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直播02
「妙音」,指文殊菩薩,是宗大師久遠以來依止不離的本尊。既是本尊,也是上師,因此說敬禮上師文殊師利。 文殊菩薩是諸佛智慧的總集,禮敬他的目的是祈求大智慧加被,使自己明見菩提道全程的修心次第。這又攝在甚深和廣大兩種道次第中。需要明了地見到世俗諦方面圓滿無缺的廣大道次第,和勝義諦方面一味無別的甚深道次第,並且要將這兩者交融起來,攝集在完整的道次第修軌當中。這是因為,單以智慧和方便一分不能成就菩提,必須成就世俗諦廣大道次第和勝義諦甚深道次第兩個部分,以圓滿修集方便分福德資糧和般若分智慧資糧,才能度過諸佛菩薩功德大海。文殊菩薩通達盡所有法和如所有法,由敬禮智慧總集的聖尊,得到他心意的加持,就能圓滿、無謬地開示菩提深廣二道的修心次第。 (二)敬禮傳承師 以下依次敬禮聖教的本源——釋迦教主,結集深廣兩大法藏的彌勒和文殊菩薩,開啟深見、廣行二大道軌的導師——龍猛、無著菩薩,圓攝深廣二派法流的大成就者——阿底峽尊者,以及教授作者道次第法門的諸位上師。 心要提示:「傳承諸師」要體會成深廣兩派法流的傳承系統;深廣兩大道軌交融為一 1、頂禮釋迦教主 俱胝圓滿妙善所生身,成滿無邊眾生希願語, 如實觀見無餘所知意,於是釋迦尊主稽首禮。 這是安住在憶念本師身、語、意功德的心境中,一心頂禮聖教的根源——釋迦教主。下面要認識釋尊的圓滿功德: (1)圓滿的身功德——「俱胝圓滿妙善所生身」 這是從因上讚歎佛的身功德。佛身的因就是指「妙善」,也就是以菩提心攝持的一切善根。菩提心是深廣兩種道的因,能由它出生無上菩提,因此稱為「妙」。菩提心所攝的善根,具足初善、中善、後善,也就是,最初生起菩提心是初善,中間增上菩提心是中善,最後圓滿菩提心是後善,因此稱為「善」。或者說,菩提心攝持的身口意行為,前行、正行、後行無一不善,因此稱為「善」。 這樣圓滿修集了無量微妙善行,就以此感得極其微妙的如來色身。也就是說,以菩提心攝持而修集善根,能出生無量福德,等到善根修圓滿時,就以無量福善感得如來莊嚴身。如同《無垢稱經》里所說:如來身是從百福生,從一切善法生,以無量善道生。 (2)圓滿的語功德——「成滿無邊眾生希願語」 這是從作用上讚歎佛的語功德。就是說,佛語能滿足無量眾生的一切所願,有這樣圓滿的作用。 「希願」,包括希求增上生的善趣安樂,和決定勝解脫、成佛利益的一切所願。「成滿」,是說佛語無誤地指示了安樂之道,我們按照佛的法教來實行,確實能成辦現時、畢竟的一切利樂,而滿足內心的所願。 (3)圓滿的意功德——「如實觀見無餘所知意」 這是從體性上讚歎佛的意功德。也就是,佛的智慧心如實現見了一切所知法,或者說,佛心是遍智的體性。 「所知」,是指如所有性和盡所有性。如所有性,就是萬法平等一如的體性,也就是指空性;盡所有性,指以空為法性的一切法。「如實觀見」,是說諸法的真實性如何,就按那樣現見到。佛不是由臆測、猜想或者從他人處聽聞來認知萬法,而是現量見到了諸法的真實性,就像見到掌上的指紋那樣。以佛心現見真理的緣故,就能無錯謬地開示一切取捨要義,因此佛所說的聖教都是真實的安樂之道,由佛心流出的法藏具有無謬、圓滿的特性。 總之,這是作者在自心中憶念世尊圓滿的身語意功德後,發起了勝解信和皈依心,至心地頂禮一切教法的本源——釋迦牟尼佛。這也是頂禮這部道次第教授的總根源。 這一頌蘊含了重要的皈依修法。現在有一個問題:怎麼由認識教主的圓滿功德,來發起皈依全部聖教的心?大家可以思維。下次我會談談自己的看法。這裡做了一張「心要提示」表,可以參考。
