以用左手反握其手腕(此為常規),或搭其小臂或腕部,用粘勁化其攻勢(此為高手),以沉勁松腰胯,向左後回縮,帶動對方上身向其前方傾倒;如對方立即用力後退,則我轉腰出右手,順其勢向其左肩推去。這兩種情況,乃是楊澄甫的《太極拳體用全書》所未述及者。

[第十五篇]太極拳的變步與單足站立

太極拳的步法很重要,但也難練。其重要者,在於太極功夫「其根在腳,發於腿」這麼七個字;其難練者,在於學拳者在日常生活中走路、邁步,先出腳,已成根深蒂固的習慣;而太極拳練習,則要求所有動步,一定先轉動腰胯,再帶動大腿、小腿、腳和足掌移動,帶動雙膝變曲,下肢旋轉上下如纏絲,松腰、墜胯,而得其沉勁,同時下旋雙腿、轉向而得反彈勁,是相當不容易的。因此,練太極拳步法,宜先定步、次動步、後變步、再單步,不可囫圇吞棗、馬虎從事,主次不明、虛實不分。至於任意變換腳步的方向,練拳於斗室之內,移形於方寸之間,那更是數年、十數年以後的事。

太極拳的動步,有前進步、後退步、橫跨步以及變步。除了定步與「樓膝拗步」、「倒攆猴」、「雲手」以外的動步,皆是變步。要點與其他動步相同:以腰胯轉動為主軸,帶動腿、足而移動。以 「玉女穿梭」為例,無論腰胯旋轉180度或270度,後掌穿出,以棚勁上翻,棚起敵之手腕或前掌或肘下,擊敵之胸脅部,得「四正」、「四隅」、「四方」,是為正練。足下變步,起始在略微翹足尖,以腳跟為軸,以任何角度旋轉足掌至任何方向,有時單足旋轉一次,有時,分兩次旋轉取其他方向,有時雙足分別旋轉方向,其相聯結處,都應該柔和園轉,動作於對手不知不覺之中。

任何動步、變步的重要之點,是腰胯的左旋右轉,都要鬆軟、柔和、均勻,不停、不滯。

取各種不同的變步,決定出拳、出掌的不同方向。種種不同的方向,從根本上都以主要承擔身體重心的足掌位置確定。乘擔身體重心可能多數是後腳。其足掌旋轉以後的位置,確定腰脊旋轉的中心、角度,確定另一足移動的位置以及上身、頭面、肩肘臂拳的運動位置和方向。此足掌以足跟為軸心的旋轉,只是一個角度,足尖起落柔和園轉,其動,則是一個弧線。足尖、足踝於旋轉時,須極鬆軟柔和,偶有僵力,則滯;仍以自己的腰胯旋轉帶動足掌變位置為最佳之選。

練習方法,先以已意轉動腰胯,帶動足掌。如果直接以自己的意念轉動足掌,或急或緩,都落入下乘,意氣便即散亂。

練拳者以足掌轉動定人體位置方向,可單獨做轉動練習。其法為:兩手臂自然下重,沉肩、墜肘,全神貫注於腰胯緩慢、輕柔、均勻旋轉,兩足前後站立,雙腿受腰轉之帶領,有輕微起伏、旋轉,其虛實則有互相消長之變。腰部之轉動在前,足尖抬起、足掌轉動在後,此為練習之要點。

這樣的練習之後,即可進入多方向移足變步的練習。其法:手臂仍自然下重,以腰動帶動足掌旋轉一個角度以後,粘定地面,另一足則以腰股旋轉為軸心,以拖步或滑步前進或後退,其在地面移動的軌跡,轉折處,也是近似平直的弧線。這是由腰胯旋轉為軸心,腿、足不用力,所自然產生的現象。移動與立定的取足,主次、輕重一直處於虛實互易的變動過程中。

初練各個任意方向的變步,當以太極拳原有程式的變步為基礎,再變足掌轉動的角度,由小角度而發展為較大角度動轉足掌。角度越大,轉動足掌就越困難;到一定限度後,即要練習變換兩個不同足掌交替同方向轉動,同時還要拖動或滑動另一足掌的位置。兩足掌轉動角度相加,腰胯軀體才可能轉動到360度。當然,練拳者把自己身體轉動360度,在技擊上是沒有意義、沒有作用的。練習太極拳原有程式中沒有的朝向任何角度的方向之轉動腰胯軀體動作,只是一種輔助練習、外加練習。

