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凈土十疑論淺講

香光居文選

《凈土十疑論》淺講

智者大師造論林克智編述

2011/04/21

農曆辛卯年三月十九日

2013/05/08三稿

居於阿彌陀佛香光莊嚴之所:

六字洪名常讀誦,

一尊佛像誓皈依。

目錄

《凈土十疑論》淺講 1

楊傑凈土十疑論序 4

第一疑舍離眾生疑 23

【譯】 25

【講】 28

第二疑舍此求彼疑 48

【譯】 49

【講】 52

第三疑偏念一佛疑 70

【譯】 71

【講】 73

第四疑偏求一土疑 85

【譯】 86

【講】 88

第五疑具縛得生疑 100

【譯】 102

【講】 105

第六疑生彼不退疑 120

【譯】 120

【講】 121

第七疑易生兜率疑 129

【譯】 131

【講】 133

第八疑十念得生疑 144

【譯】 146

【講】 149

第九疑路遠難到、女人及根缺不生疑 172

【譯】 173

【講】 175

第十疑如何修行疑 193

【譯】 196

【講】 201

陳瓘後序 219

【講】 220

後記 229

《凈土十疑論》淺講

隋智者大師造論

菩薩戒優婆塞覺智林克智編述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凈土十疑論》是智者大師所造,主要是破除學佛的人對凈土的多種懷疑。在學習這篇論文之前,我先把這篇論文的標題作一個簡單的說明。先講「凈土」這兩個字。身為一個有情眾生的生命體,他一定有個依止的環境,這個環境可分為二種:就是穢土與凈土。這個凈穢是怎麼分的呢?也有二種情況:

穢土是由我們眾生有漏的業力所招感的。因為這個國土的形成,是由一種雜染的業力。這個業可能是罪業、也可能是善業,這是眾生依止有所得的自我、依止無明妄想所創造,所以叫做雜染。由於因地是雜染,所以這個果報體現前的時候,就會帶有十二因緣的一種雜染的力量,所以在穢土當中,很容易生起顛倒、生起煩惱。

三世諸佛的清凈願力,是一種無漏的力。在清凈法身所變現的整個國土,因為它的形成是佛的法身功德所變現的,所以我們接觸那個地方的時候,就會產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因它有這個清凈的效果,所以就叫做凈土。十方有很多的凈土,如東方的藥師佛凈土、阿閦佛凈土,西方的阿彌陀凈土等等。我們現在所說的凈土,是專指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凈土。

《凈土十疑論》是智者大師弘揚凈土之作,同修們如果破除了這些疑問,就會對西方凈土產生信心。雖然這部論很短,講快一些四、五次就能講解完畢,但是對一個修凈土法門的人來說,卻是非常非常的重要,因為這是信心的根本。「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佛法需要的是有信才能入,你若是有懷疑就不能入,疑是相對於信來說的。為了能使我們對凈土能產生強烈的信心,智者大師假設了十個疑問,這也就是大多數同修對凈土法門所產生的懷疑。破除這些懷疑,就能使我們對凈土產生信心,有信心的人就能信入,有智慧的人就能被度化。故《凈土十疑論》雖然很短,卻是非常重要。它能指導我們抉擇是非,使令我們斷疑生信。

楊傑凈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譯】

這篇《凈土十疑論》的序,是宋朝楊傑所作的。

【講】

楊傑,是北宋的一位居士。字次公,號無為子,安徽無為人。他雄才俊邁,年少登科。十分愛好參禪,多次叩拜許多名山的長老大德,曾跟從天衣義懷禪師學禪,參究龐居士語錄得悟禪理。一日奉命至東嶽泰山祭祀,見日出如圓盤湧出,忽然大悟。宋熙寧末年(1077年),回鄉看望母親,在家閑居時看藏經,遂歸心凈土。他曾繪阿彌陀佛像,隨身帶著觀像念佛。元祐中(1086-1094年),曾任兩浙提點刑獄,故有楊提刑之稱。有一次至天台山白蓮寺,就禮真咸法師為師,朝拜智者大師之塔。他平生的著述,多指歸凈土,本篇《天台凈土十疑論序》,就是他所寫作的。

居士晚年,專事凈業,臨終端坐感佛來迎,說偈:「生亦無可戀,死亦無可舍。太虛空中,之乎者也,將錯就錯,西方極樂。」畢,安詳而逝。其後,有荊王夫人,夢遊西方,看見有一個人坐在蓮華上,其衣飄揚,寶冠瓔珞,莊嚴其身。就上前請問?他就說自己是楊傑。他的事迹,許多佛教傳記著作及多種往生傳都有記載,想了解得更詳細的可以翻閱。

【序】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

娑婆穢土也,極樂凈土也。娑婆之壽有量,彼土之壽則無量矣。娑婆備諸苦;彼土則安養無苦矣。娑婆隨業輪轉生死;彼土一往則永證無生法忍,若願度生,則任意自在,不為諸業縛矣。

其凈穢、壽量、苦樂、生死,如是差別,而眾生冥然不知,可不哀哉?

【譯】貪愛不重,不生在娑婆世界;心念不一,不能往生於極樂國土。娑婆世界是污穢的國土,而極樂世界則是清凈的國土。

娑婆世界眾生的壽命短促,都是有限量的,而極樂國土眾生的壽命,則無有限量。

娑婆世界備受諸苦,而極樂國土則安樂適意,什麼苦都沒有。

娑婆世界的眾生,隨著業力而輪轉六道、生死無窮;只要一旦往生極樂國土,則都能證得無生法忍。到那時想要回娑婆世界廣度眾生,則能任意自在地行菩薩道,再也不為諸業障所束縛。

娑婆與極樂的污穢與清凈,壽命的長短,苦樂的受用差別,生死束縛與自在解脫,有截然的不同,而眾生卻愚痴得一無所知,這難道可不令人悲哀嗎?

【序】阿彌陀佛,凈土攝受之主也。釋迦如來,指導凈土之師也。觀音、勢至,助佛揚化者也。是以如來一代教典,處處叮嚀,勸往生也。

【譯】阿彌陀佛,是極樂凈土攝受接引、教化眾生之主。釋迦如來,是指導眾生求生凈土之導師。觀世音、大勢至,則是幫助阿彌陀佛宣揚教化的大菩薩。是故釋迦如來一代之教典,處處叮嚀勸導眾生往生凈土。

【序】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乘大願船,泛生死海,不著此岸、不留彼岸、不止中流,唯以濟度為佛事。是故《阿彌陀經》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極樂國土。」又經云:「十方眾生,聞我名號,憶念我國,植諸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

所以祇桓精舍無常院,令病者面西,作往生凈土想。蓋彌陀光明,遍照法界念佛眾生,攝受不舍。聖、凡一體,機、感相應。諸佛心內眾生,塵塵極樂;眾生心中凈土,念念彌陀。

【譯】阿彌陀佛與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乘著大悲願力之船,航行於眾生生死的大海當中,不執著於此岸,不滯留於彼岸,不止住於生死中流之內,唯以救濟度脫一切眾生為佛事。是故《阿彌陀經》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聽說有阿彌陀佛,而能執持稱念佛的名號,若經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菩薩聖眾,現在其人之前,此人命終之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極樂國土。又《無量壽經》說:「十方世界之眾生,聽聞到我的名號,思惟憶念我的極樂國土,並且培植種種福德善根,以至誠心迴向發願,欲得往生我之國土,如果不能如願往生的話,我即不成佛」。

所以釋迦世尊祇桓精舍的無常院之中,皆令病者面向西方,作往生西方凈土之想,這實在是因為阿彌陀佛的相好光明,遍照於十方法界一切的念佛眾生,攝受加持而不舍離。以其阿彌陀佛之聖尊及眾生之凡俗,體性本來同一法身,如今眾生與佛陀機感相應故眾生見佛。因為眾生乃是諸佛心內之眾生,故凡夫塵塵即是極樂世界;凈土即是眾生心中之凈土,故眾生念念即是阿彌陀佛。

【序】吾以是觀之,智慧者易生,能斷疑故;禪定者易生,不散亂故;持戒者易生,遠諸染故;布施者易生,不我有故;忍辱者易生,不嗔恚故;精進者易生,不退轉故;不造善、不作惡者易生,念能一故;諸惡已作、業報已現者易生,實慚懼故。雖有眾善,若無誠信心、無深心、無迴向發願心者,則不得上上品生矣。

【譯】我用這個道理來說明:有智慧的人容易往生,因為能斷除疑惑的緣故。有禪定者容易往生,因為心中不散亂的緣故。持戒的人容易往生,以其遠離染污的緣故。有布施心者容易往生,因為他沒有我所有之執著故。忍辱的人容易往生,因為他心中不嗔恚的緣故。精進的人容易往生,因為不退轉的緣故。造善而不執著,亦不造惡業的人容易往生,以其心念能夠專一的緣故。諸般惡業己經造作、並且業報已經現前的人容易往生,因為他此時有真實慚愧、恐懼心的緣故。而那些雖然有造作眾善的人,若是沒有真誠的深信心、沒有迴向發願心者,則不得上品上生矣!

【序】噫!彌陀甚易持,凈土甚易往,眾生不能持、不能往,佛如眾生何?夫造惡業入苦趣,念彌陀生極樂,二者皆佛言也。世人憂墮地獄,而疑往生者,不亦惑哉?

【譯】噫!阿彌陀佛的名號非常容易執持,西方極樂凈土也很容易往生。眾生如果不想執持名號,不願往生凈土,佛陀又能對眾生怎麼樣呢?造惡業的人,墮入於受苦之惡道;而稱念阿彌陀佛者,便能往生極樂世界,此二者皆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啊。然而世間人只擔憂墮落於地獄,而卻懷疑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此不是很令人疑惑嗎?

【序】晉慧遠法師,與當時高士劉遺民等,結白蓮社於廬山,蓋致精誠於此爾。其後七百年,僧、俗修持,獲感應者非一,咸見於凈土傳記,豈誣也哉?

【譯】東晉慧遠法師與當時的高賢士大夫劉遺民等,結白蓮社於廬山,實在是因為專一真誠的想求生極樂世界。其後經過七百年以至今日,僧俗二眾修持念佛法門,而獲得感應者非常多,這些都可見於往生凈土的傳記中,極樂凈土豈是虛妄不實的呢?

【序】然贊輔彌陀教觀者,其書山積。唯天台智者大師《凈土十疑論》最為首冠,援引聖言,開決群惑,萬年暗室,日至而頓有餘光;千里水程,舟具而不勞自力。非法藏後身不能至於是也。

【譯】然而贊翼輔助阿彌陀佛凈土法門的言教和觀行的,其書籍堆積如山。唯有天台山智者大師的《凈土十疑論》,最為殊勝超卓。其中援引聖人之言教,開顯決斷種種疑惑,這就猶如萬年的暗室,日光一照頓時明亮而尚有餘光。千里之遙的水路途程,只要具足舟船則不必勞苦而自然到達。如果沒有法藏比丘修成的阿彌陀佛,則不能達到如此的境界。

【序】傑頃於都下嘗獲斯文,讀示所知,無不生信,自遭酷罰,感寤益深,將廣其傳,因為序引。熙寧九年仲秋述。

【譯】我楊傑最近在京城,如願以償地得到此書。除了自己閱讀,並獻示於所知的親友,凡知曉智者大師對這十個疑問解釋的人,沒有一個不生起求生凈土的信心。自從我遭逢嚴酷的刑罰之後,感觸體悟更加深刻,心想擴大它的流傳,因此為之作序以作個引導。北宋熙寧九年(1076年)仲秋述。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隋朝天台宗智者大師說。

「隋」,隋朝是從公元581年到公元616年,隋朝只有隋文帝和隋煬帝兩個皇帝,總共只存在37年。隋朝是在唐之前,就是比唐朝更早些。因為他存在的時間很短,所以講歷史時就常說「隋唐」。

「天台」,就是天台宗。

「智者大師」,是一位很了不起的、有大智慧之人。他一出生,便與世間人不同,從面貌上看瑞相重重,可見智者大師的來歷不簡單,可說是聖人的化現。同修們如想多了解些大師的情況,可看智者(智顗)的有關傳記。

現先對智者大師的《凈土十疑論》之要點,作一個概要的介紹,使同修們先有個概念,之後我們再好好地學。

智者大師一生的著作相當豐富。在他的著作中,關於行歸凈土方面的,當首推《凈土十疑論》。同修們從上文宋代楊傑居士的《序》文中就可看出,他相當推崇智者大師所作的《凈土十疑論》。他認為自遠公開創蓮宗後,弘揚凈土教法最得力的,就推智者大師的《凈土十疑論》。並認為智者如果非佛的化現,是不能作出如此偉大的著作的。當然從歷史事實來講,楊傑的話也沒有過贊。因為自智者大師作《凈土十疑論》之後,歷代的祖師都相當推崇《凈土十疑論》。為什麼智者大師的《凈土十疑論》在弘揚凈土法門上,會有如此重大的影響呢?這當然離不開大師在《凈土十疑論》中所闡發的內容。我們在講論之前,先作幾點介紹,大師說:

勸生凈土是度眾生的最佳途徑:

一些不明教理的人往往會誤認為求生西方,是自私、是沒有慈悲心。認為想要救度眾生,應該生在三界,於五濁惡世的三途中救苦難的眾生。要求生凈土,就是舍離眾生,是沒有大慈悲心的表現。這一說法,顯然是不符合佛法的。因為對久修菩薩道得無生忍的菩薩來說,那留在三界內度眾生不成問題。而未得無生忍的初發心菩薩,就必須常不離佛。待忍力成就之後,才能處於三界,在這個惡世中救度眾生。所以智者大師在論中說:菩薩有二種。一者,久修行菩薩道,得無生忍者,實當所責。二者,未得已還,及初發心凡夫,凡夫菩薩者,要須常不離佛。忍力成就,方堪處三界內。於惡世中,救苦眾生。故《智度論》說:「具縛凡夫,有大悲心,願生惡世,救苦眾生者,無有是處。何以故,惡世界,煩惱強。自無忍力,心隨境轉。聲色所縛,自墮三途,焉能救眾生。假令得生人中,聖道難得。或因施戒修福,得生人中,得作國王大臣,富貴自在。縱遇善知識,不肯信用。貪迷放逸,廣造眾罪。乘此惡業,一入三途,經無量劫。從地獄出,受貧賤身。若不逢善知識,還墮地獄。如此輪迴,至於今日,人人皆如是。此名難行道也。」可見薄地凡夫要想度眾生,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現在有一些學佛的人,發願生生世世留在五濁惡世,弘揚佛法。這個願望雖然很好,但終究還是凡夫的個人情見,只會是增加生死之苦。故在論中智者更引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說:「譬如二人,各有親眷為水所溺。一人情急,直入水救。為無方便力故,彼此俱沒。一人有方便,往取船筏,乘之救接。悉皆得脫水溺之難。新發意菩薩,亦復如是。如是未得忍力,不能救眾生。為此常須近佛,得無生忍已,方能救眾生,如得船者。」由此可見欲發心度眾生,更要早求生極樂世界。這一觀點,對後來的凈土弘揚,確實起了很大的作用。

求生凈土不乖無生之理:

許多過激的學禪、學教的師友,喜歡用無生的道理來攻擊凈土。認為諸法體空,本來無生。而現在舍此求彼,生西方極樂凈土,有違佛法中無生的道理。針對這一錯誤的見解,智者大師給以嚴厲批評。在論的開頭即說到:「汝若言求生西方彌陀凈土,則是舍此求彼,不中理者。汝執住此不求西方,則是舍彼著此,此還成病,不中理也。又轉計雲,我亦不求生彼,亦不求生此者,則斷滅見。故《金剛般若經》云: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菩提者,說諸法斷滅相。莫作是念,何以故?發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同時對於無生的真實內涵,智者也給以詮釋,認為不生不滅不是離開因緣生外,還有個不生不滅。更不是不求生極樂世界,才算是無生。如智者所言的「夫不生不滅者,於生緣中,諸法和合,不守自性。求於生體,亦不可得。此生生時,無所從來,故名不生。不滅者。諸法散時,不守自性,言我散滅。此散滅時,去無所至,故言不滅。非謂因緣生外,別有不生不滅。亦非不求生凈土,喚作無生。」正因諸佛說法,皆依真俗二諦,故講說諸法實相,並不會破壞假名。所以智者大師明確指示「智者熾然求生凈土,達生體不可得,即是真無生。此謂心凈故,即佛土凈。愚者為生所縛,聞生即作生解,聞無生即作無生解。不知生即是無生,無生即是生。不達此理,橫相是非。瞋他求生凈土,幾許誤哉。此則是謗法罪人,邪見外道也。」不難看出,了達生體不可得那才是無生,並不是離了一個生,才是無生。生而無生,無生而生,才符合中道第一義諦。而對於那些反對他人求生極樂世界的人,在智者大師的眼中,不過就是一個謗法罪人,邪見的外道而已。

往生極樂即往生十方一切凈土:

在論中智者大師指明為何不求生十方,而只求生西方的原因。那是因眾生心散,如果不專系一境,則三昧難以成就。如論中所講的:「一切諸佛土,實皆平等。但眾生根鈍,濁亂者多。若不專系一心一境,三昧難成。專念阿彌陀佛,即是一相三昧。以心專至,得生彼國。」在論中智者大師並引用《隨願往生經》普廣菩薩問佛的一段,來證明專求西方是釋迦世尊的法旨。大師說:「如《隨願往生經》云:普廣菩薩問佛,十方悉有凈土。世尊何故偏贊西方彌陀凈土,專念往生。佛告普廣,閻浮提眾生,心多濁亂。為此偏贊西方一佛凈土,使諸眾生專心一境,即易得往生。若總念一切佛者,念佛境寬,則心散漫,三昧難成,故不得往生。又求一佛功德,與一切佛功德無異。以同一佛法性故。」

由此可見念阿彌陀佛,即是念一切佛。生極樂凈土,就是生一切凈土。智者大師還特彆強調,不必再發願求生他方國土,要以極樂世界作為根本的指歸。如大師所說的「凡夫無智,不敢自專,專用佛語。故能偏念阿彌陀佛。云何用佛語。釋迦世尊一代說法,處處聖教,唯勸眾生專心偏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並一再明確「又當知阿彌陀佛,與此世界,偏有因緣。何以得知。《無量壽經》雲,末世法滅之時,特駐此經百年在世。接引眾生,往生彼國。故知阿彌陀佛,與此世界極惡眾生,偏有因緣。其餘諸佛一切凈土,雖一經兩經略勸往生。不如彌陀佛國,處處經論,殷勤叮嚀勸往生也。」可見凈土法門,能受歷代祖師的重視和推崇,決不是一種偶然現象,而是千經萬論處處指歸的必然趨勢。雖然佛也在有些經上讚歎過其他凈土,如東方藥師佛國。但智者大師認為這只是略勸往生,不是處處指歸,所以不如彌陀凈土,更不必再求生他方佛國。

極樂凈土容易往生且成就高:

世俗上的一般人,往往會認為,普通凡夫惡業深重,煩惱絲毫沒斷。而極樂世界已經超過三界,具縛的凡夫怎麼能夠到達呢?關於這個問題,智者大師認為凈土法門是易行道,不能與普通教理混談。正如大師所說的「易行道者,謂信佛語,教念佛三昧,願生凈土。乘彌陀佛願力攝持,決定往生不疑也。如人水路行藉船力,故須臾即至千里。謂他力也。譬如劣夫從轉輪王,一日一夜周行四天下。非是自力,轉輪王力也。」正因凡夫往生極樂世界,是仗阿彌陀佛的願力攝持,所以才被祖師稱為易行道。

在論中智者大師更總結極樂世界有五種勝緣,所以能使凡夫一往生後,直至一生補處更無退緣。這五個性緣是「一者,阿彌陀佛大悲願力攝持,故得不退。二者,佛光常照,故菩提心常增進不退。三者,水鳥樹林風聲樂響,皆說苦空,聞者常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故不退。四者,彼國純諸菩薩以為良友,無惡緣境。外無神鬼魔邪,內無三毒等,煩惱畢竟不起,故不退。五者,生彼國即壽命永劫,共菩薩佛齊等,故不退也。正基於極樂世界,有此五種勝緣,故歷代各宗祖師極力弘揚凈土法門,其目的就是想使一切眾生早成佛道。

求生極樂遠勝求生兜率:

針對當時不少修行人,發願求生彌勒菩薩的兜率內院,並認為內院在欲界天,離我們距離較近,只要修上品十善就能往生。

智者大師嚴正指出,這是一種錯誤的見解。因為「求生兜率,亦曰聞道見佛,勢欲相似。若細比較,大有優劣。且論二種。一者,縱持十善,恐不得生。何以得知。《彌勒上生經》雲,行眾三昧,深入正定,方始得生。更無方便接引之義。不如阿彌陀佛本願力,光明力。但有念佛眾生,攝取不舍。又釋迦佛說九品教門,方便接引。殷勤發遣,生彼凈土。但眾生能念彌陀佛者,機感相應,必得生也。如世間慕人,能受慕者機會相投,必成其事。二者,兜率天宮是欲界,退位者多。無有水鳥樹林,風聲樂響,眾生聞者,悉念佛發菩提心,伏滅煩惱。又有女人,皆長諸天愛著五欲之心。又天女微妙,諸天耽玩,不能自勉。不如彌陀凈土,水鳥樹林,風聲樂響,眾生聞者,皆生念佛發菩提心,伏滅煩惱。又無女人二乘之心,純一大乘清凈良伴。為此,煩惱惡業畢竟不起,遂至無生之位。如此比較,優劣顯然,何須致疑也。如釋迦佛在世之時,大有眾生見佛不得聖果者,如恆沙。彌勒出世亦爾,大有不得聖果者。未如彌陀凈土,但生彼國已,悉得無生法忍。未有一人退落三界,為生死業縛也。」以上是智者大師用兩點來作比較,指出只行十善,不能生內院。只有行眾三昧,深入正定,才有資格得生彌勒內院。另外要去內院,是沒有彌勒菩薩來接引的,這顯然對往生內院,是增加了極大的難度。而且,因兜率天是欲界天,會增長天人愛著五欲的心,所以退位的人多。且天女微妙的聲音,還會讓諸天耽愛好玩而不知修行自勉。在論中,智者更引無著、世親、師子覺三位菩薩的例子,來證明兜率內院不易往生。因有如此大的難度,所以智者大師於論中作出了「願生西方,不求生兜率」的定論。以智者大師如此的身份,尚且講願生西方,不求生兜率,更何況我們這些薄地凡夫呢?

破障與往生西方極樂應修行業:

在論中智者認為想要決定往生西方的人,應當具二種行。如果二行具足,決定能往生極樂。這就是厭離行和欣願行。而「言厭離行者。凡夫無始已來,為五欲纏縛。輪迴五道,備受眾苦。不起心厭離五欲,未有出期。為此常觀此身,膿血屎尿,一切惡露,不凈臭穢。故《涅槃經》云:如是身城,愚痴羅剎,止住其中。誰有智者,當樂此身。又經云:此身眾苦所集,一切皆不凈。扼縛癰瘡等,根本無義利。上至諸天身,皆亦如是。行者若行若坐,若睡若覺,常觀此身,唯苦無樂,深生厭離。」而欣願行者,又有二種。第一種,先明白求往生的意義。第二種,觀極樂凈土莊嚴等事,以發起欣心愿求的心。如智者大師在論中所說的「明往生意者。所以求生凈土,為欲救拔一切眾生苦故。即自思忖,我今無力。若在惡世,煩惱境強,自為業縛。淪溺三途,動經劫數。如此輪轉,無始已來,未曾休息,何時能得救苦眾生。為此求生凈土,親近諸佛。若證無生忍,方能於惡世中救苦眾生。故《往生論》云:言發菩提心者,正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者,則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者,則是攝眾生生佛國心。又願生凈土,須具二行。一者必須遠離三種障菩提門法。二者須得三種順菩提門法。」另外,關於《往生論》所講的「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這一內容。智者大師給了正確的解釋,大師認為「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者。但論生彼國無女人,及無盲聾喑啞人。不道此間女人根缺人不得生彼。若如此說者,愚痴全不識經意。即如韋提夫人,是請生凈土主。及五百侍女,佛授記悉得往生彼國。但此處女人,及盲聾喑啞人,心念彌陀佛,悉生彼國已,更不受女身,亦不受根缺身。二乘人但回心愿生凈土,至彼更無二乘執心。為此故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非謂此處女人,及根缺人,不得生也。故《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云:設我得佛,十方世界一切女人,稱我名號,厭惡女身。捨命之後,更受女身者,不取正覺。況生彼國,更受女身。根缺者亦爾。」智者大師這一回答,有力的糾正了不少人對《往生論》錯解。

介紹到這裡,我們可知智者大師的《凈土十疑論》,對凈土法門講得非常恰當與精妙,故受到歷代祖師看重和推崇。正如成時法師在《凈土十要》中,對《十疑論》所讚歎的「此十問答,統凈宗一切疑問。振菩提大道之綱。斷疑生信,厥功最巨故。」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好好學習吧!

第一疑舍離眾生疑

問:諸佛菩薩以大悲為業,若欲救度眾生,只應願生三界,於五濁三途中救苦眾生,因何求生凈土,自安其身?舍離眾生,則是無大慈悲,專為自利,障菩提道。

答:「菩薩有二種,一者,久修行菩薩道,得無生忍者,實當所責。二者,未得已還,及初發心凡夫。凡夫菩薩者,要須常不離佛,忍力成就,方堪處三界內,於惡世中救苦眾生。

故《智度論》云:「具縛凡夫,有大悲心,願生惡世,救苦眾生者,無有是處。」何以故?惡世界,煩惱強,自無忍力,心隨境轉,聲色所縛,自墮三途,焉能救眾生?

假令得生人中,聖道難得。或因施戒修福,得生人中,得作國王大臣富貴自在。縱遇善知識,不肯信用。貪迷放逸,廣造眾罪,乘此惡業,一入三途,經無量劫,從地獄出,受貧賤身,若不逢善知識,還墮地獄。如此輪迴,至於今日,人人皆如是。此名難行道也。

故《維摩經》云: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諸疾人?

又《智度論》云:譬如二人各有親眷為水所溺,一人情急直入水救,為無方便力故彼此俱沒。一人有方便,往取船筏乘之救接,悉皆得脫水溺之難,新發意菩薩亦復如是,如是未得忍力,不能救眾生。為此常須近佛,得無生忍已,方能救眾生,如得船者。

又論雲,譬如嬰兒不得離母,若也離母,或墮坑井渴乳而死。又如鳥子翅羽未成,只得依樹傍枝不能遠去。翅翮成就,方能飛空自在無礙。

凡夫無力,唯得專念阿彌陀佛使成三昧。以業成故,臨終斂念得生決定不疑。見彌陀佛證無生忍已,還來三界乘無生忍船救苦眾生,廣施佛事任意自在。

故論云:「遊戲地獄,行者生彼國,得無生忍已,還入生死國,教化地獄救苦眾生。」

以是因緣求生凈土,願識其教。故《十住婆沙論》名易行道也。

【譯】

第一疑舍離眾生疑

問:諸佛菩薩都很慈悲,他們以大悲拔苦為業,時刻不停地救度眾生。若要救度眾生,應該在三界之內,在五濁三途中救拔苦難的眾生。為什麼卻要求生凈土,自安其身呢?離開眾生就無大慈悲心,專為自己的利益著想,就會障礙成佛的菩提道,這樣還能成佛嗎?

答:菩薩有二種:一種是修行很久、證得無生法忍的大菩薩,這樣的菩薩應當承擔起拯救苦難眾生的責任,如果離開苦難的眾生,可以受到指責。還有一種菩薩,是尚未證得無生忍及剛開始發菩提心的凡夫。這類凡夫菩薩要經常不離佛的身邊,等無生忍的力量成就之後,才有能力進入三界,在惡世中拯救苦難的眾生。

所以《大智度論》中說:被貪嗔痴煩惱束縛的眾生,就算有很大的慈悲心,想要在五濁惡世中救度苦難的眾生,是沒有什麼用處的。因為五濁惡世里煩惱的力量很強,如果沒有忍力的話,心就會隨著境界轉。被聲光色相一纏縛之後,自己就先墮落三惡道了,還有什麼能力可救眾生呢?

假使來世又生在人間,也不一定能遇到正法。或許因為布施持戒修得一些福報,因此生在人間當上國王大臣,而過著富貴自在的日子。縱然遇到善知識,也不肯相信了。這個時候就容易因貪慾而沈迷在放逸的享受里,於是就造了許多罪業。由於這些罪業,結果墮落三惡道里,經過無量劫的時間之後,才能再從地獄裡面出來。這時投胎人間得的是貧賤之身,若是又沒有遇到善知識的話,很可能又因為造罪而又墮落入地獄。我們每一個人,生生世世都是這樣輪迴不已一直到今天。這種能力不足的發大心修行法,叫做難行道,就是很難修成之道。

所以在《維摩詰經》中說:自己的疾病都不能救了,還能夠去救其他的病人嗎?

所以維摩經說:『自己病了都救不了自己,而』

《大智度論》中還講到:譬如有兩個人都有親屬掉入水中,其中一個情急之下直接入水相救,但因自己不會游泳,結果與親屬一起溺水而死。另一個人就較聰明,知道找船然後乘船去救自己的親屬,這樣兩個人都安然無恙。剛剛發菩提心的菩薩也是這樣,因為沒有成就無生忍,所以不能去救眾生。因此須要常常親近佛,待證到無生忍之後,才能廣救眾生,就像那個取船的人一樣。

《大智度論》又這樣講:譬如剛出生的嬰兒不能離開母親,若是離開了母親,就極有可能會因墮入坑或井中,不跌死淹死也會因沒有母乳吃而死。又如翅膀羽毛未長成的小鳥,就只能依靠樹枝,而不能去很遠的地方。待翅膀羽毛都長好,身體健壯之後才能在天空中自在遨遊。

我們凡夫無能為力,只能專念阿彌陀佛成就三昧,籍著念佛之因和堅定的往生願力,臨命終必能往生西方凈土。到了極樂世界待花開見到阿彌陀佛之後,修行成就,證無生法忍。再憑藉著無生忍的保航之船,來三界惡世救濟苦惱眾生,這樣就有大自在、大智慧、大能力來承擔如來家業,廣作救度苦難眾生的佛事。

所以《大智度論》說,大菩薩因為證得無生法忍,在地獄裡,其實是就像是在遊戲,可以自在出入生死國,到地獄裡教化眾生,使他們脫離苦海。

因為這個因緣,所以要求生凈土,願大家認清楚求生凈土的真正用意。所以《十住婆沙論》把求生凈土稱為易行道,也就是容易修成之道。

【講】

第一個疑問:舍離眾生疑

論中所有的問題都是智者大師代眾生問的。第一個疑問我們稱它為「舍離眾生疑」。我們求往生凈土,是不是心中舍離了眾生呢?這個疑惑一定要破除。我們先來看提問。

征問

【諸佛菩薩以大悲為業,若欲救度眾生,祗應願生三界,於五濁三途中,救苦眾生,因何求生凈土?自安其身,舍離眾生,則是無大慈悲,專為自利,障菩提道!】

智者大師認為第一個要破的疑惑,是舍離眾生疑。我們懂得一些基本教理的同修都知道,三世諸佛與菩薩,他們都是以大悲心為業用的。特別是要誓斷一切惡,菩薩剛開始在清凈自己身口意罪障的時候,他的所作所為和聲聞所修的差不多。

那怎麼判定他是聲聞還是菩薩呢?主要是看他的發心。聲聞是為了自身的安樂,所以要斷除煩惱,要出離三界。菩薩為了具備利益有情的大悲心,才去清凈身口意。三世諸佛菩薩,表現在外的身口意雖有不同,但是他們的內心,都是以大悲心為業用的。

菩薩既然具有大悲心,那就應該救度一切有情眾生。換句話說,我們學菩薩道就要生生世世留在三界,在這五濁惡世之中、在三惡道中,救拔這些苦惱而顛倒的眾生。菩薩道最具體的表現就是行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之四攝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同事。比如說有人沒有飯吃,你把東西送給他,這是布施。這還不夠,你還應做他的同伴。這些都應該有大悲心,如果離開了眾生,那怎麼攝受他們呢?怎麼教化他們呢?所以說四攝法當中的重心是同事。既然我們有大悲心,我們就應該陪隨著眾生,做他的父母、子女、兄弟、眷屬,這樣才有機會教化他。

為什麼身為一個菩薩,反而要離開眾生自己去求生凈土呢?這樣做,不也是只顧自身,而捨棄了這些在苦惱當中、在顛倒當中的眾生於不顧嗎?豈不是喪失了大悲心嗎?因為菩提心是行菩薩道的根本,我們的菩提心失掉了,那整個菩薩道都會失去。照這樣說要往生凈土,是不是有舍離眾生的問題呢?為了成辦自利的功德去求生凈土,那會障礙所求之無上菩提道的。所以,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現在我們看一下智者大師是怎麼回答的:

釋疑回答可分三段,我們先看第一段的總說:

【菩薩有二種:一者、久修行菩薩道,得無生忍者,實當所責。二者、未得已還,及初發心凡夫,凡夫菩薩者,要須常不離佛,忍力成就,方堪處三界內,於惡世中,救苦眾生。】

智者大師說菩薩的行為有二種。什麼叫菩薩呢?蕅益大師曾說過:悲智相應是菩提心。身為一個菩薩,內心當中要有二種想法:第一要上求佛道,第二要下化眾生,也就是他必需要有慈悲和智慧。到底是慈悲比較重要,還是智慧比較重要呢?那就要看他修行的程度。

久修行菩薩道的,他已經成就無生法忍,在他內心中我空、法空的智慧都已現前,早把心中的我愛、我執完全消滅。這樣的大菩薩,可以生生世世留在三界之中,陪伴眾生,度化眾生。如果他還想離開眾生,實當所責。

第二種,就是我們一般說的凡位菩薩,就是還沒有成就無生法忍的初心菩薩。凡位菩薩最大的問題,就是心中還有很多的無明妄想,這個無明妄想的根源,來於自我意識,就像我們在心中有一個自我。有自我就會和眾生產生對立,有我就有我相、人相。有我相、人相,就會習慣性的保護自己。在保護自己的時候,就會產生很多的煩惱。也就是說,我們雖然有大悲心,但是這個大悲心是建立在無明妄想的基礎上的,這時的大悲心,不可付諸行動。此時要做的不是去親近眾生,而是要去親近十方諸佛。也就是說,身為一個生死凡夫,心中還有很多很多的妄想,我們剛開始要做的不是下化眾生,剛開始要做的是上求佛道,我們要親近十方諸佛、聽聞正法,直到我們的忍力成就。到一定的時候我空、法空的智慧已經成就了,才能夠在三界火宅中、在五濁惡世中,救度眾生。

所以,初發心想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只是個開始,是發願。我們不要把發願跟實踐搞在一起。初心的菩薩叫發願,聖位的菩薩叫行動,這二個是有差別的。我們必須認清楚自己的身分!

