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怎麼創立儒家的?儒家精神的初創

儒家精神的創始人是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春秋末期魯國人。)。他是有世界影響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中國封建時代,被尊奉為「至聖 先師」、「素王」(即所謂無冕之王、精神領袖)。從漢武帝時代起,他在古代學術文化領域內,就享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權威。孔子和儒家精神的影響如此之大, 和孔子本人做的兩件大事直接相關。

孔子講學

  第一件事。孔子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從理論上系統總結並繼承了自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以來的傳統人文精神遺產。儘管孔子前後許多學者都從不同側面做過這種工作,但最有代表性的、最有學術成就的,當首推孔子。   從當時文化傳統看,孔子對儒家精神的構想,並非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是魯國特定歷史文化環境的產物。魯國位於今山東南部,它有著悠久的文化傳統和寶貴 的精神財富,保存了許多西周文化典籍。據史籍記載:成王分封伯禽時,把大量的「備物典策,官司彝器」帶到魯國,因而當時就有「周禮盡在魯」的美談。生活在 這樣文化背景下的孔子,長期受鄒魯縉紳先生潛移默化的熏陶,對於接受殷代和西周的精神財富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春秋末期,文化中心轉移到圖書文化十分豐富的 魯國。對於這些,孔子既有繼承,也有改造和創新。他並不是一味守舊的學人。他結合當時的歷史實際,在許多方面為中華人文精神賦予新內容。   孔子在年輕時就對《詩》、《書》、《禮》、《樂》等相當熟悉。加之博學強記、不恥下問、勤奮刻苦,對於傳統禮節都要追根到底,問個明白。他善於把學習和 思索結合,這些就奠定了他的學問基礎。他滿懷信心地說:「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論語·子罕》。)表明他決心繼承西周以來的精神財富,並加以發展。 他一生的教學和學術活動,證明他達到了這個目的。這是儒家精神的重要來源。  與此密切相關,孔子所做的第二件大事,就是他從理論上總結 了創辦私學的教育經驗。他不論學生的家世和身分,只要願意學習,並按章交納學費,就可接收為自己的弟子。但在教學上,孔子要求非常嚴格。學生們有了缺點和 錯誤,他是要進行嚴肅批評和熱情幫助的。所以,他的弟子就說他「威而不猛」。在他的嚴格教育下,據說,他有「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史記·孔子世 家》。)。  孔子聚徒講學,並無舊章可循,也沒有現成的教材可用,而是不斷探索,總結教學過程中的成功經驗和教訓,並上升到理論高度加 以歸納。他還親自帶領學生,辛勤搜集古代文獻,進行加工整理。這樣做,不僅保存了他以前的中國古文化典籍,而且加以整理,使之完善。據學者們的研究, 《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種經典,都經過孔子不同程度的增刪和考訂,並以此為教本,教育學生。  在整理古籍 過程中,孔子與學生一起討論《詩》、《書》的結構、體系和內容,對當時三千餘篇詩歌和《尚書》加以選擇、取捨;把《禮》、《樂》兩書重新編排篇目,進行爬 梳整理。他認為,西周流傳下來的許多禮制,已經不符合春秋時代的需要,難怪當時已經形成「禮崩樂壞」的局面,這就必須對以往的禮樂制度加以修訂,使之具有 新的內容,適應社會的要求。在他看來,這個新內容就稱之為「仁」。意思指當政者必須有一個「仁」者之心,抱有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的理想;而且要 把道義放在第一位。他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論語·里仁》。)一切都要符合「道」的原則。因而他所說的「仁」,其實是 道德規範的總和。  孔子提倡仁政、德治,簡言之,就是要求當政者,應該以寬厚仁慈的態度治理國家、對待百姓。孔子認為,博施於民而能濟 眾,是聖王的事業。它不僅有仁的品德,還需要有周濟人的條件,即博施於民,所以應該比仁者更高一級。他希望當政者能夠愛民如子,其言行必須符合恭、寬、 信、敏、惠等道德規範的要求。恭,即對於政事應當嚴肅認真對待。寬,指對人要寬厚。信即信用,說話算數。敏即不拖拉,迅速有效地解決問題。惠,指對別人應 當關心,有同情心,幫助別人解決困難。  孔子希望當政者能夠實施仁政、德治,讓百姓生活在安定、有序的社會環境之中,這種精神的倫理學 基礎,就是他一再強調的禮治。實際上,仁政、德治、禮治是三位一體的,相互間緊密聯繫。對此,孔子有這樣的認識:「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恥;道之以 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這是說,禮治比法治有更多的優越性,其作用更為深遠,約束力更大。法治僅治其標,而禮治兼治標本。具體 說,如果你僅用法律禁令約束人們,用刑罰制裁百姓的越軌行為,那麼,老百姓雖不敢做越軌之事,以逃避刑罰,卻喪失了廉恥之心。相反,如果當政者用德、禮、 仁去教化百姓,培養人們的道德自覺性,這樣,人們就有廉恥心,就能向善,自覺地用「禮」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孔子的仁政思想對後世發生 過積極影響。當然,封建統治者不可能完全依照孔子的思想治理天下,而是德治與法治兼用;仁愛與刑罰並行,仁政、德治或禮治只是部分或程度不等地付諸實施。 但孔子為了實現他的政治理想,嘔心瀝血,不顧到處碰壁,不怕冷嘲熱諷,甚至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追求仁政、德治和禮治的理想政治,給後世留下一筆值得重 視的精神遺產。


推薦閱讀:

三教圓融是什麼?
復興儒學,務必破科學;破科學,務必學清儒、戴震
新元墨學不必以師者自居貶斥新墨家|黃飲冰
《論語》。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何解?

TAG:精神 | 儒家 | 孔子 | 怎麼 | 初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