梅花拳走樁,玉女拳閃避,都有步法,都有立足點的變換。為梅花拳、玉女拳教師者,無論單傳或群練,大抵都會要求學生專練步法。太極拳歷來以既定的程式為基本要求,全套太極拳的落足點相連結,是一條長長的直線,偶有直角變步,亦不出其矩,其甚者,還畫出足印連線,變步皆不離其宗,未免有僵化之弊。當然,願為之者盡可照做不誤。練拳總比吹牛好。

太極拳式中,單足站立者,如:「左右分腳」、「轉身左蹬腳」、「左右蹬腳」、「回身右蹬腳」、「左右金雞獨立」等,都要求練拳者全身重量,由其單獨一足承擔,另一足則懸空動作。在一般情況下,練太極拳者都把以上的單足站立的拳式放在全套路中來練,極少有單練者,更沒有深入去理解單足站立的諸般拳式的太極內涵與體用;匆忙練而習之,各拳式能達到形似,也就算了。也因此,單足站立的拳式,就經常有了瞬間或短時間的靜止,腰胯不再旋轉,立足頗難穩定,這樣,就未免有背於《太極拳論》中「處處總此一虛實」的古訓。

單足站立的太極拳式,可從以下方法單練、虛練。練拳者可任選一足承擔自身全部體重,即重心,起始即須尋求自頭頂百會穴循脊骨下行,以二指距離過會陰穴,而至足底湧泉穴,成一直線,不得有任何凸凹彎曲之處,尤忌腰部、胯骨之突起;必須始終保持頭頂正中,沉肩墜肘,通體鬆軟,腰胯松沉;另一足則以腳尖點地,以穩定自己的立身中正、單足站立之基本姿勢,達到承受身體重心的單足的足掌的自我感覺完全平穩,不歪不斜。這樣的練習,要延續相當一段時間。否則,自身身體的重心,就不能完整地落在固定的單足的足掌範圍內。

練拳者的重心,是否真正地、穩定地落在承重的單足足掌範圍內(不一定在湧泉穴),在於他自己意念的檢驗,即努力做到王宗岳《太極拳論》中所說的「默識揣摩」這麼四個字。

其後續練習,則是輕輕抬起不承體重、以腳尖虛點地面的另一足;自己的意念,則仍守在腰胯、丹田,而不要移到懸空的一足上去。懸空的這一隻腳,開始可以極短距離地逐漸抬高,或做不同的動作,包括「分腳」、「蹬腳」、「金雞獨立」等懸空單足動作,但須保持柔韌鬆軟,不可僵化用力。此時須凝神注意身體重心的落腳處的穩定,注意腰肘的緩慢、均勻、鬆軟的旋轉,以及承重單足的膝蓋之輕微彎曲與伸展、大腿的轉動。更換單足以後,左、右兩足的練習方法相同。老人練此功夫,相當困難;加之以閉目練習單足站立,同時持續、緩慢旋轉腰胯、屈伸膝腿,尤其難。

《太極》雜誌2004年增刊《紀念劉仁海先生(1904—1982)百年誕辰專刊》上,劉仁海大師的弟子、河北省武術協會副主席李劍方為文回憶:「一天,劉先生給我講解丹田內轉、腰胯換勁,他單腿站地,讓我任意推。當時劉先生已是76歲的老人,我正是二十多歲血氣方剛的小夥子,而且還練了十幾年的功夫。可是我無論如何推他,不管力大力小,從前從後,他總是穩穩站定,不偏不晃。我大為不解。若雙腳著地,則可以通過左右兩腿的虛實轉化,化解各種來力,可他是單腿站立,如何化解?我弄不明白。他說,這種功夫叫"蹭胯』,全靠腰胯的輕微"蹭動』,在丹田帶動下,隨意念而轉,不僅可化解四面來力,還能生髮八方去意,它是"渾園功』的體現,是太極拳修練的高深境界。我似懂非懂。劉先生又說,當年王其和先生教他"蹭胯』功夫時,他也似懂非懂。當時王先生囑咐他說:現在不懂不要緊,做不到也不要緊,但你一定要記住這種功夫,將來即便老師去世了,只要你刻苦練功,認真體悟,也會做到的。」

傳自王其和大師的太極「蹭胯」功夫,就是單足站立拳式的最高境界。

[第十六篇]太極拳的呼吸方法

武禹襄著《十三勢行動心解》曰:「先在心,後在身。」心者,精、氣、神、意、功,皆在其內。身、手、腿、足、脊、頭、腰、胯、胸、背、耳、目,或動或靜,都是外,都是身。「先在心,後在身」,並不是一先一後兩截子的次序,也不是先者重,後者輕,而是內外融後、協調、均衡、交替、轉化;先後之謂,重在內外之融合、交替、轉化之際,以心領身,以意行氣、以內御外、以靜制動也。