2、頂禮彌勒、文殊二菩薩 接著頂禮繼佛法藏的彌勒、文殊兩大菩薩。他們分別代表廣行和深觀,分別是佛廣大法藏和甚深法藏的結集者。 是無等師最勝子,荷佛一切事業擔, 現化遊戲無量土,禮阿逸多與妙音。 前三句是憶念彌勒和文殊的功德,第四句是在兩位菩薩前恭敬頂禮。 這裡敬禮彌勒和文殊,是由於釋迦佛的教法傳到了他們那裡。當年,在王舍城南方的布瑪薩瓦山,一百萬菩薩雲集在一起,由彌勒、文殊、金剛手三位大菩薩結集大乘三藏。其中,甚深法藏由文殊菩薩結集,廣大法藏由彌勒菩薩結集。所以說,彌勒、文殊是無等本師釋迦佛的最勝法子,荷擔了佛一代時教的法業重擔。他們或者是古佛再來,或者現居補處地位,所以不只是住在娑婆世界,乃至無量的剎土裡都有示現化身,做各種的幻變遊戲。敬禮這樣的繼承深廣兩大法教的法王子。 這以後,佛的兩大法教就由彌勒、文殊傳到龍猛、無著二大車,或者深廣二軌的導師。 3、頂禮龍猛、無著二菩薩 如極難量勝者教,造釋密意贍部嚴, 名稱遍揚於三地,我禮龍猛無著足。 「勝者教」,指佛的聖教。這是極其難以衡量的,所以一般眾生單憑自力入到佛的法藏里,難獲密義。因此,龍猛、無著二菩薩應運而來。他們分別造了《中論》等,顯示甚深法教的密義,造《瑜伽師地論》等,顯示廣大法教的密義,由此成為南瞻部洲的莊嚴,名稱普遍傳揚在天、人、龍三地。頂禮這樣的龍猛、無著二大菩薩。 4、頂禮阿底峽尊者 接著頂禮深廣二軌圓滿傳持的集大成者——阿底峽尊者。 攝二大車善傳流,深見廣行無錯謬, 圓滿道心教授藏,敬禮持彼然燈智。 (「二大車」,指龍猛和無著。) 前三句要連起來看,意思是說,攝集了從二大車傳來的深見和廣行兩派的,內涵沒有錯謬、而且具足圓滿道的心要的教授藏。這是指深廣二大車的法軌都是沒有錯謬的,內涵、數量、次第等都十分圓滿。這兩大法軌傳到阿底峽尊者這裡,尊者把它合在一起,造了《道炬論》等,標明以深廣所攝的佛的一代時教,如何在一個有情相續上引導,逐漸地拓廣、深入,直至成佛的次第。這是了不起的貢獻,因為他揭示出佛的一代時教,或者說深廣兩派道軌里實修的教授。這裡「攝」的意思,就是有統攝修要的能力,因為尊者已經圓滿了一切教證功德的緣故,次第地經由了小大顯密一切法的實修的緣故,所以他就能夠統攝,把深廣二軌攝集成一個道次第的修軌。 「善傳流」,表明這實際是佛傳來的,或者說是彌勒、文殊傳來的,更近地說,是龍猛、無著二大車傳來的。但是到了後世,人們難以領會到它中間是怎樣交融、圓會的,或者怎樣依次第在一個人身上完整地受持一代法教,但阿底峽尊者就有這種能力,他把一代時教攝在了道次第的法軌里。經由這條法軌修上去,省掉了學人多少時間?你要自己去摸索的話,幾十年也看不清道路,而依著道次第的法軌來修,可能一兩個月,你已經大致地明白了。所以,這上面的差距極其懸殊,就是因為有這位大持承者猶如明燈般的、指示菩提道修心全程的《道炬論》等的引導的緣故。 「無錯謬」,就是沒有一點錯誤。要取受一個法軌,就得要求它非常正確、圓滿。如果不正確,一修反而入歧途,不可能出現離過證德的相;如果不圓滿,那也只能發起一部分的修行,取得一部分的證德,或者會讓你耽留在下層的法類里,沒辦法升進,也就難以圓滿成佛。