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講究付出的關係中,沒有受益者

在講究付出的關係中,

沒有受益者。

最好的親密關係是,

「不含誘惑的深情,不帶敵意的堅決」

前兩天在網上看到了一個帖子。

帖子的內容是這樣的:

女兒長大後想追求自己的事業和愛情,而且,女兒喜歡的對象在另一座城市,她想跟隨男友去他生活的城市工作。面對女兒的抉擇,父母不樂意了,極力阻止。

父親知道消息後,非常著急,勸說女兒,「我們為你付出了那麼多,在這件事上,為什麼不能聽父母的話呢?」

女兒堅持自己的選擇,「你們生我是自願的,照顧好我,本來就是你們的責任和義務。」

父親不認同女兒的觀點,「我們為你付出了那麼多,花費了那麼多時間,精力,金錢在你身上,你還喝了你媽媽的奶......」

女兒絲毫不退讓,繼續爭辯,「你們付出的這些東西,等我以後掙了錢,全都還給你們,這樣總行了吧。」

不知道是氣急敗壞,還是惱羞成怒,父親說了一句令人瞠目結舌的話,「行,你媽媽的奶1滴是100塊錢,你還吧,看你能還多少錢,你還得起嗎?」

後來的情況發展如何,我不太清楚了,因為帖子的內容只寫到了這部分。

01

這則帖子的信息量非常大。

其中,父親說的那幾句話讓我十分震驚。似乎照顧女兒,撫養女兒不是父母的責任和義務,更多的是對女兒的付出,甚至連女兒喝媽媽的奶水都想得到回報。在這種情形下,他們兩個人的關係一定是出了問題的。

當然,也不排除父親這樣說,只是爭吵後極端地一種情緒的發泄。

這位父親的邏輯是,養育女兒是一種付出性的行為。付出性的行為背後帶著犧牲的味道。

產生付出感有三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我為你做了我不願意的事。

在養育兒女的過程中,有些事,做父母的不願意去做,但為了兒女,父母親勉強去完成了,這會產生付出的感覺。

第二種情況,我為你做了,本不應該我做的事情。

也就是說,把你養育成人,培養長大本不是我的責任和義務。

但儘管如此,我還是做了,這有一種付出的感覺。

第三種情況,我為你做了本來不是我的事情。

這件事本來是你的,不是我的。

但我為了你,把這件事承擔了下來,這也是一種付出的感覺。

在人際關係中,這三種付出的情形很多人經常遇到,也不斷地在我們的生活中發生。

在廣東省心理諮詢師協會首屆心理行業及學術年會上,主持新聞評論類欄目《馬後炮》的廣州著名主持人馬志海,分享了一件他跟母親之間的故事。

他媽媽經常問他要不要錢,老馬經常說,不用不用。久而久之,他媽媽生氣了,「你到底要不要錢?」

後來,老馬勉強接受了他媽媽的錢。

當他媽媽給了他一些錢或為他家裡添置了幾台家用電器時,他媽媽便開始干涉他的家庭生活,對他呼來喝去,說一不二,跟每個人說話都用命令的口吻,儼然成了他家最高的主人。

在他沒拿他媽媽的錢之前,他媽媽在他家裡更像是一位客人。

母親的反差,他能理解,但也很無奈。因為她是他媽媽,所以,他由著她的性子去做。

雖然他要了他媽媽的錢,但實際上,他又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把那些錢又給回了媽媽。

在中國的家庭中,我們常常見到,不管孩子年齡多大,媽媽仍要去干涉孩子的生活,掌控孩子的方向,並美其名曰:我多麼偉大,為了孩子和家庭付出了自己的所有。然而,這種付出的背後更像是為了得到某種權利。

付出後的權利:

第一,掌控的權利。

就像前文中馬後炮的媽媽一樣,給兒子錢前和給兒子錢後,在兒子家的態度和言行截然不同。

又或者,文章開篇的父親對女兒的所有付出,想得到的權利是:你要聽我的,我要掌控你的人生。

第二,指責的權利。

我為你付出了那麼多,你不領我的情,不聽我的話,不按照我的要求生活,那我就有了指責你的權利。

第三,擁有了道德高尚的權利。

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站在了道德的至高點上。

老話說,「吃人嘴短,拿人手軟。」

別人為我們付出了,如果我們不去為別人做些什麼的時候,我們就會被貼上「不道德」的標籤。

嚴重些,我們會產生強烈的愧疚感,這種內疚的感覺一旦產生,就會覺得低人一等,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

另一方面,付出的人會覺得自己的道德非常高尚。

我為你付出了,所以,我對你擁有了掌控,指責,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的權利。

這種奇怪的邏輯從何而來?