人皆呼吸。此為自然生存本能,卻也是後天修鍊內功的通道。一般人熟知的氣功、道家的內丹功、佛家的坐禪、老莊的虛無、印度的瑜珈、歐洲的冥想,源流皆同,均出於、並歸於取靜、守靜及呼吸。太極拳是動態功夫,尤重呼吸,這就是動中取靜。古訓曰:「靜中之動是真動,動中之靜是真靜。」動與靜在太極拳習練與應用中的連結,在心意,亦在呼吸,練之既久而得其真,既得真動,也得真靜。習練者呼吸不得其法,心意不得虛無,意亂神迷,練出來的太極拳式,只可能徒具其表,劃圈子、練體操罷了。

人之外呼吸,即肺呼吸,於胎兒落草之始,即無時不有,至死方休。諸家稱之為內呼吸者,系連結外呼吸而以意領之呼吸也。此呼吸發于丹田,行乎經絡,佈於臟腑身軀,復歸於丹田。從形體基礎來說,是自有意識而達無意識的橫膈膜反覆起伏,上助外呼吸及心肺二臟,下則逐步激活丹田臍帶之能量轉換的樞紐功能,進而通經絡、實臟腑、積能量、存內勁。這種修鍊,如以站樁、打坐、橫卧之身靜、心清出之,以綿延不絕、輕細勻長的外呼吸引領小腹起伏,丹田復甦,謂之靜功。習練者自己身體有或慢或快的動作,包括不同流派之拳式,謂之動功,或稱內功拳、內功武術。

有志於養生、練功者,無論年齡、體質、條件,可以先靜功、再動功,後武功;也可以先動功、再武功,後靜功,還可以同步學練內、外、靜、動功夫,合四為一,而以呼吸連結之,助內外功之交替、轉化,即得頓悟。此功發自本來,大可不拘一格也。

胎兒在母體子宮內是沒有一絲一毫外呼吸的。從單細胞——受精卵子始,歷經十月,而成為骨骼、肌體、五官、臟腑、經絡、情感、知覺齊備的嬰兒巨系統,其唯一輸入、接收母親的營養、物質、感覺、情感、信息的通道,是臍帶。中醫所謂的營衛氣血,西方科學所謂的物質與能量場,自混沌而系統,逐步形成並結構為活生生的嬰兒,其根皆在臍帶,即丹田。其呼吸、準確地說是內呼吸的唯一器官就是丹田。古人稱為「胎息」者,即丹田呼吸,或曰:通過丹田之通道交換與發展其人之整體生命。

嬰兒出生後,其臍帶即被剪斷。其斷頭回縮至肚臍內,位置或深或淺,臍口或閉或開。臍帶所有的功能,特別是系統調節臟腑經絡平衡通達的功能,約在二周左右的時間內,逐步退化、終於消失,其體內臟腑與外在世界交換能量,則轉而主要由外呼吸承擔。

激活丹田即斷頭臍帶的功能,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一大發明,是中國傳統文化寶藏中的瑰寶,在傳統中醫藥學,傳統中國功夫領域中,無論理論或實踐,都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自成體系、深不可測的。因為意、氣、功、法都是無質無形,屬於非物質的能量場性質的人體內在之種種。然而只要有心習練內呼吸者,幾乎都可以學會、並做到激活丹田,或快或慢,或多或少,或遲或早,難在堅持,重在堅持,亦貴在堅持耳。

求太極拳之真,必須練會內呼吸。大分之,有三個階段:緩、細、長、勻之外呼吸;腹式呼吸;丹田呼吸。此外,還有穴位呼吸。

太極拳的基礎功夫,是盤架子,是緩慢,鬆軟、柔韌、伸展、均勻,從而化去習以為常的全身拙力,而代之以通體鬆柔。習練太極拳,不容易做到拳樁合一,內外合一,動靜合一,所以太極拳家單獨練樁功、靜功,並無不可,但亦不排除於連綿不斷之太極拳動式中,加練各種靜功。

習練太極拳,於緩慢、均勻、柔鬆動作階段,動作伸展如粘地擁天,宜吸氣;收斂如尺蠖屈曲,宜呼氣。由瞬間無極勢,變為左虛右實或右虛左實,須呼氣;由左虛右實或右虛左實之極處、之轉折,而趨向於無極勢,須吸氣。內外呼吸皆然。

練全套拳架時,習練者呼吸均勻,呼吸之轉折處亦為輕柔弧形轉折,無須間斷,是其要點。故伸展與收斂、虛變實轉折為實變虛的時間,須均衡,須相等。在一呼一吸單過程中,外在拳勢動作,可以變更方向、速度,或加速、或變速,但呼吸細、長、柔、輕、勻、均不可變。肺呼吸與腹式呼吸應該同時進行,並以八分意守丹田。