實踐大悲心為什麼要有階位呢?以下就把這個道理詳細的加以說明,第二段當中有三小段,我們先看第一小段:

【故《智度論》云:具縛凡夫,有大悲心,願生惡世,救苦眾生者,無有是處。】

我們的心都被煩惱所系縛,所以說我們都是具縛的凡夫。我們為什麼被煩惱所系縛呢?煩惱要我們做什麼,我們沒有辦法去抗拒。我們凡夫的身口意都被煩惱所牽引,所以說是縛。雖然我們心中有要度化眾生的悲願,但是我們被煩惱所系縛,這樣的凡位菩薩,發願生生世世留在五濁惡世救度眾生是做不到的。這不是要不要的問題,這是能力的問題。

這裡引用龍樹菩薩的《智度論》來說明,但只是把結果講出來,並沒有說明理由。以下就講凡夫菩薩不能留在五濁惡世的理由。我們看第二段:

【何以故?惡世界,煩惱強,自無忍力,心隨境轉,聲色所縛。自墮三途,焉能救眾生!】

為什麼一個凡夫菩薩,不能生生世世在五濁惡世行菩薩道呢?先看外在的因緣:因為我們所處的環境是五濁惡世的世界。我們所面對的眾生,又都是煩惱特別剛強的眾生,都是在習慣性的控制下隨順情緒的人。

另外我們的內因也有問題,因為自己還沒有我空、法空的忍力。要度化的對方又是情緒化的,我們自己也情緒化,結果心隨境轉,聲色所縛。也就是說我們沒有我空、法空的智慧,我們就容易受到外在人事的干擾。那這個干擾就有二個結果:

第一,我們被這個雜染的因緣所干擾,就自墮三途,怎麼能救眾生!我們生生世世的流轉,如果哪一世中遇到惡因緣,我們就會心隨境轉,就造惡業了。

第二,即使能遇到好因緣,但這個好因緣不會持久。比如說,你來生到三界當中,你遇到的都是比較好的因緣,我們看會是什麼情況:

【假令得生人中,聖道難得。或因施戒修福,得生人中,得作國王、大臣,富貴自在。縱遇善知識,不肯信用,貪迷放逸,廣造眾罪。乘此惡業,一入三途,經無量劫;從地獄出,受貧賤身,若不逢善知識,還墮地獄。】

就是說我在三界當中,我也不一定會遇到怨家,有時候遇到的是好因緣?是的,我們看第二種情況。說你來生的時候,都是遇到一些清凈的好因緣、三寶的因緣;但是在人道當中,特別是末法時代,聖道難得。諸位可能會感覺得到,愈到末法時候,你修學聖道的機會愈難成就,如果你的學佛已有十年以上,就會有這種感覺。就是你剛學佛的時候,感覺修學聖道比較容易,愈到後來環境愈難滿足,不能修學聖道只好修些人天福報,因這個人天善福轉世生在人中。因為過去的善業,或者作大國王、大臣,或者作大富長者,富貴自在。在這樣一種國王權勢跟名利現前的時候,你遇到善知識的教化,就很難信受。一個人有了權位與財富,在福報現前的時候,就很容易產生貢高我慢,他的心被高慢心所蒙蔽時,對佛法就很難產生謙卑之心,也就不再信受奉行了。

不能信受佛法怎麼辦呢?

貪迷放逸,廣造眾罪。一個人不能隨順佛法的道理,只好隨順自己的感覺,跟著感覺走。跟著感覺走的結果,就是放逸。放逸的結果,就是廣造殺盜淫妄的罪業。這樣的惡業,就會使一個人墮入三惡道中,經過無量劫的時間,即使把罪業受完了,從刀山油鍋的地獄出來,得到人身,也是一個卑賤之身。假設在那個時候,還是不能遇到佛法,那又會繼續造業、墮落。所以說我們在三界當中,即使還有善業的力量,暫時不造罪業,但在福報現前的時候,也容易造罪。

【如此輪迴,至於今日,人人皆如是。此名難行道也。】

這就是在三界輪迴中,最大的一個悲哀。我們在過去的生命中,我們的歷史不斷的重複。什麼叫歷史?就是二種情況:第一,我們罪業起現行,在苦惱當中,一般有善根的人,在這個時候能起慚愧心,開始懺悔業障、積集資糧,這是第一種情況。

在懺悔業障、積集資糧,罪業消了以後,福報現前。於是又開始放逸,把福報享盡,開始苦惱。又一次起慚愧心、又開始懺悔業障、積集資糧。過了一段時間,福報現前,又開始迷失自己,又開始放逸。我們過去的人生就是這樣。哪一個人在富貴當中,能夠看得破的?很少!就是不斷的快樂痛苦、痛苦快樂,不斷的在那個地方流轉。這個就是諸佛菩薩,不想我們在三界流轉的原因。

「此名難行道」,意思就是說:發願在三界中修行,這是一條很難走的路。我們沒有這種能力,就不要發願來生還要來做人,還要來度眾生,要趕緊求往生凈土。要廣度眾生,待生到極樂世界之後再來也不遲。

為此,印光大師開示「念佛人不可求來生人天福報」。大師在《一函遍復》中說:「凡誦經、持咒,禮拜、懺悔,及救災、濟貧,種種慈善功德,皆須迴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來生人天福報,一有此心,便無往生之分。而生死未了,福愈大則業愈大,再一來生,難免墮於地獄、餓鬼、畜生、之三惡道中。若欲再復人身。再遇凈土即生了脫之法門,難如登天矣。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為人現生了生死的。若求來生人天福報,即是違背佛教。如將一顆舉世無價之寶珠,換取一根糖吃,豈不可惜。愚人念佛,不求生西方,求來生人天福報,與此無異」。

【故《維摩經》云: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諸疾人?】

所以《維摩詰經》說,你連自己的病都救不了,怎麼去救其他的病人呢?

【又《智度論》云:譬如二人各有親眷為水所溺,一人情急直入水救,為無方便力故,彼此俱沒。一人有方便,往取船筏,乘之救接,悉皆得脫水溺之難。】

又像《大智度論》說:譬如有二個人,他們都有親朋好友掉入水裡去了,其中一人因為情急,看到之後就一下子跳入水中,加上他自己又不會游泳,也沒有拿救生的器件,結果兩人都被淹死了。另外一個人就比較聰明些,他借了船隻,劃著船再去救他上來,這樣才能救人被水淹死之災難。這就是告訴我們:

【新發意菩薩亦復如是,如是未得忍力,不能救眾生。為此常須近佛,得無生忍已,方能救眾生,如得船者。】

初發心的菩薩也同樣如此,如還沒有得到不生不滅的忍力,就無法救度眾生。為此,我們必須跟佛學習,跟隨善知識學習,等到證得無生忍之後,才能去救度眾生,這好比我們有了船就不怕沉沒了。

【又論云:譬如嬰兒不得離母,若也離母,或墮坑井渴乳而死。】

又《大智度論》說:猶如新生嬰兒不能離開母親,他若是離開母親,就有可能墮入坑洞、古井,掉進裡面沒有奶吃就會死亡。這裡所說的「乳」是表法的,是法乳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初學佛的人,像嬰兒不能離開母親一樣,我們若是離開善知識,若是離開了佛法,那就會迷失,會繼續造惡業,迷迷糊糊地又在三惡道中流轉。

【又如鳥子翅羽未成,只得依樹傍枝,不能遠去。翅翮成就,方能飛空自在無礙。】

這段就是說小鳥的翅膀還未長硬,只能局限在樹木上,在各杈樹枝之間跳來跳去,不能飛得很遠。要待羽毛豐滿翅膀長齊全了,才可自在無礙地於空中飛行。小鳥不能離開母鳥,就好比我們初學佛的人,若是離開善知識,那就會走錯門路。

看下一段的總結:

【凡夫無力,唯得專念阿彌陀佛,使成三昧,以業成故,臨終斂念得生,決定不疑。見彌陀佛,證無生忍已,還來三界,乘無生忍船,救苦眾生,廣施佛事,任意自在。】

我們身為一個沒有般若智慧的凡位菩薩,初學佛人的責任,不是在三界之中度眾生,因為這個事情不是我們現在所能做的。我們現在該做的事是「唯得專念阿彌陀佛」,使令成就一心不亂,把今生剩餘的時間,好好的修持凈業,以便臨終時正念現前往生,親見阿彌陀佛,乃至親近十方諸佛,成就無生忍的聖道。到這個時候要度化眾生,就可乘無生忍之船再來三界。在這個生死大海當中,有了一艘船就不被生死大海所漂溺。到那時我們坐在船上,把這些過去有緣的,乃至無緣的眾生,全部救到船上,廣施佛事,任意自在。那時你就可用種種方便,想蓋一座佛寺弘揚佛法、蓋一個念佛堂帶人念佛,或廣作救災濟貧之事都會很方便。

這個地方,有很多人疑惑:我們內心當中有智慧跟慈悲,有時候這二個會產生矛盾,到底我們是智慧比較重要?還是慈悲比較重要?

你看我們在讀經典時,也是這個樣子。讀《法華經》時,佛陀告訴我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這個三界是一個大火坑,你在三界當中即使有一些美好的資具,但你還是沒有離開大火,會對三界害怕。但是讀《華嚴經》就不同了:「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菩提是在眾生當中成就,所以你不能舍離眾生。

所以有時候,我們智慧跟慈悲經常會有矛盾。龍樹菩薩在《智度論》上說:「菩薩道有二種:一者般若波羅蜜道,二者方便道。」就是說,如果你是初地之前的菩薩,要偏重般若道,般若道的重點是以智慧來引導慈悲,這個時候偏重智慧。初地以後的菩薩,以慈悲來引導智慧。這樣你就知道我們的心怎麼調和。

在清朝,有一個叫王鼎實的居士,這個公案是出自於《凈土三要》。王鼎實居士,他生長在一個士大夫的家庭,他的父親是做官的、他的祖父也做官,在這種士大夫的家族當中,也就苦讀聖賢之書。他十六歲的時候,參加一次重要的考試,他就離開家鄉,住在親戚家。這一次考試他考得非常好,張榜公布時榜上有名,十六歲就考上功名,這是很難得的。考上功名以後,他的親戚就為他辦一次宴會祝賀,大家一起喝酒非常的歡喜。到第二天,這個王居士就生病了,而且病得很重,他就把親戚叫過來說:我的生命要結束了,我夢到前生。我前生是一個鏡山寺的老和尚,我還是一個當執事的法師,我平常除了自己用功、拜佛以外,我對信眾也很慈悲,但是在我跟信眾的在互動當中,出現了問題,雖然我起了大悲心,但在大悲心裡有二種有漏的業力:第一,我看到那些考上功名的人做了官,很高興的回到寺廟來還願,我心生愛慕。第二,我看到那些有錢的富貴人家、那些員外,坐好車子、穿好衣服,他們來寺廟上香的時候,我也是心生愛慕。我的心有二種的愛慕,我今生是來酬償這個業力的,第一生先投生求取功名,第二生將要投生在富貴的家庭中。

在《凈土三要述義》後面,作者對這個王鼎實居士作一個評論說:一生的勤苦修學,只得二世的安樂,豈不哀哉!你看他一生的勤苦修學,結果因為心生愛慕,就流轉了。流轉以後,這二生的安樂福報享盡以後,後面就開始顛倒了,罪業就要起現行了。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在行菩薩道的時候,上求佛道跟下化眾生,凡位的菩薩要偏重在親近十方諸佛,剛開始不是要你去親近眾生。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往生凈土,心中沒有舍離眾生,只是把度化眾生的計劃往後些,這個地方要注意。

「凡夫無力,唯得專念阿彌陀佛使成三昧。」凡夫沒有這種能力來度眾生,所以必須專念阿彌陀佛,使成三昧。「三昧」就是正定,翻譯成我們漢語稱為正定。什麼叫做正定呢?就是定中有慧,慧中有定,定慧均等,名為三昧。我們現在三昧未成,則「修行盡分,度眾隨緣」就可以了。

「以業成故,臨命終斂念得生,決定不疑。」這幾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平時專念阿彌陀佛,使我們的定慧產生三昧,因為信願堅強,每天都能念佛,所以到臨命終時可收斂一切,念佛得生,對這絕對不要懷疑。

要修成念佛三昧,不管是事一心還是理一心,都是相當困難的,不是我們現在學佛的人可修的。處於目前快節奏生活中的同修,只要具足真信切願,時時不忘念佛,到臨終就可仗佛願力得生凈土。

廬山東林寺大安法師在講《彌陀經》時說:那麼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條件在什麼地方?

就是信願執持名號。信願執持名號,就是多善根、多福德、無上因緣。信、願、行三者當中,而且特別的注重信、願。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中談到:得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往生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淺深。那麼下面又有一段話——對前面那句判言的一種呼應、一種具體的展示。這段話給大家念一下。「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銀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修凈業者不可不知也。」信、願、行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信、願。我們了解這段話,對於破除我們很多不正解的見解具有重大的作用。因為我們一般人一上來就喜歡談功夫:「我通過念佛得到功夫成片,得到事一心,得到理一心。」都是談功夫,甚至:「我要伏滅煩惱,懺除業障,得開悟,得神通。」絕大多數人都是走向這個路向。走向這個路向都叫「以橫超法作豎出用」,把這個佛號作為功夫的實用去了,把這個名號的目的價值變成了一個手段、工具價值了。這完全不符合凈土宗的道理。所以一定要談信願,而且信願要像金剛般的堅固。你具足這個信願,臨終念十聲乃至一聲都能感通彌陀的大悲願力,決定得以往生。如果你沒有信願,縱然你把這個名號做功夫做到相當的程度——能夠把名號執持到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念念都是佛號,如銀牆鐵壁那樣的相似,這樣功夫做得好嘛——非常綿密,但是能不能往生呢?不能往生——「亦無得生之理」。因為你沒有信願,感通不了彌陀的願力。要知道你靠功夫是往生不了的。我們有什麼功夫?就是得到阿羅漢的功夫,你沒有信願也往生不了,更何況我們連得一個四禪八定——可能連得個初禪都很難得的末法眾生的根機。所以修凈土法門的人對這一點必須要了解,而且建立堅定的信心。在信願感通上解決橫超的問題,不是談功夫。你看第十八願告訴我們「乃至十聲」。「十聲」通平時,它對於我們的功夫沒有提任何要求,只要你具足「至心信樂、欲生我國」的心態。那麼這種願一旦產生之後,阿彌陀佛那種巨大的大悲願力的攝受力就能夠在我們身上產生作用。我們只要建立一個讓阿彌陀佛大願進入的條件就可以,不要我們施設任何的動作。

你看這個信不容易喲!信就是對不可思議的彌陀願力、對不可思議的彌陀名號的功德乃至於對不可思議的當下能念的心性的這種信心。你一定要建立!這就是難信之法——「一切世間難信之法」。你有這一念的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即得往生,住不退轉無上菩提——你就是生起這樣的信心一念,用這一念的功德。你看,信心功德很大的,信心雖然是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它超過有為的福德百千萬億倍!大家去看《法華經·分別功德品》,只要有一念相信釋迦牟尼佛壽命無量,不是成佛才幾十年,只要有這一念信心,他都能超過八十萬億那由他劫修前五度的功德的總和。現在我們很多人往往對信心的功德了解很少,好像覺得:「這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我要注意的就是功夫,就是事相上的東西。」實際上大乘經典圓頓教法非常重視信心的功德。凈土法門就是要從信心下手。這個信願問題解決了,你生死問題就解決了。信願問題解決不了,你就是一輩子做苦行,每天精進念佛,你也解決不了問題。所以它凈土法門難和易是非常奇特的。你說容易,很容易——易如反掌,你只要信願感通就成功了。你說它難,確實很難,那難於上青天。還就是在這種感應道交方面——我們眾生跟彌陀的互動方面,你能不能溝通上:你的「電阻」能不能撤掉,「電源」能不能過來,決定這個「光亮」能不能有。凈土經典都要講發菩提願為先決前提。其實,具足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願就等於發了菩薩的大願。厭離娑婆,就包含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欣求極樂,就包含著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那四宏誓願是大乘菩薩大願的核心,你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就包含在這個裡面。這就是發菩提心。

我們念佛在功夫上也一定要取法於上,爭取做到事一心不亂,爭取做到伏住煩惱,乃至滅除煩惱。取法於上,增上往生的品位。因為品位的高低全憑持名功夫的深淺嘛,我們還是要向上去要求。但是這裡要注意:不能把這個作為往生的最低條件。我們還要找到一個往生的底限在什麼地方。我們要向高限努力,同時我們要守住往生底限。往生的底限不一定需要事一心和理一心。你具足信願,散亂心也能往生。對這一點一定要非常明晰的了解。蕅益大師在其他的著述裡面都談到這一點。散亂心具足信願可以往生,只不過是下品往生而已。這樣我們心就比較踏實了。

要知道古代、過去是信願稱名萬修萬人去,現在仍然是信願持名萬修萬人去。乃至於未來到了刀兵劫的時候,佛法全都滅盡,留作《阿彌陀經》住世一百年的那麼一個最苦難的時候,你只要信願稱名,仍然還是萬修萬人去。彌陀的悲願就是這樣的不可思議。

因此我們就不要過多地從凡夫的角度,說我業障重無法往生,你為什麼不轉過來看,看看佛的同體大慈悲心,佛的大不可思議的威神願力。佛是要令我們一切眾生全都往生,不留下一個眾生。所以關注點一定要轉換,我們只要相信、願去,阿彌陀佛就有能力讓我們去。這是光明徹照十方願給我們的啟示。

現在我們看最後一段:

【故論云:『遊戲地獄,行者生彼國,得無生忍已,還入生死國,教化地獄救苦眾生。』以是因緣求生凈土,願識其教。故《十住婆沙論》名易行道也。】

所以《大智度論》這樣說:大菩薩因為已證得無生法忍,他想入地獄救度眾生,使地獄眾生脫離苦海,所以想入地獄就入地獄,想上來就能上來。因為他已經有神通三昧,所以能夠到地獄來去自如。我們希望像這許多有能力的大菩薩一樣,也能去地獄這個最苦的地方去救度眾生,故應先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待證悟無生法忍之後,再回到生死六道輪迴的三界中,去教化在地獄受苦的眾生,這不是更好嗎?因為我們將來也要去地獄教化受苦的眾生,所以要先求生凈土,希望大家都能認識到這個道理。故《十住婆沙論》把這個修行方法比較簡單,而比較容易得道的凈土法門,稱之為易行道。

下面,我們再把這節的「舍離眾生疑」,作個簡單的小結:

有人懷疑說:諸佛菩薩都是大慈大悲的,若是想救度眾生,就應該生生世世在三界,在這個五濁惡世中救度眾生。怎能自私自利念佛求生凈土,而舍離此界眾生於不顧呢?這樣只求自利,也太沒有慈悲心了,是會障礙菩提道的。

智者大師回答:菩薩有兩種:一種是久修菩薩才有能力在此度生。第二種就是初修或修行不夠的菩薩,修行不夠就會被慾望束縛,若遇不到善知識,就會繼續造業,會再次墮入地獄,所以這稱為難行道。易行道就是說好好念佛,求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之後,證得無生法忍,那時再回三界度化眾生,這樣就沒有障礙了!同樣是佛道,因為前者來生又有隔陰之迷,故比較困難;若是生到極樂世界證悟了,事情就好辦了。到因緣成熟時,再回來度眾生就有能力了。

第一個疑問解釋到此為止。

第二疑舍此求彼疑

問:諸法體空,本來無生,平等寂滅。今乃舍此,求彼生西方彌陀凈土,豈不乖理哉?又經云:「若求凈土,先凈其心,心凈故即佛土凈。」此云何通?

答:釋有二義,一者總答,二者別答。總答者,汝若言求生西方彌陀凈土,則是舍此求彼,不中理者。汝執住此,不求西方,則是舍彼著此,此還成病,不中理也。又轉計雲,我亦不求生彼,亦不求生此者。則斷滅見。

故《金剛般若經》云:「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菩提者,說諸法斷滅相。莫作是念,何以故?發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二別答者,夫不生不滅者,於生緣中,諸法和合,不守自性。求於生體,亦不可得此生。生時無所從來,故名不生。不滅者,諸法散時,不守自性,言我散滅。此散滅時,去無所至,故言不滅。非謂因緣生外,別有不生不滅。亦非不求生凈土,喚作無生。

為此《中論》偈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

又云:「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

又《維摩經》云:「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凈土教化諸群生。」

又云:「譬如有人,造立宮室。若依空地,隨意無礙。若依虛空,終不能成。」

諸佛說法,常依二諦。不壞假名,而說諸法實相,智者熾然求生凈土,達生體不可得,即是真無生,此謂心凈故即佛土凈。愚者為生所縛,聞生即作生解,聞無生即作無生解。不知生者即是無生,無生即是生,不達此理,橫相是非。瞠他求生凈土,幾許誤哉。此則是謗法罪人,邪見外道也。

【譯】

第二疑舍此求彼疑

問:諸法的本體是空的,本來就沒有生,是平等寂滅的。現在要捨棄這些,求生到西方阿彌陀佛的凈土去,難道不是與平等法相違背了嗎?而且經典上也說:「想要求凈土,先要清凈自己的心,心清凈了,佛土也就自然清凈了。」所以求生凈土又怎麼能說的通呢?

答:分兩方面來回答,一是總體的來答,一是分別的回答。

總答如下,你說求生西方彌陀凈土,就是舍娑婆世界而求西方凈土,與理不相合。那麼你執著住於這裡,而不求生西方凈土,則是舍西方凈土而執著於娑婆世界,這還是執著也是病,同樣與理不合。如果你又想說,那我就也不求生那兒,也不求住在這兒好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叫做斷滅見。

所以《金剛經》上,佛告訴須菩提說:「須菩提呀,你如果用這種念頭來發究竟菩提心的話,那就叫做斷滅相。你千萬不要這麼想,因為發菩提心的人,是不說斷滅之見的。」

別答如下,現在講不生不滅的意思,先講不生。在借著各種條件和合的緣起法中,不守清凈的自性而去求一個生的東西,而這個生的東西也不可得,所以方便稱為不生。其次講不滅,諸法的因緣散時,不能認識清凈自性,而妄說我散滅,其實這種所謂的散滅,並沒有一個真正去處,所以說是不滅。並非在因緣法外而有一個不生不滅。也不是不求生凈土,叫做無生。

因此《中觀論》有一首偈語說:「由因緣而出生之諸法,我說這就是所謂的空,也就是所謂的假名字,這一切就叫做中道法。」

《中觀論》又說:「諸法不是自己生出來的,也不是別人來替他生的,不是共同生也非自然生,故可知諸法根本就無生。」

《維摩詰所說經》中也講:「雖然知道諸佛國以及眾生本體都是空性的,但依然常修凈土來教化無量眾生。」

《維摩詰所說經》又說:「譬如有人要建造房屋,如果在地上的空曠之處建的話,就可以沒有障礙而隨自己的意思蓋。但如果要在虛空里建造房子的話,那肯定永遠也蓋不成。」

要知道諸佛的說法,經常是應用虛假的語言文字,來講述真諦與俗諦的道理,再從中透露出諸法實相的義理出來。大智慧的人欣然求生凈土,同時也知道生即是不生,本不可得,這是真正的無生,也就是所謂心清凈國土也就清凈。而愚痴的人,被生所束縛住,聽到生就認為真的有生這一回事,聽到別人講無生又落入了斷滅之意。不知道生與無生是一體二面,生即是無生,無生即是生;不通達此理,總是妄加猜測,於理體格格不入。反而瞠怪別人求生凈土。這種錯誤實在是太大了,這就是所謂的毀謗佛法的罪人,也就是邪知見的外道。

【講】

第二個疑問:舍此求彼疑

征問中的「此」指的是娑婆世界,「彼」指的是極樂世界,就是往生凈土,是棄捨娑婆,追求極樂,有所舍、有所求,因為這樣有人就產生了疑惑。我們來看一下第二個疑問:

征問

【諸法體空,本來無生,平等寂滅;今乃舍此求彼,生西方彌陀凈土,豈不乖理哉?又經云:若求凈土,先凈其心,心凈故即佛土凈。此云何通?】

前面是講到菩薩的智慧跟慈悲之間偏重的懷疑,這個地方是講理觀跟事修兩方面的懷疑。

我們先講理觀。一個菩薩入平等真如觀的時候,他看到整個生命的相狀是諸法體空,這個諸法包括十法界的染凈因果,造善得安樂的果報、造惡得痛苦的果報,當我們入真如觀的時候,這個本性是空寂的。什麼叫空寂呢?就是「本來無生,平等寂滅」,它的體性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所以在平等的空性當中,觀察這些染凈的因果,是沒有對立的。沒有好壞的對立、沒有快樂跟痛苦的對立,完全是一種平等的寂滅相。這就是說一個菩薩應該經常入平等觀才對,怎麼能夠舍離娑婆世界,而追求極樂世界,心中產生一種取捨之心呢?這種取捨之心,就背離了大乘平等不二的真如。就是以理來妨礙我們的事,這是第一。

第二,再引《維摩經》上所說:你想要求生凈土,應該怎麼做呢?先凈其心,因為只要心凈,當下就是清凈的國土。這個地方是唯心凈土跟西方凈土之間的差異,這個問有二段:第一,我們求生凈土,違背了平等不二的道理。第二,求生凈土,違背了唯心凈土的道理。這都是立足於理性的疑難。我們看智者大師是怎麼回答的:

【釋有二義:一者總答,二者別答。總答者,汝若言:求生西方彌陀凈土,則是舍此求彼,不中理者。汝執住此,不求西方,則是舍彼著此,此還成病,不中理也。】

回答分二方面:第一段,先作一個簡略的回答;第二段再詳細的回答。我們先看簡略的回答,這當中又有二段:第一先設問,先提出一個問。第二再正式的回答。

我們看問的地方:你前面說求生西方彌陀凈土,是舍此求彼,我們心中厭離娑婆、欣求極樂,有所厭離、有所欣求,這違背了二空平等之理。據此,我也可以不生執著,那就不求生凈土好了,但你也是舍離極樂,執著娑婆,這也是有所求、有所舍,也不合乎道理啊?

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前面的問題是慈悲跟智慧的調和,這個地方是理觀跟事修的配合。我們在行菩薩道的時候,你的目標跟過程不能混亂。你說:「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個叫做四弘誓願,這個叫做你的目標。但是在實踐的時候,你不可能眾生無邊誓願度,不可能,一般的總是先度有緣的眾生。所以說,你在修理觀的時候,觀察一切法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那是目標;但是你修行時怎麼能夠說不垢不凈呢?你修行是要斷除污垢、追求清凈,總是有所斷、有所追求的啊!只要落入修行,一定是對立法,這在天台宗叫對治悉檀。在打坐的時候,入真如觀,那是不能有對立的,內心是平等的,那是一種目標、那是一個意境,是最後的一個目標。但是在修的過程中,不能說不垢不凈,如不加分別那你怎麼持戒呢?你持戒時就要判定這個是過失相、那個是功德相,過失相要盡量減少,功德相要盡量增加,這就是有所斷、有所修了。

我們可以這樣說,你從痛苦的此岸到安樂的彼岸要坐船。但是你坐這艘船到達目的地之後,這艘船就用不著了。在航行過程中如果沒有這艘船,你就到不了彼岸,雖然船不是彼岸,但是船能夠引導我們到彼岸。坐船是過程,到了彼岸就不需要船了,這個彼岸就是理觀,所要到達的目的地。雖然我持戒、我斷惡修善,但是我很清楚,我真正的目標是離開斷惡修善,但是我現在必須要斷惡修善。

所以我希望大家,目標跟過程不要混為一談,不要用理體來妨礙事修。

下面幾句是說明剛才所講之理的,我們不再分析了。

【又轉計云:我亦不求生彼,亦不求生此者。則斷滅見。故《金剛般若經》云:「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菩提者,說諸法斷滅相。莫作是念,何以故?發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前面的疑惑是講到菩薩慈悲跟智慧的問題,這個地方的疑惑,是講到菩薩在修行當中,理觀跟事修相互衝突的問題。

這個地方的大意是說:我們在修理觀的時候是平等的,當我們觀察我空、法空真理的時候,我們思惟「心空如太空,豁然無可觸,一真法界中,寂照常安住」。所以我們在修空觀的時候,是進入到一真法界,也就是說我們從一種對立的法界,回歸到一個一分法的平等法界,在這個法界當中,沒有娑婆世界可以厭離,也沒極樂世界好追求,也沒持戒跟不持戒的問題,這種對立的問題通通沒有,那是我們進入三昧的時候。

但是,當我們從真如三昧出來的時候,我們又回到一個二分法的法界,持戒跟破戒的對立,娑婆世界跟極樂世界的對立,這個時候就要善知取捨。所以我們不要用修觀的意境,來混濫現實的生活,理觀跟事修是不能混為一談的。你進入理觀的時候,那個法界是平等的。你從理觀出來的時候,現實是一個對立的世界。所以你要把理跟事搞清楚。

我們看第二個別答,別答當中分成三小段,我們先看第一小段:

【二別答者,夫不生不滅者:於生緣中,諸法和合,不守自性,求於生體,亦不可得!】我們在修平等的真如觀時,我們會從一個對立的世界,進入到不生不滅的世界。「不生不滅」是二句話:不生是一句話,不滅又是一句話。一般來說,我們經常活在生,存在。滅,不存在。這個東西存在了、這個東西不存在了,你的生命體存在、你的生命體不存在,什麼東西都是存在跟不存在的對立。那你入了真如觀的時候,你是存在也不可得、不存在也不可得。這個意思就是說,這個不生不滅的道理,是從哪裡去體驗的呢?就是在這個生滅因緣當中,你看到一切法因緣的和合,它這個時候就不能守在自性空的真理上,就顯現出如夢如幻的現象。雖然有它現象的作用,但是它自性的本體是不可得的,所以這個空性是從緣起當中觀空的,不能說離開緣起觀空。

生也沒有真正的生,滅也沒有真正的滅,所謂的生是因緣生,滅也是因緣滅,從本性來說它是不可得,這個道理就叫做不生不滅。

【此生生時,無所從來,故名不生;不滅者,諸法散時,不守自性,言我散滅,此散滅時,去無所至,故言不滅。】

我們講不生不滅這個道理,我們要先看事相,就是你要了解不生不滅,你就要了解什麼是生,什麼是滅。「不生不滅」在佛經上最不容易了解,宇宙間一切一切連我的思想五蘊等等,都是不生不滅的。因為一切是:

(一)不自生,如一塊布它不能自己生成布,是無自性的,須賴眾緣和合而生。

(二)不他生,不是單靠他緣,還不能離我這個布,所以也不是他生。

(三)是共生嗎?不!也不是共生,因為兩面都是緣生,兩無實體,只是一個偶合,所以也不是共生。

(四)不無因生,現在的假相,似乎是生,但必由因成果;沒有可以成布的因,就沒有成布的果。

以此類推,一切一切是不生的,現在雖有相,終是生而不生的。既不生,即不滅。但現在的假相,卻有個假滅,只是不自滅,如布燒成灰,布不能自燒。不他滅,雖有火燒,終不能離開布。不共滅,不無因滅,都是一個理,可以推想得到的。

我們先看什麼是生?