所以要想速疾成佛,就要遇到清凈無錯謬的(質)、圓具一切分(量)的教授,而且要具有非常便利、速疾、善巧等的特點。 那麼就本法來說,根源是阿底峽尊者,所以敬禮這樣的圓滿修心教授藏的持有者——燃燈智。 接著頂禮自己的諸位上師。 5、頂禮諸上師 遍視無央佛語目,賢種趣脫最勝階, 悲動方便善開顯,敬禮此諸善知識。 前三句是總的讚歎善知識們的功德和恩德。這也是就本部道次第來作特別的讚歎。由於這是要開顯一個圓滿的成佛之道的修心次第,也因此我的這些善知識具有能周遍看到無央數聖教修心要義的眼目,就是遍見了小大顯密一切法的修心要義。「遍」是不狹窄,不是只停留在人天乘,或者小乘、顯教、密乘等,而是對於小大密三乘一貫的完整修心體系,有一種全面、透徹的認識,所以就像具有非常深廣的眼睛一樣。 其次,在輔助學人方面,是能夠輔助具善種性的弟子趣向解脫的最勝階梯,就是學人踩在上面,可以逐步地上進,在菩提道上一級一級升進。這個「階」,就好比學人從下士開始修,一級一級地往上走,這個過程中必須得到善知識的幫助,由師長的攝持力,一步步地扶著他走、托著他走。所以從念恩的角度來說,就是「賢種趣脫的最勝階」。 再說傳教的方面,「悲動方便善開顯」,內是由悲心策動,不為自身的名利,完全是基於想讓學人離一切苦、得一切樂的大悲意樂,以它策發起身語意的無量方便,也就是對學人善加開顯圓滿的成佛之道。這是通過講法,來給他一個個指明、一個個交待。「善開顯」,就是次第不紊亂,很善巧地使學人趣入,之後糾正錯誤、指明偏差、引導進入正途等,這些都是「善開顯」。對這些傳授道次第修法的善知識們,全部都至心敬禮。 以上依次地禮敬諸傳承師,這樣做是為了求得加持。事先至心地禮敬傳承上師,就能使造論具足順緣、避免違緣,而得以完成,這有緣起上必然的道理。以心中禮敬傳承師為因緣,就能得到佛和祖師的加被,合到傳承法流。因此,造論之前先禮敬這部法的根源(這部法是源於釋迦佛的法教,再由歷代祖師洗鍊發揚,傳續到後世,法是由諸傳承師一脈傳來,所以是「根源」)。 接下來,宗大師申明撰造本論的必要。 二、申明造論的必要 今勤瑜伽多寡聞,廣聞不善於修要, 觀視佛語多片眼,復乏理辨教義力, 故離智者歡喜道,圓滿教要勝教授, 見已釋此大車道,故我心意遍勇喜。
(一)大體的認識 為什麼要造這部論呢?原因是,當時出現了四種修道的偏差,由此遠離了智者歡喜的妙道——具足圓滿教法心要的殊勝教授,為了糾正這些偏差,使一切人都入到圓滿的成佛之道中,就需要造論顯明深廣二大車的圓滿道軌。(由此,學人就都能避免偏差,同行共入圓滿的修心正軌。)為此,作者內心遍滿了勇悍歡喜。 (二)細緻的觀察 下面我們先要認識學法上出現的四種大的偏差: 第一種偏差——「精勤瑜伽多寡聞」 這是說,有一類人修行很精勤,但是缺少聽聞,結果造成見解上很狹窄,對菩提道廣大的內涵有很大的愚昧,他實際已經落在盲修瞎煉的歧途中,或者陷在固執一端的過失里,已經偏離了圓滿、無繆的菩提道的走法,因此無法圓滿地達成斷證而成佛。(無繆和圓滿,對應質和量。這是由聖教的特點而來。也就是,佛的一切種智現見了一切取捨要義,毫無謬誤,所以開示的道路具備各種道的內涵,這叫圓滿。道的每一分都是成辦現時、畢竟利樂的正因,稱為無繆。這些道分組織成一個從低到高的發展體系,就是圓滿、無繆的菩提道的走法。) 