腹式呼吸有順式,有逆式。行外呼吸,於吸氣時小腹凸出,為順式,反之,為逆式。順式較自然,逆式較困難。如果意在丹田吸氣與肺部吸氣相同步,則用腹式逆呼吸;非同步,則用順式,也可以先順式後逆式,不拘一格。

腹式呼吸日久,即能激活丹田。如練呼吸功時,自己的肚臍周邊發紅,發癢,甚或流出黃水,都是好現象。

外呼吸有純以鼻呼吸者,有以鼻吸、以口呼氣者,亦有以口吸氣(傳言稱之為:食氣或吃氣)鼻呼或口呼氣者。習練太極拳,以取鼻吸鼻呼或鼻吸口呼為宜。口呼氣,可出聲,無論自然呼聲或大聲呼喊,當在發力時候。經常不拘一格,日久便成自然。

習 練太極拳用腹式呼吸,自能達到外呼吸細、綿、柔、長、勻的習慣,並不知不覺間轉為本能。據章乃器之子章立凡記載,他為乃父以其脈搏次數量度呼吸,一呼一吸約七百餘次脈跳,即每五分鐘一呼、另五分鐘一吸。章立凡說,有另外一位老和尚,其一呼一吸,合其脈跳一千多次,即每一呼約八分鐘;心及氣亦隨之而然。此即俗謂之氣功、內養功也。吾人對此勿須強求,亦不可強求。不過,他們兩位前人。都是用腹式呼吸或丹田呼吸,當是無疑的。

常人呼吸,每分鐘約十幾次,相當於醫家所謂的「一息五、六至」。習練太極拳之開合呼吸後,一般約每分鐘七、八次呼吸,大約放慢一倍時間。由平常人的呼吸每分鐘十四次降到七次,便是太極功夫呼吸所致,得自於內外合一,得之於自然天成。章乃器的氣功呼吸,是單獨練習靜功而得之,不能以太極拳陰陽虛實之變換相合、相求者也。

太極拳呼吸的較高層次與水平,已經不再是每一拳式伸展一吸,每一收縮一呼,亦不可能於每一發力時,呼氣或大聲呼喊。此時之太極拳習練,外動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內外呼吸則守中抱一,輕呼微吸,以似有似無之呼吸之動,孕含深不可測之內靜。此即謂「動中之靜」。

外呼吸是人(及其它生物)機體與外界空氣之氣體以及微量的水濕、灰塵、細菌等的交換過程。內呼吸則主要是人體內經絡的能量、細胞液、體液以及氣體的交換過程,特別是生物電、生物磁、生物微波等的綜合流轉、交換、代謝、積蓄的過程,是在唯物哲學基礎上的西方生理科學所未曾研究過、未曾論述到的生物、生命理論領域中的重要存在,是人體生命能量場的理論與現實,是中國傳統文化理論中的「內功」、「氣化」、「經絡」等內容的傳承。經絡以通達為補益;能量的積蓄與存儲,既有非意識控制的自然運作過程,也可以有意識的引導激活與強化、深化、系統化的主動作用進程,可以大幅度地激發人體中隨意機體、半隨意機體和不隨意機體的能量場之生、化、和、蓄、深、藏、動、發。中國幾千年承傳至今的意守丹田之腹式呼吸,即是丹田呼吸的準備與基礎。丹田呼吸,則是腹式呼吸的優化和深化。

內外呼吸合一,互相融合、轉化,是人的機體與外界環境最優、最深的關係構成。修練自身的內外呼吸合一的關係構成,人體的肢體、心神,可靜、可動,流轉自如,天、地、人、內、外、虛、實可以完全合一,是人生的另一層次、另一境界。

為人有意求此,則必須以全身內外鬆柔、呼吸綿長為基礎。其人如果長年累月繃緊肌肉,或心情緊張,以物理規律作用,則必然是血管收縮、心跳加快、能量消耗大於儲存,難能持久,而必然需求自然性地加快、加強外呼吸,以增吸氧氣來滿足能量消耗的需求以及達到人體生命動態能量場交換過程的相對平衡。其內呼吸將相對削弱並受控於外呼吸,甚至於弱化、消退而致常年阻滯、經絡堵塞,而損害自身的健康與生命。

習太極拳求內外呼吸合一,必須經過學練和積累。兒童時期以後的人,已經不可能再有健康胎兒的純天然的內呼吸,以及通過內呼吸構建人體的極其複雜的生物系統、感覺系統、信息系統、情感系統、思維繫統和能量系統之全過程。但是,得其法,能堅持,卻是可以學會內外呼吸均衡合一的。其要點之一是:後天呼吸之習練,由短暫而細長,由外呼吸而內呼吸,由粗略而柔潤,由鼻口呼吸為主而以丹田呼吸為主,而達內外合一。