「此生生時,無所從來,故名不生。」當我們聽到敲磬的聲音時,大家就會感覺到聲音的存在,就是有聲音生起來。那為什麼會有聲音呢?這就是諸法和合,因為有這個磬,有可敲的磬槌,然後有人在敲這個磬,三者和合時,這個聲音就突然間生起,本無今有地顯現出來。但是這個生,你怎麼說它是生即無生呢?因為它無真實的自體,如果沒有因緣的和合它就沒有。無所從來,聲音還沒有出來之前,它在哪裡?找不到。既然它沒有一個來處,所以它是無生,它是自性空。

什麼叫不滅呢?

「諸法散時,不守自性,言我散滅,此散滅時,去無所至,故言不滅。」你現在去聽磬的聲音,已消失掉了。那你說磬的聲音,剛剛還在啊?現在這個聲音跑到哪裡去了呢?找不到了。去無所至,所以我們講不滅。也就是說,生只是一個因緣的和合相,我們稱之為生;所謂的滅是因緣的破壞相,我們叫它滅:從本性來說,沒有真實的生、也沒有真實的滅可得。因為它都是一個因緣相,因緣的和合,我們稱它為生;因緣的壞滅,我們把它叫做滅。就是這個生滅的相,它是自性空的,所以安立做不生不滅,我們不能離開因緣所生法來談真理,真理是約因緣所生法而來的。

以下第三段就簡別過非:

【非謂因緣生外,別有不生不滅;亦非不求生凈土,喚作無生。《維摩經》云: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凈土,教化諸群生。】

所以我們在修空觀的時候,要切記不要離開因緣所生法,而另外追求一個不生不滅的理體,就是你把因緣所生法跟真理切開來,這樣是不對的。因為這個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二個是分不開的,一個是約諸法的本體,一個是約諸法的作用,所以不是說不求生凈土就叫作無生。不求生凈土,而在娑婆世界,也是一個執著。故說求生凈土是執著的話,那在娑婆世界也同樣是執著!

所以《維摩經》上說:菩薩觀一切法空的時候,是看到清凈國土是空,眾生雜染的國土也是空,雖然看到諸佛的國土跟眾生的國土都是自性空;但是從因緣上,也不妨礙菩薩廣修凈土,成就自力的功德,廣泛的度化眾生,成就利他的功德。觀一切法空,但是不妨礙它的作用。你不妨觀娑婆世界是空,也不妨觀察極樂世界是自性空,但是你照樣求生凈土。為什麼?因為諸法皆空,因果不空、作用不空,作用是不能講空的。你一個人空掉因緣、空掉作用,那是斷滅空,你空只能空掉它的自體。

我們要把空跟有分開來看,比如說你拜佛,你在拜佛的過程當中,身業的禮拜、口業的讚歎、意業的歸依,身口意這樣的造作,它是不是生滅變異的?你也可以說拜佛的本性是空,因為它是生滅法,你看你拜完佛以後,那個拜佛跑到哪裡去了?找不到,那個影像找不到。但是這個拜佛,在你的生命當中,累積了一種功能、一種潛伏的功能,那個功能不能講空,它會引導你的生命趨向安樂的果報,這種潛伏的功能你不能講空。比如說你造了殺業,你殺死一隻螞蟻,你在殺的過程當中,是生滅法,剎那剎那生滅。但是你造完以後,累積在你心中的那個功能是不空的。所以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諸法皆空,因果不空,這個地方你要清楚,你不能以理礙事。所以,菩薩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菩薩也知道凈土是自性空、娑婆世界也是自性空,但是他還是熾然的求生凈土、熾然的廣度眾生,這二個沒有障礙的,理不障礙事,事也不障礙理。這個地方說明往生凈土,是不違背二空真如之理的,因為一個是理、一個是事,這二個是沒有衝突的,同修們要好好體會。

下一段就說明唯心凈土的問題,這當中有三小段,我們先看第一小段:

【諸佛說法,常依二諦,不壞假名,而說諸法實相。】

這個地方是一個簡略的說明。說佛陀在解釋生命現象的時候,他把生命分成二部分:一個是講真諦,一個是講俗諦。佛陀在解釋生命的時候,往往是把生命分成一個是體性,一個是作用。所以我們在講體性的時候,要怎麼講呢?要不壞假名,而說二空之相。你說一切法空,但是在空中,你不能違背它的假名、假相、假用,這個因果是不空的,這樣的空才是真實的空,空不能破壞因果的作用,就是你這個真諦不能破壞俗諦,這個真諦才是真的真諦。

我們知道這個道理,就可以看下一段,第二段就說明什麼叫唯心凈土的道理:

【智者熾然求生凈土,達生體不可得,即是真無生,此謂心凈故,即佛土凈。愚者,為生所縛,聞生即作生解,聞無生即作無生解,不知生者即是無生,無生即是生。】

從二諦圓融的角度,什麼叫做唯心凈土呢?說一個真實通達空性的人,他的心情是熾然的求生凈土,他明明知道娑婆世界是空,但是他非常的厭惡娑婆世界。為什麼呢?雖然生體不可得,但是娑婆世界所帶動的這些雜染的作用,這一部分是不空的,這樣才是真正的無生。

所以說,心凈故即佛土凈,這句話是說心凈則佛土凈。你想到清凈的國土去,你一定要凈化你的內心,你想要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不是你佛號念得很多就能感應道交,你的內心還有一大堆顛倒、妄想,那怎麼求生凈土呢?佛陀的心是清凈的,我們的心是顛倒的,這二個怎麼能夠感應在一起呢?本質不一樣嘛!所以,往生凈土,一定要正念分明。

我們不要求你的業跟佛陀的業完全一樣,這是強人所難,因為佛陀修了三大阿僧祇劫,我們才修多久!所以往生凈土,我們不強調業相同,但是強調你的念頭跟佛陀的念要相隨順!比如說心心相印,那你們二個本質不相應,還能夠心心相印嗎?你的心是雜染的、顛顛倒倒的,佛陀是清凈的,這二個怎麼相應呢?所以說你一定要心凈,你才能夠正念分明、才能夠感招阿彌陀佛的本願攝受,所以求生凈土。所以心凈故即佛土凈,是告訴我們一個莫向外求的道理。

莫向外求不是叫你不求,而是它告訴我們要去求,是向內去栽培你的信願行,不要一天到晚做一些表面的工作。所以唯心凈土的意思,不是叫你不求生凈土,而是告訴你不要向外去追求,凈土在你的內心,你要把你心中的信、願、持名栽培好,你自然會得到感應道交,所以我們要知道唯心凈土的意思,就是要你莫向外求。

下面簡別過非。一個愚痴的人,為生所縛,聞生即作生解,有些人講求生凈土,就對因緣所生法產生執著了,聞生,看到因緣法就向外追求,這個人是執有。這個人會求生凈土,一般都是向外追求的,佛號會念得很多,但是心中的煩惱顛倒,從來不對治,還是心作佛、是心是心隨妄轉,他以為把佛號累積起來,就可以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了,這就錯了。

執著空性的人說:哦,莫向外求,那我什麼都不求了。那這樣子也不對,它沒有告訴你不求,它告訴你莫向外求,所以執著空的人,就什麼都不求。那這二個都偏一邊了,所以不知道生者即是無生,無生即是生。佛陀講緣起,是因為它性空,所以緣起。佛陀說性空,因為它性空,所以生命有無量的可能性,所以這個空跟有是一體的兩面。

這一段是簡別過非,第三段就說明邪見產生的過失。

【不達此理,橫相是非,嗔他求生凈土,幾許誤哉!此則是謗法罪人,邪見外道也!】

我們一個修大乘佛法的人,不能把理觀跟事修加以調和,只是一味的執著空性,來否定事相上的對治,這樣子就錯亂整個四聖法界的清凈緣起,看到別人求生凈土加以譏嫌,這樣的過失結果變成謗法罪人,因為你辜負了阿彌陀佛依止大悲心,創造凈土的一片苦心,你也喪失讓眾生得度的一個好因緣,這樣就成了邪見外道,自誤並誤人了!

如果有人受持《法華經》,就會對《法華經》裡面的「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印象很深。我們都喜歡真實相,但是你不能忽略了方便門。所以你看《法華經》二十八品,智者大師親口說:《法華經》最重要的是《方便品》。他說:沒有《方便品》,所有的開權顯實通通沒有意義。

《方便品》當中廣說整個修學的方便,其中有一句話講得最感動:「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你看這個佛法的方便!一個人,他一生從來沒有學佛,他經過一間寺廟,他還是散散亂亂的,他看到佛塔的莊嚴、看到佛像的莊嚴,合掌、稱一聲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他未來就會因為跟三寶結過緣,生生世世生長在有三寶的地方,然後受持三歸五戒,然後受持菩薩戒,然後修習空觀、或者念佛到凈土去,最後成佛。你今天看到他成佛,當初他為什麼成佛?他剛開始就是因為來到寺廟,看到佛像合掌。所以,你說他沒有這個過程,他會有這個結果嗎?所以智者大師說:我們不要老是在那邊講真實相,重點是能夠掌握一個殊勝的方便門!你沒有掌握方便門,你根本沒有辦法進入真實相。

我們凈土宗的初祖慧遠大師,他在廬山東林寺做住持的時候,有一天他在大殿經行,有一個讀書人,這個讀書人是飽讀聖賢之書,在儒家是相當有名的讀書人,他來到寺廟大殿,古時候的讀書人他也讀佛法、看禪宗的語錄,非常驕慢。他看到慧遠大師說:佛門講諸法皆空,你們安立這些佛像幹什麼?慧遠大師說:沒有這些佛像,你就沒有辦法悟入空性;沒有住持三寶,你就沒有辦法進入到理體三寶。

慧遠大師這句話,剛好跟《法華經》的開方便門,示真實相相符合。

凈土宗十二祖徹悟大師,從小聰明好學,二十二歲時生了一場大病,他感到世間無常,覺得追求功名富貴沒有意思,因為病的因緣就出家了。出家以後,這位法師不得了,他宗乘教義兩融通,宗門當中,他廣泛的參訪臨濟宗的大師。教門當中,他通達唯識、天台、楞嚴、法華。在他四十歲左右,他的師父(他的師父是臨濟宗的大師)往生了,就把寺廟交給他做住持。他在將近五十歲的時候,遇到了凈土法門,他除了自己念佛以外,還帶了很多的弟子念佛,最後他決定要離開臨濟宗的道場。他離開的時候,他的師兄弟不滿地說:「師兄啊,當初師父把這個禪宗的法脈交給你,你要弘揚禪宗啊,你現在要離開這個地方,那我問一個問題,你能回答,我就讓你離開。」他師兄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娑婆世界是夢幻泡影,極樂世界也夢幻泡影,那你有什麼好取捨的?你離開娑婆世界也是夢幻泡影,極樂世界也是夢幻泡影,那你為什麼要舍此求彼呢?」

徹悟祖師說:「是的,這二個生命體都沒有離開無明妄想,都是活在妄想當中,但是這二個夢是不一樣的。」他說:「極樂世界是好夢、娑婆世界是一場惡夢,極樂世界是醒夢、娑婆世界是添夢。說你現在求生凈土,另外一個不求生凈土,二個人經過了一千年的時間──二個人都在做夢,是的;但是這二個夢產生的作用,是不同的。一個人在極樂世界的一千年當中,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他的夢都是安樂的夢境;你在娑婆世界的夢境都是痛苦的,這是第一個。第二個,他在極樂世界所做的夢,他夢境出現的都是諸佛菩薩,它有醒夢的作用、有對治夢的作用;你在娑婆世界做的夢,都是跟那些苦惱的眾生,愛憎取捨、恩恩怨怨,不是報恩就是報怨,報恩的讓你產生貪愛、報怨的讓你產生嗔恨,結果你在三界當中輪迴,愈輪迴愈糊塗了。同樣的是如夢如幻,但是這二個夢幻產生的作用是不一樣的。」

我希望同修們修學佛法,不要忽略了作用,我剛剛講到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方便門雖然不是真實相,但是你捨棄了方便門,你進不了真實相,這個就是為什麼要舍此求彼的原因。因為極樂世界跟娑婆世界這二個因緣法,對我們產生的引導作用是不同的。

上面所講的是破除第二個疑惑,理跟事。從理來說,極樂世界跟娑婆世界理體是沒有差別的。但從事相上來說,這二個國土,對我們產生的染凈、苦樂的作用,則是千差萬別。

第三疑偏念一佛疑

問:十方諸佛,一切凈土,法性平等,功德亦等。行者普念一切功德,生一切凈土。今乃偏求一佛凈土,與平等性乖,云何生凈土?

答:一切諸佛土,實皆平等。但眾生根鈍,濁亂者多,若不專系一心一境,三昧難成。專念阿彌陀佛,即是一相三昧。以心專至,得生彼國。

如隨願往生經雲,普廣菩薩問佛:「十方悉有凈土,世尊何故偏贊西方彌陀凈土,專遣往生?」

佛告普廣:「閻浮提眾生,心多濁亂,為此偏贊西方一佛凈土。使諸眾生,專心一境,即易得往生。若總念一切佛者,念佛境寬,則心散漫,三昧難成,故不得往生。」

「又求一佛功德,與一切佛功德無異,以同一佛法性故。為此念阿彌陀佛,即念一切佛。生一凈土,即生一切凈土。」

故華嚴經云:「一切諸佛身,即是一佛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

又云:「譬如凈滿月,普應一切水。影像雖無量,本月未曾二。如是無礙智,成就等正覺。應現一切剎,佛身無有二。」

智者以譬喻得解,智者若能達一切月影即一月影,一月影即一切月影。月影無二,故一佛即一切佛,一切佛即一佛。法身無二,故熾然念一佛時,即是念一切佛也。

【譯】

第三疑偏念一佛疑

問:十方諸佛國土的法性都是平等的,功德也完全相同;修行人應該普念一切功德,生一切凈土,為什麼這時卻要偏偏指歸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凈土?這樣不就與平等的本性互相違背了嗎?這樣又如何往生凈土呢?

答:一切佛土,在理體上確實完全平等,但是由於眾生的根器鈍,內心混濁雜亂的人多。如果不專心只放在一件事物上的話,三昧是很難修得成的。專心念阿彌陀佛,就是修一相三昧。因為心念專致,所以能夠往生西方凈土。

猶如在《隨願往生經》中,普廣菩薩問佛說:「十方世界都有凈土,世尊為什麼偏偏要讚歎西方阿彌陀佛的凈土,讓眾生往生那裡呢?」

佛回答普廣菩薩說:「閻浮提的眾生,大部分人的心都很煩燥雜亂,所以偏愛讚歎西方彌陀這一凈土,讓眾生能專心於一點上,這樣就容易往生,若是念一切佛,念的佛太多,則心散漫,難以成就三昧,所以不能往生。」

「並且求一佛的功德與求一切佛的功德是完全一樣的。因為佛的法性是完全平等的。所以專念阿彌陀佛即是念一切佛,生西方凈土也就是生一切凈土。」

《華嚴經》中說:「十方三世一切佛身是同一佛法身,都是同一心,具足完全相同的智慧,其無邊的力量也是一樣的。

《華嚴經》中還講:「譬如一個圓滿的月亮,一切水中都映現它的影子,影子雖然有無量無邊,但其根本的月亮還是一個。如是的無礙智慧,成就佛的清凈法身,應現於一切剎土,而佛身卻根本無二的。」

有智慧的人,可以從譬喻里獲得解悟。如果能夠了解一切的月影,就是一個月亮之所現,一個月亮,就是一切的月影源頭,因此月亮和月影是無二無別的。那麼,一尊佛就是一切的佛,一切的佛也就是一尊佛的道理就能夠明白,因為法身無二無別故。所以,精進專心念一尊佛時,也就是精進專心在念一切的佛。

【講】

第三個疑問:偏念一佛疑

通過上面兩個疑問的解釋,現在想同修們已知道求生凈土,對於我們的修行確實很重要。但十方凈土很多,我為什麼一定要選擇西方凈土呢?十方諸佛也太多了,我們為什麼要單念阿彌陀佛呢?為什麼要偏念一佛?我們還是看智者大師是怎麼說的吧。

征問

【十方諸佛,一切凈土,法性平等,功德亦等。行者普念一切功德,生一切凈土。今乃偏求一佛凈土,與平等性乖,云何生凈土?】

凈土對一個凡位的菩薩來說是太重要了,我們從前面的學習,見佛聞法、親近善知識,對我們的確是很重要。照這樣來講,十方諸佛都有一顆清凈的心,依止大悲願力所創造的國土,也有很多很多,這麼多的凈土它的法性都是平等的,它對我們產生滅惡生善的引導也沒有差別。我們看阿閦佛凈土也很好、藥師佛的凈土也很好,我們只要到那個地方去,都能夠使我們滅惡生善,這個功德都是一樣的。換句話說,我們修行者在因地時,應該憶念一切諸佛的功德,這樣到果地的時候,才能夠普遍的受生在一切佛的凈土,這樣的功德才能圓滿。故說因地念一切佛,在果地生一切凈土,這剛好跟佛陀的功德圓滿相隨順。那麼,現在西方凈土的傳承,卻是要我們偏念一尊佛、偏生一佛凈土,感覺上跟平等的法性好像有違背,這樣怎麼能夠生凈土呢?我們看大師的釋疑:

釋疑

【一切諸佛土,實皆平等;但眾生根鈍,濁亂者多,若不專系一心一境,三昧難成;專念阿彌陀佛,即是一相三昧,以心專至,得生彼國。】

我們來看一下,大師對為什麼要偏念一佛的解釋:這段釋疑還可分三小段:第一是約能念的心,約我們眾生能念的心來解釋。第二約所念的佛,所念的佛有差異。第三小段作一總結。

從能念的心這方面來講:從理論上說,一切諸佛的國土,都是從法身所變現的。既然都是法身所變現,它當然都是平等的。但是從眾生的心念來說,這個地方就有問題了,因為我們眾生的根機愚鈍。什麼叫根機愚鈍呢?簡單的說,就是濁亂者多,就是我們內心不是污濁就是散亂,污濁指的是貪嗔的煩惱,散亂指的是胡思亂想。眾生本身有這個濁亂的心,於是障礙就很多。如果在因地的時候,不能夠攝心專註在單一的所緣境上,今天念阿彌陀佛、明天念藥師佛、後天念普光佛,那麼你本身這個心就很難專註,經常被濁亂心所干擾,這個所緣的境又不斷的變化,結果就很難達到一心不亂。

所以諸佛菩薩、很多祖師大德都告訴我們:叫我們專念阿彌陀佛,這樣修叫修一相三昧。一相三昧的意思就是說,它整個修行理論的基礎,就是以一念來抵萬念。你有很多很多的妄想,但是你就根據一個法、一個念頭來對治就好。

我們一般來說,多貪眾生不凈觀、多嗔眾生慈悲觀,每一個法有它的對治。但是凈土法門這個一相三昧,就是不管遇到什麼障礙,統統歸依阿彌陀佛,這一個以一念來抵萬念的法門。它的特點是容易專註,容易專註就容易成就一心不亂,就容易與阿彌陀佛感應道交,而得生彼國。也就是說,我們能念的心很濁亂,如廣念一切佛,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不如專心念一尊佛,如此則因一心歸命而快速成功。

我們講一個實際的公案來說明,這個公案是出至於《念佛法要》,在清朝有一個居士叫錢翼山,這個錢翼山居士,他在城裡面開一間酒店,賣酒也賣肉,天天殺雞殺鴨,由於生意做得很好,所以毀了很多眾生的生命。後來他接觸到佛法,並開始念佛,就感到殺生不好,不再經營酒店而改行,一面還很虔誠地念佛。念了幾年以後,突然間他最小的兒子死掉了,有人就譏笑說:你說造殺業不好,我們看你造殺業時倒沒事,可現在你念佛兒子也念死了,這個世間上哪有什麼感應、哪有什麼佛菩薩啊!這位錢居士仍處之泰然,完全不為逆境所動,照樣一心歸命阿彌陀佛。到了第二年,他的太太也死掉了,雖然對他有打擊,但他對佛號的所緣境,照樣的歸依,念佛如故。到了第三年,他自己得病還吐血,可能是內出血吐血,可他念佛更加的虔誠、更加的專註。在他臨終之前,神識昏昧業障現前。他本來想燃指供佛,以消自己的業障。但在旁邊助念的善知識勸說:業障現前,這個不是色身有問題,是你心中有殺生罪業,你不如把燃指供佛的心,轉向好好的懺悔、發願更實際。他就聽善知識的話,他在念佛之餘,心中又是懺悔、又是發願。於是他神識昏昧的情況,就慢慢的消失。後來他在大家的助念當中,突然間打睜眼睛說:「我已游凈土,見無數蓮花,我坐其中,樂不可言!」

他說我在念佛當中,已經神遊凈土,我現在這個身體在這個地方,我的神識已經神遊凈土,而且看到蓮華了。諸位要知道,臨命終的時候,看到佛陀的正報、看到凈土的依報,特別是看到蓮花,這都是往生的瑞相,而且他發現自己在蓮花當中,而且樂不可言,結果就往生了。

我們看這位錢居士是一個濁亂眾生,他一生當中還造了很多的殺業,中年以後才開始念佛,如果他心不專一,今天念阿彌陀佛、明天念觀世音菩薩、後天念地藏王菩薩,今生肯定不會成就了。他為什麼成功?就是他專一,他願意把他剩餘的精神、體力,專註在一句佛號上,所以他冤業消除,成功往生了。

所以為什麼要「專念阿彌陀佛?」從能念的心來說,是容易成就一心不亂,而成就一心不亂,是臨終跟阿彌陀佛感應的一個重要條件。如果這個所歸依的境經常變換,今天一個、明天一個、後天又一個,這樣腳踏多條船,肯定會一事無成!所以,約著能念的心,容易成就一心不亂,這是第一個方面。

當然,約所念的佛也有不同,佛陀在《法華經》中講到一個偈頌:「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釋迦牟尼佛依止大智慧的光明,觀察我們三界流轉的相狀,他說:在三界流轉的眾生,就好像是一個人住在一間起火燃燒的房子中一樣。在這一期的生命當中,我們不可避免的,會遭遇到很多的痛苦,以及修行上的障礙。所以,基於離開痛苦和障礙的理由,幾乎所有的凡位菩薩,在修習成佛的過程當中,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先離開三界,把出離三界火宅當做第一個目標。

談到離開三界,我們修行的方法有二種的差別:第一個是聖道法門,第二個是凈土法門。這二個法門最大的差別,就是難跟易的差別。如果我們今天選擇聖道法門,它的修學重點在於斷惑證真,我們要斷除無始的煩惱跟罪業,要證得二空的真如之理,那這個過程,肯定會遇到很多的障礙,成功率也太低了。所以三世諸佛菩薩的法語,還有歷代許多祖師大德的開示,都不讓我們走這個自力的修行方式。

第二個法門,就是我們說的凈土法門,凈土法門修學的宗要在於感應道交,就是我們凡夫一念歸依的心情,跟三世諸佛本願的功德,二個能夠心心相應、感應道交。這種感應道交的修學方法,相對於前面的聖道門,可以說來得更加的容易。所以,不管是佛陀、不管是歷代祖師,對這個法門都是鼓勵並且讚歎有加。

當我們覺得離開三界火宅,是我們學佛修行的第一個目標後,接下來是要選擇凈土法門,因為這是成功率比較高的修學方式。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凈土的念佛,到底我是應該專心的念一尊佛,還是廣念許多尊佛?哪一種效果更大?這是我們今天所討論的「偏念一佛疑」。

我們現在知道在三界流轉,這地方的障礙實在太多了,我們要到凈土去就應該念佛,那怎麼念才比較恰當呢?是應該念一尊佛,還是要念許多佛呢?大師回答的大意是說,如果你廣泛的念許多許多的佛,你今天念普光佛、明天專心的念普明佛、後天專心的念藥師佛,每一天都換一尊佛,到最後的結果還是心思散亂,「三昧難成」,很難產生感應的力量。所以,從能念的心,你應該修「一相三昧」,你今天念這尊佛、你明天還是念這尊佛、後天還是念同樣這尊佛,這樣就容易成功,這是約著能念的心來說明。以下我們約所念的佛,來說明這二者之間的差異。

在這當中我們又可分成二小段:第一小段先發明正義,第二段再引經證明。先看第一小段:又求一佛功德,與一切佛功德無異,以同一佛法性故。為此念阿彌陀佛,即念一切佛。生一凈土,即生一切凈土。這個地方是約所念的佛來分別,到底念一尊佛比較好,還是念多佛比較好呢?

這個地方是說,剛開始只要念一尊佛就好,比如說念阿彌陀佛這一尊佛,剛開始是得到一尊佛的本願加持力,因沒有念別尊佛,其他的佛當然與此無關。但是最後的結果,當你成就三昧以後,你就可以同時得到一切佛的加持。就是說你剛開始只是念阿彌陀佛,但是到成就念佛三昧的時候,真正得到佛的根本時,是一切佛的加持。我剛開始是念一尊佛,為什麼到最後會得到一切佛的加持呢?它的理由是「以同一佛法性故」。因每一尊佛的本願不一樣,所以每一尊佛的作用也不一樣。比如普光佛有普光佛的本願,普明佛有普明佛的本願,但是他們的根本是同一個真如法性的,所以剛開始從一個門進去,不管是哪一個門進去,到最後的根本都是一樣的。就是因為三世諸佛的作用雖然是不同的,但是他們的體性、根本都是沒有差別的。

從這個道理看就可以知道,你剛開始是念阿彌陀佛,得到阿彌陀佛單一本願的加持,但是最後的結果,是成就一切佛的加持。那麼剛開始是生於一個凈土,但是當你到西方凈土以後,同時也可以到達一切凈土。就是剛開始時是專一的、成就一佛所給予的功德,但是成就這一功德以後,其他的功德也會同時具足。

這個道理,有沒有經典的根據呢?以下就引經來證明這個理論的依據,我們看論文:

【故《華嚴經》云:一切諸佛身,即是一佛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又云:譬如凈滿月,普應一切水,影像雖無量,本月未曾二。如是無礙智,成就等正覺,應現一切剎,佛身無有二。】

這以下,智者大師就引用《華嚴經》來證明他前面的觀念。《華嚴經》上說一切諸佛身,即是一佛身,一切諸佛的作用是有差別的。你念本師釋迦牟尼佛,有本師釋迦牟尼佛本願對你的加持;你念阿彌陀佛,就有阿彌陀佛本願對你加持。這肯定是不一樣的,因為每一尊佛的本願都不相同。但是等到你能夠念到諸佛之根本的時候,他們的根本都是一樣的,所以說到最後每一尊佛的根本是同一個心念的、同一個智慧、同一個十力、同一個四無所畏,所以從根本上說是一樣的。

這樣的道理很難理解,下面講一個譬喻,比如說天空清凈的滿月,它普應一切水,影像雖無量,但是天空中只有一個明月,這個明月它可以照在台州,就在台州生起一個月亮的影像。它也可以照在普陀山,也在普陀山生起一個月亮的影像。我們看它映在台州時的影像,跟映在普陀山的影像,好像有許許多多個。但是我們從影像當中找到月亮本體的時候,它的根本還是來自同一個天上的月。所以影像雖無量,本月未曾二,你不管根據台州的影像找到月亮,或者根據普陀山的影像找到月亮,它的根本是沒有差別的。從這個譬喻,我們可以知道:三世諸佛這種我空、法空無障礙的智慧,所成就的清凈法身、等正覺,依止這樣一個無差別的根本,普現一切的佛身、普遍成就一切的佛號、普遍成就一切的凈土,但是能現這尊佛的清凈法身,是沒有差別的。

這段文告訴我們一個重要的觀念,就是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剛開始我念本師釋迦牟尼佛、你念阿彌陀佛,剛開始的方便是有差別的,但是到最後的結果是一樣的。這一點,我們凡夫是很難理解的,因為我們凡夫的妄想是對立的,每個人都不一樣,但是佛陀的根本不是妄想,他是法身。因為法身的思想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他能夠從一個根本,普遍的出現無量的差別。也可以從無量的差別當中,回歸到同一個根本。這個就說明了,修持剛開始的方便雖是不同,但其結果是一樣的。

以下再把這個觀念作一個總結,我們看論文:

【智者以譬喻得解,智者若能達:一切月影即一月影,一月影即一切月影,月影無二。故一佛即一切佛,一切佛即一佛,法身無二。故熾然念一佛時,即是念一切佛也。】

我們以譬喻來作一個總結。比如說,你在一切的月影當中,你隨便找一個月影,只要你能找到月影的根源月亮,每一個人依止不同的月影,但是最後找到的月亮是同一個的。也就是說,你剛開始選擇任何一尊佛去憶念,剛開始的加持力有差別,但是最後的根源是沒有差別的。所以你剛開始不要因為你念一尊佛,好像功德有所欠缺、有所不足,這個想法是不對的。因為你剛開始念一尊佛,但是你最後的結果是具足一切佛的功德,完全沒有欠缺、完全是圓滿的,這就是佛陀跟佛陀之間一種互含互攝的情況。

蕅益大師對於修行一門深入的看法,也提出非常貼切的譬喻,他說:修行這件事情,就好像挖井一樣,你口渴想要挖井,你今天在東邊挖一個井、明天在西邊挖一個井,你挖一輩子都挖不到水。為什麼呢?心思散亂,三昧難成。你應該設定一個目標,然後窮你一生的精力,在這個地方好好的深入,才能夠得到水,而得到的水,這個結果是一樣的。這個地方,就給我們很重要的啟示:你生命的數目是固定的,你與其今天念佛、明天持咒、後天參禪,倒不如在一生當中一心歸命念佛。這個就是我們今天這個偏念一佛的問題,既然你想要念佛,想要跟諸佛感應道交,這個根本思想,剛開始時要你一門深入,你不能廣泛地緣念一切佛,心緣念得太廣是沒有辦法成功的。剛開始念一尊佛,到最後的結果得到一切佛的加持,這個就是一即一切的道理。

第四疑偏求一土疑

問:等是念求生一佛凈土,何不十方佛土中,隨念一佛凈土,隨得往生?何須偏念彌陀佛耶?

答:凡夫無智,不敢自專。專用佛語,故能偏念阿彌陀佛。云何用佛語?釋迦大師一代說法,處處聖教,唯勸眾生,專心偏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如《無量壽經》、《觀經》、《往生論》等,數十餘部經論文等,殷勤指授,勸生西方,故偏念也。又彌陀佛別有大悲四十八願,接引眾生。

又《觀經》云:「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八萬四千好。一一好放八萬四千光明,遍照法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若有念者,機感相應,決定得生。」

又《阿彌陀經》、《大無量壽經》、《鼓音王陀羅尼經》等云:「釋迦佛說經時,皆有十方恆沙諸佛,舒其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證成一切眾生念阿彌陀佛,乘佛大悲本願力故,決定得生極樂世界。」

當知阿彌陀佛與此世界,偏有因緣。何以得知?無量壽經云:「末世法滅之時,特駐此經,百年在世,接引眾生往生彼國。」故知阿彌陀佛與此世界極惡眾生,偏有因緣。其餘諸佛,一切凈土,雖一經兩經,略勸往生。不如彌陀佛國,處處經論,殷勤叮嚀,勸往生也。

【譯】

第四個疑:偏求一土疑

問:既然同樣是念一佛凈土,就是念十方凈土,那麼為什麼不隨意選擇十方凈土中的一個,而偏偏選擇西方凈土,念阿彌陀佛呢?

