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追思懷遠話清明

xjjk雅儒追思懷遠話清明類別:隨筆小札 作者:怡心村[個人散文集] 日期:2012-4-4 10:40:16 編者按:中國是文明古國,也是禮儀之邦,歷史悠久,作者追溯歷史根源,融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讀來親切,餘味無窮,讀後追思故人,百感交集。  清明節,是人間親情、倫理之情融和傳承的節日。它與中秋節不同的是在悲傷追思懷遠下交流情感,傳遞信息的,以實現親情的融合。其核心價值是人倫親情的繼承和發揚光大,代代相傳,以促社會和諧!  在我國古時候清明節也叫三月節,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在二十四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有清明和冬至。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作為節氣,時間大約在每年陽曆的四月五日前後,今年就是四月四日,也有在四月六日的,而大多年份,都在四月五日。此時,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的氣象。萬物也開始「吐故納新」,無論大自然的植被,還是與自然共處的人體,都在此時,換去冬天的污濁,迎來春天的氣息,實現由陰到陽的轉化。據《歲時百問》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天地潤澤,是春耕生產的大好時光,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千百年來,是我國農耕生活的重要節氣。  作為節日,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且有一個嬗變的歷程。據傳,早在西周時代對墓葬就十分重視,就有清明墓前祭祖掃墓習俗。最初始於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紛紛仿效。《孟子·齊人篇》上曾經提及一個為人所恥笑的齊國人,常到東郭墳墓乞食祭墓祭品的事情。後來,清明節與早一天的寒食節合二而一,從而,祭祖掃墓的習俗就代代相傳。  寒食節顧名思義,即在這一天,禁食煙火,只能吃冷食或預先煮好的食物。  寒食節緣於春秋時期晉文公悼念臣子介子推「割股充饑」的故事。當時,晉國有人慾加害於大公子重耳,重耳被逼四處逃亡,忠臣介子推等護送公子,逃亡途中饑寒交迫之際,介子推便割下自己身上的肉給重耳吃,使他免遭飢餓之苦,保全了生命。十多年後,重耳終於回到晉國當上了國君,勤政愛民,勵精圖治,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史稱晉文公。在犒賞流亡期間曾協助他的人時,卻忘記了介子推。後經人提醒,他方驚悟,便派人去請介子推前來領賞,此時的介子推已背負老母到綿山隱居。  得知介子推母子已隱居深山,晉文公又親自帶領臣子上綿山尋找,搜盡群山,仍一無所獲。為了逼介子推母子出山,他採納了一個臣子放火燒山的建議。他們認為,介子推是孝子,一定會救母出山的。誰知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仍不見介子推。當大火熄滅後,人們在一棵柳樹下發現了介子推背著母親的屍體。晉文公非常悲傷悔恨,將二人安葬在柳樹下,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位寒食節。禁止人們用火,寒食一天,以紀念介子推的忠誠。其實,清明作為節氣與作為節日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節氣是一個曆法概念,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節日是一個文化概念,是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文化活動和紀念意義。清明節,是中國祭祀和掃墓的傳統節日,其核心價值是積澱深厚的人倫親情理念的融合和傳承,是幾千年民族精神最精彩的體現。  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  我國有25個民族過清明節,在這一天舉行掃墓活動,大到國祭即祭炎黃,小到千家萬戶家祭族祭。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香表紙錢等到墓地,將食品供祭在親人墓前,虔誠的舉香酹酒,再將紙錢焚化,插柳配新土於墳上,然後扣頭行禮祭拜。  少年時代在家鄉,每逢清明節,就隨大人們抬上香案,提上祭祀的物品,成群結隊地到祖墳去祭拜。先到家族先祖的墳塋,後到宗族近祖的墳塋,其中有一件快意的事情就是吃肉菜和領油香的麻花吃。從而在幼小的心靈就感受到人倫親情的美好意蘊和氛圍!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在秦以前就有,但不一定在清明之際。而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代方開始盛行起來。明時《帝京景物略》記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俎,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霸,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酒。」這裡較真實地記載了當時祭祖掃墓的情景!《清通禮》說:「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這裡把掃墓的形式敘述的具體詳細,反映了當時人們虔誠的敬祖意識!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放風箏、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其目的,防止人們吃冷食傷身。  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水,又有踏青郊遊的喜悅笑語;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體現,更重要的是人倫親情傳承與交流。因此,才有髙翥的「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血淚染成紅杜鵑。日暮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酒泉。」的真實寫照,再現了清明掃墓祭祀,緬懷先人,追悼亡靈的凄慘情景,以及哀思逝者的悲痛心情。  對於那些羈留異鄉的人們,則只能在漂泊的地方,感應清明的氣息和呼喚,用自己獨特的方式遙遙祭告,誠如權德輿的詩句:「自嘆清明在遠方,桐花覆水葛溪長。家人定是持薪火,點作孤燈照洞房。」道出了千萬遊子清明盼歸與親人團聚的心聲及切切之情,流露出淡淡的無奈和惆悵。  因而可以說,只有清明節具有這種獨特的氛圍使人倫親情得以交流與傳承!
推薦閱讀:

與其魂斷哀愁,不如一醉方休|【明】唐伯虎《飲中八仙圖》
清明祭(寫給遠在天堂的公公)
清明節去杭州玩,3號下午到,6號上午走,怎麼安排行程?
清明訪名茶 游江南名山秀水

TAG:清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