腹式呼吸,是內外呼吸之過渡、聯結、合一的階段。沒有長期的、自然的腹式呼吸練習和習慣,任何人都是學不會丹田呼吸的。

習練太極拳初始,大抵以虛實動作配合呼吸;但時日既久,肢體動作、招式拳架,則須逐步與內外呼吸有所分離。拳式快速、變速,加速時,呼吸仍須調勻;加速、發力時,當然仍可呼氣、出聲,但在快速盤架子的全過程中,練拳者則須調勻呼吸,丹田始終存意,在以意領氣、發力時,尤宜注意留一、二分心意在丹田。

調勻呼吸除維持內外呼吸合一之外,須求呼吸的時間相同。一般情況下,青少年的外呼吸為吸多呼少,老年人則吸少呼多。調勻呼吸,老少即可除此習。

丹田呼吸或其極致「胎息」,是中國功夫習練過程中的最高呼吸境界。得丹田呼吸功效時,人的外呼吸就似有似無、細柔綿長,一呼一吸,通達內外經絡、頭頂足尖,在靜坐或站樁過程中,經常發生自身肢體的非意識的動作,而且大都會左右相同,即左右經絡同等、同變通暢之外在表現。一段時間以後,如以意略加引導,這類無意識、無主動性的外形體動作,就可以形成不同拳式,就可以有不同聯結,更有不同速度。到這個階段以意動而出的拳式,已非太極拳架子的一百多式或八十多式或三、四十式所能限,有時發出其它拳種的拳式亦有可能。這可能是內家功夫的另一種層次。

穴位呼吸者,人可以借身體表面的穴位群,從大氣、日月、天地、山水、林木等吸收能量之謂也。區區在下有這樣一個見解:人的穴位,是能量轉換接髮網點。其最者,在上為百會,在中為丹田,在下為湧泉;習練靜功者,可三取;習練太極拳或其它內家功夫,則只取丹田足矣。

人體的生物能量,包括生物電、生物磁、生物微波等,一般都是相當微弱的,但其存在、運動卻無疑義。現代醫學儀器能夠測出心電圖、腦電圖,即是實例。任何人通過長期的、持續的呼吸、功夫的修練,一日如能有五、六小時從容為之,其生物能量當可大幅提升。在質、量、動、靜等各方面,都能深化、增加。太極拳十三勢的最後一勢,名之為「定」。其主要內容,即在以其呼吸為導引的自身的內外合一,以內為主;動靜合一,以靜為主。此時之動,就能達到「靜中之動為真動」的高境界。

練習太極拳,置呼吸而不顧、不用、不練、大抵只能得其形體架子的動作;只以緩慢的太極拳招式之虛實吞吐,配合肺部的一呼一吸,恐未能盡得太極功夫之真也。

學海無涯,事在人為耳。

[第十七篇]太極拳的眼法

太極拳家有兩大分支:求保健、養生、長壽者,其動作鬆柔、緩慢均勻;行之有效,從之者眾。求承傳功夫、習練技擊者,研內勁,學功法,師法不一,流為各派;但泰半止於同門推手,師友切磋;其中問題頗多,彼此阻斷難免;又以種種緣由,師門絕技,未必能傾囊相授也。年復一年,代復一代,求太極拳之真,就頗有艱難了。太極拳眼法之跡近失傳,就是其中一例。

太極拳練習與應用,頗重眼法。太極十三勢,無一勢不與眼法有關,而以後三勢「顧、盼、定」集其大成。為強身健體而練習慢動作太極拳,無論楊式、武式、孫式,按師父所教,尾閭中正,虛領頂勁,雙眼自然朝前方平視自己的動掌,也就是了。如此眼法,當然不足以論技擊。如果拳式要求自己轉動腰胯幅度很大,必須由前方轉視後方,目光已經離開前方之對手,當然是技擊之大忌。無對手而自在自為,行雲流水,悠哉游哉,眼睛望向哪裡,那倒都是無關緊要的。

以事武而從事技擊,其眼法則大不同;太極拳十三勢中,在八法、進退之外,又單列出「顧、盼、定」三勢,其理不言自明。

太極拳的眼法,有其特殊性、複雜性、系統性、變異性,所以才能夠以「顧、盼、定」三式之名,與掤、捋、擠、按、采、挒、肘、靠八法、「進退」並列,而躋身於十三勢也。

太極拳的眼法,在楊澄甫遺著《太極拳之練習談》中略有所述,曰:「目光雖然向前平視,有時當隨身法而轉移,其視線雖屬空虛,亦為變化中一緊要之動作,而補身法手法之不足也。」這段話,相當重要,惜乎語焉不詳,難知其究。其大要,在於習練太極拳過程中,其眼法不可須臾離,是身法,手法,整體拳勢的有機組成部分。