答:凡夫沒有智慧,不敢自以為是自己做判斷。但是我們相信釋迦佛的話真實不虛,所以我們才專念阿彌陀佛。為什麼說只聽佛所說的呢?因為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處處都是聖人的教化,釋迦佛勸我們專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猶如在《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往生論》等等的幾十部的經典、論著、文章中再三勸導娑婆世界的眾生,殷勤指點教授眾生,勸大家往生西方,所以眾生專門念阿彌陀佛的多。而且阿彌陀佛特別發了四十八個大悲願,來接引眾生。

《觀無量壽佛經》中說:「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種相,每一種相里有八萬四千的相好莊嚴,每一種相好里又放八萬四千種光明,這種光明遍照法界的眾生。由於光明一直照射不舍,因此誠心念阿彌陀佛的人,就會獲得感應,最後一定能往生極樂世界。」

又《阿彌陀經》、《大無量壽經》、《鼓音王陀羅尼經》等經中說:釋迦佛說有關念阿彌陀佛的經典的時候,都有十方恆沙諸佛,出廣長舌相,蓋滿整個三千大千世界,以此證明一切眾生,只要肯念阿彌陀佛,那麼就能乘佛的大悲心跟本願力,一定能往生極樂世界。』

應當知道阿彌陀佛與娑婆世界,很有緣分。怎麼知道呢?《無量壽經》中講:「到末法後期其它的法都滅了,還特別留這部經在人間一百年,以接引眾生往生西方凈土。」因此知道,阿彌陀佛與娑婆世界裡非常惡劣的眾生,有特別的因緣。其他的佛和他們的凈土,雖然有一兩部經提到,但也只是略勸眾生往生而已。不像阿彌陀佛的凈土,處處經論都殷勤叮嚀,勸大家往生。

【講】

第四個疑問:偏求一土疑

現在我想修習有佛力加被的法門,但佛實在太多了,究竟念哪一尊佛好呢?我們看智者大師是怎麼回答這個疑問的,我們一起看征問:

征問

【等是念求生一佛凈土,何不十方佛土中,隨念一佛凈土,隨得往生,何須偏念西方彌陀佛耶?】

既然是佛佛道同,我們平等心的念一切佛,生一切佛凈土,應該是合理的,在修行當中,我們可以在十方的佛土中,隨便選擇一尊我喜歡的佛、選擇一個我喜歡的凈土,而去憶念、而去往生就好了。為什麼一定要單單的專念阿彌陀佛,而單單的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呢?這就是說的一門深入,那這個門有很多,不一定要以阿彌陀佛為門,我以藥師佛為門,以普光佛、普明佛為門都可以啊,為什麼不可以呢?我們看智者大師是怎麼回答的:

釋疑

大師的釋疑回答總共有三段:第一段先依止聖言量,先依人。第二段再依法。我們先看依人怎麼說,再看依法怎麼講。人當中有二段:第一個釋義,第二個引證。先看釋義:

【凡夫無智,不敢自專,專用佛語,故能偏念阿彌陀佛。】

我們已經知道應該一門深入了,但是以哪一個門做為第一所選最為恰當呢?智者大師很謙卑地說:我是一個沒有高深智慧的凡夫,我哪有智慧去判斷三世諸佛哪一尊最適合我呢,佛的功德太微妙了、太不可思議了,我沒有辦法判斷阿彌陀佛本願比較好、或者是釋迦牟尼佛的本願比較好,那怎麼辦呢?身為一個佛弟子,我只有「專用佛語」,依止聖言量,尊重師長的教誨。遵從大師的教誨,所以專念阿彌陀佛。那釋迦牟尼佛到底有些什麼教誨呢?我們再往下看,看第二段引證:

【云何用佛語?釋迦大師一代說法,處處聖教,唯勸眾生,專心偏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如《無量壽經》《觀經》《往生論》等,數十餘部經論文等,殷勤指授,勸生西方,故偏念也。】

我們今天打開大藏經,在釋迦牟尼佛一代說法的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當中,我們都會發現:釋迦牟尼佛在多處聖教之中,只勸眾生專心偏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據日本的學者研究,在釋迦牟尼佛的教法當中,就是在全部大藏經當中,有一百一十多部經,講到阿彌陀佛的法門,這個比例真是太高了。接著智者大師舉出例子,比如說《無量壽經》,勸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觀經》所說的修行方法,則是觀想阿彌陀佛的依正莊嚴,在最後還勸持名念佛往生凈土。《往生論》講修禮拜、讚歎、觀察、咒願、迴向的五念法門,它的所緣境也是西方的阿彌陀佛。所以說佛在多達百餘部的經論中,都勸我們念阿彌陀佛、往生西方。這是智者大師依止聖言量來作的說明。

這就是說,我們在作一個比較重大判斷的時候,我們不能相信自己的分別心,必須依佛經所說。

同修們知道這個分別心是怎麼來的嗎?我們的分別心是六根接觸到六塵,根塵碰撞以後,產生一個生滅的心識。所以我們的心識是受著環境的影響,因為分別心識的產生,是根塵的碰撞才產生的,所以我們的判斷力,一定是受著當前環境的影響,是不準確的。故我們作重大的抉擇時,一定要依止聖言量。

我們的修行,一定要有佛陀、祖師尊貴的傳承,「欲知山上路,須問過來人」。就是說,有很多的祖師弘傳凈土法門,從這個地方,我們只要好好的遵從歷代祖師所走過的路就可以了。那這個地方是從人的角度,來說明以阿彌陀佛的法門當作主修的第一個理由。

我們再看第二個。前面是依止人,依止聖言量。這以下依止法,我們也可以依止法義的抉擇,來說明以阿彌陀佛為所緣境是最為恰當的。

此中有三個理由,我們先看第一個理由:

【又彌陀佛別有大悲四十八願,接引眾生。】

此處講到我們生死凡夫,在修行的過程當中,要祈求諸佛本願的加持,如果離開了諸佛本願的加持,那就會障礙重重。那我們到底要以哪一尊佛的本願,來作為我們首選的所緣境呢?阿彌陀佛的本願特別的殊勝,特別四十八大願當中的第十八臨終接引願,也稱十念必生願,就是「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我們看其他諸佛的國土,想要生到他的國土中去,都是要靠修行者的力量,要自己解脫三界的業力,才能夠到達。而阿彌陀佛就不一樣,只有阿彌陀佛說過,在我們臨終的時候,他要與諸聖眾現在我們的面前,來接引我們去。因為阿彌陀佛的本願當中,他有臨終來到三界接引的願力,沒有哪一尊佛能像阿彌陀佛一樣,能在我們在臨終內憂外患的時候,來開示慰導,有臨終的接引,這是第一個理由。

再看第二個理由:

【又《觀經》云: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八萬四千好,一一好放八萬四千光明,遍照法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若有念者,機感相應,決定得生。】

前面是講臨終的接引,我們在念阿彌陀佛的時候,有阿彌陀佛的臨終接引,這樣成功率就會比較高。第二個是約現生的安樂。

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相,相當中有八萬四千微妙的好,而且每一個好當中,有種種的光明,來遍照法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這是出於阿彌陀佛的第三十三願,蒙光觸身獲益願。就是我們憶念他的名號,阿彌陀佛就以光明來照攝我們,使令我們身心調柔,業障消除。我們講一個念佛感應的故事:

凈界法師在講智者大師的《凈土十疑論》時說:在民國初年的時候,江蘇省有一個廚師,這個廚師以前是做葷的,所以造了很多的殺業,後來改做素食。做了素食以後,他一面做素食營生,但只要他知道哪裡有打佛七,他就去參加。他去幫寺院做早餐、午餐,午餐做完以後,晚上沒有事就到大殿去隨喜念幾枝香,只要有地方念佛,他就會去參加。幾年以後,他的大兒子生了病,往生之前經常做惡夢,晚上睡覺的時候,手抓腳踢非常不安寧。有一天他的大兒子醒過來,就對他父親說:這段時間我在睡覺的時候,經常有人干擾我,使我非常痛苦。昨晚那個干擾我的人對我講:說我前生造了很多罪業,所以今生要往生的時候就會有很多痛苦。我問他說:那該怎麼辦呢?對方告訴我說:你父親身上有很多阿彌陀佛光明的功德,只要你父親答應把光明分一部分給你,你就能夠把這個罪過消除掉。這時做兒子的覺得有希望了,就非常高興。第二天一早就對他的父親說:父親啊!你可不可以把你念阿彌陀佛的光明功德,分一部分給我呢?他父親說:我平常很少念佛,分一部分給你怎麼分?他兒子說:沒有關係的,只要你答應就好。他父親就說:好啊,我就把阿彌陀佛的光明分一部分給你,你拿去吧。自這以後,他兒子睡覺就沒有再出現什麼事情了。

這個故事的作者在文章最後評論說:這個廚師還只是隨喜念佛,也可以說信願還不怎麼具足,他只是護持別人打佛七,晚上閑著看到別人念佛,就順便進去念幾句,也沒有太用心。雖然如此,但他的身心積累了很多光明的功德。這位作者說:如果他真心的念佛,那還得了!

所以,為什麼一個法門會讓這麼多人來讚歎,這個地方一定有它的深義。也就是說阿彌陀佛的聖號,有很多本願的加持:第一個,我們講臨終的接引,你的心經常跟佛號接觸的時候,你就會產生臨終阿彌陀佛現前的力量。第二個,光明的攝受,你每天跟佛號在一起,你肉眼上雖然看不出有什麼變化,但事實上你的身體就出現一種阿彌陀佛的光明,這是不可思議的。這個光明,就是消除罪障的一種徵兆。所以阿彌陀佛的聖號,第二個他的光明特別殊勝,這是佛的第三十三願所成就的。

我們再看第三個理由:

【又《阿彌陀經》、《大無量壽經》、《鼓音王陀羅尼經》等云:釋迦佛說經時,皆有十方恆沙諸佛,舒其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證成一切眾生念阿彌陀佛,乘佛大悲本願力故,決定得生極樂世界。】

這裡講十方諸佛的稱嘆。說為什麼我們今天一門深入,一定要以阿彌陀佛為第一個門呢?因為《阿彌陀經》、《大無量壽經》、《鼓音王陀羅尼經》都講到,只要釋迦佛在讚歎阿彌陀佛功德的時候,講到最後都有十方諸佛的現前,來證明只要有念佛的眾生,一定可以成就阿彌陀佛本願的攝受,而使業障消除,乃至於往生凈土。這就是說,一個法門能夠得到十方諸佛的讚歎,表示這個法門有普遍性,它三根普被、利鈍全收。這就是我們從法義來抉擇,我們選擇阿彌陀佛作為我們第一感應的理由。

我們看總結:

【故知阿彌陀佛,與此世界極惡眾生,偏有因緣。】

其餘諸佛,一切凈土,雖一經兩經,略勸往生。總不如阿彌陀佛國,處處經論,殷勤叮嚀勸往生。在這裡我們可以下一個結論:阿彌陀佛的特色,是對極惡眾生偏有因緣。阿彌陀佛對我們障深慧淺的眾生,他的本願有特大的加持力。第一光明的攝受,現生消除罪障。第二在我們臨終的時候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接引我們往生西方。別尊佛就很少有這樣特殊的加持,這就是為什麼有很多經論及祖師,乃至十方諸佛在教誡弟子時,都是殷勤叮嚀,以阿彌陀佛作為第一個皈依對象的理由。

我們一個眾生憶念任一尊佛,與佛產生感應以後,這一尊佛對我的加持力,就決定於該佛的本願。我們可以從平常的生活來理解,比如說我們依止一個善知識,這位善知識他發的願是喜歡廣結善緣、修習福報,他的願力是這樣子,你跟他在一起,你肯定很快能夠成就福報,因為他的本願就有這種力量;另外一位善知識,他的本願是專門弘揚佛法、開啟智慧,你跟這位善知識在一起,你的智慧肯定會很快增長。這就是說,每一尊佛的本願功德是不同的,所以你與每一尊佛接觸的時候,所產生的加持力、救拔力,就會有所不同。

我們再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佛在世的時候,摩伽陀國有一個國王,叫做頻婆娑羅王。頻婆娑羅王有一個大臣,到晚年才有兒子,這個兒子出生的時候,就從地上湧出一隻金色的象,大家就把這個小孩子取名象護。這隻象平常的排泄物都是黃金,因為它每天都會排泄,所以他家的黃金就不斷的增加。象護長大以後,就騎著這隻象到處遊玩。有一天在王宮舉辦的宴會中,象護說出了他家有一隻金色的象,每天都會拉出很多的黃金。阿闍世王子聽後就生起貪心,他想:等我做國王的時候,我一定要把這隻象奪過來。

後來阿闍世王把他的父親頻婆娑羅王關閉起來,讓他活活的餓死,想殺了他父親以後,就自己做國王。他回憶起他過去的誓願,就請象護來到王宮參加宴會。這個時候,象護的父親就跟象護說:阿闍世王是一個壞人,你去參加他的宴會一定是不吉祥的。象護說:沒關係,我跟他以前是好朋友,沒問題的。所以象護就騎著象去參加宴會。但在宴會結束以後,阿闍世王就說:象護啊!你一個人回去就好了,這隻象就留在這裡吧。於是象護只好一個人回家。但是象護得到這隻象是福德所招感的,不是他人所能強奪的,所以他回到家以後,這隻象就從王宮的地下沉沒,回到自己的家裡。因為這樣就得罪了阿闍世王,所以他父親說:你的生命有危險了,現在你應立即出家。古時候要是犯到死罪,能遠離死罪的唯一辦法就是出家。象護就在這情況下出了家,後來還證得阿羅漢果。

雖證得阿羅漢果,但當時印度的比丘都要托缽的,一個比丘旁邊跟著一隻象有損威儀,釋迦牟尼佛就對他說:你應該使這隻象離開,你可對象說「你出去、你出去、你出去!」念三次,它就會離開你的。後來,佛弟子們就問佛陀說:象護為什麼一出生就有象來保護他?乃至於後來能跟釋迦牟尼佛出家,在釋迦牟尼佛法中成就阿羅漢呢?

佛陀就說:在迦葉佛的時代,有一個商人,這個商人有一次到外地經商,得到很多財寶。在回家的路上,經過一座寺廟,寺里有法師在講經,他就進去聽,聽了以後起歡喜心。在他離開之前到大殿去拜佛禮謝三寶,這時候他發現在本尊迦葉佛的旁邊,有一尊當來下生的釋迦牟尼佛。我們知道,所有賢劫千佛來到人世間,都是先生到兜率天,然後乘六牙白象而降生。但是當來下生釋迦牟尼佛所乘的象,有一點剝落了,所以他就出錢把這隻象作了修整,順便把象上面的當來下生釋迦牟尼佛也作修整,再鍍上黃金。這個時候跟釋迦牟尼佛結的緣、跟釋迦牟尼佛乘的六牙白象結了緣,所以生生世世招感象的出現,乃至於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後,跟佛出家,最後在釋迦牟尼佛的座下得證羅漢果。

就是說,這個法界有三世諸佛,每一尊佛都代表一種加持力,而這個加持力的來源是他的本願。你看,釋迦牟尼佛剛好有本願來到娑婆世界,而象護又剛好跟釋迦牟尼佛結緣,機感相應就得度了。一切法從因緣生。當然因緣是你決定的,因緣是由你的心來引導的,你今天跟阿彌陀佛的聖號不斷的結緣,一次又一次的憶念他,這尊阿彌陀佛就對你產生四十八願的四十八種力量,包括現生光明的照攝、也包括臨終的接引,乃至包括他很多很多的功德。而在整個三世諸佛的本願當中,對我們末法極惡的眾生來說,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對我們是最強的、最有效率的,這個就是我們以阿彌陀佛作為本師的理由,因為他的本願最殊勝。

第五疑具縛得生疑

問:具縛凡夫,惡業厚重。一切煩惱,一毫未斷。西方凈土出過三界,具縛凡夫云何得生?

答:有二種緣,一者自力,二者他力。自力者,此世界修道,實未得生凈土。是故《瓔珞經》云:「始從具縛凡夫,未識三寶,不知善惡因之與果,初發菩提心。以信為本,住在佛家,以戒為本。受菩薩戒,身身相續戒行不闕,經一劫二劫三劫,始至初發心住。如是修行十信十波羅蜜等無量行願,相續無間滿一萬劫,方始至第六正心住。若更增進,至第七不退住,即種性位。」此約自力,卒未得生凈土。

他力者,若信阿彌陀佛大悲願力攝取念佛眾生,即能發菩提心行念佛三昧,厭離三界身。起行施戒修福,於一一行中,回願生彼彌陀凈土,乘佛願力機感相應即得往生。

是故《十住婆沙論》云:「於此世界修道有二種,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難行者,在於五濁惡世,於無量佛時,求阿裨跋致甚難可得。」

「此難無數塵沙說不可盡,略述三五。一者外道相善,亂菩薩法。二者無賴惡人,破他勝德。三者顛倒善果,能壞梵行。四者聲聞自利,障於大慈。五者唯有自力,無他力持。譬如跛人步行,一日不過數里,極大辛苦,謂自力也。」

「易行道者,謂信佛語,教念佛三昧,願生凈土。乘彌陀佛願力攝持,決定往生不疑也。如人水路行,藉船力故須臾即至千里,謂他力也。譬如劣夫從轉輪王,一日一夜周行四天下,非是自力,轉輪王力也。」若言有漏凡夫不得生凈土者,亦可有漏凡夫應不得見佛身。然念佛三昧並無漏善根所起,有漏凡夫隨分得見佛身相也,菩薩見微細相。

凈土亦爾,雖是無漏善根所起,有漏凡夫發無上菩提心,求生凈土,常念佛故伏滅煩惱,得生凈土,隨分得見粗相,菩薩見微妙相,此何所疑?

故《華嚴經》說:「一切諸佛剎,平等普嚴凈,眾生業行異,所見各不同。」即其義也。

【譯】

第五個疑:具縛得生疑

問:被煩惱束縛的凡夫,惡業深重,煩惱也未斷一絲一毫,又怎麼能往生到出離三界的西方凈土呢?

答:有兩種因緣可以成就,一種是靠自己的力量,另一種是他力。所謂自力就是一直在這個世界自己修行,這種人確實沒有往生凈土。在《瓔珞經》上這樣說:「一個煩惱不斷,不了解佛法僧三寶,也不懂得善惡因果的凡夫,從初發心修行開始。憑藉著對佛法的信心,常生在有佛法的家庭,以戒為本。受菩薩戒後,並且生生世世不斷的持戒修行,這樣一直修行三劫,才能達到別教初住位,也就是所謂的初發心住。接下來就修十信位的十種波羅蜜等無量的願行,一直不間斷的修直至滿一萬劫為止,這時才能證到第六的正心住。如果再能精進用功的話,就能進入第七的不退住,就是種性位。」這就是所謂的自力修行,但即便這樣,還是沒有能力往生凈土。

借他力修行的人,若是相信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能夠攝取念佛的眾生,於是就開始發菩提心,開始修念佛三昧,心裡很厭惡三界,很想離開三界中的煩惱身,並且力行修布施、持戒等的善行福報,還把所有的善行福報,全部都迴向願意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凈土,最後乘佛的願力及自己的念力,互相感應而得以往生。

所以《十住毗婆沙論》中說:「在這個娑婆世界修行有兩種,一種是難行道,另一個是易行道。難行道就是在五濁惡世修行,雖經過無量佛出世,但想要得到不退轉,不再退墮為凡夫、不再退至三界六道輪迴,這是非常非常困難的。」

「這種艱難的程度,無數塵沙劫的時間也難說完。簡單歸納如下五種:一、或許會和其他外道成為好朋友,結果受影響,壞了自己的菩薩修行法;二,遇到兇惡之人,破壞阻撓我們修行;三,善惡顛倒,好的當成壞的,結果破壞了別人的清凈梵行;四,聲聞小乘,沒有大慈大悲之心;五,只憑藉自己的力量,但卻沒有佛菩薩的加持。就好比跛腳的人,一天最多只能走幾里路,非常辛苦。這就是所謂的自力。」

「易行道,就是相信佛的話,知道要一心念阿彌陀佛,知道發菩提心,願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乘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攝持,就一定能往生西方凈土。好比走水路的人,藉著船的力量,片刻就可以走千里,這就叫做他力。譬如愚劣的凡夫跟著轉輪王,一天一夜就可以行遍四天下,這不是他自己的力量,而是轉輪王輪寶的力量。」

如果說有漏的凡夫不能往生凈土,那麼有漏的凡夫應該也不能見到佛身了。然而事實上並非如此,我們知道念佛三昧是隨著無煩惱的無漏善根而引發起來的,有漏的凡夫還是可以隨著他修行的進展,而見得到佛身的粗略相狀,菩薩見得的是佛的微細相狀。

往生凈土也這一樣,雖然一開始是有漏的善心善行,但只要發菩提心,願意求生凈土並經常念佛,就能夠降伏煩惱往生凈土,並且能隨各人的功力見到佛的粗略相,而菩薩見到的是微妙相。這是沒有什麼好懷疑的。

因此《華嚴經》說:「所有諸佛的凈土,全都是一樣的莊嚴清凈,只是由於眾生各人的業力及修行程度不同,所以各各所見不同。」就是這個意思。

【講】

第五個疑問:具縛得生疑

我們前面介紹了自力的修學與佛力修學的差別,在整個佛力的修學中,成敗的關鍵在於一門深入,如果你念一切佛、念很多的經咒,到最後會心思散亂、三昧難成,什麼法門都不能成功。所以我們必須在有限的生命當中,在有限的精神體力當中,集中我們的心力,在所修的法門當中,對本尊一心歸命,通身靠倒,這樣才有成功的把握。那麼在這麼多的法門當中,我們到底應選哪個法門來一門深入呢?我們前面也說過了,從一個生死凡夫的角度,阿彌陀佛對我們的加持,有他特殊的效果,所以我們選擇,以阿彌陀佛作為我們的本尊。

第五具縛得生疑,「縛」指的是煩惱跟罪業,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我念阿彌陀佛,這個時候即眾生心投大覺海,我得到佛力的加被。但是,我們的心中有很多障礙,有煩惱障、有業障。那這些障礙怎麼辦呢?這些障礙是不是會障礙我們往生呢?雖然我有一種前進的力量,但是我也有一種系縛的力量,那這二種力量到底應該怎樣平衡?就是說,我雖然能夠得到佛力的加被,但是我有煩惱障、業障,那這個應怎麼解決呢?我們看征問:

征問

【具縛凡夫,惡業厚重,一切煩惱,一毫未斷,西方凈土,出過三界,具縛凡夫,云何得生?】

我們身為一個生死凡夫,在我們的阿賴耶識當中,還有很多很多殺盜淫妄的罪業。在阿賴耶識當中,還有很多很多貪嗔痴的煩惱在睡眠。那我們現在以具足煩惱跟罪業的心來憶念阿彌陀佛,我們也真心的歸依阿彌陀佛,我們的目標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它是超越三界之外的清凈國土,而我們的內心卻有很多的煩惱罪業沒有斷,像這樣的具縛凡夫,怎麼能夠得生凈土呢?現在我們就來看智者大師的釋疑:

釋疑

【有二種緣:一者自力,二者他力。】

這句話的大意是說,我們生死中的凡夫要想解脫,有二條道路可選,一條是自力,另一條是他力。如果你選擇自力,那你只有完全的去面對你的惑業苦,就是靠你心中的正念力與善業力,慢慢的斷除罪業、慢慢的調伏煩惱,最後把生死的果報結束。第二是面對強大的惑業苦,我們也可以仰仗佛本願力的攝受,信願持名念佛,仗佛願力往生西方,這就是他力法門。首先我們看自力的方法:

【自力者,此世界修道,實未得生凈土。是故《瓔珞經》云:始從具縛凡夫,未識三寶,不知善惡因之與果,初發菩提心,以信為本,住在佛家,以戒為本。受菩薩戒,身身相續,戒行不闕,經一劫、二劫、三劫,始至初發心住。如是修行十信、十波羅蜜等無量行願,相續無間,滿一萬劫,方始至第六正心住。若更增進,至第七不退住,即種性位。此約自力,卒未得生凈土。】

所謂自力,就是一直在這個世界自己修行,這種人確實沒有往生凈土。

所以《瓔珞經》上這樣說:一個煩惱不斷,不了解佛法僧三寶,也不懂得善惡因果的凡夫,從初發心修行開始。憑藉著對佛法的信心,常生在有佛法的地方。一個受了菩薩戒的初學者,剛開始先成就善業力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不想到三惡道去。慢慢的菩薩戒身身相續,時間久了以後,戒行不闕,在這個善業當中,心中要培養一種觀照的力量,就是正念的力量,就是無常、無我的智慧。開始用無常、無我的真理,來觀察妄想的起伏,它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有這個妄想?因為有根與境的碰撞才有妄想,所以它的根源是找不到的。它生起的因緣找不到,它離開以後,它過去不可得,過去心不可得。妄想消失的時候,未來心也不可得。現在也不可得,現在是生滅的也不可得。所以我們經常用無常、無我來觀察妄想,等慢慢累積了經驗,就知道原來我們這個妄想的真實性,是覓心了不可得。這個時候妄想的活動勢力,就慢慢慢慢的薄弱,就從躁動轉成寂靜,就成就了發心住,這個時候斷了三界的見惑,成就位不退。慢慢的從我空觀再繼續修法空觀,廣泛的修十波羅蜜福德、智慧二種資糧,經過一萬劫,經過第六的正心住到第七的種性住,這個種性位就是成就了大乘的行不退,斷除三界的思惑。這個時候,就把整個惑業苦的力量,全部停下來了。但還沒有生到凈土。

由此我們可知修了生脫死的自力法門,剛開始要先對治業以成就善業力,再對治煩惱以成就正念力。

那他力法門是怎樣的呢?我們先看凈土的正行:

【他力者,若信阿彌陀佛大悲願力,攝取念佛眾生,即能發菩提心行念佛三昧,厭離三界身。】

選擇他力,剛開始要做的是培養信心,要相信阿彌陀佛本願的攝受力。培養對阿彌陀佛歸依的心情,但這個信心很不容易培養。我們講一個嚴格的標準,就說打佛七,人家打佛七你也跟著進去念佛,在念佛的過程當中,如是對佛號沒有完全的一心歸命,通身靠倒的心情,這還不是真正在修凈土法門。凈土法門的根本你還不了解,你連念佛前方便的準備都還沒有做好,阿彌陀佛無量光、無量壽代表什麼?為什麼要歸依阿彌陀佛?有這麼多佛可以選擇,我們為什麼要選阿彌陀佛?還根本沒有聞經達理,斷疑生信。如果沒有明白道理,那心中就有疑惑,帶著疑惑來念佛,根本不能構成凈土法門,因為你的三資糧還沒有具足。

所以凈土法門第一:深信彌陀本願的攝持,相信阿彌陀佛有足夠的能力可以救拔我們。第二,開始發願,發起廣大的菩提心,修習念佛三昧,要有一定的定課,執持名號,先從一心,然後成就不亂。從這個發願當中,雖然要成佛,但是要先完成第一個目標,要先離開三界火宅,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我們在三界火宅中,都被火燒得自身難保了,這樣怎麼會有可能行菩薩道呢?所以發菩提心以後,成佛道的第一個問題要先離開三界。要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就是我們在修凈土法門的時候,要先成就信願行三資糧,這是第一個正行。

再看第二個助行:

【起行施戒修福,於一一行中,回願生彼彌陀凈土,乘佛願力,機感相應,即得往生。】

有正行是不夠的,還要有一些助行來幫助我們心中的正念。那怎麼辦呢?布施、持戒、修福,所以在凈土當中,它是先成就正念力,就是對彌陀歸依的心情,然後再成就善業力。那有人就會說:我念佛為什麼要持戒呢?諸位要知道,凈土法門叫做帶業往生,橫超三界。那帶什麼業呢?

首先,我們要認知到凡夫眾生都是煩惱相當重的,每天妄想雜念紛飛,我們與生俱來的貪、瞋、痴、慢、疑諸多的無明煩惱,一定會驅使我們的身口意三業造作惡業,正因為我們是這樣罪惡的根機,才有阿彌陀佛同體大慈悲心所流現的念佛法門,和西方凈土的設立。佛為的是使煩惱不斷的眾生,能夠帶業往生!只要我們在煩惱當中有信願持名願往生的心,我們決定能蒙阿彌陀佛願力的加持、能橫超三界,這是不會有問題的!如果說我們信願持名,能心很清凈,沒有煩惱,能夠功夫成片,那往生不在中下。然而我們業障深重,還煩惱不斷,大惡雖不再造了,但每天還有造作這樣那樣的罪業,然而我們只要信願持名,也一定能往生!

有人說帶業只帶舊業不帶新業。我看了許多的經論之後,覺得帶業不但帶舊業,新業也同樣可帶。難道說我們學佛以後就不會造業了嗎?只要觀察一下我們每天的念頭,起個為了自己、為了家人之念,就是壞的念頭、這就是個業、就有一個因果啊!我們因無明的煩惱沒有斷,俱生我執堅固,會有什麼清凈呢?有什麼慈悲、無我呢?我們內心想的大多還是貪嗔痴三毒煩惱,這些都是業啊!阿彌陀佛悲憫我們,不舍一切眾生,舊業新業一攬子解決,這是個大航船啊!比如我們原來的業力是四十由旬的大石頭,然後我們再加點新業,成五十里的大石頭放在這個航空母艦上,它照樣運載過去呀!但並不意味著反正帶業可以往生,我就不管而任其造作。不能這樣啊!一個真心學佛的人,一定要持戒,一定要修凈業三福,隨緣消舊業,更不造新殃!

念佛行人盡最大努力消舊業,儘可能做更多的善業,但在起心斷惡修善業的過程當中,滲合著貪、瞋、痴的煩惱,這種雜毒之類是在所難免的,我們在世間生活,能找到一個不犯錯誤的人嗎?我們常會犯錯誤,我們是在錯誤之中成長的!如果這個念佛法門非常嚴格,只能帶舊業不能帶新業,那我們都沒有辦法往生了。所以,這個帶業一定要把它辨識清楚。我們從自己的角度來看,好好地凈化自己的心,然而確實還有做不到的地方,那隻好交給阿彌陀佛了,他老人家會憐憫我等,會有慈悲願力給我們解決的。帶業往生,橫超三界,疾速成佛,這凈土法門的異勝方便圓妙法,我們當深信不疑!

《那先經》中,國王問那先比丘說:「人在生前造作諸多惡業,臨命終時念佛,便能往生佛國,我不相信這話。」那先比丘回答:「比如將大石放在船上,大石因此不會沉沒在水中。人雖然造了許多惡業,因為念佛而不墮入地獄。有的小石反而沉沒水中,比如有人作了惡業,不知念佛,便墮入地獄中。」

我們只要一面持戒,一面信、願、持名,到臨終的時候,乘佛願力,機感相應,一定能往生。故到凈土去的關鍵是乘佛願力,感應道交而往生,是佛力的加被。

下面,我再引大安法師2009年11月9日在秦皇島講演中,有一段關於帶業往生的開示來作說明:

「我想稍微讀凈土經論和祖師的著作,對於往生是不是可以帶業的問題應該都會明了,不應該不明了。凈土法門的特點就是帶業。通途的佛法八萬四千法門都要消業,就是要斷見惑、思惑——斷盡,你才出三界的輪迴;斷塵沙惑、無明惑——斷盡,才能出變易生死。唯有凈土一法,你一品煩惱都沒有斷,以你的信願稱名感通彌陀的願力,就能夠橫超,所有的業都能帶。就是五逆十惡的即將要下阿鼻地獄的業,你只要至誠念佛,生大慚愧、大怖畏念佛,也能蒙阿彌陀佛的悲願加持往生。而且在帶業方面,你不要去分什麼舊業、新業。舊業固然可以帶,新業也可以帶。你不能說,你學佛之前造的業是舊業,學佛之後就一點業都不造。你有這個水平嗎?原來不學佛之前由於不信因果,沒有畏懼感,造的業可能更多;那麼學佛之後可能有點畏懼心,有點相信因果,但仍然由於我們的習氣重,還是會造這樣那樣的業,包括我們的念頭——舉心動念。念頭就是業,想想你一天到晚打什麼念頭,大多數都是污染的念頭,都是貪、瞋、痴、慢、疑的念頭。這可不是業嗎?如果這個業不能帶的話,那阿彌陀佛的願力就有不完滿的地方了。阿彌陀佛連地獄的眾生都能夠讓他走,難道我們造點不至於五逆十惡的業還不能走嗎?所以你只要深信切願稱名,舊業能帶,新業也可以帶。但是這個話又得要說得圓滿一點,不能由於這個話,『哦,那造業就沒有關係,我一天到晚殺、盜、淫、妄、酒都去造了』,這也不行。凈業行人還要老老實實地奉行凈業三福,孝順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三皈五戒,發菩提心,深信因果,這些都要去做。這是事相上,我們盡量奉行凈業三福;在理上,要徹底地相信阿彌陀佛平等救度一切眾生具有大的威神願力:這樣就理和事都把它圓融起來。」

為此,智者大師在論中再引《十住婆沙論》中的話,來證明:

【是故《十住婆沙論》云:「於此世界修道有二種,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難行者,在於五濁惡世,於無量佛時,求阿裨跋致甚難可得。】

所以《十住毗婆沙論》中這樣講:於此世界修道可分為二種:一種是很難走的路,這就是靠自己的力量自修。第二種就是仗佛的大悲願力,比較簡單容易做的,叫做易行道。

那麼,什麼是難行道呢?在五濁惡世之中修自力法門的人,他想達到不再退墮為凡夫,不再退至三界六道輪迴,這是非常非常困難的。他雖然已經過無量佛出世時的修行,但仍無法達到「阿鞞跋致」。故知靠自己的力量來修持,想要斷惑、想要超越三界,非常之難!