為什麼中國人在家庭關係中特別講究付出和自我犧牲的概念?

02

其實,身處在這樣關係中的兩人,注重的不是兩個人的感受,更多的是「付出者」一個人的感受。

嬰兒出生的時候,他是沒有能力照顧自己的。

媽媽是嬰兒的第一照料人,在這段時期,媽媽一定犧牲了自己的利益來滿足嬰兒,比如,10月懷胎的艱辛,生產的疼痛,嬰兒吃奶的酸脹,睡眠不足。

這是在嬰兒早期,媽媽需要承擔的角色和做出的犧牲。

難道在這過程中,母親只有付出和犧牲,沒有回報嗎?

有的。

嬰兒對媽媽的笑,帶給了媽媽很好的成就體驗和價值體驗。看到嬰兒日漸成長,進步,媽媽收穫了滿滿的自豪感......。可是,很多中國的父母都過多地強調了自己在養育子女中的付出,忽略和否定了自己獲得的成就感和價值感。

某位業內精神分析大咖曾說過,「作為媽媽,你們一直在講自我付出和犧牲。在孩子吮吸你乳頭的時候,不會得到滿足和類似性興奮的感覺嗎?」

對此,很多媽媽辯解道,「哎呀,我家的寶貝,長了牙齒,吸奶水的時候都是惡狠狠地咬我,咬得很痛,哪裡有快樂可言?我一點都不享受。」

在親密關係和親子關係中,我們經常聽到這句話,「我為你付出了那麼多,但你從沒感動過。」越是自我價值感低的人,越講究付出和犧牲。因為我們會認為我們本身沒有太多的價值感,只有對別人付出了,才能證明我們是有用的。

一位知名的學者,他有獨立的思想,即價值輸出,那時,他覺得自己非常有價值。

03

在中國講究付出的文化中,我們的價值被剝奪了。

嬰兒覺得自己成了媽媽的累贅。

在家庭教育方面,媽媽放棄自己的工作,犧牲自己休閑娛樂的時間,給家人洗衣,做飯,陪孩子做作業。媽媽為你付出了這麼多,所以,你要聽媽媽的話。如果你不聽媽媽的話,媽媽就不喜歡你了。

如果孩子真的不聽媽媽的話,孩子內心中會產生強烈的愧疚感。為了避免愧疚感的產生,孩子一般都會選擇順從。

公司做員工培訓的時候,經常用這首歌《感恩的心》來表達付出的恩情。

這首歌背後暗含的意思是,「你要學會感恩,我為你付出了這麼多,你要死心塌地的為公司賣命。如果你不這樣做,那你就是敗類,受到大家唾棄和良心的譴責。」

美國人魯斯·本尼迪克特寫了一本書《菊與刀》。

這本書主要寫的是他對日本文化模式的理解,為此,他做了很多的調查研究,包括日本人的情感,日本人的人際關係模式。最後,他發現日本人是最怕受人恩惠的民族。

日本人特別有禮貌,哪怕你為他做了一點點事情,他也會不好意思,拚命地告訴你,「辛苦了,麻煩了。」好像你為他做了很多,他要立刻回報給你一樣。

日本人是特別不喜歡麻煩別人的民族,他們的規則意識很強,對自我領域的保護意識也很強。如果別人為他做了一點點事情,很可能已經侵犯了他的領地,他必須報恩。

在中國的文化中,我們也非常重視恩情的報答,如,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日本文化跟中國文化有相似的地方,尤其是恩情方面,多多少少受到了影響。

恩情背後的深意:

第一,深深的歉意背後一定有恨意。

別人為我付出,我會有一種受制於對方的感覺,因此付出的一方擁有了掌控另一方的權利。

每逢佳節倍思親,過春節的時候,在外打工的兒女們回到父母身邊,時常懷著深深地歉意,原因是沒辦法在父母身邊盡孝,無法及時地滿足他們的需求,父母希望兒女們回來也沒辦法滿足。

家庭的親情關係,有時是一種負擔,令人討厭。對親情的討厭,並不是討厭親情,而是討厭親情背後的內容。

第二,讓你沒辦法離開的是一種恩情。

當別人為我們付出,我們沒有給予回報的時候,會有一種道德層面的自我譴責。

從精神分析上來講,愧疚感和內疚感是兩種讓我們特別難受的感覺。

愧疚感和內疚感有區別嗎?

有的。

愧疚感是指,別人遭受到的傷害性體驗,利益的受損是我們造成的。內疚的感覺比愧疚的感覺更嚴重,比如,有一個人因為我們的失誤,丟掉了生命。想要補償內疚感可能很難,因為補償的客體都不存在了。因此,內疚的感覺可能跟隨我們一輩子。

有時,對待親情,我們會產生一種無以回報的感覺。無以回報的背後是一種強烈的愧疚感,隱隱地被親情羈絆束縛的感覺。

真正的親情是什麼?