練太極拳自起勢始,即有眼法在。初練時,眼珠位於眼眶正中,平視;如無對手,可視遠處,但是眼神卻必須向左、右、上、下四個方向擴散,以左右為主,以上下為輔,決不可偏左失右,或偏右失左,取下忘上,視上失下。太極眼法之要點,在於眼珠基本不動,眼神卻要擴散,這是第一個 「眼觀四路」。無眼神擴散的練習,則雙眼只能同時看到狹窄而專註的對象,而不及其餘;那就不沾太極拳的邊了。

開始練習眼法,要經歷一個相當漫長的階段。以左右方向為例,可能眼神只能照顧到各10度、各20度、各30度;到雙眼神達到左右各90度時,練拳者的「目光雖然向前平視」,實際眼神所及,已經是180度了。

眼看上、下這兩個方向,則無須上及天穹、下達地面,其眼神擴散,大抵向上比對方人頭略高,向下,則能注意到對方小腿即可。但無論眼神對上下左右方向的照顧有多大範圍、多少度數,習練太極眼法時,自己的眼珠必須停留在眼眶正中,基本不動,而直視正前方;頸項則不可隨意轉動,去將就左方或右方;更不可用拙力。

學太極拳,練習眼法,沒有通體鬆軟輕靈,沒有尾閭正中,沒有周身一家,沒有節節貫串,是練不成的。勉強去練,十分辛苦,假以時日,大抵廢然而止,因為練之無效,徒增庸人自擾之苦也。

太極拳習練者盤架子,活腰松胯,以腰為軸,可以旋轉任何度數,如兼以快速、變速、加速,則眼神所及,已達360度,即東南西北全在目中,並能兼視八卦各方位,這是第二個「眼觀四路」;再兼上下兩方,則為十個方向。古諺曰,武功會家子得須「眼觀四路,耳聽八方」,實非虛言。歷來武事、兵法,莫不如是。所為者,力求多得信息、舍已從人耳。

以此觀之,太極拳眼法便只能靈而不滯,廣而不僵,專註而兼顧,前望而遍視,而尤於自己進入快速技擊、打鬥時為然也。

練習此眼法,可首先或兼以靜坐、站樁為之。以純靜態練眼神四布,有事半功倍之效。日常生活中,無論什麼人,當然都是可以隨時隨地習練太極眼法的。這也叫做「眾生平等」也。

無論站樁、靜坐,還是柔緩輕靈盤太極拳架子,都可以每日閉目練習「內視」功夫。這也是太極拳眼法習練不可或缺之一端。內視者,閉眼,眼珠下垂,若視自己的腹部穴位丹田或氣海,若合若離,若棄若守,眼如全閉,一般只見不同的橙紅色,如對光,則見淡紅色;左右寬於上下,此為正常血色。能守靜而久久練之,閉目內視可能看見一個很亮的光點,或成白色或淡淡的金黃顏色。垂眼時,忘卻外在環境,全神貫注內呼吸之勻、柔、綿、長,以及拳式之柔緩動作;內為主,外為次;意雖守自身丹田或氣海,但留二、三分於左手、丹田、右足,或左手、丹田、左足這兩個斜線,如棍、如翼,似雲、似煙,隨虛實而變此斜線,守實而置虛於不顧。這樣的內視兼內呼吸的要點,除柔、松、綿、長外,重在頭腦中內之意似守不守,似變不變。內視與內守合一,輔以內意之小變,與太極功夫發勁極有關聯,不可忽視。

行步內視,亦名三九步,可作為保健與功夫的輔助練習。習練太極拳者,練靜、動功夫內視一段時間後,可練此三九步,即在空闊地帶,已視的距離內,閉目前行(或後退)九步,開眼再前行(或後退)三步,再閉目前行(或後退)九步,再如此這般地做下去。行走速度可以極緩慢、極隨意,意在丹田而不在行步或身、頭、肩、臂。每日如此早晚各練一次,將會大增目力。有眼疾如中度白內障、青光眼、見風流淚、眼見斑點飛舞等,大可起治療、康復作用,並得視力明亮。