【此難無數塵沙說不可盡,略述三五。一者外道相善,亂菩薩法。二者無賴惡人,破他勝德。三者顛倒善果,能壞梵行。四者聲聞自利,障於大慈。五者唯有自力,無他力持。譬如跛人步行,一日不過數里,極大辛苦,謂自力也。】

困難的程度與種類之多,就是用無量無邊恆河沙數來計算,也無法算清。簡略的說有五種:

第一個是「外道相善,亂菩薩法」,外道表面看起來很善良,可惜所說的不是佛法。我們今天這種情況就太多了,他們所說的看起來很像佛法,但若是深入地加以研究,就知道他們與佛法都是大相徑庭的。這就是惑亂佛法,使你分不清楚邪正。

第二個就是「無賴惡人,破他勝德」,無賴就是不講道理,他們專門誹謗有德行的法師。別人若是稍有德行,或是較有名望,他就受不了開始誹謗,任何事都給別人抹黑。你若是聽到他誹謗而中毒,佛法就亂了。所以對於無賴惡人的惡意攻擊,你若是沒有智慧分辨對與錯,聽信了他對法師的誹謗,你就會對他所攻擊的人喪失信心,於是這位法師講經你也不來聽了,這就斷了眾生慧命。所以佛說謗僧罪業最重,比損塔壞寺的罪更重。塔寺損毀了還可重造,誹謗法師則令眾生對法師失去信心,斷絕了法身慧命,故其罪更甚。所以,千萬千萬不要誹謗三寶!

第三個是「顛倒善果,能壞梵行」。什麼是顛倒善果呢?比如有人教你一種錯誤的方法,叫你如此這般修行,就會得到什麼善果,結果卻是剛好相反,所得到的是惡果。又如有人要出家,於是教唆他的父母去寺院里把他拖回來。這就是「能壞梵行」。把錯的當作對的,把惡因當作善因,把惡果當作善果,這就是顛倒因果,破壞清靜的修行。

第四個就是「聲聞自利,障於大慈」。聲聞行就是只為了自己,認為自己修行比較重要,就沒有大慈大悲之心了。

第五個就是「唯有自利,無他力持」。後面用一個比喻來說明,好比跛腳的人走路,一天也不過走幾里路而已,靠自己的力量,極為辛苦。

【易行道者,謂信佛語,教念佛三昧,願生凈土。乘彌陀佛願力攝持,決定往生不疑也。】

易行道就是信佛所說的,因為佛是過來人,佛最清楚。信佛所教誨的念佛三昧,並要腳踏實地去行持,願生凈土。藉著阿彌陀佛願力的攝持,不要再存有疑問,是決定會往生的。

現在,我們再看總結:

【如人水路行,藉船力故,須臾即至千里,謂他力也。譬如劣夫,從轉輪王,一日一夜周行四天下,非是自力,轉輪王力也。】

這以下再把自力的修行跟佛力的修行作一個比較。先看第一個譬喻:就像有人在水中前進,比如說我在水中,我靠自己的力量游泳。你靠自己的力量游泳,你一天能游多久呢?如果是仰仗佛力,好比是坐船,坐阿彌陀佛的大願船,就能夠日行千里。就是說,面對我們的惑業苦,完全不仗佛力的加持,完全用自己的心力來面對,那不僅是非常辛苦,而且是非常緩慢的,就像一個人不坐船而游泳。如果我們能夠坐船的話,那這個速度就快多了,斷惑證真就更快了。以坐船跟個人的游泳,來作為第一個譬喻。第二個,譬如劣夫,我們是一個果報卑劣的生死凡夫,我在地上跑,也是跑得很慢。如果能夠跟著轉輪王出巡,坐在轉輪聖王的輪寶上,一日一夜就可周行四天下,就能夠遨遊四天下了,因為有轉輪聖王輪寶給你的加持力。

所以從斷惑證真的角度看,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自力法門,它一定先成就善業力,再成就正念力。一定要廣修福德,廣泛的跟眾生結緣,因為善業力是他的基礎,如果福報不夠,修止觀就會障礙重重。凈土法門雖對修善也非常讚歎,但它要求的是先成就正念力。我們的心必須跟著佛的功德,先把那種信願的力量培植起來。

下面幾句就好懂多了:

【若言有漏凡夫,不得生凈土者,亦可有漏凡夫應不得見佛身。然念佛三昧並無漏善根所起,有漏凡夫隨分得見佛身粗相也,菩薩見微細相。】

如果說像我們這樣煩惱重,又造了很重惡業的凡夫,不能生到極樂世界。如此則有漏的凡夫,也不可能見到阿彌陀佛的身相了。但不是這樣,你只要把心定在阿彌陀佛上,即一心念佛,那麼無漏的善根,就是不生不滅的心性就會展露出來。我們有漏凡夫就可隨自己念佛的功夫,隨分得見佛身相。所以,有的人念佛見到佛,有的人夢中見到佛,有的人見花聞香,這些感應太多了。又寺院中所塑的佛陀金身也是佛陀啊。這就是隨分得見佛比較粗略的相。菩薩見到阿彌陀佛,是見到阿彌陀佛的清凈微細之相,因為我們的能力、境界不夠,見到的佛相不可能微細。

【凈土亦爾,雖是無漏善根所起,有漏凡夫發無上菩提心,求生凈土,常念佛故伏滅煩惱,得生凈土,隨分得見粗相,菩薩見微妙相,此何所疑?】

往生凈土也是這樣。雖然一開始是有漏的善心善行,但只要發菩提心,願意求生凈土,經常念佛就能夠降伏煩惱,往生凈土,並且能隨各人的功力見到佛的粗略相,而菩薩見到的是微妙相。這是沒有什麼好懷疑的。

【故《華嚴經》說:「一切諸佛剎,平等普嚴凈,眾生業行異,所見各不同。」即其義也。】

所以《華嚴經》說:「一切諸佛之三千大千世界,皆平等且非常莊嚴。但因每個眾生所造的業力不一樣,所看到的佛身也各不相同」。這就是它的道理。

第六疑生彼不退疑

問:設令具縛凡夫得生彼國,邪見、三毒等常起,云何得生彼國,即得不退,超過三界?

答:得生彼國,有五因緣不退。云何為五?一者,阿彌陀佛大悲願力攝持,故得不退。二者,佛光常照,故菩提心常增進不退。三者,水鳥、樹林、風聲、樂響皆說苦空,聞者常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故不退。四者,彼國純諸菩薩以為良友,無惡緣境。外無神鬼魔邪,內無三毒等,煩惱畢竟不起,故不退。五者,生彼國即壽命永劫,共菩薩、佛齊等,故不退也。

在此惡世,日月短促。經阿僧祇劫,復不起煩惱,長時修道,云何不得無生忍也?此理顯然,不須疑也。

【譯】

第六疑生彼不退疑

問:假設被煩惱所困的凡夫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是邪見及貪、嗔、痴三毒經常會浮現,怎麼會往生之後就超出三界,得不退轉呢?

答: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有五種因緣得不退轉。是哪五種呢?一,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攝持,所以不退。二,佛光明常照,所以菩提心會常精進而不退轉。三,水鳥、樹林、風聲、音樂等都在說法,聽聞到這些的修行者能常起念佛、念法、念僧的心,所以不退。四,在極樂世界與諸菩薩為友,沒有惡緣,只有善緣。外無神鬼魔邪,內無三毒等,不會起煩惱,所以不退轉。五,生極樂世界即與佛菩薩一樣具無量壽命,所以得不退轉。

而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五濁惡世里,壽命短得很。在那兒經過阿僧祇劫那麼長的時間不起煩惱的修行,怎麼會不證無生忍呢?道理十分明白,因此無須懷疑。

【講】

第六個疑問:生彼不退疑

前面講的都是偏重在因地的修學,我們在因地的時候,應該一門深入,應該專心念阿彌陀佛,這些都是在因地建立的信心。以下講到果地的功德,我們往生極樂世界以後的相狀,它的特色是不退轉。極樂凈土為什麼有不退轉的力量呢?我們看問題:

征問

【設令具縛凡夫,得生彼國,邪見三毒等常起,云何得生彼國,即得不退,超過三界?】

往生西方的人,當然有很多原來就是聖人,但我們是一個凡夫,心中有很多的煩惱和罪業,我們只是在臨終的時候,讓煩惱罪業暫時不生起時,蒙阿彌陀佛現前、感應道交到了凈土。但是到了凈土之後,我們心中的煩惱和罪業,還在那個地方睡眠。比如說邪見,邪見最重要的就是我見,我們經常認為有一個自我,我們認為別人跟我是不一樣的,經常跟對方產生對立。有了對立以後,就經常產生碰撞,就產生貪嗔痴的煩惱,因為有自我,我們就習慣性要保護自我,保護自我的結果,就產生了貪嗔痴,這樣子往生彼國以後,怎麼能不退呢?因為我到極樂世界去,跟六塵接觸、碰撞的時候,也會生起我見、生起煩惱,那怎麼會不退轉呢?怎麼能夠超出三界呢?這個功德是怎麼產生的呢?這就是智者大師為我們設的疑問。

釋疑

【得生彼國,有五因緣不退。云何為五?】

生到西方之後,有五個不退的因緣,我們先把這五種因緣先念一遍:

【一者,阿彌陀佛大悲願力攝持,故得不退。二者,佛光常照,故菩提心常增進不退。三者,水鳥樹林,風聲樂響,皆說苦空。聞者常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故不退。四者,彼國純諸菩薩,以為良友,無惡緣境。外無神鬼魔邪,內無三毒等,煩惱畢竟不起,故不退。五者,生彼國即壽命永劫,共菩薩佛齊等,故不退也。】

這裡講出我們心中雖然有煩惱罪業,但是因為有五種的因緣,所以不退。這五種因緣,第一個是一個總相,最重要是第一個,二三四五是一個別相。我們先看總相:

第一者:「阿彌陀佛大悲願力攝持,故得不退。」一個生命體的產生,有二種因緣。如果是在穢土,這個生命的引導者就是業力,造了善業,就出現安樂的果報。造了罪業,就出現痛苦的果報。所以在這個穢土,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但是我們到諸佛的凈土去,那業力就不是重要因素,而是諸佛願力的問題,只要到凈土去,我們在凈土的整個相狀,就完全跟佛的願力有關,再不是你個人的業力,這個業力會完全被願力所取代。

古德認為極樂世界願力攝持的功德相,可從二方面來說:第一是安樂的功德,第二是解脫的功德。

為什麼不退呢?從安樂的角度來說:

第一是遠離三途之苦,這是根據阿彌陀佛本願的第一國中無三惡道願和第二不復更生惡道願,我們到極樂世界,雖然在阿賴耶識里還有殺盜淫妄的罪業,但是在生命當中不會再到三惡道去了。每一個凡位的菩薩,都把三惡道當做一個非常可怕的惡夢,我相信沒有一個人願意到三惡道去,那裡不但讓人受到極大的痛苦,還因為三惡道會對你的善根產生太大的遮障。你到三惡道去一次,你這個人就會變得非常的遲鈍。到凈土去,彌陀本願的第一願、第二願,保證你阿賴耶識的罪業,絕對不會再起現行,不會引導你到三惡道去了,這是遠離三途之苦。

第二色身莊嚴美妙,這個是第三真金色身願跟第四形色無有好醜願,你有美好的色身,有美好的色身,你要攝受眾生就容易。

第三成就金剛那羅延身,這個是第二十六具得金剛那羅延身願,你在未來的生命當中,決定不再有病痛,這個病痛對我們修行也容易退轉,你看一個人要是病得太厲害,他的戒定慧就會退轉。我們雖然還有很多的殺業,但是這個殺業不能起現行,不可以起現行。為什麼?因為彌陀本願把它壓住,所以在生命當中,只能夠健康,不能有病痛,因金剛那羅延身是不會、也不可以有病痛的。

第四具足五種神通,我們在娑婆世界也沒有修神通的業,為什麼到極樂世界就有神足通,去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呢?這是阿彌陀佛的第五生者皆得宿命通願、第六皆得天眼徹視願、第七皆得天耳徹聽願、第八皆得知他心念願、第九皆得神足飛行願本願的成就。所以安樂有遠離三途之苦、色身莊嚴美妙、成就金剛那羅延身、具足五種神通四種的相狀,這些都是彌陀本願攝持所成。

從解脫的功德,有二個:

第一是隨意見諸佛,這是第四十隨意見諸佛國願所成。我們想要成就菩提心,見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而在阿彌陀佛的本願當中,我們到了極樂世界,就隨時可以在寶樹的樹葉當中,或去他方世界見想要見的佛。我現在想要看看藥師佛、我現在想要看看阿閦毗佛,只要心念一動,這個樹葉就現出佛的身像出來;也可以去他方凈土直接見佛,並即以食時還到本國。能夠隨意見諸佛,這是第一個。

第二自然聞妙法,我們很自然的生起一種念頭,就能夠聽到與此相應的佛法,這個是第四十六自然得聞妙法願。

所以說,我們在極樂世界的身心世界,因為有彌陀本願的攝受,就能夠成就安樂的功德、解脫的功德,所以不退。也就是說,我們過去會產生障礙的煩惱跟罪業,通通不能活動,這是彌陀本願的攝受,這是總相。再看:

第二者:「佛光常照,故菩提心常增進不退。」這是佛力的攝受,我們到了極樂世界,經常跟阿彌陀佛在一起,阿彌陀佛有第三十三蒙光觸身獲益願,他的光明普照十方世界,照攝以後,我們身心調柔、業障消除,有佛力的加被當然不退。

第三者:「水鳥樹林,風聲樂響,皆說苦空。聞者常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故不退。」第二個是法力的加被,到了極樂世界,它的依報、正報,經常的演說妙法,使得我們生起歸依三寶之心,這個法力會產生我們心中的正念力,所以不退。

第四者:「彼國純諸菩薩,以為良友,無惡緣境。外無神鬼魔邪,內無三毒等,煩惱畢竟不起,故不退。」

我們這裡,雖也可遇到良師益友、碰到佛法,但環境惡劣。不要說颱風、地震等自然災害,許多地方還要發生戰爭。

生極樂世界的話,雖然我們的阿賴耶識當中,還有無量無邊的怨家,但是到了凈土,這種業力的種子都不能活動,因為不能遇到惡因緣,也沒有神鬼、魔王來干擾,我們所接觸到的都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在極樂世界非但沒有各種惡因緣,而且隨時都不會離開三寶,有三寶的攝受力,所以不退。

第五者:「生彼國即壽命永劫,共菩薩佛齊等,故不退也。」這是壽命的長久故不退,這個因素也很重要。在娑婆世界的退轉,壽命太短是一個重要的因素,而極樂世界提供我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的壽命,當然和娑婆世界不一樣了。一言以蔽之,極樂世界的不退,就是阿彌陀佛大悲願力的攝受。如果開展開來,就是三寶的加持力跟壽命的長遠,所以永不會退轉。

【在此惡世,日月短促。經阿僧祇劫,復不起煩惱,長時修道,云何不得無生忍也?此理顯然,不須疑也。】

這段話的意思很簡單,大家都會懂:就是說在此五濁惡世之中,時間壽命極為短促,修行時短,來世又有隔陰之迷,忘掉修行。而極樂世界的壽命有無量阿僧祇劫,而且又不會生起種種煩惱,如此長時間修行,怎麼會不證得無生法忍呢?這個道理非常明顯而真實,不須懷疑也!

第七疑易生兜率疑

問:彌勒菩薩,一生補處,即得成佛。上品十善,得生彼處。見彌勒菩薩,隨從下生。三會之中,自然而得聖果。何須求生西方凈土耶?

答:求生兜率,亦曰聞道見佛,勢欲相似。若細比校大有優劣,且論二種。

一者縱持十善恐不得生,何以得知?《彌勒上生經》云:「行眾三昧,深入正定,方始得生。」更無方便接引之義。不如阿彌陀佛本願力、光明力,但有念佛眾生,攝取不舍。又釋迦佛說九品教門方便接引,殷勤發遣生彼凈土。但眾生能念彌陀佛者,機感相應必得生也。如世間慕人能受慕者,機會相投必成其事。

二者兜率天宮是欲界,退位者多。無有水鳥樹林風聲樂響,眾生聞者,悉念佛發菩提心伏滅煩惱,又有女人皆長諸天愛著五欲之心。又天女微妙諸天耽玩不能自勉,不如彌陀凈土水鳥樹林風聲樂響,眾生聞者,皆生念佛發菩提心伏滅煩惱。又無女人二乘之心,純一大乘清凈良伴。為此煩惱惡業畢竟不起,遂至無生之位。如此比校,優劣顯然,何須致疑也。

如釋迦佛在世之時,大有眾生見佛,不得聖果者如恆沙。彌勒出世亦爾,大有不得聖果者。未如彌陀凈土,但生彼國已,悉得無生法忍,未有一人退落三界,為生死業縛也。

又聞西國傳雲,有三菩薩,一名無著,二名世親,三名師子覺。此三人契志同生兜率願見彌勒,若先亡者得見彌勒誓來相報。師子覺前亡,一去數年不來,後世親無常,臨終之時無著語云:「汝見彌勒即來相報。」世親去已三年始來。

無著問曰:「何意如許多時始來?」

世親報云:「至彼天中,聽彌勒菩薩一坐說法,旋繞即來相報。為彼天日長故,此處已經三年。」

又問:「師子覺今在何處?」

世親報云:「師子覺為受天樂,五欲自娛在外眷屬,從去已來總不見彌勒。」

諸小菩薩生彼尚著五欲,何況凡夫?為此願生西方定得不退,不求生兜率也。

【譯】

第七疑易生兜率疑

問:彌勒菩薩是補位佛,下次就輪到他在娑婆世界成佛。只要修成上品的十善法,就能生到兜率天見到彌勒菩薩,然後可以跟隨彌勒菩薩下生人間,在龍華三會中,就能證得聖果。又何必要求生西方的凈土呢?

答:想要求生兜率天的人,也說他是為了聽聞佛道,親見佛陀,粗看起來似乎相差無幾,但若仔細比較一下的話,就大有優劣的不同,現在且分兩方面來講。

一,縱使行持十善業也不一定能夠生彌勒兜率內院,何以見得?《彌勒上生經》中說:「要行三昧法,深入正定,才能夠生兜率內院。」而且還沒有方便接引。這就不如阿彌陀佛有本願力和無量光明的加持,只要是念佛的眾生都攝取不舍。而且釋迦佛還為我們說了西方凈土的九品往生,殷勤的告訴我們要往生西方凈土。只要眾生能夠常念阿彌陀佛,因緣具足感應道交就一定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好像世間的兩個相互欣慕的人,只要一有機會,他們必定能一拍即合。

二,兜率天還屬欲界,在那兒修行的諸天退位的很多。沒有像西方凈土那樣的水鳥、森林、風聲說法使聞者都能發菩提心的好條件,而且兜率天還有天女,且有五欲愛著之心,諸天往往貪玩而不能自拔。西方凈土沒有女人也沒二乘人,都是大乘菩薩,與他們為友不會有煩惱的產生,必定能夠證得無生法忍。這樣一比較,好壞自然就清楚明白了,還有什麼好懷疑的呢?!

再例如釋迦佛的時候,仍然有極多的人見到佛,但卻並沒有證得聖果。彌勒下生也會如此,會有很大一部分人不能證得聖果,這就不如在西方極樂世界,只要是能往生到那裡的,都一定能證得無生法忍,根本不會退轉三界,而有來世與被生死所縛。

印度的傳記里有這樣的記載:無著、世親、師子覺等三位菩薩,一起約定要生兜率天見彌勒菩薩,如果誰先去見了彌勒菩薩,一定要告訴還沒去的人。師子覺先去了,但卻數年不見迴音,後來世親菩薩的無常到來,臨命終時無著就對他說:「你見了彌勒菩薩就趕快迴音告訴我。」世親一去就是三年,三年後才回來。

無著就問他說:「怎麼這麼長時間才來啊?」

世親就回答說:「我到了那裡才聽了菩薩的一座說法就即刻趕來,只是因為兜率天的時間和我們不同,所以在那裡覺得時間很短,這裡就已經過去三年了。」

無著又問道:「師子覺現在在哪裡?」

世親回答說:「師子覺因迷戀天上的快樂,沉迷在五欲里,只能當彌勒菩薩的外眷屬,所以到目前為止,都還無緣見到彌勒菩薩。」

諸小菩薩生到那裡都還要貪著五欲,我們凡夫又怎麼能行呢?正因為此,所以要求生西方凈土,到那兒一定能證得不退。不要求生兜率天呀。

【講】

第七個疑問:易生彌勒疑

我們是一個生死中的凡夫,在選修法門之時必須與自己的根性相應。我覺得必須考慮的有二個方面:一是從因地看,二是從果地的考慮。

第一在因地時要下手容易:比如說這個凈土很好,但是你沒有成功的可能性,那這個法門建議你想都不要去想。一定要選擇下手容易、並有成功的可能,這個法門還要能夠帶業往生,能夠加被到生死凡夫,甚至是造惡凡夫。

第二要成就高:我到那個地方去,必須要不退轉。我到那個地方之後,如果還會退轉的,這個就不能列為考慮的對象。

所以同修們必須注意,我們選修法門的判定標準是:下手易、成就高,而且經一門深入的努力,在今生就能達到目標,並且要在繼續上進時,永遠不會再退轉的。現在我們就把彌勒凈土跟西方凈土作一比較,先看大師所設的征問:

征問

【彌勒菩薩,一生補處,即得成佛,上品十善,得生彼處,見彌勒菩薩,隨從下生三會之中,自然而得聖果,何須求生西方凈土耶?】

彌勒菩薩是一生補處的等覺菩薩,他將來到娑婆世界成佛。如果我們現在修行十善業,求生到兜率天去,見到彌勒菩薩後,就跟隨彌勒菩薩修學佛法,等到他下生娑婆世界時,我們也跟著下來,在龍華三會中,自然可成就三乘的聖果,為什麼一定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呢?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彌勒凈土是在三界之內,離我們很近,西方凈土在十萬億佛土之外,我們為什麼要捨近求遠呢?

現在我們看一下智者大師是怎樣回答的:

釋疑

【求生兜率,亦曰聞道見佛,勢欲相似,若細比較,大有優劣,且論二種:】

智者大師告訴我們:求生兜率天,如果單從見佛聞法的角度來看,在表面上似乎跟西方凈土是非常相似的。說到見佛,就算彌勒菩薩現在不是佛,但他是等覺菩薩也與佛差不多了,到彌勒菩薩那邊也可以聽到很多的佛法。所以從見佛聞法的角度看,也跟西方凈土有很多相似之處,確不應捨近求遠。但是,如果仔細地比較一下其他的因素,那就有很多的差別了。

首先我們看因地的比較:

【一者、縱持十善,恐不得生,何以得知?《彌勒上生經》云:「行眾三昧,深入正定。」方始得生,更無方便接引之義。不如阿彌陀佛本願力、光明力,但有念佛眾生,攝取不舍。】

剛才講過,我們選擇修持的法門,必須要選下手容易的。那我們看一下求生彌勒凈土的條件:要想往生彌勒凈土,如果只是修習十善業是不夠的。為什麼呢?我們根據經典的記載,求生彌勒凈土的標準有「行眾三昧,深入正定」,而且這個定起碼要在欲界定以上。諸位都知道,禪定在戒律當中,被列為「過人之法」,因為這個禪定,在欲界中不是所有人都能修的,因為欲界的眾生是散亂的,所以說你要成就禪定相當不易。要成就禪定,除了我們自己的善根不夠以外,外在的環境也很重要,因為末法時代的大環境是騷動的,你的心要寂靜下來就不容易。

所以要求生彌勒凈土,不是散亂心就可以去的,必須行眾三昧,深入正定。並且彌勒菩薩的兜率內院,沒有臨終接引。你想到彌勒凈土去,只有你自己過去。如果你到臨終的時候,要是稍有差錯就去不成了。沒有像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在我們臨終的時候,就有「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開示慰導我們,佛陀以「凈光照我,慈誓攝我」,所以能夠正念分明地往生。彌勒菩薩在我們臨終不會來安慰、開導,更不會來接引。這是第一方面,就是在因地上的難度比較高。

【又釋迦佛說九品教門方便接引,殷勤發遣生彼凈土。但眾生能念彌陀佛者,機感相應必得生也。如世間慕人,能受慕者機會相投,必成其事。】

釋迦牟尼佛說九品往生,來方便接引念佛眾生。九品就是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等九品。其實,嚴格地分當然還不止九品,因為眾生無量,修行所下的功夫也是無量,所以說九品還只是個方便。釋迦牟尼佛「殷勤發遣」,是說阿彌陀佛的西方凈土,很適合我們去修證佛道,釋迦世尊想得很周到,盡心地勸我們到那邊去。眾生中只要信佛語、願往生,並能夠念阿彌陀佛的人,這樣就機感相應了,就能夠往生。就像世間所仰慕的人,能接受到仰慕的人的讚歎,有這個因緣,這件事情就成功了。我們修行凈土法門的人所仰慕的人,當然是阿彌陀佛了。我們凡夫能與阿彌陀佛,機感相投,就必成其事。

【二者、兜率天宮是欲界,退位者多,無有水鳥樹林、風聲樂響,眾生聞者,悉念佛發菩提心,伏滅煩惱。又有女人,皆長諸天愛著五欲之心,又天女微妙,諸天耽玩,不能自勉。不如彌陀凈土,水鳥樹林,風聲樂響,眾生聞者,皆生念佛發菩提心,伏滅煩惱。】

前面我們根據因地的修行來作比較,接下去講果地的功德。

兜率天是一種欲界的果報,它不是凈土。身為果報,當然就要受業力的引導,就會有退轉的因素。那兜率天為什麼會退轉呢?

第一個,很難有聽到佛法的因緣。極樂世界是色、聲、香、味、觸五塵說法。我們到極樂世界,在那個邊喝一口八功德水,這一口水喝下去,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在極樂世界聞到了香氣,同樣能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它的五塵都會說法的。彌勒凈土就沒有這樣的事,它是一個果報體。同修們可看一下佛經對我們的開示,祖師大德也告訴我們:修行要「都攝六根,凈念相繼」。所有法門在娑婆世界的修行,都要把六根收攝起來,可見得六塵會對我們產生不好的影響。在極樂世界就沒有所謂都攝六根這件事情,因為它整個六塵都是阿彌陀佛法身的功德,六根不會散亂。在極樂世界無需收攝六根,而在欲界內就要都攝六根。因為外在的塵境不同,一個是願力所成的凈土,一個是業力所成的國土。

第二個,彌勒凈土「有女人」的問題,當然有女人就容易造罪業。對於女人來說,有「男人」也容易造罪。「有男女」是諸天的一個障礙。

這二個理由:第一個聞法不容易,第二個有女人的障礙,所以在果報上也有退轉的因緣。所以說,彌勒凈土雖然距離比較近,但是它往生困難。而且在往生以後,不能保證我們不退轉。

這裡要說明一下,感應道交跟距離是沒有什麼關係的。即使凈土就在我們的隔壁,如果跟它沒有感應,也是沒有辦法去的。要是跟它有感應,那就「一剎那頃離五濁」,這十萬億佛土,一剎那就去了。所以說,距離的遠近不是問題。

下面又說:

【又無女人二乘之心,純一大乘清凈良伴。為此煩惱惡業畢竟不起,遂至無生之位。如此比較,優劣顯然,何須致疑也。】

極樂世界沒有女人,生到極樂世界之後就沒有女人的束縛,沒有男女淫慾的束縛。極樂世界的清凈海眾,沒有不發菩提心的人,都是純一的大乘清凈良伴。為此煩惱惡業畢竟不起,一直到證悟無生。無生就是不滅,不滅就是涅槃。這就是說生到西方,就得不退轉,絕對沒有障礙,絕對成就佛果。

經過這樣一比較,彌勒凈土與西方凈土的差異,就很清楚了,用不到懷疑了吧?

【如釋迦佛在世之時,大有眾生見佛,不得聖果者如恆沙。彌勒出世亦爾,大有不得聖果者。未如彌陀凈土,但生彼國已,悉得無生法忍,未有一人退落三界,為生死業縛也。】

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有很多人都見到釋迦牟尼佛,但沒有證得聖果的還是很多。經典上有這樣的記載: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有三分之一的印度人曾見到佛,三分之一的人曾聽到佛的名號,還有三分之一的人,根本不知道有一尊釋迦牟尼佛在印度。

佛在世時就已經是這樣了,而我們今天離佛世已有兩、三千年了,說不幸嗎?沒有見到佛也算不幸。若要說很幸運也可以,因為我們還能夠看到翻譯得這麼好的經典,還有法師為我們講經。

彌勒佛出世時,同樣也會有很多人不能證得聖果。不像阿彌陀佛的凈土,只要我們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都能證得無生法忍,沒有一個人會退轉到三界,再為生死惑業所縛的。

【又聞西國傳云:有三菩薩,一名無著,二名世親,三名師子覺。此三人契志同生兜率願見彌勒,若先亡者得見彌勒誓來相報。師子覺前亡,一去數年不來,後世親無常,臨命終之時無著語云:「汝見彌勒即來相報。」世親去已三年始來。無著問曰:「何意如許多時始來?」世親報云:「至彼天中,聽彌勒菩薩一坐說法,旋繞即來相報。為彼天日長,故此處已經三年。」又問:「師子覺今在何處?」世親報云:「師子覺為受天樂,五欲自娛在外眷屬,從去已來總不見彌勒。」彼諸小菩薩生彼尚著五欲,何況凡夫?為此願生西方定得不退,不求生兜率也。】

這裡的西國傳,不是有《西國傳》這本書,而是當時印度有這樣的傳說:

有無著、世親、師子覺三位菩薩,但他們的修行尚未到達大菩薩的果位(只是小菩薩)。他們三人有相同的志向,都想往生兜率天宮見彌勒菩薩。於是就約好:先走的人,就是先亡故的人,若是見到了彌勒菩薩,一定要回來通報一下。師子覺先死亡,一去數年都沒有回來報告。後來世親無常,臨命終時無著就告訴他:你如果見到彌勒菩薩,要趕緊回來告訴我。世親菩薩一去三年才回來。於是無著就問他:「我叫你速去速回,你怎麼去得這麼久,讓我等了三年才回來呢?」世親菩薩就告訴他說:「我到兜率天宮,只是聽彌勒菩薩的一座說法而已,就立刻回來了,因為那裡的天日長,所以在這裡就已經過了三年。」

這裡插幾句:「為彼天日長」,就是那裡的天日很長。兜率天是在我們上面的第四層天,兜率天宮的一日是我們這裡的兩百年,所以世親去兜率天聽法,雖然他覺得連位子都還沒有坐熱就回來了,但在我們這裡已經過去了三年。

無著又問:「先前往生的師子覺,他現在在什麼地方呢?」世親說:「師子覺到天庭,受天上的唱歌、跳舞、飲酒、女色等五欲快樂而自娛,自生天至今,還未曾見到彌勒菩薩。」

兜率天分內院和外院,外院住的是凡夫,內院是聖人。師子覺經過外院時,看到那邊這麼「美好」於是又迷惑了,所以沒有進到內院去。同修們想想看!初發心的菩薩已經有神通了,到天庭還被美女所迷惑,照樣顛倒。所以在座諸位想想,修行多麼不容易啊?大家不要想得那麼簡單!

下面還有幾句再說一下:諸小菩薩生到兜率天宮,都還要執著快樂的五欲六塵。小菩薩到兜率天還要執著,何況我們這類凡夫呢?我們到天庭能不被迷惑嗎?所以,我們一定要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才能直至成佛更不退轉!

第八疑十念得生疑

問:眾生無始以來,造無量業。今生一形不逢善知識,又復作一切罪業,無惡不造。云何臨終十念成就,即得往生,出過三界?結業之事,云何可通?

答:眾生無始以來,善惡業種多少強弱並不得知,但能臨終遇善知識十念成就者,皆是宿善業強,始得遇善知識十念成就。若惡業多者,善知識尚不可逢,何可論十念成就?

又汝以無始已來惡業為重,臨終十念為輕者。今以道理三種較量輕重不定,不在時節久近多少。云何為三?一者在心,二者在緣,三者在決定。

在心者,造罪之時,從自虛妄顛倒生。念佛者,從善知識聞說阿彌陀佛真實功德名號生。一虛一實豈得相比?譬如萬年暗室,日光暫至而暗頓滅,豈以久來之暗不肯滅耶?

在緣者,造罪之時,從虛妄痴暗心,緣虛妄境界顛倒生。念佛之心,從聞佛清凈真實功德名號,緣無上菩提心生。一真一偽豈得相比?譬如有人被毒箭,中箭深毒滲傷肌破骨。一聞滅除葯鼓,即箭出毒除,豈以箭深毒滲而不肯出也?