只有先作多聞,才會了解完整菩提道的走法,了解這條道必須具足哪些支分,以及小大密一貫體系的修心原理和方便等等。沒有作廣大的聽聞,就不會出現廣大的認識。這樣對整個路徑都沒有看清,就草率地進入實修,可想而知,會有多少危險和曲折! 在整部道次第修法中,觀察修佔了很大比例,是極重要的部分,而要開展觀察修,前提是必須具足多聞。沒有以多聞取得上下各層法義,就沒有觀察修的素材,這樣連燃料都沒有,怎麼能引燃觀慧之火呢?而沒有觀慧的指引,怎麼能破除顛倒心、引生無顛倒心呢? 再者,孤陋寡聞的人非常愚昧地去修行,就像斷了手臂的人攀懸崖那樣,極其危險。因為他對整個路線還沒看清,他沒有真正懂得該怎麼圓滿地修道,最多只是一知半解,這樣就很容易誤入歧途,導致輕則一生空過,重則墮入惡趣深淵。 好比一個人如果很無知,就會犯很多錯誤。假如他還自以為是,那就更糟糕。就像在大城市開車,必須得知道交通規則、怎麼避免事故等,無照行車、胡沖亂撞,就會撞得車毀人亡,或者要受很多嚴厲的處罰。為人處事,很多方面都要了解,無知是我們做錯事、入歧途的根源,它讓我們吃盡了苦頭。 第二種偏差——「廣聞不善於修要」 這是指,一類人尋求多聞,各種各樣的法都聽過,但並沒有掌握修心的要訣,不知道修心的要害在哪裡,或者所聽到的教法怎麼放在自心上串修。到了實修的關節眼上,聽到的法都用不上,和沒聞法的人沒什麼不同,沒見到他的優越之處(比如方方面面都開始能修證自己,主動性和靈活性很強,無論修什麼都能把住要點,這些好現象一點沒表現出來,那肯定是出了偏差),顯然是聞和修嚴重脫節。這樣下去,無論他聞多少法,都只是增長佛學知識,不能轉成他自心上的修行,結果幾十年還沒入到實修的法軌中,甚至連第一步都沒邁出。 這要反省自己是不是出了這個大偏差?學佛一二十年,聽了很多、看了很多,掌握了修心的要點嗎?如果一點都修不來,那肯定有問題。多半跟現在人學知識一樣,學了四年電子學,修不來一個收音機;都醫學博士畢業了,連小病也看不來,還不如鄉村醫生。同樣,高高低低的法都聽過,連人天道最起碼的修行都沒有掌握,到了該行動的時候,什麼也做不來,這不是極大的諷刺嗎? 第三種偏差——「觀視佛語多片眼」 這是指在學法上犯了知見片面、狹隘的錯誤。很多人吃虧的地方是,一上來學法時,沒有首先確立好總體的觀念,沒有確切地認識到,作為完成菩提道的行者,自己要圓滿受持小大密三乘的佛法,由於沒有完整的認識,導致他一向只學一分佛法,落在片面修學的歧途中。這個問題很普遍。沒有人好好地教導,就不會懂得要圓滿地修學聖教。觀念上一偏了,路線就特別狹小、片面。 其實,佛的教法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就是說,作為導師,要引導眾生從很重的顛倒心逐漸轉化,最後發展成菩提心、佛心,他施教的時候有完整的考慮,因此佛設的教法是非常完備的引導體系,只有圓滿地受持在人的心中,才能圓滿地達成斷證。就像世間最完善的教育,要引導學生完成小學、中學、大學的課程,才能造就出圓滿的人才那樣。所以要有整體的認識,做全面的開發。 但這個最重要的學前教育沒做好,就會導致極大的問題。就是學法的人出了偏執心,變成了各種門戶之見,把自己一個父親的教法,劃分成我要的、我不要的,我贊成的、我不贊成的等等,就在內心莫名其妙地增益出各種佛法的對立(「增益」的意思是,佛法本來沒有這些對立,但人的認識出了問題,自己以妄想添加出很多顛倒的心)。