吾人日常習練太極拳時,可以完全閉目,一如內視,也可以低垂眼帘,唯留一縫視物,還可以在發力時,突然睜大雙眼。練久者眼中可發出高頻率的生物微波。

眼似閉未閉者,謂之「縫隙眼法」;眼珠仍在眼眶正中,但眼神兼顧左右各90度,而無視上下。

在日常打鬥中,如對方持有器械如刀、劍、棍、捧等,則眼神、甚至目光應主要盯住對方手中動作之刀、劍、棍、捧的著力點,而不是對手的身、臉、眼、手。如果自己動臂切入對方來擊之刀、或棍打向自己的空門,則眼神主要注意對方運動之小臂,以自己的小臂切進,粘搭對方小臂,才有可能用太極之八法,才有可能「聽勁 」,廣大習練太極拳者十分重視並苦練定步推手之「聽勁」,當然是對的。但以手臂、拳掌聽勁,並非唯一「聽勁」之途,雙方肢體沒有接觸的情況下,太極拳眼法之正確習練與運用,也是「聽勁」,太極拳家對此點之理解,極端重要。成語曾有「左顧右盼」之言。時人解釋太極拳十三勢中的顧、盼二勢,有時竟然說成是向左看、向右看;這種解釋有誤。有行家指出「顧、盼」乃同時發生,是對的,但沒有任何解釋,未免有失先賢楊澄甫所說的「目光……平視,有時當隨身法而轉移,其視線雖屬空虛,亦為變化中一緊要動作,而補身法手法之不足也」之原意。

太極名家李雅軒致弟子書稿中,曾略述太極眼法;曰:「……眼神、思想、毛髮、皮膚,也無一處不掛拳意。不是瞪著眼睛看哪一部分,而是藏而不露,神意內含的意思,所謂觀內反聽是也。」(摘自1963年11月18日信)

他又說:「所以太極拳練法,在未出勢以前的預備式,就是要松身心,靜思想,以養神經上之虛靈為第一要旨。」(摘自1964年12月18日信)

「神經上的虛靈」,當然包括太極眼法、眼神在內。

[第十八篇]太極拳的橫跨步法

太極拳的橫跨步,只有「雲手」一式。

有傳授「雲手」者,橫跨左足在先,平移右足靠近或併攏左足在後,這種「併攏」之說有誤。楊澄甫在《太極拳體用全書》中已經說明,「右足由(此字在原書中誤為 "往』字)右側往左移動半步坐實,左足亦即向左踏出一步,成一騎馬式。」《楊式太極》作者楊振鐸釋「雲手」式,亦沿此說。楊式父子述說雲手,都指明練拳者的左足,是橫跨一步,右足則平移半步,說明雙足移動距離,有一個比例。右足不是靠攏左足。如果右足平移,與左足併攏,兩足掌距離幾近於無,則練拳者的重心即搖晃不穩;如果兩足太近,小於「半步」,其弊也相似。練太極拳者,對此不可略而不察也。

練拳者重心的移動,至任何一足掌之內六分之一處,即須回移。其全身重量,始終在兩足之中間的六分之四、即三分之二的範圍內移動;重心左移,則左實而右虛,右移,則右實而左虛。如兩足一前一後,則重心前移,得前實而後虛,後移,後實而前虛。重心在兩足掌湧泉穴連線上移動,是為之「中正」。動而保持重心不過足掌,除單足立式以外,距離任何一個足心,大抵總有雙足距離的六分之一,即行迴轉。學拳者動步、移步,出足用滑步,收足用拖步,所為者,保持大體重心始終在兩足連線中部的三分之二部分移動,而得其最穩定態也。

如果練太極拳時,每換步必抬足,在空中劃一個或大、或小的弧線,再行落地,即使邁步如貓行一般輕柔,其人之重心,已經全部放在未離地面的另一足,相當於不斷的單足站立,大失太極陰不離陽,陽不離陰之道理,也會致自身重心不穩;在慢練太極拳套路時,此弊端尤其明顯。

當然,如學拳者腰胯已經全部鬆軟,園轉自如,而且隨時隨地周身一家,隨心如意,則提足、變步,亦未嘗不可。這是另一種高深功夫,即太拳宗師劉仁海名之曰:「蹭胯」者也。

練「雲手」常犯的另一毛病,即橫跨平移兩足時,無起無伏,只保持腰胯旋轉,由右向左均勻水平移動。《楊式太極》一書中釋「雲手」要點曰:「不論是虛實交替,一曲一伸,跨步收步,都要求平平穩穩,式式均勻,不要出現起伏波浪式的現象,應保持在一個水平線上動作。」

練「雲手」而邁橫跨步,「不要出現起伏波浪式的現象,應保持在一個水平線上動作」之說,是不對的。

練拳者以橫跨步法練「雲手」一式,如果雙腿的「一曲一伸」,「都保持在一個水平線上動作」,則所有的沉勁、反彈勁,都將被完全取消。太極功夫「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兩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之道理,就被「保持在一個水平線上動作」這個要求徹底破壞了。尤有甚者,社會上教、學、練整套太極拳者,竟然從頭到尾,把所有拳式都「保持在一個水平線上動作」,那就更加離譜矣。