在決定者,造罪之時。以有間心有後心也。念佛之時,以無間心無後心,遂即捨命,善心猛利是以即生。譬如十圍之索千夫不制,童子揮劍須臾兩分。又如千年積柴,以一豆火焚,少時即盡。

又如有人一生已來,修十善業應得生天。臨終之時起一念決定邪見,即墮阿鼻地獄。惡業虛妄以猛利故,尚能排一生之善業令墮惡道。豈況臨終猛心念佛真實,無間善業不能排無始惡業,得生凈土,無有是處。

又雲,一念念佛,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為念佛時心猛利故,伏滅惡業決定得生,不須疑也。

上古相傳判十念成就,作別時意者,此定不可。何以得知?《攝論》云:「由唯發願故,全無有行。」《雜集論》云:「若願生安樂國土即得往生,若聞無垢佛名即得阿耨菩提者。」並是別時之因,全無有行。若將臨終,無間十念猛利善行是別時意者,幾許誤哉。願諸行者深思此理,自牢其心莫信異見,自墜陷也。

【譯】

第八疑十念得生疑

問:眾生無始劫以來造下了無量的罪業,這一輩子又沒遇到善知識指導,結果又無惡不造。請問這樣的一個人臨終時,念十口氣的佛號,就能往生而超出三界嗎,從善惡因果的道理來講,怎麼通呢?

答:眾生無始劫以來善惡因種的是多是少,是強是弱,我們無所得知。但能夠在臨命終遇到善知識指導十念成就的人,都是很有善根的人,不然的話也不可能有在臨命之時遇到善知識開示十念成就的機遇。一個惡業多的人,連善知識都遇不到,又談什麼十念成就呢?!

你認為無始以來的惡業分量很重,而臨終十念的分量很輕。其實不然,罪惡業的輕重比較不在於時間的長短,而決定在下列三項因素:一、在心,二、在緣,三、在決定。

在心是說:造罪業的時侯,是從虛妄顛倒的心念所產生的。而念佛的人,是聽到善知識教念佛法門,知道阿彌陀佛的真實名號功德之後,用真心誠意的心來念佛的。由此可知,造罪是虛妄心,念佛是真實心,這一虛一實,怎麼能相互比較呢?譬如有一間屋子,已經黑暗了一萬年。當它被日光一照射的時候,黑暗馬上就消失了。難道黑暗會因為它已經暗了一萬年之久,而不肯消失嗎?

在緣是說:造罪業的時候,是從虛妄愚暗的心,緣由虛妄顛倒的境界而起的。而念佛的心,是從聽聞佛的清凈真實名號功德,緣由無上的菩提心而生的。這兩種一真一假,怎麼能相比呢?就好像我們中了毒箭,中毒很深已經傷肌破骨。但是一旦得到冶療的良方,就能箭拔毒除,立刻痊癒。怎麼會因箭深毒滲而不肯出呢?

在決定是說:造惡之時是有間斷,有期盼心的;而念佛就不同,念佛的人念佛之時,已下定決心要脫離三界,以不再以凡夫身投胎人間的心,持續不間斷的念佛,由於這種善心十分猛利,於是得以往生。譬如有一條繩索,粗得要十個人才可合抱,雖然一千個人來拉也拉不斷。而一個小孩子,只要用銳利的劍,一下子就能把它切斷。又好比堆積了一千年的木柴,只要用一豆粒大的微細火苗來點燃,一下子便會燒得精光。

又好比有一個人,一生都在修十善業,照道理應該可以生天的。但是臨終的時候,他突然起了堅定不移的邪知邪見,卻讓他即刻墮入阿鼻地獄。惡業雖然虛妄,但是由於非常猛利之故,也照樣排除一生的善業而令墮惡道。難道臨終時用猛利心來念真實功德的佛號,用這個無間的善業而不能排除無始以來的惡業,而得以往生凈土嗎?

佛經上又說:「只要用一念清凈的心來念佛,就能夠滅除八十億劫的生死重罪。」因此念佛的時候,由於心猛利故,可以伏止消滅惡業,一定可以往生凈土。這是根本不用懷疑的。

古來流傳「臨命終時十念往生,要靠有宿世的善根才能成就」,絕對不可作這樣的解釋。如果這樣解釋的話,那我們前世若無善根,豈不是今生臨命終時十念也不能往生了嗎?《攝大乘論》中講到:只要發願,決定往生,不能有任何懷疑。《雜集論》也講:只要你發願往生安樂國(即極樂世界)就能往生,只要聽到無垢佛的名號將來就能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且他們也沒有宿世的善因。你若是認為臨命終十念猛利認真念佛,要有宿世修行的善根臨終才能往生,這種看法可就大大地貽誤眾生了!希望諸位修行人好好深入思維這個道理。要堅固自己的道心,不要相信那些邪惡之見,而延誤了自己的慧命。

【講】

第八個疑問:十念得生疑

凈土宗是一個佛力加被的法門。這是它不同於其它法門的地方,是它修學的一個特色。它修學過程的重點,在於感應道交。所以古德常說:「能念所念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也就是在凈土的整個修學當中,不管你用什麼方法,你的目標是使你這顆明了的心,跟阿彌陀佛萬德莊嚴的功德,能夠感應道交,這就是凈土宗的成功之處。

講到感應道交,在早期的凈土宗傳承中,就存在二種不同的方法:第一個是慧遠大師的方法,第二個是善導大師的方法。我們先說慧遠大師的方法。

隋朝的慧遠大師,所用感應道交的方法是觀想念佛。以阿彌陀佛的依正二報當做所緣境,而觀想念佛最終的目標是成就念佛三昧,所以慧遠大師認為:我們凡夫的心,跟阿彌陀佛的功德想感應道交,必須成就一種定心。就是說慧遠大師感應道交的思想,是定心感應的方法。我們必須在明了寂靜的心中,跟阿彌陀佛的功德感應道交。這方法頗適合那時的根機,故得到很多人的響應,當時有123人在廬山共修,很多人都取得成功。

到了唐朝的善導大師,他提出散心感應的方法,他認為要感應道交,應該用持名念佛為好。他的理由是:觀想法門,境細心粗,觀難成就。因為所觀的境太過微細,如觀想阿彌陀佛的白毫光、整個相好,這個境太微細了,而我們能觀的心太過躁動,因此這個觀想很難成就。所以善導大師認為最好的方法是:

專心的聽我們心中佛號的聲音,並認為這個方法還比較容易修。所以在整個所觀境當中,善導大師提出「持名」,而他的目標是散心感應。他認為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不一定就是定心,散亂心也可以。但是善導大師提出一個原則:必須要一心歸命。

所以善導大師說:我們凡夫的心跟阿彌陀佛的感應道交,重點不是在有沒有得到禪定,是在於對阿彌陀佛的強烈歸依之心。

下面我們再看一下,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中所說的深心:大師說深心就是深信之心。包括兩個方面:一者決定深信,我們的自身是念頭不離罪惡果報的、受生死輪轉的凡夫,曠劫以來在生死苦海中,恆常汩沒恆常流轉不休,無有出離生死的勝緣;二者決定深信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大願,遍攝九法界眾生,可使永離生死之苦,得涅槃樂。對此沒有懷疑,沒有憂慮,乘托阿彌陀佛大悲願力,決定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東林寺大安法師說:善導大師別具慧眼,從常沒眾生的罪惡與阿彌陀佛悲願的互動關係中,詮顯凈宗他力信心之內蘊,稱佛本懷,萬代之下猶能感發人之信心。

善導大師提出了持名念佛,使得念佛法門所被的根機更加廣大,也可以說自唐朝以後的凈土法門,都是採用善導大師所提倡的,以持名念佛作為主課的修學方法。

到了宋朝以後,因為禪宗有很多大德轉到凈土,所以提倡禪凈雙修。特別到了明末的時候,禪凈雙修到了顛峰的時代。但是我們看看禪凈雙修的內涵,也沒有離開善導大師的持名念佛,沒有離開善導大師一心歸命的內涵。善導大師提出了「散心的感應」,但是有一個最低的標準,他的最低標準,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主題「十念得生」。他說:你要使散亂心能跟阿彌陀佛感應,就必須在臨終的時候,具足十念的相續。這個法門是來自於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善導大師把第十八願的核心思想提出來,於是整個凈土宗的思想,就得到一個定位,就是往生的最低標準,就在臨終的十念。善導大師提出這個思想,也有很多人對此產生質疑,關於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入的探討,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講的:「十念得生疑」

征問

【眾生無始以來,造無量業,今生一期,不逢善知識,又復作一切罪業,無惡不造。云何臨終,十念成就,即得往生,出過三界,結業之事,云何可通?】

這個人提出的懷疑是:我們念佛人,我們不是從聖人開始念佛,我們是凡夫念佛。我們過去無始劫以來,已經造了很多的罪業,凡夫跟聖人的最大區別,就是凡夫心中有罪業。這個罪業不只是前生造罪,即使在今生的一期生命當中,在我們還沒有遇到佛法之前,我們也造了很多身口意的罪業,所以觀察我們的內心世界,是罪業深重。這樣的人,怎麼能臨終十念佛號,就成就往生呢?

首先,解釋一下十念:歷代祖師在解釋十念的時候,都有一個共同的解釋,就是說這個「十念」指的不是一個數目,十念是一種概念,是比喻短暫的時間。也就是說我們造的罪業是這麼長的時間,無始以來在心中已經熏習了很多的罪業,怎麼說在臨終的時候,這麼短暫時間的念佛,就能夠往生極樂世界,而超出三界的輪迴呢?從因果的道理來說,這怎麼能通呢?

我們的阿賴耶識中有很多善業的種子,也有很多罪業的種子,臨終的時候,到底是哪一個業先得果報呢?學唯識的人都知道答案,那就是強者先牽。按照次第,一定是業力強大的種子先表現出來。我們一般說:無始劫造的罪業應該是強者,臨終的十念應該是弱者,從這個強弱的角度,就會產生質疑。我們看智者大師怎麼回答這個問題的:

釋疑

【答:眾生無始以來,善惡業種多少強弱並不得知,但能臨命終遇善知識十念成就者,皆是宿善業強,始得遇善知識,十念成就。若惡業多者,善知識尚不可逢,何可論十念成就?】

這段同修們一看就可以理解:我們眾生從無始以來,善業、惡業的多與少、強或弱,大家都不知道。如果他在臨命終時能遇到善知識,能臨命終十念成就,這就說明他宿世的善業強,才有可能遇到善知識,才有這個十念成就。若是惡業多的人,根本連善知識都遇不到,更別說是十念了。下面這一段是智者大師回答的重點,同修們請注意聽。我們一起念:

【又汝以無始已來惡業為重,臨終十念為輕者,今以道理,三種校量輕重不定,不在時節久近多少。云何為三?一者在心,二者在緣,三者在決定。】

智者大師說:我們總是認為我造罪業的時間特別長,你看我在過去這麼久的生命之中,每一世都造過很多罪業,因這麼長時間所造的業,應該是很重了。而我今生的念佛,是在臨終的時候,只是十念的相續,時間又特別短,所以這個業是輕。

智者大師認為這個思想是錯誤的,他認為所謂的重業、輕業,不在造業的時間,我們應該用緣起的道理,從三個角度來加以比較,才能夠決定這個業的輕重,才能決定招感的決定性與不決定性。重點不在你造業時間長短,而要從下面三個方面來決定:一者在心,就是你造業的時候,你那個能造的心有差別。二者在緣,你所造的境緣,是你在什麼境緣下所造作的。三者在決定,你在造業的時候是決定的、還是猶豫不決的。就是說,我們單從時間上來判定業的輕重,這是個錯誤的概念,應該從能造的心、所造的境,跟你造業的時候決定不決定來判斷。

以下,我們就分別加以解釋,首先我們從心想方面來看:

【在心者:造罪之時,從自虛妄顛倒生。念佛者,從善知識,聞說阿彌陀佛真實功德名號生。一虛一實,豈得相比?譬如萬年暗室,日光暫至,而暗頓滅。豈以久來之暗,不肯滅耶?】

先看看我們造罪時候的心態:一個眾生他會造罪,那個能造罪的心是怎麼有的呢?是從虛妄的顛倒生,這裡的重點是在「虛妄」這二個字。為什麼一個人好端端的會去造業呢?他就是有一個虛妄的妄想生起。這個妄想是怎麼生起的呢?簡單的講,我們身是一個果報體,我們有眼睛、鼻子、嘴巴等等六根,六根感受的功能,跟六塵相碰撞的時候,就會創造一個心識出來。這個心識的很大部分,都是盲目的、情緒化的念頭。

比如說現在我要罵一個人,這個生起想罵一個人,是一個能造罪業的心,就算是還沒有產生行動,那為什麼會有這個念頭呢?你一定是眼睛看到某一個人,或者耳朵聽到某一種聲音,如果根同境沒有碰撞,是不可能產生念頭的。那麼你要去罵一個人,這個心態是怎麼一回事呢?第一個,它是直覺性的,他絕對是沒有透過智慧的觀察。第二個,它是盲目的。第三個,它是生滅的,最重的是它是生滅的,它是隨著境而生滅的。你如果把這個所緣境拿掉了,你當初是緣某一個聲音生起這個念頭,直到你把這個聲音在心中也拿掉,這個心念就消失了。所以我們常常說生滅心是來無所從,去無所止。在這個過程當中,是剎那生滅的。所以我們簡單的講,虛妄心就是「覓之了不可得」,因為它來也不知道怎麼來的,去的時候也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就算是在造作的過程當中,它也是剎那剎那生滅的。所以要知道,我們每一個造罪的念頭,雖然有很多的差異相,有的是貪煩惱、有的是嗔煩惱、有的是高慢心,但是它的本質是一樣的,都是虛妄的,是盲目的、情緒的。

我們再來看看念佛是什麼心態?念佛的人他為什麼會念佛呢?這個能念的心又是怎麼回事呢?是從一個佛法善知識的開導,聽聞了阿彌陀佛的真實功德以後,經過如理的思惟,而產生一種智慧的觀照。所有修行念佛的人,他念佛的心,都是透過智慧的判斷才念佛的。所以我們知道,造罪時是盲目的,那個心是一種虛妄性。而我們念佛的心,是透過智慧,智慧的心它的形象是真實的、永恆的。所以說,一虛一實不能相比。造罪的時候是虛妄心,念佛的時候是透過觀察真理而產生的一種念佛的心,一個是隨順於情緒,一個是隨順於真理,這二種是有虛實差別的。

現在我們講一個譬喻:有一個萬年的暗室,日光暫至,而暗頓滅。這暗室是比喻我們無始劫來的妄想。日光指的是我們對三寶功德真實的歸依,那是一種智慧的觀照。觀照力現前的時候,我們的情緒馬上消失掉,這是很正常的道理。不可能因為它時間已經很久了,就說它不能消滅。不管它有多久,因為它的本質是虛妄的,所以光明能夠破除黑暗。這裡使我們明白,我們的心態有二種:一種是真實的心,一種是虛妄的心。

比如說我現在要去罵一個人,這個心是情緒化的,這個念頭你只要不管它,它自然會消失掉。你看我們每一次發完脾氣以後,每一次都後悔。為什麼?一個人會後悔,表示你那個心消失了,所以你才會後悔。如果你那個心還在,你怎麼會後悔呢?只要是惡念的心,都是突然間來、突然間消失,來得快、去得也快,都是那種很情緒化的、很躁動的心。但是我們每一次修行的心都是很平靜的,我要廣度一切眾生,這個念頭它是從智慧而生的。好多同修都已受了菩薩戒,諸位同修還記得嗎?諸位在受菩薩戒的時候,「眾生無邊誓願度」,這也是一個念頭,這個念頭是一個恆久的心。我們受完戒以後,當初緣三寶的境而發心,回來以後這個心還在,它是一種持久的心態。為什麼呢?因為它隨順於理,它是一種真實的心。所以我們要知道,問題不在時間的長短,問題是在於它是一種真實的心,還是虛妄的心,這有本質上的不同。

在《凈土聖賢錄》中有一個公案:唐朝的馬子云居士,科舉時中了舉人,擔任涇縣的尉官,平時也念佛。當時朝庭遇到叛亂需要糧餉,於是官府就派遣他把本郡的田賦稅捐,督運到京城。當時他所乘載的船隻,因在半途遇到天氣突然轉變而沉沒,一萬斛的大米也沉入江中,因而被關進牢獄。要知道損失這麼多的軍糧可是個死罪啊!於是馬子云被關進獄中,他就專心一意地念佛,經過五年之後,終因遇到特赦而出獄。後來就隱居在南陵山的寺院中精進念佛,並持日中一食戒。唐玄宗天寶十年(公元751年)於涇縣往生。在往生前一天馬子云曾經告訴寺里的人說:「我因為命運坎坷,而能到寺院里專精地學佛,如今西方的行業已經成功,我將要往生極樂世界了!」第二天,自己沐浴,穿著新的衣服,端身正坐恭敬合掌,不久突然異香滿室。馬子云說:「佛來了!」說完即安然往生。

我們看完這則往生故事,可以探討一下,馬子云遇到死罪這個災難之前,他也念佛,但是那個時候念得不相應。為什麼他一定要遇到死罪的時候,他到監獄中才真實的念佛,才把這個業轉過來呢?為什麼經過這場挫折之後才發心住寺院,才開始精進用功念佛而使業障消除、福慧增長,乃至到臨終的時候招感佛陀的接引呢?我們可以這樣來說,他剛開始在家念佛的時候,缺少真正的、真實的念佛心。他後來遇到了逆境,這個時候對世俗的因緣,那個攀緣心才開始收斂,這時候心中才真實的看到無量光、無量壽的功德。所以說在我們發了真實道心以後,我們的業就可以改變。因為以前的心是虛妄心,故心隨妄轉,這時的根同境接觸的時候,會產生一個情緒,這個情緒就是我們的心,它要你幹什麼你就幹什麼。但當我們開始緣無上菩提的功德,生起一個出世的道心時,這種心是不可破壞的。所以說我們念佛的時候,我們的心是一種出世聖道的心,那才是真實的心。我們過去造業的時候,是在當下的所緣境產生一種一時的情緒,這個是虛妄的心。所以說真實能夠破除虛妄。這是第一個理由。

現在看第二個理由:

【在緣者:造罪之時,從虛妄痴暗心,緣虛妄境界,顛倒生。念佛之心,從聞佛清凈真實功德名號,緣無上菩提心生。一真一偽,豈得相比?譬如有人被毒箭中,箭深毒慘、傷肌破骨,一聞滅除葯鼓,即箭出毒除。豈以箭深毒慘,而不肯出也?】

這段文講到我們在造罪的時候,他當初的所緣境有所不同。在造罪的時候,他的所緣境是依止一時的情緒,那個情感性的、黑暗的心,去攀緣一種虛妄境界而生,這個虛妄境在唯識學上叫做「遍計所執性」。你看到一個人,你會對他生起貪愛,就是你沒有看到他真的實相,你一定是把這個人想得太美好了,就是你對他有所增益了,這個增益的相是你心中捏造出來的。你看到一個人起嗔心,你也沒有看到這個人的真實相,你把他這個相給損減了、把他醜化了,你才會生起嗔心。

所以,我們過去起顛倒的時候,因為沒有看到真相,你只是活在你心中錯誤的影像里。你或者把這個影像過度的美化,或者過度的醜化,所以那個影像是錯誤的影像,故你當初所緣的境界是一種虛妄的影像。

而我們念佛就不同,我們念佛所緣的是聽聞正法、如理思惟,我們真實能夠感受到無量光、無量壽的真實功德,我們真實的為了要追求菩提,為了要成就無量光、無量壽的一種依正莊嚴而生起的。所以說你念佛時候所緣的境,是真實的境,因為那是從聽聞正法、如理的思惟而產生的,所以真妄也是有所差別。

我們舉個例子,譬如說有人被毒箭射中了,這個箭射得很深,傷到骨頭裡面了,而且這支箭毒性還特彆強,它能傷肌破骨。但是重點不是它射得有多深,重點也不在於它的毒性有多強,重點是你是不是有消除箭毒的「葯鼓」,你有這個「葯鼓」,一擊起來這個箭就自然跑出來,這個毒性也自然消除。又好似一個人生病了,不管他的病有多重,重點是能不能找到可治這種病的葯。如果能找得到葯,它就能夠療救這個病人。

我們再從阿賴耶識受熏的角度來看修行這件事,我們的阿賴耶識,在虛妄的境造了很多的業、熏習了很多的種子,這個種子在唯識學叫虛妄的種子。但是你真實的發菩提心,你在受戒的時候,你緣三寶的境而發起一種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的心,這個種子在唯識學叫金剛種子。為什麼?因為所緣的境界是三寶的種子。諸位都知道,一個人受菩薩戒,要嘛在法師的面前受,最低的標準是在佛像的面前受。所有的戒體要成就,一定要緣真實境的。什麼叫真實的境呢?就是三寶的境。你在三寶前受,戒體才會堅固。如果對著一顆樹來受戒,那就得不到真實的戒體。

因為這個境有真妄的差別。所以說,造業的時候,是緣著心中的一個虛妄性。而念佛的時候,是緣三寶的功德,緣那種真實救拔的功德。總而言之,我們念佛的時候,要相信、要建立真實能夠破除虛妄的信心。

我們修行人要做二件事:第一個趨吉,第二個避凶。當然我們要修習很多善法,看到大乘經典諸佛菩薩的德行,我們要生起好樂之心,但對一個初學者來說,趨吉這件事情還不是很急迫。一個初學佛者更重要的是避凶,遠離災難很重要。一個人要遠離災難,就要知道災難是怎麼來的,災難就是我們心中的情緒,就是六根對六境時的第一個念頭。對那個情緒、那個盲目的念頭,我們一定要有克制的力量。我可以告訴同修們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對治負面的、破壞性的情緒的最好方法是「不動」。印光大師說:「心常覺照,不隨妄轉。」這個不動法門很重要,印光大師講這句話實在是太殊勝了,他這個法門是來自《楞嚴經》中的一段話,它有很多對治妄想的方法,其中一個就是不動。

諸位知道,所有的妄想都有一個天敵,就是時間,時間是所有妄想的天敵。你試試看,你打一個妄想,你只要把這個妄想拖過一段時間,你這個妄想就會自然消失掉!你要是敢跟它拖,妄想是經不起拖的。世間的人常講「主動、積極」,但要看場合。如果碰到要遠離的過失,你去主動積極就要增長過患。一個剛開始修行的人,如產生一個與自己有利的念頭,那最好還是不管它,不隨妄轉。所有的初學佛者,都是先從否定自己、不隨妄轉開始。如果一個人他連「不隨妄想」這四個字都不知道怎麼修,那要想避免災難是很困難的。因為一個妄想起來,你就會跟著它走,妄想要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那就麻煩了。所以我們說虛妄心是一種生滅相,我們念佛的心是真實的功德。

第三個我們看決定:

【在決定者:造罪之時,以有間心、有後心也;念佛之時,以無間心、無後心,遂即捨命,善心猛利,是以即生。譬如十圍之索,千夫不制,童子揮劍,須臾兩分。又如千年積柴,以一豆火焚,少時即盡。】

前面是講真妄,這裡是講它的強弱。我們造罪的時候,心是有間斷的、有終止的。

我們在念佛的時候,不是隨便就念佛,也不是一時的衝動。我們是經過長時間的聽聞大乘法義,建立了願成佛的菩提心。由於我們長時間聽聞凈土的教義,對阿彌陀佛生起了歸依的心。所以這個時候的心,是無間心,特別的堅定,而且是無後心,念念的相續沒有終止。同修們想想看,一個堅定而相續的心,面對一個猶豫不決、間斷的心跟有終止的心,那當然是善心猛利,所以就能夠往生。

以下舉二個譬喻:

如一條周長十圍的繩索,這個繩索很粗,要有十個人才能夠把它圍起來,一千個人都拉它不斷。叫一個小孩子拿把利劍來往中間一砍,剎那之間這條繩索就分成兩截了。這譬喻的意思就是說:不論你的業有多重,只要有方法,不論有多麻煩,只要有智慧就好解決。

又如千年的積柴,用來當柴火的木頭累積了一千年,只要點燃一根火柴,這個像一顆豆子大的微細火苗,一下子就能把千年所積的木柴燒得精光。這個譬喻的意思是說:你若是有智慧,剎那之間見本性。或是你在臨命終時,用最強的力量去念佛,這口氣一斷,立即就能往生極樂世界。

在《凈土聖賢錄》中也有許多公案,我現在講一個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唐朝張善和往生的故事。我想很多同修都看過《凈土聖賢錄》,並且在《佛祖統紀》、《龍舒凈土文》等書中也有記載,說的是:唐朝有個叫張善和的人,他以殺牛為業。臨命終時陰境現前,見群牛前來討命,用角挑他的眼、刺他的胸。張善和大驚失色,就對他的妻子說:「快請僧人來救我!」師父來到他家,就對他進行開示:「在《觀無量壽佛經》中講到,若有人臨終時地獄相現,如果能以至誠心稱念南謨阿彌陀佛十聲,則能除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即得往生凈土。」張善和聽後就用左手舉火,去點右手的香,向西方專一懇切念佛,未滿十聲,即說:「群牛已經離開了,我見到阿彌陀佛從西面來,並遞給我蓮花寶座,叫我坐上去。」話剛說完,他就往生了。

張善和臨終念佛不到十聲,討債的牛就離開了,不但這業障已經消除了,連阿彌陀佛都現前接引他了。同修們會說:「他造了一生的殺業,他臨終的時候念佛還未滿十念,為什麼未滿十念的念佛,能夠把重大的殺業轉過來,轉成清凈的蓮華呢?轉地獄的火成清凈的蓮花呢?」理由只有二個:第一,他念佛的時候是用真實的心來念佛的,不像我們平時念佛沒有真實用心,念佛時還要打妄想。第二,他用堅定的心來念佛,專註、堅定。因為他以真實的心、堅定的心來念佛,所以能把整個殺業轉過來,故牛就消失了,佛就現前了。

凈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師在他的文鈔三編卷四《一切念佛人往生及不往生之證據》中說:「念佛之人,若是一心念佛,不念世間家業兒女,決定可以蒙佛慈力,接引往生。無論修持久近,乃至臨終始得善友開示,一心念佛,或止念上十聲即命終,亦得往生。以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第十八願雲,若有眾生,聞我名號,志心信樂,求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由此因緣,平素不念佛人,臨終善友開示,大家助念,亦可往生」。

所以,我們不可用時間的長短來判定業力,應該從本質的真實、虛妄,同用心的堅定、不堅定來判斷。「十念必生」的問題我們就討論到這個地方。

【又如有人一生已來,修十善業應得生天。臨命終之時起一念決定邪見,即墮阿鼻地獄。】

譬如說有個人,他一生都修十善業,照理說他是可以生到天道的,但是他在臨命終時,起了一念決定邪見,就墮落到阿鼻地獄中去。

講到這裡我要勸告諸同修:在我們臨命終時,這一生若是有和你過意不去的人,臨命終時最好不要讓他靠近。萬一臨命終之時,剛好遇到最討厭的人,那就完了!本來臨命終念佛已經念到面貌紅潤了,看到討厭的人來,臉色馬上變黑,光是氣就氣死了,這樣就很凄慘了!所以學佛的人,平時要盡量學著肚量大一些,若是有人欺負我,侮辱、誹謗我,要置我們於死地,我們就當作這是我欠他的。我們平時遇到業障時,就要學會歡喜、輕鬆。若是累積到臨命終時,就像整筆賬款要一次還清,那就很困難了。若是分期償還就比較輕鬆,所以一期一期欠人的都要及早償還,應該起歡喜心。所以有智慧的人遇到逆境他會很歡喜。若是沒有智慧的人遇到逆境就會很氣憤,他會覺得自己很委屈,卻不知道自己前世是怎麼陷害別人的。所以說修行當中不論有什麼委屈,逆境來時,也歡喜地接受,業障就拿我們沒辦法了!這樣臨命終時就有幾分把握了。不然的話,你想想看,平時修十善的人,應該是能夠生到天上的,只因臨命終一念決定邪見就墮落了,嗔恨心一起就墮地獄了!

【惡業虛妄以猛利故,尚能排一生之善業令墮惡道。豈況臨命終猛心念佛真實,無間善業不能排無始惡業,得生凈土,無有是處。】

惡業是虛妄的,但臨命終的那一念惡因為猛利,就能將我們一生所造的善業排除,令墮惡道。何況到臨命終時,我們發一念極猛利的念佛真實心,那這個無間善業,怎麼會不能排除無始的惡業,而得生凈土呢?是絕對可能的!剎那之間,念十句佛號決定往生,絕對不要懷疑!

下面說:

【又云:一念念佛,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為念佛時心猛利故,伏滅惡業決定得生,不須疑也。】

你想想看!虔誠地專念阿彌陀佛,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因為念佛時心的猛利,故可伏滅惡業決定得生,同修們請不要懷疑。智者大師的《凈土十疑論》,的的確確太重要了,因為論中所舉的這些懷疑,都是生生世世所有眾生的懷疑。

【上古相傳判十念成就,作別時意者,此定不可。何以得知?《攝論》云:「由唯發願故,全無有行。」《雜集論》云:「若願生安樂國土即得往生,若聞無垢佛名即得阿耨菩提者。」並是別時之因,全無有行。】

世間流傳臨命終時十念成就往生,這要靠宿世的善根才能成就,絕對不能這樣解釋。如果這樣解釋的話,豈不是臨命終時能猛利地十念都不能往生了嗎?為什麼呢?下面大師就引用無著造、真諦三藏譯的《攝大乘論》來為我們作證,《論》中講到:「由只有發願,全無修行。」《雜集論》也講:「只要你發願往生安樂國(即極樂世界),就能往生。只要聽到無垢佛的名號,就能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阿耨菩提。」這些講的都只是最初所種的因,及最後所成的果,而省略了中間的修行法。因為這些都是沒有修習正行,這才是別世別時成就往生之正因。

現在接下去說:

【若將臨命終,無間十念猛利善行是別時意者,幾許誤哉。願諸行者深思此理,自牢其心莫信異見,自墜陷也。】

本段文字說:若是把臨命終時,在聽聞善知識開示之後,能無間斷地十念,能勇猛、認真地念幾聲佛就往生,看作是後世成佛之遠因,那就錯了。若是這樣理解十念往生,就會誤了許許多多眾生。

善導大師認為臨終的十念往生非別是意,他在《觀經四帖疏》玄義分中說:「今此觀經中,十聲稱佛,即有十願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故知臨終十念願行具足,則非別時意,因十念時十願、十行都已經具足。

所以,我們今天要有這個決定心:不管你前世有沒有善根,不管你以前有沒有聽到佛法,不管你以前有沒有發願,過去有多少惡業全部不管,十念必定成就。只要在臨命終前聽到佛法,又願意往生極樂世界,不管他念幾聲佛,只要能念佛都能往生。其實任何人無量劫以來,也不可能完全沒有善根,我們前世若無善根,今生你還能信嗎?還能臨命終十念嗎?同修們能來學佛,大家宿世都有善根!只要你能信你就早種有善根,希望諸位同修好好想一想這個道理。「自牢其心莫信異見」,這一句太重要了!我們今天聽了智者大師的《凈土十疑論》之後,我們就要聽智者大師的,堅固自己的道心,既然修凈土了,就要堅持到底,不再改信別的法門,免「自墜陷也」。

再說幾句:如果學佛不久,哪裡有講經就到哪裡去聽,還以為是多聞、是法門無量誓願學。其實初學佛者沒有一點基礎,更沒有擇法眼,你聽得多了,就會分不清楚。聽得太多,聽聽每個法師所講的都很好、都很有道理,這樣修行就會變得很複雜。拜了很多師父,就不知到底要聽哪一位的了?我們既然對凈土有信仰,那就聽佛、聽祖師大德的,相信了就要去做。好,開始認真地念佛!

第九疑路遠難到、女人及根缺不生疑

問:西方去此十萬億佛剎,凡夫劣弱,云何可到?又《往生論》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既有此教,當知女人及以根缺者,必定不得往生。

答:對凡夫肉眼生死心量說耳,西方去此十萬億佛剎。但使眾生凈土業成者,臨終在定之心,即是凈土受生之心,動念即是生凈土時。為此觀經云:「彌陀佛國去此不遠。」又業力不可思議,一念即得生彼,不須愁遠。又如人夢,身雖在床,而心意識遍至他方,一切世界如平生不異也。生凈土亦爾,動念即至,不須疑也。

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者,但論生彼國,無女人及無盲聾喑(音yīn)啞人,不道此間女人根缺人不得生。彼若如此說者,愚痴全不識經意。即如韋提女人,是請凈土主,及五百侍女,佛授記悉得往生彼國。但此處女人及盲聾喑啞人,心念彌陀佛悉生彼國已,更不受女身,亦不受根缺身。

二乘人但回心愿生凈土,至彼更無二乘執心。為此故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非謂此處,女人及根缺人不得生也。

故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云:「設我得佛,十方世界一切女人,稱我名號厭惡女身,捨命之後更受女身者,不取正覺。」況生彼國更受女身?根缺者亦爾。

【譯】

第九疑路遠難到、女人及根缺不生疑

問:西方凈土離我們這個地方有十萬億佛剎那麼遠,我們凡夫根器小業障重,怎麼會往生到那裡呢?並且在《往生論》中說到:「女人和五根不全的殘障人,以及未發菩提心的聲聞和緣覺,不能往生極樂世界。」既然《往生論》中這麼說,就知道女人、五根不全者及二乘人必定不能往生凈土了?

