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大片能否拯救中國電影

年末,《無極》和《千里走單騎》兩部大片隆重登場。《無極》拍攝花了3個多億,前期炒作就扔了一個億;《千里走單騎》拍攝投入6000萬元,夢幻般的首映典禮就搞掉2300萬元。可以看出,中國的大片從《英雄》之後就試圖與「國際慣例」接軌,摸索一條賺錢的發行之路。

  中國商業大片的概念應該追溯到馮小剛贏得票房佳績的《甲方乙方》,但真正讓中國影院重現「滿員」場面的應該是兩年前的《英雄》。新畫面老總張偉平曾經這樣總結《英雄》的成功秘訣:它打造了一個文化事件。

  這部只要收入2000萬元就能讓張藝謀心滿意足的武俠片,最終通過張偉平豐沛的想像力成為迄今為止的國產片票房冠軍——拍攝期間封殺所有宣傳,首映典禮放在人民大會堂,之後包機輾轉各地不遺餘力造勢,這在以往中國電影發行史上見所未見。但正是憑藉這樣的大手筆,《英雄》拿下2.5億票房,超出張藝謀預期的10倍還多。

  隨後的《十面埋伏》依法炮製,大牌明星,工體首映,造勢,煽情,儘管影片本身惡評不斷,但最終還是拿下1.5億票房。這一次的《千里走單騎》也不例外。

  如何獲得良好的市場反饋,如何把手中的片子發行好,這對中國商業片發行人的智慧提出了挑戰,此前獲得1.2億票房的《天下無賊》和1.5億票房的《功夫》發行方——華誼兄弟當初就把《天下無賊》的發行弄得別具特色:邀請一干記者,包下一列火車從北京奔赴香港,並命名無賊號。沿途記者們的大量宣傳使這部片子名氣大振。

  無論《英雄》還是《無極》,無論《天下無賊》還是《功夫》,中國商業大片的發行者們正在摸索一條足夠吸引眼球的發行之路,事實證明,這既是中國電影市場企圖國際化的努力,也是給低迷的電影市場注入的強心針,它拉回了正在流失的觀眾。

  如果我們平靜地解剖兩大高手的資歷,不難發現品牌的樹立已經是20年前的事情了,作為第五代導演甚至整個中國電影的佼佼者,他們憑藉最初對藝術形式的極端衝動打造了《黃土地》這樣的新時期經典,隨後,兩人各立山頭,憑藉一系列國際大獎成為中國電影的兩面大旗,品牌為他們奪取了幾乎先天的融資及檔期優勢。

  電影工業的特殊性在於它對資本的高度倚賴,一旦獲得足夠支持,導演可以更自由地從多個方向進行嘗試。導演何平曾經表示,電影做大之後失敗的概率反而小了,因為投資太大。投入越大的越來越有膽量冒險,也就會越走越遠。許多人並非沒有才華和能力,但是他沒有資本去冒險,因為沒有人幫助他共同去冒險:所有的製片人都希望賺錢。

  中國電影品牌實在太少,從計劃時代走來的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就像根系強壯的大樹搶走了太多養分,更多優秀導演要得到投資或回報都必須付出更大努力。結果,「沒名氣」的小成本製作已經很難進入觀眾視野。

  仍以頗受小資青睞的賈樟柯為例,他的名聲更多地由盜版光碟的廣泛傳播獲得,無論《小武》還是《站台》都沒有公映機會;《世界》即便參加了戛納電影節並獲得了公映,但還是難以獲得基本票房;相同的情形在王小帥那裡重演,獲獎的《青紅》叫好不叫座,頭一次導片即獲大獎的顧長衛也感嘆《孔雀》的票房不盡如人意;被院線和觀眾承認的品牌似乎只有張、陳、馮,似乎他們的電影才是「可以看的電影」。

  去年中國電影的年產量高達212部,今年據悉達到300多部,但其中大部分電影直接進了倉庫,根本無法進入院線發行。進不了院線,就意味著片子難以賺到錢,更不用說產生廣泛影響。

  惡性循環是顯而易見的:小眾電影或一部分無名導演的好作品很難真正和觀眾見面,觀眾又在對這些導演的疏離中只認張藝謀、陳凱歌這樣的品牌,不經意間樹立了一個坐標系,一些優秀導演被長期排除在了這個坐標系之外。

  香港金像獎主席文雋對此提出過尖銳批評:長此以往,中國電影很難取得長足發展,遑論成熟的商業化、市場化,更不用提「拯救」;目前大片上檔、下檔的時間幾乎固定下來,大片享受空前禮遇,其餘電影難見天日;定期上檔有利於拉入廣告贊助,但定期下檔未必合理。內地影院未嘗不能採取類似香港的輪換上片、多部放映,讓票房決定電影的生與死。

  文雋建議,國家廣電總局可以制定政策,要求影院定期安排一些小成本電影,觀眾不喜歡的,自然就會下檔,觀眾喜歡的,可以接著放下去

推薦閱讀:

在長江大橋救下323名輕生者
女孩也需要拯救嗎
保護好小腸經,拯救你的頸椎!
6款髮型拯救臉型缺陷 人人都有小小臉

TAG:電影 | 中國 | 中國電影 | 拯救 | 國產 | 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