「雲手」的橫跨步法,正如楊澄甫《太極拳體用全書》所述,「此式之妙用,全在轉腰胯,然後可以牽動敵之根力,應手翻出。」「惟變化虛實交互旋轉時,萬不可露有凸凹斷續之意。」人之腰胯旋轉,至騎馬步時為「無極式」,人體重心恰在雙足距離之中點,如練拳者身體起伏動作較大,其「無極式」亦可不成為「騎馬式」,只要雙膝微屈,達到瞬間平衡,亦無不可。上環的左臂或右臂,均為棚勁;自己的身體如隨腰胯轉動而起伏,其棚勁即含有斜上或斜下之暗勁。「攪雀尾」拳式的「棚、桴、擠、按」,四個動作,都有或斜上、或斜下的暗勁,而得前後、左右、上下的旋轉勁道。如果要求練習雲手一式,「不要出現起伏波浪式的現象,應保持在一個水平線上動作」,則雲手的上下手臂的環形移動,就只有平行於地面的內勁了。

練習「雲手」,以腰胯旋轉而帶動大腿、小腿,左腳,向左橫跨出一步,再平移右腳,向左跨出半步,可以多次重複。《楊式太極》一書要求兩足掌落地即內扣,以備下一式「單鞭」,即要求兩足掌差不多互相平行,不成外八字或內八字之立足式。這是正常狀態下,單數重複「雲手」的橫跨步法,沿一條直線左移時的足掌位置。如果練「雲手」,不自右向左橫向直線移,而要變換橫移方向,則關鍵全在足掌粘地的位置。

練習正常橫移步法,腰軸向左或右旋轉,總要超過45度;如果練「雲手」卻要改變方向,練拳者仍然以腰胯為中軸,旋轉則超過45度甚至超過90度,而帶動橫跨的右足或平移的右足。

練習橫移步,而要自由變換方向,難度比前進步與後退步都要困難,耐心琢磨,久練自知,亦能自如也。

楊式太極的「雲手」,是由右向左橫跨步,腰跨旋轉帶動雙臂分別上、下環狀運動,上環為棚勁;下環無論用左臂或右臂,手掌的虎口向前,朝向對手,防其足踢,或者出手握住對手踢起的足踝,或變向變勢,或由虛變實,全在於「得機得勢」這四個字。

練習「雲手」,還可以變換全套楊式太極拳的動作方向,練習由左而右;正如「攪雀尾」式,本為右掌、右足在前,左掌、左足在後,則可改為左掌、左足在前,右掌、右足在後。在下名之為:「反向太極拳」,練之可為練習各家太極拳之助。

拳式之間的連結,如「雲手」後接「單鞭」,本已編定,照套路程序練習,也就可以練出功夫。練太極拳五、六年,通體鬆軟、周身一家已成功夫,則須單式久練,並更換聯結的拳式。因為太極拳體用要訣,是「捨己從人」;任何拳式,都可以有半招,有變招、有續招、有隱招。「雲手」拳式用於防守為主,環環相扣,綿綿不絕,上中下盤均被上下交替不絕的環狀動作籠罩無遺,當對手的臂、肘、拳、掌,接觸到自己的上環或下環的臂、肘、掌,即要變招、變勁、變向、變勢,此時,太極十三勢,無一不可為用。所謂之「人不知我,我獨知人」,「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須知陰陽相濟,知為懂勁」,就是這個意思。

金庸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飛狐外傳》中,寫了一位太極名家,位列紅花會四當家的趙半山,用太極「雲手」,把對手的雙臂鉸斷,「喀喇喀喇之聲」不絕,文字精彩,活靈活現。然而,這只是小說的幻想情節,實際情況是不可能的。太極拳「雲手」的手臂上、下環動作,是同方向運動,不可能有反向絞斷力;連用「雲手 」,致敵臂斷臼脫,是完全說不通的。用「野馬分鬃」拳式,倒確實可能致敵之肘關節脫臼,甚至折斷其小臂。

當然,小說到底是小說,對太極功夫渲染有誤,亦不足奇,不必責備。在這裡提到太極拳「雲手」之棚勁為用,不能斷敵之臂,不過是為了加深學拳者的印象,求得實事求是之意耳。


推薦閱讀:

《選擇求真》之天地金神
《選擇求真》之天官符?地官符
六爻排盤【六爻求真】
《選擇求真》卷二
何軼群《太極求真錄》[第四篇]「氣宜鼓盪」論

TAG:太極 | 求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