答:相對凡夫的肉眼及生死的心量來說,西方凈土離這裡有十萬億佛土。但平時修行凈業成就的眾生,臨命終時念佛的定心,就是往生凈土的受生之心,一念往生的心念即可往生凈土。

因此佛在《觀無量壽佛經》中說:「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離我們這裡並不遠。」而且業力是不可思議的,只要一念清凈就能往生,所以用不到擔心那兒的遠近。再比如做夢的人,人雖睡在床上,而心意識卻跑到很遠的地方去了,夢中的境界還跟平常一樣。往生凈土之神速也和做夢一樣,心頭動念就到了,用不著懷疑。

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是說已經生到那裡的,沒有人是女人、瞎子、耳聾者或啞巴。而不是說這裡的女人及殘障者,不能往生到那兒去。如果這麼認為的話,那就太笨了,根本就不了解佛經的意思。經裡面韋提希王后是女人,她也是請佛講凈土的當機者,佛陀授記她和五百位宮女都能往生極樂國。因此娑婆世界的女人及盲聾暗啞的人,只要修凈土法門,往生極樂國之後,就不再是女人身,也不會是殘障者了。

二乘人只要回小向大,發菩提心,願意往生極樂國。到了凈土之後自然就不會再有二乘人的執著。這就是《往生論》所謂「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的意思,不是說這裡的女人及殘障者不能往生。

《無量壽經》里,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其中有一願說:「當我成佛時,十方世界的一切女人,要是厭惡自己是女人,如果稱念我的名號,死了之後下一生還是女性之軀的話,我就不成佛。」何況生到極樂凈土,還會是女人身嗎?殘障者也一樣。

【講】

第九個疑問:路遠難到、女人及根缺不生疑

這個地方有二個問題,我們看智者大師的論文就容易清楚:

征問

【西方去此十萬億佛剎,凡夫劣弱,云何可到?又《往生論》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既有此教,當知女人及以根缺者,定必不得往生!】

大家都已知道凈土法門,是一個他力加被的法門,所以它的重點在於佛力要現前,也就是必須要感應道交。感應道交就牽涉到二個問題:第一個是空間的問題,就是說我們很想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但是阿彌陀佛離我們有十萬億佛土這麼遠,離我們實在太遠了,我們凡夫又沒有三昧神通,身心劣弱,怎麼能夠跟十萬億佛土之外的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呢?距離會不會構成感應的障礙呢?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是果報,比如說我是一個女人,我是一個六根不全的卑劣的果報,即使我很虔誠的念佛,也可以感應道交嗎?卑劣的果報體是不是影響感應道交呢?這是第二個問題。

「路遠難到、女人及根缺不生疑」。一個是距離的障礙,一個是果報的障礙,還有二乘種不生。我們來看智者大師是怎樣回答的:

釋疑

先釋路遠難到:

【答:對凡夫肉眼生死心量說耳,西方去此十萬億佛剎。但使眾生凈土業成者,臨終在定之心,即是凈土受生之心。動念即是生凈土時。為此《觀經》云:彌陀佛國去此不遠。又業力不可思議,一念即得生彼,不須愁遠。】

這段文我們分二段來說明:第一段是發明正義,第二段就引經證明。先看發明正義。所謂距離是對凡夫心中的妄想執著來說的,才講到所謂的十萬億佛土。《楞嚴經》上說:我們的生命體有二個內涵,一是色身,一是內心。這個色身是業力所招感的果報體,業力所招感的果報體,是有時間相跟空間相的。色身雖然是有距離,但是我們的內心,是沒有時空距離的障礙的,它是清凈本然、周遍法界的。但是為什麼我們這一念心長時間的熏習,到最後也變成有時間的障礙、空間的障礙?因為我們長時間對外境的執著。就是說我們的心本來沒有障礙,但是因為你心有所住,你的心老是住在外境,所以外境時空的障礙,就轉成你內心的障礙。你的心本來是沒有老病死的障礙、沒有所謂空間的障礙,後來為什麼變成你感覺上以為有障礙呢?就是因為我們的心住在外境,所以變成有障礙。

這個地方必須詳細說明:其實我們內心是沒有時空障礙的,所以只要你內心當中,真實的信願具足來憶念阿彌陀佛的聖號,「臨終在定之心,即是凈土受生之心」,這句話是智者大師的名言,後世多為人所引用。我們臨命終的時候,只要內心安住在佛號上,萬緣放下,安住在真實的心,緣阿彌陀佛真實的功德,放下娑婆世界虛妄的境界,緣真實的心、堅定的心,當下的念頭,就是在蓮花受生的心。也就是說:前一念滅,當下下一念就受生,距離絕對不會構成障礙,所以起心動念一剎那間,就是受生凈土的時候,因為我們的心本來就是沒有障礙的,障礙只是凡夫的感覺。為什麼會感覺呢?因為我們的心長時間在攀緣外境,外境本來是有時空障礙,攀緣久了以後,就感覺到有這個時空的障礙,實際上我們的心本來是沒有障礙的。

以下引經來證明:《觀經》上說:「彌陀佛國去此不遠」,它這個就是約內心的真實相,只要我們因緣、業力具足,一念就能夠生彼。天台智者大師出家不久,依慧思大師修法華三昧,在修時息諸緣務,心中所緣的就是諸法實相,身業的禮拜、口業的稱念誦經、意業觀想《法華經》的諸法實相,即得到法華三昧的前方便,叫做旋陀羅尼,旋有入空。他進入到旋陀羅尼的時候,把整個心中有所得的心,暫時的調伏下來,他那個時候在定中,真實的看到現量境,他看到佛陀在靈鷲山說《法華經》,很多菩薩在場,他自己也坐在現場。諸位要知道,佛陀講《法華經》是在二千五百多年前,那時間是在過去,那空間是在印度的靈鷲山。智者大師生活在中國,是隋代的人,但是他入了旋陀羅尼的時候,他回到了過去、回到了印度,而且那個相不是妄想境,那是定中的現量境。那這個時空相是怎麼一回事呢?他明明是活在隋代的人,他怎麼能夠跑到過去,並真實的感受到佛陀親自為他說法呢?

因為我們的內心本來就沒有時空相,那是因為後來不斷的熏習,讓我們感覺到:現在的我跟昨天的我不一樣,明天的我跟今天的我也不一樣。那是我們自己的感覺,其實我們的心不是這樣子的。所以《楞嚴經》上說:我們的心本來是一個大海,這個大海碰到石頭產生一個小水泡,我們就認為這個水泡是我,其實失掉了整個大海。也就是說,我們對於時間、空間,是因為我們的執著而產生的。

我們再看下一段:

【又如人夢,身雖在床,而心意識,遍至他方一切世界,如平生不異也。生凈土亦爾,動念即至,不須疑也。】

比如一個人做夢,他的身體雖然在床上沒有任何的動作,但是他那第六意識的心、明了的心,可能受到佛菩薩的加被,就神遊到十方世界,看到很多的菩薩,經歷很多的環境。他當時的感受,就和他平常接觸人事的感受是完全一樣的,完全有這種真實的感受。但是他的身體明明是睡在床上,而他的內心能夠遍至他方一切世界,完全沒有所謂空間的障礙。我們從夢境的譬喻也就可以知道,夢心能夠遨遊十方世界。我們在念佛的時候,內心專註歸依在阿彌陀佛的那個臨終在定之心,當下就是凈土受生之心,這個道理是一樣的。那是一種心念的感應,那跟外在的距離是沒有關係的,這個距離只是心中的執著而已。我們這樣講,說明距離不是障礙,我們心中的疑惑、心中的貪戀才是真正的障礙。

為了使初學佛的同修易聽懂,我們也可這樣來理解:修凈土的人,凈業的力量很不可思議,因為我們臨命終時已經沒有這個肉體,純粹是意識。就像我們坐在這裡,只要我們動一個念頭,馬上就可到北京了。但是因為我們現在拘束於這個肉體,西方極樂世界是本性無量莊嚴之境,我們的意識就已經有這種能力了,何況臨終時阿彌陀佛還會來接引呢?臨終時只要你動一個念頭,你也不必擔心它有多遠,因為你平時就有堅強的心愿。沒有修行的人就不同了,他靈魂脫體之後,是渺渺茫茫、昏天暗地的,隨緣投胎,隨業投胎,隨習氣投胎,無依無靠,因為他沒有念佛。修其他宗派那就不同了,因為他在百年之後時,沒有佛即刻現前接引。我們修凈土念佛的就不用怕走錯路,因我們信願堅強,佛隨時會來接引我們。按照唯識學來說,我們人臨命終之後,業識脫體後是所見昏天暗地找不到路,此時餓鬼道的人就化作其親戚、朋友、眷屬,你看到就會說:你也在這裡啊!他就會說:啊呀!終於看到你了,你不知道你現在什麼地方,我給你帶路吧。然後就牽引你墮入鬼道!我們臨命終時會看到無量的眷屬,就是有無量的鬼怪化作其眷屬來牽引他。所以在臨命終時,因為會有這個親切感,很多人都會墮入鬼道。我們人在臨命終之後,若是沒有信凈土法門、沒有念佛的人,只要神識一脫體就完全找不到路,到什麼時候才找得到路呢?中陰身在七七四十九天以內,他會去轉世,我們人若是平時有修持的,神識脫體時會看到三種光——藍光、金色光、紅色光,這是諸佛菩薩來接引我們,有極清凈的光。平時與我們有業緣的人,譬如我們神識脫體時,若沒有佛來接引,我們的神識速度比光線更快,就在宇宙當中徘徊、飄浮,因為沒有身體了,就完全靠意識的起心動念,如果平時沒有修凈土法門,也不曾念佛,意識浮現的全是妄想。這時他若是想著某人,就投胎出生在某人家中。他若是欠人債務,想到債還沒有還,他就出生為對方牛欄中的牛。若是倒人會錢,就會出生為對方家中的豬,給他養大了賣錢。據經典上所說,我們百年神識脫體之後,要是你不修凈土的,完全是昏天暗地,只有看到有緣父母交合時的一道光,你就循著這道光去投生,因為你的福報因緣就是在那個地方,但是那對父母可不一定是人,有時是豬公和豬母,有時是狗公和狗母,你不知道就跑去投胎了,你也分不清楚,更無法讓你選擇。你想出生在佛化家庭,兩夫妻都是信佛的人,也不可能如你所願,若能如願你就是菩薩了,否則都是不能控制生死的。業力會把你牽引到那一道,無人能知曉,只有修凈土的人才有把握!所以說:修凈土的人很有把握,我們一斷氣,佛馬上現前,立刻來接引我,也不用怕走錯路,不迷路就一百個放心!所以說安住一心念佛,就佛國去此不遠,佛力不可思議,一念即得生彼,不須愁遠。

下面再來講有關根缺等不生的疑感:

【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者,但論生彼國無女人,及無盲聾喑啞人。不道此間女人,根缺人不得生。彼若如此說者,愚痴全不識經意。】

這個女人及根缺,是從業力的角度來說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業力,有業力就會現出受用的果報,有男人、女人,有的六根具足、有的盲聾喑啞,盲就是眼睛看不見、聾就是耳朵聽不到、喑啞就是不能說話的啞巴,都是六根不具足的。我們的外表有男人、女人,六根具足、六根不具足。但是我們能念的心,沒有這種差別,那個明了的心、本來面目是沒有這種差別的,那只是一個果報的差別。你如果要這樣解釋,說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那你就是完全不了解天親菩薩造作《往生論》的意思了。

【即如韋提女人,是請凈土主,及五百侍女,佛授記悉得往生彼國。但此處女人及盲聾瘖啞人,心念彌陀佛悉生彼國已,更不受女身,亦不受根缺身。】

這裡講一則善女人念佛修行往生的公案,大家都很熟悉。韋提希夫人是出生在佛世時候的凡夫。因為阿闍世隨順調達惡友的教唆,將父王關在七重室內,並且限制任何人都不得前往探視。阿闍世太子因為交了壞朋友,《觀經》的經文講「惡友調達」,惡友就是惡知識,調達就是提婆達多。提婆達多唆使阿闍世太子篡位,推翻頻婆娑羅王,登上王位當新王。提婆達多則要推翻世尊,想要奪取僧團的管理權,推翻世尊他自己要當新佛。所以阿闍世太子與提婆達多這兩個人,正所謂狼狽為奸,共同行惡。

韋提希夫人洗過澡之後,就用酥蜜和著麵粉,塗抹在自己的身上,並且在諸瓔珞中盛裝葡萄漿,然後不為人知的讓頻婆娑羅王飲食,頻婆娑羅王才經過多天都沒有餓死。阿闍世太子聽聞此事之後,非常的生氣,即拿著利劍想要殺害母親,幸好被耆婆與月光兩位大臣勸阻。

耆婆是一位名醫,他放棄權勢名位,一心學醫學佛,是個了不起的人,阿闍世對這一位同父異母的哥哥非常的敬重。當時耆婆與月光勸阻說:「大王!自古以來有為了篡奪王位殺害父親的,可是從來沒聽過為了篡奪王位而殺害母親的,這樣的罪過很大,所以千萬不可。」正因為耆婆與月光的勸阻,阿闍世太子才沒有殺母親,只把她囚禁在深宮之中。

韋提希夫人被囚禁之後,心中憂愁憔悴,於是遙向耆闍崛山(就是靈鷲山),對著釋迦牟尼佛所在之處,至誠頂禮說:「如來世尊在往昔的時候,經常派遣阿難尊者來慰問我,如今我心中憂愁,世尊的威德望重,我不敢請世尊相見,所以希望世尊能夠派遣目連、阿難兩位尊者與我相見。」韋提希夫人是很客氣的,對佛極為尊敬,自己發生了人倫的變故,逆子要殺害她,被關在皇宮之內,韋提希夫人還不敢禮請佛親自來,只要請目犍連尊者跟阿難尊者來跟她相見就可以了。

韋提希夫人遙向釋迦牟尼佛頂禮,一邊說話,一邊哭得非常的傷心。這時候世尊在靈山,知道韋提希夫人心中所想,即敕令大目犍連以及阿難從空而至。因為目犍連尊者與阿難尊者有神足通,所以就從靈山飛到摩竭陀國的皇宮之內。

佛陀自己從靈山隱沒,而出現在宮中。這時候的世尊就顯神通了,世尊要救度韋提希夫人,世尊知道韋提希夫人受逆子的殺害,關閉在皇宮裡,內心非常的痛苦,借著韋提希夫人的受苦,宣講《觀經》的因緣成熟了。這一部經不只可以利益韋提希夫人,更可以利益無窮無盡的眾生,乃至於未來世的一切凡夫眾生。所以世尊這時候,把本來在靈鷲山宣講的《妙法蓮華經》停下來,以神通道力從靈山隱沒,出現在皇宮。

韋提希夫人看到世尊,在頂禮佛足後,便舉起頭來,仰望世尊釋迦牟尼佛。此時世尊身放紫金色光明,坐在百寶蓮華台上,目犍連尊者隨侍在左邊,阿難尊者隨侍在右邊,還有帝釋、梵王、護世諸天,在虛空中散落鮮花供佛。

韋提希夫人見了世尊,喜極而泣,就嚎啕大哭,稟告世尊說:「世尊!我以前到底是犯了什麼罪,怎麼會生此忤逆不孝的惡子。唯願世尊為我廣說沒有憂愁苦惱的世界,我當往生其處。我不喜歡閻浮提這個濁惡痛苦的世界。此五濁惡世,地獄、餓鬼、畜生充滿,諸多不善之事聚集。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於今向世尊求哀懺悔,唯願佛陀慈悲,教我觀想充滿清凈善業的世界。」

韋提希夫人的這一番話,確實帶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她是摩竭陀國的王后,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第一夫人,可她有因為權勢很高而帶來的快樂嗎?沒有,反而被逆子所害,非常的傷心。所以韋提希夫人請問世尊兩個問題:我過去世到底造了什麼樣的罪業,怎麼會生這個忤逆的孩子?世尊又是什麼因緣跟提婆達多共為眷屬?雖然在《觀經》中世尊沒有回答這兩個問題,不過我們也可以知道,人與人之間的因緣,不是善緣就是惡緣是無緣不結的。

事實上,從《觀經四帖疏》中善導大師的開示,我們就知道,韋提希夫人跟頻婆娑羅王,當然跟阿闍世太子的前生五通仙人是結惡緣的。頻婆娑羅王跟韋提希夫人,因為年紀大了,希望早一點有子嗣,能夠有太子來繼承王位,所以就派使者把五通仙人殺死。五通仙人本來他還有三年的生命,但被頻婆娑羅王派使者把他殺害了。在臨死之前,五通仙人就發了一個惡願:「現在大王叫人把我殺死了,以後我也要把大王殺死。」所以這是冤冤相報。

這時候世尊在眉間白毫放大光明,光中呈現黃金色,遍照十方無量世界,然後返回住於佛頂上,而且化為金台,十方諸佛凈妙國土,皆於其中顯現出來。在世尊的神通顯現之下,世尊的佛頂光明金台,所有十方清凈的國土,韋提希夫人的凡夫肉眼,可看得一清二楚。

韋提希夫人見到此勝妙的聖境之後,就稟告佛陀說:「此諸佛土皆有光明,都很清凈莊嚴。但我看了之後,樂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處。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經文中的「我今樂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處」,「樂生」就是我很歡喜要往生,也就是往生到阿彌陀佛的凈土世界,心情是歡喜、快樂的。

那怎麼去呢?

佛陀告訴韋提希夫人:「阿彌陀佛去此不遠,你應當一心繫念,仔細觀想彼國。我現在為你分別解說,也令未來世修學凈土法門的人,得生西方極樂國土。想要往生彼極樂國的人,應當修學三種福德: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是三事,名為凈業正因。」

所以我們念佛人,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如何修福德呢?很簡單,把《觀經》中說的三福一點一點的做到,將來就會很自在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好好的念佛,把三福做好,就會像韋提希夫人那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接著佛陀又為韋提希夫人說了十六種觀法,韋提希夫人與五百位侍女,聽聞了佛說法之後,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大無邊之相,得見阿彌陀佛相好光明及二大菩薩。此時韋提希夫人心生歡喜,讚歎未曾得見如是不可思議之境界,心中於是豁然大悟,證得無生法忍,而五百位侍女,則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也就是發要成佛度眾生的心,願生彼國極樂世界。世尊為她們全部授記,皆當往生西方凈土,往生彼國之後,獲得諸佛現前三昧。也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後,證得了念佛三昧。

這時候韋提希夫人與五百位侍女,是平生還是臨終?都還沒有死當然是平生。所以韋提希夫人,對於往生這一件事情,在平生就已經決定了。從韋提希夫人這一則往生的故事,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的幾點啟示:

第一、母子如果過去世結了惡緣,現生必定互相苦惱。所以諸位菩薩,跟每一個人要結善緣。

第二、有權勢的人不一定就快樂。當到一國的皇后就一定快樂嗎?也不一定。有錢有權就一定快樂嗎?亦不一定。

第三、苦腦、挫折,是修行菩提的逆增上緣。因為韋提希夫人如果沒有逆子阿闍世太子要殺害她,她就不會痛苦,也不會遙禮世尊,請世尊派阿難來安慰她。世尊也不會為韋提希夫人宣講《觀無量壽佛經》。所以使得韋提希夫人得到往生利益的起因,還是阿闍世太子。所以我們碰到困難、挫折、打擊、橫逆等等,要經得起考驗,這詳才會成就道業。

第四、《觀經》是世尊為凡夫所說的經典。韋提希夫人是凡夫,未來世一切被煩惱賊所害的我們也是凡夫,所以《觀經》就是世尊為我們所宣說的經典。我們只要照著《觀經》的教法修學,持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就能跟韋提希夫人一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二乘人但回心愿生凈土,至彼更無二乘執心。為此故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非謂此處,女人及根缺人不得生也。】

這一段也很容是懂,二乘人就是聲聞、緣覺,如果他們回小向大,願生凈土、願成佛普度眾生,生到凈土之後就沒有二乘人的執心了。「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不是說娑婆世界的女人及五根不全的人,不能往生極樂世界。而是說極樂世界沒有女人及根缺者。這就是說:凡是娑婆世界的女人也好、盲人也好、聾人也好、識字的也好、不識字的也好、啞巴的也不要緊,只要他能深信、發願往生西方的,只要他能念阿彌陀佛名號,啞巴無法說話就在心裡默念阿彌陀佛,這樣的人都能生到極樂世界。一生極樂就沒有五不全的人,大家都都四肢健全,都有健康的身體。

不過這裡說的「二乘種不生」還值得注意,這是說若不發菩提心就不能往生。極樂世界是為了大乘的無上菩提而安立的,如只是想要去成就自受用的安樂,以成就自受用功德的這種狹隘的心量,那就不能往生了。為什麼不能往生呢?因為你的心跟阿彌陀佛的本願根本不相應。感應道交要心心相印,如果求住生者的心仍是為自己的狹隘心、卑劣心,而阿彌陀佛的心是廣大的心,這二個怎麼能感應道交呢?狹隘的心是不能感應無上廣大之菩提心的。

十方世界有很多的凈土,有的凈土攝受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人,有的凈土只攝受大乘根機的人,阿彌陀佛國土就是屬於這種,它不攝受二乘人,所以說二乘種不生。人天乘的它也不收,對娑婆世界有貪戀的也不收。所以天親菩薩說:極樂世界是大乘善根界,它只攝受大乘的凡夫菩薩跟深位的菩薩。所以這個地方,同修們要清楚。

就是說,一切法因緣生,阿彌陀佛創造一個無量光、無量壽的功德存在法界,但是你要跟他感應,有一定的規矩、一定的章法,我們能滿足這些條件了,就會出現感應。如果因緣還不具足,就沒有辦法跟他感應。

以下是結論:

【故《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云:「設我得佛,十方世界一切女人,稱我名號,厭惡女身,捨命之後,更受女身者,不取正覺。」況生彼國,更受女身!根缺者亦爾。】

這以下引證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說:為什麼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極樂世界為什麼沒有女人呢?法藏菩薩說:假設我得佛,十方世界一切的女人,平常以清凈的信心稱念我的名號,厭惡這個卑劣的女身,捨命之後如再受女身的話,我就不取正覺。所以極樂世界,在彌陀的本願攝受之下,是沒有女身的,根缺的情況也同樣是沒有的。

要啟動無量光、無量壽的功德,是有它的因緣的,在後面會說明怎麼去啟動。每一個人都在念佛,但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把佛號無量光、無量壽的功德啟動,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做得到。重點不是在阿彌陀佛對誰偏心,而是他因地發願的時候,他在設定無量光、無量壽的時候,就有一定的規矩,如不遵守這個規矩,那怎麼能夠啟動無量光、無量壽呢?到底我們心中念這句阿彌陀佛,要有怎樣的因緣才能啟動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加持力,把這個無量光、無量壽的功德真正、全部啟動起來呢?

我們可看最後一個問,這是最重要的一個總結。

第十疑如何修行疑

問:今欲決定求生西方,未知作何行業,以何為種子,得生彼國?又凡夫俗人皆有妻子,未知不斷淫慾得生彼否?

答:欲決定生西方者,具有二種行,定得生彼。一者厭離行,二者欣願行。

言厭離行者,凡夫無始已來為五欲纏縛,輪迴五道備受眾苦,不起心厭離五欲未有出期。為此常觀此身膿血屎尿,一切惡露不凈臭穢。

故《涅槃經》云:「如是身城,愚痴羅剎止住其中,誰有智者當樂此身?」又經云:「此身眾苦所集,一切皆不凈,扼縛癰瘡等根本無義利,上至諸天身皆亦如是。」

行者若行若坐,若睡若覺,常觀此身唯苦無樂深生厭離。縱使妻房不能頓斷,漸漸生厭作七種不凈觀。一者觀此淫慾身從貪愛煩惱生,即是種子不凈。二者父母交會之時赤白和合,即是受生不凈。三者母胎中在生藏下居熟藏上,即是住處不凈。四者在母胎時唯食母血,即是食啖不凈。五者日月滿足頭向產門,膿血俱出臭穢狼藉,即是初生不凈。六者薄皮覆土,其內膿血遍一切處,即是舉體不凈。七者乃至死後胮脹爛壞,骨肉縱橫狐狼食啖,即是究竟不凈。

自身既爾他身亦然,所愛境界男女身等,深生厭離常觀不凈。若能如此觀身不凈之者,淫慾煩惱漸漸減少。又作十想等觀,廣如經說。

又發願,願我永離三界,雜食臭穢膿血不凈,耽荒五欲男女等身,願得凈土法性生身。此謂厭離行。

二明欣願行者,復有二種,一者先明求往生之意,二者觀彼凈土莊嚴等事欣心愿求。

明往生意者,所以求生凈土,為欲救拔一切眾生苦故。即自思忖,我今無力,若在惡世煩惱境強,自為業縛淪溺三途動經劫數,如此輪轉無始已來未曾休息,何時能得救苦眾生?

為此求生凈土親近諸佛,若證無生忍,方能於惡世中救苦眾生。故往生論云:「言發菩提心者,正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者,則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者,則是攝眾生生佛國心。」

又願生凈土須具二行,一者必須遠離三種障菩提門法。二者須得三種順菩提門法。何者為三種障菩提法?一者依智慧門,不求自樂,遠離我心貪著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門,拔一切眾生苦,遠離無安眾生心故。三者依方便門,當憐愍一切眾生欲與其樂,遠離恭敬供養自身心故。

若能遠三種菩提障,則得三種順菩提法。

一者無染清凈心,不為自身求諸樂故。菩提是無染清凈處,若為自身求樂,即染身心障菩提門,是故無染清凈心,是順菩提門。

二者安清凈心,為拔眾生苦故。菩提心是安隱一切眾生清凈處,若不作心拔一切眾生,令離生死苦,即違菩提門。是故安清凈心,是順菩提門。

三者樂清凈心,欲令一切眾生得大菩提涅槃故。菩提涅槃是畢竟常樂處,若不作心令一切眾生得畢竟常樂,即遮菩提門。

此菩提因何而得?要因生凈土常不離佛,得無生忍已,於生死國中救苦眾生。悲智內融、定而常用、自在無礙,即菩提心。此是願生之意。

二、明欣心愿求者,希心起想緣彌陀佛,若法身若報身等。金色光明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八萬四千好,一一好放八萬四千光明,常照法界攝取念佛眾生。又觀彼凈土七寶莊嚴妙樂等,備如無量壽經十六觀等。常行念佛三昧,及施戒修等一切善行,悉已回施一切眾生,同生彼國,決定得生。此謂欣願門也。

【譯】

第十疑如何修行疑

問:要生西方極樂世界,但不知道該怎麼修,才能得種往生之因,而得往生之果報?我們這些凡夫俗人都有妻室,不知未斷淫慾,是否也可以往生?

答:決心往生西方的人,只要修兩種行,就一定能往生彼國。一種是厭離行,一種是欣願行。

厭離行是說,凡夫從無始以來,就被五欲境界所纏縛住,因此在五道裡面輪迴,受種種的苦。如果心裡不厭惡此五欲,不想離開此五欲的話,想要脫離三界實在是遙遙無期的。所以我們要經常觀想,觀看我們這個充滿了膿血屎尿,含藏了一切惡臭污穢的臭皮囊。

《涅槃經》說:「這個身體好比是一座城堡,裡面住著愚蠢而吃人的羅剎,有智慧的人誰會喜歡這樣的身體呢?」經上又說:「這個身體聚集了所有的苦惱及一切的污垢,就像被繩子捆綁著的一塊會腐爛的肉,根本沒有什麼好處。就是諸天的身體,也是一樣的。」

修行的人不管是動是靜,不管是醒著或睡時,都要經常觀想這個身體只有苦沒有樂,對它深生厭離之心。縱使夫妻間的事,不能一下子就斷掉,也要漸漸產生討厭的心態,淫慾心重的要修七種不凈觀:

一、觀想我們這個淫慾的身體,是從父母貪愛淫慾的念頭而來的,這是最初的種子不清凈。

二、父母由於淫念起而行淫,行淫時父精母血結合,我們的神識就進入精子與卵子的結合體中,這就叫做受生不清凈。

三、胎兒在母親的子宮裡,居於五臟六腑之內,這就叫做居住之處不清凈。

四、胎兒在母腹中,食的是母親的血,這就叫做飲食不清凈。

五、在母胎內期滿之後,胎兒要出生時,自然頭部轉向產門。出生時刻,膿血一起流出來,又臭又臟,滿地狼藉,這就叫做初生時不清凈。

六、出生之後,日日長大,全身被一層薄皮包裹住,皮內到處是膿血,這就叫做全身不清凈。

七、死後,屍體腫脹腐爛敗壞,被狐狸野狼吃得骨肉縱橫,這就叫做到了最後都還是究竟不清凈。

我們自己的身體如此,別人的身體也同樣。因此我們對於內心貪愛的男女肉身等外貌,要深深生起厭離之心,常常觀想它是污穢的。如果能這樣觀身不凈的話,淫慾就會日漸減少。

此時還可以再作十種觀想,經典上都有詳細的說明,這裡就不多講了。

此外還要發願,願自己能夠永遠離開這個在三界中,充滿膿血污穢、沉迷淫慾及五欲的雜食之肉身,願自己能夠得到凈土的法性生身。

以上就是所講的修厭離行。

其次要講欣願行。修欣願行有二個步驟,第一,要先明白為何要求往生。第二,要觀凈土的美好莊嚴,心裡很喜歡想要去。

先講求生凈土的意義,我們求往生凈土,是為了要救拔一切痛苦的眾生。我們現在沒有這個能力。如果我在濁惡的世間,周遭環境太惡劣,說不定我還會被宿世的惡業所束縛,而墮落三惡道,求出無期。如此輪轉於六道生死之中,無始劫已來,未曾有一時的暫停休息,這樣下去自己也難救,救度受苦之眾生要到何時呢?