這以後,他就只取一分佛法作為所學,其他全部捨棄。這種片面的眼光,讓他落在極大的偏差里,很多人因此造了舍法的大罪業,斷送了自己修法的前程。 而且,從修行來說,如果只片面地修一分法,沒入到圓滿的修軌中,就很難修證圓滿。因為,果是由因決定的,因上的發展不完全,果上的證德就很難圓滿。即使能修出一點功德,也沒有大的前途。很多人片面地執取只要修高法、不必修基礎法,整天妄想著修最高的法,對於因果、出離等的基礎不屑一顧,這樣連基本的善心都沒發展過,哪裡能一步登天呢?或者認為只要修出世法、不必修世間善道,對於為人處事絲毫不講求。他這樣缺乏人天善行的基礎,就怎麼也修不成出世法。要麼自以為修大乘,不必修小乘。要想想,連自己都沒有出離心,根本就不去勤修戒定慧、對治貪嗔痴,這怎麼能引導眾生出離輪迴呢?或者認為我學密啊,不必學顯教,但是沒有顯教的基礎,沒有大乘行者的真實意樂,終究也修不成密法。 這就知道,對立志要完成菩提道修證的人來說,首先對佛的聖教要有完整的了解,然後要發起受學一切法道的心,凡是道上必須具備的小大密三乘的功德,都誓願在自身上完成。修道以前,先有對道完整的了解和圓滿實修的志願,極為關鍵。一種片面、有問題的眼光,只會使修道出現各種偏差、障礙,無法進入圓滿的佛道。 第四種偏差——「復乏理辨教義力」 這是指,一類人缺乏以理辨明教義的能力,對內心要走的法道,不能抉擇、認定,因此無法看清圓滿的大道,更不可能在這條道上矢志勤修,不能無錯謬、次第不亂地堅持進修。這裡要看到,不能以理抉擇教義,就很難引生定解;而定解不強,行持就固定不了,更凝聚不了。很多人只有一種模糊的認識、相似的理解,因此缺乏修法上堅持的力量。對所修的法義,先要一分分地以理辨明,完全斷定好了、確認到了,心就能堅決趣入,不再動搖。但很多人缺乏這個能力,引生不了定解,沒辦法開出觀察慧來明見到內心的法道——心上修行的路線、次第、數量等,這樣就定不了所走的路,因此無法趣入圓滿的法道。 很多人修行都是很隨意的,只是隨一時的喜好亂來。今天看看這個有感覺,就修一修,過兩天好像沒什麼感覺,再換個花樣,完全是在憑感覺,憑自己的喜好來做。這樣在修法上隨便慣了,即使遇到圓滿的修軌,也沒辦法次第不亂地進修,更不可能如理如量地完成。 這就像做大的工程,先要決定好完整、無誤的建造方案,一旦認證了這個方案,就要嚴格遵照它來實行。這裡面每一步、每個細節都是確定的,有決定的次序和做法,這又要先由理論上的抉擇、論證,來全面地設計好。方案確定之後就是實施,嚴格地按照它執行,很快一層、兩層乃至幾十層都建起來了。如果沒有抉擇的力量,不能事先全面定好方案,一下子打地基,一下子支柱子,一下子又砌一面牆等等,這樣永遠也建不成大廈。所以見解是主腦,要由它來統帥和發起一切行動。見解又要用理來辨明,辨明了就確認了,之後的修行就是照章辦事。 「見已釋此大車道」 以上講完了學法上的四種偏差,我們回顧一下:一是寡聞盲修的過失,二是廣聞而沒有掌握修要,三是知見片面,導致修法不完整,四是缺乏以理辨定教義的能力。這四種情況,都遠離了智者所歡喜的妙道——具足圓滿教法修證要領的殊勝教授。 智者所歡喜的是圓滿的成佛之道,要求這個道沒有錯謬,具足一切道分,而且次第不紊亂。那為什麼叫做智者呢?就是他有一種能力,能見到完整菩提道的修心次第,又有大志願,立志完成小大密三乘一切功德的修證。