一位家庭治療師這樣形容親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功能(功能是責任和義務的意思)。你能做的就是為保持家庭結構的完整,有一個持續性的投入。

例如,爸爸有爸爸的功能,爸爸的主要功能是養育,護幼,在外掙錢,讓家人有一個相對比較好的安全的生活狀態。媽媽有媽媽的功能,媽媽的主要功能是養育小孩,讓家庭變得很溫馨。

有些媽媽把自己為家庭的付出當成牢牢黏住家庭其他成員的籌碼。

04

在親密關係中,雙方總免不了爭吵。

細細分析一下,爭吵就是大家都在講道理,每個人都在講,我為你付出了很多,你沒回報我,指責對方是一個不懂得感恩的人。爭吵的最終目的似乎就是為了證明,我是好人,你是壞人,你要聽我的,為我改變,變成我想要的那個人。對方只有這樣做,才能得到你的一點認同和肯定。

當我們覺得自己沒有太多資源去付出的時候,怎麼辦呢?

有一個故事正好說明了這一點。

有一位家裡條件非常不錯的朋友。他父母來到他家做的一件事情讓他氣惱無比,但又無可奈何。

他父母喜歡吃家裡的剩菜。

家裡當天買的新鮮食物不吃,一定要放到明天,放到明天就又變成了剩菜。因為這件事,他跟他父母講了很多遍,可是,沒有任何效果。

他父母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放著新鮮的食物不吃,一定要吃隔天剩下的呢?

首先,在吃剩菜的過程中,他們暗自告訴自己,我是一個勤儉節約的人。因為家裡所有的錢都是你付的,所以,我們勤儉節約實際上是為了給你省錢,減輕你的負擔。其次,他父母覺得自己還有資源,還能為你付出一些,總結成一句話就是,孩子,我能為你付出的只有這些了,你就不要剝奪了。

作為兒子的他憤怒了,因為他根本就不需要父母去為了他這樣做,他不接受。他很想對父母好一點,看到他們吃剩菜的樣子很心疼。同時,自己感到很不好,有一種沒被尊重,自己的好意沒被接受的感覺。

是的,付出需要一個受體,當受體不接受的時候,付出者就覺得自己沒有用,像個廢物一樣。我們的自我價值都在付出上,一旦別人不接受,我們會感到深深地挫敗,自己似乎沒有了,破碎了,體驗到的是害怕和空虛。

幾個做心理的朋友聚在一起聊天。朋友武志紅說,「中國人講愛情是一件比較奢侈的事情。」他的書籍《巨嬰國》剛剛出版,他認為中國人的很多行為都可以在嬰兒和父母之間的互動中找到原因。

戀愛基本上產生在兩個成年人之間。

溫尼科特描述一段好的親密關係是這樣的,「不含誘惑的深情,不帶敵意的堅決。」把這句話翻譯一下就是,我跟你待在一起,是你情我願的一種相伴,彼此投入各自深刻的情感,資源互換。

一旦關係中的兩人講究付出的感覺,情感就消失了,愛情變成了一種控制和付出的關係模式。強調自己付出感的人,自我價值很低,自己所有價值的來源都來自被別人需要。

一方面,受到你付出的人,自然而言感到特別卑微。另一方面,接受你付出的人要用一種討好的方式來對待你。付出讓你擁有了某種權利,在這樣的關係里,兩個人都害怕。

付出的人害怕自己沒東西付出。接受的人害怕接受了你的付出,回報不了你感到深深的愧疚。漸漸地,這變成了一個相互控制的關係,不是自由自在的關係。

強調付出的關係中沒有任何一個受益者,更多的是看到兩個害怕的人。

有些人在關係中,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也不肯給對方道歉,因為當我們承認自己錯了的時候,我們還需要承擔深深的愧疚感。也就是說,我們要用更多的資源去補償對方,當我們沒有那麼多的資源補償對方時,我們不會願意去承認這一點。

當你有一種付出感時,你就是全天下最對的那個人。

-關於作者-

胡慎之∣微信ID:hushenzhixl

客體關係心理學家,向日葵心理創始人


推薦閱讀:

親身體驗告訴你,男女生之間究竟有沒有純潔的友誼
男人之間有沒有第三種關係
沒有傳承修法不起作用
群氓和眾神
拉扯指罵「港獨」有沒有罪?香港最新判決引爭議|佔中|羅冠聰|港獨

TAG:付出 | 關係 | 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