為此我們應該求生凈土,到那裡可以親近諸佛聖人,等證到了無生忍,我們就有能力到濁惡世中拯救苦難的眾生了。所以《往生論》里說:

「所講發菩提心就是發願成佛之心,發願成佛的心就是發心度脫眾生免受災難之心,而度眾生的心就是攝受眾生往生佛國的心。」

發願生凈土要具備二種修行:第一,必須首先遠離三種障礙菩提門之法。第二,必須得到三種隨順於菩提門之法。這樣才能獲得清凈的菩提心。

首先我們講要遠離那三種心:一者、依於智慧門,不追求自我的安樂,而遠離了我心中貪著自身之煩惱。二者、依於慈悲門,救拔一切眾生的苦難,而遠離了不想安樂眾生的煩惱心。三者、依於方便善巧之門,應當憐憫一切的眾生,希望給予其安樂,因而遠離了恭敬供養自我身心之煩惱。若是能遠離上面所說的三種自利心的話,自然就能生出三種清凈的利他心,那就是:

一、無染清凈心,能夠不為自己求各種快樂。菩提是無染污的清凈之所,如果為自己求快樂的話,就染污了身心,就障礙了菩提門。

二、安清凈心,就是能夠為眾生拔除痛苦。菩提心就是能讓眾生獲得安穩無憂的心。如果不發心拔除一切眾生的痛苦,讓他們得以脫離生死的束縛,那就違背了菩提門。

三、樂清凈心,就是要讓一切眾生獲得大菩提涅槃的心。菩提涅槃是最究竟之處,能夠獲得永遠的快樂。如果不發心讓一切眾生獲得畢竟的常樂,那就遮障了菩提之路。

那麼這種菩提心要如何才能獲得呢?要生到凈土,經常不離諸佛,待證得無生忍後,再到有生死濁惡的國土之中,去救度苦惱眾生,這時才能獲得。菩提心是慈悲與智慧的互相融合,雖在一心禪定之中而常以妙用利益眾生,圓融自在無有障礙。此即是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的意義。

接下來談如何修行以得到往生?那就要修觀想法。首先要觀想阿彌陀佛,觀佛的法身、報身等,觀佛身金色光明中的八萬四千種相狀,每一種相狀中的八萬四千種妙好,每一種妙好又有八萬四千種光明,而這些光明一直在攝取念佛的眾生。又觀凈土的七寶莊嚴及種種的殊勝妙樂,這些觀法在《觀無量壽佛經》里,全都講得很清楚。此外,平常還要常常修念佛三昧,還要修布施持戒等一切的善行,同時把這些善行,通通迴向施給一切眾生,同生極樂國。如果能夠這樣去修,絕對可以往生。以上所說,就是所謂的欣願門。

【講】

第十個疑問:如何修行疑

第十個疑問解答應怎麼修才能往生西方。凡夫俗子都有妻室,不知未斷淫慾,是否也可以往生?大師回答:決心往生西方的人,只要修厭離行和欣願行,就一定能往生彼國。究竟怎樣修呢?我們看征問:

征問

【今欲決定求生西方,未知作何行業,以何為種子,得生彼國?又凡夫俗人皆有妻子,未知不斷淫慾,得生彼否?】

我們許多同修都一樣,在聽了智者大師對上面九個疑問的解釋之後,現在都決心要求往生西方了。並認識到生凈土的目的是「為菩提道,求生凈土。」,但不知在因地要作什麼行業?要有怎樣的因緣,才能夠啟動無量光、無量壽的功德?這是第一個問題,是修行的正行。第二個講破除遮障,我們不但要修正行,我們大都是在家學佛的凡夫,這種男女間的淫慾如果還沒有斷,是不是會構成障道的因緣?疑問里包括正修與破障。這二個問題都非常重要,這是成功的關鍵。下面我們就來看智者大師是怎麼回答這個問題的:

釋疑

【欲決定生西方者,具有二種行,定得生彼:一者、厭離行;二者、欣願行。】

我們想要求生極樂世界,想要跟阿彌陀佛的無量光、無量壽感應道交,我們必須要做二件事情:第一是厭離行,這個就是破除障礙。第二是欣願行,這是講到成就的凈因。智者大師先講破障,就是要我們先破除障礙,障沒有破就沒有辦法啟動無量光、無量壽的。這個障礙到底是什麼呢?我們先看第一段:

【言厭離行者:凡夫無始已來,為五欲纏縛,輪迴五道,備受眾苦,不起心厭離五欲,未有出期。】

先說我們有很多人念佛,但是為什麼一直沒有辦法啟動無量光、無量壽的問題。凡夫無始劫以來所造的罪業,還不是主要的問題,過去造了很多罪,若肯懺悔就好,這都不是問題。那麼問題在哪裡呢?在於對五欲的纏縛,就是說我們雖然念佛,但是心中對財、色、名、食、睡,還是深深的愛著,不肯舍離。這就會讓我們這一念心跟阿彌陀佛名號之間,築成一道非常堅固的牆壁。也就是說,我們因為貪著五欲,所以輪迴六道,備受眾苦。就是說三界是痛苦的,每一個人都知道,但是為什麼我們知道了,還是不斷的來受生呢?因為在痛苦當中,我們認為它還有一些快樂,因為對這些快樂的執著太重了,所以我們寧可去承受這些痛苦,這就是生死的根源。所以身為一個念佛人,假設不能厭離五欲的話,是沒有辦法出離的。

這就指出了為什麼我們很多人念佛,但很多人都失敗的主要原因。同樣一句佛號,在不同人的心態裡面運轉,產生的功德是不一樣的,因為有人有障道的因緣,沒有厭離世間的五欲就是病根。

以下講對治方法:第一先講修觀對治,第二再講發願遠離。我們先看第一段:

【為此常觀此身膿、血、屎、尿,一切惡露、不凈、臭穢。故《涅槃經》云:如是身城,愚痴羅剎止住其中。誰有智者,當樂此身?又經云:此身眾苦所集,一切皆不凈,扼縛癰瘡等,根本無義利。上至諸天身,皆亦如是。】

首先我們要修觀。為什麼要修觀呢?我們今天貪戀娑婆世界的五欲,只有一個原因,就是我們生起了顛倒。也就是我們貪戀娑婆的五欲,不是說娑婆世界的五欲,有真實的好處值得我們貪,而是我們沒有看到五欲的真相。對治貪慾不必從貪本身去治,人為什麼起貪呢?一個人會起貪,前一個念一定是起顛倒,你只要把這個顛倒破掉就好。那顛倒怎麼破除呢?主要的是要認識貪慾的真相。

智者大師有大智慧,他說:在對治五欲中,先要遠離色身,所有產生對五欲執著的,就是這個色身。那這個色身要怎麼遠離呢?我們應先觀察這個色身有內相的不凈,把這個皮肉剝開來以後,我們看到裡面除了膿、血、屎、尿,根本沒有乾淨的東西。即使是外表,也是九孔常流不凈,顏色是不凈的,味道也是臭穢的。所以,我們所貪愛的色身,它的本質是不凈的、是臭穢的,它不值得我們貪愛。我們之所以貪愛,是因為我們過去的顛倒。

以下大師引《涅槃經》來證明:「如是身城,愚痴羅剎止住其中。誰有智者,當樂此身?」身城是我們貪愛的色身,這個色身中有很多很多的煩惱羅剎鬼安住著。什麼叫做羅剎安住在色身呢?簡單的說,色身是造作罪業的根本。同修們可以回憶一下,我們過去為什麼會造罪?就是因為人人都有色身,所以才會造罪啊!因為有這個色身,就必須去滿足色身的需要,就產生很多的貪求,所以才造罪。所以色身對我們來說是一個負擔,它是能造罪的根本。其次,「此身眾苦所集,一切皆不凈,扼縛癰瘡等,根本無義利。上至諸天身,皆亦如是。」我們這個色身不但是造罪的根本,它又是一切痛苦的根本。同修們也可以回憶一下,每當我們有痛苦的時候,都是些什麼原因引起的呢?也是因為有這個色身啊,要是沒有色身,那什麼來感覺這個痛苦呢?這個身體病了就頭痛、喉嚨痛、流鼻水、牙齒痛、耳朵痛、肚子痛、腹瀉,有許許多多的疾病,沒一樣好受的。所以這個色身叫做扼縛癰瘡,扼縛就是捆得死死的,綁得死死的,為何說綁得死死的呢?內心有無量的煩惱先不說,比如牙齒一痛,就會痛得忘記了佛號。我們這個身體本來就是一個痛苦的毒瘡,但是我們還要把它抓住,你說這個是不是顛倒呢?天人雖然有許多福可以享受,但欲界天的色身,還是同我們人身一樣要敗壞的。

《凈土聖賢錄》講到,羅允枚是一個在家居士,他長大後,先因為多病而放棄事業,後又念佛歸心凈土,到七十多歲往生。他在往生前說:「七十年來拖著皮袋,今日撇下,何等自在」。你看一個開悟的人,他回顧他過去的生命,是拖著皮袋,就是這個色身對他產生負擔。所以我們一個修念佛法門的人,要有二個觀念:第一個,色身是造罪的根本。我們不喜歡造罪,但是你有色身就會造罪。我們不喜歡痛苦,但是你有色身一定會痛苦。所以我們要遠離造罪、我們要遠離痛苦,別無選擇,唯一的辦法就是遠離這個業報身。

【行者若行若坐,若睡若覺,常觀此身,唯苦無樂,深生厭離。縱使妻房不能頓斷,漸漸生厭,作七種不凈觀:】

修行凈土法門的人,不論在走路還是坐著,是睡著或是清醒時,都要常想到我們這個色身只有痛苦,沒有一絲快樂,要趕緊生出厭離之心。年輕的在家同修,縱使夫妻間的事不能立刻就斷絕,但也要漸漸生起厭離心,作下面所講的七種不凈觀,是很好的辦法:

【一者觀此淫慾身從貪愛煩惱生,即是種子不凈。二者父母交會之時赤白和合,即是受生不凈。三者母胎中在生藏下居熟藏上,即是住處不凈。四者在母胎時唯食母血,即是食噉不凈。五者日月滿足頭向產門,膿血俱出臭穢狼藉,即是初生不凈。六者薄皮覆上,其內膿血遍一切處,即是舉體不凈。七者乃至死後胮脹爛壞,骨肉縱橫狐狼食噉,即是究竟不凈。自身既爾他身亦然,所愛境界男女身等,深生厭離常觀不凈。若能如此觀身不凈之者,淫慾煩惱漸漸滅少。又作十想等觀,廣如經說。】

這一段同修們一看就懂,「十想觀」也是差不多。我在這裡就不再解釋了。

當然,大乘佛法遠離色身不是斷滅,它一定要追求另外一個,我們看下一段:

【又發願,願我永離三界,雜食臭穢,膿血不凈,耽荒五欲,男女等身。願得凈土法性生身。此謂厭離行。】

這個發願太重要了。我們都是念佛人,念佛首重信願,故經常要有一個願力,就是我們心中經常要有一個想法:我希望在未來的生命的當中,要永遠遠離這個三界的業報身,這是一個雜食臭穢的色身、這是一個造業的色身、痛苦的色身。遠離這個色身之後怎麼辦呢?願得凈土法性生身,希望得到凈土彌陀本願功德所創造的法性生身。也只有這個願望,才能夠啟動無量光、無量壽的功德。

《凈土聖賢錄》講到一個公案,在明朝末年,有一個居士叫做黃元孚,他出生在一個讀書的家族,他的祖父、父親都是讀書人,在朝庭中做一些小官。這個黃居士從小也讀一些聖賢之書,但是結婚以後身體一直不好,沒有辦法做官,因此就閑居在家。他得的是肺癆病,嚴重的時候還要吐血。他的小舅子是信佛的,有一次來看他時對他說:「姊夫啊,你被病痛折磨成這樣子,倒不如我帶你去參加我們的念佛會念佛,你心中有個歸依處就會好一點」。這個黃居士說:「也好吧,反正我現在生病,閑居在家,打妄想也是這樣過,我跟你去念佛好了」。他去念佛以後,就有些好轉。要是長時間沒有去念,就會再發作。就這樣斷斷續續、時好時壞。經過幾年以後,突然間有一次病發作得很厲害,吐了很多的血。這個時候他的小舅子又來看他,講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話,使他產生很大的覺醒。他說:「姊夫啊,你有沒有想過你死亡以後要到哪裡去?」這件事情就刺激到黃居士,他說:我念佛的目的,是為了要讓身體快些好起來,我繼續的過生活,我那有想到念佛要到哪裡去啊!這時候,他一迴光返照:唉呀!我過去的念佛,沒有厭離色身,方法是錯誤的。我為什麼念佛呢?我希望病趕快好起來,沒有修厭離行,把所有的功德都用在表面。這時候,他就真實的覺悟了。這個人很有善根,他就辭親出家了,出家以後很用功。他到蓮池大師住過的一個道場出家,出家以後還很用功的修行,臨終前的最後七天,斷絕一切外緣,七天不睡覺,為臨終作最後的衝刺。念到最後,異香滿室,安然坐化,整個房間都是蓮花的香味,而且是坐著往生的。

我們現在回顧一下黃居士的修行方向:他剛開始的念佛沒有厭離行,他剛開始是利用佛號把他的病痛消滅,恢復一個健康的身體而念佛,當然不能啟動無量光、無量壽。它本來是一個摩尼寶珠,結果這個摩尼寶珠對於他,只是轉成一粒糖果而已。後來他心態改變了,他知道治好色身的病不是重點,重要的是遠離色身,追求另外一個法性生身,這個時候他的心就真實的感應道交了,你看念到異香滿室、安詳坐化。我看那個傳記,他出家念佛也沒念多久。念佛不在時間的多少,但所用的方法要對。就是我們與阿彌陀佛感應的方法要對,而其中重要的就是厭離行。這就是說,我們應該要先破障,破除我們的心,跟阿彌陀佛功德之間的障礙。

再看第二段的明欣願行,這是講正修:

【二明欣願行者,復有二種:一者、先明求往生之意;二者、觀彼凈土莊嚴等事,欣心愿求。】

凈土的正行有二個:一個是講到往生之意,就是講求往生的願力,我們的目標在哪裡,這就是發願的問題。第二個是念佛的方法,觀彼凈土莊嚴等事,這個地方是因為早期的念佛,你看智者大師、慧遠大師都是觀想念佛的,所以講觀想極樂世界的莊嚴等事。

前面是講念佛的目標,後面是講到念佛的方法。我們先看目標,這個地方也可分二段:第一段是發明正義,第二段是引經證明。我們先看第一段:

【明往生意者:所以求生凈土,為欲救拔一切眾生苦故。即自思忖,我今無力,若在惡世,煩惱境強,自為業縛,淪溺三途,動經劫數。如此輪轉,無始已來,未曾休息,何時能得救苦眾生?為此求生凈土,親近諸佛,若證無生忍,方能於惡世中,救苦眾生。】

這個地方講到往生的心態問題,往生的心態是很重要的,它是能不能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的關鍵。所講心態又分二段:第一個先作一個總標。為什麼要求生凈土呢?為的是欲救拔一切眾生之苦,這個很重要。念佛的心要跟大悲心相應,諸佛的心是大悲心,如果我們的心是自私的心,那就沒有辦法感應了。所以諸位同修要知道,我們每一次迴向的時候,雖然願生西方凈土中,到最後一定是要回入娑婆度有情。

同修們要知道,我們離開娑婆世界,也就是凈土法門所講的厭離娑婆,是暫時的離開娑婆世界,是為了救拔一切眾生而暫時離開。再往下看就知道。

我們自己想一下,我是想發大悲心,但是這個地方有一個嚴重的問題:「我今無力」,我沒有足夠的戒定慧聖道力來加持自己,我也沒有方便力來救度眾生。沒有自利利他的功德力,我們就算有這個大悲心,但在這個五濁惡世當中,所面對的眾生,都是煩惱很剛強的眾生。我們自己煩惱粗重,眾生的煩惱也粗重,結果是都墮落。於是又淪溺三途動經劫數,如此生生世世的輪轉,惡性循環未曾休息。這就是我們自己不會游泳,而要去救度那些也不會游泳的人,其結果當然二個人都會沉下去。那怎麼辦呢?為此,我們要遠離這個干擾太重的五濁惡世,先到西方凈土去,暫時的去親近阿彌陀佛,親近十方諸佛,去聽聞正法,成就無生法忍的船,再回到生死大海中,就能夠自在地救度一切眾生。

這樣的大悲心,就是要暫時離開苦難眾生的想法,有沒有經典根據呢?以下智者大師用《往生論》來引證:

【故《往生論》云:言發菩提心者,正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者,則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者,則是攝眾生生佛國心。】

這個地方,是凈土的菩提心之最重要的證明。天親菩薩說:什麼叫發菩提心呢?簡單的講就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就是說你不想再做一個生死凡夫了。不想再做生死凡夫,印光大師《文鈔》講得非常貼切,他說:一個修凈土的人,他心中的想法就是:即便來生做一個大國王,可以護持三寶。做個大富長者有錢有勢,做一個大法師,有弟子好幾十萬、好幾百萬能夠成就大總持。以上這些都可以不要,我們現在想到的是願作佛,因為上面說到的不管是國王也好、大富長者也好、大法師也好,都是一個生死凡夫,我不要。所以菩提心的本質,是你想要願作佛心,對那個聖道的渴望。願作佛心,就是度眾生心。我們為什麼願作佛呢?重點就是有聖道的力量,才能夠救拔有情。而度眾生心,就是攝受眾生往生凈土的心,把大家都度到凈土去,這是最圓滿的做法。

這個菩提心簡單的講,就是救拔眾生的心,但是做法上有二種:一種是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流轉,這個不容易,是悲增上。第二種是先暫時離開到凈土去,然後再回入娑婆。這個菩薩暫時離開娑婆世界,他也是菩提心的一種,同修們可以把《往生論》讀一讀,就知道暫時離開娑婆的眾生,是不會傷害到菩提心的。故在這裡我們要明白,就是修凈土的人,念佛的動機,是為了利益有情而求生凈土,這很重一要。這段講的是發願。

【又願生凈土須具二行,一者必須遠離三種障菩提門法。二者須得三種順菩提門法。何者為遠離三種障菩提法?一者依智慧門,不求自樂,遠離我心貪著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門,拔一切眾生苦,遠離無安眾生心故。三者依方便門,當憐愍一切眾生欲與其樂,遠離恭敬供養自身心故。】

求生西方凈土必須具備的兩種修行是:第一、要遠離障礙,若是會障礙修菩提行的,我們要趕緊遠離,主要的障礙有三個方面。第二、就是順菩提門的方法,我們可以順著菩提門一路走去,直到成佛。

我們要遠離哪三個障礙菩提的法呢?

第一,要遠離貪念。依照智慧門,用智慧不求自樂,遠離我們貪著自己的心,要為眾生想。

第二,要遠離害心。我們要依慈悲門,拔一切眾生的苦,使眾生遠離不安穩和恐懼的心。

第三,依方便門,方便就是說要想盡辦法憐愍眾生,好好地說法救度他們,給予一切眾生快樂,遠離恭敬供養自身心。

【若能遠三種菩提障,則得三種順菩提法:一者無染清凈心,不為自身求諸樂故。菩提是無染清凈處,若為自身求樂,即染身心障菩提門,是故無染清凈心,是順菩提門。】

一者無染清凈心,無污染就是不為名、不為利、不為財、不為色,不為自身祈求諸般快樂故。因為無上菩提乃是無染的清凈之處,若是為了自身求安樂,即染污了身心而障礙了菩提之門,是故無染的清凈心,是隨順於菩提法之門。

【二者安清凈心,為拔眾生苦故。菩提心是安隱一切眾生清凈處,若不作心拔一切眾生,令離生死苦,即違菩提門。是故安清凈心,是順菩提門。】

二者安清凈心,為了拔除眾生苦難的緣故。無上菩提心乃是安隱一切眾生的清凈處,若是不作願發心救拔一切眾生,令其遠離生死之苦,即是違背菩提之門,是故安樂眾生的清凈心,即是順菩提門。

有些人非但不安清凈心,甚至壞眾生的清凈心。古人的參訪是在經教通達、不會迷惑之後,所以他出去參訪時不會顛倒,不會走錯路。而現代人的「參訪」是不懂跑去問別人,結果得到的是一人一種知見,參到最後就亂了!現代人的參訪與古人的參訪不同,古人的參訪叫做印證,印證自己的心地功夫,是不是真正開悟了,這才叫做參。我已經證悟到相當的功夫,我出去雲遊,求證我的觀念是不是正確,那才叫做參。現在人不是叫做參,他是遇到每個人就問,問得太多反而昏頭轉向,枉費他原來的修行,出去不久就全退轉了。所以說我們要安清凈心,就是安穩住眾生的清凈心,要記得啊!

【三者樂清凈心,欲令一切眾生得大菩提涅槃故。菩提涅槃是畢竟常樂處,若不作心令一切眾生得畢竟常樂,即遮菩提門。】

樂清凈心,不能讀作lè清凈心,要讀作yào清凈心。就是歡喜得到清凈心的人,欲令一切眾生得到大菩提、大覺悟。涅槃,就是不生不滅。遮,就是障、止的意思。樂,以為歡喜的意思。障菩提門,那麼你的菩提門,覺悟就停止了。

三者樂清凈心,欲令一切眾生得大菩提涅槃故。菩提涅槃是畢竟恆常安樂之處,若不作願發心欲令一切眾生得畢竟常樂,即是遮障了菩提門。

【此菩提因何而得?要因生凈土常不離佛,得無生忍已,於生死國中救苦眾生。悲智內融、定而常用、自在無礙即菩提心。此是願生之意。】

此無上菩提是怎樣得到的呢?這就要求願往生凈土,常常不離於佛,待得到無生忍之後,才能於生死濁惡的國土之中,救度苦難的眾生。大悲與智慧在內心中圓融具足,雖在一心禪定之中而常有利益眾生的妙用,圓融自在無有障礙,此即是菩提心,亦即是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的真正意義。

這以下講修行:

【二明欣心愿求者:希心起想,緣彌陀佛,若法身、若報身等,金色光明,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八萬四千好,一一好放八萬四千光明,常照法界,攝取念佛眾生。】

這個地方講到正行,正行當中先講觀想正報。前面講到心理的準備,厭離三界的色身,好樂凈土的法性生身;第二個,你要生起一個度眾生的心,而求生凈土。這以下講到正行。你這個時候要怎麼緣呢?要緣阿彌陀佛的功德。阿彌陀佛的功德怎麼緣呢?或者緣法身,我們講實相念佛,你思惟阿彌陀佛的心是我空、法空的,我的心也是我空、法空的,所以自他不二,這是緣法身、是實相念佛。能念所念性空寂,這個就是思惟法身,報身,前面是理觀,這個等是應化身,這二個都是事相上的觀察,觀想阿彌陀佛無量光、無量壽;或者是觀察應化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總而言之,觀察色身的二個重點:第一金色,第二光明。所以觀想念佛,第一是佛的身相,第二是身相所釋放出來的光明。比如說八萬四千相,這相有種種的好,重點就是觀相好,一定要有光明相出來。

上文是講觀想阿彌陀佛的正報莊嚴,我們再看依報:

【又觀彼凈土,七寶莊嚴妙樂等,備如《無量壽經》、《觀經》十六觀等。常行念佛三昧。】

這段講觀想依報莊嚴。正報觀察以後,觀察依報,觀察極樂凈土。經典上說:生處的莊嚴,有七寶池、八功德水,或者住處宮殿的莊嚴,經典上講得很多。接著講常行念佛三昧,早期的念佛是定心念佛,這個標準對於我們來說是高了一些。剛才講的是正行,就是觀想極樂世界正報、依報的莊嚴。

以下講助行:

【及施戒修等一切善行,悉已回施一切眾生,同生彼國,決定得生。此謂欣願門也。】

前面是直接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這個地方是透過迴向,間接的感應道交。修行布施、持戒的善法,這可當做佛號的輔助。蕅益大師作譬喻說:念佛如果是一艘順風的船,你的布施、持戒就是船上的槳。你這艘順風的船已經很快了,再加上這個槳的推動,就跑得更快了。布施、持戒當然不是凈土的正行,但是經過迴向之後,它也可變成一種感應的力量,這個就是欣願門。

好,我們《凈土十疑論》就講到這個地方,阿彌陀佛!

陳瓘後序

人心無常,法亦無定。心法萬差,其本在此。信此則遍信,《華嚴》所以說十信。疑此則遍疑,智者所以說十疑。出疑入信,一入永入。不離於此,得究竟處。凈土者,究竟處也。此處有說法之主,名無量壽。此佛說法,未嘗間斷。

疑障其耳,則聾而不聞。疑障其心,則昧而不覺。不聞不覺,安住惡習,讚歎不念,隨喜粗心。妄指蓮胞,以為虛誕。終不自念此分段身,從何而得,自何而來?胎獄穢濁,真實安在?信憑業識,自隔真際。於一幻境,非彼執此。生生不靈,永絕聖路。以如是故,釋迦如來起大慈憫,於穢濁中,發大音聲,贊彼凈土上妙之樂。於生死中,為大船師,載以法船,令趨彼岸。晝夜度生,無有休息。

然而彌陀之岸,本無彼此。釋迦之船,實非往來。譬如一燈,分照八鏡,鏡有東西,光影無二。彌陀說法,遍光影中。而釋迦方便,獨指西鏡。故已到彼岸者,乃可以忘彼此。未入法界者,何自而泯東西?於此法中,若未究竟。勿滯方隅,勿分彼此,但當正念諦信而已。此二聖之意,而智者之所以信也。

信者萬善之母,疑者眾惡之根。能順其母,能鋤其根。則向之所謂障緣眾生,聾可復聞,昧可復覺。未出生死,得出生死。未生凈土,得生凈土。順釋迦之誨,往面彌陀。隨彌陀之願,來助釋迦。在此而遍歷十方,即西而普入諸鏡。自二聖建立以來,如是之人,如河沙數。云何不信,云何而疑?能自信已,又作方便,令諸未信無不信者。此則智者之所以為悲也。

明智大師中立,學智者之道,不順其文,而順其悲。所以又印此論,冠以次公之序。予乃申廣其說,以助其傳。

【講】

「後序宋左宣義郎陳瓘述」

左宣義郎,是宋朝的官職的名稱。陳瓘(音guàn),是人名。後序,因他尊重智者大師的地位,所以作了序文,只是放在原著的後面。

「人心無常,法亦無定。心法萬差,其本在此。信此則遍信,《華嚴》所以說十信。」

因為人的心是無常的,所說的法也是不定的;心、法雖有著千差萬別,但根本還在這個地方(凈土法門)。信此則遍信,注意:在這個地方(凈土法門)信了,則一切都信了。所以《華嚴經》中有「十信位」。以此來令眾生對佛生起深信而不疑。

「疑此則遍疑,智者所以說十疑。」

若是懷疑凈土法門,那麼對一切都將產生懷疑。所以智者大師自己提出十個問題,並一一作了回答。

「出疑入信,一入永入。不離於此,得究竟處。此佛說法,未嘗間斷。」

出疑,破除疑問;入信,令入信心。一入永入,若是一旦深信,就再不復生疑。永遠不離開凈土法門,不去雜修亂進,終能修到究竟的果位。

「凈土者,究竟處也。此處有說法之主,名無量壽。」

凈土就是究竟的處所。極樂世界有講經說法的主人,即阿彌陀佛,說法未曾間斷過。

「疑障其耳,則聾而不聞。疑障其心,則昧而不覺。」

「疑障其耳」就是說:若是有懷疑心的人,他的耳朵(聽覺)便受到障礙,人就會如聾似聵。懷疑障礙了心智的人,就會昏昧而不覺悟。

「不聞不覺,安住惡習。」

沒有聽到佛法,不知道有凈土,不肯覺悟,就會安住於惡習。惡習,指財、色、名、食、睡五大習氣。

「讚歎不念,隨喜粗心。」

讚歎不念,指有人只是口中讚歎極樂世界的殊勝,卻不肯親身下功夫念佛,這樣仍然收不到真實的效用。隨喜粗心,就像我們來寺院拜佛、聽經,家裡的人用車子把我們送來,但他只在門口卻不肯進門聽經。這樣雖然有隨喜功德,卻屬於粗心。粗心,指不了解佛法,不知道我們為什麼會如此精進地來拜佛、念佛。

「妄指蓮胞,以為虛誕。」

就像把念佛認為是迷信,把佛的話當作哄騙人的。那麼自古以來往生極樂世界的人,都是臨終聞到異香、佛來接引,火化完畢還有舍利子,這些如何解釋呢?還以為虛誕,真是可憐!

「終不自念此分段身,從何而得,自何而來?胎獄穢濁,真實安在?」

終不自念,意指從來沒有冷靜想一想。這裡自念不是指念佛的意思,而是指「思維」。從不想想看我們這個身軀,每一段生命從始至終都有著生、老、病、死,一命終後又輪迴為其他六道的生命,開始另一個代謝。這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在母腹中,就像在監獄中,骯髒、污濁,哪一個人敢說在母胎中是清凈的呢?哪裡有實在的東西呢?樣樣都是虛妄之法啊!都是臭穢、無常的。

「信憑業識,自隔真際。」

信憑,就是任憑;真際,就是本性。自己離開本性,離開清凈的菩提心。

「於一幻境,非彼執此。」

幻境,虛妄的境界。非即攻擊、誹謗,非彼即誹謗凈土、攻擊修凈土法門的人;執此,執著地認為「我看得見的娑婆世界才是真實的」。

「生生不靈,永絕聖路。」

生生世世沒有覺悟,永遠斷絕聖路。沒有機會學佛,就不可能了脫生死。

「以如是故,釋迦如來起大慈憫,於穢濁中,發大音聲,贊彼凈土上妙之樂。」

這很容易懂,就是釋迦世尊起大悲憫之心,讚歎極樂世界是最極快樂之處。

「於生死中,為大船師,載以法船,令趨彼岸。晝夜度生,無有休息。」

在生死大海中,釋迦如來就像掌舵的船師,駕駛渡生之船,要使我們達到極樂世界彼岸。世尊度化我們去西方極樂世界,不論晝夜,完全沒有休息。你什麼時候想往生極樂世界,都能往生。

「然而彌陀之岸,本無彼此;釋迦之船,實非往來。」

注意:此處是約本性而言,沒有來去,沒有彼此。就本體、理體來講,是不來不去;就事相來講,則有來有去。確確實實有極樂世界和娑婆世界。這是無生之喻,比喻我們的本性。

「譬如一燈,分照八鏡,鏡有東西,光影無二。」

八鏡,八個角度不同的鏡子。鏡子位於不同的位置,但光與影是同樣的。

「彌陀說法,遍光影中。而釋迦方便,獨指西鏡。」

阿彌陀佛說法,充滿、遍佈於一切光影之中。西鏡比喻西方極樂世界。

「故已到彼岸者,乃可以忘彼此。」

若是已經到達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方可放下娑婆與極樂,一切處都無分別。

「未入法界者,何自而泯東西?」

法界,是指理性。一真法界,就是空、無相。泯,滅除之意。入法界以後,就不再有極樂世界與娑婆世界的執著,若是尚未入法界,還沒有證得法界平等性,怎麼能一下子就像聖人一樣,不分東方與西方呢?意思是,我們還未入一真法界的凡夫,還是要區分娑婆世界與極樂世界,不能泯滅眾生空間的方位。也就是說,往生極樂世界後,便不再有空間的觀念;若尚未入法界,就不能泯滅東、西方的觀念。

「於此法中,若未究竟,勿滯方隅,勿分彼此,但當正念諦信而已。」

有一個偈子:「若未究竟,當信佛語。」意即應當要相信佛的話。滯,停滯,障礙。不要停滯在東南西北這個方位的概念上,不要分彼此,愈分就愈有障礙。但,只要的意思。諦,深刻地,透徹地。只要你深信釋迦牟尼佛與阿彌陀佛。

「此二聖之意,而智者之所以信也。」

釋迦牟尼佛教你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要接引你去極樂國土,這兩位聖人的話,有智慧的人就能相信。

「信者萬善之母,疑者眾惡之根。」

能夠相信,一切善便產生;若是懷疑諸佛的教誡,不信因果,不相信有極樂世界,便有了一切惡的根源,就會作惡多端。

「能順其母,能鋤其根。」

母,比喻佛陀。能順從佛陀的教化,就能除去眾生生死的根本。

「則向之所謂障緣眾生,聾可復聞,昧可復覺。未出生死,得出生死。未生凈土,得生凈土。」

那麼耳聾的人可以再次聽到,愚昧的人能夠重新覺醒,六道眾生可以輪迴生死,娑婆眾生可以往生極樂。

「順釋迦之誨,往面彌陀。隨彌陀之願,來助釋迦。」

遵從釋迦佛的教誨,前往面見阿彌陀佛。去極樂之後即了生死,可回入娑婆助釋迦世尊教化眾生。

「在此而遍歷十方,即西而普入諸境。」

從西方極樂世界再來娑婆,就神通廣大了。雖在世間,卻能踏遍十方國土;到達西方極樂世界,而能普入十方諸境。

「自二聖建立以來,如是之人,如河沙數。云何不信,云何而疑?」

自從阿彌陀佛誓願接引眾生、釋迦牟尼佛介紹阿彌陀佛以來,往生的人如同恆河沙數。為什麼我們還不相信呢?還有懷疑呢?

「能自信已,又作方便,令諸未信無不信者。此則智者之所以為悲也。」

自己能夠相信有極樂世界,深切發願一定要往生極樂,同時還做出種種方便之舉,使不相信的人大家全都相信,這就是智者大師的慈悲之處。

「明智大師中立。」明,了解;智大師,智者大師;中,內容;立,用意所在。明智大師中立,是指了解智者大師作此《凈土十疑論》的用意及其所說的道理。

「學智者之道,不順其文,而順其悲。」

道者是精神,文章是假相。要學習智者大師文章要表達的真義,不要只講求字面的通順,要領會大師的悲心。悲,真心,佛菩薩的悲心。

「所以又印此論,冠以次公之序。」

所以又在重印智者大師的《凈土十疑論》時,將北宋無為子楊傑的序文排在前面。

「予乃申廣其說,以助其傳。」予即我,也就是陳瓘居士。申廣,即推廣,發揚光大。以助其傳,來幫助他流傳,以普渡眾生。

本次講座全部圓滿,祝大家身體健康,法喜充滿!謝謝!

後記

《凈土十疑論》是智者大師弘揚凈土之作,同修們如果破除了這些疑問,就會對西方凈土產生信心。雖然這部論很短,但是對一個修凈土法門的人來說,卻是非常非常的重要,凈土的往生講信願行,其中的信心是根本。「信為能入,智為能度」。疑是相對於信來說的,佛法需要的是有信才能入,你若是有懷疑就不能入。為了能使我們對凈土能產生強烈的信心,智者大師假設了十個疑問,這也就是大多數同修對凈土法門所產生的懷疑。破除這些懷疑,就能使我們對凈土產生信心,有信心的人就能信入,有智慧的人就能被度化。故《凈土十疑論》雖然很短,卻是非常重要。它能指導我們抉擇是非,令我們斷疑生信。

但《凈土十疑論》對今天習慣於讀白話文的人來說,是比較深一點,因為這是一千四百多年前智者大師的著作,況文中又有許多讀者比較生疏的佛教名相,為使大多數同修都能讀懂這篇論,特不顧淺陋,試將凈界、慧律、法宣、慈法、大安諸大法師對該論所作的譯白與講解加以整理。但我講述、解釋《十疑論》之觀點,是以凈宗十三祖《印光法師文鈔》中的開示為準,甚至有與所采引之原文相左之處,祈請諸師鑒諒!希望讀者諸友不辜負智者大師的一片好心,都能好好閱讀,深入體會!

本書稿成,承蒙普陀山佛教協會成就出版因緣,教文化出版社諸老師,為本書的出版而作辛勤的勞動,特在此表示一併感謝!

最後,我們一起迴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林克智敬寫於

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


推薦閱讀:

二零一二凈土大經科注  (第三七四集)
凈土大經解演義  (第四五二集)
凈土大經解演義  (第二三一集)
凈土大經科注  (第三五八集)
凈土大經解演義  (第四五六集)

TAG:凈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