他一心想遵循圓滿的成佛之道的法軌,在自身上逐漸地除過引德,來證到佛位,這就叫智者。 前面這四種人都不叫智者,他們所走的道都不是智者歡喜的道。只不過是錯誤的道,或者片面的道,或者並沒得到修心的要領,學法只是在增長知識,或者沒辦法確認完整菩提道的走法,就變成自作章程、亂修一氣。可憐這麼多的人一直在門外亂走,始終入不了圓滿大道的門。宗喀巴大師見到這種情形,就發心要完整地解釋這條菩提大道,把這些人全都接引進來,走上順利、圓滿的成佛之路,因此說「見已釋此大車道」。 「故我心意遍勇喜」 這裡要由正反面的觀察,來體會宗大師造論時的心情:如果沒有這樣來開示含攝二大車軌修要的圓滿道軌,凡夫單憑自己的能力,恐怕億萬劫也摸不清路線。而如果自己能明確地解釋好這個道軌,那往後無數學人就都能接入這條圓滿的道軌,免掉了多少盲目、多少曲折、多少誤差! 所以,宗大師內心遍滿了歡喜。這是關係法道盛衰的大事,它將直接開啟無數修行者見到圓滿佛道的眼目,意義極其宏深、偉大!越是對道次第有了解,就越能體會這裡面的深義,會知道這部論對護持聖教有多大的功德!它為後世的學人修菩提道提供了多大便利!有幸能步入這條大道,將會何等的順利圓滿!由此才明白,宗大師為什麼發心造論時「心意遍勇喜」,他是因為什麼而歡喜。 再具體按這樣來認識,只要入了這圓滿的修道正軌,就會展開對完整菩提道一切道分的了解,由此就能對治寡聞盲修的過失。就是得到這部法的引導後,會開始關注各方面的法義,會明白如何歸在自身上消除對各層修心要義的無知、邪解和疑惑,這樣就除掉了寡聞的過失。 多聞的人得到本論的指點,所聞的法義就一個個都顯現成了修心教授,就開始能掌握修心的要領了。而那些片面者經過本論的開導,會見到聖教完整的內涵,的確深廣如海、極其完備,道的各項要素都不能缺少。由於開啟了全面的認識,他就會把三乘道的關要,都主動地受取在自心上實修,不會再走片面的道了。缺乏理辨教義力的人經過本論指點,會像盲人見到了光明,遵循本論的理路在自心上抉擇,很快就能決定一個個修心要義,他的道路將不再紊亂、模糊和猶豫不定。 這部論不談任何與修心無關的事,任何教義都抉擇為修心的要領。不了解的人以為理路跟修心是兩回事,了解的人就知道,理是緣起上的理,抉擇是安樂之道的抉擇,是一步一步怎麼來修心的抉擇。以理作了抉擇、辨明、認定,就對整套修心的要道全都能決定好,細至毫釐間的一切全顯成了修心之路。在緣起的每一分上,該怎麼起心、用心和實行,在緣起之路的全程上,該怎麼由前前引生後後,整個菩提路上各段修心的運作方法、次第、數量等,全都能決定好。這麼一來,就開始入到具足圓滿教法修心要領的殊勝大道中來了。這是智者歡喜的道路。 經過這樣有效地救護,各類有偏差的人就都能調正,都一同進入圓滿的菩提道。這樣把無數人都安立於圓滿佛道,有極深廣的大義。為此,宗大師要解釋完整的菩提道時,心裡遍滿了歡喜。 思維心中的法道 大家要花兩天時間,思維兩個問題: 一、怎麼由頂禮釋迦佛這一頌,發起皈依心? 二、在自心上思維四種學法的偏差,直到看清楚為止。而且要從這裡發起修學圓滿法道的觀念。
推薦閱讀:
※買血不如造血,遊戲直播平台搶人背後的模式之爭
※直播融入生活,這就是黃金波
※內外交困,直播商業化寡頭博弈困境:向左或是向右走?
※鬥魚秀場發展超越LOL,陰陽師CS直播也吸金
※阿里云:移動直播問答技術難點及解決方案
TAG:直播 |